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教主难为-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黄家人不愿推迟婚期,他们还巴不得能提早呢!二少夫人几人原是看着长嫂的笑话,对龙若的婚期提早还是延后,她们根本不在乎,可是少门主夫人受伤后,差事落到她们头上来,真正动手管家务,才晓得这不是件简单的差事,尤其还有个处处找碴,想借此排遣丧女之痛的婆母在。

    她们恨不能把婚期延后,最好是等长嫂的伤养好了,把家务接回去后再订婚期。

    少门主夫人不傻,怎不知她们的算盘,不过她也没打算让她们一直接管家务,毕竟日后,她,才是这个家名正言顺的当家主母。

    隐龙门的这些事情虽是发生在西越,但,因龙祈之前想算计黎浅浅一家和凤公子,所以黎韶熙很关注这家子的后续发展,同时还对在西越的部下们指示,尽量给这家子找麻烦,最好是麻烦大到让龙门主赶紧把长子召回去。

    其实龙门主知道小女儿夭折后,就下令长子把小女儿带回西越安葬。

    不过龙祈没搭理他,只派了手下把龙可人的棺木运回去。

    黎浅浅让刘二帮他后,就没再过问,龙祈想算计她?呵呵,有她大哥在,他休想得逞。

    至于凤家庄,凤公子得知龙祈之前想把他妹龙可人拉来绊住自己,还想叫他弟过来向黎浅浅求亲,就命人彻查隐龙门。

    在西越的数字公子们倾巢而出,他们已经很久不曾接到这样的命令了,个个兴高采烈的动了起来,数字公子们只负责调查和记录,想要搅动风云,还差了些火候。

    不过有黎韶熙的人及鸽卫们在,西越很快就被搅得一团乱麻。

    西越有消息传出来,天盛帝国覆灭前,曾有宝藏流落在外,此前传说是落在瑞瑶教手里,但不管从那方面来看,瑞瑶教都不像得了前朝宝藏的样子,反倒是隐龙门看着还有点谱,首先其名为隐龙,为何用上隐这个字?是有什么东西需要隐藏的吗?

    龙虽是门主的姓氏,但也能说,是前朝皇族隐在其门派之中的意思吧?再有,先帝是什么身份的人,为何要娶个江湖门派出身的女子为后?龙太后之所以能封为后,是不是因为其家族进献了什么给先帝?无子的皇后却在先帝驾崩后,被皇帝奉为太后,多年来一直对她孝敬有加,为什么?

    这个传言一出,立刻引起关注,别说老百姓了,就是朝堂上的百官也对此好奇不已。

    龙太后虽居于深宫之中,但她的消息很灵通,西越皇帝还不知道时,她就已经得知消息,听到这则传言时,气得直跳脚,想要找人出气,却找不到罪魁祸首,她也只能徒负呼呼。

    她之所以进宫为后、为太后,确实是龙家向皇室进献了大笔财物,当时西越遭灾,需要大批粮食及银子,因缘巧合下,龙太后与还是皇子的先帝相识,当时隐龙门所在地的知府,知道龙家有粮有钱,便想逼龙家献粮献银,并想将功劳占为己有。

    龙太后不想自家沦为那知府立功垫脚石,直接把粮食等物献给先帝,先帝因此事晋封为太子,进而成了皇帝,当时先帝已有妻有子,不过他的皇子妃无福,在先帝登基前急病过世。

    先帝登基后,为发妻守孝一年,之后就娶了龙太后为后,龙太后彼时以为自己飞上枝头做凤凰,乐坏了,接下来的日子才是考验,贵为皇后,娘家却在朝堂上没有任何势力,龙家无人出仕。

    若是她生下皇子,兴许还能有些底气,偏偏宫里的女人一个接一个传出喜讯,就是中宫皇后不曾有喜。

    龙太后不曾真正得宠过,也不曾失宠过,就是一个摆设,占着中宫的位置,一个牌位,母仪天下的木头人。

    直到先帝过世,她原以为自己可以松口气了,没想到皇帝年纪渐长后,还是疑起来她,逼得她不得不算计侄儿夫妻两,令龙家自污。

    没想不到,竟然会有人传出这样的传闻来,让太后更想不到的是,皇帝会对此传言上了心。

    旁敲侧击的打探着,关于隐龙门的秘密。

    连在深宫中的太后,都躲不过皇帝的刺探,更何况在外头的龙门主,龙氏族人也蠢蠢欲动,毕竟,天盛帝国曾经是那么强大的帝国,想想看瑞瑶教的创教教主,不过是天盛帝国废太子的一个嫡子,他有那么多兄弟,所分得的财产也不过是废太子所有的一部份。

    可是瑞瑶教屹立南楚这么多年,曾经有过传言,南楚的皇室初立时,曾得到当时的瑞瑶教教主的金援,后来的皇子想要上位,都曾想寻求瑞瑶教教主的认可,为的就是想从瑞瑶教那得到援助。

    瑞瑶教后来的教主不愿介入皇室储君之争,开始四处游走,行踪飘忽不定,让皇子们找不到人,就算拉拢了教中长老也无济于事,之后便不了了之。

    前几年传出黎大教主要收徒的事,不少人为之疯狂,便都是冲着那宝藏来的,只是大家没有直言罢了!

    之后,黎大教主是收徒了,同时也收拾了大长老和二长老,给四长老一连串建议,让他带着教众们积极赚钱啦!

    如果瑞瑶教真有宝藏,他们有必要这么辛苦挣钱吗?先是在南楚境内搞什么货栈和商队,然后是开天宝坊,又和北晋的商队合作,每一笔生意都为瑞瑶教赚进不少财富。

    就有精明人看出了门道,为黎漱的眼光赞叹,他为瑞瑶教挑了个活宝藏来当教主,小小年纪就能为四长老及其部下,在没了矿产后另觅出路,在南楚、赵国、北晋等地建了瑞瑶教的铺子,不管是酒楼、茶馆还是天宝坊、锦衣坊,都为瑞瑶教教众创造了就业的机会。

    没有才能,离不了老家,只要会种田、侍弄庄稼,手巧会织布、就算只会编箩筐也成,再偏远,有商队路过,就能托他们把东西送到货栈去,或是卖给商队,让他们带去别地方贩卖,不管那一种,都能换钱。

    好些位江湖大佬相中了黎浅浅,看看自家的儿孙,想着如何对黎漱开口求亲,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黎浅浅的父兄竟然是南楚皇帝跟前的红人,也不知南楚皇帝是怎么想的,一门三爵啊!就算只有黎经时的爵位能世袭,但那也很吓人的了!

    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呢!又接到消息,黎经时的嫡母过世,黎家要守孝三年,得,再多的计划至少都要等人出孝吧?

    然后他们就得到消息,西越隐龙门才是真正持有天盛帝国宝藏的人。

    西越一时成了热门地区,各国都有人涌向西越,隐龙门的人更是暗暗叫苦,这些人都是冲着他们而来,明里暗里刺探着消息是否准确的大有人在。

    龙若的婚宴涌来大量宾客,有很多人都是名单上没有的,可客人都来了,难道能把人赶出去?

    龙二少夫人等人忙到翻过去,少门主夫人只凉凉的坐壁上观,不是她不肯帮忙,实在是她调养身子过了头,丈夫回来,小两口小别胜新婚,便搞出人命来啦!大夫说了,她之前受伤不得劳心劳力,还没全好,就又怀了孩子,若不小心保养恐会一尸两命。

    所以二少夫人她们,只能摸摸鼻子认命了,老实操办起龙若的婚事。

    龙门主天天被这些别有居心的人围绕着,让他想质问长子,龙可人到底是怎么死的,都没时间问,当然,他现在也不好问,毕竟家里到处都是人,隔墙有耳啊!

    大家对龙门主夫人倒还颇为体谅的,毕竟人家就那么一个宝贝女儿,才死没多久,面对丧女之痛的母亲,大家都不忍去刺激她。

    数字公子们和鸽卫们,及黎韶熙的人连手,自然也不会忘了少门主龙祈。

    龙祈身边不止有大佬们围绕着,更有许多侠少追捧着他,当然更少不了侠女们示好。

    反正是怎么热闹怎么来。

    谁让他算计他们家公子,和公子的心上人呢?

    黎浅浅从刘二那里,得知凤公子和她哥连手,哦,还有她,鸽卫是她的人嘛!反止他们连手,把隐龙门搞得热闹极了,就连西越皇帝都对宝藏抱持高度关切时,她嘴角微抽,问,“这算是祸水东引吗?”

    “应该吧!”刘二呵呵傻笑。

    “你们就作吧!回头让表舅知道,大概要狠涮你们一把。”

    “大教主早就知道了,还提了不少建议。”刘二笑看着黎浅浅,黎浅浅抚额,“你们真是够了!”

    刘二笑着提醒,“大教主说,宝藏一事能顺利甩给隐龙门去背,真是再好不过了。”

    黎浅浅想了下,问,“是谁设计的,这个锅真是……”你说他们叫啥不好,偏要叫隐龙门,这不让人多想都难!

    刘二笑,“其实他们原本是叫龙门的,可是后来怕被西越皇帝忌惮,所以才在前头加了一个字,这个字怎么加,还是特意请西越的高僧给算过的,只是……”

    没想到被黎韶熙这么解释的,刘二初听计划时,还在想,怎么就这么刚好呢?隐龙门要不叫这个名字,兴许不会背锅背得这么顺利,这也只能说活该啦!谁叫龙祈要算计他们教主呢?

    龙祈本来不打算太早回西越,不过眼看隐龙门有宝藏的传言越演越烈,逼得他不得不回去。

    他同时也在怀疑,究竟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这传言没人在背后推动,是不可能传得这么快。

    他离开之后,却把侍候龙可人的那些人留下来,他们留在南楚,龙门主夫人纵使想要他们的命,也鞭长莫及,龙祈说了会保住他们的小命,自然是要说到做到。

    他把这些人留下,设立了隐龙门的分舵,鸽卫们知道他给这些人派了任务,却查不出他派了什么任务给他们,只是瞅着他们每日作习,觉得有点无聊。

    刘二便问黎浅浅,可要把人撤回来。

    “不撤,叫他们把这些人的作习抄录下来,天天盯着同一个地方,难免会产生厌倦,他们很可能就在你们看不到的地方动了手脚,你们却还一无所悉。”

    刘二沉吟片刻明白过来,“您是说,他们可能早就知道,我们派人盯着他们?”所以故意在他们的视线范圈里作戏,让鸽卫们看到无聊想睡的作习,其实全是故意表现给他们看的?

    “我记得你曾跟我说过,龙少门主的武功很高,所以不敢让鸽卫们靠太近,对吧?”

    “是啊!就是怕他们发现。”刘二道,“不过自那个知夏被处置之后,那几个大丫鬟争着上位,咱们的人因此省了不少功夫。”

    黎浅浅笑问,“你怎么知道,那不是作戏给我们看的呢?”

    刘二闻言一愣,对啊!“所以我们打听到的消息……”

    “半真半假吧!”黎浅浅道,“不过龙少门主确实是算计了我们。他应该早就想收拾龙可人了,只是一直没逮到机会,也许龙可人命该绝了,先是被高灵儿引去山上。”

    高灵儿只想让她去山上逛一逛而已,没想到龙可人会遇上黎令熙在练阵法,下山后,龙可人一行人会昏睡并病了一场,那全是因为阵法中的大雨连绵,他们在高度戒备的情况下熬了那么多天,一下山心神一放松,湿气上窜,自然就昏睡还生病了。

    后来大家都好了,独龙可人不见好转,那是黎韶熙让人动的手脚,但他为何会下手,不就是因为鸽卫们打听来的消息吗?

    “这位少门主也未免太可怕了!”

    “他大概以为父亲他们会明着出手,却不晓得大哥会瞒着父亲,并且在暗地里动手。要不然他不会令他的人下重手。”

    不过不管如何,那位燕姑娘总算大仇得报了!

第七百一十七章 发酵() 
    赵国皇宫里,皇帝正和首辅、内阁等人讨论着西越最近的乱象。

    “不管怎么说,西越越乱,对我们来说越好。”首辅捋着下颌稀松的胡须,赵国共有六相,他是六相之一,按资论辈应该轮不到他当首辅的,不过也不是五位同僚是怎么回事,接连出事,不是急病而亡,就是上朝途中遭逢意外摔断腿,还有一位是下朝后,与另一位相爷步行下衙,在街上被人捅死了!

    反正等他回过神来,六相只余他一人完好如初,其他五位首相的位置空了下来,等着皇帝和他再行勾选。

    当首辅,一直是他毕生志愿,原以为大概要等到他六十之后,才轮得到他,没想到四十五岁就当上首辅了!

    但是这个年纪居高位,至少对他的胡子来说,就不是件好事,他经验资历不比前首辅,很多事情都要回去细细想过,再请教过他爹,才能做决断,于是乎,他那把漂亮的胡子就成了现在这样稀稀疏疏的模样!

    真是愁死他了!只是,这前朝宝藏,不说是在瑞瑶教里的吗?怎么会跑到西越去?还落入江湖人手里。

    等等,呃,瑞瑶教也是江湖人!首辅头痛的揉着额角,而且好像这个传言比之前那个靠谱。

    是,瑞瑶教的创教教主是那个贤太子的儿子,可那位贤太子自始至终就没坐上龙椅,还被他爹和继后母子给一撸到底,一家子全挂了!哦,不对,他那个跑去当江湖人的嫡次子没死,至少没和他爹娘和兄弟们一起被处死。

    但那不代表,他就掌握了前朝的宝藏!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那个瑞瑶教的大长老之所以放出那样的消息来,本就有点不太合理,他既是瑞瑶教的大长老,为何要把教中的机密向外散布,除非他和黎漱不合,故意给他找麻烦。

    后续的发展似也坐实了,瑞瑶教内部的不合谐,黎漱没有选择大长老费心为他招来的徒弟候选人,而是挑了一个瘦弱不堪的小女孩为徒,后来听说那孩子是他曾经的未婚妻兼表姐留下的遗孤。

    大长老一家原本在莲城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没人敢与之作对,谁知没多久,大长老连一家子儿孙带亲戚,全都被逐出了瑞瑶教,大长老可是从黎漱父亲接任教主后,就一直跟着他的老臣!

    虽然大长老的作为,让首辅觉得不妥,但那毕竟是跟着黎漱父亲多年的老人,黎漱做的也太过份了些。

    首辅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根本不晓得大长老一家有多过份,所以他也不知道坐在上头的赵国皇帝看他有多不顺眼。

    赵国皇帝等了他半晌,就只听到那么一句话,没了!白痴也知道,西越乱,对他们赵国是好消息,然后呢?他们要怎么利用这个机会,把西越的水搅得更浑,他们好从中谋利。

    就说这么一句话,首辅就没话可说了?他心里没有想法?难道还等着他这个皇帝帮他出主意?到底谁是皇帝,谁是朝臣?还是首辅把他这皇帝和其他几位首相当他的幕僚来用?

    首辅还不知道皇帝在等他出谋策划,见皇帝没开口,其他同僚也不说话,他也就低下头不言语了。

    新进的五位首相都看傻了,这位是首辅吧?他们等了半晌,就等他说这么一句,然后呢?轮到他们开口?他们五人面面相觑,好半晌,才有一人试探着开了口,“皇上,西越内乱,机不可失,您看,咱们是不是该趁此良机,做些什么?”

    “做些什么?”皇帝沉着脸没好气的问。

    “咱们能做的可多了。”得了皇上的话,开口试探的首相松了口气,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说出来,其他四人见状也跟着张口补遗,一时间御书房中热闹极了。

    在这一片热闹讨论着,首辅忽觉自己好像被排斥在外了!

    张了张嘴,想要插嘴,却发现自己插不了口,因为他们说的东西,自己竟然跟不上,听不太懂啊!这是怎么回事?

    南楚宫中,承平帝瘦了许多,好似大病一场,知晓西越乱象,他直接下了一连串的命令下去,全境各边界警戒,派人留心南楚境内的异国人士,他不相信西越会乱,西越皇帝是个有能力的,就算隐龙门那事是真的,他也不会让西越的乱象传遍整个中州大陆。

    南楚的军队不比赵国和北晋的那般强悍,他不奢望从西越乱局中获利,只求能稳住南楚,别被他国乘隙而入。

    东齐要往西越去,势必要借道他国,赵国武力强势并有多名悍将在,北晋女帝虽才登基不久,但北晋人民本就强悍,东齐人若想借道去西越,大概会选择从南楚过。

    承平帝想了想,又下令,传旨给黎经时,令他尽速领兵赶往南楚与东齐边境戒备,另又下旨命定西大将军、神威大将军分别领军前往南楚与西越,及赵国、南楚两国与西越的边界戒备。

    原本这些地方就分别有卫所与驻军在,下旨令这几位大将军领兵过去,是增军,强固边界的防护。

    朝中诸人本来听到皇帝下旨令黎经时领兵戒备时,个个心里都有点别扭,朝中无人啦!为什么皇帝要叫黎经时一个在孝期的侯爷领兵?后来又听到定西大将军及神威大将军都有任务后,才稍稍缓过气来。

    要说朝中那个将领最了解东齐军,还真非黎经时及其麾下部将莫属。

    皇帝又点了日前与黎经时一同封爵的那几位将领中的几位,命他们分别跟随定西及神威大军,然后才命剩下的将领,领兵去南城和黎经时会合。

    京城因为承平帝的这一连串旨意迅速动了起来,文官们本来还想说些什么,可后来不知想到了什么,就都安静下来。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户部和兵部开始忙碌起来,工部也没闲着,打仗要用的器械可是由他们负责制造,兵部那些人连保养都做得不怎么确实,现在能用的兵械也不知还有多少。

    忙啊!忙忙忙!

    北晋军队本就长期驻守在边界上,女帝可不像她那两位嫡兄弟,好大喜功只会说空话。得知西越境内的隐龙门可能拥有前朝宝藏,她虽有些心动,却还是很理智,与王夫讨论着这个可能性。

    最后女帝在王夫的建议下,按兵不动,只派人往西越去,一方面查探传言真假,一方面自然是伺机兴风作浪。

    东齐皇帝接到西越的消息时,其他大国都已动起来了,没办法,他们离西越最远,中间还夹着北晋、赵国及南楚,想要乘机对西越兴兵,就得横过这三个国家才能到西越,东齐皇帝知道有宝藏时,脑子确实一热,不过很快就在太上皇泼的冷水中清醒过来。

    只是,“父皇,您就不能好好用说的,一定要真的泼儿子一盆冷水吗?”这都快过年了!很冷的好吗?

    太上皇笑了一声,“不真的泼盆冷水下去,你能醒过来?”

    “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