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目去见祖宗了。”
“这倒是,不过头儿,你杀了九个周军了,得到的赏赐也够多了吧。”
“那可不,也够买几亩地的了,只是要娶个漂亮点的老婆还差点,其实俺和英山老王家说好了,备齐彩礼我就去下聘,他家的闺女可是水灵得很呐。”
徐皓月听到这里不禁莞尔笑了起来,忽听身后脚步声响起,回头望去,却见张从颜也是独自一人走了过来。
见到徐皓月,张从颜躬身行礼,徐皓月却示意他不要开口,以免惊动了那边的哨兵,跟着徐皓月招招手,张从颜跟在徐皓月身后转身离开。
“周军果然开始怀柔之策以争取民心,从颜,你怎么看?”徐皓月边走边问道。
张从颜轻咳一声缓缓说道:“周军此刻收兵不战,一是雨季出兵不便,而且多有士卒水土不服,二便是要谨守已经攻占的州县,推行怀柔之策,收拢民心。在下猜想周军会在秋收之后发兵继战,那时候雨季已过,而且粮食已经大收,百姓也已经有粮食自养,周军便会大举南下,说不定周主还会第三次御驾亲征。”
徐皓月苦笑道:“这第三次御驾亲征必定是雷霆一击,一锤定音的,否则周主三征淮南不克就会成为笑话。”
两人的脚步声虽然轻巧,但一队白甲军巡兵还是循声上来查看,见到是主帅和参军之后,巡兵们抱拳行礼又接着巡逻去了。
徐皓月回头看了看这些兵卒,又接着向前走,口中说道:“从颜,那我们接下来还要打么?”
张从颜跟在他身后说道:“自然要打,没有周主亲笔信函来劝降之前,都要打下去。”
“假如唐主割地求和呢?我们怎么办?南下么?”徐皓月沉声问道。
张从颜轻叹一声道:“白甲军成军之时便是一枚弃子,说好听的就是抗周义军,说不好听的就是一群不听宣调的乱民,唐廷不会接纳我们南下的,就算勉强南下,接下来一定是诸军被打散充于各军之中,王爷则在金陵投闲置散做个太平王爷,如此而已。”
徐皓月苦笑道:“我也想到了,那不南下,我们又该如何?”
张从颜笑道:“正所谓士不畏死,奈何以死拒之。我等留在英山、盛唐继续和周军周旋,直到周军和我们订下城下之盟,我等便可归附周军了。”
徐皓月淡淡一笑道:“若是要归附,此刻我们就可以归附,你知道我在顾虑什么。”
张从颜捻着颌下三缕长须说道:“在下猜想周主会以招降白甲军为榜样昭示天下,这正是我们的机会,但归附的条件之一定要有白甲军仍是独立一军,仍由王爷统带。”
徐皓月嗯了一声道:“这个自然,不过我最想让周主答应的是淮南一地永不加赋!”
张从颜面色一变,停住脚步,看着回头望来的徐皓月深深一揖道:“王爷果然心系百姓,在下钦服。”
徐皓月摇摇头笑道:“我没你说的那么好,降周之后,我这反叛之名一定是逃不掉了,今后史书记载一定是骂名滚滚来的。”
张从颜也笑道:“这个倒是不会。”
徐皓月奇道:“为何不会?”
张从颜说道:“王爷割地之后不南下,仍坚持抗周,周主必然会遣使责问于唐主。王爷,你也知道唐主是什么样的人,如此一来唐主必然下诏,削去王爷的爵位、封地,昭告天下白甲军为叛军,他只有如此才能平息周主震怒,到时候王爷和唐廷再无干系,最后订盟归附大周,天下只会说唐廷无义,却不会说王爷不忠的。”
徐皓月哈哈大笑道:“从颜,想不到这你也想得到。”
张从颜微微躬身道:“唐廷官场黑暗,在下一身所学无用武之地,在下人微言轻,出身寒微,但王爷并不看重这些,对在下推心置腹,在下定要将所学皆用于报答王爷的知遇之恩才是。”
徐皓月笑道:“我就知道你平日里写字的时候,心里头就老在琢磨这些,快说说你还想了些什么。”
张从颜道:“王爷,其实吾军出路在下也想了很多,却不知道王爷志向如何?”
徐皓月淡淡一笑说道:“你是想问我,想不想做皇帝是么?”
看到张从颜微微有些惊讶的表情,徐皓月接着说道:“我也知道你想向我献什么计策。”徐皓月走到一处街边,此处有块青石板,徐皓月坐下身,又招招手让张从颜也坐下,跟着徐皓月缓缓说道:“我说了你可能会失望,但我的确没有做皇帝的野心,做皇帝要舍弃的东西太多,要算计的东西太多,要操心的事就更多,我生性喜欢无拘无束,而且太重情义,可不是做皇帝的合适人选。”
张从颜听了默然无语,徐皓月又道:“你想到的计策一定是趁着周军水军威逼金陵之时,我们偷渡到江南,打出入京勤王的旗号,带兵入京,掌控朝局,培植自己的羽翼,除掉唐主诸子,自立为帝,然后向周国请表称臣,划江而治,徐图复进是么?”
张从颜面色微变,但还是缓缓的点点头,徐皓月笑了笑,抬头看着天空的明月说道:“那这样,这个乱世只会更乱,会有更多百姓受苦,会有更多人死去,原本都是同种同胞却自己杀来杀去,契丹、党项这些外族日复一日的强大起来,日后中原又拿什么来对抗北方的外族?我可不愿再一次看到五胡乱华的惨剧!”
跟着徐皓月站起身看着张从颜笑道:“我只愿以民为命,尽早结束乱世,并非是为了一己私欲,若从颜觉得我志向平庸,不堪辅佐,大可另择明主,我绝不怨恨,还会送上荐书和财帛以谢。”
说完徐皓月转身便要走,却听张从颜大声道:“王爷,从颜一身不投二主,王爷既然以民为命,从颜誓死追随!”
……
第一卷武王山庄第一百六十五章淮南汛水疾
第六卷紫金血泪'第一百六十五章淮南汛水疾
到了七月初,徐皓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占城稻得到了大丰收,占城稻耐旱、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生长期短等优良的特性完全体现了出来,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每亩产粮三百八十多斤,共收得粮食三十多万斛。
看到戴司、荀盺和童铁头传来的书信,徐皓月欣喜不已,给刘逸轩和张从颜看了之后,便让张从颜提笔回信,让戴司和童铁头抢种第二季稻下去,希望能赶得上第二次的大收。
张从颜提笔之时却说道:“王爷,此刻粮食已多,再抢种,只怕谷贱伤农啊。”
徐皓月微微笑道:“不妨事,如今战乱各处都需要粮食,我们以平常价格收购农人的粮食,运到他处去卖便可,或以备不时之需,总之还要抢种下去,常言道天有不测之风云,谁知道后面会不会有什么灾祸发生,总之积谷防饥总没有错的。”
想不到随后真的被徐皓月这个乌鸦嘴给说中了,七月淮河流域普降大雨,看雨势便连一些淮上老人都说,从没见过如此大的雨势,想来是遇上百年难遇的大雨。结果淮河流域各大水系水位猛涨,江河湖沼皆发大洪水。在正阳城的白甲军因为湄水、淮水水位猛涨,不得不冒雨放弃正阳后撤到盛唐暂避。
到八月初,淮水流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农田村舍被毁、百姓流离失所,不少地方都是一片泽国。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在这一刻显得是那么的渺小和无助。这场大灾来临,让本来就饱受战乱之苦的淮南百姓更加的困苦,寿州、濠州、泗州、滁州、庐州、扬州等地流民数十万计。
面对汹涌而来的十多万饥民百姓,寿州李重进、濠州张永德、泗州赵匡胤、滁州向训等周将纷纷上书周主柴荣请示如何处置这些百姓。柴荣的回复很简单,以粮济民,后续会有粮食补充过来。
周军诸将纷纷打开粮库接济灾民,下蔡囤积的粮食如流水般往南输送,寿州、濠州、泗州等沿淮州县由水军运粮,滁州稍远但也派出了粮队运粮过去接济。好在向训攻破滁州之时得了唐军的十万斛粮食,加上运来的粮食勉强够接济灾民和军队自用。
而唐军的做法则是完全相反,扬泰楚等州县根本无多余的粮食周济百姓饥民,唐军控制的州县纷纷开始驱赶百姓饥民。两年的战争让南唐积蓄的家底差不多都用尽了,如今还要应付淮南、吴越的战事,唐廷根本拿不出多余的粮食来喂饱灾民。于是乎,淮南大地上,灾民们哭声震天、扶老携幼纷纷往周军控制的州县逃难,他们听闻那边才有吃的。
在庐州的近十万灾民把龙彦尘吓了个半死,他也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喂饱这些灾民,好在徐皓月来了书信,让灾民们迁往盛唐就粮,龙彦尘阿弥陀佛的念了多少遍,真把徐皓月看做了活菩萨,在庐州的百姓便走了百余里的路到盛唐就粮。
此刻英山的梯田显示出了它的好处,都是在高出,不怕洪水影响,大雨来临之时,梯道之间也做了泄水的沟渠,各梯田之间的多余的水都顺山势排到山下汇成水流,直接流入湄水去了。但英山、盛唐等地地势低洼、平地上的农田还是受了灾,也有数万的灾民。好在英山的存粮甚多,喂饱这十余万的灾民不在话下。
这倒让张从颜、刘逸轩等人大大的惊讶,都言徐皓月的远见卓识,若没有徐皓月开垦梯田、购进占城稻的积谷防饥之策,这次大灾只怕英山和盛唐也要断粮了。听了这些赞扬的话语,徐皓月倒是大大的汗颜了一番,还好没人说他是乌鸦嘴。
这场大灾祸好像就是为周军安排好的一般,周军不遗余力的周济百姓,正好将怀柔之策发挥到了极致,一时间淮南大地除了庐州、盛唐、英山、蕲州、舒州少数地方之外,其余各州县的百姓都受了周军的活命之恩,对周军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唐军的无情也让淮南百姓的心彻底凉透了。
大灾之后便是大疫,徐皓月也知道这个道理,早早的让孙庭运带人准备防范疫情爆发,给百姓传授防范疫情的一些知识,比如一定要将水烧开了再喝,饭前便后要洗手等等。也好在盛唐在湄水上游,水源尚算洁净,而且孙庭运等人熬制的大锅预防疫病的汤药也起来作用,英山、盛唐没有爆发疫情。
但其他地方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各地相继爆发了疫情,周军、唐军也被波及,不少兵卒都病倒了。徐皓月让孙庭运带着人手分散到各州去赠医施药,倒是让这老道得了个神医的美名。孙庭运得了徐皓月的授意,没有周唐之分,只为救民,每到一地就看症试药,他的方子很是对症,又把预防的方子传授给当地的郎中。经过孙庭运和他弟子们的努力,淮南的疫情得到了控制,但还是有十多万人丧命。在疫病面前,老天爷是公平的,周唐两军都有兵将病亡,各州县平民之中病亡的有百姓也有富豪贵胄,在死亡的权力上,人都是一样的,就像生下来的权力一样平等。
在大水退去之后,徐皓月广招流民百姓在英山、盛唐等地开垦种占城稻自救,又从百姓中招募了精壮参军,白甲军兵卒粮饷优厚,百姓人数有多,纷纷踊跃想加入白甲军。众营官纷纷动手挑人,将白甲军扩充到了五万余人。
由于军伍扩充,原来徐皓月偷懒照搬的营连排班的编制不够用,而且再和唐军交流的过程中,徐皓月发现这称呼上也格格不入,人家也不明白你一个连长管多少人,算个什么官,而且这次上奏唐廷报捷之后,唐廷给的官位都是当时的军职,在使用上多有不便。
于是徐皓月再召集诸将商议之后,下令将白甲军军制改变,营号不便,一营为军,设营都虞侯,每营下面是八个指挥,设正副指挥使,每个指挥五百人,指挥下面设五个都,每都一百人,设正副都头,对应的下面便是什长、伍长的设置。
新丁入伍,各营开始新兵训练,现在每营差不多有四千余人,各营自己分开训练,然后每隔几天合练。
由于新军加入,加大了英山甲胄、兵器生产的压力,徐皓月命人打开府库将上次挑选剩下的精良兵器、甲胄发予诸军,又在百姓中募集得匠人数千,将盛唐的铁匠房和造甲房扩大规模,日夜赶制军器。
英若兰将养了几个月后,伤势渐渐好了起来,已经能下床走动,还开始练剑慢慢恢复。徐皓月一有空就过来陪着她,让英若兰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这天李煜和周宪回了书信,信中言道两人已经搬到了钟隐别院常住,不问朝政,每日抚琴作词,好不快活。信中也询问了英若兰的伤势,还邀请徐皓月夫妻等战事稍平,再到金陵座客。李煜的信中却提到,皇太弟李景遂迫于大皇子李弘冀的威势,几次上书请求李璟削去他的储位,但李璟似乎碍于先皇李昇的遗诏,要他传位于弟,有些迟疑,想不到李弘冀多番进宫面陈,惹得李璟很不高兴,储位还是悬而未决。
看完李煜的信,徐皓月暗暗摇头,这李弘冀虽然武毅刚勇,但在玩政治一道上却是个白痴,他如此逼迫自己的叔父,又老是在李璟面前唠叨,李璟一定会觉得他这是在逼宫揽权,没有一个皇帝会喜欢这样的儿子,因为他已经威胁到了皇权。按理说李璟也一定想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只是碍于面子上,也要推辞几次才说的过去,想不到李弘冀这般一闹,倒是惹得李璟不高兴,所以才迟迟没有改立储君。
又过了几日,皇甫继勋也来了书信,信中说沿海路行商的船队回来,交易大获成功,在契丹除了赚到不少钱财之外,又交易得契丹的上号马匹尽三千匹,还有上好精铁数万余斤,已经安排车船队运往盛唐。
徐皓月大喜,便让月字营的骑兵指挥、副指挥赵顺平、陈子剑两人在诸营中挑选精锐,扩充月字营的骑兵,等马匹到了便开始操练骑兵。
诸事安排妥当之后,这一日见英若兰似乎有些闷闷不乐,徐皓月问起情由,英若兰只是笑笑说没事,徐皓月问起英凝雅来,才知道英若兰是想家了。想起自己似乎也有大半年没有回英山看看,而且数万斤精铁到来,也需要让李庆下山来一趟,看看上次因为原料受限没能打制出来的兵刃,能否打制成功。而且义子徐子茗和刘小惠、童银姑等人也在英山,大半年没见,也有些想念。
如今诸事已经安排得差不多,徐皓月便让人准备车马,他带着英若兰、童虎头、英凝雅等人准备回英山一趟,临行前他交待英仲高加强城防,刘逸轩和张从颜辅佐英仲高,暂代军政大事。
……
第一卷武王山庄第一百六十六章筑兰雅圆房
第六卷紫金血泪'第一百六十六章筑兰雅圆房
回到英山已经是八月底的天气了,英山之上满山的枫叶已红,在云雾缭绕的山间,更显得分外妖娆,望着眼前漫山的红叶,却比春日的红花更为夺目,英若兰娇软的身躯偎依在徐皓月的身边,秀美的脸庞泛起一个浅浅的笑容,口中念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唐代杜牧的《山行》却是描绘枫林的名篇,念得倒也应景。
徐皓月转头见英若兰笑靥如花,身上幽幽的女儿香气传来,心中砰然一动,口中忍不住也念道:“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若云落落罩英山,兰香袅袅绕小楼。”这是徐皓月将电视剧中唐寅的我爱秋香这首藏头诗给改了一下,英若兰听了之后低声念了几遍,忽然明白过来,低下头脸上满是红晕,跟着将素首靠在徐皓月的胸膛之上,嘤咛柔声说道:“皓月,我、我的伤已经好了。”
徐皓月见她娇羞的模样,心里知道她的意思,低头亲吻了一下英若兰的额头,低声道:“我知道,昨晚我看过伤口了,那疤痕不算长,过些日子应该会淡下去的。”
英若兰微微一怔道:“你、你昨晚看过……”说到这里有些害羞便说不下去,徐皓月坏坏的一笑道:“给你说故事,后面你睡着了,给你盖被子的时候,顺便看了一眼。”
英若兰只觉得脸上好似火烧一般,但心里却是甜甜的,跟着忽然推开徐皓月,低下头快步便走,徐皓月有些奇怪道:“若兰,你怎么了?”
英若兰仍是低着头走路,那娇柔清脆的声音飘了过来:“我先回去了,晚上你早点过来,我还要听故事。”
漫天飘落的枫叶带着两人的柔情蜜意,似乎将整个世界都填满了,徐皓月摸了摸自己的嘴唇,上面还残留着英若兰的香味,望着枫叶落红的路上,英若兰一袭白衣翩然而去,脸上浮起了安然的笑意。
看看日头还没偏西,徐皓月拎起准备好的酒坛,往英山城内,武王山庄的后山而去,回英山除了惦念着刘小惠、童银姑、徐子茗和一众桃花村的村民之外,徐皓月还想再见见那老酒鬼英铁毅,他想好好劝劝这老头,还是搬回来一起住的好,英若兰这次受伤,说明没这老头刑克,该出事的还是会出,总不能一辈子父女俩躲着不见面吧。
徐皓月没让人跟着,独自一人上了后山,自从那一次夜袭之后,徐皓月便命人驻守在山下,天堂寨那边也让人驻守,不许任何人进秘道,这秘道有英家太多的秘密,也怕人打扰了武王英布的英灵。
过了岗哨,来到秘道口,徐皓月大喊了几声老酒鬼,过了片刻,一株老松树后,英铁毅才睡眼惺忪的走了出来,微微怒道:“大白天的叫魂呐!”跟着英铁毅走上前来劈头第一句话便是:“臭小子!我女儿怎么会受伤的?”
徐皓月呃了一声,黯然自责道:“这事你怎么骂我也不会说什么,我就不该让若兰上战场,的确是我的错。”
英铁毅仍是口中骂骂咧咧的,跟着看到徐皓月脚边放着的酒坛,温言道:“这次好在若兰没事,否则老夫不会放过你。”跟着便走过去提起酒坛来,大大的喝了一口,跟着席地而坐,长长的舒了口气。
徐皓月蹲下身,看了看英铁毅说道:“老丈人,回来和我们一起住吧,你难道要躲一辈子么?你回来,若兰一定会很高兴的。”
英铁毅又大大的喝了一口酒摇头道:“不了,老夫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回去我怕想起从前的事来,况且这次若兰大难不死,说不定就是因为我没回去,若是回去了,刑克了若兰那便不好了。”
“真不想回去?!”徐皓月笑着问道:“要是我和若兰生个外孙给你抱,你也不愿意回去?”
英铁毅大大的呛了口酒,惊喜的抓着徐皓月的胳膊问道:“若兰有喜了?”
“还没。”徐皓月耸耸肩,回答的很干脆。
英铁毅脸拉的老长哼了一声道:“臭小子,消遣起老丈人来了啊。”
徐皓月微微一笑说道:“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