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慎稍停,又自信的说道:“我开的这个方确如危医生所说,是白虎加人参汤加味,+1床无‘四大证’却把它用上,是借鉴了张氏的《衷中参西录》的石膏用法,在《衷中参西录》中我们可以见到很多用白虎汤治外感内伤发热的案例;而我之所以说它是参赭镇气汤,是因为我所开出的这方子是仿参赭镇气汤的方意开出的。”
“张氏的参赭镇气汤是以补益元气为主,我把方中的赭石去掉,用石膏、龙骨、牡蛎代替赭石的质重下沉引药下行,石膏更可与知母、山药等以清退虚热,而龙骨牡蛎则与萸肉配能收敛正气、与三七配则能止血散瘀,诸药合用,以达补、清、敛、散之功效,而全方因为人参之功,虽是用了一大堆的矿类药,却不会伤及正气。”
顿了顿,姚慎又道:“我说的‘联方’也不是装神弄鬼,患者患病日久,宗气、元气必然亏虚,这我们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看出来,补了元气补宗气,这很正常;扶正以攻邪、正胜则邪退,疾病在这两补之间,应该就会阴消云散吧。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还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教。”说完便拿眼去看那几位裁判,等待他们的裁决。
西医的几个主任你眼看我眼,最后是谭主任说道:“我们几人被电视台邀来,主要还是为了应付万一出现危急情况,病人出现危险时我们就抢救;你们这时说的都是中医,我们都不懂,那就谈不上什么意见了。”另外一个年纪较大的也附和道:“老王,说起中医,我们基本上就是看戏,还是你来吧。”
王主任笑笑,说道:“这个。。。。。。这个,姚医生说得很有道理,关于他的‘联方’,我在几年前看过,虽然有失偏颇,但也是不错的,我认为姚医生的方法可行。”
姚慎听他这般一说,这才醒悟过来。难怪这王主任看来眼熟,原来在四年前姚慎“联方”初成之时,曾寄到徐梧中医杂志,却了无声息;当时姚慎在徐梧市中医院进修骨科,因听说王主任在中医界声明颇响,便拿了去让他过目,王主任看后连说不错不错,但当姚慎让他推荐推荐时,王主任却含糊其辞,当时姚慎大惑不解,后来听人说,在医界有个潜规则,发表一篇论文得三百左右的润笔费,就相当于过路过桥费一般,但当时的姚慎又哪里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是满腔的豪情志气,怎屑于去钻营如此小道?自那以后,姚慎一时心冷,再也懒得把“联方”拿出示人。没想到一别四年,此刻却以如此场合见面。
不过王主任说话还算公允,这倒让姚慎大感意外。当下很客气的招呼道:“原来是王主任,一时倒没想起来,还是王主任养生有道,这几年竟是瘦了些吧?”
王主任打着哈哈道:“托福、托福啊,年轻人不错,不错啊。”
姚慎不动声色的问道:“那王老您看,我这方子还用得用不得?”
王主任眯眼笑道:“当然用得,当然用得。”
姚慎回过头来对危医生说道:“这病我以前碰过,如果不出意外,我是指在服用中药前不出血的话,那她明天大便就会通畅,三天后血小板化验就会有所上升,当然由她目前的状况看来,出血的可能不是太大,何况我们还用得有止血药呢。谢谢你的指教。”
危医生听他语气真诚,神色不似作伪,也不好多说什么,道:“我也是为了病人好,只要病人没事情,大家就都好了,是不是?”
一场风波就此结束,大家和和气气的收了场,姚慎开的中药也被送去急拣急煎,只等病人喝了看疗效,可说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而诸人中最欢喜的莫过于黄记了,老黄与摄影师如实的拍下了办公室内争论的场景——既然是中西论战,那这就是最有卖点的东西!
大林木 路旁土 海中金 炉中火 第二十四章
某某年的中西论战在一些权威的专家教授看来不过是一场闹剧,一场乡里娃子进城来的闹剧。
比如说“联方”,现在以传统的中医理论来解释,并无什么出奇之处,至于两方连用递服的方法,据考证,姚慎也不是首创。但在当时,姚慎的横空出世般杀出的“联方”以一系列华丽的组合着实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也许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因而对医药卫生了解的需求增加;也许是以“气功”之论御方的“联方”让人很容易于高来高去神出鬼没的武侠联系在一起,因而对中医格外的关注;也许是因为中医本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菁华,人们不过是借者传媒的炒作,自怜类的奉送一点爱心罢了。但不管怎样,后来卷席全国大街小巷的一股股中医热潮,各大中医院校的学生乃至临床的中医复古、以典籍为重之风的热潮,全应因此而起。
毋庸置疑,徐梧卫视的策划是成功的。跟着成功的也有各大小书店的老板,以往几乎无人问津的中医古籍销量日涨,其中又尤以《衷中参西录》为最——这让有眼光而又敢囤物以居奇的老板着实小赚了几把。但最为成功的也许应该是黄靖——这位当时还在为明日何去何从、满带理想却又充满迷茫的少年,因为无意促成了事关中医兴衰的决战,他似乎从“潮流与弄潮”的关系中把握了玄机,此后一直坚决的跟在姚慎身侧,以探访发掘姚慎的言行私秘为乐事,潜心于网络版《笑熬糨糊》的书写,其稿件相继被徐梧都市报、徐梧卫生报、徐梧卫视等媒体采用,后被徐梧都市报聘为特约记者,自此一炮打响,终成徐梧一代名记。
——《徐梧名人传》
处理完病人,黄记看姚慎很累的样子,说是送他去宾馆休息,当时姚慎说道:“我还达不到那个档次,宾馆就不去了吧。我知道有很多实习生被分到下面的地区去实习,一月半载是回不了的,就让小黄给我找间寝室吧。”
谢菲听到这话,对姚慎的好感或者说是敬意又增加几分。要知道姚慎现在是媒体炒作的热点人物,他不持宠而骄、抬高身价,至少也可以顺水推舟,这也不会有人说话,但他却要到学生宿舍去休息,这一点恐怕很多人都难以做到。
姚慎也不与黄记继续客气,当时就要黄靖带路,谢菲添为地主,自是应该为姚慎安排。
312室除黄靖刘医本外,还有两位室友,一个寝室有八张床,剩下的几张床的主人已如姚慎所说那般,被分到地区医院实习去了。对面陈医本他们寝室情况也是如此。
时值中午,黄靖立时动员几个同学把两个寝室并做一块。听说是姚慎要住进来,陈医本几人倒也干脆,立时把313室清理一空,又到外面买了凉席垫被之类的,未几,一间清爽的姚慎休息的寝室就出来了。
姚慎一来是累,二来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知道这干学生最是热情豪爽,最忌别人客气矫情,便不多做推辞,待他们收拾完毕,谢了一声,然后就象条死蛇一般躺上床,很舒服的把眼睛闭上。几个学生见他休息,一个个屏了声息出门,寝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人在累极时多半容易入睡,姚慎睡眠向来较差,就难得进入状态,不过能躺在床上终是舒服多了。正自朦胧间,听得走廊里有人在大声说笑。
“。。。。。。说来好笑,当时在场的几个主任、教授无一不是徐梧医界响当当的人物,但一落到姚师兄面前,那就只有听的份了;为什么?说中医啊,西医的主任能说上话吗?而我们王主任对‘联方’恐怕是不知深浅,是懂行但说不上什么理吧,所以,就只能听咯。后来,姚师兄把道理说完,大手一挥就把处方签了名,方子还是那个方子,如假包换。我还刻意问他是不是准备用‘联方’,他说是的,估计后面就是玉液汤了——这‘联方’还真神奇啊。”接着是门声响动;姚慎心中警惕;马上坐了起来。进来的果然是黄刘等人。
黄靖见姚慎醒过来,不好意思的说道:“姚师兄,惊扰你了。”
姚慎随和的道:“没关系,我本来就没睡着。”
黄靖不好意思的说道:“是这样的,你好象一直没吃东西,我们给你送点吃的来了。”说完,不好意思的搓搓手,看来还是在为自己影响了姚慎的休息而内疚。
姚慎摸摸肚子,笑道:“你不说我还忘了,你一说我还真饿了。”
黄靖高兴的对外面喊道:“刘医本,上菜。”
应声走进来的学生手里拿着饭盒,脸上也有几分不好意思的样子,姚慎记得在早上见过,估计参加接人的几个同学应该都在外面,便和蔼的说道:“大家都进来吧。”却没想到第一个走进来的竟然是谢医生。姚慎一怔,疑惑道:“谢医生,你还没回去?”
谢菲笑着答道:“我体验一下学生生活,不行吗?再说,你是我请来的,我怎么能不亲自招待?”也不待姚慎答话,找了张凳子先自坐下。
黄靖在一旁说道:“刚才看你累,吃饭就没叫上你;菜是谢老师亲自挑的,你看还合适吗?”
谢菲笑的时候一如鲜花绽放,但不知怎的,却让姚慎觉得有股压力,此时听了黄靖的说话,忙借机低了头去看菜。菜是寻常的菜,一个是肉丝炖香菇,一个是紫菜汤,分别盛在两个盘子里面,兀自还冒着热气。姚慎赞了一声道:“好香。”
谢菲解释道:“你坐了一晚的车,菜清淡点应该不错,我自做主张的给你挑了这两个菜,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姚慎许是饿极,正忙着低头大嚼,口里发出“唔、唔 ”的声音,也不知道是说菜好还是他吃饭本就这副德性。谢菲扑哧一笑,说道:“姚老师,其实我是有个问题想问问,你前后这几个病人都是用的‘联方’,这从你那联方的理论还可以看出所以然,但前后两个+1床的方子几乎都一样,你可以说说吗?”
这问题也是黄靖几人想知道的,当时也是凝神去听。
姚慎口里含糊不清的说道:“异病同治啊,这你不会想不明白吧。”
黄靖在旁边接口道:“不同的病用相同的方子,这我们明白。我想谢老师想问的是,都是滋阴清热,你为什么要用张锡纯的参赭镇气汤,而不是教材上的百合固金汤之类的滋补气阴的方子,谢老师,我说的对不对?”
谢菲点头说道:“这两个病人都是气阴两虚,先前那个侵润性肺结核的有高热用石膏,这好理解,现在这个+1床热势不扬,单纯只是为了异病同治而用一样的方子,这未免有些说不过去吧。姚老师,可以给我们个解答吗?”
姚慎懒散的一笑,说道:“《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有言道:‘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你们注意‘气虚宜掣引之’这句话,我们都知道气虚就要补气,但《内经》上为什么不是‘气虚宜补之”呢?”
几个同学,包括谢菲都在沉思,不过终是谢菲功底要深厚些,马上回答道:“就如补中益气汤中用陈皮一般,是怕腻补而生变吧?”
姚慎拔拉了一口饭,这才说道:“很好,回答完全正确。人体内的阴阳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体,这体现在与大自然和谐一致的‘温升凉降’上面,在用药上面,我们肯定也要遵循这个原则,联方制作的精髓也就是‘温升凉降’这四个字。传统的百合固金汤等方子当然也能滋补气阴,但单一运用的话,就会有‘腻补’的嫌疑。我们都知道,百合固金汤内一派寒凉之品,寒凉则降,药物还没把病给治了,就把气机给降下来,连带药性也给带了下来,对疾病的作用就不是很大。而张氏的参赭镇气汤则不同,该方清热力强,补气功效尤彰,先用它把浮热病气清除,也顺带着把元气补补,然后再用玉液汤来升元阴以补肺气之不足,如此循环,效果才会更佳!这就是我用这个方子而不用教科书上的方子的原因。至于现在的+1床,你们不觉得她需要用点人参吗?哈哈,虽然她不发烧,但虚热还是存在的,而这变味的参赭镇气汤对清除虚热实热效果都比较好,所以我就选它了。”说完,又低了头去消灭面前的美食。
众人都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半晌,还是黄靖打破沉默,问道:“姚老师,上午听了你对激素的评价,而且+1床你也是坚持不用激素,这我觉得很好。可以说说你对中医西医的看法吗?”黄靖说完,还怕没说清楚,又解释道:“就是比一比长短。”
姚慎这时饭已吃完,先满足的伸了个懒腰,这才说道:“首先声明,我不是什么老师,你们可以叫我姚慎、姚哥,或是姚师兄,要叫老师你们就叫谢老师,她才是你们的老师。”
谢菲面上一窘,笑骂道:“讨厌。”
姚慎嘿嘿一笑,说道:“黄同学,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谢菲看姚慎在那里滔滔不绝,竟然有几分失神。
此刻的姚慎已吃饱喝足,经过片刻的休息,精神也不似上午那般萎靡。他的相貌应该说来,还是有几分英俊的——他的脸没有因为发福而增宽,但也不显狭长,在印堂上隐有一颗黑痣,让谢菲竟然想到印度那点着丹砂的女郎,但又不显出妖异,他笑的时候眼中流露出真诚而自信的目光,但合着他那懒散的气质,就形成了一种独有的不羁之意。
谢菲直觉的认为,这男人有更多的秘密值得去发掘去探索。
大林木 路旁土 海中金 炉中火 第二十五章
项羽乌江折戟,如不是为了虞姬,他不会弃下楚地万千子民、放下徐图再起之念而自刎。
为一位女人而抛下兴复大计为乃至生命,用情若斯,难免会让人击节而叹。
兵败却是于情无关的,要怪只能怪当年错看了刘邦,没想到那家伙顺眉顺眼的竟脑生反骨;或者只能怪刘邦太富人格魅力,能把张良、萧何、韩信等笼络在身边。
后世在评价刘邦开创一个兴旺的盛世的时候,在脑海里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回荡,“力拔山兮气盖世”,是何等的豪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是何等的苍凉。
似乎在眼前便呈现出一个古战场,到处是战士,死了的活着的;死了的身上插着刀剑,或伏着或仰着,惨状不忍目睹;活着的已遍体鳞伤,但手中还紧握着长枪大戟,眼中射出坚定的目光正准备下一场戮战。便在这时,不知是谁率先唱起了楚歌,一首思家乡念父老想妻儿的调子。这些战士和项郎都是一般的铮铮铁骨,都是以一当十以一敌百的好汉子,可这歌,却有一种百炼刚也能化为绕指柔的魔力,战士们有的已放下武器随之哼唱,一开始声音细小,慢慢的唱的人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虞姬,这美丽而柔媚的女人不自禁的露出悲悯而深情的神色来,缓缓的站起身,垂首低敛的对项羽说:“项郎,项郎,奴家不能陪你战死沙场,只得先去一步了。”说毕拔剑。。。 。。。。
姚慎滑动手中的鼠标,一队兵马随之奔向指定的目的地,姚慎暗忖:单调了点,这么大的场面应该要有个女人的,象虞姬那样的,结局稍嫌凄艳,但总比没有的要好。
不计成败,英雄身边是不能少了女人。
姚慎于是拿眼去剜身边那女子,那女孩很认神,两手优雅的敲击键盘,只能看见她秀发掩映的脸,线条柔和,虽然略胖,但胖有胖的韵味。
那女孩感觉到有人看着,便回头笑了一下,偷闲的说了句:“你看啥呢?”
姚慎涎着脸说:“没事,就想看你呢。”
女孩:“什么?”
“在跟谁聊呢?肖刚?。”姚慎看着她胖嘟嘟的小手娴熟的上下敲击,心里有点酸醋味。
“是啊,怎么啦?”
“没啥。”姚慎很无聊的说:“青莲,学‘罗马’不?我给你教,免费的。”
那女孩并不很热烈的说:“好啊,再说几句,等我一下。”
—— —— ——
地点:茶城宾馆。
姚慎穿戴着从军用品专店买来的衣帽,还真有点象模象样。
新郎穿着一套深色西装,与帮忙的人有说有笑,不过看得出来他有些紧张;新娘文静的坐在门边的凳子上,大红的旗袍,脸上涂着粉脂一类的,却因为化装的技术问题,看来象个戏子,不是很协调。
姚慎低声的说:“看来象个花猫。”
青莲笑了笑,有点勉强。
姚慎顺口说:“青莲,你想结婚吗?”
青莲无语。
姚慎自知说错了话,一时也无话可说。
—— —— ——
姚慎口中不停的指挥着:“编号,开地图,造田啊,对,BF是田的热键。。。 。。。,加食物,造兵,准备开仗了。”
青莲手忙脚乱的跟着姚慎的节奏,虽做得不错,但终归有点生涩,敌方逐渐占据主动,四面狼烟,眼见这一战是输了。
青莲回头笑说:“不行了,我准备认输啦。”
姚慎握住她手说:“不要轻易放弃。”
—— —— ——
十点半,已有吃酒贺喜的宾客来临。
姚慎挺直身躯,两手用力的敲打,那鼓便颤抖着发出震耳的声音,于是号声也随之应和。
青莲坐在乐队中间,低头唱起来:“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期盼。。。 。。。。”
自从县城里不许放鞭炮以来,但逢红白喜事,主家便礼聘乐队用来代替鞭炮的轰鸣。若是结婚,更要乐队的歌手唱些喜庆的歌,那些寄景言情的歌也可列入其中。
在宾馆外面围着几个被歌声吸引过来的闲人,姚慎隐隐听到:“这么高,唱得好呀。”“是呀,这么高,难唱。”
这首《青藏高原》在这种场合应该是高渺悠扬而略带欢快的,但听在姚慎耳中,却有一种隐世的苍凉,甚至有一种悲凄的味道。
待青莲唱完,姚慎符耳说道:“青莲,你精神不好,回家休息吧。”
青莲哽声说:“没事。”
姚慎分明看见她眼里噙含着泪珠。
—— —— ——
青莲的手肉乎乎、软绵绵的,有一种要融化了的感觉。
鼠标于是又开始滑动,转移农民,造总部,造田、兵工厂,但敌人如符骨之蛆尾随不放,以姚慎之能,也无力回天。
姚慎抬头对老板说:“你很能哦。”青莲的发香幽幽传来,让人有种便欲喷嚏的感觉。
老板不好意思的笑笑:“莫臭我好了,你们玩吧。”
姚慎恼火的对老板说:“我们单挑?我不用热键操作,还让你三分钟。”
姚慎和老板的交情可以说是从有这网吧的那天开始,姚慎这几年来在这里练得一身出神入化的罗马技艺,却也给老板捐献了不少的钞票;现在老板已不怎么想赚他的钱了,不管姚慎玩的时间长短,老板只是象征性的收点电费,只要在主持罗马战局的时候,姚慎能给面子撑撑场,这让姚慎觉得老板很知趣,很给自己面子,没想到在这时候却不怎么上道。
“很累了,休息吧。”青莲伸了个懒腰,低胸上装露出一片雪白。
“休息。”姚慎有一瞬间的眩晕,一腔的怒意不翼而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