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翼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但突破的速度同样慢下来了,右翼领军的是罗典召和李国翰。
左翼、中路和右翼同时突破,齐头并进,登莱新军才能够真正从气势上面彻底压垮后金鞑子,如果仅仅是中路取得突破,调整过来的后金鞑子,能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变换阵型,以部分的兵力抵御左翼和右翼的进攻,以主力围歼中路的登莱新军将士。
如果不能以最快的速度突破后金鞑子的左翼和右翼,轻者战斗厮杀将要陷入到相持阶段,双方付出重大的伤亡,最终谁也难以获取到真正的胜利,重者登莱新军中路崩溃,战局很有可能朝着不利于登莱新军的方向发展。
后金鞑子总兵力接近八万人,而登莱新军以及援军的总兵力不过五万多人,兵力上面的悬殊实实在在,不容忽略。
传令兵时时刻刻传递前方的战报。
吴宗睿的双拳紧握,神色异常的肃穆,但传令兵第三次来到中军帐,吴宗睿终于忍不住了,离开中军帐,骑着战马到前方去了。
廖文儒和卢象升万万没有想到,吴宗睿会亲自到前面来。
“大人,这里太危险了,您还是回到中军帐去吧。。。”
吴宗睿摆摆手,没有看廖文儒。
“后金鞑子的骁勇,还是出乎了我的预料,我本以为,遭受了炮击的后金鞑子,军心不稳,挡不住我们的冲锋,还是我过于乐观了,想想也是,多铎和阿济格已经没有丝毫的退路,如果这一战彻底失败,他们可能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卢象升走到了吴宗睿的面前。
“大人,下官请求出战,下官知道,麾下军士的战斗力,比不上登莱新军将士,可是下官麾下的军士,早就忍不住了。。。”
吴宗睿微微点头。
战斗就是赌博,卢象升及其麾下的援军,本不必这么早出击,需要等到登莱新军冲垮后金鞑子的防线,才会全面出击,现在看来,仅仅凭着登莱新军,一时半会根本不能够冲垮后金鞑子的防线。
卢象升率领的一万五千军士这个时候出击,危险同样巨大,如果他们不能够彻底冲垮后金鞑子的防线,那么吴宗睿面临的就是没有兵力可以调动的窘境。
“卢大人,后金鞑子左翼的进攻力度突然加强了,我想他们的左翼一定出现了某些变故,你率领军士主要攻击后金鞑子的左翼,能够保证击溃他们吗。。。”
卢象升和廖文儒脸上同时露出吃惊的神情,他们从未听见吴宗睿如此说话。
原来吴宗睿也有难以抉择的时候。
“大人放心,下官率领一万军士,主攻左翼,另外的五千军士,协助进攻右翼,下官保证,协助登莱新军将士,彻底击垮后金鞑子的左翼和右翼。。。”
“很好,卢大人,胜败在此一举,你麾下的军士,务必要击溃后金鞑子的左翼和右翼,我早就说过,这是一场惨烈的厮杀,到了这个份上,比的就是谁的意志力更加的顽强,你们冲锋的时候,不要过于的着急,我建议你们放置部分的兵力正面冲锋,安排部分的兵力,割断和后金鞑子左翼、中路和右翼之间的联系。。。”
卢象升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瞬间明白自己所承担的重任了。
割断后金鞑子左翼、中路和右翼三路大军的联系,是异常危险的作战任务,弄不好可能付出重大的伤亡,但这也是作战能否获取最终胜利的关键所在,这种所谓的割断,并非是完全断绝后金鞑子三路大军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要求没有谁能够做到,这种割断是在后金鞑子队伍之中穿插诸多的军士,让后金鞑子被迫分心应对出现在队伍之中的军士。
说的不好听一些,这样的作战方式,就是以部分的伤亡获取击溃后金鞑子的时间。
第四百六十五章 残阳如血2()
明军步卒加入到战团之中,多铎的神情再次巨变。
在他的印象里面,明军是不堪一击的,根本无法抵御八旗军勇猛的冲锋,明军的骑兵少得可怜,无法抗击八旗军正面的冲杀,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扭转战局,至于说明军的步卒,那就是乌合之众,只要八旗军掩杀过去,就会如鸟兽散。
当年的大凌河之战,多铎参加了,明军溃逃的场面留给他太深的印象,后来皇太极亲率大军入关作战,肆虐大明京畿一带,多铎同样参与了作战,那些与八旗军作战的明军,用乌合之众形容都是抬举他们了,遇见八旗军的冲锋就溃败,就一泻千里,根本没有抵抗的欲望。
可是今天的厮杀完全不一样。
明军骑兵数量多的出乎了多铎的预料,其骁勇的程度更是他不敢想象的,不仅不输于八旗军,而且气势上面隐隐的占据了优势,更加让他不敢相信的是,明军的步卒也是勇往直前,面对八旗军和蒙古左右营的军士,压根就没有后退的迹象,而且明军军士还在队伍之中不要命的穿插,好像不在乎死亡的威胁。
多铎的脸色渐渐变得铁青,从气势上面来说,明军已经压住了八旗军和蒙古左右营的军士,左翼和右翼全部都出现了松动的迹象,眼看着大军的左右翼和中路就要被全部突破了。
如果左右翼和中路完全被明军突破,大军将要被迫后退乃至于撤离。
八旗军作战的气势被压制是致命的,如果不能够迅速提升大军的士气,战败就是理所当然的结局,甚至可能出现大规模溃败的局面。
中路纵深突破的明军军士,还在不要命的厮杀,多铎本来打算合围明军中路突破的军士,全部歼灭他们,彻底打压明军的士气,这就要求左右两翼必须要挡住明军,可惜现在的情况大大出乎预料,不仅中路的厮杀没有任何的进展,就连左右两翼都难以支撑了。
多铎拔出了腰间的钢刀,对着身边的亲卫怒吼了。
“跟着我冲锋杀敌。。。”
眼看着多铎的怒气彻底的迸发,周遭的亲卫不敢开口劝谏,如果这个时候让多铎更加愤怒,他们恐怕难以保住自身的性命,其实身为主帅的多铎,应该是靠后指挥,统筹兼顾,这样大军才有主心骨。
多铎挥舞着手中的钢刀,朝着右翼的方向冲过去,阿济格正在左路抵御明军的冲锋,他自然就要到右路去了,诸多的亲卫将多铎包围在中间,一起呐喊着冲出去。
八旗军帅旗移动且介入到战团之中,廖文儒看的很清楚。
卢象升率领的一万五千军士加入到战斗厮杀之中,战局瞬间得到扭转,登莱新军很快占据了主动,左右两翼的后金鞑子猝不及防、受到了极大的压制,逐渐的开始后退,中路突破的登莱新军将士,略微的喘了一口气,继续朝着纵深的方向挺进。
如果这样的态势持续下去,廖文儒相信,最多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后金鞑子就会出现全面撤离甚至是溃败的局面。
偏偏这个时候,后金鞑子的主帅多铎加入到战团之中。
后金鞑子的帅旗加入到战团之中,多铎亲自冲锋陷阵,让诸多的八旗军军士和蒙古左右营的军士如同打了鸡血,瞬间兴奋起来,他们嘴里发出哟嚯哟嚯的声音,拼命朝着前方冲杀。
战局再次开始胶着。
卢象升率领的步卒,损失很大,正面交锋他们不是骑兵的对手,而且他们肩负阻断后金鞑子左右翼和中路之间联系的重任,一旦后金鞑子缓过气来,他们注定成为被屠杀的对象。
廖文儒忍不住了,扭头看了看吴宗睿。
“大人,属下恳求率领斥候营参加厮杀。。。”
吴宗睿点点头,战局的变化他同样看的清清楚楚,现如今的焦灼状态,对于登莱新军将士来说,还能够维持和支撑,可是对于卢象升麾下的军士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斥候营一直都没有出动,就是等到关键时刻实施斩首行动的。
一旦斥候营出动,则是针对多铎和帅旗去的。
“好,文儒,你率领斥候营马上发起冲锋,你记住,不要期盼生擒或者斩杀多铎和阿济格等人,只要能够砍了他们的帅旗,就能够动摇他们的信心,后金鞑子就无法支撑了,我们的作战目的是彻底击溃后金鞑子。。。”
廖文儒和罗典召等率领斥候营全数出动,扑向了战团。
廖文儒和罗典召领着一千五百名斥候,冲向了右翼,他们的目标是后金鞑子的帅旗,牛犇领着一千名斥候,冲向了左翼,他们的目标是阿济格及其身边的亲卫。
斥候营是登莱新军最为精锐的力量,他们参与了登莱新军每一次的战斗厮杀,不过全体出动还是第一次。
毫不客气的说,登莱新军的斥候,战斗力甚至强于吴宗睿身边的亲卫。
斥候营全体出动,也是吴宗睿最后一张牌、最为犀利的一张牌,这么多年以来,斥候接受的全部都是魔鬼般的训练,很多现代的战术思维都灌输到他们的脑海之中,让他们不同于登莱新军一般的军士,他们就是登莱新军的利剑。
两路的斥候,犹豫两股红色的风暴,瞬间在后金鞑子的左右翼撕开了两道口子。
廖文儒挥舞御林军刀,砍翻了一名马背上的后金鞑子,迅即被身边的亲卫围住了,严密护卫起来,他是登莱新军名义上的总指挥,如果在战场上出现了什么意外,那就是登莱新军无法承受的损失。
廖文儒领兵出击,与多铎领兵出击是一个道理,他们起到的是鼓舞士气的作用,并非是要真正的参与到残酷的厮杀之中去。
廖文儒倒也没有继续往前冲,而是举起手中的御林军刀,指向前方后金鞑子的帅旗。
罗典召和周遭的斥候自然明白其中意思,他们朝着帅旗的方向掩杀过去。
多铎身边的亲卫发现了冲过来的明军,他们本能的感觉到了,这是一支不同于其他明军的骑兵,每个人都异常的凶悍,阻拦他们的八旗军军士和蒙古左右营的军士,几乎都跌落马背了,要么是被直接砍翻或者撞翻了,要么是被犀利的弓箭射中了。
亲卫开始集中到多铎的身边,围成了一个三层的圆圈,最里面的圆圈自然是多铎的贴身亲卫,他们的战斗力最为强悍,第二层是其余全部的亲卫,他们会拼死护卫多铎,第三层则是八旗军的将士,他们人数众多,形成一道牢固的屏障。
帅旗在多铎的身边,自然也被牢牢的护卫起来。
所有的斥候都义无反顾的冲过去,没有人后退,他们手中的弓箭如同长了眼睛,朝着最外围的后金鞑子射去,不断有后金鞑子惨叫着倒下,一部分的斥候开始阻断后金鞑子与圆圈之间的联系,防止聚集在多铎身边的人增加。
卢象升冲过来的时候,眼睛是红的,脸色是苍白的。
他麾下的军士,损失可谓惨重,一部分军士因为恐惧和绝望,甚至放下了手中的武器,直接蹲在了地上,任由后金鞑子斩杀。
步卒面对骑兵的时候,本来就处于绝对的劣势,如果能够排列成为方队,依靠长矛来阻止骑兵的冲锋,还能够勉强抗衡,不过卢象升麾下的步卒,承担的是阻隔后金鞑子左右翼和中路之间的联系,他们是不可能总是保持整齐方队的。
惨重的损失,让卢象升怒火中烧,却没有丝毫的办法,当他看见斥候营冲锋的时候,不顾一切的冲杀过来,而且让身边的亲卫传达命令,所有的步卒都朝着斥候进攻的方向集中。
“卢大人。。。”
卢象升扭头,看见了依旧在战团之中的廖文儒,仅仅是挥挥手,扭头朝着前方的战团冲过去,跟随在他身边的有亲卫,还有一些拼杀出来的步卒,也跟着冲过去。
“快,你们跟随在卢大人的身边,保护卢大人,大人吩咐过,不能让卢大人出现意外,快点,不要担心我,我身边不需要留下那么多人。。。”
廖文儒好不容易才忍住了杀向战团的冲动,刚刚他是准备阻止卢象升朝着战团冲过去的,不过没有来得及开口,卢象升的动作很迅速,没有丝毫的犹豫就冲向了战团。
不管怎么说,卢象升都是兵部右侍郎、三边总督,不能够出现意外。
其实廖文儒已经不是很着急,经历过无数次厮杀的他,已经看出了端倪,斥候营的将士一定能够彻底突破前方的战团,夺取后金鞑子的帅旗。
看着卢象升冲向战团,看见卢象升身后越来越多的步卒,廖文儒微微皱眉,对着身边的亲卫队长开口了。
“你去命令步卒,不要朝着战团的方向冲锋,他们在战团外面形成圆圈,阻止后金鞑子朝着战团的方向聚集,你告诉他们,只要阻断后金鞑子与战团之间的联系,我们就能够取得作战的胜利,快去,越快越好。。。”
当步卒在亲卫队长的指挥下,朝着聚集过来的后金鞑子冲锋过去的时候,当更多的斥候朝着圆圈冲锋过去的时候,廖文儒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第四百六十六章 残阳如血3()
吴宗睿站立的地方,距离前方的战团不足三里地,他的身边仅剩下百名亲卫。
所有的亲卫都是高度戒备,观察周遭的一切,防止有后金鞑子前来偷袭,在亲卫队长的指挥之下,百名亲卫分为了两部分,大约六十人坚守在吴宗睿的身边,剩余四十人散布在四周,方圆三里地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在他们的关注之中。
吴宗睿站立的时间很长了,自从廖文儒率领斥候营发起进攻,他就站在原地,手中的单筒望远镜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举着的,一直看着前方,身边的亲卫只能从吴宗睿细微的肢体动作,来判断前方的战局究竟如何。
此刻的吴宗睿,手心里面全部都是汗滴,极其不平静,该压的宝全部都压上去了,如果多铎和阿济格麾下的后金鞑子依旧能够坚持,甚至一定程度上面发起反击,则这场战斗将要彻底陷入到拉锯战之中去,不管是登莱新军,还是卢象升麾下的援军,都会有惨重的损失。
不管怎么说,参与进攻的登莱新军将士,以及卢象升麾下援军,总兵力不过五万五千人,其中还有近一万的炮兵营将士没有加入战团,真正参与厮杀的不足五万人,而他们面对的后金鞑子,至少有八万人以上。
以少击多的战斗厮杀,必须要速战速决,时间不能够拖得太久,务必在尽量短的时间之内,从气势上面彻底压到对手,这样才能够保证作战的全面胜利。
尽管后金鞑子的粮草明显不足,可是处于绝境之中的后金鞑子,很有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会表现出来更加顽强的斗志。
更不用说后金鞑子本就骁勇善战,完全具备翻盘的能力。
很多的时候,局势的变化并不是吴宗睿完全可以掌控的,这一次的辽东之战,整体来说他是被迫应对,如果等到登莱新军在辽东彻底站稳脚跟,那战局将是完全不同的情形。
打败后金鞑子、掌控辽东的局势,彻底降服辽东的藩镇,具备足够的实力,这都是吴宗睿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如果依次进行,登莱新军轻松很多,可惜的是,四个任务同时压上来,登莱新军不轻松,吴宗睿更是压力山大。
终于,吴宗睿放下手中的单筒望远镜,对着身边的亲卫队长开口了。
“战斗结束之后,记得告诉廖文儒,一定要完全准确统计登莱新军将士和驰援辽东军士伤亡的情况,阵亡的将士要好好的抚恤,重伤的将士要做到无后顾之忧,轻伤的将士好好养伤,这一战,唉。。。”
罗典召来不及擦去脸上和身上的血渍,挥舞着手中的御林军刀,奋力朝着前方冲杀,被他斩杀的后金鞑子,至少有五六个了。
距离后金鞑子的帅旗不足百米距离了。
此时此刻,罗典召已经成为攻击后金鞑子帅旗的前锋官,廖文儒早就靠后指挥。
“将军,驰援的后金鞑子被阻挡了,大帅命令,所有斥候营将士攻击后金鞑子帅旗。。。”
快马奔驰过来的传令兵还没有说完,一支响箭射过来,传令兵的身体摇晃了一下,看了看穿过胸口的箭头,不甘心的倒下马背。
罗典召扭头看了看倒下马背的传令兵,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传我的命令,所有斥候营军士,不必阻挡驰援的后金鞑子,全力进攻帅旗,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拿下后金鞑子的帅旗。。。”
罗典召的声音已经有些嘶哑,但是每一个字都说的清晰,周遭的斥候听得清清楚楚。
马上有斥候前去传达命令,收拢那些阻挡后金鞑子驰援的兄弟。
“妈的,多铎也是人老子就不相信了,不能够拿下你多铎,还拿不下你的帅旗。。。”
罗典召忍不住爆粗口了,厮杀太过于惨烈,他麾下的斥候营军士,估计阵亡和重伤的不少,现在根本来不及统计,要知道斥候是登莱新军的精锐,每损失一个人,罗典召的心里都会疼,都感觉到无法承受。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是吴宗睿时常强调的话语,这次罗典召终于彻底明白了,作为登莱新军最为精锐的斥候营,就是承担最为重要的作战任务、就是在关键时刻扭转战局的。
“你们去告诉所有兄弟,哪怕我们斥候营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夺了后金鞑子的帅旗,绝不准有一个人退缩。。。”
“罗将军豪气,我陪着你,拼死也要拿下后金鞑子的帅旗。。。”
罗典召扭头,看见了杀过来的卢象升。
战斗厮杀到了这个份上,已经不是客气的时候,罗典召直接开口。
“卢大人也来了,那我就不客气了,你我分为两路,进攻后金鞑子的帅旗,我从左路发起进攻,卢大人从右路发起进攻,这样后金鞑子也被迫从两个方向应对我们的进攻,他们的防御圈必定出现缝隙,我们的目标是后金鞑子的帅旗,不需要关注彼此的战况和伤亡,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需要相互驰援。。。”
“好,罗将军说得好,你和诸多军士熟悉,我从右路进攻,主要是协助你突破,你记住,一定要拿下后金鞑子的帅旗。。。”
进攻的明军突然分为了左右两路,让处于防御之中的满八旗军士猝不及防。
右路的明军进攻异常的猛烈,让指挥战斗军官被迫分兵迎击右路的明军,而且是将主要的作战力量放在了右路。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