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好的饭菜,送到了田边,吴宗睿也没有客气,大口的吃着米饭,一个上午的忙碌,近两个时辰,他的确是累坏了,也是真正的饿了。
吃完饭,吴顺贵首先拿着筐子下田,其余人也跟着下田去了。
吴宗睿本想着歇息一下,看见众人都下田去了,只好跟着去了。
不到申时,十一亩玉蜀黍全部收割完毕。
收获的玉蜀黍,自然是搬到吴顺贵居住的围屋去放置,吴顺福已经专门腾出一件房子,放置收获的玉蜀黍,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算出玉蜀黍的产量。
往围屋背玉蜀黍的事情,倒是不需要吴宗睿做了,他也实在做不动了。
几个月时间过去,他的身体好了很多,不过和那些长时间做农活的农户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加上做农活不是吴宗睿擅长的事宜,更不是他喜欢做的事情。
吴顺贵就不一样了,玉蜀黍的丰收,刺激了他的神经,让他显得异常的兴奋。
背着玉蜀黍棒子回到围屋去的时候,吴顺贵的脸上笑成了一朵花,玉蜀黍的丰收,意味着来年的粮食有保证了,去年遭灾之后,吴氏家族所有的农户,都非常重视今年的耕作,做梦都想着粮食能够丰收,现如今这个愿望,吴顺贵率先实现了。
围屋中间的天井。
吴氏家族几乎所有的老人,以及吴顺福等人,悉数在这里等候。
木杆秤和戥秤全部都准备好了,预备将玉蜀黍棒子放置到木杆秤上面的吴氏家族的青壮,早就跃跃欲试。
大明测量粮食产量的木杆秤,与几百年之后的木秤没有太大的差距,只不过计量的单位不一样,木杆秤的一斤相当于后来的十六两,民间也习惯将粮食产量换做石、斛、斗、合等单位,这样便于农户计算。
至于说戥秤,那是称金银等贵重物品才会用到的秤,吴顺福也拿出来了。
作为吴氏家族的征粮官,吴顺福家中的秤还是很精准的。
木杆秤称重一般都是一百斤,也就是几百年之后的一百六十斤,折合为一石,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计算出来田地的产量。
不过玉蜀黍棒子与稻谷不一样,主要是体形方面的差距有些大,尚未去掉壳叶的玉蜀黍棒子,占据的地方还是很大的。
一筐一筐的玉蜀黍棒子,开始用木杆秤称重。
吴宗睿的神情变得专注,前面的一切都是预测的,真实的产量马上就要出来,每亩田到底能够产出多少的玉蜀黍,这是他最为关心的。
壳叶与内芯所占的重量,与玉蜀黍的产量计算,按照六四分的比例组成,也就是说,称出来的重量,其中玉蜀黍占据四成。
吴顺福亲自记账,吴顺贵等人则是在旁边认真看着。
。。。
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没有人离开,也没有谁提及吃饭的事宜,所有人都守在天井的四周,瞪大眼睛看着记账的吴顺福,以及抬筐子的青壮。
全部玉蜀黍称完之后,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以往这个时间,农户基本都睡觉了,今天却完全不一样,不仅仅是吴顺贵和吴宗睿关心玉蜀黍的产量,其余人也异常的关心。
最后一筐的玉蜀黍称完之后,吴顺福开始了计算。
记账以正字为标准,每一个正字代表五石。
“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
吴顺福念出来的声音很大,四周不断出现惊呼的声音,吴顺贵早就是满脸红光。
“八十五,八十六,好,刚刚称出来的玉蜀黍,一共是八十六石,按照四六分成计算,我来算算是多少。。。”
“一共是三十四石四斛,合计十一亩地,每亩地的产量是。。。”
吴顺福埋头开始计算,计算的工具自然是算盘。
“每亩田玉蜀黍的产量是三石一斛两斗七合。。。”
周遭瞬间安静下来。
没有人能够想到,一亩玉蜀黍的产量能够达到三石以上,在吴氏家族的农户看来,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一定是老天专门保佑了。
就连吴顺贵,都是脸色发白。
吴宗睿的脸上,没有多少的表情,他早就计算出来玉蜀黍的产量了,按照几百年之后的计算办法,亩产五百斤。
这个产量,根本达不到几百年之后最低产量的一半。
劳动力与收成根本不成比例。
这已经很不错了。
。。。
“哇。。。”
欢呼声终于爆发出来了。
“老幺,你可真厉害,玉蜀黍的产量如此之高,我怎么都想不到啊。”
吴顺福情不自禁的抓住了吴顺贵的手。
“族长,这、这都是。。。”
“爹,族长都说了,您可一定要教会吴氏家族的所有农户,怎么种植玉蜀黍。”
“宗睿,说的好,要是吴氏家族的农户,地里的玉蜀黍都能够有这么高的产量,那我们吴氏家族根本不担心粮食产量的问题了,更不用担心田赋了。”
吴顺贵搓着手,再次开口了。
“族长,您放心,我一定教会大家,明年我们吴氏家族一同来种植玉蜀黍。”
第三十章 严师()
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票。)
“宗睿,你哪里来的这一百两白银。”
看着桌上的银子,曾先生颇为严肃的开口了。
吴宗睿马上就要出发,前往南昌府城去参加乡试,曾先生也知道吴宗睿一定会专门到社学来拜访的,秋假在即,田地里的粮食都要收割,两个月的秋假,曾先生也要回家去看看。
“先生,这是学生自己挣到的,学生马上就要到南昌府去参加乡试了,临行之前特意来拜访先生,感谢先生多年的教诲。”
“宗睿,这几个月的时间,你做了很多的事情,你家种植的玉蜀黍,产量达到了三石以上,我都没有想到,你将种植的办法详细写好,交给我了,包括薯块的种植办法,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我不会泄露种植玉蜀黍的办法。”
“先生大可将玉蜀黍的种植办法传播开来,去年安远县乃至于赣州都遭遇到灾荒,今年的年成也不是很好,就说我吴氏家族,不少农户种植的粮食,收成就不是很好,若不是家族免去了今春的田赋,拿出来一些粮食救济,好多人家根本无法维持了,学生以为,将好的种植办法传扬出去,让农户能够得到更多的粮食,至少能够让更多农户免于流离失所。”
“宗睿,你真的有此想法吗。”
“学生真的是这样想的。”
曾先生微微点头,神色愈发的严肃,看了吴宗睿好一会,才继续开口。
“宗睿,你从寒鸣寺回家,做了很多的事情,大大出乎了我的预料,抵御暴民对吴氏家族的侵袭,长途奔袭剿灭土匪,让宗坤成为县衙户房的司吏,还有这玉蜀黍的丰收,产量居然达到了三石以上,我是真的没有想到啊。”
“先生,这都是学生得到了觉远大师的教诲。”
“也许吧,不过我以为,觉远大师可以教授你如何耕地,如何收获更多的粮食,但不可能彻底改变你的认知,更不可能改变你的气质。”
“这,学生也无法解释。”
“我早就说过,这是你的福缘,我是不会追根溯源的,宗睿,你在吴氏家族,地位已经不一般,若不是你一贯的低调,怕是家族所有人都知晓你的功劳,我知道,你的志向和前途并未在吴氏家族,这里根本容不下你,我只是希望,来日你得到了前途,也能够保持本心,不要忘记自己的出生,更不要醉生梦死、鱼肉百姓。”
“先生的教诲,学生记下了,学生绝不会忘记以前的所有事宜。”
曾先生站起身来。
“宗睿,陪着我到后面的山坳走走。”
一老一少,慢慢朝着山坳的方向而去。
曾先生没有开口,吴宗睿也不会主动开口说话。
对于这个位于围屋后面的山坳,吴宗睿已经非常熟悉,他每天都会到这个山坳来,刚开始的时候,累的上气不接下气,双腿颤抖着爬山,几个月时间过去,他已经能够很轻松的爬上山顶,均匀的呼吸了。
“宗睿,每日的黄昏,你都会到这山坳之中,不管刮风下雨,几乎没有间断,刚开始我以为山坳之中有什么稀奇之物,后来我才明白了,你不过是锻炼意志和体力。”
“我在吴氏家族的社学授课十载,你是如此做的第一人。”
“数十载过去,吴氏家族无人出头,最多也就是廪膳生员,没有谁考中过举人,更不用说两榜进士了,家族的这个期盼,我的期望,就在你的身上了。”
“乡试与院试不一样,很多人都认为是天地之别,不过我以为,乡试和院试也是大同小异,并无太大的区别。”
“你尽管只有十五岁,不过我以为,你的心智超过了宗林和宗坤,我还是那个认为,这一次的乡试,你一定能够高中。”
。。。
曾先生侃侃而谈,转眼就走进了山坳之中。
从山底到山顶,有一条颇为明显的小路。
曾先生指着这条小路再次开口。
“以前我偶尔来到山坳之中,几乎看不见这条小路,现在这条小路清晰可见,前两日我到山坳之中来,感慨颇多,我能够想到你努力的爬上山顶,从容的穿梭于大山之间,按照觉远大师的领悟,爬山也是修行,宗睿,能够说说你的感受吗。”
“先生,学生也没有太多的感悟,唯有坚持下去。”
“说得好,持之以恒,嘴上说来容易,真正做到不简单,我记得你刚刚进入社学读书之时,沉默不语,尔后的几年,沉湎学业之中,成绩是最好的,县试之后,我以你为骄傲,府试和院试之后,我反而有些担心了,感觉你过分的关注学业,那个时候,我曾经想着带你四处游历一番,让你感触外界的诸多事宜,吴氏家族决议送你到寒鸣寺,我是不同意的,现在想来,还好我没有过分坚持自身之意见。”
“先生的苦心,学生时刻铭记在心。”
吴宗睿恭恭敬敬的站立,对着曾先生稽首行礼。
曾先生倒也没有回避,面带微笑开口了。
“大凡院试之后,读书人都是要出去游历的,你从寒鸣寺回来,我本来也打算建议,让你出去看看,听闻你准备参加乡试,就绝了这个念头,不过我觉得,你还是应该抽时间多走走看看,吴氏家族太小,新龙里太小,安远县也太小,待你参加了乡试之后,你就会明白。”
吴宗睿默默点头,没有开口说话。
“按照朝廷之规矩,读书人是需要结社的,此番你前往南昌府城参加乡试,必定会遇见这些事情,我想你还是专注于学业,尽量少去参加这些事宜。”
“读书人之中,有你这番胆识之人不多,若是你能够遇见知己甚好,可若是遇见道不同之人,也是为日后惹下麻烦。”
说到这里,曾先生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宗睿,我能够教授的东西也就是这些了,你我师生一场,那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无论你日后有何等的前途,为师都以你为荣。”
家中,廖文儒正在收拾。
翌日一大早就要出发了。
看见吴宗睿回来,廖文儒直起腰开口了。
“大哥,刚刚宗林哥来过,听说你到社学去了,嘱托我一定转告你,到云南找寻薯块种子的事宜,宗林哥去做,就不要伯父劳顿了。”
“我知道了,文儒,此番到南昌府城,最多三个月的时间,不需要准备那么多东西。”
“那可不行,伯父都说了,尽量多准备一些东西,还说什么。。。”
“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是不是说这句话。”
“就是,就是。”
吴宗睿苦笑着摇头,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自己已经出门参加过府试和院试,那么小的年级出门,还不是适应过来了。
“文儒,出门东西不要带的太多,太多了就是累赘,带足银两就可以了。”
。。。
正说话,吴宗林来了。
“宗林哥,快进屋坐。”
“不了,我就不打扰你了,明日一大早你就要出发,我特意来看看,刚刚我给文儒说了,找寻薯块种子的事宜,我带着罗家兄弟到云南去,幺叔年级大了,来回奔波吃不消,就在家里歇着,若是你同意,我打算收割稻谷之后就出发。”
“没问题,文儒已经说了,只是这件事情麻烦你了。”
“宗睿,万万不要说这样的话语,你到南昌府城去参加乡试,我还有些不适应,吴氏家族的不少事宜,爹都让我来做,以前我遇见了任何的问题,都是来找你。”
“处理家族之中的事宜,我是比不上宗林哥的。”
“好了,不说了,免得耽误你的时间,明日卯时出发,我陪着到县城去,宗坤在县衙等候我们,我们兄弟之间好好聚聚,宗坤说了,一定要为你饯行。”
。。。
天快黑了,周遭安静下来。
吴顺贵、吴宗睿和廖文儒,站在了坟茔之前。
坟茔打扫的干干净净,墓碑和青钢岩的拜台看上去特别的显眼,这是一个多月之前才做好的。
“宗睿,我已经祈求你娘保佑你,你到南昌府城去,一定能够平平安安。”
“爹,娘一定会保佑我的,这次我到南昌府城去,来回至少三个月的时间,您在家里一定要注重身体,农活尽量让罗家兄弟去做,您多多歇息,到云南去找寻薯块种子的事宜,宗林哥已经给我说了,他带着罗家兄弟去,您就不要操心了。”
“唉,其实我还是想带着罗家兄弟到云南去购买薯块种子。”
“爹,家族的事情,您尽量不要过问,这段时间我也看出来了,族长和二伯时常就家族的事情询问您,这么多年了,您没有参与家族的管理事宜,其中的关节也不是很清楚,若是贸然参与其中,有些事情处理不好难以解释。”
“我知道,家族的事情我都推了,族长和二哥也是因为玉蜀黍种植和薯块种子的事情,时常询问我。”
吴宗睿微微的摇头。
“玉蜀黍的种植办法,包括薯块的种植办法,我们已经告知家族之中很多人,他们不需要担心,我是言出必行,绝不会反悔,再说了,让田地里面收获更多的粮食,这是对家族有功劳的事情,也是我们积下的善缘。”
。
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远()
(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票,求支持。)
刚刚走到路口,吴宗睿就看见了站在城门处的吴宗坤和牛二。
还没有等到吴宗睿和吴宗林等人加快脚步,吴宗坤就快速的迎上来。
“宗睿,我在这里等你好一会了,这是你和文儒的路引,这是县试的注引,赣州府衙和布政使衙门直接在住引上面署书,你交到巡抚衙门礼房即可。”
所谓注引,就是证明吴宗睿县试成绩的说明书。
参加乡试务必要证明身份,一般情况之下,都是考生带着省府县衙门开具的注引到巡抚衙门的礼房报备,礼房拿到注引,审查之后编号,考生拿着编号的考引就可以参加乡试了。
如果不是吴宗坤帮着去办理,吴宗睿还是需要消耗一些时间的。
“宗坤,多谢你了。”
“谢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看见廖文儒和罗典明各自牵着的一匹西南马,吴宗坤略微的皱了皱眉头。
“宗睿,这一路上不是很太平,我本来想着找到一批考生,与你们一道出发前往南昌府城的,可你们出发的时间太晚了,安远县的考生早都已经前往南昌府城了。”
吴宗坤的神情,吴宗睿当然看见了。
“不碍事,正是秋收季节,田间地头的人还是不少的,这一路前往南昌府城,基本都是官道,再说我们一路会注意的,宗林哥给了我们地势图,我们每天都要计划出发的时间,投宿的客栈,绝不会夜间赶路。”
“这样也好,对了,我已经备好酒宴,为你们践行,现在时日尚早,我们是不是到翠屏峰去看看。。。”
吴宗坤还没有说完,吴宗林跟着开口了。
“说的是,一定要到翠屏峰去看看,这可是县城周遭最高的山峰,参加乡试的考生,出发之前都要到翠屏峰去看看的。”
吴宗睿点点头,他也知道这个传闻,据说参加乡试的考生出发之前,登上翠屏峰,能够得到神灵的保佑,在考试中发挥的更好。
以前距离县城不远的寒鸣寺,也是考生出发之前必定去的地方,不过自打寒鸣寺的住持觉远大师坐化之后,寒鸣寺就彻底散了,寺里的僧人全部离开,寺庙也彻底荒芜,属于寺庙的十余亩土地,全部被官府收回了。
“好,我们就先到翠屏峰去看看,接着去吃饭。”
“翠屏峰距离这里有三里多地,是不是乘坐马车前往,马匹可以暂时放在客栈。”
“不用,三里地不远,走过去也不要多长的时间。”
登上翠屏峰峰顶有两条路,一条路稍稍的宽一些,但距离相对远一些,另外一条路崎岖很多,可距离很近,吴宗睿丝毫没有犹豫,选择了崎岖的山路。
吴宗睿和廖文儒走在最前面,吴宗林跟着,吴宗坤则是在最后。
吴宗坤带着的衙役牛二,以及罗典明,则是在山下守着两匹西南马。
当然,携带的银两吴宗睿和廖文儒两人分别都背着,不是说对牛二不放心,他们这一路上,小心一些还是好的。
攀登山峰的过程之中,差距很快显现出来。
吴宗睿和廖文儒一直都是匀速,速度看上去不是很快,但自始至终都没有慢下来,吴宗林稍微好一些,脸色通红,喘着粗气,还能够跟得上,吴宗坤就差了太多,快到峰顶的时候,走走停停,要不是吴宗睿等人慢下来等着,恐怕将他甩的看不见人影了。
峰顶就在前面,脸色发白、额头上满是汗滴、衣服已经贴在身上的吴宗坤开口了。
“哥,宗睿,文儒,你们、你们太快了,我真的是跟不上。。。”
“宗坤,你到衙门了,很少出行,每天大都是坐着,还是要找时间走走。”
吴宗坤看着吴宗林,苦笑着摇头。
“哪里有时间,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