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八六一-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曾纪泽出班道:“关于国家安全,本王已经重复了多遍,应当加强监控以预防,而不是因哽废食,采取弊病更多的官办方式。至于朝廷利益受损,我看倒未必,官办行业,弊病丛生,盈利不但有限,经营无方还要朝廷拿钱来填窟窿。商办的话,亏了是商人的,赚了的话,朝廷可以从中收取可观的税收,可谓是旱捞保收,如此相比,可见还是商办的好。”

这帮人开口闭口就一个钱字,眼里只有眼前的蝇头小利,全然不曾想过国家的长远发展,曾纪泽也只有以利益来支持他的观点。

接着,西系的一些大臣们,纷纷站出来提出质疑,从办报、义务教育、雇洋人,各方面的提出质疑,唯对于建立军工、开矿、这些事关强军的洋务全力支持。倒不是他们完全反对革新,而是畏首畏尾,只希望凡事慢慢的来,恨不得办一份报纸,先讨论上三年五载,再考虑要不要实行。岂知今日之中国,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给他们考量、论证和取舍。

东系在朝中的势力不及西系,而刘坤一、杨岳斌等军机大臣们在朝中势力薄弱,所以谁都不愿得罪,全都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故而曾国荃尽管不在朝中,曾纪泽在这场论战中,却仍处于不利的下风。

这个时候,一直默不做声的胡林翼忽然干咳了几声,曾皇忙道:“楚国公,你的身体可好?”

胡林翼道:“多谢皇上关怀,臣这是老病了,不碍事。”

曾皇便顺势道:“楚国公对吴王革新之事有何见解,你的眼光一向深远,朕很想听听你是怎么看的。”

胡林翼又咳了几声,这才不急不慢道:“革新之事,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古之商君变法彻底,则使秦国崛起,吞并六国。而宋之王安石变法,因神宗死、新法魔,半途而废,才使北宋未能中兴,终为金人所灭。前明之一条鞭法改革,张居正在时,国力日强,而居正一死,新法随之而废,前明亦逃不脱衰落之势。”

胡林翼缓了口气,接着道:“以史为鉴,大道自然明了。但凡革新,必当上下齐心,抱着破釜沉舟的信念,那这革新才能成功,国家才能转盛。若是百般畏惧,犹豫不前,则革新之举多是半途而废,诚如此,则国家危矣。皇上神武雄略,自然比臣等凡夫俗子明了,其实即使无今日之争论,皇上心中也自有分寸“姜还是老的辣呀。”

曾纪泽对胡林翼这番说词是暗自佩服,他深知国人好古,凡事必先从古训历史中寻找依据,所以简简单单的几个例子,便把这变法革新上升到了国家兴衰的高度,顺便还拍了皇帝几句马屁。而那几句马屁也拍得有水准,那话的意思便是,你皇帝同意革新那是你的英明,不同意你等于给自己抹黑。

这一番话,比曾纪泽一味的强调革新有多少好处更有说服力。曾纪泽便想自己还是混迹官场日短,其中学问,只怕还有很多要和胡林翼学习。

胡林翼说话期间,曾皇是听得连连点头,待他说罢,便是忍不住赞道:“楚国公不愧是楚国公,三言两语就将这其中利害分析的清清楚楚了。嗯,不错,我华夏到了这个时候,不革新是绝对不行的。吴王的革新的步迈虽然是稍有些大,但总体的方向还是正确的。朕之前也说过了,将江苏省作为一个试点省,但凡革新之事,吴王你尽可放开手脚去做吧。不过,切记也不可太过急促了。”

曾纪泽暗松了一口气,这一轮的反对浪潮就算是过去了,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反对者依然存在,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必然会再次对变法革新发动新一轮的反对攻击。这使他意识到,必须加快速度发展自己的势力,唯有以权力与声望,才能强行推动改革的进行。

而在此时,朝中又传来浙江战报,西军久攻不下湖州,平浙的战争陷入了僵持阶段,这对企图速战速决的大明来说是颇为不利的。

于是曾纪泽趁势向曾皇进言,准许他调动东军主力,由江苏大举进攻浙江,与西军两面夹击,一举扫平左宗棠。(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

第一百六十三章新的变数

在得到了曾皇的准许后,曾纪泽旋即赶回上海,第一步着手对他的东军进行了改组。

将镇守徐州的向望海等三个团编为第一师,向望海任师长。

刘铭传、吴长庆、潘鼎新三个团编为第二师,刘铭传任师长、潘鼎新任副师长、吴长庆任参谋长,其下各团长,皆由出类拔粹的黄浦系担当。第二师驻守新克复的镇江以及江北一带。

将张树声、张树珊、周盛波三个团编为第三师,作为总预备队,布置于淮安市。

将程学启等三个团编为第四师,布置于苏州一带。

将胡雪参训导师改近卫师,负责上海、松江、太仓、常熟一线的防守。

将南方军团编为第五师,该师辖四个步兵团,一个炮营,一个机枪连,重要长官皆为清一色黄浦系出身,装备最为精良,是为曾纪泽重点培养的嫡系部队,由陈庆国任师长、郑爽杰、许冠容分任参谋长与副师长。第五师驻守于嘉兴、杭州,负责江苏南面的防御。

同时,新编的三个团编为第六师,师长吴宗敏,参谋长李潜龙同为黄浦一期毕业生,且在南方军团的战斗中经过历练,该师驻防于上海近郊奉贤。

新组建独立炮兵团,团长许厚才,享受师一级待遇,该师拥有近一百门进口克虏伯后膛钢炮。

新建机枪营,营长郭颂贤,该营装备有二十五挺加特林机关枪。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上海武器制造局的步枪车间生产能力扩充,使得纪泽型步枪达到了每年五千条的生产能力,也因此,东军所属部队中。已有近三分之一装备了国产的步枪。而该枪所用子弹,则实现了完全国产化。

在短暂而有效地整编之后。曾纪泽立即做出了南征浙江地决定。调程学启第四师、吴宗敏第六师、郭颂贤独立炮兵团南下。会合第五师。组成强大地南征军。由自己亲赴前线指挥。南下进攻浙江。

四万大军于十一月初进抵杭州。曾纪泽并不急于借助强大地火力立刻发动进攻。而是令大军分囤积于杭州内外。大张旗鼓地显示军威浩荡。以展示出一种要与楚军决战于杭州地战略意图。

时值秋末。天气已凉。东军已开始更换冬衣。那是上海机器织布局批量生产地棉制大衣。那是曾纪泽一时兴起。按照二战德国地冬天军服所制。不但能够保暖。还使东军将士们外观上看起来十分帅气。与战壕对面敌营地楚军土里土气相比。对东军地士气加分是很有帮助。

“王爷。大军已经休息了十日。也该发起进攻了吧。弟兄们都等得心痒难耐了。”程学启大步入帐。向曾纪泽“抱怨”。

曾纪泽信步到到帐门口。遥望帐外绵绵秋雨。道:“时机还未到。等左宗棠把他地主力全部调来杭州。本王自会让你们杀个痛快。”

程学启若有所悟。问道:“王爷莫非是吸引楚军主力尽数来杭州。与之决战。将其一举歼灭吗?”

曾纪泽不语,以示默认。程学启道:“楚军原本就有五万之众,在南京拥立之后,左宗棠又迅速的扩军,现下除了湖州的一万多人外,左宗棠能调动的人马至少有五六万之众,而且这些人马还大多装备了洋枪洋炮,王爷要与之决战,咱们胜倒是没有问题,只怕会是一场惨烈之战呀。”

曾纪泽笑道:“本王只是要将楚军尽数吸引来,何时说过要与之决战了。”

程学启一怔,困惑之情重新写在了脸上,不解道:“不与之速战速决,何以能迅速的平定浙江,若是长久拖下去,只怕会给了西军机会呀。”

曾纪泽意味深长道:“放心吧,本王自有妙策,你就好好的休整,不日,大战便将开始。”

程学启点点头,心里却是愈加的困惑。

在十里之外,淮军的帅帐中,左宗棠也是同样地困惑,他困惑的是,曾纪泽浩浩荡荡率号称“十万”的大军进入浙江,却止步于杭州城外,迟迟不肯对他地三万楚军发起进攻。

左宗棠经过分析,将曾纪泽的这种行为归结为“畏惧”他,于是,左宗棠趁着明军这段时间的按兵不动,大规模的从金华、台州等地调集人马,及至十一月初,云集于杭州城下地楚军已达到了五万之众。

左宗棠亦想凭借地主的优势,在杭州与曾纪泽所率地精锐明军决战,这一战若是胜了,大明将再也奈何不了他,只有承认他割据浙江的事实。

“大人,刚刚从宁波传来地消息,法国人以弹药补给不足,拒绝让常捷军开赴杭州,我们该怎么办?”参军余仁谦带来一个坏消息。

常捷军是左宗棠为对付太平天国而组建的一支中法混合军,该军全部采用洋教官训练,装备着最先进地洋枪洋炮,战斗力远高于楚军。这支常捷军在收复浙江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只不过其指挥权名义上在左宗棠手里,事实上却掌握在驻宁波的法军手中。

“哼,这些洋毛子,各各是心怀鬼胎,都想等着这场大战见分晓才表明态度。”左宗棠没好气的咒骂,又问道:“胡雪岩回来了没有,本官的军队还等着他的弹药来补给。”

余仁谦道:“胡大人捎来口信,说是上海新一批的武器弹药已经购到,只是明军在海上盘查的严密,他的走私船一时半会不敢出港,得等风声松一些才行。”

左宗棠哼了一声,道:“他雇外国的轮船公司运货,明军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上船稽查,商人果然还是商人,这个时候也准备看行情做投资了。”

(文)“大人,我军弹药储备只余下两个多月,打不起一场持久战。现下洋人态度不明,胡雪岩又准备做骑墙派,咱们的处境不太顺利呀。”余仁谦满口担忧。

(人)左宗棠沉思再三,道:“明廷的方略必是先南后北,一统中国,而后复兴国力,最终的目标。一定是英法这些在中国攫取特权的列强。洋人只是希望看到一个稳定的中国。而非一个统一、强大地中国,只怕他们最愿意看到中国四分五裂,这样才便于他们分而制之。我这就修书一封,陈明利害,你亲自去一趟宁波,将书信和本官的意思向法国人说明,我就不信他们会无动于衷。”

(书)“大人莫非是想引法国人干涉我中国内战?这可是引狼入室呀。”余仁谦满脸的忧虑。

(屋)左宗棠一叹,道:“凡事有得必有失。曾国藩他欺人太甚,我左宗棠就算是鱼死网破也绝不会遂了他的野心。借洋人之力对付明廷,这是本官目下唯一的取胜之途。”

余仁谦道:“末将心里一直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左宗棠道:“本官的性子你还不了解吗,有话直说。”

“末将一直觉得,大人在割据的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总想着固守浙江。时下福建、江西两省都宣称归顺明廷,云贵、两广几省态度不明。这几省地军力都不甚强,而明廷地军队也尚未来得及染指。大人大可以将眼光放得开阔些。何不发兵南下,迅速将这几省据为己有。到时不止可割据江南,还可与明廷一争这东南半壁之主啊!”

余仁谦的建议令左宗棠有猛然省悟之感,他一拍额头,喜道:“对呀,本官怎么没有想到呢!这沿海数省兵力空虚,明廷又在集中兵力巩固江北和侵我浙江,一时无暇顾忌,本官完全可以趁势将这几省据为几有,介时就算浙江失陷,本官亦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余仁谦的计策一下子让左宗棠的前景开阔了许多,他当即下令抽调一万人马,以协防的名义攻取福建,并传檄江南各省,号召尚未表明态度的督抚们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明廷的侵略战争。

数百里之外地台州,东海之中,碧波荡漾。

海平面上,隐隐约约有桅杆升起,朝霞染着,海水一线赤艳。当半轮旭日浮上海面时,在她光辉的笼罩下,一支庞大的舰队随之升上了海平舰,二十舰帆船战舰组成地舰队,“偷偷”的出现在了浙江中部海岸,旗舰“龙策”号的桅杆上,一面大旗迎着海风舞动,上书一个大字——明。

舰首,吴宗敏举起望远镜,借着渐亮的晨光,细观隐隐呈现地海岸,罢了,高声道:“传令下去,台州湾已近,各舰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旗语挥动,各舰气笛鸣响,人员纷动,水手们进入了战斗岗位,船舱中的步兵们则握紧了手中地枪,凝神待战。

海上风急,气温更冷,吴宗敏握望远望的手却出了细细热汗。作为一名黄浦军校地一期毕业生,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不到三年地军队生涯中,他即由一名排长青云直上,升为了东军一师之长。

尽管他这一届的军官采取的边战斗,边培养的方式,他在入学之前,已经是一名有数年军龄的军官,但与其他人的升迁之路相比,他仍可谓是平步青云。

现在,这是吴宗敏担任师长之后,第一次重要的战斗,吴王将这次奇袭台州的任务交给了他,毫无疑问,这是要着重培养他们这些黄浦系军官。

“好吧,吴宗敏,你可绝对不能给黄浦系掉脸,这一仗,只许胜不许败!”

吴宗敏心里给自己打气,再次举起望远镜观察,台州湾已近在眼前,而守卫炮台的楚军,似乎全无防备(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

第一百六十四章无耻的干涉

清晨时分,东军近海舰队对台州湾炮台发动了奇袭,三十多艘舰船,近一百多门大炮,对猝不及防的楚军炮台发起了猛烈的炮击,半个时辰之内便催毁了岸基防御工事。

紧接着,第六师的一万多步兵搭乘木船于台州湾登陆,迅速的战领了滩头阵地,吴宗敏在巩固了岸边工事之后,立即率大军望台州城杀去。

由于左宗棠先前的决战杭州计划,楚军从金华、台州、温州等重点城市抽调了大量的人马,使得各地防务空虚,台州一城守军不过一千而已。

楚军做梦也想不到,明军竟然会从海上来袭,惊恐失措的他们,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防守,明军不费吹灰之力便攻入台州城,一千守军大部分被歼灭。

吴宗敏拿下台州之后,在原有的城防工事上更为加固,同时派人由海路回杭州向吴王报信,并请运送粮草弹药,及支援兵员来台州。

台州位于浙江海岸中部,北接宁波,西临金华,南连温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在安抚民心已定的情况下,吴宗海留一团固守台州,自率两个团六千人马,马不停蹄的往浙江首府金华杀去,企图从中央将浙江一省截断,将左宗棠堵在浙北杭州一带。

台州失陷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杭州的楚军大营,众将大为惊骇。最为吃惊地自然是左宗棠,此时。他才真正的明白了曾纪泽为何按不不动地原多端,本官中了他的调虎离山之计呀!”左宗棠是跌足慨省府失却,咱们退兵的后路也会被截断。此地不宜久留,咱们得赶紧撤离啊。”

左宗棠犹犹豫豫,在帐中来回的踱步,迟迟下不了决心,杭州对他来说实在是太诱人了,实在是不忍心放弃。而这一场仗也败得莫名其妙,就此一枪不放的撤退,他左宗棠地一世英明又将何以自处!输给了曾纪泽这个“黄毛小儿”,他实在是心有不甘。

“大人,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呀。”余仁谦急切的催促。

话音未落,营外枪声大作。炮火震天。亲兵来报,言杭州城外的明军突然发起了全线进攻,在沿城二十里的战线上,同时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在明军强大的炮火轰击下。楚军多处营垒暗堡被毁,人员损伤严重。各条防线已显败溃之势。

外面此起彼伏地枪炮声。彻底打乱了左宗棠地心思。而前线承受着明军炮火地那些楚军士兵们。他们地心情更加地惶恐。台州失陷。明军直取金华地消息早已传遍了全军。战士们地军心怎能不被这吃惊地战况所动摇。

“罢了罢了。曾纪泽。你今日对我之羞辱。我左宗棠他朝必以十倍报还!”左宗棠是恨得咬牙切齿。不情愿地喝道:“来呀。传令下去。全军速向金华撤退。”

十里之外。曾经纪泽正在前沿阵地地地堡中。饶有兴致地观看着这一场“烟火”表演。看了一会。他放下望远镜。道:“对面地中军大营有了动静。我看左宗棠是准备撤退了。传令下去。叫炮兵团调整炮位。欢送楚军兄弟们上路。”

不多时。楚军里然开始撤退。只留下了大约一千人地“等死队”。抵挡明军地猛攻。曾纪泽随即下令全线出击。夺取最后地胜利。而炮兵团则对楚军逃跑必经之路进行覆盖式地炮击。当黄昏战斗结束失。楚军留下了近四千尸体。勉勉强强地逃脱了明军地追击。

“他娘地。这一仗真是打得太痛快了。”程学启兴奋地叫着。大步走入地堡。冲着曾纪泽就竖起了拇指。“王爷。你真是料事如神啊。那楚军就跟狗似地逃命。我差点就能宰了左宗棠那厮。”

曾纪泽心中得意。正要吩咐程学启继续追击。大军直奔金华。这时。大营中来报。言法国驻宁波领事赫德尔求见。

曾纪泽不由眉头暗皱,心里有种不太好的预感,他吩咐程学启先打扫战场,休整士兵,自己匆匆回了大营。

赫德尔有礼貌的向吴王鞠躬,接着又来了一番绅士而客气的寒暄,几句客套话过后,很快就拐入了正题,他道:“吴王殿下,法国政府对于贵军在浙江的攻势深感担忧,只恐贵军再扩大战火,可能会对我国在宁波以及浙江的利益造成威胁。”

曾纪泽道:“这个问题阁下完全不必担心,朝廷已与贵国达成协议,将维持并保护贵国在华的一切合法权益。至于我军的攻势,完全是针对叛军而已,绝不会威胁到贵国的利益,还请阁下放宽心。”

赫尔德语气变得严肃起来,道:“事实上,贵军的所谓平叛战争已经对法国的利益造成了威胁,就比如宁波,因战乱原因,我国的商人已无法进行正常的贸易经营。所以我希望,吴王殿下应当尽快的中止战争,坐下来与左大人谈判,立即恢复浙江的稳定局势。”

“左宗棠拒绝归顺于大明,企图割据自立,大明是绝不会容忍这种分裂主义的存在,讨平左宗棠是不容更改的国策。而这场战争将很快会结束,领事阁下所期盼的稳定局势,相信马上就能实现。当然,前提条件是,法国不会冒险介入这场我国平叛战争,否则,我很难保证贵国在战争中不会受到损失。”曾纪泽的语气也颇为强硬。

赫尔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