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北境之王-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置?是否也……”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用手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如果抓住的只是普通的黄巾贼,韩湛也许还会网开一面,毕竟那些人大多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可自己现在抓到的“黄巾贼”,却是袁绍的手下假扮的,如果不由分说全放了,没准他们会带人回来报复,到时遭殃的还是村里的百姓。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斩草除根,把他们一个不剩地全杀掉,免得再生祸端。

    但要吩咐赵云把这些袁兵都全部杀掉时,韩湛不禁又犹豫起来。虽说赵云会不折不扣地执行自己的杀俘命令,但有可能因此而心生芥蒂,认为自己是一个残暴之人。这样一来,以后想招揽他就困难了。

    就在左右为难时,他无意中朝远处人声鼎沸的打谷场方向看了一眼,心里顿时有了好主意,他连忙吩咐刚爬上马背的罗什长:“罗什长,你去打谷场去问问谁是里正,然后把他带到这里来。”

    罗什长领命离开后,韩湛望着赵云问道:“子龙,刚刚这名袁兵说,他们是跟着淳于将军到此。你可知这淳于将军是何许人么?”

    赵云低头沉思了片刻,抬头回答说:“如果某没有记错的话,这位淳于将军,应该就是袁本初手下的大将淳于琼。中平五年,他曾担任西园八校尉中的右校尉之职。”

    西园八校尉是什么鬼,韩湛不清楚;但对于淳于琼却有很深的印象,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就派他领兵两万看守乌巢的粮仓,但他却在营中整日饮酒作乐。曹操率兵偷袭乌巢时,他因醉酒而不能迎敌,结果战败被擒,粮仓也被曹军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曹操让人割去他的耳鼻手指后,绑在马上放归袁营,被恼羞成怒的袁绍杀掉。

    四名长者在罗什长的引导下,来到了韩湛和赵云的面前。他们一起跪在赵云的马前,磕头道谢,口称:“多谢将军活命之恩。”

    听到老人们叫自己将军,赵云有些慌了手脚,他连连摆手说:“各位老丈,你们搞错了,我不是什么将军,是一个小小的百人将。”他朝旁边的韩湛一指,“这位是韩府君的公子,是他率兵来救你们的。”

    老人们连忙转了一个方向,又冲着韩湛磕头:“谢谢公子活命之恩,谢公子为村里剿灭了黄巾贼。”片刻之后,几人痛哭流涕地要求韩湛能为村民们做主,处死所有的黄巾贼。

    听到老人们的请求正和自己的心意,韩湛不禁心中暗喜,便连忙翻身下马,上前将几位老者一一扶起,随后一拱手说道:“韩某来迟一步,害得诸位乡亲受苦了,还望各位老丈多多担待!”说完这番套话之后,他把话题一转,“不知哪位是里正啊?”

    最右边的一位老人直起身子,拱手道:“回公子的话,老朽是里正。”

    “老丈,”虽然韩湛恨不得立即将那些抓住的袁兵全部处死,但要他亲口下达杀俘的命令,他却有点开不了口。因此他只能假意劝说里正:“上天有好生之德,如今这些黄巾贼已束手就擒,若是处死,未免有违天和。不如把他们训诫一番,就放了吧,让他们也有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韩湛的话刚说完,几位老者又开始拼命地磕头,一名衣着华丽的老人更是哭诉起来:“公子,千万不可纵虎归山啊。黄巾贼不光抢光了老朽家的牲畜,还侮辱了家中的女眷。老朽的孙女才九岁,这帮禽兽也没放过她。”说完,又不停地磕起头来,一边磕头一边嚎啕大哭。

    从这位老者的话里,韩湛便猜到他可能是旁边高宅大院的主人,想必在这次袁兵洗劫村庄的过程中,他的损失是最大的。

    没等他说话,里正又补充说:“公子啊,花家的闺女被黄巾贼看中,从人群里把她拉出来时,花家老夫妇上前阻止,被乱刀砍死……您可要为冤死的乡亲做主啊!”

    对于袁兵所犯下的这些恶行,韩湛早就有心里准备,倒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而坐在马背上的赵云,在听完这些假黄巾贼杀人越货的行径后,不禁双眉倒竖,眼中杀气腾腾,他心里总算体会到韩湛为什么会在袁兵表明身份后,依旧毫不迟疑地命人杀掉他们。

    韩湛听完老人们的哭诉之后,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而是扭头问赵云:“子龙,你怎么看?”

    赵云深吸一口气,随后答道:“禀公子,某认为还是把那些抓住的黄巾贼,交给村民们来处置吧!”

    老人听到赵云的话,又是不停地磕头,还感恩戴德地说:“多谢将军,多谢将军。老朽们来生一定结草衔环,报答二位的大恩大德!”

第0011 章 公子袁谭() 
韩湛和赵云带着骑兵一回到营地,就看到荀谌从帐篷里迎出来,一脸焦急道:“谢天谢地,你们两人总算回来了,都快把我急疯了!”

    韩湛连忙翻身下马,上前回答说:“有劳舅父挂心了,我不是平安回来了么。”

    张郃闻讯也从不远处的帐篷赶过来,着急地问站在韩湛身旁的赵云:“村里的黄巾贼都肃清了吗,我军伤亡大不大?”

    “回禀军司马,”赵云拱手答道:“村里的217名黄巾贼,除首领一人逃脱外,剩下的已被我军全部斩杀。某带一百骑兵出击,回来还是一百骑兵,不曾伤得一人一骑。”

    张郃听说村里的黄巾贼都被消灭了,心中先是一喜;但听到赵云说不曾伤一人一骑,却产生了怀疑,他心里觉得就算骑兵是步兵的噩梦,但要消灭超出自己一倍的敌人,哪怕对方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乌合之众,要想做到零伤亡也不可能。他赶紧清点了一遍骑兵人数后,发现果然还是一百人,还多出了三匹战马。

    确认赵云带出去的骑兵毫发未损后,张郃不禁对自己手下的这名百人将刮目相看,要知道就算自己亲自带队出击,想取得这样的战果,也是非常困难的。他心中甚至在考虑,假如袁公入主了冀州,能对自己委以重任的话,那么一定要好好地提拔这位年轻的百人将。

    韩湛招呼着冰室,将那三匹缴获的战马牵过来,指着放在马背上的包裹,对荀谌和张郃说道:“这些是村民为了感谢我们消灭了黄巾贼,而馈赠的牛羊肉、财物和美酒。”

    等赵云带着部下离开,韩湛和荀谌张郃一起回到帐篷里,他向两人说起了袁兵假冒黄巾贼,洗劫村庄一事。

    张郃是嫉恶如仇的性格,听完韩湛的话以后,重重地哼了一声,随后猛地一拳砸在了面前的几案上,声音因为愤怒有抑止不住的颤抖,“这哪里是官兵?分明就是匪!真是给袁车骑丢脸。如果不及时处置的话,一旦袁车骑入主了冀州,那么老百姓更要吃苦了。”

    荀谌则要冷静得多,他等张郃发完牢骚后,谨慎地问:“湛儿,你是如何处置那些被活捉的袁兵?”

    “还能怎么办?”韩湛态度鲜明地说:“我把他们都交给村民处置了,估计现在都死光了。”他深怕荀谌会打断他,便加快语速说,“这样的害群之马留不得,否则等他们成为了冀州的主人后,会有更多的黎民百姓遭殃。”

    “湛儿,你说得对。”荀谌若有所思地说道:“不过此事不宜声张,对外,我们就说是剿灭了一股洗劫村庄的黄巾贼,反正都死无对证了,谁也拿我们没辙。明白吗?”

    “明白。”韩湛和张郃点着头,异口同声地回答。

    ……

    ……

    第二天一早,车队又重新启程。

    韩湛骑在缴获的战马上,和赵云并肩而行。有了昨晚并肩作战的经历,赵云对韩湛的态度亲密了许多。他左右张望了一下,见别的骑兵离自己都有一段距离,便小声地问:“公子,某有一事不明,想向公子请教。”

    韩湛一伸手,笑呵呵地说:“子龙但说无妨。”

    “据某所知,我们的实力不弱于袁车骑,甚至还可以说远胜于他。”赵云一脸疑惑地问道:“为何要把冀州让给他呢?”

    “子龙,虽说冀州武有潘凤、麹义、张郃,文有荀谌、辛评、郭图。”韩湛见赵云对韩馥让冀州事情感到疑惑,便向他解释说:“潘凤在讨董卓时阵亡了,麹义不久前又背叛了府君自立,只剩下张郃将军一人。而文官呢,我刚刚提到的人,都早已和府君同床异梦;能力最强的沮授,虽然竭力反对让袁本初进冀州,不过独木难支,无法改变不了当前的局面。”

    赵云听后,仰天长叹,随后又问:“公子,要是袁车骑入主了冀州,你打算怎么办?”

    韩湛摇摇头,说:“我不知道,一切都顺其自然吧。”刚说完这句话,他忽然想到赵云在袁绍的手下待了没多久,就跑去投奔公孙瓒了,便提前给他打预防针,“子龙,袁本初固然没有忠君爱民之心,并非明主;如你不愿为袁氏效力,也不可去投北面的公孙瓒,他和袁绍都是一丘之貉。”

    虽然赵云的心里不太认可韩湛的说法,但表面上他还是客客气气地说:“多谢公子,子龙受教了。”

    正在这时,忽然有探马跑过来向赵云禀报:“前方发现一支军马,看旗号,好像是袁车骑的属下。”

    袁车骑的属下?听到探马这么说,韩湛和赵云都大吃一惊,因为根据他们所掌握的情报,袁绍的大营距离这里,至少还有八十里。这里突然出现一支袁军兵马,难道是为了昨晚的事情来寻仇的?

    而一直伴随着荀谌马车前进的张郃,见到自己派出的探马返回,连忙驱马上前,隔着老远就大声地问:“探马,有何军情禀报?”

    探马来到了张郃面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将刚刚向赵云报告过的消息,又重复了一遍。张郃听后,也和韩湛想到了一块,以为是袁军派人来报复,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正想找荀谌商议一下该如何处置,却看到韩湛和赵云已经并肩策马脱离了队伍,朝前方疾驰而去。他连忙吩咐身旁的罗什长:“你快点带人去保护公子,千万不能让他出什么意外,否则提头来见。”

    “喏!”罗什长响亮地答应一声,招呼本什的十名骑兵,加快速度去追赶前方的韩湛和赵云去了。

    韩湛和赵云两人之所以会脱离大队,朝有袁军出没的地方而去,主要是韩湛考虑到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就算自己现在侥幸躲过了来寻仇的袁军,但自己早晚还是要进袁营的,到时就变成自投罗网。与其那样,不如先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好制定一个应对措施。

    赵云深怕韩湛太紧张,在途中还有意没话找话,以分散他的注意力:“公子,昨天你骑在马上就像一个初学者,感觉随时会从马上摔下来;而今天呢,给人的感觉像是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骑手,看样子,你很有骑马的天分。”

    韩湛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今天骑马骑得这么平稳,也是这具身体原主人残留的技能,被自己融合了吧。

    忽听后面有人在高喊:“公子,慢行!等一等我们。”

    韩湛扭头一看,原来是罗什长带着十来名骑兵跟了上来,连忙放缓了马术。罗什长来到两人面前,拱手行礼,“某是奉军司马之命,前来保护公子的。”

    一行人疾驰了五六里,便看到前面的路上有一彪人马,约有五六百人,都是骑兵。看到这一幕,韩湛心里不禁暗暗叫苦,自己就十几个人,要是和对方火拼的话,肯定会吃大亏,而且就算想逃都逃不掉。

    有心调头回去吧,自己这行人早就被对方看到了,对方的十几面旌旗,正朝着自己的方向而来。见如今已是无路可退,韩湛便抬手示意大家停下,就站在原地等对方过来。

    双方还隔着十几步时,对方的马队便停了下来,一名将官从旌旗后面出来,远远地拱了拱手,高声地问道:“前方来的可是韩府君的队伍?”

    见对方不想要动武的样子,韩湛心说难道是自己判断错误了?为了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催马上前,同样高声地回答:“在下是冀州韩府君的公子韩湛,不知对面是袁车骑麾下哪位将军啊?”

    “原来是韩府君的公子,”对面那位身材高大,看起来相貌俊俏的将领,朝韩湛再次拱了拱手,客气地说:“在下姓袁名谭,是邟乡侯的长子,是奉家父之命,特在此处恭迎韩公子一行。”

第0012章 袁绍出迎() 
韩湛原以为这是袁绍手下的一名普通的将领,没想到居然是他的长子袁谭,便再次上下打量了他几眼,拱手客气说道:“原来是袁长公子,在下久仰大名。”

    袁谭来到了韩湛的面前,朝他身后看了一眼后,有些纳闷地问道:“韩公子,怎么你们只有这么点人啊?”

    “袁公子有所不知,”韩湛笑着回答说:“探马回报,说前方发现了一支来历不明的军马,我便带着几个人来查看,大队还在后面呢。”

    听韩湛说自己是来历不明的军马,袁谭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解释说:“家父听说这一带有黄巾贼作乱,担心路途不宁,特派在下来此处恭候。”

    韩湛听后,心说袁绍还真够殷勤的,为了早日得到冀州牧的印绶,居然派自己的儿子出营几十里来迎接。不过他还是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笑着问:“敢问袁公子,不知道邟乡侯的营地,距离这里有多远?”

    “在向西十五里,即是大营所在。”袁谭笑呵呵地回答道。

    向西十五里?!听到袁谭的回答,韩湛不禁扭头看了一眼旁边的赵云,正巧对方也侧着脸看过来,两人都在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吃惊。没想到袁绍为了早日得到冀州,居然如此迫不及待,还悄悄将自己的营地东移了几十里。不过这样一来,也说明昨晚的俘虏说的都是事实,既然不是大营只隔十几二十里,他们也不会出现在那个村庄里。

    正说话间,张郃所率领的大队,也出现在众人的视野里。袁谭好奇地问:“韩公子,不知道此次和你同来的,是冀州的哪位大人啊?”

    韩湛连忙回答说:“荀谌荀大人。”

    袁谭连忙带人迎了上去,在距离荀谌所乘马车还有十几步的地方,翻身下马,站在路边恭恭敬敬地说:“渤海袁谭拜见荀谌先生。”

    荀谌对袁绍家里的成员很熟悉,见袁绍的长公子袁谭站在路边迎接自己,也不敢托大,连忙下了马车上前和对方见礼。

    两人在路边相互见礼后,又聊了几句毫无营养的套话,随后袁谭说道:“荀谌先生,家父已在营中恭候,请上车随晚辈同往军营吧。”

    荀谌朝袁谭拱了拱手,转身上了自己的马车,继续朝袁营前进。

    ……

    ……

    袁绍得到袁谭派回的快马禀告,知道韩馥的使者即将到达军营,连忙召集文武,随他到营门外迎接。

    车队在距离袁绍五十步的地方停下,韩湛翻身下马,等后面的荀谌下车过来后,才一起并肩朝迎接的人群走过去。

    袁绍看到自己认识的荀谌陪着一名年轻公子走过来,连忙向前走了几步,提高嗓门问道:“前方来的可是韩文节的公子?”

    文节乃是韩馥的字,袁绍这么称呼,多少带有一丝讨好的意思。韩湛在心里寻思,自己如今的实力和袁绍相比,就好像蚂蚁和大象,对方只要一个手指头就能将自己碾成齑粉,做明智的做法,莫过于暂时和袁绍搞好关系。

    他连忙快走几步,在留袁绍还有五六步的地方停下,目不转睛地望着对方问道:“对面可是十八路讨逆军的盟主、威震虎牢、光复东都雒阳的车骑将军袁本初袁伯父?”

    袁绍没有想到韩湛一开口,就给自己戴了一顶高帽子,虽然在讨董卓的战斗中,自己出力不多,但毕竟是十八路诸侯的盟主,不管是谁取得威震虎牢、光复雒阳这样的战果,都和他的领导分不开。不过他的脸皮还是有点薄,没有当众将这些功劳都揽在自己的身上,而是老脸微微一红,“老夫正是袁绍!”

    韩湛连忙上前一步,深深一躬,态度恭谨地说:“侄儿拜见袁伯父!今日能见到当世豪杰,乃是小侄之幸!”

    见到韩湛摆出的如此低姿态,袁绍心中不免有些得意,连忙伸手虚扶一把:“此乃虚名,贤侄不必多礼,快快免礼!”

    落后两步的荀谌,见韩湛对袁绍如此恭恭敬敬,不禁一愣,心说公子今天怎么开窍了,居然对袁公如此恭谨。他连忙上前向袁绍躬身行礼:“冀州使者荀谌,拜见邟乡侯!”

    在双方见过礼以后,袁绍向韩湛和荀谌两人介绍自己身边的文武。首先介绍的是夺取冀州的始作俑者逢纪:“我来给两位介绍一下,这位是长史逢纪逢元图。”

    韩湛听后,只是面无表情地朝对方拱了拱手。而荀谌则上前拉住对方的手,热情地说:“元图,过了今日,你我都是袁公的手下,还望你多多照应。”

    逢纪也客气地说:“好说,好说!”

    结束完文臣之后,袁绍又开始介绍武将。他先介绍的是两位顶盔掼甲、身材魁梧、相貌丑陋、满脸络腮胡子的将领:“贤侄,这两位是我手下的猛将,颜良和文丑!”

    韩湛两眼直勾勾地望着面前的颜良文丑,心说这两位长得可真够丑的,上了战场,只需要把双眼一瞪,就能把对面胆子小的敌人吓得尿裤子。

    见韩湛一动不动地盯着自己,颜良文丑心里感到很别捏,不过想到对方是韩馥派来的使臣,虽然心有不满,却不能说出来,只是脸色变得很难看。

    荀谌见韩湛站在原地发呆,连忙走过去拉了拉他的衣袖,小声地提醒道:“公子,千万不可失礼。”

    荀谌的话让韩湛反应过来了,他咧嘴一笑,冲着颜良文丑深施一礼,开始拍起两人的马屁:“两位将军,请恕晚辈失态。晚辈刚刚在想,要是两位跟随袁伯父同去讨伐董卓,那么在汜水关前,只要两位任意一人出马,就能取华雄项上人头;虎牢关前,两位联手,足以杀得吕布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虽说刚刚韩湛盯着颜良文丑看个不停的举动,有些失礼,但他这几句奉承话一说出来,不光颜良文丑笑逐颜开,就连一旁手捻胡须的袁绍也是面带笑意。

    而站在颜良文丑身旁的一位威风凛凛的络腮胡将军,则是双目圆瞪,恶狠狠地看着韩湛,一副恨不得生啖其肉的感觉。韩湛暗想,大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