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魂-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警察体重都严重超标,当局无奈,只好限期让那些肥佬减肥,这位虽说文气了点,但做个特职部门的文员还是不错的。
来人礼貌的向姚慎点了点头,道:“姚医生,我们的车到那边。”
崔元看见姚慎怔了怔,然后又恢复了沉静的模样,回头与自己招呼了一下便跟着来人上了车。据他推测,姚慎的北京之行应该是为某位权要看病,但上面的意思是很难预测的,前几年气功热闹时,也是有几位“气功大师”进京,但转瞬风云,当年那几位风光无限的“气功大师”要么流落海外,要么是下落不明。
姚慎与来人早乘车绝尘而去,随同的工作人员也搬了行李进了大院,隐隐听得有人喊着:崔哥,还不进来吗?崔元应了一声,到车上拿了行李同时想到:姚医生是有点真材实料的,只希望他此行能够好运了。
小轿车一汇入络绎不绝的车流里便显得那般的不起眼。因为首都里类似的小轿车实在太多了。
面对两位身份特殊的人,姚慎多少还是有些拘束,又不知道该找个什么话题来冲淡眼前的气氛,只好不时的看看窗外的车流。倒是那位教文气的年轻人看出了姚慎的不安,说道:“姚医生是第一次来北京吧。”
姚慎点头应是。现在的情形是,此行的目的不明,对方的身份不明,但与自己给病人看病不同的是,自己恰好处在不能问的尴尬位置,心头难免就有些郁闷了。
那年轻人道:“姚医生,你那‘联方’的理念很不错的。”见姚慎露出奇怪的眼色,那年轻人解释道:“我也是中医,咱们是同道呢。”姚慎点头。那年轻人又自我介绍道:“我姓费,浪费的费,叫费子建。”
姚慎条件反应一般的道:“我姓姚,叫姚慎。”话一说完便觉得不对。果然,那年轻人的脸上露出笑容,道:“我知道的。”姚慎尴尬的笑笑,车里的气氛在不知不觉里变得轻松许多。姚慎偷偷指着前面开车的那位问道:“这位也师傅也是同道?”
费子建摇头道:“他是货真价实的国安局的特职人员,叫郑陆明。”那大个子在费子建介绍到他时点了点头。费子建继续道:“你看过《中南海保镖》吧?他就是那种不为人知的武林高手,枪法与拳脚都很厉害。”
姚慎见费子建的面上并无特别的含义,便道:“是吗?李连杰的拳脚大开大阖的,看起来特别让人舒服,什么时候能看看郑高手表演一下拳脚就好。”
郑陆明头也不回的道:“真正的功夫不是用来表演的。李连杰也是有几分真功夫的,不过在电影里的东西多半追求视觉效果,看起来很赏心悦目,但并不实用。”
姚慎听他语调冷淡,便转回对费子建道:“费哥,你也对‘联方’感兴趣?”
费子建谦逊的道:“姚医生,你应该比我年纪大,就叫我小费吧。”两人叙过年龄,费子建道:“你‘联方’中对‘温升凉降’原则运用得很新奇,但让我父亲另眼相看的是你对乌梅丸的运用。”顿了顿又道:“我父亲也是中医。”
给权贵看病的中医,那多半是大家了。姚慎问道:“你父亲是?”
费子建道:“费仁贵,孟河派的。”
孟河派是晚清著名医家费伯雄所创,费佰雄系江苏武进孟河镇人,世代为医至佰雄为第七代,伯雄禀承家学而发扬光大,,于平淡之中尤见神奇,时有“名士为名医”之称。孟河派尤擅治疗“温燥”类疾病,当代已故名医丁甘仁就是孟河派的传人,在用药上别出心载,擅用“对药”,治疗糖尿病的黄芪、山药、苍术、玄参就系丁老的独到心得。费仁贵,听名字应是孟河嫡传,但在中医界里竟从没听过他的名字。
费子建看姚慎的神色便知道他在想什么,不过也不引以为忤,呵呵笑道:“没听说过吧,我们费家现在已很少有人知道了。”
姚慎小心的问道:“你也是子承父业?”
费子建点头道:“我读完高中就辍学回家学祖业,到现在也差不多十年了,却没什么长进。倒是姚大哥你很了不起,纯粹的科班出身,却能有自己独到的东西。要不我爸也不会让人专门来找你了。”
姚慎试探道:“我这次来……是给什么人看病吧?”
费子建笑道:“医生找医生能做什么,还不是会诊看病。”姚慎还想问个究竟,费子建指着车外道:“这就进胡同了,什么病人到了就知道。”
姚慎应声向车外看去,发觉在说话间车子已进入一个胡同的世界。
在大街上的时候照样也看到一些年代悠远的建筑,但这样的建筑却很少。印象中,似乎首都跟徐梧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到处都是直耸云天的高楼大厦,这些高楼甚至比徐梧的还要来得豪华,简直就是金碧辉煌了,不过如此一来,给人的印象就有些不伦不类了——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的都市结合体?但一进入这片窜子胡同区,眼前景物给人的感受就大不一样,或许外面那些金碧辉煌的写字楼商务楼很吸引人的眼球,但眼前这些古色古香的小四合院、斗檐拱壁的院墙才会令人觉得:这才是我心目中的首都。
车子沿着大理石铺就的路面拐进了一个胡同口。
姚慎发现这胡同口要比前面路过的那些胡同口要来得宽敞,如说要开进一小轿车的话,估计这左近的胡同里就只有这一个胡同了。
思忖间,车子在一小四合院前停了下来。
这四合院与刚才经过的院子并无太大的区别,都是一色的旧砖陈瓦,院门边都是一般的干净,如说不同的话,就是在这个院子外站着一个身着对襟褂子的老者,这老者或许年龄并不见得如何的年长,只不过他这一身打扮再加上留在他颌下的短须,给人的印象就有些老成稳重,但不失精神。
几人下了车,郑陆明闷声对站于门边的老者打了个招呼便先进去了,费子建则把姚慎拉到老者面前介绍道:“爸,这是徐梧来的姚医生,姚慎。”回头对姚慎道:“姚大哥,这是我爸。”
传说中古老门派传说中的人物?姚慎有几分的疑虑,更有几分的崇敬,道:“费叔。”
费老上下打量了一番,呵呵笑道:“年轻人满精神,比电视节目里要来得还要帅气。”
姚慎想谦逊一下却不知该从何说起,只好呵呵傻笑。
好在费老也没多说什么,很爽快的让身进院,三人在旧厅房里依次落了座,一个身着西服的年轻人马上盛了茶来,一番客气之后,费老才道:“咱们都是同道中人,说话就不多拐弯子。这次请姚医生来是想请姚医生来帮忙看个病人。”
姚慎忙呼惭愧,道:“如是费前辈都感为难的病人,后辈多半也拿不出什么高明的主意的。”
费仁贵道:“什么前辈,只不过靠着祖上余萌讨口饭吃,不嫌我托大大的话就叫我一声费叔。”
姚慎原就想这般称呼对方的,只不过看费老说话有些文绉绉的,就不好太放肆,这时对方放了口,说起话就随便多了。
只听费仁贵道:“说来惭愧,托诸位领导的福,我们费家多年来一直在京城里给领导看病,治点感冒发热的小病,对那些大病一直没抱什么想法,而领导们在患大病时也多找西医治疗,倒很省事。不过,这情形在最近有些改变了。”说着指着厅堂的神龛位置上挂的一张相片道:“喏,就是这位领导,患上了肾病,现在水肿得厉害,经过一年多的西医治疗,又服用我开的中药两个多月,但效果都不明显,很麻烦的。”
“一位将军?”壁板上挂的是一位身着戎装的男子,约六十岁模样,很富态,军服上挂满勋章,看来地位不低。姚慎在进门时便看见这么一帧相片,当时只以为是费老先生的好友,却没想到是他的病人。
费老点头道:“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位中将。”
姚慎释然。若是一位上将的话,自己应该在媒体上看过。
“不管是上将还是中将的性子都是那么固执。”费仁贵摇头道:“这位李中将的病程已经有一年多了,医院里早就建议他做肾移植,他一直不点头,却让我好好的琢磨几副中药,哎,他就不知道这病很难治疗吗?”
姚慎问道:“领导们就只小病开方子吗?”
费子建点头道:“一般的感冒发热消渴水肿也是开中药的,病情严重并且经过服用中药无效时就转西医治疗,象李将军这样固执的人确实很少。”姚慎点头。费子建又道:“他说西医的肾移植的成功率也不是很大,与其冒着风险去装个别人的器官,他宁愿多服用几副中药来试试。西医的那一套我们不是很懂,也许他说得很有道理,但要开出治疗他这病的中药未免太难了。”话一说完,费子建连连摇头。
孟河派的治疗思想在于一个“润”字,认为凡病皆与“燥”有关,重脾胃,喜养阴——这一套理论在姚慎看来未免有些偏颇,但就算不偏颇的话,象李将军这般顽固的水肿又能开出好的药方吗?姚慎心下忐忑,但既然来了,总不会连病情都不了解一下吧,于是硬着头皮道:“费叔,李将军有病历之类的东西在这里吧?”
费子建从身旁的桌上拿过一叠资料道:“资料都在这里了,不过……希望姚大哥你的‘联方’理论能找出点头绪。”
姚慎把资料接过来,一边翻一边问道:“李将军最近都有些什么治疗?”
费子建道:“汤药,每天一副;然后是一个协和医院的教室开的吊瓶与口服药,再就是一周一次的胸腔穿刺、两周做一次的腹膜透析。”
姚慎翻到西医诊断一栏,只见上面写道:高血压性肾病心脏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胸腔大量积液。病史则与费家父子叙述的差不多,大概是两年前发病,在医院里检查,诊断为高血压,当时未引起重视,单纯服用降压药物;一年前,病人的血压变得高而顽固,经过几次住院系统的治疗,病情时好时坏。于两个月前,病人开始出现少尿、蛋白尿、胸腔积液等情况,经过中药内服与透析治疗,病人的病情未得缓解。
在姚慎的印象中,高血压性肾病与肾源性高血压,以目前的水平来说,鉴别不是很清楚,一般是以先发现高血压或是先发现肾病为依据,不过两者的表现都有脏器的损害,目前病人的心脏病与蛋白尿就是并发的脏器损害了,而胸腔积液则是体液不能正常排除后的异常储留了。
每周一次的胸腔穿刺与两周一次的腹透,这在西医的对症治疗已经是手段用尽了,但病人的情况却丝毫不见减轻,每日服用降压药物,但血压却在220~180/130~110之间——李将军的病情实在不容乐观啊。
这时厅房内只有费家父子与姚慎三人,姚慎勿需顾忌旁人,当下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最后道:“说句不好听的,李将军目前的状况很不好,也许什么时候就醒不过来了也说不定。我看,最好还是建议李将军去西医治疗。”
费老苦笑道:“这还用你说?这建议我提了几次,协和的孙教授甚至将实情都说了,但李将军就是不依,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啊。”
涧下水 城墙土 白蜡金 杨柳木 第八十九章
协和的孙教授将实情都说了,他是否已将上述的可能都完全明说?姚慎心存疑虑,便让费子建找台电脑,自己上了网去找到相关的栏目让费家父子去看。费家父子看后,费老依旧是苦笑连连,费子建说道:“姚医生,你就不用费心了,这些情况,孙教授都直接给将军说过了,但将军就是不听,我们又能有什么办法。”
姚慎将两手一摊,说道:“水肿病第李将军的病在中医里叫“水肿”章我以前也碰过几例,急性的经服用中药,效果还算过得去,但慢性的效果就不怎么样了。”
费仁贵问道,你以前治疗的时候用过“联方”吗?姚慎摇头。费仁贵于是道,那不就结了,你都没用过“联方”,又怎么知道这病治不好?“
费子建在一旁冷嘲热讽道:“姚医生现在是功成名就了,当然就不会再担当这风险了。”
费老呵斥了儿子的无礼,转对姚慎道:“姚医生,反正是到了这里,不如先去看看病人再研究吧?”
“这是将军府?”见费仁贵点头,姚慎想了想,道:“那我们去看看病人吧。”
费仁贵舒了口气,道:“就等着你姚医生这句话呢。”而费子建也似卸下重担一般,符合道:“对对,去看病人。”
费家父子一唱一合的,费子建甚至都用上了激将法,其目的无非是想让姚慎去看病人。而姚慎之所以推诿不去,实是姚慎对上位者的一种畏惧心理,倒并不象费子建所说那般的龌龊。
四合院的大门朝南,除了大门方向的一段院墙,在其他三个方向都是三进的砖房。
在费老的带领下,三人又进了位于东面的砖屋。郑陆明估计是将军的卫兵或是保镖一类的,姚慎一进门就见到他询问的目光,费老轻轻的颌首示意了一下,郑陆明便起身进了卧室,不一会便扶出了一位裹着军大衣的老人来,在老人的另一侧是一位容色憔悴的妇人。
或许是老一辈的都不怎么讲究享受,在客厅里很难见到什么豪华家什的影子。不过,置于客厅两侧的木质靠椅的颜色古旧,让人不敢小窥其价值;正对大门位置的墙边有一与那些靠椅成套的八仙桌,在八仙桌上放了一个锈迹斑斑的小铜鼎,在铜鼎里插着三柱青烟袅袅的香。郑陆明与那妇人扶着老人坐在八仙桌旁的太师椅上。
费仁贵起身说道:“将军,这就是我跟您说的姚医生。”
李将军微微摇头道:“唉,真是老喽,只几步路就喘得厉害。”定定神,上下打量姚慎一番道:“你就是那个白血病之星?你就是那个什么‘鬼眼王道’?不错,不错。”
姚慎微微欠身道:“我就是姚慎,‘白血病之星’与‘鬼眼王道’都是媒体刻意宣扬的结果,我其实根本没什么了不起的。”
李将军道:“年轻人谦虚点是好,但不要过于妄自菲薄——能够治好白血病就是了不起,还要怎样才算了不起?西方不知道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都没能攻克的东西却被你一个人解决了,你们说了不起吗?”
李将军虽是一脸的倦容,说话的声音也不见得如何高昂,说话时扬起的手也显得绵软无力,但在他目光中却有股无形的威严,让人不欲去辩驳。姚慎本想谦虚两句,但话一到口边,却变成跟其他人一样的点头。
李将军道:“我的病情,仁贵应该给你介绍了吧,不知道姚医生对我的病抱什么态度?”
姚慎迟疑了一下,缓缓摇头道:“象您老患的这种高血压性肾病,我目前还没什么心得。”
姚慎的话一说完,站在将军身侧的郑陆明便对姚慎怒目而视,坐在八仙桌彼端的那妇人则幽怨的看了姚慎一眼。实话实说,医生是不容弄虚做假,更何况先前有孙医生已将病情坦陈,所以对郑陆明的脸色姚慎完全可以不放在心上,但那中年妇人的眼色却让姚慎有些难受。暗中瞥了费老一眼,费仁贵却也是暗中摇头。
李将军却一副意料之中的模样,豁然道:“治不了就治不了,这话题就到此为止。倒是小姚你有一件事办得不怎么妥帖。”
“是吗?”那妇人的眼光似乎还硌在姚慎心头,让他的注意力有些难以集中。
李将军严肃的道:“无副作用不复发的治愈白血病,这于国于民都是件好事情,但你有一点做得不好的就是——你不该将治疗的思想与方药公布出来。”
姚慎有些困惑的道:“不该公布?”
李将军用力的点了点头,这一用力似乎引起了他体内的不适,这让他的呼吸有些急促,甚至轻咳了两声,郑陆明忙伸手在将军的背上轻轻拍打,那中年妇人则起身从里屋拿了个暖手的器具过来让将军握着。李将军缓过气后,道:“我的观点可能有些狭隘了,但我给你说个事儿你就能明白我的意思。你最近有没有看新闻?”
姚慎摇头。
李将军道:“‘俄罗斯政府从10月1日起再次提高石油出口关税,在现有石油出口关税139。9美元/吨的基础上再增加40美元。调整后每吨石油出口关税为179。9美元。’这条新闻其实也不算什么新闻了,不过我想问你的是,你对这个讯息做何感想?”
石油与白血病之间能有什么联系的?姚慎考虑片刻,试探着道:“是……制裁?”
李将军满意的点头,道:“是制裁。前苏联是怎么跨掉的知道吗?”
前苏联的解体,这得归罪于北约与华约的军备竞赛,苏联在军备竞赛中过于倾向重工业以致于民用轻工业跟不上,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继而经济崩溃而解体。这知识,姚慎在N年前就学过,当下便按记忆中的复述了一遍。
李将军道:“小郑你来说说。”
郑陆明站直了身子,道:“表面看来,前苏联的解体是轻重工业与军用民用的规划不当,但这不至于导致苏联的解体。因为前苏联境内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在当时苏联就极力开采,除了解决自己的需求外还大量出口以套取外汇,再进口国内所需要的轻工业用品。前苏联的经济崩溃的原因,在我看来,这得归功于当时的西方国家刻意的打压石油出口的价格,另一方面则提高轻工业用品的价格,如此一来就导致了前苏联国内的通货膨胀,继而解体。”这观点在内参上有详细的分析,不过姚慎非上层人士,郑陆明在说起来就加上了“在我看来”一说。
李将军颌首道:“石油是一个国家的基本能源了,俄罗斯这番跟着西方国家涨价的动作,除了谋求最大利益的目的外,也有几分制约我们发展的意思。现在不时兴说阶级斗争,而国与国之间的明争暗斗无时不在,而在国际上的明争暗斗中,我们几乎没有什么能够拿出手的。”这句话说得长了点,李将军不由又轻喘起来。
这一番话下来,李将军的意思就十分明了了:由于落后,我们在很多地方要看别人的脸色。比如西方国家对华的武器禁售,比如我们得购买种种专利才能生产得军民用设备。在医学领域,西方国家在技术上似乎并无保守之处,但在药品得运用与相关设备上,我们却受制于人——我们迫切需要一些反制于人得东西。
一念及此,姚慎道:“李将军,您的意思我明白。不过在临床上,白血病的发病率很低,单纯依靠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似乎难以在某方面说得上话。”
李将军摆了摆手,道:“只要是先进得东西,只要是别人需要的,不管其作用大小,我们就可以持宠而骄。姚医生,有时候,绝对的无私也是不好的,换句话说,在现实里没有绝对的无私。”
姚慎面露赭色,道:“我当时没考虑那么多,只因答应了一个朋友要振兴中医,于是我就把治疗白血病的联方公布出来了。”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也想将它制成针剂一类的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