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明天下-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味的隐藏实力,暗地里发展,恐怕不行,难道登莱新军的力量可以完全隐藏起来吗,登莱新军已经进入大规模发展的阶段,这个时候,越是隐藏自身的实力,越是容易引起皇上和朝廷的怀疑,质疑你居心不良,还不如大张旗鼓的做几件事情,譬如说打击后金鞑子的力量,光明正大的做事情,反而能够让皇上和朝廷在某些时候放心。

    太监的话语,提醒吴宗睿,他恐怕引起了皇上的猜忌。

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惊心() 
宣武门内大街,内城,酒楼。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看了看热闹喧嚣的大堂,吴宗睿径直朝着楼上走去。

    三楼最右边的雅间。

    雅间外面没有任何人,不过你若是走向雅间,总能够感觉到周围的目光。

    吴宗睿走到了雅间前面,轻轻敲门。

    雅间里面出现了咳嗽的声音,一个带着斗笠、面罩黑纱之人打开了门,看了看站在外面的吴宗睿,微微点头,打开雅间门,自己走出来了。

    吴宗睿看了看走出来之人,抬脚进入雅间。

    门很快从外面关上了。

    这是一个套间,外间摆着桌椅花草,布置颇为精致。

    吴宗睿没有停留,径直朝着里间走去。

    “吴大人,你果然守信啊。。。”

    “高公公邀请,在下怎敢不来,本来是想着明日抽时间拜会高公公,不想高公公主动召见在下,感激不尽啊。”

    “吴大人真的会说话,快请坐,坐下好说话。”

    高起潜的脸上带着笑容。

    皇宫里面的太监,行动一般都不自由,不过身份高的太监不一样,他们能够想到办法在夜间出入皇宫,而且不留下任何的记录,当然他们也需要注意,如此的出入皇宫,不能够过于的频繁,至于说地位低下的太监,绝不敢迈出皇宫一步。

    吴宗睿坐下之后,高起潜再次开口了。

    “吴大人,朝中的某些话语,咱家都知道,吴大人若是准备拜会咱家,咱家也不答应,这样做对吴大人不好,咱家也难以承受,所以我们在酒楼里面见面,避开了所有人,就是最好的选择了,吴大人说是不是啊。”

    吴宗睿略微思考了一下,点点头。

    “公公说的是,在下也听到了某些传闻,要说在下一点都不在乎,那是欺骗公公,不过人总是要感恩的,若是因为外界的议论,就什么事情都不敢做了,就一味的明哲保身,岂不是和缩头乌龟差不多了,在下可不会这样做。”

    “好,说得好,就冲着吴大人这些话,咱家也要和吴大人喝下一大盅的酒。。。”

    高起潜端起了酒壶,亲自给吴宗睿倒酒。

    吴宗睿倒是没有拒绝,这样的时候,他表现的越是自然,高起潜越是高兴。

    满饮了一盅酒,吴宗睿首先开口了。

    “公公,在下有个不情之请,日后有机会,烦请公公多多照拂客又来酒楼。”

    高起潜楞了一下,咯咯笑了。

    太监的笑声的确不好听,与鸭子的叫声没有太大的区别,有些渗人。

    “吴大人提出的要求,咱家怎么能够拒绝呢,这件事情,咱家记下了。”

    “如此谢谢公公了,俗话说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公公的恩典,在下牢记在心,时时刻刻都不会忘记。”

    高起潜的脸上笑成了一朵花,他当然明白吴宗睿的意思。

    “哪里哪里,能够关照的地方,咱家一定努力做好,不过咱家也是有言在先,做不到的事情,咱家可不敢乱说啊。”

    “公公放心,在下是明白人,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在下一定深思熟虑,绝不乱说,可在下也要请公公谅解,京城的水很深,在下不知道其中奥妙,有些时候,公公直言点醒在下,在下感激不尽啊。”

    “吴大人这说的倒是实话,你没有在京城为官的经历,这京城里面啊,藏龙卧虎,咱家都要时时刻刻小心应对,稍微不注意,跌进了哪个窟窿里面,还茫然不知,咱家倒是羡慕吴大人,在外为官,不必考虑那么多。”

    “公公说的是,在外为官有在外为官的好处,可弊端更多,譬如说,不知道京城的任何事情,很多时候,遭遇到朝中某些人的算计,还茫然不知,等到祸事临头,应对不及,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在京城就不一样了,大树底下好乘凉啊。”

    高起潜眯起了眼睛。

    “好一句大树底下好乘凉,说的太好了,这京官有京官的难处,不过朝廷为官之人,都愿意到京城来做官,不愿意外放,好多年都是这样了。”

    吴宗睿端起了酒盅。

    “在下敬公公一杯酒,在下虽然身在登州,有公公的照拂,比起那些京官,舒坦太多了,这杯酒,在下真心实意敬公公,在下先干为敬。”

    吴宗睿喝完了,高起潜同样喝完了。

    把玩着手中的酒盅,过了好一会,高起潜才开口。

    “咱家与吴大人的接触,也不是太多,以前一直都认为,吴大人是爽快人,值得结交,今日谈话,反觉得吴大人不仅爽快,而且绝顶聪明,咱家一定要好好结交。”

    “吴大人一直在外为官,咱家听闻吴大人不愿意进入京城为官,不愿意做京官,初始觉得奇怪,这朝中为官之人,谁不是挤破脑袋,想着进入内阁啊,若是无法进入内阁,在六部做事情也是好的,依咱家看来,他们都没有吴大人聪明。”

    “京城乃是非之地,做任何的事情,都要瞻前顾后,左右盘算,掣肘太多,在外为官就不一样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若是在外为官的同时,京城有大树,岂不是最好的选择,比起那些在京城苦苦熬日子的官员,强了千百倍啊。”

    “再说了,在外为官,照顾一下周边之人,有了几个心腹,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吴大人说是不是啊。”

    高起潜的话语,让吴宗睿的背后冒出了汗。

    刚刚太监的提醒,已经让他明白了很多事情,这个时候高起潜的提醒,就至关重要了,不管怎么说,高起潜都是忠心于皇上的,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面,绝对是维护皇上的利益。

    关键时刻,吴宗睿肯定要表明态度,他站起身,对着高起潜稽首行礼。

    “公公说的是,在下的思虑有些不周到。”

    “哦,吴大人为何如此说啊。”

    高起潜坐着没有动。

    吴宗睿神色平静的开口了。

    “在下崇祯二年殿试高中,外派为官也有六个年头了,先后在南直隶、山东和登莱之地为官,总的说来也算是顺利,从推官到知州,再到知府,现如今是兵部右侍郎、督查院左佥都御史,登莱巡抚,品阶达到了三品,放眼整个的朝廷,能够与在下比较之人,少之又少。”

    “正是因为有了这等的经历,在下异常的小心,感受皇恩的同时,低调做事,低调做人,在下总以为低调,就不会引发他人的注意,记得在下身为滁州知州的时候,曾经大胆弹劾南京督查院,闹出了风波,若不是机缘巧合,在下说不定卷铺盖回家啊去了,自那以后,在下时刻提醒自身,务必要低调,不可强出头。”

    “现在看来,在下还是过于的爱惜自身的羽毛了,忘记了是在为皇上和朝廷做事情,有些时候,该出手就出手,若是在下一味的低调,朝中的大人怎么看,是不是认为在下暗地里集聚实力,有着不轨之心,到了那个时候,在下自身都无法解释了。”

    “其实上次公公到登州,在下就想到了这些事情,登莱之地商贸发展起来了,在下没有及时的禀报皇上和朝廷,还是公公到了登州,才发现这一切,这就是在下的失误了,应该要密奏皇上,让皇上知晓这一切。”

    “当然,在下也有私心,费尽心思将登莱之地建设好了,若是大张旗鼓的宣扬,引发了朝中某些人的嫉妒,参了在下一本,让在下离开登莱之地,接着到登州去摘桃子,在下的苦心岂不是白费了。”

    “登莱之地情况特殊,当初孙元化身为登莱巡抚之时,也是呕心沥血,且得到了徐光启大人的照拂,登莱之地成为我大明最为坚固的军事重镇,各方瞩目,可惜孙元化大人高调做事,不知道谦逊,听不进多方意见建议,最终结局悲惨,在下时刻警醒自身,不可重蹈覆辙,务必要将登莱之地打造的固若金汤,如此才不辜负皇上的期盼,不辜负公公的厚望。”

    “有些时候,不向皇上和朝廷表明心迹,难免让皇上担心,自身也无法解释,公公是了解在下的,在下愿意扎根登莱之地,为皇上牢牢守卫皮岛和旅顺岛,让后金鞑子不得安宁。”

    。。。

    吴宗睿说这些话的时候,高起潜听得非常仔细,没有插嘴。

    吴宗睿说完之后,屋子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过了好一会,高起潜开口了。

    “吴大人说的是这个理儿,咱家算是明白了,多话咱家就不说了,吴大人肯定知道该怎么做了,咱家要祝贺吴大人啊,聪明剔透,一点就明,来,咱家和吴大人喝一杯,吴大人说咱家是京城的大树,咱家就不客气了,不过吴大人也是咱家的大树啊。。。”

    回到房间,吴宗睿的神色变得严肃,伸手擦去了额头上的冷汗。

    不知不觉间,他感觉自己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肯定是有人弹劾他拥兵自重,或者说有人提及这方面的意思,让皇上警觉了,提升他为兵部右侍郎,表面上看是提升了,但很有可能设立了一个连环套,下一步就是名正言顺将他调离登莱巡抚衙门,到京城为官,从而派遣他人,出任登莱巡抚,掌控登莱新军的同时,全面接管市舶司和商会,顺利摘走桃子。

    还好自己明白了这个危局,关键时刻抓住了高起潜,让其信任自己。

    说的直白一些,高起潜就是皇上直接派来的。

    吴宗睿暗自摇头,穿越之路步步惊心,决不能大意。

第二百九十一章 还是要表功() 
翌日,回到客又来酒楼,吴宗睿不着急走了。

    昨夜他几乎没有怎么睡觉,想了很多,如果高起潜就是皇上派遣而来的,说明局势还有转圜的余地,接下来就看自己怎么做了。

    二十二岁的年纪,就成为正三品的兵部右侍郎,在朝中是绝无仅有的,必定会引发诸多的猜忌,皇上虽然下旨了,可禁不住某些人的呱噪与弹劾,加之皇上本就疑心太重,本来就有些怀疑了,什么时候改变主意,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完全依靠高起潜以及贺逢圣等人,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绝对可靠,更多的还是要依靠自身,外人不管怎么做,都是外因,自身努力运作,才是内因,才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给皇上写去奏折表忠心,那是极其愚蠢的,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务必通过其他的办法,向皇上表明“忠心”,稳固自身的地位。

    以穿越之人的心态和认识,小看明末的人才,以为所有人都能够被忽悠,那是自取灭亡的做法,有些时候,明末官场的争斗,比较几百年之后,更加的残酷。

    吴宗睿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去拜访内阁首辅温体仁。

    温体仁与前内阁首辅周延儒之间的权力博弈,已经告一段落,以温体仁全胜告终,这个时候,正是温体仁权力最为巩固的时刻,也是权力达到巅峰的时刻,更加关键的是,温体仁是浙党领袖,对于东林党人以及复社全然不感冒,他们之间的权力博弈无时无刻都是存在的。

    吴宗睿有充足的理由去拜访温体仁,当初他还是滁州知州的时候,史可法代表朝廷前来调查征收田赋的事宜,是温体仁支持了他吴宗睿。

    如果不去拜访温体仁,倒显得不正常了。

    温体仁的府邸在朝阳门大街,位于思诚坊,紧靠着旧太仓。

    吴宗睿选择午时刚过前去拜访,这个时间也是仔细思考过的。

    温体仁身为内阁首辅,家中必定是宾客盈门,前去拜访的官吏不知道有多少,如果选择申时过后去拜访,排队等候,耽误时间不说,还不一定能够见到温体仁本人,也许管家出面应对一番就完事了。

    吴宗睿目前的处境,温体仁肯定是知晓的,也许会有所回避,所以吴宗睿需要在府邸等候温体仁,表现出来诚意,无论如何也要见到温体仁,将某些话说透。

    朝阳门大街,思诚坊,温体仁的府邸。

    正是午时,府邸周遭颇为冷清,没有谁会在这个时候到府邸去拜访。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吴宗睿走上台阶,抬手准备敲门。

    一名管家模样的人,打开了侧门,看了看吴宗睿。

    “这里是内阁温大人的府邸,你有什么事情吗。。。”

    宰相门房七品官,何况温体仁是内阁首辅,其管家肯定不简单,见过很多的世面,也知道如何的看人与识人。

    吴宗睿表现出来不亢不卑的态度,抱拳对着管家开口了。

    “在下兵部右侍郎、督查院左佥都御史、登莱巡抚吴宗睿,昨日在宫中叩见了皇上,今日特意来拜访恩师,在下是崇祯二年会试贡士,当年乃是温大人主持会试,是在下的恩师,在下因外派为官,难得到京城,这一次机会很好,故而专程来拜见恩师,还请帮忙引荐。。。”

    管家的脸上本来是没有什么表情的,这个时候温体仁没有回到府邸,尚在内阁处理政务,这谁都知道,至少申时以后,温体仁才会回来,如果内阁的事情多,或许回来的更晚,想要来拜访的官吏,几乎都是选择申时之后才来的。

    吴宗睿如此早就来到府邸拜访,要说不知道时间是不可能的,那就剩下唯一的可能,就是一定要见到温体仁。

    管家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的笑容。

    “这个,小的是府中的管家,吴大人,老爷申时以后才会回到府邸,此刻时辰尚早,吴大人是不是等到申时之后再来。。。”

    “无妨,在下就在附近等候,到时候烦请管家帮忙禀报一声。”

    一边说话,吴宗睿一面递过去锦袋,动作同样很自然。

    管家楞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同样很自然的接过了锦袋。

    “吴大人,是不是在府邸里面坐一会,老爷回来,小的禀报一声。。。”

    “不用了,在下就在附近转悠一番,好些年没有到京城来了,四周走走看看。”

    锦袋里面装着黄白之物,这是管家喜欢的东西。

    吴宗睿出手大方,锦袋里面有十两黄金,就算是温体仁的管家见多识广,每天要接待大量前来拜访的官吏,怕是也得不到如此之多的钱财。

    凭着这些钱财,打动管家是没有问题的,虽然吴宗睿想着见到温体仁,但他没有把握,想必管家是一定会给温体仁专门禀报,如果温体仁不愿意见面,管家会想办法委婉说出来,吴宗睿凭着温体仁的态度,也能够明确知晓自己如今的处境究竟如何。

    管家接过锦袋,没有特别在意,等到吴宗睿离开,管家关上侧门,回到屋里,打开了锦袋,脸上的神色迅速变化,锦袋里面居然是一锭十两的黄金。

    十两黄金,可以兑换一百二十两白银,在管家的记忆里面,还没有谁出手如此大方。

    管家暗自庆幸,自家老爷提出明确要求,不准府邸里面的下人守候在大门处,由他这个管家出面去接待前来拜访之人,当初管家还觉得不合适,明明府邸里面下人可以痛禀的事宜,为什么让管家直接出面,后来才逐渐明白,自家老爷很小心,府邸里面的下人没有见过世面,可能接待不周,让老爷无缘无故得罪人,管家跟随老爷身边多年,知道如何应对前来拜访的官吏,特别是如何应对那些老爷不愿意出面接待的官吏。

    收好锦袋,管家长长出了一口气,看样子这位年轻的吴大人,急于见到自家老爷。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管家肯定要向老爷禀报的,再说这位吴大人很聪明,午时就专门来拜访,凭着这个理由,管家可以专门给老爷禀报。

    两个时辰很快过去。

    申时,吴宗睿准时抵达温体仁的府邸。

    这一次,管家迅速打开侧门,让吴宗睿进入府邸。

    马上就有大量的官吏前来拜访自家老爷,到时候管家怕是顾不过来,早些让吴宗睿进入府邸,这样就能够在自家老爷刚刚回到府邸的时候禀报。

    如果自家老爷不愿意见这位吴大人,应对也简单,就说自家老爷身体不舒服,不愿意见客,相信那位年轻的吴大人会识趣的告辞。

    申时一刻,轿子在府邸外面停下。

    走出轿子的温体仁,径直走向侧门,管家早就在侧门外面等候。

    府邸外面已经有几顶轿子,温体仁压根就没有看,每天到府邸来拜访的人太多,温体仁真的有些烦了。

    老辣的温体仁明白,不能够将前来拜访的官吏拒之门外,让他们进入府邸是必须的,但可以由管家来帮忙接待,至于说重要的客人,无论如何都是要见面的。

    刚刚走进侧门,管家小声开口了。

    “老爷,家中有客人前来拜访,午时就到府邸来了,听闻老爷尚未回到府邸,在周遭等了两个时辰,申时又过来了。”

    温体仁看了看管家,不用说管家就是收取钱财了,温体仁对这方面倒是没有多大的兴趣,身为内阁首辅,他不贪财,府邸的下人借他的名声,偶尔收一些钱财,他也不会反对。

    “哦,这么早就来拜访,是什么人啊。”

    “老爷,来人说是您的学生,叫吴宗睿,现任兵部右侍郎。。。”

    管家还没有说完,看见温体仁的神色略微有变化。

    “原来是他啊,人在什么地方,是在会客室等候吗。”

    “是的,老爷,小的将吴大人安排在会客室等候。。。”

    “嗯,你先去会客室,应对一下,我洗漱之后,稍稍歇息,就到会客室。”

    管家连连点头,转身准备离开。

    “等等,你记住了,不要马上告诉吴大人我要去会客室见他。”

    “老爷,小的明白。”

    转身走出厢房,管家有些云里雾里,这样的情形,他还是第一次撞见,真的不明白,不过老爷的吩咐,一定要做到。

    温体仁没有马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