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事,都是他来管。
因此巡视全府,就成了他每天例行公事,暗卫们天天盯着,当然也知道他的行程,天天雷打不动的,就算刮风下雨也没变过。
就因为如此,所以他们也没把大总管过来巡视当回事。
大总管却觉得需要警惕谨慎些。
“他们在吵什么?”
“在吵京里那位贵女才是京城第一美人。”
以前庆安长公主曾经被评为京城第一美人过,不过她嫁人后,第一美人就换人当了。
想到这位曾经的第一美人,大总管和将军府的下人们都很是愤怒,明明他们家将军已经拒绝婚事,没想到事隔那么久,她竟然还能把别人的种,栽到他们将军头上来,还在外头乱传话,看把他们洁身自好的将军说成是渣男,害他们将军失了圣眷,就算是假的,也不行啊!万一这名声洗刷不掉咋办?
大总管可是盼着将军府能够人丁兴盛,可直到现在,别说将军了,就是少将军们的婚事也都没下落啊!
府里没个正经的女主人就是不行啊!
大总管哀叹时,黎经时他们已经在京城附近的一处庄园,跟早就安排在此等候的亲卫和心腹们会合。
黎经时把临行前,女儿给他们的药发下去,这些药品质实在很精纯,瓶塞一打开立时就传出一股让人脑袋为之一振的清新香味儿。
“将军,这药是谁炼的啊?可厉害了!”
“是啊!要是能把人挖过来当咱们的军医就好了!”
黎经时只回他们呵呵二字。
开什么玩笑,这些药都还是他闺女儿弄给他的,可以想见肯定是黎漱没答应给,所以他闺女儿应该是从蓝棠那儿弄来的,就不知这些药是蓝棠自个儿炼的,还是她爹炼的。
要是蓝姑娘炼的,她炼得再好,也不可能来给他们当军医,若是蓝海炼的,那真只能呵呵,人家可是号称神医!又在瑞瑶教供职,能到他们军营来当军医吗?再说了,蓝海是江湖人,他们对皇权什么的,压根没看在眼里,就算拿权势压人,他就能弃了南楚移到别处去住。
自天盛帝国灭亡之后,有很多固有的习俗都被打破了,什么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要是在各国兴起前,也许还可行,但各国建朝后,就把百姓划分了,有南楚人、西越人,东齐、赵国及北晋,各国人虽时有往来,但要讲落叶归根?
谁能确切知道自己的祖宗是打那处来的?
就是现存在各国的这世家大族里,有多少人能肯定回答,他就是嫡支嫡血?又有多少人是之后认的亲?
所以皇权,只在这些当官的人和想当官的人眼中,才是最重的,于黎民百姓来说?能给他们安定生活,能给他们长治久安的住所,没有天灾肆虐也没有人祸为患,让他们平静自在的养家活口,生养儿女,那就是给他们再多的钱财,他们也不会愿意擅离。
而江湖人嘛!虽然各国朝廷都想要节制这些人,但他们会武,就算派官兵去围剿,没有正当理由,就是官逼民反,明明白白的逼他们造反,只会给地方上带来不安和恐慌,是任何一个当权的皇帝不乐见的。
所以承平帝得知东齐十三皇子拥兵自重一事,他是请黎经时代为出面,与黎漱他们相商,是否能请他们协助,毕竟他们的总坛和总舵都在南楚嘛!要是东齐兴兵来犯,对他们瑞瑶教及凤家庄来说,都不是件好事。
黎漱也是因为如此才会答应走这一趟,而凤家庄嘛!他们是贩卖消息的,如果战乱不断,他们的消息络很可能会受此影响,而导致消息传送不易,如此一来他们还怎么赚钱?
对黎经时来说,能及早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不使其坐大,是件再好不过的事,老实说,他比较喜欢当个农夫、做个工匠,或经商,不管做什么,都比当军人打仗好。
他是半路出家的军人,被硬逼着领兵出战,想要活下去就要拚命,当小兵时,除了保住自己的命,还有两个儿子的小命,后来功劳越来越大,手底下跟着他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为了要把这些人平安带回来,天天绞尽脑汁。
如果只需要和敌人斗智斗勇也还罢了,偏偏更多时间要耗在,看他们不顺眼的同僚及长官身上。
回京得皇上重用,其实有个好处,就是他不用再花时间去和同僚、长官们打交道,只要把皇上侍奉好,就行了。
平心而论,承平帝还算是个不错的皇帝。
然而要黎经时说,他觉得伴君如伴虎,京城很危险,他们这些乡下人还是早早离开回乡去的好。
所以他打算等把这件事处理好,就顺势跟皇上辞官。
他还不晓得,因为此行建功巨伟,他将被承平帝封侯!就算他辞官,也还是个侯爵啦!
京城里,自庆安长公主被宫里的嬷嬷看管起来后,就逐渐清醒过来。
这日,嬷嬷们听了太医院正的话之后,个个不禁为之一悚。
“院正您的意思是,之前有人给长公主下药?”
“是。”太医院正长叹一声,要不是几位嬷嬷们仔细,怕长公主再这么被药物影响下去,等孩子出生了,她也完全疯了。“
嬷嬷们大骇,这什么药啊!?竟然这么厉害,能把一个好好的人变成疯子?
“这药这么厉害,那长公主肚子里的孩子?”
太医院正苦笑,“那孩子啊!在胎里就长期受此药物所影响,嬷嬷您几位想想吧!长公主都会疯了,那孩子能得着好?恐怕活着落地都会成问题。”
“这药那么歹毒,到底是何人炼的,这炼药人的心思可真是歹毒啊!”嬷嬷们纷纷痛骂那炼药人。“这么黑心肠的人,就该断子绝孙才是。”
还别说,那位炼药人如今还真是应了嬷嬷们的咒骂,没有子嗣血脉,更半死不活的躺在床上,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第五百八十五章 尘埃落定()
庆安长公主府,毕竟是皇帝的妹妹,她有孕在身,虽未婚成孕,但皇帝都没说什么了,其他人也不好指责她,再说了,静王、平亲王这些兄弟们,谁不是妻妾成群,又怎么好说她什么?
顶多就是在知道,她被人在饮食中下了药,让妻子叨念她几句,他们是兄长,不好自己出面,都是派妻子前往公主府探视。
事实上,这件事也很让大家无语,长公主府是她的地盘,竟然还能让人钻了空子,这简直令人不能相信,如果她是个不管事的,出这么大的篓子,至少还能找人负责人,可她压根就不曾将长公主府的权力下放,她把一切都抓在手里,却还是让人钻了空,给她下了毒。
说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却发生了。
平亲王妃和静王妃等人都觉得这事实在太匪夷所思了,可也让她们打心底瞧不上庆安长公主。
要知道长公主府里侍候的下人,全都她自己挑的,连自己挑上来的人都管不住,这管家的能力也未免太差了!
走在庆安长公主府中,一路行来倒还井井有条,平亲王妃低声和自己的心腹大宫女道,“乍看之下,好像也没太差吗?”
“娘娘,这一切可是皇上派来公主府的嬷嬷们努力后的成果!奴婢可听说了,几位嬷嬷初进府时,要不是有皇上派来的御林军跟着,长公主府里的下人可没那么老实。”
“是吗?”扶着大宫女的手,平亲王妃缓缓走着,“对了,庆安肚子里的孩子……”
“奴婢让人去问过了,似乎是月份太大了,要是强行打胎,怕不止大人受苦,还可能一尸两命,皇上便道,让那孩子待着吧!等呱呱坠地后再视情况而定。”
对平亲王妃来说,庆安长公主肚子里的孩子保不保得住,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就算庆安长公主未婚生子好了,也跟平亲王府的名声无碍,毕竟庆安长公主早就嫁人了嘛!
“真是作孽啊!”平亲王妃叹了一声,问,“可知谁是……”
“听说是云平侯府那位高才子。”大宫女低声回答。
平亲王妃愣了下,随即才露出嘲讽的笑容来,“真是,原来是他啊!不是听说他家里打算给他娶妻了吗?”
“云平侯是有这打算,不过侯夫人则不想替他费心思。”
“就不知,陛下会不会给他们赐婚。”
大宫女听了一愣,有些不敢相信的问,“娘娘,皇上为什么会……”她懂了,庆安长公主都已经怀高云鹏的骨肉了,不嫁他嫁谁?皇上可不傻,真要把怀了高家孩子的妹妹,硬塞给黎经时,那是结仇啊!
“云平侯会同意这门亲事吗?”
庆安长公主和高才子年纪相差可大了,若是双方都不当回事,在一起乐呵几年,过些年一拍两散,云平侯这做父亲的也没什么好说的,但要他儿子把庆安长公主娶回家?
媳妇才进门,就已经有年纪和继父年纪不相上下的儿女,大宫女光想就觉得全身鸡皮疙瘩直冒。
“嫂嫂来得可真早。”静王妃笑吟吟的从后头追上来。
“哪儿话,我们府跟长公主离得近,来得自然早。”不过就算来得早,庆安长公主还在拥被高卧,她们这些做嫂嫂的也不好打扰孕妇,只能在外头闲逛。
静王妃皮笑肉不笑的朝平亲王妃扯了下嘴角,跟长公主住得近了不起啊!哼!住得这么近,也没发现庆安那死丫头珠胎暗结啊!搞到现在,都几个月了,想打胎都没法打,她跟人家说定了儿女亲事,就因为这个没脸没臊的死丫头,害对方打了退堂鼓,让她好不容易说定的事告吹了。
想起来就气啊!
不过她今天会晚到,是因为宫里刚传出来的新消息。
“嫂嫂可听说了?”
“听说什么?”平亲王妃疑惑的问,宫里能传出什么消息,让静王妃跑到她面前来得瑟?
“听说皇上下旨赐婚了。”
“赐婚?”谁和谁?念头甫闪过,平亲王就反应过来了,“是给庆安的?”
静王妃笑着直点头,“就是啊!只不过这男方是谁,还不晓得。”
平亲王沉吟道,“你既得了消息才过来的,怕传旨的天使就要到了,有咱们两个做嫂的在,可不能让庆安那丫头失礼。”这死丫头还在睡呢!
“怎么,她还没起?”静王妃愕然,然后兴起一阵艳羡,谁嫁了人做人媳妇,能像庆安长公主这般,睡到日上三竿也没人敢管,丈夫还在时,就敢公然在长公主府养小白脸。
“还没呢!”说着就命人领她们去见长公主,“赶紧的,赐婚的旨意就要到了,长公主却还在睡,赶紧把人请起来,可别让传旨的天使久等。”
长公主身边侍候的大宫女、女官和太监们迟疑片刻后,虽是动起来了,但动作迟缓得叫人想哭,他们心说,传旨的天使都还没影儿呢!要是冒冒失失把长公主吵起来,回头长公主怪罪下来,挨罚的可是他们。
平亲王妃看了怒极反笑,有这样分不出轻重的下人,可见长公主平常是怎么管下人的。
静王妃自进长公主内室后,就坐在临窗的大炕上,捧着一杯茶慢慢的喝着,看平亲王妃被气得说不出话,心里暗笑,该,叫你装好人。
等传旨的太监来了,庆安那死丫头却不见踪影,陛下肯定要怪罪,她可不想被皇上和庆安迁怒。
平亲王妃看静王妃坐在一旁当看戏,心里气不不打一处来,只是实在不好说什么,见使唤不动人,索性破罐子破摔,她也不管了!
不多时,负责传旨的太监到了,众人一听,哟?还真来了传旨的天使啦?就不知是下什么旨意了?
庆安长公主身边侍候的人,这才紧张起来,慌慌张张的硬是把庆安长公主请下床。
庆安长公主起床气很大,手一挥,离她最近的女官,白玉无暇的脸庞立刻出现红红的五爪印记。
看得平亲王妃和静王妃脸都僵了,两人不由暗自庆幸,自己方才不曾托大的上去喊人起床。
好不容易洗漱好,按品大妆穿戴好,已经时近正午。
等庆安长公主接了旨起身,都过午时了。
她对皇帝的赐婚,显得一片茫然,接旨后回到内室,这才像刚看到平亲王妃等人。
“嫂嫂们什么时候来的?”大概是被之前那不明药物所影响,庆安长公主时常一副不知身在何处的样子。
“我们来的时候,你还在睡。”
“是吗?”说着又打了呵欠,几乎坐不住的往下滑,平亲王妃看着皱了眉头,让人扶她到床上躺下,“你这是怎么了?莫不是孩子闹腾,晚上睡不好?要不然都睡到这个点才起,却还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长公主身边的女官忙道,“是因为那不知名药物所影响的,也不知是那个黑心肝的,竟然给长公主下药。”
“你们也是的,长公主是个心宽的,你们这些侍候的,就要多加小心才是!怎么会让人钻了空子?”
长公主的女官和大宫女等人皆低声认错,心里却道,她们平日当差最是小心谨慎,可谁会料到,长公主养的面首们会对长公主下药呢?
没错,她们手边有做记录,那个面首是那几天侍寝的,所以问过太医院正,得知长公主大概是何时被人下药的,就能推算出是谁下的手。
所以她们已然知道是高云鹏动的手脚,对这位号称才高八斗的高才子的人品,很是鄙夷。
只是……
“嫂嫂,我刚刚有没有听错?皇兄真为我赐婚了?”
“是啊!”平亲王妃笑吟吟的道,“陛下最疼长公主了,知道你有喜,自然是要为你做主的。”
庆安长公主听了先是灿然一笑,那笑容一出,让平亲王妃及静王妃看得目眩,好半晌才别过头去,心里难免赞叹,真不愧曾是京城第一美人啊!
不过还没等她们完全反应过来,就听庆安长公主疑惑的问,“可是皇兄怎么会把我许给一个姓高的?他明明姓黎啊!”
不是吧?这位主还在妄想着要嫁黎经时?皇帝都已经为她申斥了黎经时,连他两个儿子都没幸免,统统被皇帝责罚,闭门反省了。
而这位主还在……等等,庆安长公主不会是因为被药物所影响,脑子不清不楚,才会一直念叨着黎经时吧?若真是如此,那还真不能怪责于她。
平亲王妃和静王妃两个,也和侍候长公主的人一样,不止咒骂那缺德带冒烟的炼药人,还不忘咒骂一下那个给长公主下药的家伙。
长公主府这厢似乎没把赐婚对象放在心上,但在云平侯府,可就不能当做不知情了!
只是云平侯夫人完全想不到,皇上怎么会给庶子高云鹏赐婚,把庆安长公主下嫁给他,这里头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吗?
想到这些年,因为这个庶子而背负的罪名,云平侯夫人觉得自己很冤,明明什么都没做,却被庶子四处宣扬,说她这嫡母待庶子如何不善,差点没把她鼻气歪了。
明明是他自己不争气,虽考上秀才,却怎么都考不上进士,说来也是她傻,当初被庶子一跪一哭的就心软了,允许他回老家去参加考试。
原以为回老家去,竞争的人没那么多,也许就考上了,谁知这家伙一回老家,被老家那些人一拍捧,根本就没时间温书,考不上也是应当的,更何况他本来资质也没多好。
可没想到,高云鹏没考上进士,竟把责任推到她身上,说是因为嫡母打压,所以才会考不上,云平侯听闻后,还跟她闹了一场,要不是跟着高云鹏回老家的管事说了实话,只怕云平侯夫人在云平侯那里,就当真成了苛待庶子的嫡母了!
只是云平侯相信也没用啊!这世上就是有不少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同窗对高云鹏的说词深信不疑,认定他回老家考试,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找上门来,全是因为云平侯夫人授意管事做的。
这些人为高云鹏的遭遇愤愤不平,在外头常常说起高云鹏被嫡母欺负的事,就连高云鹏成了庆安长公主的面首,也被说是嫡母故意设计庶子的,为的就是要坏了庶子的名声,好让他娶不到老实。
这个说法压根就经不起推敲,因为就算是庶子,成为长公主养的面首,对云平侯府来说,也是丑闻一件,可是会影响高家儿女们的婚事的,云平侯夫人的脑子得有多不清楚,才会去设计庶子和长公主成一对?
若说想要儿子尚主,她又不是没有嫡子,明媒正娶不好吗?再说庆安长公主的年纪可不小了,都一枝花的年龄了,又有儿有女的,她得多想不开,才会想让家里娶一尊菩萨回来供着?
嫡子都不想他尚主了,更何况庶子?
这些年,高云鹏又不是正经驸马,不过就是个面首,还敢回府来跟她耀武扬威,哼哼,她若要整他,绝对能整得他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而且还能让庆安长公主看不出蹊跷来。
之所以不去弄他,无非是现在懒得出手罢了!
她可以等,等到庆安长公主厌弃他的那一天,再出手就好。
只是她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皇帝竟然给他们两赐婚了?这是在闹怎样?还有,外头不是说庆安长公主肚子里的种,是黎经时的吗?皇帝还因此怒斥了黎经时,收回他手里的兵权,命他父子三人老实待在家闭关反省,等等,皇帝不把庆安长公主嫁给黎经时,反把她赐给一个秀才面首……
该不会庆安长公主肚里的种,其实是高云鹏的吧?
那皇帝收回黎家父子的兵权,不会是做戏的?
云平侯夫人虽不知皇帝到底想干么,但从皇上赐婚高云鹏和庆安长公主,看出事有蹊跷,眼睛倒也是蛮利的。
云平侯反倒没妻子想得这么多,他为庶子高兴不已,高云鹏的姨娘是他的宠妾,儿子有出息,她在府里的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侍候云平侯时,自要比平常更加用心,把云平侯乐得找不着北了。
因为高云鹏不住在家里,虽然早从他安插在长公主府的眼线那里,得知皇帝赐婚的消息,但按说他应该不晓得,所以他便耐心的在他置的小宅里等消息,云平侯夫妻都不知他在外置了产业,因此就算想派人通知他,也不知从何通知起。
云平侯便叫妻子先行打理起来,公主下降,比普通婚嫁要繁琐得多,高云鹏的姨娘见事已尘埃落定,方才派人去小院通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