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被织田信长吞并了,那织田家可就是两百四十多万石的巨无霸了,实力不比足利家逊色多少。尤其是三好长庆也未必能拦得住织田信长,,要是被织田信长整合了近畿之地,别的不说,四百万石总归是有的,那样就和现在的足利军实力持平了。所以看到织田信长有爬起来的迹象,足利墨龙就得上去给他一棍子,再把织田信长脖子上的绳子用力勒紧一点。
另外一边,山阳道同样发生了一件大事!传说中的陶妮马,哦不,口误,是陶晴贤大将率军征伐两面三刀的叛臣毛利家,结果在严岛遭遇惨败,两万五打四千人把毛利元就一顿猛抽,然而就在陶晴贤以为胜券在握而全力出兵的时候,毛利元就却对防御空虚的陶晴贤本阵发起攻击。但是陶晴贤可是号称西国无双的大将,虽然被毛利元就打得措手不及,但还是成功的挡住了毛利军的攻击,真正让陶晴贤大军军心崩溃的是海上的战斗,陶晴贤麾下的海军遭到了以毛利家为首的,可以说濑户内海所有海贼的围攻,尤其是濑户内海最强的村上水军参战,更是让战局急剧恶化。在岛上作战的陶晴贤大军都能看到自己海军惨败的样子,这意味着他们就算赢了,也很难撤回去,瞬间全面崩盘,无论陶晴贤怎么努力,都无法挽回军心。绝望之下,他想要冲入毛利军自杀,但是却被下属阻止,但是始终没有找到渡船的他还是想选择自杀。
不过这次,陶晴贤却得到了意外的帮助,就在他铠甲都脱了,介错人都找好了,就准备拿刀划自己肚皮的时候,属下却突然一片欢呼声:“有船!传来了!!”
“嗯?”陶晴贤立马一跃而起,定睛望去,居然还不止一艘船,而是三十多艘大船组成的庞大舰队,久居高位经常和各地商人打交道的陶晴贤一眼就认出来,这清一色的都是福船!是明国舰队!“不知他们是站在哪边的?”
另一边,以村上水军为首的濑户内海的海贼们也接近了这里,乍一看,海面上皆是海贼们的旗帜,但绝大多数海贼的船只都只是关船,他们的主要生意就是打劫过往的商船,要是全指望抢别国海商的商船,早就饿死了,而且别国海商的船哪有那么容易抢?海贼们最好的安宅船也比眼前的明国舰队最小的福船小一圈。毕竟海贼们终究是海贼,他们不可能有海商那样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完备的后勤基地,这也是足利墨龙一直没怎么招揽海贼而是和汪直合作自己造军舰的原因。
就在海贼们纠结自己能不能打得过明国舰队时,又一支舰队出现在了陶晴贤的视线里:二十多艘西班牙大帆船!这支舰队和明国舰队虽然不是一个国家,但此时显然是一伙的,他们和明国舰队主力构成了防御圈,并派出船只靠岸,接应陶晴贤的溃兵。
绝处逢生的陶晴贤激动的爬上最大的那艘船,想感谢一下明国人和西班牙人的帮助,一个明显是道场弟子打扮的人却笑吟吟的看着自己,周围的明国人和西班牙人显然都以他为尊。见此场景,陶晴贤脑海中浮现了一个荒谬的念头,失声道:“难道是关东管领大人?”
第两百零八章 汪直之死()
足利墨龙亲自带着明国商人和西班牙商人组成舰队来捞陶晴贤可不是对这位西国无双的大将有啥特殊感情,虽然从小姓起家的陶晴贤人到中年依旧是帅哥一枚,但人家的能力是实打实的。
实际上陶晴贤算是西国之地唯一能压的住毛利元就的人了,此前陶晴贤和毛利元就都效力于大内家,但是大内家在月山富田城遭遇惨败后,毛利元就就走上了自立之路,开始周旋于尼子家和大内家之间,并吞并了小早川家和吉川家,成功压制了安艺国之地,势力大增。而陶晴贤则在月山富田城惨败后被当成了替罪羊,权势大减,尤其是主公大内义隆开始宠幸相良武任,渐渐疏远了陶晴贤,相良武任上台后则开始着手压制各地诸侯,强化大内义隆权力,并约束对外战争,恢复国内经济民生。这一切都使得相良武任和陶晴贤发生了严重对立,并直接引发了陶晴贤联合各地将领暗杀相良武任的行动,但是暗杀行动却被大内义隆发觉,并严厉惩罚了陶晴贤。这极大的伤害了陶晴贤的感情,要知道陶晴贤从少年时起就贴身侍奉大内义隆,多少次血战都是陶晴贤带兵打下来的,月山富田城惨败,大内家名将战死无数,又是陶晴贤带兵断后,掩护大内义隆撤退。战后被当成替罪羊,陶晴贤没有怨言,战后被剥夺了权力,陶晴贤也没有怨言,他始终觉得大内义隆只是迫不得已,但还是真心对他的,但是为了相良武任惩罚自己,这就让陶晴贤不能忍了,这不光是感情上的事,更是一个标志:自己失宠了!!
意识到自己再继续等下去,可能会面临被清洗掉的危机后,陶晴贤忍无可忍,决定起兵反抗,早有准备的大内义隆和相良武任当即出动了上万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朝陶晴贤的居城攻去。但是大内军中很多将领都同情陶晴贤的遭遇,出工不出力,有的甚至临阵倒戈,结果大内义隆的讨伐军被陶晴贤率三千人打垮,大内义隆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自杀。陶晴贤取得了大内家的控制权后,并没有取而代之,而是迎回了大内晴英作为大内家的家督,自己则率军返回了居城,此举得到了大内家的地方实权派们的赞赏,至此大内家的最高权威由家督转到了陶晴贤手中。
但是大内义隆的死却让大内家的文治派遭到了惨重打击,毛利元就这时候趁虚而入,大肆招揽文治派势力为自己所用,这就触及大内家武将派的底线了。所以陶晴贤才率领两万五千大军讨伐毛利元就,陆战毛利元就就算智计百出,陶晴贤凭借西国无双的才能照样压的住他,但是海战被毛利元就摆了一道,导致军心动摇,全面溃败。虽然陶晴贤被足利墨龙捞了出来,但是大内家主力却近乎在严岛全军覆没,这样的惨败对大内家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了月山富田城之战,至于怎么收尾就看陶晴贤自己了。反正足利墨龙只是来表个态度:我是支持陶晴贤的。这样就可以了,大内家就算衰落了,那也是占据四国之地的大势力,毛利元就再强,现在也就安艺一国而已。陶晴贤应该能压制他几年,不至于让毛利元就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膨胀为十国霸主。到时候用屁股想都知道毛利元就肯定会勾结织田信长在近畿抵抗自己的上洛军,所以得防患于未然。
足利墨龙与陶晴贤深入交谈一番后,便乘船返回了关东,说到底还是海军力量不够,否则这一次足利墨龙坐自己的舰队来就行了,但是他也没办法,造船本来就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又不是招兵登记一样,随便找一个就行。造船业造个一两年的大船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这次足利墨龙拉上了明国舰队和西班牙舰队一起,来武装调停两边的战斗。反正海贼们终究还是海贼,又不是毛利元就的私兵,他们可没那么大的决心和勇气同时对明国舰队和西班牙舰队发起攻击,那样就算赢了也是惨胜,捞不到什么好处的。
倭国的和平在足利墨龙的努力下再一次得到了维护,使得足利墨龙又在关东种了一年的地,不过很快他就得到了一个让他看起来十分悲痛,背地里快乐疯的的消息:汪直死了!
汪直其实死的也很莫名其妙,至少是很对不起他的身份。由于有了足利墨龙向明国称臣这条投名状,所以汪直比历史上提前了很多年接受朝廷招安,也到了比历史上更高的待遇,天天在各地游玩,也没人敢拦着他,毕竟这可是政坛上的当红炸子鸡啊。但是汪直投靠朝廷,终究是严重损害了沿海士绅的利益,结果就在汪直在逛街的时候,被当地衙役当场拿下,理由是行动过于招摇,没等汪直在各地的关系网动员起来,汪直直接被推到刑场给砍了!给砍了!是的,就这么砍了!死于行动过于招摇!据说那个砍了汪直的小官也没受啥处分,直接调到别的地方官升一级,自罚三杯去了。
这个小官没事,汪直麾下的船队可就炸了,原本明军水师已经偷偷包围了这帮老海盗,准备来个瓮中捉鳖,一切行动都像教科书一样完美,但是已经糜烂的明军水师在已是哀兵的老海盗们的攻击下居然差点被打得全军覆没,老海盗们轻易突破了水师的包围扬长而去。不过离开了海岸,老海盗们却出现了严重的分裂。汪直的嫡系部队有按照汪直此前留下的吩咐,和船队里倭国人占多数的舰队前往关东投靠足利墨龙的,也有驶向杭州想趁机劫掠一番泄愤的,还有自己跑回去找海岛占山为王的。亚洲最强,甚至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强的海盗集团就此分崩离析,历史上直到李旦的崛起,才重新将他们整合起来,不过那已经是后话了。
得知汪直被明国官员斩了的消息,关东也是哀鸿遍野,虽然明国移民们平时对这个老海盗头子也没什么好感,但是毕竟是人家把他们从饿死的边缘救到这里来的,等汪直一死,按照明国人死为大的传统,各地都举行了祭祀仪式。足利墨龙则在江户城亲自主持了最大的祭祀仪式,并为汪直修建了比八幡神宫还大一号的祠堂,安排人四时祭祀。此举倒是让汪直的嫡系们哭的稀里哗啦,觉得自己老大还是没托付错人,反正他们已经对大明寒心了,纷纷表示对足利墨龙效忠。就这样,足利墨龙成功的继承了汪直在关东苦心经营多年的遗产,以及汪直部分船队,再加上这些年足利墨龙自己造的船队,可以说此时的足利家已经拥有了倭国最强的海军。
第两百零九章 火炮时代()
眼看离足利墨龙所说的五年之期越来越近,近畿的局势明显变得更加不安起来。织田信长此前一番血战,终于将尾张丢失的半国之地夺了回来,但是对浅井朝仓的攻势却始终进展缓慢,只能一座城一座城的与之争夺,好在织田信长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总算也打到了小谷城下,但是对于这座坚城,织田军几次强攻都没能拿下来,看起来只能长期围困才能落城了。但是另一边,和石山本愿寺打了多年拉锯战的三好长庆突然攻破了石山御坊,将城内的大师们尽数屠戮,而后挥师北上,波多野家坚守多年的要塞同样被三好长庆迅速攻克,顿时让织田信长心痒难耐。多方调查后,织田信长才知道原来三好长庆从南蛮人手里买到了一种名为大筒的武器,说起来也就是一个特大号的火枪,拿来轰城门百试百灵,就是时不时有个炸膛的惊喜在等着。
织田信长才不在意炸膛这种小事呢,反正又不是他亲自操作,炸也炸不到他自己。所以赶紧派人和南蛮人联系购买大筒事宜,不过南蛮人要价也够黑的,一门大筒要五千贯的天价,不过这时候还是卖方市场,爱买买不买滚!织田信长为了能尽快攻下小谷城,也顾不得这些了,花大价钱买了六门大筒,并雇用南蛮人把大筒运到了小谷城下,在绚烂的炮火中,轻易的轰开了让无数织田家健儿血染沙场的小谷城城门。随后如潮水般的织田军立刻涌了进去,当天夜里,小谷城被攻陷,浅井一门在天守阁自尽。
小谷城沦陷的消息传到朝仓义景的耳朵里时,朝仓义景整个人都快吓傻了,特别是那种可以轰开城门的武器,这东西没法防御啊,但是朝仓家目前也没有和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织田家打野战的本事啊。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织田信长再次调用大筒轰开了金崎要塞,越前国门户洞开!
惊惧之下,朝仓义景只得向织田信长表示臣服,幸好在足利墨龙上洛在即的压力下,织田信长也不敢像历史上那样拿朝仓义景的脑壳当酒杯用,开出的条件还是比较优渥的:朝仓家保留一乘谷城周围三十万石,当然共同出兵抵御足利墨龙这种话就不用再提了,那都是必须的。
摆平了越前后,织田信长又马不停蹄的攻入一向宗肆虐的加贺,这些借着朝仓家衰落的机会到处搞事情的大师们,直接遭到了织田信长的平推,整个加贺几乎被织田军屠戮一空,玩的比朝仓宗滴还要彻底。
尝到了大筒的甜头后,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都大量购买南蛮人的大筒,同时也尝试自己仿制。但是大筒这东西哪有那么容易能玩出来?造这个可比造火枪要麻烦多了,最重要的就是材料问题,炮壁的光滑程度和均匀程度可是一个很难用人力解决的问题。不过好在两家掌控着倭国最为精华的地区,倒是也凑出来一个两百多门大筒的火炮队。
奔着先下手为强的原则,织田信长在说服了三好长庆后,两家联合出动,尽起近畿之兵十三万人,直奔尾张。在顺路用两百门大筒轰平了长岛城后,伊势国豪族纷纷臣服于织田信长,没办法,他们都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守城的话还能和织田信长一战,野战就必须得有一个强力领导者,不然就是送菜的。问题是,两百门大筒这个真的没法守城啊,只能跪了。
织田信长也没有闲情逸致和伊势国的豪族们继续扯皮,直接裹挟他们的主力,继续朝着三河国压去。此时的织田三好联军已经膨胀到了十五万人,这样庞大的兵力,哪怕是三河蛮牛也麻爪了,但是已经成为一向宗信徒的他们可不会得到织田信长的宽恕,只能拼命抵抗。但是不管是守城还是野战,他们同样不是织田信长的对手,唯独化身野武士袭扰大军后方倒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只是这样做根本拦不住织田三好联军前进的步伐,三河国要塞几乎都被夷为平地后,联军继续向远江国前进。
今川氏真同样知晓大筒的事情,明白这东西目前来说根本没法防御后,非常光棍的下令全军收缩防线,两万多今川军携带老小直接跑关东避难去了。反正天塌下来有足利墨龙顶着,他怕什么啊。见织田三好联军势如破竹的取了东海道三国之地,就连武田信玄也坐不住了,不顾武田义信以死相逼,当即尽起大军两万七千人南下,要与织田三好联军会师在浦原城下。他可不傻,自己独自出兵的话,看似足利墨龙会把主力调过去对付织田三好联军,但他手里没有大筒啊,攻城速度肯定还是很慢,这样是捞不到什么好处的,还不如直接加入织田三好联军,跟着混口汤喝。
但是让所有人费解的是,一路战必胜攻必取的联军,居然在浦原城下停住了。不是织田信长不想继续前进,而是实在做不到啊!太田资正又不是傻子,在这里白白蹲了五年坑,他作为足利家的核心高层之一,是非常明白足利军正在攒大炮玩呢。从那个时候起,他就知道以后战争的方式必然会改变,和南蛮人与明国人商议守城之法之后,太田资正作为城池防御的顶级大师,居然玩出来类似欧洲棱堡的东西,要知道这时候意大利人也刚发明棱堡不久,在欧洲都还没普及开来。
用传统的城墙防御大炮不是说不行,而是成本高的离谱,就算是以明清之国力,也只能造的起几个重点要塞,最经典的莫过于山海关防御体系,连重炮在一定程度上都扛得住。当然,这也和天朝的对手一般都不怎么会玩大炮有关系。但是欧洲不一样,那么大点地方挤了一堆小国家,屁大点事能传的所有人都知道,大炮一普及开,欧洲人就不得不思考如何改善城市的防御体系了。和意大利人一样,太田资正将城墙尽量放低,运用壕沟的方式形成内壕墙。这种墙体可以充分运用地势和土壤的体量,吸收炮弹的动能,而且城墙位置低矮,大幅提高了对应大炮的防御能力。壕沟以外,用挖出的土堆填出冲击坡,让防御方的火力能够最好的压制从野外来犯的敌军。为对攻击方形成包围的态势,星状角突出于防御线以外,从而增到了射击的角度和长度。由高耸的城墙到低矮的壕沟,虽然暴露了城墙以后高出地面的建筑,却最大的保护了城墙以上作战人员的安全,从而提升了城市的防御能力。
虽然足利家内部对这种新的防御方式的效果还有异议,但是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却在太田资正的防御下碰的头破血流。本来这种防御方式主要就是针对有大量火炮的对手的,如果纯粹以步兵进攻的话,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但问题是太田资正手里既不缺火枪也不缺大炮。得知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合流的消息后,足利墨龙第一时间就调驻扎在箱根山防线的二线部队过去支援了。超过六千支火枪和一百门大炮铸成了钢铁防御,没有任何一支军势能顶着这样的火力攻上去。
第两百一十章 上洛上洛()
受阻于浦原城下的织田三好联军与武田军商量一番后,决定冒险分出五十门大筒,由三方一起出兵两万人,借道甲斐,翻越群山,直取武藏国,迫使足利墨龙出兵。要是能取得立足点,那么就对浦原城围困为主,其他大军主力一起北上,走甲斐进攻。这样虽然会对后勤造成极大的压力,但是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三好长庆都不敢走海路袭击伊豆,切断浦原城的后路,无他,足利家海军占据压倒性优势,三人要是真敢把部队派下海,足利墨龙肯定不介意将那些人都扔去喂鱼。
另一边,足利墨龙则发出檄文,要求长尾政景出动一万以上的兵力攻入北信浓,但足利家整体上还是处于守势,看起来并没有主动进攻的迹象。就在武田信玄亲自带兵在甲斐群山里跋涉的时候,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却得知了一个让他们崩溃的消息:足利墨龙带兵登陆尾张!
两百多艘大小战舰直接轰平了织田信长留下的海岸守备要塞,后续运输船直接冲上海滩,超过三万足利军已经登陆,用大筒轻易的敲开尾张所有要塞后,足利墨龙带兵直奔三河国。结果三河国幸存的国人众们纷纷从自己藏身的下水沟里跑出来喜迎王师,足利墨龙的兵团一下子扩张到了五万人,并继续朝着远江国袭来。
原本想要封锁消息的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却得知自己后路被断的噩耗却已经传遍了全军,瞬间意识到自己大军里又太多足利墨龙的暗线的两人却很是无奈,浦原城短时间内打不开,自己后路又被断绝,要不了多久连粮食都会不足。绝望之下,两人决定索性退兵,先以压倒性优势的兵力击败足利墨龙,再回头迫使太田资正投降。
不料退兵的消息像瘟疫一样在联军内部蔓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