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北境之王-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们就给他们千金;至于战马两万匹,就给他们两百匹;割让城池两座,那好办,把被袁尚占据的渤海郡给他……”

    对郭嘉的这些提议,韩湛是越听越糊涂,心说你杀价也杀得太狠了吧。别人砍价,最多是拦腰砍,你倒好,直接从脚踝那里砍了不说,还直接砍到了脚底板。他等郭嘉说完后,抬手擦了一把不知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冷汗,有些心虚地问:“奉孝,这样和李郭二贼还价,能行吗?”

    “主公,别看文武百官都在李郭二贼的手里。”郭嘉向韩湛分析说:“但若是没有皇帝,百官对他们就没有多大的用处。”

    “奉孝是说,如今文武百官在李郭二贼的手里,就是鸡肋。”韩湛听到这里,忍不住脱口而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没错没错,还是主公说得准确。”郭嘉听到韩湛说出的“鸡肋”二字后,不禁拍手叫好:“对李郭二贼来说,文武百官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别说我们给了他们东西,就算什么都不给,假以时日,李郭二贼还是会将文武百官送与我等的。”

    虽然韩湛的心里,觉得郭嘉分析得非常有道理,但他却很担心李傕、郭汜二人耍诬无赖,便担忧地问:“奉孝,就算文武百官对李郭二贼没有多大的用处,但要是他们迟迟不放,我们又该如何呢?”

    议事厅里的文官,都看过书信上的内容,昨天看完后,他们也是和韩湛同样的反应。只有刚跟着韩湛回来的这群武官,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赵云冲着站在不远处的郭嘉小声地问:“郭先生,出什么事情了?”

    “子龙将军!”郭嘉见赵云问起,想到随韩湛出行的武将们,对李傕、郭汜的条件还不清楚,便提高嗓门说:“李傕、郭汜的信中提到,若是想赎回朝中的文武百官,需要我们出金银珠宝十万斤,战马两万皮,以及割让两座城池给他们,他们才肯放回文武百官……”

    郭嘉的话还没有说完,一向稳重的黄忠就发怒了:“这真是欺人太甚,居然张口就敢要金银珠宝十万斤,就算把冀州的府库全部搜空,也凑不到一半的数量。更何况,他们还想战马两万匹……”

    “够了,不要再说了。”韩湛虽然正在气头上,但听到黄忠这么说,他还是及时地制止了他,不让他继续说下去。他转头望着郭嘉问道:“奉孝,此事你怎么看?”

    郭嘉不紧不慢的说:“依属下之见,要想从李郭二贼的手里要回文武百官,虽说有些困难,但也并非没有办法。”

    对韩湛来说,郭嘉就是自己最好的军师,既然他说有办法,那就一定有办法,从李郭二人的手里,将文武百官都要过来。想到这里,他连忙问道:“奉孝有什么好办法?”

    “和李郭二贼打交道,就如同商贾经商。”郭嘉淡淡一笑说道:“无非就是对方漫天要价,我等就敌后去。他开出的这个价格,别说我们现在拿不出,就算拿得出,也不能给他。”

    “这是为何?”韩湛不解地问道。

    “若是我们轻易地答应了李郭二贼的要求,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金银珠宝和战马。”郭嘉耐心地向韩湛解释说:“他们的心里就会想,既然韩冀州如此轻松地拿出了我们需要的东西,是否我们的要价太低?如果他们这么想的话,就会依旧扣住文武百官,并继续向我们要各种东西。就算我们有一座金山银山,也无法填满李郭二贼的无底洞。”

    “有道理,有道理。”听完郭嘉的分析后,韩湛使劲地点了点头,又继续问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让元直、广元二人和他们讨价还价。”郭嘉脸上挂着笑容说道:“我们和李郭二贼之间,如今就如同商贾做生意一样,一方坐地起价,而我们则需要坐地还钱。”

    “奉孝,”韩湛等郭嘉说完后,虚心地向他请教:“既然李郭二贼已经开出了价码,我们又该如何还价呢?”

    “主公这几日不在邺城,属下与公达、公与等人商议过,觉得应该使劲地压价。”郭嘉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荀攸,继续说道:“他们不是要金银珠宝十万斤么?那我们就给他们千金;至于战马两万匹,就给他们两百匹;割让城池两座,那好办,把被袁尚占据的渤海郡给他……”

    对郭嘉的这些提议,韩湛是越听越糊涂,心说你杀价也杀得太狠了吧。别人砍价,最多是拦腰砍,你倒好,直接从脚踝那里砍了不说,还直接砍到了脚底板。他等郭嘉说完后,抬手擦了一把不知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冷汗,有些心虚地问:“奉孝,这样和李郭二贼还价,能行吗?”

    “主公,别看文武百官都在李郭二贼的手里。”郭嘉向韩湛分析说:“但若是没有皇帝,百官对他们就没有多大的用处。”

    “奉孝是说,如今文武百官在李郭二贼的手里,就是鸡肋。”韩湛听到这里,忍不住脱口而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没错没错,还是主公说得准确。”郭嘉听到韩湛说出的“鸡肋”二字后,不禁拍手叫好:“对李郭二贼来说,文武百官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别说我们给了他们东西,就算什么都不给,假以时日,李郭二贼还是会将文武百官送与我等的。”

第258章 李郭相争(上)()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三国之北境之王最新章节!

    “来人啊,”韩湛立即吩咐道:“将信使带进来!”

    随着他的吩咐,没过多久,徐庶派来送信的信使,就走进了议事厅。韩湛等对方在自己的面前跪下后,开口问道:“本侯问你,你在路上走了几日?”

    信使听到这个问题,立即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回禀主公,小的在路上快马加鞭走了五天。”

    韩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后,继续问道:“你在离开长安前,马腾、韩遂的兵马,距离城池还有多远的路程?”

    “回主公的话,”信使如实地回答说:“小的离开长安时,听看守城门的兵士说,马腾、韩遂的兵马,距离城池不过六十里,最多半日便可到达城下。”

    “本侯知道了。”韩湛等信使说完后,对他说道:“你且下去歇息,本侯有事再找你。”随后又叫过一名护卫,让他领着信使离开。

    “主公!”等信使一离开,荀攸就朝韩湛深施一礼,随后说道:“主公真是料事如神啊,说马腾、韩遂等人会起兵讨伐李郭等贼,没想到他们真的起兵了。若是他们能大败李郭等贼,那么我们就能顺利地将朝中的文武百官救出来。”

    但郭嘉似乎没有荀攸那么乐观,他等荀攸说完后,摇了摇头说:“公达,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马腾、韩遂远道而来,缺乏攻城器械,而且粮草也必定有限。若是李郭等贼闭门不出,要不了一月,马腾、韩遂就会因为粮尽退兵的。”

    对于郭嘉的分析,荀攸立即进行了反驳。就在两人争论不休时,韩湛的心里却震惊不已,虽然郭嘉没有亲眼见到马腾、韩遂,但却能准确地分析出他们根本无法打败李傕、郭汜,最后还不得不因为粮尽而退兵。

    因此他等郭嘉、荀攸两人的争论告一段落后,虚心地向郭嘉请教:“奉孝,本侯问你,你说马腾、韩遂必定兵败,那么我们有希望救出文武百官吗?”

    由于这一天话题都围绕着解救文武百官展开,因此听到韩湛的这个问题后,郭嘉摇了摇头,苦笑着说:“主公,若是没有马腾、韩遂兵犯长安一事,那么我们救出文武百官,还有一线希望。但如今,这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听到郭嘉这么说,韩湛立即吃惊地问:“奉孝,你刚刚可不是这么说的。为何仅仅过了短短的半个时辰,你就认为我们不可能救出文武百官?”

    “马腾、韩遂兴兵,让李傕、郭汜等贼意识到,他们的根基太浅。若是失去了文武百官这个护身符,任何一个诸侯都能起兵讨伐他们。”郭嘉向韩湛分析说:“因此,他们必须将文武百官抓在手里,使其他的诸侯投鼠忌器。如果有必要的话,他甚至能找来汉室宗亲,另立为新君。那样一来,我们手里的圣上就没有任何用处了。”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韩湛有些慌乱地问道。

    “没有办法。”郭嘉摇着头说:“除非李傕、郭汜等人内讧,我们才会有机可乘。”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郭嘉本来只是随口那么一说,但听到韩湛的耳朵里,却如同醍醐灌顶,让他立即想起了历史上的李郭争兵,在长安一带杀得天昏地暗之事。想到这里,他呵呵一笑,说道:“若要李傕、郭汜等人反目,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郭嘉听韩湛这么说,不禁眼前一亮,连忙追问道:“主公难道有什么好的计策吗?”

    虽说在议事厅里的人,都是韩湛手下的心腹将领,但此事关系重大,若是走漏了风声,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因此他等郭嘉一说,立即打着哈哈说:“今日大家都辛苦了,且散去吧,此事待来日再议也不迟。”

    郭嘉是何等聪明之人,等众文武离开了议事厅,他就与荀攸一同来到了韩湛的书房,向他请教让李郭二人反目的计策。

    韩湛招呼两人坐下后,对他们说道:“本侯有一计,可以领李傕、郭汜二贼自相残杀,然后本侯引兵前往京师,扫除贼党,以安社稷。”

    对于韩湛这种大而化之的说法,郭嘉有些不以为然地问:“不知主公计将安出?”

    韩湛淡淡一笑,随后说道:“本侯知道郭汜之妻最善妒,可令人到郭汜之妻处用反间计,让二贼自相残杀。”

    “主公,虽说郭汜之妻善妒,但我们的身边根本没有和她相熟之人。”荀攸有些为难地说:“如果无法接近她,又如何使反间计呢?”

    “如果派我们的人出马,肯定是不行。”韩湛笑着对两人说道:“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元直、广元二人,联络朝中的大臣,让他们去使这反间计。”

    “此事若是知晓的人太多,势必会走漏风声。”对韩湛的这种说法,就连郭嘉也不看好,他善意地提醒道:“一旦李傕、郭汜二贼知道主公试图对他们使反间计,对我们恐有不妙。”

    “是啊,”荀攸点着头,对郭嘉的说法表示赞同:“到时他们以朝廷的名义,联络各路诸侯来攻打我们,恐怕我们的形势会非常危险。”

    韩湛在回书房的路上,已经仔细地回想了三国演义中,汉献帝派人挑拨李傕、郭汜交锋的细节。见自己手下的两名谋士,都竭力反对自己的提议,又继续往下说:“本侯思之再三,觉得朝中还是有靠得住的官员,譬如说太尉杨彪、大司农朱儁二人,就是使反间计的最佳人选。”

    韩湛的话说完后,书房里陷入了一片沉寂。过了好一阵,郭嘉才开口说道:“主公,若此计由杨彪、朱儁两位大人来进行,我们至少有五成的胜算。”

    “既然主公认为杨彪、朱儁两位大人,可以担此重任,那么就不妨通过书信告之元直、广元二人。”荀攸曾经在朝中为官,了解杨彪、朱儁两人的为人如何,因此对韩湛提出的人选:“让他们二人去私下联络杨彪、朱儁,请两位大人出马,施这反间之计。”

    “主公的反间计,的确是妙不可言。”就在韩湛以为三人的想法可以达成一致时,郭嘉忽然开口说道:“如今马腾、韩遂兵临城下,李郭二贼正是同舟共济之时,此时用计,效果会大打折扣的。”

    荀攸望着郭嘉问道:“那依奉孝之见,我们在何时用此反间计,才是最佳时机呢?”

    “至少要等马腾、韩遂二人退兵之后,我们再派人前往长安,联络杨彪、朱儁两位大人。”郭嘉胸有成竹地说:“到时由他们来施展此计,定能见奇效。”

    “奉孝,且等一等,吾刚刚忘记考虑另外两个人了。”荀攸先看了一眼郭嘉,又望向了韩湛,开口说道:“若是李郭二贼反目,而张济、樊稠二人出来调停,我们又该如何处置?”

    “公达表兄多虑了。”对荀攸的担忧,韩湛笑着说:“别看四将都是董贼的手下,但四人却并不齐心。比如说李傕和郭汜二人私交甚好,和张济的关系一般,而对樊稠则恨之入骨。据本侯估计,一旦马腾、韩遂退兵后,李傕有可能会找机会杀掉樊稠。樊稠如果一死,张济为了避货,势必前往其它的地方。如此一来,长安就只剩下李傕、郭汜二人,到时我们再施展反间计,就能事半功倍了。”

    对于韩湛的这种说法,荀攸是半信半疑:“主公为何如此肯定,在马腾、韩遂退兵之后,李傕会找理由杀掉樊稠呢?”

    韩湛自然不会告诉荀攸,说李傕之所以杀掉樊稠,是因为马腾、韩遂退兵时,樊稠的兵马已经追上了韩遂,只要一声令下,就能将韩遂生擒活捉。可是韩遂和樊稠攀交情,后者一时冲动,就放走了韩遂。

    而李傕一向对性格鲁莽的樊稠没有什么好感,从自己的侄儿李别那里知道了樊稠放走韩遂一事,便趁机做文章,在酒宴上埋伏刀斧手,将樊稠砍成了肉酱,还名正言顺地吞并了对方的兵马。吓得张济为了自保,不得不远离京师。

    韩湛招呼两人坐下后,对他们说道:“本侯有一计,可以领李傕、郭汜二贼自相残杀,然后本侯引兵前往京师,扫除贼党,以安社稷。”

    对于韩湛这种大而化之的说法,郭嘉有些不以为然地问:“不知主公计将安出?”

    韩湛淡淡一笑,随后说道:“本侯知道郭汜之妻最善妒,可令人到郭汜之妻处用反间计,让二贼自相残杀。”

    “主公,虽说郭汜之妻善妒,但我们的身边根本没有和她相熟之人。”荀攸有些为难地说:“如果无法接近她,又如何使反间计呢?”

    “如果派我们的人出马,肯定是不行。”韩湛笑着对两人说道:“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元直、广元二人,联络朝中的大臣,让他们去使这反间计。”

    “此事若是知晓的人太多,势必会走漏风声。”对韩湛的这种说法,就连郭嘉也不看好,他善意地提醒道:“一旦李傕、郭汜二贼知道主公试图对他们使反间计,对我们恐有不妙。”

    “是啊,”荀攸点着头,对郭嘉的说法表示赞同:“到时他们以朝廷的名义,联络各路诸侯来攻打我们,恐怕我们的形势会非常危险。”

    韩湛在回书房的路上,已经仔细地回想了三国演义中,汉献帝派人挑拨李傕、郭汜交锋的细节。见自己手下的两名谋士,都竭力反对自己的提议,又继续往下说:“本侯思之再三,觉得朝中还是有靠得住的官员,譬如说太尉杨彪、大司农朱儁二人,就是使反间计的最佳人选。”

    韩湛的话说完后,书房里陷入了一片沉寂。过了好一阵,郭嘉才开口说道:“主公,若此计由杨彪、朱儁两位大人来进行,我们至少有五成的胜算。”

    “既然主公认为杨彪、朱儁两位大人,可以担此重任,那么就不妨通过书信告之元直、广元二人。”荀攸曾经在朝中为官,了解杨彪、朱儁两人的为人如何,因此对韩湛提出的人选:“让他们二人去私下联络杨彪、朱儁,请两位大人出马,施这反间之计。”

    “主公的反间计,的确是妙不可言。”就在韩湛以为三人的想法可以达成一致时,郭嘉忽然开口说道:“如今马腾、韩遂兵临城下,李郭二贼正是同舟共济之时,此时用计,效果会大打折扣的。”

    荀攸望着郭嘉问道:“那依奉孝之见,我们在何时用此反间计,才是最佳时机呢?”

    “至少要等马腾、韩遂二人退兵之后,我们再派人前往长安,联络杨彪、朱儁两位大人。”郭嘉胸有成竹地说:“到时由他们来施展此计,定能见奇效。”

    “奉孝,且等一等,吾刚刚忘记考虑另外两个人了。”荀攸先看了一眼郭嘉,又望向了韩湛,开口说道:“若是李郭二贼反目,而张济、樊稠二人出来调停,我们又该如何处置?”

    “公达表兄多虑了。”对荀攸的担忧,韩湛笑着说:“别看四将都是董贼的手下,但四人却并不齐心。比如说李傕和郭汜二人私交甚好,和张济的关系一般,而对樊稠则恨之入骨。据本侯估计,一旦马腾、韩遂退兵后,李傕有可能会找机会杀掉樊稠。樊稠如果一死,张济为了避货,势必前往其它的地方。如此一来,长安就只剩下李傕、郭汜二人,到时我们再施展反间计,就能事半功倍了。”

    对于韩湛的这种说法,荀攸是半信半疑:“主公为何如此肯定,在马腾、韩遂退兵之后,李傕会找理由杀掉樊稠呢?”

    韩湛自然不会告诉荀攸,说李傕之所以杀掉樊稠,是因为马腾、韩遂退兵时,樊稠的兵马已经追上了韩遂,只要一声令下,就能将韩遂生擒活捉。可是韩遂和樊稠攀交情,后者一时冲动,就放走了韩遂。

第259章 李郭相争(中)() 
    就在韩湛等人商议派人到京师,向李傕、郭汜等人使反间计之时,马腾、韩遂的兵马已经围住了长安城。面对城外的数万西凉大军,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齐聚朝堂商议对策。

    张济为人谨慎,他首先开口对李傕说:“将军,马腾、韩遂的兵马士气正旺,我们需坚守城池以避其锋芒,待他们的粮草尽退兵,我们在引兵追赶,必可将二人擒获。”

    没等李傕说话,李蒙、王方二人就从队列里走出来,大声地说:“大将军,末将愿领一万精兵,出城与马腾、韩遂血战,定要取他们二人的首级,献与将军堂前。”

    “文和先生。”李傕知道自己之所以能进入长安,贾诩居功至伟,因此此刻虚心向他讨教:“不知我们该战还是该守啊?”

    贾诩听到李傕向自己问计,连忙回答说:“若是今日出战,必遭败绩。”

    李蒙、王方二人听到贾诩这么说,顿时急了,两人嚷嚷道:“若吾二人败,情愿斩首;吾若战胜,公亦当输首级与我。”

    贾诩见两人求战心切,而李傕、郭汜似乎也赞同出城迎敌,只能长叹一声,退回了队列,不再发表任何言论。

    李傕见没人反对出兵,便从桌案的令匣子里抽出一支令箭,大声地说道:“李蒙、王方听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