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④髫懿俚氖盗岽蟠蛘劭郏欠窕褂惺盗Υ虬茉埽煌潮狈侥兀炕蛘呤钦判褰刀捶词保挥辛说湮さ谋;ぃ芊翊勇揖拥昧诵悦
见韩湛跌倒,荀彧连忙起身相扶,还关切地问:“湛儿,你没事吧?”
“没事,没事!”韩湛连忙摆了摆手,笑着说:“我只是酒劲上来了,一时没站稳,所以才会不小心跌倒。对了,舅父,不知你何时能给荀攸表兄和郭奉孝去信,邀他们早日前来涉国县?”
荀彧没有立即回答韩湛的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湛儿,我且问你,要是你有了奉孝,又招揽了赵浮程涣的一万强弩,以及周围的山贼、黄巾,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高筑墙、广积粮、缓……自立。”韩湛一时激动,便将朱升向朱元璋提出的平定天下的战略方针说了出来,好在他机灵,把最后一个“称王”改成了“自立”,同时还喊了一句响亮的口号:“以匡扶汉室为己任!”
荀彧听韩湛说完这番话之后,眼圈微微有点红了,他将双手搭在了韩湛的肩头,用力地拍了拍,激动地说:“好一个‘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就凭你这一句话,我这个做舅父的就会坚决地支持你。今晚我就给奉孝和公达修书,让他俩昼夜兼程赶来涉国县。”
听说荀彧愿意连夜修书,韩湛立即起身向荀彧行礼,态度诚恳地说道:“多谢舅父!”
第0053章 典韦立威()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还在睡梦中的韩湛就被补丁叫醒了。他睁开眼睛,睡眼朦胧地望着补丁不满问道:“补丁,什么事儿啊,这么早就把我叫醒了?”
“公子,”补丁连忙回答说:“荀先生请你升堂!”
“荀先生,哪个荀先生?”他刚说到这里,猛地想起了补丁口中的荀先生,应该就是荀彧,整个人顿时变得清醒了,他猛地坐起身,小心地问道:“补丁,你是说我的舅父让我出去升堂?”
“没错,公子。”补丁点着头回答说:“荀先生此刻正在大堂之上,请你立即过去。”
既然是荀彧让自己升堂,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韩湛不敢怠慢,快速地洗漱之后,穿上官服,便匆匆地赶往了正堂。
等他进入正堂,看到地上跪了好几个人,而荀彧站在桌案的左下手,面向那些人一言不发,整个正堂里静悄悄的。见韩湛走了进来,荀彧朝他拱手行礼:“属下参见使君!”
“免礼!”韩湛冲荀彧摆了摆手,走到桌案后坐下,正准备问究竟是怎么回事,便听到跪在下面的人齐声说道:“草民参见使君大人!”
韩湛听着下面传来的声音似乎有点耳熟,定睛一看,原来是紫姑、小凡,还有戴着镣铐的葛别;而跪在三人旁边的,是十三郎的妻子王氏和另外一位不曾谋面的年轻女子。
“启禀使君,”等韩湛就坐后,荀彧向他禀报说:“赎罪的一百金,紫姑已如数缴上,葛别可以当庭开释。”
既然赎罪钱已如数缴纳,自然没有再扣押葛别的必要,所以韩湛便宣布将葛别当庭释放。趁着衙役给他解身上的镣铐时,韩湛语重心长地对葛别说:“葛别,本使君希望你能吸取这次的教训,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你回去吧,好好帮紫姑干活,她为了救你,估计已经倾家荡产,你不要辜负别人。”
“多谢使君,多谢使君!”葛别听韩湛这么说,趴在地上连连磕头,说道:“草民一定痛改前非,绝对不会再做这般糊涂事。”
“使君大人,您可要为民妇做主啊。”眼看着葛别要被释放,跪在一旁的王氏呜呜呜地痛哭起来,“民妇的当家人被他们打死了,家里剩下孤儿寡妇,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跪在王氏身边的妇人,连忙伸手揽着她的肩膀,小声地安慰她。
“尔是何人?”韩湛望着那位面生的妇人问道。
“回使君的话,”那名妇人连忙松开揽住王氏的肩膀,趴在地上向韩湛行礼:“民妇姓陈,乃是十三郎的胞姐,听说弟弟遭遇不测,特意赶来的。”
韩湛点了点头,对跪在下面的王氏说道:“王氏,本使君念你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决定从刚收到的赎罪钱中,取十金赠予你。”说完,便吩咐衙役取十金交给王氏。
王氏和陈氏看到摆在面前的十金,连忙向韩湛磕头致谢,连声说道:“多谢使君,多谢使君的大恩大德,民妇来生一定做牛做马,报答使君的恩情。”
等众人退出了正堂之后,荀彧在桌案的旁边坐下,望着韩湛问道:“湛儿,我想问问你,你打算如何治理涉国县?”
荀彧这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把韩湛问住了。别看他来自未来,比这个时代的人多出近两千年的知识和经验,但他却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文不如荀彧,武不如赵云、典韦,如果按照后世的那一套来治理涉国县,没准会搞得一团糟。
想想昔日的楚汉之争,刘邦之所以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靠的就是他的知人善用,以及能屈能伸和顾全大局。刘邦自身没有多大的本事,但谋略有张良、治国有萧何,打仗有韩信。正因为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什么本事,便想方设法让有本事的人替自己效劳,这是他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
韩湛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觉得荀彧治国有方、安民有法,由他来负责涉国县的内政,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因此委婉地说:“舅父,湛才疏学浅,又没有从政之经验,对于涉国县的治理没有什么头绪。不如县内的一切事务,就由舅父来全权处理如何?”
韩湛的话,让荀彧感到意外,他惊诧地问道:“湛儿,你可是涉国令,怎可轻易将大权交与我?”
“舅父应该明白,湛儿的能力有限,又不精通治国安民之术,如果让我负责内政,势必会将涉国县搞得一塌糊涂。”韩湛笑呵呵地对荀彧说:“与其等将来搞得天怒人怨,不如现在移交给舅父。舅父有治国安民之才,想必管理一个小小的涉国县,应该不在话下吧。”
“内政交由我负责,”荀彧不放心地追问道:“那军事由谁负责?”
对于荀彧所担心的事情,韩湛心中早有腹稿,他自信地说道:“郡兵的招募和训练,可以交由赵云和典韦两人完成。如今赵云前往真定募兵,练兵一事,就先由典韦负责。我相信等子龙从真定募兵回来,城中郡兵的实力已足以与山贼、黄巾相抗衡了。”
……
……
韩湛从正堂里一出来,便立即带着典韦、罗布以及十名骑兵,策马奔向了军营,准备抓紧时间训练新兵。
军营里有两曲兵马,一曲是涉国县本地人组成的,军侯姓钟,是一名中等身材,看起来有点胖胖的中年汉子;而另外一曲兵马,则是跟着韩湛从冀州过来的冀州军,由于到涉国县不久,骑兵便被调走,全曲只剩下两百人,赵云便从新招募的郡兵中,挑选了三百人编入部队,编成了一个完整的曲。
韩湛进入军营后,立即命令吹集军号。听到骤然响起的号角,大队衣衫不整、手无寸铁的兵士从帐篷里跑出来。没跑几步,发现自己没有拿兵器,又调头跑了回去,搞得场面乱糟糟的。
看到这种情况,韩湛不禁摇了摇头,心说这些新兵也就是穿上了军装的老百姓,没有什么纪律可言。如果真的遇上了凶悍的山贼或黄巾,他们能不调头逃跑,都要阿弥陀佛了。
等部队集结完毕,韩湛宣布由典韦接任赵云空出的曲军侯一职,并负责训练全体官兵时,下面顿时炸了窝。别看典韦长得虎背熊腰,但服气他的人还真没几个。老兵不满一个外乡人来指挥自己,而大声地喧哗着,而新兵则是跟着老兵们起哄。
“都给我闭嘴!”典韦猛地怒吼一声,将几百人的声音都压了下去,看到众人用惊诧的目光望向自己,他又大声地说:“我知道,在场的人中,有很多对我不服气。我现在给你一个机会,只要谁能打败我,我就可以让他不接受我的训练。你们谁有胆量来挑战我?”
“我来!”他的话音刚落,便有一个身材魁梧的郡兵,大摇大摆地从队伍里走出来,他来到了典韦的面前,气焰嚣张的说:“小子,就让我来好好地教训你吧!”
看着这位郡兵出场,队伍里立即响起了呐喊的声音,看来这人在郡兵们的心目中地位还挺高的。谁知典韦看了他一眼后,又重新将目光转向面前的郡兵们,大声地问:“还有谁?还有谁要挑战我,都站出来,我让你们一起上!”
典韦的话,激怒了队列里的郡兵,立即便有四人站了出来。典韦看了他们一眼,轻蔑地笑着说:“就你们几个,还有人吗?”
四名郡兵也不说话,只是猛地大吼一声,便朝着典韦冲了过来。四人紧紧地抱住了典韦的四肢,使他无法动弹,其中一人喊冲先出来的郡兵喊道:“九哥,快上啊!”
那位被称为九哥的郡兵大吼一声,挥舞着拳头就冲过来,对着典韦的腹部、胸部就是一阵乱擂。谁知一口气打了几下,却没有听到对方呼痛的声音,不禁好奇地抬头向上一望,正好与典韦四目相对。
典韦冲九哥笑了笑,若无其事地说:“你打够了吧,现在该我出手了。”话刚说完,便将双臂一振,把抱着自己手臂的两名郡兵甩了出去,一个黑虎掏心打在了九哥的胸前。九哥闷哼一声,捂住胸口蹭蹭蹭地退了几步,一缕鲜血顺着嘴角流了出来,他用怨恨的目光狠狠地瞪了典韦一眼,便仰面倒了下去。
打倒了九哥,典韦又一脚一个,将抱着自己腿的两名兵士踢了出去。他重新走到了队伍前,冲着郡兵们喊道:“还有谁不服气的,都出来和我较量一番。”郡兵见典韦如此神勇,谁还敢出来捋虎须,个个都噤若寒蝉,一声不吭。
“既然你们谁也不敢再向典军侯挑战,就代表你们技不如人。”韩湛见战斗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了,便走到队伍前高声宣布:“以后都老老实实地接受典军侯的训练,若有谁不守军纪者,自会有军法从事。明白了吗?”
“喏!”上千名郡兵齐声答道。
第0054章 郭嘉的抉择()
袁绍听说荀攸、郭嘉二人才能出众、见识广博,有心将二人招入麾下,便在州牧府里设宴招待他们,另外还让荀谌、逢纪、辛评、郭图、沮授、田丰等人作陪。
荀攸虽是荀谌、荀攸两人的侄儿,但岁数却远比这两位叔叔大,如今已三十有四;和他相比,刚满二十一岁的郭嘉就显得格外年轻。
袁绍见到两人时,见郭嘉的年纪太轻,不满起了轻视之心,再加上郭嘉对他只是长揖不拜,更加令他心中不喜。在宴席中,袁绍与荀攸谈笑风生,而对坐在一旁的郭嘉却是不理不睬,把他当成透明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遭到冷落的郭嘉站起身,朝袁绍拱拱手,客气地说:“邟乡侯,多谢赐宴,奈何嘉不胜酒力,就此告辞!”说完,不等袁绍做出反应,转身便朝大堂外走去。
荀攸见袁绍对自己颇为器重,原打算再和对方多聊一会儿的,但看到郭嘉起身离开,连忙向袁绍告了个罪,也跟着追了出去。
荀攸在门外追上郭嘉后,用责备的语气对他说:“奉孝,邟乡侯设宴招待你我二人,如今宴席未散,你为何要离席而去呢?”
对于荀攸的问题,郭嘉没有做出任何回答,只是一个劲地冷笑。
两人在府门外上了等在这里的马车。刚一上车,荀攸就发现发现郭嘉有些不对劲,只见他背靠着侧壁,满脸痛楚的模样,连忙一把攥着了他的手臂,紧张地问:“奉孝,你怎么了?”
郭嘉努力在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可能是刚刚受了凉,此刻浑身难受。”
荀攸伸手探向他的额头,发现已滚热烫手,慌忙吩咐马夫:“快,快点回府!”
好在荀攸所住的地方,离州牧府不远,过了没多长时间,马车便回到了府邸前。荀攸探头冲着那些站在门外的家丁喊道:“郭先生病了,你们快点过来帮忙!”
那些家丁慌忙跑过来,七手八脚地将郭嘉从车里搀扶出来。荀攸一迭声地吩咐道:“你们把郭先生送回他的房间;你速去请一位郎中回来为他诊治……你们进门时注意点,别让郭先生磕着碰着了……”
在一番混乱后,郭嘉被家丁们抬着放进了他的房间。荀攸坐在他的榻旁,担忧地问:“奉孝,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郭嘉望着荀攸,吃力地说:“放心吧,公达兄,我这是老毛病了,休息两天就好了。”
听郭嘉说只是老毛病,荀攸的心里稍稍感到踏实,他接着问道:“奉孝,为兄今日观邟乡侯的意思,似乎有招揽你我之意。你对此事如何看?”
郭嘉等荀攸说完后,冷哼一声,不屑地说道:“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听到郭嘉对袁绍的评论后,荀攸吃紧地张大了嘴巴,正想说两句时,却听到身后传来自己夫人的声音:“夫君,奴家这里有叔父派人送来的书信。”
“叔父的书信?”荀攸听到自己的夫人这么说,连忙吩咐道:“快拿来给我看!”
看到荀彧的书信后,荀攸对郭嘉说道:“奉孝,我家叔父修来书信,让你我二人携家眷前往涉国县,和他一起辅佐涉国令。”说完,便将手里的信笺交给了郭嘉。
躺在榻上的郭嘉看完信笺的内容后,表情严肃地说道:“根据令叔信上所言,他是打算让你我二人去涉国县,辅佐韩馥之子,成就一番霸业。”
“为兄也是这么认为的。”荀攸顾虑重重地说:“我家姑父连偌大的冀州基业都守不住,我的这个表弟年方十七,难道就能挽狂澜于既倒?我看……”
他的话还没说完,外面就跑进来一名家丁,急匆匆地对他说:“郎中来了!”
“快快有请!”听说郎中来了,荀攸连忙站起来,吩咐家丁:“快点将郎中请进来,为郭先生诊治。”他惦着郭嘉的病情,后面没说完的话也忘记继续说了。
背着青囊包的老年郎中,在家丁的引导下,走进了郭嘉的房间。他走到了榻旁,将青囊放在一旁,蹲下身子,伸出手去为郭嘉把脉。
“夫君,我们先出去吧,”荀夫人小声地说道:“别打扰郎中诊治。”
荀攸点了点头,跟着自己的夫人离开了郭嘉的房间,来到了院子里。
荀夫人朝敞开的房门看了一眼后,低声地问荀攸:“夫君,刚刚郭先生说的是什么意思,奴家一点都没听懂。”
对于夫人的疑问,荀攸压低声音回答说:“奉孝对我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立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他的意思是告诉我,袁绍并不是一个明主,不是我的最佳选择。”
“叔父来信,让我们到涉国县去辅佐表弟。”荀夫人等荀攸一说完,立即接着问道:“那我们去不去啊?”
“姑父如今只身逃到陈留投奔张邈去了,把家眷都留在了冀州。”荀攸若有所思地说:“我们再留在冀州,并非长久之计。幽州牧刘虞素有贤名,我打算与奉孝商议一番,看是否应该去投奔刘幽州。”
过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郎中从屋里走了出来。荀攸连忙迎上去问道:“郎中,不知奉孝的病情如何?”
“先生是偶感风寒,只要吃了老夫为他所开的汤药,三五天便可痊愈。不过,”说到这里,老郎中摇了摇头,用遗憾的语气说:“他的身子太弱,假如不细心调养的话,也许活不过四十。”
送走郎中,荀攸又安排好家丁煎药,才独自一人回到了房中,蹲在郭嘉的身旁,简单地聊了聊病情,安慰了郭嘉几句后,他说出了自己刚刚在院子里的考虑,并征求郭嘉的意见。
没想到郭嘉听后,却摇了摇头,苦笑着对他说:“刘虞虽有贤名,奈何过于软弱,早晚会被公孙瓒所取代。幽州,不去也罢!”
“奉孝,”见郭嘉毫不迟疑地拒绝了自己去幽州的提议,他又试探地问:“莫非你真的想去涉国县,相助我家叔父与表弟?”
“你家姑父韩馥、袁绍、刘虞,皆非明主。”郭嘉字斟句酌地说:“既然你家叔父在信中如此推崇你家表弟,倒引起了我的好奇,为了搞清楚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我觉得有必要到涉国县走一遭。公达兄,你愿意与同往吗?”
“奉孝,既然你主意已定。”见郭嘉已经拿定了注意,了解他性格的荀攸知道再劝也没有任何用处了,只能无奈地说:“那为兄就陪你到涉国县走走,不过在此之前,你要先将身子养好。此去涉国县有数百里之遥,我担心你的身体受不了。”
“公达兄无须担心,我的身体如何,我心中有数。”郭嘉语气坚定地说:“你可命家人连夜收拾行装,等天亮就出发。”
“啊,这么急?”荀攸有些意外地说道:“不等你的身体养好了再走?”
“不能再等了,”见荀攸不愿尽快动身,郭嘉向他解释说:“小心夜长梦多,如若袁氏命人将我等扣住,到时就算想走,也走不了了。”
见郭嘉把事情说得如此严重,荀攸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最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好吧,既然奉孝这么说,为兄立即命令家人连夜收拾行装,等明日天一亮,就动身离开冀州。”
第0055章 独轮小车()
荀彧只用了四五天时间,便将涉国县打理得井井有条,就连一直窥伺县尉之职,想看他笑话的主簿花虎,也不得不甘拜下风,认为是县尉的最佳人选。
荀彧的表现,早就在韩湛的预料之中,他心里明白,刘邦和项羽争天下的时候,之所以在屡战屡败的情况下,取得最后的胜利,是因为有萧何,源源不断地为他补充兵员和物资,所以每次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元气。曹操之所以能打败袁绍,除了前方的将士效命,还与后方有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