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北境之王-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见主公!”正和赵云说话的骑士,见到韩湛出现,纷纷单膝跪下行礼。

    韩湛认出这几名骑士,正是自己派去给王浑、周仓送紧急书信的虎豹骑,他依稀记得带队的伍长叫吴七,便直截了当地问:“吴七,你不是本侯派去给王浑、周仓送信的信使吗?”

    伍长见韩湛居然一口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心里不免格外激动。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目地,连忙向韩湛禀报说:“启禀主公,小的正是吴七,奉王浑太守之命,前来给主公送信。”

    听说是送信,韩湛便知道肯定和游说臧霸有关,连忙问道:“书信在何处?”

    吴七摘下背在身上的竹筒,从中抽出卷成一团的书信,双手捧着递给了韩湛:“书信在此,请主公过目。”

    韩湛急于了解王浑那里的情况如何,连忙展开了书信,快速地浏览上面的内容。刚看到一半,韩湛的脸上就露出了喜悦之色。站在一旁的郭嘉见状,猜到上面写的肯定是好消息,连忙问道:“主公,莫非王浑已经说服了臧霸?”

    “正是。”韩湛一边继续看书信,一边点着头回答郭嘉:“真是没想到,王玄冲此人办事颇为得力,居然真的把臧霸说服了。”

    郭嘉看到不远处的大帐已经搭好,便主动招呼韩湛:“主公,此处不是说话之所在,我们还是先回大帐去吧。”

    韩湛来到帐中,看完王浑的书信,然后交给郭嘉等人传阅,感慨地说:“臧霸能归顺,免除了我军的一场大战,使无数兵士得以活命,也算是大功一件。”

    郭嘉看完书信后,确认臧霸的确决定归顺冀州,放下了心中的巨石,抬头对如释重负地对韩湛说:“主公,别看到臧霸拥兵数万,奈何他并非出生什么世家,没有任何基础,就算勉强占据两地,但时间一久,恐怕地位也会岌岌可危。可只要归顺主公,就能被封为开阳侯,占据大义的名义,到时他的根基就会越来越牢靠了。”

    既然臧霸已经归顺,就需要尽快去安抚。韩湛站起身,对众人说道:“明日清晨、奉孝、子义、叔至率三千骑兵,先期赶往开阳。子龙率大军在后面缓缓而行。”

    韩湛的话刚说完,众人便起身恭恭敬敬地答道:“领命!”

    次日清晨,韩湛和郭嘉、太史慈、陈到等人,率领三千骑兵,朝着开阳的方向飞驰而去。两个时辰之后,眼看着开阳城在望,陈到催马来到了韩湛的身边,用手指着前方,大声地说道:“主公,前面的官道上有兵马,不知可是臧霸的兵马。”

    “兵马止步!”韩湛看到前方的官道上,的确有不少的兵马,他不知对方的来意是什么,便警惕地命令骑兵放慢了速度,同时吩咐陈到:“叔至,派人过去看看,对方是什么人。”工夫不大,两名骑兵就从阵中冲出,朝着前方的兵马策马狂奔而去。

    原本落在后面的郭嘉,看到前队忽然停了下来,赶紧策马来到了韩湛的身边,好奇地问:“主公,为何在此地停下?”

    韩湛用手朝前方一指,说道:“前面官道之上有不明来历的兵马,为了稳妥起见,本侯已经派人去查看了。”

    郭嘉听韩湛说完后,手搭凉棚朝远处张望了一阵,扭头对韩湛说道:“主公,据嘉看来,前方的这帮兵马似乎在准备欢迎谁。”

    虽说韩湛心里早就猜测可能是欢迎自己的队伍,可是在陌生的地方忽然出现这么一支兵马,在没有看到熟悉的人之前,却不得不保持警惕。因此他回答郭嘉:“奉孝,此处虽说靠近开阳,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若是今日王浑、周仓不出现,就等子龙大军到达之后再继续前进,免得中了贼人的埋伏。”

    “主公言之有理。”对于韩湛的这种说法,郭嘉表示了赞同,虽说王浑的书信上,说臧霸愿意归顺冀州,此地已是开阳地界,但依旧不能掉以轻心,万一是臧霸使诈,如此冒冒失失地闯过去,没准就会遭遇不测:“我们就在此处等探马的回报,看前方究竟是何许人也。”

    等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两人看到刚刚派出的探马,从前方的兵马出回来,另外还多了两个人。韩湛的眼力好,看到其中一人的身影比较熟悉,便对郭嘉说:“奉孝,你瞧瞧随探马一起归来之人,是否是元福?”

    郭嘉连忙凝神望去,看清跟着探马回来的两人中间,果然有一个是派到开阳的周仓,便连点了两下头,说道:“没错,的确是元福。”

    既然周仓出现了,那证明前面官道上的兵马,肯定不会对自己不利。韩湛扭头吩咐陈到:“叔至,命令兵马继续前进!”

    “主公!”陈到听到韩湛这么说,连忙劝阻道:“前面的兵马来历不明,就这般过去,恐有不妥。”

    “没什么不妥的。”韩湛冲陈到摆摆手,说道:“你没看到元福跟着你派出的两名探马一起回来了,想必前方的兵马是在官道上迎接我们的。”

    没过多久,周仓一行人就来到了韩湛的面前,他在马上施礼后,对韩湛说道:“启禀主公,臧头领亲自率人在前面迎候您。这位是他派来的部下,吴敦吴头领!”

    “元福,既然臧将军准备归顺我冀州,你怎么还称呼他为臧头领呢?”韩湛等周仓说完后,纠正他说:“应该称呼他为开阳侯!”

    吴敦虽说是赞同臧霸归顺冀州的,但那是看到冀州军势大,自己如果硬抗的话,等于是以卵击石,因此才选择权宜之计,先归顺冀州,以化解眼前的危机。臧霸派他随周仓来迎韩湛,他的心里多少还有些不愿意,但此刻听到韩湛所说的话,不禁眼前一亮,要知道,保荐臧霸为开阳侯,只不过是对方的招揽条件之一,如今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无异于是当众宣布臧霸成为开阳侯,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这么一想,吴敦对韩湛的态度顿时热情起来了,他抱拳施礼后,恭恭敬敬地说:“小的吴敦参见安阳侯,我家大头领率人在前面官道上等候,还请您移步前往。”

    韩湛在吴敦的陪同下,来到了迎接自己的人群前。坐在马背上的他,一眼就看到王浑,以及他身边那位满脸络腮胡子,穿着盔甲的武将,韩湛猜测那人大概就是臧霸,便翻身下马,快步走了过去。

    王浑和武将肩并肩地走过来,见到韩湛走过来,连忙停下脚步,躬身施礼:“属下王浑,参见主公!”

    他的话音刚落,身旁的武将也向韩湛抱拳施礼:“泰山臧霸,拜见安阳侯!”

    得知眼前之人果然是臧霸,韩湛连忙伸手扶住了对方的手臂:“韩某不知是开阳侯,多有怠慢,还请多多恕罪。”

    听到韩湛称呼自己为了开阳侯,臧霸迟疑了片刻,随后脸上便露出了笑容,他呵呵地干笑了几声后,对韩湛说道:“安阳侯,臧某已经在城内安排酒宴,为您接风洗尘,请吧!”

    韩湛连忙挽住了臧霸的手臂,热情地说:“多谢开阳侯的一番美意,那我们就一同入城吧!”

第476章 班师回朝() 
臧霸原以为韩湛如今挟天子以令诸侯,就算不会像董卓那般飞扬跋扈,也是一个趾高气扬,难以打交道的主。谁知今日一见,才意外地发现,对方居然如此平易近人,心中对他的好感顿时大增。

    到了正堂,韩湛本来想让臧霸做主位的,但他坚决不肯。双方歉让了半天,最后还是由韩湛坐了主位,而臧霸坐在他的左下首。两人就坐后,双方的文武官员才依次在各自的位置坐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臧霸开始谨慎地问起韩湛对自己下一步的安排:“安阳侯,俺已经归顺了冀州,不知您打算怎么安置我们?”

    对于臧霸的这个问题,韩湛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答案,此刻听到臧霸问起,便毫不迟疑地说道:“臧将军,本侯不是让王浑转告你,只要你们归顺了冀州,不光可以加官进爵,而且现有的兵马和地盘不做任何变动,依旧归你们管辖。”

    韩湛说话时,正堂里很安静,不光臧霸听清楚,就连他手下的孙观、吴敦、尹礼都听到了。见韩湛愿意信守诺言,在座的诸将不禁相互对视,他们都从对方的脸上,看到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既然韩湛愿意兑现自己的承诺,接下来的宴会气氛就要热烈多了。不光竭力主张归顺冀州的吴敦、尹礼二人起身向韩湛敬酒,就连反对最强烈的孙观,也硬着头皮起身向韩湛敬礼。

    韩湛从王浑给自己的书信里,知道最反对臧霸归顺冀州的人是孙观,心里对他很是不满。此刻见他前来向自己敬酒,还是暂时放下了对他的不满,满脸堆笑地和他说了几句,并喝了一杯酒。

    酒席散了之后,郭嘉、赵云二人跟着韩湛来到了他的房间。众人就坐之后,赵云开口问道:“二弟,你真的打算把开阳、泰山等地,交由臧霸等人来管辖?”

    “没错。”韩湛点着头回答说:“这是当初让臧霸归顺冀州的条件之一,我等不能做言而无信之人。”

    韩湛说完后,见赵云还是皱着眉头,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又补充说:“我们此次出兵主要是为了取青州,以冀州之粮养青州之命,确保将来有稳定的兵员。至于泰山、开阳两地,不过是意外之喜,就算本侯想派人来治理此地,也是无人可派。即使如此,那何不索性大方一点,就让臧霸等人治理此地,还不用担心出现民心不稳的情况。”

    郭嘉私下和赵云谈过,知道他的心里担心的是什么,便帮腔说:“主公,子龙将军也是一番好心,他担心你把这两地交给臧霸管理,却不派官吏约束,恐怕将来会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

    “大哥,既然你担心没有官吏约束臧霸,那就把周仓留下吧。”韩湛自顾自地说道:“周仓与臧霸是旧识,把他留下,相信不会引起臧霸等人的戒心。”

    周仓曾经跟随过赵云一段时间,他的为人如何,赵云的心里是非常清楚的。因此对韩湛的这个决定,他没有表示反对,甚至还主动提出:“周仓在落草之时,还有一位结拜兄弟,叫裴元绍,不如让周仓招安此人,一起留在开阳,彼此也有一个照应。”

    韩湛等人在开阳城里歇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拔营朝冀州方向开拔。臧霸原以为韩湛到自己的地盘,不管怎么说,都会停留几天,谁知只住了一晚,就要匆匆离开,连忙到韩湛处询问:“安阳侯如此急着开拔,是否属下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

    “臧将军多虑了。”由于朝廷给臧霸封侯的旨意还没有下来,韩湛也不再称呼他为开阳侯,而是称他的军职:“军士们离开冀州日久,思乡心切,既然青州已经拿下,正该班师回朝。”

    听完韩湛的解释,臧霸悬在的心总算放回了肚子里,他连忙朝韩湛躬身施礼,恭恭敬敬地说:“即使如此,那么属下恭送安阳侯!”

    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开阳后,韩湛吩咐赵云:“大哥,立即派人给汉升送信,告诉他们不必继续南下,可取道泰山返回冀州。”

    信使派出后,韩湛又催马来到了关羽的身边,对他说道:“云长兄,你与翼德兄已经完成了对本侯的承诺。此次回到邺都,本侯一定命人放了刘玄德,让你们兄弟三人团聚。但不知你们接下来打算去什么地方?”

    关羽曾经考虑过,等青州战事一结束,自己和张飞就返回邺都,带走刘备,然后找个地方隐居起来。但经过征伐青州的战事,他意识到如今天下大乱,就算想归隐山林,估计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

    他迟疑了良久,才回答说:“回安阳侯的话,我兄弟二人回到邺都之后,会立即交出兵权,与大哥留在城里做普通的百姓。”

    “云长!”关羽的话刚说完,不知什么时候赶上来的郭嘉就叹着气说:“你和翼德都是一身的好武艺,正适合在乱世中建立一番功勋,假如就这么隐姓埋名地做普通百姓,未免太可惜了。”

    韩湛不愿意让关羽为难,便对他说道:“云长兄,等回到了邺都,本侯会立即释放刘玄德,并给你们兄弟三人一笔财帛。至于接下来去什么地方,要干什么,都由你们自己做主,本侯绝对不会干涉的。”

    看到郭嘉似乎还想说点什么,韩湛抬手打断了他的话,继续对关羽说:“若是你们想在军中继续效力,本侯是求之不得;若是不愿留在邺都,打算去投奔他人,本侯也绝对不阻拦,一切悉听尊便。”

    关羽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听到韩湛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原来想一回到邺都,就带着刘备远走高飞的念头,不禁产生了动摇。他朝韩湛抱拳施礼,客气地说道:“安阳侯的一番美意,我兄弟三人是感恩不尽。他日若有差遣,只要一句话,关某一定会赴汤蹈火,为安阳侯效命的。”

第477章 班师回朝(下)() 
两天之后,黄忠、荀攸率领的南下兵马,与韩湛等人汇合。双方合兵一处,浩浩荡荡开向了邺都。

    大军在路上走了七天,距离邺都不过一百五十里。韩湛见天色已晚,便吩咐就地扎营,同时向邺都派出了使者,向荀彧等人告知自己返回的日期,让他们做好相应的准备。

    一夜无话,第二天大军继续赶路。到中午时分,在前面开路的黄忠,亲自带着一名信使来到了韩湛的马车前。韩湛见黄忠亲自前来,猜想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连忙吩咐车夫停车。

    等马车停下后,韩湛撩开布帘探出半边身子,望着外面的黄忠问道:“汉升,有何紧要之事?”

    “启禀主公!”黄忠在马背上向韩湛抱拳施礼:“沮监军派人从京城送来了紧急书函,末将不敢耽误,便把信使领了过来。”

    韩湛朝黄忠身后的信使看了一眼,随口问道:“信函何在?”

    信使听到韩湛这么问,连忙翻身下马,摘下背上的竹筒,双手捧着举过了头顶。站在一旁的罗布,连忙上前接过了信使手里的竹筒,回到马车前,交给了车里的韩湛。

    韩湛打开竹筐的盖子,抽出里面卷成一团的信纸,展开浏览起来。等看清楚上面的内容后,韩湛不禁皱起了眉头。

    坐在车厢内的夏侯云,见韩湛眉头紧锁,猜测心中肯定出现了什么令他心烦的事情,连忙柔声问道:“公子,沮先生的书信里都说了些什么?”

    韩湛将看完的书信递给了夏侯云,探出头吩咐站在车旁的罗布:“罗布,去把两位军师、子龙将军、子义将军他们都请到这里来。”

    “主公,不知关羽、张飞两位先锋,是否也一同叫来?”罗布等韩湛说完后,立即问了一句。

    韩湛思索片刻,便点了点头,同意了罗布的提议。

    罗布见韩湛同意了自己的意见,躬身施了一礼,转身离开。

    黄忠等罗布离开后,恭恭敬敬地问韩湛:“主公,是否在路旁搭建帐篷?”

    韩湛在行进途中,遇到要召集手下文武议事时,都是临时在路边搭建一个帐篷,等议事完毕后再去追赶大军。此刻听到黄忠询问,韩湛觉得此事不宜在大庭广众下商议,便点了点头,同意了黄忠的请求。

    黄忠接令之后,立即亲自指挥人手,在路边平坦之处搭建帐篷。等郭嘉、荀攸和赵云等人接到罗布的通知,匆匆赶来之际,帐篷已经搭建完毕,陈到正在帐篷外布置虎卫军担任警戒。

    众人走进帐中,看到韩湛坐在正中,而夏侯云站在他的身后。郭嘉知道韩湛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是不会在行军过程中召集大家的,连忙躬身行礼后问道:“主公,不知匆忙招我等到此,有何要事?”

    “沮授沮公与来了一封书信,诸位都看看吧。”韩湛说完,扭头望向身后的夏侯云,朝她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她把书信交给众人浏览。

    夏侯云点点头,手捧着书信来到了郭嘉的面前,把沮授派人送来的书信交给了他。趁着郭嘉看信的工夫,韩湛对着急的荀攸、赵云等人说道:“沮公与派人送信说,如今京中谣言四起,说我们征讨青州犯了众怒,各路诸侯会像当初讨伐董卓一般,出兵邺都。结果导致京城人心浮动,众多的豪门富户如同热锅之蚁,纷纷收拾细软准备逃命。更有传言说,朝中有人因为对本侯不满,便私下勾结黄巾残部,准备在大军返回途中,对我等不利。”

    “安阳侯!”关羽听闻邺都城内人心惶惶,深怕刘备会出什么事情,连忙朝韩湛抱拳施礼,着急地问:“不知我们何时可以返回京城?”

    “按照现在的行军速度,大军应该在明日午后到达邺都。”韩湛不知和朝中大臣勾结的黄巾残部,会如何袭扰大军,便决定放慢行军速度,这样就算遇到偷袭,大军也能从容应付,听到关羽的问题,便随口说道:“如今出现了变数,我们恐怕要等到后日,才能返回邺都。”

    关羽知道韩湛推迟到达邺都的时候,是为了防止在路上遭到伏击,对他的安排倒没有什么意义,而张飞因为急着见刘备,便有些沉不住气的说:“安阳侯,我们有十万大军,黄巾残部能有几个人?请让我兄弟二人在前面为大军开路,他们不来则已,若是来了,老张会让他们在瞬间俱化为齑粉。”

    “翼德兄稍安勿躁,此事要从长计议。”韩湛说到这里,见郭嘉已经看完了沮授的书信,便望着他问道:“奉孝,此事你怎么看?”

    “回主公的话,”郭嘉连忙回答说:“城中人心浮动,需要主公早点回去安抚人心,嘉觉得大军的行程不变,还是应该在明日午后赶回邺都。那些兴风作浪之辈,看到十几万大军返回,自然就会偃旗息鼓。”

    “除了城中人心浮动之外,朝中还有大臣勾结黄巾旧部。”韩湛提醒郭嘉说:“若是这些兵马在路上袭扰大军,恐怕会大事不妙的。”

    对于韩湛的担心,郭嘉只是淡淡一笑,随口说道:“主公多虑了。正如同张先锋所言,黄巾旧部能有几个人,敢与我们的十数万大军相抗衡?他们不来则已,只要出现,顷刻之间就可以把他们变成齑粉。”

    站在一旁的张飞,见郭嘉的意见和自己不谋而合,嘴咧得都快到耳根了。他心里暗想,如果按照现有的速度行军,明日午后就能见到久别的大哥了。

    看到韩湛依旧是沉默不语,郭嘉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