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耀廷本来是想着给予刘宁以及登莱新军巨大的压力,以便在卢发轩的帮助之下,顺利的掌控登莱新军,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登莱新军军士身上带着冷漠的气息和凌冽的杀气,这种气息,作为文官的贺耀廷都感觉到畏惧。
卢发轩报出了众人的官职,守卫在中军帐门口的军士进去禀报。
这样的安排,不符合常理,按照道理来说,奉旨前往山东驻扎的登莱新军副总兵刘宁,应该是出来迎接山东巡抚卢发轩以及山东巡按御史贺耀廷等官员,不过刘宁没有露面,没有在军营门口迎接,甚至在众人来到中军帐外面之后,也没有出来迎接。
这应该是给卢发轩和贺耀廷等人下马威。
此时此刻,贺耀廷发脾气是说得过去的,至少能够挽回一下气势,可惜的是,已经被压制的气焰全无的贺耀廷,根本就不敢开口说话,也不敢表露出来自身的情绪。
卢发轩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对于眼前的一切,他习以为常,贺耀廷的脸色依旧有些发白,压根就没有想到什么事情,其余的官员,看着眼前的一切,更是不会开口说话。
这样的情形,持续了一两分钟的时间,沉默的气息让人感觉到压抑,醒悟过来的贺耀廷,看着卢发轩,差点忍不住开口询问了。
终于,一名军士走出了中军帐。
“卢大人,贺大人,诸位大人,大帅有请。。。”
听见军士的话语,贺耀廷迈出脚步,习惯性的准备第一个进入中军帐,不过当他看见卢发轩尚未迈出脚步,连忙稳住了身形,等候在了旁边。
其余的官员,也看着卢发轩,没有任何的动作。
卢发轩没有着急进入中军帐,他看了看贺耀廷,看了看诸多的官员,面无表情的朝着中军帐而去,紧跟在卢发轩身后的是贺耀廷,接着是其余的诸多官员。
。。。
刘宁端坐在中军帐的中间,看着卢发轩等人进入中军帐,站起身来,对着众人抱拳。
“诸位大人,本人军务在身,无法出营迎接诸位大人,还请见谅。。。”
“哪里,刘都督客气,登莱新军进驻济南府城,本官与贺大人自然要来看看。”
卢发轩简单的开口说话之后,看着身边的贺耀廷。
贺耀廷用力的吞下了口水,他明白卢发轩的意思,此时此刻,正是立威的时候,若是能够给刘宁下马威,后面的很多事情都好处理了。
硬着头皮,贺耀廷终于开口了。
“刘副总兵,登莱新军奉皇上的圣旨,前来守卫山东各地,本官与卢大人也是奉旨全面负责山东各地防御的事宜,如此非常时刻,刘副总兵与登莱新军军士来到了济南府城,就要服从巡抚衙门与巡按衙门的调遣。。。”
贺耀廷的声音有些干瘪,没有丝毫的气势。
刘宁冷冷一笑,看着贺耀廷开口了。
“贺大人,朝廷的规矩我清楚,登莱新军进驻山东各地,乃是皇上的圣旨,如若不然我登莱新军是不会进入山东的,先不要说登莱新军的事宜,我倒是想着问问卢大人与贺大人,这军营之中山东各镇的军士是什么情况,他们也是守卫济南府城的吗,若是由他们守卫济南府城,还要我登莱新军前来做什么,我是不是可以禀报吴大人,告知济南府城的情形,代领登莱新军的将士撤回去。。。”
贺耀廷连连摆手,紧跟着开口。
“刘副总兵误解了,这些山东各镇的军士,马上就要开赴中原作战,只是因为粮草筹集等事宜,所以滞留几天的时间,本官正在想办法解决粮草的问题,一旦筹集到足够的粮草,他们就要开赴中原作战,归于五省总督孙传庭大人指挥。。。”
刘宁跟着挥挥手,再次冷冷的开口。
“贺大人,你说的这些事情,与我没有什么关系,我关心的是山东各地的防御事宜,防御是不是能够到位,山东各地是不是安全,贺大人与卢大人可以询问我,若是我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导致山东各地遭遇侵袭,二位大人自然可以向朝廷弹劾我,至于说其他方面,二位大人就不用过多操心了。”
刘宁的意思非常明确,令贺耀廷的脸色由白变青。
话不投机半句多,简单介绍登莱新军的情况之后,刘宁不再说什么,贺耀廷还想继续询问更多的事宜,卢发轩站起身来告辞了。
走出中军帐,尚在军营里面,贺耀廷就忍不住了。
“卢大人,刘副总兵这是什么意思,让巡抚衙门和巡按衙门不要过问登莱新军的任何事宜,难不成所有的防御事宜,都是他刘副总兵说了算吗,难道说他刘副总兵可以自行在山东各地筹措粮草吗。。。”
贺耀廷倒是能够抓住关键,登莱新军进驻山东各镇,其军饷和粮草,都要经过巡抚衙门或者巡按衙门,就算是兵部和户部拨付了军饷,也要得到巡抚衙门和巡按衙门的准许,才能够拨付出来,这是朝廷赋予卢发轩与贺耀廷的权力,目的就是让他们能够掌控登莱新军。
大明一朝的军户制度,随着土地的兼并,早就名存实亡,各地卫所的军士,基本抽调一空,数次作战消耗殆尽,现如今绝大部分的军士,都是采取雇佣的制度,军士当兵打仗领取军饷,粮草由军队负责提供,这就必定要和地方官府发生联系。
当然,各地的情况不一样,譬如说京营,就是朝廷直接掌控,各地卫所的军队,原则上是兵部直接掌控,地方官府不得插手,但朝廷捉襟见肘,很多时候户部根本无法拨付军饷和粮草,无奈之下,驻扎地方的军士,或者自谋出路,或者与地方官府暗地里联系,获取部分的粮草和军饷。
卢发轩看了看贺耀廷,面带不满开口了。
“贺大人,刚刚在军营的门口,你的所作所为,引发了登莱新军军士的反感,刘副总兵一定是知晓的,所以他才不会给我们好脸色,数万登莱新军是刘副总兵直接掌控的,我们也不可能直接夺过来,要是我们与刘副总兵发生了直接的冲突,这山东各地防御的事情就危险了,人家在济南府城周遭随便闹事,你我就无法承受。。。”
卢发轩说的是实情,贺耀廷无可奈何,只能点头。
“卢大人说的是,都是下官没有想到那么多,可下官也是想着掌控登莱新军啊,事到如今,卢大人说说,下官下一步该怎么做,如何才能够真正的掌控登莱新军。”
贺耀廷已经感觉到登莱新军的强悍,这支军队的确不一样,如果能够真正的掌控这支登莱新军,那今后很多事情都好做了,譬如说抽调登莱新军军士进入中原作战,去剿灭流寇等等,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彻底掌控登莱新军。
卢发轩摇摇头。
“贺大人,一时半会我也想不到很好的办法,不过这支登莱新军之中的很多军官和军士,我都是认识的,看样子只有慢慢来了,我来和他们联系,慢慢争取他们,现在看来,至少山东各镇的防御事宜,可以让登莱新军负责,朝廷抽调山东各镇数万的军士,我一直都担心山东各地防御的事宜,现在不用担心了。”
贺耀廷如同泄气的皮球,看着卢发轩。
“卢大人,您熟悉这支登莱新军,今后的诸多事宜,下官就依仗您了,皇上和朝廷那里,我们无论如何都要交差啊。。。”
卢发轩笑了。
“贺大人,你不妨将这里的情形,禀报给皇上,我倒是担心各镇抽调的数万军士,他们迟迟不能够出发,皇上和朝廷肯定会关注的,再说了,登莱新军与山东各镇抽调的军士,悉数都驻扎在军营里面,他们之间要是发生冲突,你我可没有办法应对啊。”
贺耀廷的脸色再次发白,这也是他最为担心的事情。
“这个,卢大人,下官马上想办法,让山东各镇抽调的军士,迅速赶赴中原,参与剿灭流寇的战斗,下官会专门给五省总督孙传庭大人写去信函,解释这里的事宜,下官以为,孙大人一定能够理解。”
卢发轩点点头,不再说话。
应该说,现在还不是最终发难的时候,毕竟登莱新军还在部署的过程之中,卢发轩还要想办法稳住贺耀廷,免得贺耀廷给皇上和朝廷禀报,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不要多长时间了,一旦登莱新军部署完毕,卢发轩就不会给贺耀廷好脸色看了。
走出军营的时候,卢发轩再次扭头看了看贺耀廷。
“贺大人,目前有两件事情务必办好,其一是山东各镇抽调的军士,务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开拔,开赴中原去作战,不能够给他们滞留在军营的任何理由,其二是让登莱新军尽快布防,护卫山东各镇的安全。”
。。。
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东(7)()
锦州,蓟辽督师府。
卢发轩与刘宁的信函同时抵达。
吴宗睿已经看过两人的信函,曾永忠和廖文儒两人正在看,两人看的很仔细。
几分钟时间过去,等到两人都抬起头来,吴宗睿开口了。
“先生,文儒,你们觉得两人的观点如何,我没有想到,卢发轩与刘宁之间居然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要说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想着尽快的掌控山东,不过他们的方法略有区别,刘宁表现的更为激进,卢发轩则要柔和很多。。。”
让曾永忠和廖文儒两人来提出看法,吴宗睿也是经过认真思索的,曾永忠代表的是文人,廖文儒代表的则是军人,两人的观点看法肯定有所不同,吴宗睿需要做的就是取长补短,综合两人的看法和认识,做出最好的决定。
曾永忠看着廖文儒,没有首先开口。
廖文儒倒是没有客套,看着吴宗睿开口了。
“大人,属下觉得,刘宁的想法有道理,六万登莱新军已经进驻山东,其中罗典明率领的两万五千将士,朝着东昌府开拔,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彻底掌控位于山东境内的漕运重镇,一旦掌控了诸多的漕运重镇,则掌控了朝廷的命脉,不管是皇上还是朝廷,不敢有任何多余的动作,更不敢随意的算计登莱新军,至于说山东巡按御史贺耀廷,属下看就是小丑的角色,痴心妄想掌控登莱新军。。。”
吴宗睿点点头,这段时间处理诸多的事宜,他的态度已经改变,颇为激进,也不避讳诸多的冲突,这一点倒是符合军方的态度。
不过吴宗睿骨子里面还是文人,不管是穿越之前还是穿越之后,他做事情讲究曲折迂回,以最完美的姿态掌控全面的局势,如同李自成和张献忠之流掌控权力的做法,吴宗睿是不会采纳的,也是完全摒弃的。
刘宁说完之后,曾永忠慢慢开口了。
“大人,属下觉得,廖都督所言有道理,不过目前的情况之下突然发难,属下觉得还是有些不妥,属下的理由如下。”
“其一,过于激进的做法,将为驻扎在山东的登莱新军,乃至于登莱之地的登莱新军,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那就是皇上和朝廷将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到山东和登莱之地,可能忽略中原的波澜,毕竟朝廷已经没有往河南派遣官吏。”
“其二,过于激进的做法,很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反弹,导致天下的读书人对大人和登莱新军产生非议,虽然这等的议论无伤大雅,但对于大人今后是不利的。”
“其三,过于激进的做法,可能让登莱新军诸多将士产生冒进的思想,觉得一切都很容易做到,觉得登莱新军已经是天下无敌,这种冒进的姿态,对于登莱新军来日的发展不利。”
。。。
曾永忠说的有理有据,就连廖文儒也禁不住点头。
等到曾永忠说完,吴宗睿再次开口了。
“先生和文儒说的都有道理,我们不妨将两种想法综合起来,我觉得目前需要采取两种做法,登莱新军掌控山东各镇,这个动作必须要迅速,没有什么可以讨价还价的地方,就是强硬的推进,不管是驻扎漕运重镇的漕运兵丁,还是驻扎卫所的军士,他们若是敢于反抗,那就直接动手,彻底剿灭他们。”
“至于说对付山东巡按御史贺耀廷,以及山东府州县的官吏,还是要柔和一些,尽量采取迂回的态势,这些官吏,绝大部分人都是读书人,有着读书人的傲气和傲骨,如果我们的动作过于的激进,一旦让这些官吏反弹,我们做对,后面的事情就不好做了。”
“至于说皇上和朝廷的态度,我倒认为不必考虑那么多,我们的态度已经明确,不管皇上是怎么想的,我们该怎么做依旧怎么做,不可能因为他们的态度发生改变,再说了,不管我们怎么做,皇上和朝廷都不可能放心。”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实力是最为关键的,登莱新军务必第一时间掌控山东的漕运重镇,只有掌控了漕运,皇上和朝廷才会惧怕我们,才不敢轻易的对付我们。”
“中原的局势已经乱成一团糟,李自成控制了几乎整个的河南,以及陕西的部分地方,围攻开封府城已经快两个月,五省总督孙传庭大人,压根不敢发起对李自成和罗汝才部的进攻,无法解开封府城的危局,原任五省总督洪承畴大人,一直都留在开封府城,抗击李自成和罗汝才部的进攻,我想,有洪承畴大人驻守开封府城,李自成和罗汝才一时半会也不要想着攻陷开封府城。”
“南直隶的局势也出现了动荡,张献忠部的兵力总数直逼四十万人,虽然他们的战斗力一般,不过南京京营以及南直隶所辖的大军,战斗力也是一般,看看湖广剿总兵官左良玉麾下的军士就知道了,要么是逃兵,要么是降卒,要么是兵油子,几天之前,左良玉部还在襄阳府城发生了骚动,朝廷赶忙派遣官员前去平复。”
“中原大乱,南直隶也出现不稳定的迹象,可以相信,皇上寝食难安,这个时候,他无暇专注我登莱新军,也没有力量掌控与算计我登莱新军。”
“趁你病要你命,这方面我们不必客气了,大胆动手就是了。”
“我们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辽东的后金八旗军,他们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不过现如今我们可没有必要与八旗军决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卡住后金的经济命脉,现如今后金和蒙古部落,已经开始依赖西平堡、义州和广宁三地的互市,合适的时候,我们关闭互市,那样逼迫后金的八旗军跳出来与我们作战。”
“也就是说,主动权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
说到这里,吴宗睿走到了地图的前面。
“先生,文儒,这段时间我仔细考虑过了,我们的注意力,还是首先集中到中原和南方地区,今后我们的重点也是在这些地方。”
“我以为,按照目前局势的发展,皇上和朝廷怕是撑不过两年的时间,一旦李自成和罗汝才部掌控整个的河南,朝着西安府城进军的时候,皇上和朝廷将无法掌控局面,他们要么放弃京城,转移到南方去,要么就是被李自成和罗汝才部逼得走投无路。”
“至于说南方,情况好不到哪里去,南方的百姓和农户,日子同样不好过,好多地方的百姓和农户,甚至无法维持基本的温饱,如此情况之下,张献忠在南直隶就能够大肆的发展力量,与南直隶的朝廷大军捉对厮杀,时间长了,朝廷大军抵不住张献忠的进攻。”
。。。
吴宗睿说完之后,曾永忠皱着眉头开口了。
“大人的决定,属下基本明白了,不过属下还是有弄不懂的地方,那就是究竟什么时候,我登莱新军可以开始掌控中原乃至于南方的局势,若是等到李自成、罗汝才和张献忠之流的力量完全壮大起来,登莱新军对付他们的难度必定会大幅度的增加。。。”
廖文儒一边点头一边跟着开口。
“属下也有这等的疑问,不知道什么时候最为合适,若是被李自成和罗汝才完全掌控河南与陕西两地,等到张献忠掌控南直隶的部分地方,不仅我登莱新军的征伐难度增加,而且山东也有些危险了。。。”
吴宗睿没有直接开口回答,他总不能说崇祯十七年是最好的时间,等到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之后,登莱新军就可以发难了。
“先生,文儒,时机需要我们把握,现如今谁也不敢说究竟是什么时候,局势还没有完全清晰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时刻准备着。”
“文儒,情报司那边,你要亲自过问一下,非常时刻,他们必须以非常的姿态来做事情,先生,钱庄的事情,也请您多过问,特别是山东各地的钱庄,贺耀廷不是想着从军饷和粮草两个方面来卡我登莱新军的脖子吗,那我们就以牙还牙,压根不在乎皇上和朝廷拨付的军饷与粮草,我们自己想办法来解决。”
“军纪军规方面,我本不想多说,觉得没有必要强调,不过我登莱新军掌控山东各地,必定出现小规模的厮杀,这个时候,务必要强调军纪军规,登莱新军的对手是漕运兵丁,山东各镇的军士,乃至于官府之中的少量官吏,但绝不是百姓,文儒,你要特别告诫刘宁和罗典明,让他们切记,不要随意的伤害百姓,我登莱新军刚刚进入山东,百姓不一定信任我们,若是我们做出了伤害百姓的事情,后患无穷。”
“好了,我所说的就是这些,先生、文儒,你们去安排部署吧。”
曾永忠和廖文儒离开厢房之后,吴宗睿陷入了沉思,已经快要到年底,眼看着崇祯十五年就要过去,虽然局势没有历史上的崇祯十五年那么乱,不过也好不到哪里去,有些事情还是沿着原来的轨道在发展。
这就让吴宗睿有了充足的底气和决心。
眼下,掌控山东变得至关重要,关乎登莱新军下一步的所有行动。
想到这里,吴宗睿提笔给刘宁写信了。。。
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东(8)()
山东德州,漕运码头。
年度的漕运已经接近尾声,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漕河就要冰冻,所以现在是最为忙碌的时候,码头上熙熙攘攘,到处都是人群,货物杂乱的堆放在码头边,等着运送到漕船上面。
偶尔可以看到漕运兵丁在码头周遭转悠。
山东德州的繁华,几乎都是依靠漕运,这里接近漕运码头的终点站天津港,不管是运送到京城的漕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