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济格的脸再次红了,他也忍不住了。
“三弟,我知道你是第一次担任主帅,指挥如此关键的战斗,渴望取得胜利,可是现在的局势,对我们非常不利,越是这样的时候,你越是要冷静,你的决定,关乎十万大军,稍有差池,后悔都来不及了。。。”
多铎看着阿济格,脸色铁青。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外面等候的军官,隐隐听见中军帐里面的争吵,他们不敢上前去,老老实实的在原地等候。
。。。
一大早,祖大寿就上了城墙,悲观的情绪已经笼罩整个的锦州城池,包括城内的商贾,都陷入到绝望的情绪之中。
锦州城池怕是守不住了。
祖大寿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当初率领大军固守大凌河城,粮草断绝,迫不得已打开城门,归顺皇太极,这一次,祖大寿不敢再次打开城门,如果再次做出这样的选择,那么他唯有归顺后金这一条路可以选择。
内心里面,祖大寿是不甘心的,可是他的运气似乎很不好,每一次都会面临痛苦抉择。
归顺后金鞑子并非世界末日,祖大寿听到了很多的传闻,后金的皇太极是很重视人才的,很多归顺后金鞑子的明军军官,依旧是领兵的军官,譬如说尚可喜,就是汉军之中的总兵。
城外颇为安静,天还没有大亮,等到太阳冒出头的时候,后金鞑子就会展开进攻了。
祖大乐、祖大弼和祖宽等人,也跟着悉数上了城墙,他们的脸色更加难看,都说吴宗睿麾下的登莱新军骁勇,可眼看着锦州城池守不住了,登莱新军依旧没有驰援,难道要等到辽东边军和各镇固守辽东的军士全部都阵亡了,登莱新军才会出动吗。
“大哥,要是后金鞑子再次发起强攻,兄弟们怕是守不住了。。。”
祖大乐忍不住,还是开口了。
祖大寿扭头看了看祖大乐,哼了一声,没有开口说话。
祖大弼也跟着开口了。
“大哥,我领兵冲出去,和后金鞑子厮杀,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冲出去。。。”
祖大弼和祖大乐的意思其实一样,祖大寿重重的跺了一下脚。
“都不要说了,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今天什么都不要说,我们拼死抵御后金鞑子的进攻,西门、北门和东门各自留下一千人固守,其余军士全部调遣到南门。。。”
祖大寿发话了,其余人都不会说话了,不过祖大乐的脸上露出一丝的笑容。
祖大寿的话语他隐隐听懂了,今天什么都不说,拼死抵御后金鞑子,明日就不一定了,守不住的情况之下打开城门,也就顺理成章了。
。。。
太阳终于露脸了。
后金鞑子还没有发起进攻,手持单筒望远镜的祖大寿,一动不动,看着前方。
祖大乐、祖大弼和祖宽脸上,都露出奇怪的神情。
终于,负责守卫西门的金国凤也出现在城墙上面。
“祖兄,今天是怎么了,后金鞑子为什么还没有发起进攻。。。”
祖大寿放下单筒望远镜,脸上也写着吃惊。
“金兄,我也觉得奇怪,刚刚我发现了,后金鞑子是准备进攻了,可他们的兵力明显不多,远远比不上昨日,难道说后金鞑子又有什么布置了吗,他们的进攻方向会不会转向西门、北门和东门的方向。。。”
金国凤摇摇头。
“应该不会,西门、北门和东门的城墙没有损毁,后金鞑子一时半会根本无法攻陷。。。”
金国凤还没有说完,扭头看向祖大寿。
祖大寿也看向了金国凤,两人眼睛里面同时迸射出来光芒。
。
第四百六十二章 致命的失误()
进攻锦州城池的战斗,一直推到辰时才开始。
依旧是方队的进攻作战方式,方队主要由汉军和蒙古左右营的军士组成。
三个多月的战斗厮杀下来,特别是近几天的强攻,汉军的损失巨大,三万汉军损失达到了五成以上,诸多汉军军士几乎没有了斗志,如果不是多铎亲自督战,毫不留情的斩杀临阵退缩的军士,估计汉军军士早就崩溃了。
多铎和阿济格对汉军没有丝毫的好感,就算是三万汉军全部都损失了,他们也无所谓,在他们看来,满八旗才是大清国最为骁勇的军队,或者说是真正的军队,蒙古左右营军士也不错,至少战斗力比汉军强悍很多,能够成为满八旗的助手。
多铎和阿济格的漠视,直接导致了汉军惨重的损失。
连续几天惨烈的厮杀,满八旗军士基本没有参与,蒙古左右营的军士也是以骑兵方队的阵型攻打城池,唯有汉军军士,组成的方队冲锋在最前面,不要命的冲向城墙,与城墙上面的明军军士拼杀。
每次冲锋之前,多铎给诸多军官的解释也说的很清楚,以最为精锐的满八旗军士殿后,待到锦州城内的明军无法抵御,则是满八旗军士总攻的时刻。
说白了,汉军军士就是炮灰。
在大清国,归顺者或者说投降之人,就是这样的下场,永远得不到尊重。
今日指挥攻打锦州城池战斗的是阿济格。
阿济格与多铎的争论,最终以多铎暂时的妥协结束,两人商议之后,决定加强对锦州城池的进攻,满八旗军士不参与进攻,严密防控前来驰援的明军,不过妥协的多铎,也说的很清楚,最多一天的时间,如果一天之内无法攻陷锦州城池,则大军转头进攻驰援的明军。
阿济格答应了,骑着战马,来到南门外督战。
隆隆的鼓声响起,惨烈的进攻和厮杀再次展开了。
。。。
一个多时辰过去了,不管阿济格如何的呼喊,如何的发脾气,甚至亲自动手斩杀了两名临阵退缩的军士,第一轮的进攻依旧失败了。
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味道,南门外躺着近千具尸首,一些汉军军士躺在地上,身体还在抽搐,嘴里轻轻呻吟,他们的眼睛里面,只有绝望和麻木。
临时中军帐里面的阿济格,脸色铁青。
指挥战斗的阿济格吃惊的发现,锦州城墙上面的明军突然变得凶悍,他们的弓箭和弓弩变得有力,能够瞬间穿透汉军军士的身体,他们不惧密密麻麻的箭雨和呼啸而至的弓弩,前赴后继扑向墙垛,让汉军军士根本无法有效的架起云梯。
一丝恐惧袭来,阿济格不敢也不愿意相信,难道说驻守锦州城池的明军,已经知道外面有驰援他们的大军了。
任何的战斗,斗志是最为重要的,如果锦州城内明军的斗志空前爆发,悍不畏死,就算是将满八旗军士投入到攻城的战斗之中,也不一定能够拿下锦州城池。
身体微微有些颤抖的阿济格,站起身来,走出中军帐,手持单筒望远镜,看向了前方的锦州城池,他甚至能够看清楚城墙上面明军军士的眼睛。
“大哥,今日之内能够拿下锦州城池吗。。。”
多铎突然出现在身后,让阿济格的身体再次的颤抖了一下。
放下单筒望远镜,阿济格转身看着多铎,略微的犹豫了一下。
“三弟,我尽力,争取一天之内拿下锦州城池。。。”
阿济格的回答,多铎显然是不满意的,虽然他没有亲自指挥攻打锦州城池的战斗,可战斗的情形还是很清楚的。
“大哥,你不是说今日一定能够拿下锦州城池吗,怎么迟疑了。”
“三弟,锦州城内的明军突然变得凶悍了,我怀疑他们知道有大军驰援他们了。。。”
多铎哼了一声,看着阿济格,毫不留情的开口了。
“这还用说吗,锦州城内的明军肯定知道了,所以他们才会拼死的抵御,到了这个时候,不管我们如何的强攻,想要拿下锦州城池都是不可能的,这样的进攻,只会增加我们的伤亡,你我都知道损失最大的是汉军,如果汉军损失殆尽,无法进攻锦州城池了,我们是不是派遣蒙古左右营和满八旗的将士进攻城池。。。”
“等到我们粮草告罄,依旧没有能够拿下锦州城池,到了那个时候,南面驰援的明军会放过我们吗,我们还能够顺利的撤离辽东吗。。。”
阿济格沉默了,没有开口反驳,形势的发展出乎了他的预料,特别是锦州城内的明军突然变得强悍,让他的思维有些混乱了,偏偏这个时候,多铎亲自来到临时中军帐,一番话语让阿济格更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阿济格的内心已经有了一丝的愧疚,自己的建议可能错了。
“大哥,我看不要进攻锦州城池了,既然锦州城内的明军已经知道了外面有他们的援军,一定会拼死抵抗,我们短时间之内无法攻陷锦州城池,我料定,南面驰援的明军,正在等着我们粮草告罄,等着我们攻打锦州城池失败,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彻底被动了。。。”
“命令所有将士歇息,明日卯时,我们进攻驰援的明军,一定要彻底打败他们。。。”
多铎的语气变得缓和了一些,他已经看见了阿济格的表情,既然阿济格没有开口说话,脸上也有愧疚的神情,他就没有必要埋怨和斥责了。
阿济格抬头看了看多铎,默默的点头。
“好,我们马上开始部署,不再攻打锦州城池,只要我们打败了驰援的明军,夺取了他们的粮草,回过头来拿下锦州城池,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
祖大寿和金国凤等人仅仅是猜测,没有完全下定决心。
其实金国凤已经感受到祖大寿的犹豫,但祖大寿下达了调防的命令,让金国凤前往西门的时候,金国凤就察觉到了危险。
后金鞑子延迟进攻,金国凤迅速来到南门,走上城墙。
后金鞑子的进攻依旧是猛烈的,不过祖大寿仅仅几句话,就让所有军士斗志昂然,那就是驰援锦州城池的大军已经快要到了。
后金鞑子开始进攻,祖大寿没有要求金国凤离开。
一个多时辰之后,南门外面安静下来。
祖大寿的脸色再次变得阴沉,一言不发,径直走下了城墙。
总兵府,厢房。
祖大乐、祖大弼以及祖宽等人,都在厢房,金国凤等人则是被挡在了总兵府的外面。
金国凤没有马上离开,犹豫着是不是前去拜见辽东巡抚方一藻,最终还是放弃,等候在总兵府的外面。
“你们说,驰援我们锦州城池的大军,是不是到了。。。”
祖大寿问的很直接,后金鞑子虽然推迟了进攻,但第一轮的进攻依旧很犀利,如果这样的进攻持续进行,祖大寿不敢保证能够守住城池。
诸多的军士内心有了希望,觉得驰援的大军很快就要到了,锦州城马上就要安全了,才会拼死抵御后金鞑子的进攻,如果后金鞑子连续进攻,诸多军士迟迟见不到驰援的大军,伤亡惨重的情况之下,肯定会怀疑,到了那个时候,任何人都是回天无力了。
祖大乐看了看祖大弼和祖宽等人,率先开口了。
“大哥,我觉得驰援的大军不一定来了,也许是后金鞑子想着养精蓄锐,所以才推迟了进攻,他们第一轮的进攻非常的犀利,如果驰援锦州城池的大军到了,后金鞑子就不敢放肆的攻打锦州城池,一定会分兵对付驰援的大军,围困锦州城池。。。”
祖大寿微微点头,算是认可了祖大乐的分析。
厢房里面沉默了。
祖大弼和祖宽两人是不会开口的,这方面他们几乎不会考虑。
良久,祖大寿终于开口了。
“如果军士无法抵御后金鞑子的进攻,你们随时听候我的命令,不管我下达了什么命令,你们都要执行,对了,派遣军士去寅宾馆,看看方大人在做什么,不能够让方大人离开寅宾馆。。。”
祖大乐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的笑容,对着祖大寿抱拳行礼。
“大哥,我马上派人去寅宾馆,只是东门、西门和北门,也要做出安排。。。”
祖大寿瞪了祖大乐一眼,脸色变得阴沉。
“大乐,按照我的命令去做,其他的不要多想,知道吗。。。”
祖大寿还没有说完,厢房外面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看见进来的亲卫,祖大寿气的脸色发白。
“混账,我不是说过了吗,任何人都不准进入厢房。。。”
亲卫单膝跪地,抱拳开口了。
“禀报大帅,刚刚南门传来消息,后金鞑子突然撤离了。。。”
祖大寿忽的一下子站起身来,身体微微颤抖。
“你、你说什么,要是谎报军情,我杀了你。。。”
“大帅,的确是南门的军士送来的消息,金大人也知道了,正赶往南门。。。”
祖大寿、祖大乐、祖大弼和祖宽等人的脸色全部都变化了。
没有犹豫,祖大寿快步朝着厢房外面走去,一边走一边对着祖大乐等人开口了。
“不准轻举妄动,等候我的命令。。。”
第四百六十三章 决战()
乌黑的炮口已经对准了前方,特谢拉和亨利等人,还在来回不停的穿梭,告诫每一个炮手要瞄准目标,要精确计算,要给予后金鞑子致命的轰炸。
作战命令下达的很急促,昨日所有军士还在歇息和调整,一大早命令下达,所有军士都要做好准备,与后金鞑子面对面的厮杀,从寅时开始,一切战前的准备工作就全面铺开,炮兵营就位,骑兵营将士离开宿营地,离开丘陵,进入到开阔的地带,卢象升率领的一万五千军士,同样也离开了宿营地,进入到开阔地带。
如果不是卢象升的要求和坚持,吴宗睿是打算让驰援辽东的一万五千军士作为总预备队,在最后的时刻参与厮杀,他很清楚这些军士的战斗力,虽说比各镇军队的战斗力稍微强一些,可是面对后金鞑子的时候,占不到任何的优势。
战局是瞬息万变的,通过斥候的侦查,通过自身的分析,吴宗睿终于下定了决心,登莱新军将士不在等候,与后金鞑子展开面对面的决战,登莱新军不仅要彻底打败后金鞑子,还要从心理上摧毁他们。
人算不如天算,三个多月时间,吴宗睿部署的这盘棋已经走出了九十九步,而前面这九十九步,都是为最后一步彻底打败后金鞑子服务的,这么长时间,登莱新军累计起来的优势,已经达到了一个很不错的高度,直白的说,登莱新军完全具备打败后金鞑子的实力和勇气。
等到后金鞑子粮草完全消耗完毕的时候展开进攻,这种战术设想是很不错的,但是存在巨大的风险,多铎和阿济格不一定按照吴宗睿的设想来办事,不会完全按照套路出牌,人家如果拼命了,不顾一切鱼死网破,登莱新军的损失恐怕更大。
围三阙一,这是击败对手最为有效的战术,千百年都被证明的,如果多铎和阿济格手中还有部分的粮草,尚未到破釜沉舟的地步,尚未陷入到绝境之中,那么一旦损失颇大,他们就会想着尽快撤离战斗,尽量的保存实力,这是人的本性。
所以,决战必须要尽快展开了。
吴宗睿倒是没有过多的考虑锦州城池,他认为,登莱新军驰援锦州,围攻锦州城池的后金鞑子已经出现波动的情绪,进攻城池的力度必然减弱,这一点祖大寿和金国凤等人应该是感受到的,如果得知援军抵达,祖大寿和金国凤自然会拼死抵抗,护卫锦州城池。
命令下达之后,吴宗睿反而表现出来轻松的神情,他留在了中军帐,不再看墙上挂着的地图以及中间摆放的沙盘。
郑孝孺已经是骑兵营之中的一员,他本来是留在吴宗睿身边的警戒,相当于亲卫,不过大军从宁远出发前往锦州的时候,郑孝孺主动要求加入到骑兵营之中,参与作战厮杀,现在的他已经是一名小旗,领着三十名军士。
郑孝孺当然希望得到升迁,尽管他与廖文儒的关系不一般,可是登莱新军之中,得到升迁的方式,就是立下战功,只要能力突出,能够奋勇杀敌,不管什么身份,都是能够得到升迁的,相对比来说,郑孝孺还是占据优势的,毕竟他与廖文儒关系不一般,而且进入登莱新军之中,就是在吴宗睿的身边,所以进入骑兵营就被任命为小旗。
如果本次作战能够立下赫赫战功,升迁为总旗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到那个时候,郑孝孺麾下就有了一百多军士。
郑孝孺处于第一方队之中,方队的最前面是莱州总兵、登莱新军副总指挥刘宁。
战场杀人这一关郑孝孺已经挺过去了,登莱新军驰援被围困在松山城内明军军士的时候,郑孝孺就斩杀了一名后金鞑子,那种滋味永生难忘。
其实郑孝孺一点都不安分,进入寒鸣寺也是没有办法,或许当年在寒鸣寺的时候,觉远大师已经看出来这一点,所以让其他的僧侣都去投奔寺院,依旧做僧人,独独让郑孝孺留下来,而且传授给郑孝孺颇多的武功,从个人的功夫方面来说,郑孝孺甚至强于廖文儒,长期习武的他,有着矫健的身手,只是缺乏在战场上的磨砺。
投奔吴宗睿,成为登莱新军之中的一员,郑孝孺的机会就已经来了。
郑孝孺的双眼紧紧盯着方队最前面的刘宁,一股热流在胸中涌动,大战在即,他一点没有感觉到畏惧和害怕,反而是期盼,期盼厮杀尽快开始。
。。。
隆隆的炮声响起,炮兵营终于开始了轰炸和进攻。
刘宁和郑孝孺等人,看不见后金鞑子被火炮轰炸的情形,因为地形地貌的关系,他们距离后金鞑子还有近千米的距离,距离太远看不见,不过他们一点都不担心,长期的征伐与技术的不断进步,登莱新军炮兵营,已经成为任何对手的噩梦。
炮兵营的轰炸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刘宁等人需要耐心的等待,等待总指挥廖文儒发出进攻的命令,在这期间,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凝聚出来最大的爆发力。
方队最前方的刘宁身体微微晃动了一下,扭头看向身后。
刘宁的目光最终看向了郑孝孺。
当刘宁挥手示意的时候,郑孝孺连忙拉紧缰绳,胯下的战马朝着刘宁而去。
等到郑孝孺的身体靠过来,刘宁开口了。
“郑孝孺,进攻开始的时候,带着你麾下的兄弟,跟随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