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明天下-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吴宗睿苦笑着摇头。

    “这也怨不得众人,流寇号称二十万大军,各地的兵力能够凑足万人规模,就算是不错了,将近万人放置到二十万人之中,你们想想是什么局面。”

    厢房里面迅速沉默下来,气氛变得有些压抑了。

    众人都知道,流寇攻陷中都凤阳府城之后,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变得异常疯狂,他们连续攻破城池,甚至敢于两次围攻西安府城,丝毫不将朝廷大军放在眼里,号称西北第一骁将的曹文诏,也陷入流寇的包围之中,自刎身亡,试问还有谁能够抵御流寇的洪流。

    登莱新军的确能够压制流寇,但如果将登莱新军全部拿去与流寇拼杀了,登莱之地怎么办,要知道皇太极和后金鞑子,至今都在切齿痛恨登莱新军。

    。。。

    庆贺宴席还是要摆的,参加的人悉数都是吴宗睿的绝对心腹,这里面就包括了卢发轩、史可法以及崔云辉等人。

    端起酒杯,吴宗睿的神色变得严肃。

    “十日之后,我就要率领大军出征,此战关系登莱之地的前途,不容有失,诸位与我同甘苦,共患难,已经与登莱之地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登莱之地是我们的根据地,我们需要倾尽全力来维护和保护,所以说,此战我必定要打败流寇,遏制他们的嚣张气焰。”

    “为了登莱新军的胜利,为了登莱之地的未来,我们满饮这杯酒。”

    吴宗睿说完,一口气喝完了杯中酒,其余人也毫不犹豫的喝完杯中酒。

    放下酒杯,吴宗睿亲自执壶,给每个人倒酒。

    “此番我率领大军出征,至少数月的时间,登莱巡抚衙门的事宜,由莱州知府卢发轩暂时负责打理,登州知府史可法协助,蓬莱知县崔云辉,赶赴莱州,负责府衙的一切事宜。”

    “巡抚衙门的内务,依旧由曾先生负责打理,商会的事宜,曾先生全权负责。”

    “蓬莱县主薄吴宗坤,抽调到登州衙门,协助史大人做事,黄县主薄陈思宇,抽调到莱州府衙,协助崔大人做事情。”

    “登州总兵廖文儒,莱州总兵刘宁,登州副将乔明俊,秦大龙,登州参将牛犇,跟随我出征,登州军务事宜,由副将罗典勇负责打理,莱州军务事宜,由副将罗典召负责打理,包括旅顺岛、金州和皮岛等地的事宜,都需要兼顾,不可有任何的闪失。”

    “驻扎在登州军营的军士,其中五万人跟随我出征,剩余一万人,留守登州。”

    “莱州、旅顺岛、金州、皮岛等地的驻军,暂时不动,不做任何的调整。”

    “秋收尚未结束,登州和莱州的各级官府,务必做好秋收和春耕的一切事宜,有些地方已经准备开始谋划播种秋小麦,官府需要密切关注,诸位牢记,民以食为天,不管什么时候,不管遭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够误了春耕与秋收。”

    。。。

    一顿饭下来,吴宗睿安排好了所有的事宜。

    回到厢房,廖文儒已经送来了有关流寇的一切情报和文书。

    可以说,不管是皇上和朝廷,还是西北五省总督洪承畴,都没有吴宗睿清楚流寇的行踪,虽然流寇的行踪飘忽不定,今天这里,明天那里,但吴宗睿还是能够从中分析出来一些规律。

    地图已经铺开,因为太大,所以铺在了地上。

    吴宗睿手持文书,看着地图开口了。

    “文儒,刘宁,乔明俊,秦大龙,牛犇,你们跟随我出征,剿灭流寇,有些事情,必须要清楚,要知晓流寇活动的某些规律。”

    “你们看,这图上标准的是从正月以来,流寇所有的活动线路。”

    “这些线路很杂,贸然看上去,无法梳理出来有效的信息,不过认真琢磨,还是能够发现一些东西的。”

    “流寇自崇祯元年开始造反,以前他们的活动杂乱无章,无迹可寻,可是荥阳大会之后,他们的行动有了明显的变化,既以攻占城池为主,以掠夺财富为主。”

    “攻陷中都凤阳府城之后,流寇接下来的行动更加明显,既攻占大型城池,譬如说西安府城,五月和七月,流寇两次攻打西安府城,迫使洪承畴死守西安府城。”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流寇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他们需要有自身的地盘了,不再满足于四处游走作战了。”

    “流寇这等的转变,对于皇上和朝廷来说,是可怕的,对于我们登莱新军来说,是有利的,我们可以分析他们的作战路线,从而做出妥善的安排。”

    “我想,洪承畴与流寇,在关中还会有一场恶战,曹文诏自刎身亡,流寇两次攻打西安府城,洪承畴拼尽全力守卫西安府城,已经显得异常的狼狈,内心肯定是窝着火的,这股火必定发泄到流寇的身上。”

    “八月底,流寇的主力,已经朝着临潼、渭南的方向而去,西安府城暂时没有多大的危险了,洪承畴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一定会领兵追击,与流寇作战。”

    “我可以肯定,洪承畴此战必定获得胜利,所谓哀兵必胜。”

    “不过此番的战斗,想要削弱流寇的实力,难度颇大,流寇正处于癫狂的阶段,连续作战取得了胜利,稍微的一点损失,对于他们来说,无关痛痒。”

    “我预测,流寇迟迟拿不下西安府城,一定会转移到其他的地方作战,他们恐怕会朝着河南的方向而去,继续在河南找寻机会。”

    “荥阳大会之后,流寇路过了洛阳府城,但没有进攻,这一次就说不定了,如果能够拿下洛阳府城,对于他们开说,不次于攻陷中都凤阳府城。”

    “不过这仅仅是我的预测,流寇下一步究竟会怎么行动,是不是与洪承畴之间有一场激战,都需要我们的情报工作到位。”

    说到这里,吴宗睿看了看廖文儒和乔明俊两人。

    按照吴宗睿以前的安排,罗典明本来是要到庆阳府驻扎的,但后来吴宗睿改变了主意,让罗典明进入了西安府城,建立情报据点,这一变化异常重要,西安府城现如今已经是焦点地方,洪承畴需要全力保护,流寇时刻觊觎。

    陕西与河南都陷入到动乱之中,情报的传递有些困难,但信义押司还是想方设法,将情报送到登州来,让吴宗睿清楚的掌握流寇的行踪。

    “文儒,刘宁,还有三天时间,大军就要开拔,这两天你们辛苦一下,明日你们拿出来一个作战方案,交给我看看,你们分别是登州总兵和莱州总兵,总会有单独领兵作战的时候,你们必须要独立的思考如何作战,如何制定作战计划了。”

    。。。

    厢房里面变得安静,所有人都离开了。

    吴宗睿陷入到沉思之中。

    朱由检为什么会让他这个年轻人出任东南五省总督,历史上的东南五省总督,应该是卢象升,实事求是的说,卢象升的能力甚至超过了洪承畴,只不过因为性格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朝中太多的支持。

    吴宗睿很冷静,也很清醒,他知道,自身的资历太浅,与卢象升没有丝毫的可比性。

    这恐怕也是兵部尚书张凤翼,宣旨之后不愿意在登州停留的原因吧。

第三百四十章 请战() 
天还没有黑,吴宗睿也没有打算马上回家去。

    厢房外面响起了脚步声,不过亲卫并未阻拦,这让吴宗睿感觉到奇怪。

    “大人,下官特来请战。。。”

    吴宗睿扭头看着吴宗坤,哭笑不得,难怪外面的亲卫没有阻拦。

    “宗坤,你来捣什么乱,征战厮杀不是儿戏,你从未有过作战的经历,还是留在登州,我已经作出了安排,你以蓬莱县衙主薄的身份,进入到登州府衙做事情,协助史大人。”

    “大人,下官不愿意留在登州,下官希望跟随登莱新军作战。”

    吴宗睿看着吴宗坤,瞪起了眼睛。

    虽然吴宗坤是他的堂哥,但也是登莱之地的官员,必须要服从安排。

    “宗坤,我再说一遍,你留在登州府衙,协助史大人做事情。”

    吴宗睿其实有些恼火,有些话他无法说出口。

    吴宗坤是他的堂哥,陈思宇是陈灵雁的亲哥哥,两人都是吴宗睿的至亲,分别留在登州府城和莱州府城,也有帮忙稳定局势的意思,不管怎么说,两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外心的。

    吴宗睿不得不担心登莱之地的局势。

    他完全放心曾永忠和卢发轩等人,所以让卢发轩主持巡抚衙门的事宜,让曾永忠主持商会的一切事宜,且负责钱庄的大小事宜,不过对于史可法和崔云辉等人,他并非绝对的放心。

    皇上和朝廷究竟是什么意思,吴宗睿不是很清楚,他让卢发轩暂时主持登莱巡抚的一切事宜,其实蕴含了深层次的意思,那就是让卢发轩出任登莱巡抚。

    吴宗睿很清楚,自己不大可能长时间兼任登莱巡抚,按照历史的进程,明年还有更加剧烈的震动,登莱新军恐怕要承担更加繁重的作战任务,而自己也很有可能要离开登州,到其他的地方去任职了。

    登莱之地绝不能交给朝廷和皇上,必须要牢牢的掌控。

    掌控登莱之地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身的心腹留在这里,把控一切。

    吴宗睿已经想好了,让卢发轩出任登莱巡抚,曾永忠则是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商会以及钱庄的事情之中,不再处理巡抚衙门琐碎的事情。

    至于说吴宗坤和陈思宇,短时间之内,需要继续留在登州和莱州,尽量的帮忙稳住局面,不让朝廷将手伸向登莱之地。

    做到这一步很难,但吴宗睿必须要做。

    如果能够彻底打败流寇,压制流寇的嚣张气焰,吴宗睿就有底气做出有利于自身的一切安排,如果不能够打败流寇,那登莱之地将要面临巨大的空前的压力。

    。。。

    看见吴宗睿的态度很坚决,吴宗坤有些沮丧。

    “大人,下官真的是想跟随大军作战。。。”

    吴宗睿认真的看了看吴宗坤,略微的思索,再次开口。

    “说说你请战的原因,对了,这里只有你我两人,不用客套了,我听着不舒服。”

    吴宗坤点点头。

    “请战我自然有理由,我在国子监三年时间,前年参加了乡试,名落孙山,虽然有了监生的功名,可在衙门里面根本不算什么,人家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如果我能够跟随作战,立下了战功,回到衙门,别人还会那样看我吗。。。”

    吴宗睿微微点头,吴宗坤想的也不错,还算是有自知之明,知道乡试高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选择了其他谋取功名的办法。

    “宗坤,你的想法我知道了,不过要求你留在登州府衙,是我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不能够改变,我想不用多长时间,你就会明白我为什么如此安排了,包括陈思宇,也是一样,以黄县主薄的身份,进入到莱州府衙做事情,你们在府衙,老老实实做事情,注意观察周围的动静,有什么想法或者看法,可以找到曾先生,如实的说出来,但你们要记住,谨言慎行,除开给曾先生说出某些议论的话语,其余任何时候都不准乱说。。。”

    吴宗坤用力的点头,如果到了这个时候,他还不明白吴宗睿的意思,也就算是白活了。

    “我明白了,一定按照你的要求做。”

    。。。

    吴宗坤离开不久,吴宗睿起身,准备回家去了。

    屋子外面再一次响起了脚步声,还不止一个人的脚步声。

    吴宗睿脸上露出苦笑的神情,他已经听出来了。

    进来的是特谢拉、科雷亚和亨利三人。

    特谢拉是登莱新军的总教习,科雷亚与亨利是登莱新军的副总教习。

    严格说起来,特谢拉等人,已经算是登莱新军之中的科技人才了,他们攻破了开花弹的技术,正在研制燧发枪。

    如果燧发枪研制成功,那么登莱新军的作战方式,将要出现巨大的和根本性的转变。

    科技人才是需要重点保护的,所以特谢拉、科雷亚与亨利等人,不可能跟随大军出征。

    “大人,属下是登莱新军总教习,科雷亚和亨利是登莱新军副总教习,登莱新军马上就要出征,如此重大的战斗,总教习和副总教习怎么可能不参与,我们不服气,一同来找到大人,希望大人让我们随同大军出征。。。”

    吴宗睿摇摇头,刚想着开口,特谢拉再次开口。

    “属下明白大人的意思,可属下觉得,唯有经历了战斗厮杀,我们才会有灵感,再说了,这次的战斗,是要剿灭流寇,流寇的移动性很强,想要打败流寇,火炮的作用至关重要,我们对火炮的操控很熟悉,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红夷大炮、弗朗机与火炮的威力,有了我们的帮助,大人一定能够彻底打败流寇。。。”

    特谢拉的中文说的特别顺口,让吴宗睿一愣一愣的。

    仔细想想,特谢拉说的真有道理,历史上热兵器的诞生,也是从战斗之中感悟出来的,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坐在屋子里是不大可能研制出来热兵器的,现在和几百年之后不一样,科技不发达,很多的灵感的确来源于战斗厮杀之中。

    看见吴宗睿没有开口,特谢拉准备继续说话。

    吴宗睿挥挥手。

    “你们不用说了,回去准备吧,十日之后,跟随大军一同出发。”

    还没有等到特谢拉、科雷亚和亨利三人欢呼,吴宗睿再次开口了。

    “不过我要交给你们一个任务,那就是如何尽快的运输火炮,不至于耽误大军行军,刚刚我想到了这个问题,红夷大炮太重,运输有些难度,你们如果能够在十天之内,想到最好的运输火炮的办法,就算是立下了大功劳了。”

    吴宗睿话语刚落,亨利开口了。

    “大人,我们已经想到了火炮的运输办法,就是将火炮的炮管与炮架分拆开来运输,这也重量能够减轻不少,运抵目的地之后,我们负责组装火炮,这也能够加快运输的速度。”

    吴宗睿笑了笑,这个办法他也想到了,不过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作用不是太大,就说红夷大炮,最终的就是炮管。

    遗憾的现在没有汽车火车,不可能快速的运输火炮。

    亨利刚刚说完,一直没有开口的科雷亚也开口了。

    “大人,大军还可以携带尽量多的火箭,我们研发的火箭,威力同样巨大,发射也很方便,一定能够给予流寇巨大的杀伤。。。”

    。。。

    特谢拉等人离开之后,厢房外面出现了熟悉的脚步声。

    “这么晚了,先生有什么事情吗。”

    曾永忠走进厢房,看着吴宗睿,慢慢开口了。

    “大人,登莱之地,怕是引起了朝廷的注意,皇上也不可能没有任何的想法,明年登莱之地就要开始征收田赋,大人先前的安排,我认真思考过了,应该说很周全,不过我还是有些担心,如果大人外出征伐,皇上和朝廷突然任命新的登莱巡抚,怕是会搅乱登莱之地的局面,所以我觉得,大人出征之前,应该给皇上和朝廷写去奏折,举荐卢发轩大人出任登莱巡抚。。。”

    吴宗睿楞了一下,旋即点头。

    “先生提醒的太好了,我差点没有想到这一层,在我征伐流寇的时候,皇上和朝廷不会对登莱之地有任何的动作,免得扰乱了军心,可是征伐结束之后,就说不定了,现在我给皇上写去奏折,若是征伐胜利了,凭着我的功劳,皇上和朝廷不大可能安排其他人到登莱之地,若是征伐失利,我依旧回到登州,大不了去掉头上的兵部尚书衔,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大人说的是,我也是这样考虑的,我想,凭着登莱新军的战斗力,击败流寇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流寇移动速度太快,大人想要短时间之内彻底击败流寇,有些难度,所以我想,大人此次的征伐,持续的时间恐怕不短。”

    “好,这份奏折,还是请先生帮忙起草,大军出征之前,我会以密折的形式,将奏折上奏给皇上,此外,我会给高起潜写信,请他帮忙运作,必要的时候,我恐怕还要给内阁首辅温体仁大人写信,确保万无一失。”

    曾永忠看着吴宗睿,点了点头。

    “大人若是做到这一步,我想就不会有多大的问题了。”

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谈() 
吴宗睿领兵出征,最为担心的永远是家人。

    对于陈灵雁等人来说,吴宗睿领兵出征的消息是无法保密的,她们早早就得知了情况。

    吴宗睿回到家中,看见桌上摆着的酒坛,看见了所有坐在餐桌四周的家人,明白了一切,他拿起了酒坛,给陈灵雁等人,每人倒了一小杯酒,接着端起了酒杯。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十日后,我要率领大军出征了,家中的一切事宜,拜托夫人和诸位了,你们担忧我的安危,我也担心你们是不是过得愉快,没有办法,天下不太平,我身为朝廷命官,必须要领兵出征,不过我相信,不要多长的时间,天下就能够安定下来,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不会分离,也不用相互担忧了。”

    喝酒的时候,陈灵雁等人,都是偷偷擦去了眼角的泪水。

    吴冰月和吴凡璇已经明白事理,规规矩矩坐着,看着吴宗睿,没有开口说话。

    这一幕,让吴宗睿感觉到心酸,也无可奈何。

    卢发轩进入了厢房。

    吴宗睿做出安排之后,卢发轩已经进入巡抚衙门理事,因为有曾永忠的大力支持,所以他不会遭遇到什么难题,但其内心还是有些忐忑。

    卢发轩进入厢房,吴宗睿站起身来,笑着开口了。

    “卢大人,从今日开始,登莱之地的民生事宜,就拜托你了。”

    卢发轩连忙对着吴宗睿稽首行礼。

    “下官一定竭尽全力,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吴宗睿走到卢发轩的面前,伸出手来,事宜卢发轩不必多礼。

    “路廷兄,昨日我已经向朝廷举荐,推荐你为登莱巡抚,所以说,你大胆做事情就是了,不要有什么担忧的地方,登莱之地发展到如今的局面,颇为不易,我们一定要保住这繁华的局面,不能够让某些人掺和进来,坏了登莱之地的未来。。。”

    卢发轩看着吴宗睿,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