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家收工回去之后,都能睡觉,可宋铮就没有这么好的命了,他还得接着捋清楚第二天的拍摄计划,基本上睡觉都是两点多,每天还要早早起来,第一个到片场,安排好准备工作,每天只有四个多小时的睡眠时间,而且连续一个月,就算是铁打的,也真的要撑不住了。

    任童先递给了宋铮一杯咖啡,接着道:“是文文姐那边打电话过来,说是宁导他们已经出发了!”

    宋铮点点头,宁皓这次一脑袋扎去大西北,也不知道最后能给他浪出一个什么东西。

    “还有件事,文文姐说,《集结号》的档期已经确定了,就在下周六,排片量和预想的一样!”

    宋铮听了,也并不觉得意外,六月初本来就不是电影市场最火的时候,抢在这个时候上映的也就是那么小猫两三只,突然蹦出来《集结号》这么一个三观端正的大制作,那些个院线商自然不会亏待了。

    “对了,苏文文说没说,我上次和她提的那件事!?”

    任童回道:“说了,文文姐之前也和几家院线的老板谈过了,可是对方没同意,只是答应提一个点,就这样还要求我们保密呢!”

    艹!

    宋铮再心里暗骂了一声,他早就知道那些院线老板不会答应,可是也没想到对方居然卡的这么死。

    要知道,在国内电影的分成比例是制片方拿41%,而院线方面拿59%,不过在这之前还要缴纳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以及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

    实际上制片方只能从剩下的91。7%中分账,如果一张电影票一百元的话,制片方实际上只能分得37。6元。

    利润的大头都被院线拿走了,现在国内有很多老牌电影制片厂因为效益惨淡纷纷倒闭,院线生意却是如火如荼,非常火爆,原因就在这个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万达等院线极力拓展自己的院线和影院的原因,不过对宋铮这些拍电影的来说,真的太不公平了,所以宋铮才让苏文文去和对方谈,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提高分成比例!

    最早的分成比例,制片方只占39%,这还是当初张卫平在《英雄》上映的时候,拼了命将分成比例提高到41%,可是从那以后,电影的分成就再也没有变过。

    而在这短时间里,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翻了几番,银幕增加上千块,几乎所有的电影公司都觉得41%的这个分成比例太低,电影人说到分成都是颇有微辞,但是,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

    和美国比较一下,人家美国制片方要拿60%的票房分成,而且从电影产业上下游来说,上游的制片方要承担的风险,显然要远远大过下游院线的投资风险,需要提高票房收益才更加公平。

    中国电影要走出去,就必须要与国际接轨,就要制定合理的市场规则,投资方风险最大,按国际惯例,投资方就应该占大头,这本身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就拿宋铮手里这部《集结号》来说,实际投资 平板电子书0万,要是票房2个亿,最终才能拿7520万的票房,根本回不了本,压力真的很大。

    而那些院线全是躺着赚钱,还拿大头,这tm真的太不公平了。

    宋铮现在要房分成的比例,这可不是为他的个人的利益,而是一旦分成提高了,所有国产电影公司、电影人都会受益。

    而且,在好莱坞电影票房只占电影收入的20%,而且大公司背后有传媒集团支撑,所以好莱坞六大公司才特别强势,能拿到六成,而中国的制片方完全是反过来的,票房收入占了80%,所以院线方面就强势。

    面对强势的院线,如果单靠个人,想要与之抗衡,几乎是不可能的,宋铮之前也想过要联合华谊兄弟,甚至是将新画面拉进来,让国内的几个大制片公司联合起来,向院线施压,将分账比例从41%提升到45%,增加四个百分点。

    如果能够成功,就拿去年来说,去年全国票房预计接近60亿,国产片大概30亿,按照这个比例,制片方能够多拿1。1亿!

    但是,宋铮因为着急要来美国拍摄《真实的谎言》,一时间也没顾得上这件事,只能先让苏文文和对方谈,他不怕做这个出头鸟,合理的利益,必须要争取。

    可对方还是拒绝了,只不痛不痒的答应提高一个点的票房分成比例。

    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院线!

    宋铮这个想法从来没这么强烈过,如果他的手上掌握着院线的话,就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不像现在这样,他就是闹腾的再凶,也没有办法逼迫对方。

    反倒是,他这边逼得急了,几大院线商联合起来,抵制他的电影,到时候,吃亏的只能是他。

    资金,宋铮现在有不少,可是要在全国铺设一条完整的院线,显然还不够,但是他手里还有腾讯的股份。

    腾讯在香江上市之后,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好几个涨停板,和前世相比,腾讯恐怕会用更短的时间,达到市值的最高峰。

    宋铮手里现在有腾讯37%的股份,是个人持股最多的,他也知道现在有不少人都在瞄着腾讯的股份,如果将这部分股份出售,铺设院线的钱就有了,但是,很显然,现在还不是出售的最佳时机。

    之前宋铮的想法只是寻找一个稳定的合作方,苏文文也一直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可是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一直都没有下文。

    现在,宋铮改变了想法,与其寻找合作方,倒不如自己拥有一条院线来的实在,因为关系再好的合作方,一旦涉及到利益问题,全都是扯淡。

    “哥!文文姐还让我和你说另外一件事!”

    宋铮一愣,道:“什么事,说吧!”

    “华纳院线决定退出中国市场,他们手里的几家电影院也正在找人接盘!”

    宋铮听得一怔,现在国内的票房市场正红火,院线也正是处在一个爆发性增长的时期,正是大有可为的时候,华纳怎么会退出?

    美国佬现在连钱都不想赚了!?

    宋铮想着,赶紧找任童要了手机,打给了苏文文:“文文!刚才小童说华纳院线打算退出中国市场,到底是怎么一档子事儿!?”

    听了苏文文的解释,宋铮才知道,敢情还是体制问题,早在2001年12月,中国加入to世贸组织时就曾许下承诺,允许海外企业和机构投资中国国内的电影剧院,但要求外资持股不能超过50%。

    2002年,华纳子公司华纳国际影院进入中国,和上影集团合资开设了永华电影城,2003年9月,总局在发布的《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中指出,外资在燕京、魔都等七个试点城市持股比例可放宽至75%,由此,华纳开始对华进行大范围投资。

    但好景不长,因为主管部门希望弘扬主旋律的电影,能到各地电影院排片播放,但华纳这些外资影院则出于票房的考虑,拒绝了排片要求。

    主管部门顿时意识到了外资控股的影院是个麻烦,于是就在今年颁布的《关于文化领域引入外资的若干意见》改变了先前的政策。

    新建影院均被要求“中方控股51%以上,或中方占有主导地位”,控制权的丧失,让时代华纳感觉前途渺茫,不得不停止在中国影院市场的投资。

    听了苏文文的解释,宋铮顿时在心里画了一个大大的“艹”。

    “铮哥!怎么样?咱们公司要不要出手?”

    这还用说吗?

    宋铮想的不就是要拥有属于自己的院线系统吗?

    现在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就摆在眼前,他怎么可能错过。

    “全力拿下!”om

第七百七十五章 院线建设() 
恋上你看书网 a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电影院线一直都是宋铮产业布局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院线,那么他的整个产业链就不完整,就缺少一环。

    另外,虽然他手上有腾讯的股份,可是短时间内,他根本就不打算出手,可是一旦影视公司在遇到融资需求的时候,由于没有固定资产可供抵押,那就非常麻烦了。

    而拥有了电影院之后,在融资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话语权,所以,很早之前,宋铮就动了心思,只是那个时候,他手里的资金不是很充裕,现在就不一样了,他去年在美国打得那场拳赛,为他带来了一大笔资金,再加上,这些年公司的盈利,他现在手上的资金非常充裕。

    这次《集结号》准备发行,院线商不肯提高票房分成比例,更是让宋铮意识到,拥有属于自己的院线系统,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之前,随着国家调整电影融资政策,院线首次对系统外资本开放,包括民营资本都可以独资建院线。

    宋铮第一时间就让苏文文收购了一些电影院,不过都不是一线城市,而是二三线城市,倒不是宋铮不想在一线城市布局,而是因为一线城市的繁华地段都有电影院了,很多地方甚至有三四家电影院,再往里面挤,就会变成恶性竞争,而二三线城市缺乏优质电影院,有大片的空间可以开拓。

    宋铮这么做也是在学那位娱乐圈纪委书记的老爹,万达影城开始布局的时候,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往一线城市里挤,而是主攻二线城市,等到万达影城完成了对二线城市的产业布局之后,人们才惊讶的发现,一只大老虎已经成型,而且势不可挡。

    从去年开始,宋铮就让苏文文开始在二三线城市购买繁华地段商厦的一两层,作为电影院来运营,到现在,他名下已经有了七家电影院开始营业,同时还有另外七家正在建设当中,不久之后就可以开业。

    宋铮相信等到十年之后,其他院线开始往这些城市挤的时候,他已完成产业布局,转而开始进军四五线城市了。

    当然,一线城市也不是放弃不管,只是不做普通影院,而是做精品电影城,做视听享受更加出色的一流影院。

    之前,宋铮杀进一线城市的计划,要等到四五年之后,才能去和那些老牌院线商搏杀,可是现在华纳院线要退出中国市场,可是给了他一个提前完成布局的好机会。

    宋铮动心了,苏文文也在第一时间,将华纳院线名下的电影院详细资料,发到了宋铮的邮箱里。

    宋铮虽然不是专业学经济的,对数字也不是非常敏感,但是那些资料,尤其是上面的数据,轧发现到目前为止,华纳院线的经营状况非常不错,再看那些图片,更是完全是按美国电影院的标准设计的,硬件和软件都非常出色。

    经营的这么好,突然要退出中国市场,想来也是不愿意继续跟着那些让人蛋疼的有关部门继续扯皮了,累心!

    宋铮以前也是死腻歪那些个相关部门,但是这一次不同,他甚至都要真心歌颂了,要是没有他们那些个不着四六的举措,他也就没有机会拿下华纳院线。

    “铮哥!你确定要拿下华纳院线!?”

    这还用问吗?

    肯定要拿下!

    不过华纳院线名下的电影院在股权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让宋铮有些顾虑。

    华纳院线在国内一线城市拥有五家电影院,在二三线城市也拥有七家电影院,这其中,有一线城市的四家电影院是华纳院线在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兴建的。

    按照当时的规定,外资投资院线,最多只能占49%的股份,剩余的51%要由中资控股。

    剩下的一家一线城市电影院,和七家二三线城市的电影院,是在后来政策调整之后,允许外资控股的时候兴建的,华纳院线占75%的股份,另外有25%在中资手中。

    “最要紧的这四家电影院,华纳院线的股份只有49%,即便是完成了收购,如果我们不能控股,也就没有意义,文文!这个中资的企业有意向出售手中的股份吗?”

    苏文文解释道:“这家中资企业并不是从事娱乐产业开发的,而是一家春投资公司,当初兴建的影城一直是由华纳影院在经营,中资方面对院线这一行并不了解,所以后来建设的电影院,他们才只占了25%的股份,而且据我掌握的消息,之前华纳院线已经和那家中资企业谈过,希望他们可以接收全部股份,但是这家中资企业却不愿继续投资,所以他们应该是愿意出售手里股份的。”

    这样就没问题了,只要能控股,宋铮心里就踏实,他可不想自己废了半天力气,最后为别人做了嫁衣:“这几家电影院,我看着都很不错,很有潜力,必须,文文,你突然和我说这个,应该不光是华纳院线的事吧?”

    苏文文笑道:“铮哥,我们现在手里,算上正在建设的电影院,已经有了十四家电影院,要是能顺利完成收购的话,加上华纳院线的十二家电影院,我们就能同时拥有分别设在一二三线城市的二十六家电影院,铮哥,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可以准备组建自己的院线系统了!”

    苏文文的打算完全在宋铮的意料之中,只是他还有些疑虑:“文文,要组建跨省院线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源是不是太少了!?”

    一旦组建了自己的院线系统,而且还是纯民营性质的电影院线,势必要站在那些有国企背景的院线的对立面,遭受打压那是肯定的。

    谁让宋铮在拥有了自己的院线系统之后,就可以自产自销,这在美国都是不被允许的,在中国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可是到时候过来找麻烦的肯定不少。

    而且根据规定,民营企业要独资组建院线,组建单位必须在三年内投资不少于5000万,用于本电影院线公司中电影院的新建、改造。

    同时,组建省内院线必须拥有10家影院,组建跨省院线必须要有15家分布在不同省份的影院。

    完成对华纳院线的收购之后,宋铮掌握的电影院数量倒是够了,但还是太少,尤其是面对那些老牌院线,根本没有一争之力。

    5000万的投资对宋铮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大事,真正的麻烦在于一旦面临那些老牌院线的打压,他现在掌握的资源,能不能撑得住。

    当然了,所谓的打压,也只是宋铮的猜测,他现在可是在上面很多大人物心里都是挂了号的,等到《集结号》上映之后,他更是直接成了自己人,虽然院线和他要归属的那一方并不是一个系统的,但是总归要顾忌一下。

    可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同时作为制片方,院线商,是不是被允许。

    虽然走关系,拿到院线牌照不难。

    比如万达院线成立的时候就只有五家电影院,而且还都在二三线城市,但总局以万达的电影院业绩突出为由,准许万达组建院线,实际上就是走了关系。

    苏文文却根本就不担心,道:“铮哥,我觉得我们没什么好顾虑的,现在民营资本开始伸手电影院线的也不在少数,就是枪打出头鸟也轮不上我们。”

    宋铮仔细想想,也觉得很有道理,在国内,他可是一直都很低调的。

    “好吧!我同意了,不过院线组建之后肯定得找人负责,我们还需要一个总经理!”

    苏文文没有在第一时间回话,而是沉默了一阵才道:“铮哥!你觉得我~~~~~怎么样?”

    苏文文!?

    宋铮刚才想到了几个人选,甚至都打算找猎头公司了,却没想到苏文文会毛遂自荐。

    苏文文的能力自然没得说,这些年工作室变公司,事实上一直都是苏文文在打理,他们两口子各有各的事,基本上不掺合。

    让苏文文来打理院线公司,肯定是没问题,但是,公司这边怎么办?

    苏文文等了一会儿,也不见宋铮给个答复,解释道:“铮哥!其实公司这边也不是离开我就不行,尚姐最近这段时间,也开始接触核心工作了,我觉得她可以接替我的位置,再有就是,国内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制片方拥有院线系统,但是谁知道以后政策会怎么变,我离开公司,打理院线,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宋铮没明白,道:“可是资本输出方都是我和你嫂子,到时候人家一查就知道是一家人的产业。”

    “所以我们需要绕个圈子,比如在国外成立一家离岸的投资公司,然后以投资公司的名义组建院线,就算是谁都知道内情,只要他们抓不住把柄,就肯定没事儿!”

    苏文文都这么说了,而且宋铮也听得出来,打理公司的事,苏文文已经不感兴趣了,人家事业心强,要寻找新的挑战,宋铮挡着也不是个事儿。

    “好吧!我答应了!”

    苏文文在那边比画了一个v,瞬间踌躇满志的。

    宋铮接着道:“好了,你现在是院线的ceo了,打算接下来怎么干!”

    苏文文显然是早有准备,立马道:“我觉得第一步就是扩充我们的实力,自建的速度太慢,我们可以吸引部分小型院线,甚至是单体电影院加盟!”

    宋铮对这些虽然不是太懂,但是那些经营快餐搞加盟店,他还是明白的,苏文文要搞加盟院线,优势就在于扩张速度快。

    但是也同样存在这很多问题,首先,加盟影院与院线的归属性很低,许多电影院今天还从属于这家院线,明天别的院线开出更好的条件,就会立马跳槽,其次,加盟院线不是直营,电影院质量良莠不齐,在管理上肯定会存在很多困难,像是之前发生过的偷票房,还有瞒报票房、服务差等等,这些问题都很难解决。

    这就像国内很多kfc的加盟店,就因为店员的服务态度很差,差点儿让kfc在国内臭了牌子。

    宋铮清楚这种加盟店的弊端,自然不能同意,道:“我的意思还是要坚持自建,不要搞加盟!”

    宋铮的态度非常明确,什么都不如自己的好,省心,方便!

    但是苏文文希望搞加盟,也是有理由的:“铮哥,现在国内娱乐产业,尤其是电影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我们将来的对手也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手里的电影院资源越多,对竞争对手的压力就越大。”

    宋铮知道苏文文这话确实很有道理,如果手里有足够多的电影院,任何竞争对手都要掂量掂量。

    就比如正在拍摄的《功夫之王》,陈锦飞要跟着他叫板,宋铮到时候只要喊一声:老子不排《功夫之王》,那肯定会压缩这部电影的生存空间。

    但是,这样一来,弊端就更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