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盛唐当驸马-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元溪心头大震,只觉得三观颠倒。以往从史书上看到的,王忠嗣之死的原因,不过是跟李隆基、李林甫、李亨、皇权储君之争、石堡城等这些关键字有关,却从未想到这里面居然有这么深奥的原因。

    果然,一切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而他们从不会告诉你历史事实背后所蕴涵的深刻背景。

    就在顾元溪沉吟之际,李适之忽然问道:“顾子是不是在想老夫为什么会把这些不为人知、不可名言的事情告诉你?”

    顾元溪微微抬头,正想要点头应是,却看到李适之眼中凝聚着浓浓的精芒。

第八十六章 关陇门阀与江东世家(上)() 
李适之话音刚落,顾元溪已经是攒劲拳头,嗫嚅道:“我说李少保,你现在跟我说这些话,这不是在害我吗?”

    李适之嗤笑一声,毫不客气地反驳道:“臭小子,我若想捏死你,就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顾元溪脸色微青,却无言以对,只得颓然道:“那你老人家这是什么意思?”

    见顾元溪有恼怒之意,另外桌子一头的张旭终于开口说道:“你小子却不要着急,且听李老头说完。”

    李适之捋须笑道:“年轻人朝气蓬勃,就是有一点不好,太容易冲动了。我问你,可知道如今王忠嗣领四镇,控制万里,天下劲兵重镇,已经皆在掌握。自大唐开国以来,从未有如此军势之大者?”

    顾元溪默然,心道王忠嗣已经成为这些关陇门阀的眼中钉了么?他略微思索,灵光忽闪,忽然想到一件事情。这李林甫与李适之虽然都是水火不容的老对头,但两人都是出自陇西李唐皇室。莫非在赶走王忠嗣这一点上,关陇世家的人出乎意料的保持一致?

    这样一来,历史就完全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了。当今朝局如此云谲波诡,宛如一团迷雾。

    顾元溪尚且看不懂这其中的玄妙,便索性毫不讳言地问道:“这么说来,关陇世家要对王大夫下手么?”

    “非也非也。”李适之摇头笑道:“陇右、河西乃关陇贵戚的大本营,老家伙们哪里会那么不知轻重?”

    “那这是?”顾元溪苦着脸问道。

    “王忠嗣入相,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实。”李适之慨然一叹道:“无论是天时或是人为,都已经扭转不了。我猜想,陛下有意攻打石堡城,石堡城或许便是王忠嗣的封相之战吧。”

    “封相之战?”顾元溪心头暗自盘算道:“好家伙,可是历史上王忠嗣明明拒绝皇帝李隆基攻打石堡城的命令,这其中是否跟世家的角斗有一丝联系呢?”

    等下,不对劲啊。天宝五年,先是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兼任河西节度使,然后没过几天就跟刑部尚书、掌握水陆转运使各大权力于一身的韦坚一起被一撸到底。东宫党左膀右臂都被李隆基与李林甫一刀截断。

    可是,接下来匪夷所思的是,东宫党的三号人物裴宽又以户部尚书之职兼任御史大夫,大有登堂入相之气势。而东宫党的四号人物王忠嗣又以河东、朔方节度使的身份兼任陇右、河西节度使之职,控弦万里,自古未有。

    这两人以迅雷不及掩耳,分别一文一武取代了韦坚与皇甫惟明的地位,若是按权势来说,太子李亨一党虽然损失了两大干将,但权势不减反增,比之以前更加强大。

    可是明年天宝六载,煊赫一时的王忠嗣便以抗旨不遵之罪被贬为汉阳太守,裴宽也贬为外郡。而后安禄山升为御史大夫,高仙芝,哥舒翰,安思顺则崛起成为新的边疆节度。而李林甫看似为政斗中的胜出者,然而显赫无两的相国党又分化出杨慎矜一党,还有新起之秀的杨国忠。

    “这些人,败亡的都很快。后来居上者,也崛起的很快。”顾元溪额头一抖,心道:“这么来说,怎么看,天宝五六年,得利最大的,其实是在背后操纵的李隆基与显山不露水的世家门阀啊。”

    细思觉恐,不明觉厉。这么说来,世家门阀与皇权的对抗中其实丝毫不落下风。虽然在隋唐强大皇权的打击下,世家门阀不免元气大伤。然后皇帝只能借机除去一两个世家内的强力人物,却无法撼动世家门阀的大根。

    以近百年来为例子,隋文帝隋炀帝父子,身怀弘农杨氏与关陇门阀的两者结合,扫荡西晋五胡之乱以来几百年的乱世,不仅建立超越秦汉的强大帝国,还营造了东晋以来独一无二的强大皇权。

    然而以大隋帝国之盛,以君主皇权之强,以杨坚、杨广父子之能,依旧被门阀士族挖墙脚的行为弄得二世而亡。这其中虽然杨广个人因素极大,但不可否认,世家门阅在隋末乱局起了很大的作用。

    “顾小郎君可认识京兆韦氏?”李适之忽然问道。

    “京兆韦氏?”顾元溪嚼舌苦笑道:“城南韦氏,去天尺五。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在大唐,虽然说起世家阀阅便会想起关陇世家与山东士族。天下也以五姓七望为贵,然而若论盛唐以前世家大族的权势,首屈一指的便是“河东四姓”之一的闻喜裴氏与“关中四姓”之一的京兆韦氏。

    闻喜裴氏不必多说,仅仅李唐一朝,便是权倾朝野近三百年。著名者有注解三国志的裴松之与托勒密齐名的“中国制图学之父”裴秀与南梁韦睿并称“梁朝名将”的裴邃主持修编开皇律的裴政中国第一个出使日本的裴世清经略西域的裴矩。

    以李唐本朝来算,大名鼎鼎者便有武德第一贵臣,恩宠独一无二的司空裴寂。号称“儒将之雄”的裴行俭、宰相裴炎。仅仅本朝玄宗皇帝在位年间,便有去世的开元名相裴耀卿。仅仅如今,便有东宫党领袖裴宽、接任韦坚刑部尚书的裴敦复、还有号称“盛唐三绝”之一的剑圣裴旻。

    其次的京兆韦氏虽然在几千年中国历史长河上没有裴氏这么煊赫,但在盛唐以前,京兆韦氏的风头实在一时无两,无可及者。

    在南北朝,韦氏便有号称“光武、周瑜”之风的名将韦睿,他是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现实版。其次还有让高欢折戟而归、阴掉北齐第一名将斛律光的韦孝宽。只是京兆韦氏的显赫与裴氏不同,入唐以来,韦氏是一直被李唐皇室所着重打压的名门巨族,但一只是越战越勇。

    韦氏之所以屡遭打击,实在与他宗族自身的强大还有总是处于政治斗争中心的地位有关。

    本朝李唐歼灭群雄后,围着太子李建成与亲王李世民的储君之位,山东士族与关陇军事门阀展开了明争暗斗。李世民的集团大多依仗关陇军事门阀与河东四姓,而李建成则跟山东士族还有关中士族走的比较近。

    最明显的一点是,李世民的妻子长孙后与首席亲信长孙无忌是关陇军事贵族的人,而太子李建成的妻子是荥阳郑氏的女儿,出身山东五姓七家之一的顶级大门阀。其外,李建成其心腹魏征是山东豪强出身,另外的心腹贞观名相王珪则是出自太原王氏,与如今的王忠嗣同宗。而关中士族中,最强大的京兆韦氏与京兆杜氏分头下注,杜如晦、杜淹叔侄是李世民心腹中的心腹,而韦挺则是李建成的童年至交,两人关系亲密无间。韦氏家主韦庆嗣则是李建成的太子家令。

    世家门阀以天下为棋盘,诚然李世民胜利后,杜家与关陇军事贵族扶摇直上。然而在武则天以后,站在李世民一方的世家大族大多因为政治斗争湖或者人才凋零的缘故而衰落。反而是屡遭打压的山东士族与韦氏越战越强。

    以李适之口中的京兆韦氏为例子,李世民诛杀李建成后,京兆韦氏被打压的同时又被李世民拉拢。韦贵妃在后宫地位仅次于长孙皇后,其堂妹韦尼子又是昭容。

    在政治方面,韦家子弟可谓仕途极惨。作为李建成死党的韦挺不受重用,高宗朝的韦弘机帮李治建造了上阳、宿羽、高山等离宫,却被以宫阙太过华丽为借口丢官。李建成另外一个死党韦庆嗣的儿子韦正矩,虽然娶了李世民最幼女新城公主为驸马,在新城公主暴薨后,又被他亲哥哥李治以对公主无礼的态度直接干掉。沉浮许久后,韦家在唐中宗李显韦皇后时代迎来新的辉煌,却被太平公主与当今皇帝李隆基政变中干掉。

    韦皇后以及其兄弟子侄被借故诛杀后,韦家的确是走到最惨淡的一步。此外,韦氏还不断遭受李隆基的打击,为此不惜杖杀其弟薛王李业的小舅子内直郎韦宾。

    然而时隔不到二十年,韦氏又涅槃重生。便有显赫一时的刑部尚书韦坚、北都太原尹韦凑与其子岭南道黜陟使韦见素、身为“十八学士”之一的工部侍郎韦述、大画家韦偃。

    年轻一代中,韦氏如今还有声名鹊起的大诗人才子韦应物。此人如今被认为是与京兆杜甫齐名的韦杜两家新起之秀。半年后赛诗大会夺冠的热门人选之一。

    “京兆韦氏,自然显赫无比。只是少保何故有此一问呢?”顾元溪想了许久,还是没有猜到李适之的目的。

    “我跟你说了这么多关陇世家的内话。是想告诉你,我们很看好你这个新起之秀。”李适之放下酒杯,脸上露出凝重之色道:“若我没有记错的话,顾子虽然出生京兆,然而祖籍却是江东吴郡。”

    “也就是说,你与我旁边的张老一样,都曾经是号称吴中四姓之一的江左门阀。”李适之神情凝重的大量顾元溪片刻,问道:“王谢袁萧、顾陆朱张。此八家都曾经是声振江东几百年的名门大族,如今除了兰陵萧氏外,大多不复往日辉煌。”

    “这”顾元溪黯然神伤道:“日满则晷,月盈必亏物极而反,盛极而衰。这时间哪里又会有真正不会覆灭的世家名门呢?”

    顾元溪似乎隐隐猜到李适之的想法,故而以此答复,隐隐约约便是告诉李适之,即便关陇士族如今多么强大,也不可能逃脱衰落的命运。

    妄想操控天下大势与万名生死,当真是自取灭亡。这是顾元溪的内心想法。

    李适之先是一怔,他是如何聪明之人,哪里会听不懂顾元溪的话外之音。十个手指在木几上轻轻敲打片刻后,便付之一笑。

    “我不相信,吴郡顾氏自顾雍辅佐孙权兄弟父子以来,时代书香门第,名门望族。顾雍为吴国丞相十九年,吴郡顾氏门第长期是吴中四姓之首。”李适之忽然起身念道:“晋宋以来,江左衣冠,过江侨姓便言王、谢本土吴姓首谈顾、陆。”

    “我不相信。难道顾小郎心中,一丝重振顾家昔日辉煌的想法都无?”李适之双眼一挑,眼光紧紧盯着顾元溪不放道:“现在有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放在你面前,藉此重振江东顾氏昔日辉煌的希望,难道你不动心?”

    顾元溪内心犹如翻江倒海,大惊不已,愕然呆目许久后,倏然抬头对着李适之的目光,微笑反问道:“小子想知道的是。您说的这个机会,到底是您太子少保个人的注意,还是陇西李氏甚至是关陇门阀的想法?”

    新书汉末三国封神已经上传起点。第一章中平六年,第二章雪夜救曹操已经更新。pn1003724328sp

    陆一穿越到汉末三国,机缘之下救了狼狈逃跑的曹操。却发现这是一个充满修真与法宝的时代。

    西国魔王董卓挟天子令诸侯。关东诸侯以名门袁绍为盟主,江东之虎孙坚为先锋,剑指河洛。一时间,仙宗魔道、三教九流云集汜水。

    汜水关前,身怀化血神刀的华雄万夫莫当,陆一以琅琊山清流洞弟子的身份如何化解僵局?

    虎牢关前,三龙飞将,五宝温侯。吕布天下无敌,李儒鬼神莫测。身合飞熊之力的巫族将领李傕、郭汜独抗天下英雄。

    身怀天遁镜的人雄田丰、布天地人三光十阵的鬼才郭嘉、集日月珠、遁龙柱于一身的陈宫,怀绳索至宝捆仙绳的戏志才。信封天道之法的荀彧、沮授。

    貂蝉:“从没有人能抗拒我的魅惑之术与合欢铃,你是第一个。”

    陆一:“婵姐姐不要害羞,我们来双修。”

    第一卷诸侯讨董,乱世打开序幕,大战即将开始。新的封神之战已经缓缓浮现。

第八十七章 关陇世家的扶持() 
所谓关陇门阀,在周隋两朝,指的是关陇军事贵族,即西魏八大柱国的家族。所谓“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当时荣耀,莫与能比”。

    然而如今八大柱国柱国不复昔日辉煌,如今声势浩大的关陇门阀如今则是囊括了陇右贵族与关中士族两大集团。

    所谓陇右贵族,指的是原来的关陇军事集团的残余部分。这部分原来出自北魏时期追随宇文泰入关的代北六镇,以及关陇本土豪族,鼎盛时期便是八大柱国,操控西魏、北周、隋、唐四朝国政。

    如今关陇军事贵族代表有陇西宇文氏、独孤氏、李氏、于氏、元氏、源氏、窦氏。除此之外,还有天水赵氏、太原郭氏、敦煌令狐氏、安定牛氏、天水姜氏。其中元氏、宇文氏与陇西李氏分别在关中创建过西魏、北周、唐朝三个朝代。

    而关陇门阀的另一组成部分,则是关中本地的士族豪门与河东名门共同构成,以京兆韦氏、河东薛氏、河东裴氏、河东柳氏为代表的关中四姓显赫无比。除此外,还有盛极一时的京兆杜氏、濮阳杜氏、弘农杨氏、武功苏氏、河内司马氏的分支。其中弘农杨氏与河内司马氏曾经创立过隋皇朝与晋皇朝。

    如今的关陇门阀,在朝廷中依旧是权力极大。以如今本朝玄宗李隆基一朝为例,宇文氏有开元朝宰相宇文融长孙家主长孙守贞则是鸿胪卿,他的儿子是未来的左羽林军大将军长孙全绪源氏有开元朝名相源乾曜,其长子源复如今是华阴郡太守,四字源清是真阳公主驸马。

    安定牛氏有前几年刚逝世的左相、河西节度使牛仙客,其后代还有个决定唐朝后期百年政局、牛李党争之首的牛僧孺。

    太原郭氏则是如今关陇军事贵族里面如今最闪耀的家族。在此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郭元振、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其子郭英义是如今的天水郡都督,后来的定襄郡王。郭子仪则是未来的尚父汾阳王,侄子郭昕是大唐最后的安西四镇节度使、武威郡王。

    天水姜氏有开元宠臣楚国公姜皎、其外甥便是如今权倾朝野的右相李林甫。

    京兆韦氏、河东薛氏、河东裴氏、河东柳氏这四大家族不必再说。濮阳杜氏有开元名相杜暹京兆韩氏有开元名相韩休,武功苏氏有开元名相许国公苏颋,其子苏震是殿中侍御史、长安令,后来也娶了真阳公主为驸马。

    “倘若以李隆基一朝来看,关陇门阀的实力还要凌驾于山东士族之上啊。”顾元溪略微思索,便想出李适之如此有恃无恐的原因。

    以关陇世家集体能量,想要扶持你一个没落江东士族子弟,难道有何难处吗?

    李适之见顾元溪沉思凝想,心知他心有所动,便继续说道:“天下名门衣冠,分为代北、关陇、山东、江南四大地域。其中代北与关陇如今已经不分彼此,都属于关陇世家的一部分,山东士族也仍旧兴盛强大,而当年操控江左五朝的江东士族,如今除了兰陵萧氏一枝独秀外,基本已经泯然于世。”

    顾元溪沉默不语,李适之又是添油加醋道:“王谢袁萧等侨姓四族,其它三家虽然都衰落,然而尚有兰陵萧氏独撑大梁。而顾陆朱张四族呢?”

    “同样是吴中四姓之一,吴郡陆氏十多年前起码还有个宰相、兖国公陆象先。张老出身的吴郡张氏,如今其族弟张齐丘也大有问鼎朔方节度使一职的可能性。”

    看顾元溪无动于衷的表情,李适之脸上浮现一丝怒意,大有怒其不争的拍桌道:“同样是吴中四姓之一,难道顾雍的后代会比陆逊、张温的子孙差吗?他们既然能做到这一点,为什么你不行呢?”

    顾元溪见李适之如此激动,苦笑道:“太子少保不必动怒,这种激将法对我而言,其实没什么作用。”

    “以李少保在朝廷上以及关陇名门内部的地位,总不至于闲到没事想扶持我们江左子弟吧?”顾元溪微微一笑道:“只是我好奇的是李少保与关陇怎么会看上我这么一个默默无闻的人物呢?”

    “默默无闻?”李适之哑然失笑道:“你可知道今日之后,你顾元溪便是长安有名的后起之秀了。”

    “至于你所问的,为何会看重你。你可知如今并非是魏晋南北朝的时代了。”李适之慨然叹息道:“世家名门以本族子弟而遨游朝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闭门造车已全然不可行之,故而联合有才能的寒人子弟便成为世家新的选择。”

    虽然李适之说的挺委婉,但顾元溪还是听出其中所含之意。像几百年前门阀巨族以自己本宗族弟子的实力而控制朝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世家大族若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便只有扶持能力超群的寒门子弟,以为自己家族的羽翼。

    从魏晋时期朝廷的顶梁柱,变成幕后操控天下的暗手。即便科举制已经逐步取代九品中正制,但依靠世家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以及扶持寒门子弟入朝为官当利益代理人,世家的权势并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与皇权的加强而被削弱。

    这种手段,类似于明朝江南官绅大商扶持本地士子,从而掌握朝廷的话语权,导致明朝该死的商税制度到灭亡都没有改革过。

    而现代,资本家依靠雄厚资金扶持政党代言人,也是异曲同工之妙。

    如此能量,难怪以隋唐皇权之强大都无可奈何。

    顾元溪蹙眉问道:“只是你们具体打算是如何?”

    李适之呵呵一笑道:“顾郎若是答应与我们联手,到时自然知晓。”

    这个老狐狸,必要自己坚定决心答应成为关陇世家的傀儡,他们才肯透露口风。只是自己,难道当真会如他们所愿,束手就擒么?

    打定主意,顾元溪微微一笑道:“太子少保的好意,小子心领了。只是如此大恩厚德,我一个寒门商人子弟,实在无法承受。”

    李适之一怔,似乎没有想到顾元溪会如此**裸拒绝自己与关陇门阀的“好意”。

    如此天大的机缘,难道他都不动心?李适之怔怔许久,依旧无法看清楚顾元溪内心真实想法。

    两人都停口不言,一时间气氛很是尴尬。沉默许久,一旁的张旭起身做和事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