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夫人等管家提着食盒朝厨房的方向走去后,自己转身带着丫鬟侍女来到了郭汜的书房。正在看书的郭汜,见自己的夫人从外面进来,连忙放下手里的书卷,起身笑脸相迎:“夫人今日怎么有雅兴,到吾的书房来呢?”
郭夫人笑着回答说:“妾从外面经过,见夫君在看书,便进来瞧瞧。”
夫妻两人聊了一会儿之后,管家提着食盒从外面走了进来。他看到郭夫人也在这里,不禁浑身打了一个哆嗦。郭汜看到他,好奇地问:“管家,你手里提的是什么?”
“回大将军。”管家小心翼翼地回答说:“这是大司空派人给您送来的酒菜,小的特意给您送来的。”
“是稚然派人送来的酒菜。”郭汜听管家这么说,眉毛不禁往上一扬,连忙吩咐管家:“快快摆上,吾要与夫人共饮一杯。”
管家听到郭汜这么说,不禁被惊出了一身冷汗,但他又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提醒郭汜说酒菜里有毒,只能硬着头皮打开了食盒,准备将里面的酒菜摆在桌案上。郭夫人没有说话,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管家的一举一动。
酒菜一摆好,郭汜就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准备动手,却被郭夫人出言制止了:“夫君且慢!这酒菜吃不得。”
“夫人,你这是何意啊?”郭汜举着筷子,一脸疑惑地问:“为何不让我吃这桌酒菜啊?”
郭夫人哼了一声,随后说道:“食自外来,岂可便食?”说完,便冲着管家说道,“管家,去牵一条狗到这里来。”
管家听到郭夫人让自己牵狗,不禁愣住了,心说你刚刚让我下毒,现在又让我去牵狗,你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啊。看到管家站在原地不动,郭汜有些不高兴了,他冲着管家不悦地说:“你还站在这里作甚,难道没听到夫人的话吗?还不快点去找条狗进来!”管家听到郭汜的吩咐,慌忙答应一声,便转身跑出了书房,到外面寻狗去了。
工夫不大,管家从外面牵进来一条半大的狗,跪在两人的面前说道:“大将军,狗已经牵到。”
第268章 李郭反目(中)()
李别率领一支兵马离开了,长安内李傕和郭汜的力量达到了均衡。
郭汜对李傕要下毒害自己一事,始终心存疑窦,但他又无法开口向李傕询问。一旦开口,两人表面的这种和睦,就会被撕得粉碎,因此他只能暂时隐忍,希望此事早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双方相安无事地过七八天,一日议事结束后,郭汜正准备回家,却被李傕叫住了。李傕热情地说:“阿多,上次吾请你饮宴,你说身体不适。今日吾见你红光满面,想必到府上喝几樽,应该没问题吧。”
对于李傕的邀请,郭汜有意拒绝,但为了防止引起对方的怀疑,他在迟疑了片刻后,还是点头表示同意:“既然是稚然的一番美意,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两人乘车一前一后地来到了大司空府外,李傕先下了车,又等在郭汜的车旁,等他下了车后,挽着他的手朝府内走去。
由于李傕在出发前,就派人回府打过招呼,两人来到会客厅时,酒宴已经摆好。两人分宾主坐下后,李傕举起手里的酒樽,有些得意地对郭汜说道:“阿多,如今朝廷是你我二人的天下,这日子过得真是痛快啊。来来来,你我兄弟满饮此樽。”说完,没等郭汜举起酒樽,便仰头将樽中的美酒倒进了嘴里。
郭汜端着酒樽,心中不免犹豫,深怕李傕在此酒里下毒,迟迟没有动作。李傕将樽中美酒饮尽之后,放在桌案上,等下人给自己斟酒,看到郭汜还端着酒樽没动弹,便好奇地问:“阿多,为何不饮酒啊?”
郭汜有心说近期身体不适,不能饮酒之类的话,但转念一想,如果自己这么说的话,肯定会被李傕瞧出破绽,如今我可是在他的府中,只要他一声令下,从廊下冲进来一群刀斧手,足以将我碎尸万段。想到这里,他只能苦笑一下,端起酒樽,将樽中的美酒一饮而尽。
他放下酒樽后,凝神观察自己的身体,见没有异样后,觉得自己有点杞人忧天了。若是李傕要害自己,断断不会将自己请到府中来下手。那样一来,不管是毒杀还是乱刃分尸,都会遭人议论,李傕绝对不会做这样的傻事。他放下心中的顾虑后,也就放心大胆地喝酒吃肉,与李傕谈论风花雪月。
而待在驿馆的石韬,见已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李傕、郭汜二人还掌控了朝中大权,心里不免有些着急。他找到徐庶,对他说道:“元直,都过了这么长的日子,李郭二人还未反目,莫非主公的计策不奏效?”
“广元,稍安勿躁。”徐庶望着急躁的石韬,表情如常地说:“主公一向料事如神,他说只要使了反间计之后,就能让李郭反目成仇,那么肯定两人就会成为死对头。目前虽说风平浪静,但没准两人已经在互相提防了。”
“那我们总要做点什么。”有些沉不住气的石韬说道:“像如今这样一味地等下去,我们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等到两人反目。”
“广元,我已经派人在大司空府和大将军府外,安排了人手,假如郭汜一入大司空府,我便能知晓。”徐庶淡淡地一笑,说道:“等时机一成熟,我们再来个煽风点火,一定能让李郭二人来个至死方休。”
石韬本想再问,却看到一个穿着布衣的中年男子从外面走进来,他认识此人,乃是冀州派到京师的细作,便连忙问道:“可是有什么消息?”
“两位先生,”由于徐庶、石韬两人在冀州都没有特定的官职,因此细作便对两人以先生相称:“小的看见郭汜去了大司空府。”
徐庶听到细作这么说,不禁眼前一亮,连忙追问道:“你可知郭汜去李傕府中作甚?”
细作回答说:“小的问过大司空府的厨子,李傕是请郭汜去赴宴。”
“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徐庶说完,又低声地吩咐细作:“你立即和大将军府里的内应取得联系,假如今晚郭汜回府后,要饮用粪汁,便速来报我。”
细作被徐庶的话吓了一跳,他心说谁会无聊到在家里喝粪汁啊?但既然是徐庶下的命令,他却不敢违背,只能答应一声:“小的明白。郭府有什么风吹草动,小的一定在第一时间前来向先生禀报。”
等细作离开后,石韬望着徐庶不解地问:“元直,你到底在说什么,都把我搞糊涂了。郭汜好好的,为何要喝粪汁啊?”
徐庶起身走到门边,朝外面张望了一番,又重新走回到石韬的身边,从袍袖里抽出一封信,交给了石韬,对他说道:“这是主公给我的一封密信,你好好地看看吧。”
一脸疑惑的石韬接过书信,打开浏览上面的内容。等他看完信之后,不禁吃惊地张大了嘴,过了许久,他才对徐庶说:“元直,原来这个反间计是主公想出来的?”在看到徐庶点头表示肯定后,他又接着问,“据吾所知,主公从来不曾到过京师,他怎么知道应该让朝中的什么人去施展这反间计呢?万一所托非人,走漏了风声,不是会给你我二人惹来杀身之祸吗?”
对于石韬的担忧,徐庶点了点头,说道:“广元,你说得没错。我当时接到这份密信时,也有过你现在的担忧,但看到事情都按照主公信中所说发展,便觉得没有再担心的必要。我们只要配合好主公施展反间计,让李郭二人成为生死对头,一切就不用我们再操心了。”
“可是,主公说郭汜到李傕府中饮宴后,次日就会率兵攻打李傕。”石韬虽然看完了密信,但有很多事情他依旧不明白,便虚心地向徐庶请教:“吾想知道,究竟是何事,能让两个亲如兄弟的人反目成仇?”
“主公的书信上没有细说。”徐庶若有所思地说道:“但他让我们派人观察郭汜从李府回来时,是否饮用了粪汁一事来判断,应该是和下毒有关系。”
“下毒?这怎么可能呢?”石韬到此刻,依旧觉得一切优点太匪夷所思了,他对徐庶说:“李傕若是要害郭汜,随便找两个刺客半夜潜入大将军府,将他刺杀便了,何必要多此一举,将他骗到家中下毒。这样不是不告诉所有人,说郭汜是他害死的吗?”
“此事,吾也始终想不明白。”徐庶等石韬说完后,微微颔首,接着说道:“既然李傕不会给郭汜下毒,那郭汜回府之后,又如何要饮用粪汁解毒呢?”
郭汜在李傕的府中开怀畅饮,只喝到月上三竿,方才告辞回府。郭夫人见郭汜迟迟未归,便差人到外面打听,听说他到了李傕府中饮酒,便气不打一处来,还以为郭汜借着喝酒的名头,又私会李夫人去了。
见到郭汜从外面回来,便立即迎了上去,冷冷地问:“夫君,你总算回来了。难道你忘记妾曾经给你说过多少次,不能再轻易到那人家里去,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吗?”
郭汜听后,却不以为然地说:“夫人多虑了,吾与稚然是多年老友,一向情同手足,他怎么会害吾呢。上次之事,十有**是小人从中作祟,有意挑拨我和他的关系……”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忽然便捂着肚子叫起痛来。
郭夫人听到郭汜叫肚子痛,心里不禁着急,口中说道:“必中其毒矣!”说完,叫过管家,让他到茅厕去取粪汁,为郭汜解毒。
“那我们总要做点什么。”有些沉不住气的石韬说道:“像如今这样一味地等下去,我们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等到两人反目。”
“广元,我已经派人在大司空府和大将军府外,安排了人手,假如郭汜一入大司空府,我便能知晓。”徐庶淡淡地一笑,说道:“等时机一成熟,我们再来个煽风点火,一定能让李郭二人来个至死方休。”
石韬本想再问,却看到一个穿着布衣的中年男子从外面走进来,他认识此人,乃是冀州派到京师的细作,便连忙问道:“可是有什么消息?”
“两位先生,”由于徐庶、石韬两人在冀州都没有特定的官职,因此细作便对两人以先生相称:“小的看见郭汜去了大司空府。”
徐庶听到细作这么说,不禁眼前一亮,连忙追问道:“你可知郭汜去李傕府中作甚?”
细作回答说:“小的问过大司空府的厨子,李傕是请郭汜去赴宴。”
“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徐庶说完,又低声地吩咐细作:“你立即和大将军府里的内应取得联系,假如今晚郭汜回府后,要饮用粪汁,便速来报我。”
细作被徐庶的话吓了一跳,他心说谁会无聊到在家里喝粪汁啊?但既然是徐庶下的命令,他却不敢违背,只能答应一声:“小的明白。郭府有什么风吹草动,小的一定在第一时间前来向先生禀报。”
等细作离开后,石韬望着徐庶不解地问:“元直,你到底在说什么,都把我搞糊涂了。郭汜好好的,为何要喝粪汁啊?”
徐庶起身走到门边,朝外面张望了一番,又重新走回到石韬的身边,从袍袖里抽出一封信,交给了石韬,对他说道:“这是主公给我的一封密信,你好好地看看吧。”
一脸疑惑的石韬接过书信,打开浏览上面的内容。等他看完信之后,不禁吃惊地张大了嘴,过了许久,他才对徐庶说:“元直,原来这个反间计是主公想出来的?”在看到徐庶点头表示肯定后,他又接着问,“据吾所知,主公从来不曾到过京师,他怎么知道应该让朝中的什么人去施展这反间计呢?万一所托非人,走漏了风声,不是会给你我二人惹来杀身之祸吗?”
对于石韬的担忧,徐庶点了点头,说道:“广元,你说得没错。我当时接到这份密信时,也有过你现在的担忧,但看到事情都按照主公信中所说发展,便觉得没有再担心的必要。我们只要配合好主公施展反间计,让李郭二人成为生死对头,一切就不用我们再操心了。”
“可是,主公说郭汜到李傕府中饮宴后,次日就会率兵攻打李傕。”石韬虽然看完了密信,但有很多事情他依旧不明白,便虚心地向徐庶请教:“吾想知道,究竟是何事,能让两个亲如兄弟的人反目成仇?”
“主公的书信上没有细说。”徐庶若有所思地说道:“但他让我们派人观察郭汜从李府回来时,是否饮用了粪汁一事来判断,应该是和下毒有关系。”
“下毒?这怎么可能呢?”石韬到此刻,依旧觉得一切优点太匪夷所思了,他对徐庶说:“李傕若是要害郭汜,随便找两个刺客半夜潜入大将军府,将他刺杀便了,何必要多此一举,将他骗到家中下毒。这样不是不告诉所有人,说郭汜是他害死的吗?”
“此事,吾也始终想不明白。”徐庶等石韬说完后,微微颔首,接着说道:“既然李傕不会给郭汜下毒,那郭汜回府之后,又如何要饮用粪汁解毒呢?”
郭汜在李傕的府中开怀畅饮,只喝到月上三竿,方才告辞回府。郭夫人见郭汜迟迟未归,便差人到外面打听,听说他到了李傕府中饮酒,便气不打一处来,还以为郭汜借着喝酒的名头,又私会李夫人去了。
见到郭汜从外面回来,便立即迎了上去,冷冷地问:“夫君,你总算回来了。难道你忘记妾曾经给你说过多少次,不能再轻易到那人家里去,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吗?”
郭汜听后,却不以为然地说:“夫人多虑了,吾与稚然是多年老友,一向情同手足,他怎么会害吾呢。上次之事,十有**是小人从中作祟,有意挑拨我和他的关系……”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忽然便捂着肚子叫起痛来。
郭夫人听到郭汜叫肚子痛,心里不禁着急,口中说道:“必中其毒矣!”说完,叫过管家,让他到茅厕去取粪汁,为郭汜解毒。
第269章 李郭反目(下)()
徐庶和石韬两人听了细作的回报后,都被惊得目瞪口呆。他们做梦都想不到,事情的发展,几乎都是按照韩湛书信里所写的那样发展。
过了好一阵,石韬才从震惊中惊醒过来。他不顾细作还站在一旁,便对徐庶说:“元直,主公真是料事如神,什么事情都在他的预料之内。石某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对于石韬的这种说法,徐庶只是淡淡一笑,随后又问细作:“你可曾派人在大将军府外监视?”
“回徐先生的话,”细作恭恭敬敬地回答说:“属下在前后门各留下了两人,若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就会立即前来向我禀报的。”
“元直,你打算怎么做?”石韬和徐庶是多年的老友,见他这么问细作,便猜到他肯定还有什么打算,因此便直截了当地问。
谁知徐庶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冲细作挥了挥手,说道:“你也劳累了一天,先下去休息吧,等有了消息再来报我。”
等细作离开后,徐庶对石韬说道:“广元,如今郭汜已经召集军营中的心腹,到大将军府内议事,估计是打算去攻打李傕,我看我们应该去给李傕报个讯。”
“什么,元直,你说什么?”石韬听到徐庶这么说,立即蹦了起来,不由双眼圆瞪地说:“让李郭二人自相残杀,不是主公早就定好的计策,我们只需要作壁上观就可以了,为何要去向李傕通风报信,让他提起做好准备呢?”
对石韬的这个问题,徐庶是笑而不语,只是抬头望着他。石韬也是个聪明人,片刻之后,便明白徐庶要这么做的目地。他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说道:“元直,你说去通风报信,是担心李傕没有防范,被郭汜打个措手不及……”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徐庶不等石韬说完,便接着说道:“若是李傕在最短的时间内,被郭汜消灭,那么他的兵马势必被郭汜收编,这样一来,郭汜的实力就会大增。但假如我们向李傕报讯,让他提前做好准备,这样就算造成郭汜的攻击,也不会损失惨重。只要两人打得难解难分,双方的实力都会被削弱,到时主公率兵赶到长安,就能将两人灭掉。”
“元直,你说吧,我们什么时候派人去通知李傕?”
“这个时间不能太早,太早的话,李傕不会相信”徐庶若有所思地说道:“太晚的话,李傕都已经被郭汜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就算想做什么,也有点力不从心。因此时机的选择相当重要。”
石韬知道自己这位老友一向足智多谋,便虚心地向他请教:“那你觉得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时机呢?”
“等郭汜的手下离开大将军府,返回军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动手了。”徐庶对石韬说:“一旦我们留在大将军府外的探子,有任何信息回来,我们就可以派人向李傕示警,免得他被郭汜杀一个措手不及。”
过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留在大将军府外的探子回来禀报,说郭汜的心腹都已离开了大将军府,各自返回自己的军营去了。
徐庶听后点了点头,随后将那名稳重的细作找来。见一封写在布帛上的书信交给了他,并反复叮嘱说:“你一定要想办法,尽快将这份书信交到李傕的手里,否则就会误了大事。”
细作接过了徐庶手里的书信,带着几名手下,赶往李傕的大司马府,准备将这封示警的书信,交给李傕。
望着几人离去的背影,石韬有些担心地问:“元直,此事能成吗?”
“我看到**能成。”徐庶点了点头,说道:“李傕接到我等的书信,再派人到军营中去查看,便会知道心中所言非虚,必定会勃然大怒,尽起兵马与郭汜一较高下。”
细作带着自己的手下,来到距离大司马府约莫五十步的地方停下,然后几人就开始商议,如何才能把书信送给李傕,而又不至于引起他人的注意。他望着自己最信任的丁巳问道:“丁巳,如果吾让你来办此事,你打算怎么做?”
“大哥,”被称为丁巳的探子对细作说:“假如我们直接走过去,告诉守门的兵士,说郭汜要率兵来攻打这里,肯定会他们乱刀砍成肉泥。依我之见,不如将此信绑在箭杆上,把书信射过去。”
“这个办法不错。”对于丁巳的提议,细作点着头说:“那就这么办吧。待会儿我把信件绑在箭杆上,你来负责射箭。”
片刻之后,徐庶的示警书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