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北境之王-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恶务尽的道理,朱真今天吃了这样的大亏,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早晚会报复的。赵云如今是冀州军的百人将,不是自己私人侍卫,不可能一天十二个时辰都跟在自己的身旁,自己的安全要想有保障,靠人不如靠己,还得想办法提高自身的武艺才行。

    一想到练武,他立即联想到二弟韩柄,每日在府中跟别人学习武艺,自己也许可以去跟着学点保命的招式。想到这里,他便加快了马速,想尽快赶回府中。

    来到府门前翻身下马,将缰绳交给了门口的家仆后,韩湛随口问了一句:“教授二公子武艺的师父来了吗?”

    “回大公子的话,”家仆恭恭敬敬地回答说:“二公子此刻正在花园里练箭呢。”韩湛听后点了点头,快步走进了府门,径直朝后花园走去。

    韩湛来到后花园,站在门口四处张望了一番,看到身穿黑色箭衣的韩柄,正和一名同样打扮的中年人,手持弓箭朝着远处的箭靶指指点点,两名青衣仆人垂头立于一旁。家仆看到韩湛出现,刚想出声招呼,却被韩湛抬手制止了。

    他刚走到几人的后方,就看到那位箭师弓开满月,随着弓弦一响,箭似流星一般地飞了出去,不偏不倚地扎在了三十步外的箭靶红心上。韩柄看到自己的师父一箭命中红心,顿时高声喝起彩来。

    韩湛看清楚插在箭靶上的箭支,正插在红心上方的边缘处,不禁哑然失笑,心说这一箭大概是蒙上的吧,而自己的这个傻弟弟,居然一个劲地叫好。接着,箭师又将第二支箭搭在了弓弦上,毫不迟疑地射了出去,这次箭支扎在了红心的下方。见到这种情况,韩湛差点笑出声,感情这箭师水平就是专门射红心边缘的。

    正当韩湛想开口说话时,箭师射出的第三箭也命中了目标。等看清楚箭支所在的位置后,韩湛不由傻眼了,这支箭不偏不倚地扎在了前两支箭的中间,三支箭成一条直线排列,而且每支箭中间的距离完全相同。

    见此情况,韩湛的心里顿时明白,原来这个箭师不是瞎蒙,而是有真才实学,就算找几个神箭手来射,也不见得能达到他的水平。

    “师父,好箭法!”韩柄等师父的三箭射完,立即竖起大拇指说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地人三才箭吧?”

    三才箭,听起来好像很高级的样子,韩湛连忙竖起耳朵,想听听箭师是如何教授二弟韩柄的。只听箭师说道:“二公子,某刚刚已把箭术的要诀传授给你了,还亲自演示了一遍。现在请公子动手试试!”

    韩柄爽快地答应一声,从背后的箭囊里抽出一支箭搭在了弓弦上,学着师父的样子拉满弓,对着靶子瞄准了一下,随后一松手,弓箭便飞了出去。但令人遗憾的是,箭支擦着箭靶的边缘飞了过去。

    见自己的箭没有上靶,韩柄气得猛地一挥拳头,又抽出了第二支箭,准备再试,却发现站在身后的韩湛,不禁惊喜地叫了一声:“大哥,你什么时候来的?”随后又冲着垂头立在一旁的家仆发火,“既然看到大公子来了,为什么不叫我一声。”

    “二弟,不要怪他们,”韩湛笑着说道:“是我不让他们告诉你的,免得影响到你练箭。”

    “参见大公子。”一旁的箭师连忙上前给韩湛见礼完毕后,语气严厉地对韩柄说:“二公子,练箭时需心无旁骛,继续练箭,不可被小事分神。”

    韩柄听到箭师这么说,苦笑一声说道:“大哥,请稍等片刻,等我将箭囊里的箭都射完以后,再和你说话。”

    趁着韩柄瞄准箭靶射箭时,韩湛把箭师拉到一旁,低声地说:“这位师父,在下也想学射箭,不知可否指教一二?”、

    箭师将韩湛上下打量一番后,试探地问:“公子以前射过箭吗?”

    韩湛摇了摇头,苦笑着回答说:“不曾。”

    听韩湛这么一说,箭师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过了好一阵,他才委婉地说:“大公子,要想练箭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见到成效。你瞧瞧,二公子已练了半月有余,但如今射三十步外我的靶子,也只能达到十中一二的水准……”

    韩湛抬手打断了箭师后面的话,态度谦逊地说:“还望师父教我!”

    箭师见韩湛态度坚决,只能叹了口气,走到兵器架前,取过一张铁胎弓,递到了韩湛的手里,不客气地说:“请大公子拉个满弓给某看看。”

    韩湛从箭师的手里接过铁胎弓,左手握住弓臂向前伸直,右手手指扣住弓弦朝后拉,但只拉了一半就拉不动了。

    看到韩湛拉弓的姿势,箭师失望地摇了摇头,随后在一旁指点说:“大公子,你从来没有学过弓箭,像你这样是拉不开的。”

    “师父,”韩湛连忙收起弓箭,拱手向对方行了个礼,谦虚地问:“不知怎么才是正确额的拉弓姿势,还请不吝赐教。”

    箭师见韩湛对自己如此客气,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柔和起来:“大公子右手握着弓弦保持不动,左手握着弓臂向前缓缓用力推,只需片刻,即可弓如满月。”

    韩湛按照箭师所说的方式,试着拉弓,果然成功地将弓拉开了。见第一次试验成功,他赶紧又连试了两次,都顺利地将原本只能拉一半的弓拉成了满月。

    箭师面带笑容地点了点头,赞许地说:“大公子的悟性很高,这么快就掌握了拉弓的技巧。接下来我可以教大公子射箭了。”

    两人重新回到韩柄身边时,他已经把箭囊里的二十支箭都射完了。看到箭师过来,他有些得意地说:“师父,你看徒儿的箭术如何?”

    韩湛朝远处的箭靶望去,只见靶子上除了箭师射的三支三才箭外,在靠近箭靶边缘额的位置,还插着四五支箭。他看到这种情形,心顿时凉了一半,韩柄练了这么久的弓箭,射三十步外额的靶子,上靶率居然这么低,要是换成自己,估计成绩更差。

    但箭师对韩柄的这种水平,却点头表示称赞:“不错不错,二公子的水平大有长进。昨天还只能十中一二,今日已能达到十中二三,假以时日,二公子一定能成为一名神射手。”

    马屁精!韩湛在心里点评完箭师后,笑着问道:“师父,不知我何时能学射箭?”

    “大公子已经学会了拉弓,”箭师面无表情地说:“只需将箭支搭在弓弦上,就可以把箭射出去。”

    韩湛将箭搭在弓弦上,将弓拉成了满月,对着三十步外的箭靶瞄了一会儿,随后屏住呼吸,猛地一松手,箭支便如同闪电般飞了出去。但这支箭既没有准头又没有力量,离箭靶还有七八步远的地方就落了下来。

    对于这种结果,箭师似乎早就见惯不怪了,脸上的神情一点都没有发生办法,而韩柄则大呼小叫地说:“哎呀,大哥,你的力量不够,你瞧瞧,离箭靶还差那么远就落下来了。”、

    “大公子,搭弓射箭时,要把箭头稍稍抬高一些。”箭师深怕韩湛不明白,还特意向他解释说:“比如说在战场上,你射出的箭还没有飞到敌人的面前就落下了,敌人会觉得你胆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会表现得异常凶猛;如果你将箭头抬高一些射出,就算不能命中目标,但箭从敌人的头顶飞过时,也能把他吓一跳……大公子明白某的意思吗?”

    “明白,多谢师父指点。”听到箭师的指点,韩湛顿时犹如醍醐灌顶,连忙恭敬地说:“师父的教诲,让在下受益匪浅。”

    他再次张弓搭箭,箭头的位置稍稍抬高。箭支再次脱弦而出时,虽然力道还是差了点,不过却成功地扎在了箭靶的地步。

    箭师微微颔首,赞许地说:“大公子的悟性不错,已经掌握到射箭的技巧,多加练习,一定能有所提高。”

    “大哥,你真是太棒了。”韩柄等箭师说完后,用羡慕的语气说道:“我都是练到第五天时,师父才这样夸过我,看来你将来的箭术一定比我强。”

第0030章 异变突起() 
韩湛连着五天闭门不出,都待在后花园和韩柄一起学箭法。

    也许他真的如箭师所说,在射箭方面的天赋。从第二天开始,他的命中率就提高到了十中七八,对于他的箭术提高得如此之快,就连箭师也赞叹不已。而韩柄的箭术水平提高却非常有限,勉强能达到十中四五。

    为了便于韩湛箭术水平的提高,箭师命人在五十步的位置摆了一个新的箭靶,对兄弟二人说道:“从今日开始,后花园设两个箭靶。五十步靶供大公子练习,三十步靶由二公子继续练习。”

    箭靶骤然摆得远了,韩湛还颇有些不熟悉,一直连着射了几箭,都没有射中目标。见到韩湛连连失误,箭师有些着急了,连忙叫停:“大公子,虽说箭靶的位置比平时远了,但你只要静下心来,一样能射中目标。”

    箭师的话让韩湛冷静下来,他重新张弓搭箭,瞄准了远处的目标,在屏住呼吸之后,猛地一松弓弦,箭支便唰地一下飞了出去,不偏不倚地扎在了箭靶上。

    箭师看到韩湛射出的箭重新上靶,笑着点了点头,满意地说:“大公子,就按照刚刚那样射,你的水平很快就能得到提高。”

    没等韩湛把箭囊里的箭支射完,补丁便带着一名青衣老仆走进了花园。恭恭敬敬地向韩湛禀报说:“公子,耿长史的家人有事求见。”

    韩湛扭头一看,青衣老仆是自己上次去长史府时见过的那位,于是他客气地说:“老丈请稍候片刻,待我射完了这几支箭以后,再和你说话。”

    箭师安排韩家兄弟二人,每天早晚必须各射出二十支箭,因此韩湛在规定的箭支射完以前,顾不上和耿武家的老家人说话。他在射击时,心里想耿武这么急着派人来找自己,难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吗?因为心不在焉,所以射出去的箭便失去了准头,一口气将剩下七八箭都射出去,除了一支上靶外,剩下的都落空了。

    韩湛把铁胎弓交还给箭师后,来到了老家人面前,礼貌地问:“老丈,不知道耿长史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老仆人朝韩湛深鞠一躬,答道:“公子,家主人请您过府一叙。”

    虽说心里明白老仆人不见得知道请自己过府的原因,但韩湛还是随口问了一句:“知道什么事情吗?”

    老仆摇了摇头,苦笑着说:“公子,老汉只是一个听人差遣的下人,哪里敢随便打听主人的事情。如果公子没事,还是请随我走一趟吧。”

    韩湛知道在袁绍进冀州后,耿武和闵纯就从原来额的住所搬了出来,就住在离这里仅仅两三条街的位置。因此他出门后,看到老仆人没有骑马,也就没有让家仆备马,而是徒步前往耿武的新住处。

    等到了地方,韩湛看清楚耿武的新住处后,不禁大吃一惊。这里只有一座简陋的房子,中间是堂屋,左右各有一个住人的房间,屋顶铺着稻草,墙壁是黄泥加稻草夯成的。外面有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墙和房屋的墙壁一样,都是黄泥拌着稻草夯成的。

    看到老家人带着韩湛进了院子,耿武、闵纯两人连忙迎了出来,恭恭敬敬地将韩湛让进了屋里。等大家都就坐后,韩湛开口问道:“两位大人,不知今日唤韩某到此,有何指教?”

    耿武和闵纯对视了一眼后,闵纯说道:“文威,还是你来说吧。”

    耿武点了点头,表情严肃地对韩湛说道:“前几日袁绍进冀州时,谋士沮授、田丰二人曾称病不肯前去迎接。”

    韩湛听到这里,点了点头,示意他知道此事。同时心里想到耿武忽然对自己提起这件事,难道今天的找自己来此额的目地,和这两人有关吗?想到这里,他不禁好奇地问:“耿长史今日唤韩某到此,莫非和沮授、田丰有关?”

    “没错,”耿武肯定地说:“我听说袁绍曾经亲自登门拜访了沮授和田丰二人,据我得到的消息,两人昨日已正式投靠了袁绍。”

    “公子,文威知道此事后异常愤怒,准备亲自到二人家中,将其痛斥一番。”闵纯望着韩湛说道:“是我劝他从长计议,先找公子您来商议一下,再决定如何处置。”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们去吧。”韩湛的心里明白,不管谁是冀州之主,沮授、田丰二人都会投奔对方,自己这个无权无势的小人物是无法招揽他们的,便大度地说:“就算没有他们,我们早晚也能收回冀州。”

    在前往袁绍军营前,韩湛说这番话,耿武、闵纯二人还深信不疑,此刻听他旧事重提,耿武不禁皱着眉头说:“公子,府君如今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奋武将军,要兵没兵、要将没将,哪有和袁绍一争高下的实力?”

    虽说韩湛这两日也觉得前途渺茫,但当着耿武和闵纯二人,他还是装出信心十足的样子说:“两位大人稍安勿躁,请再等一段时间,事情就会出现转机,到时我们就建立自己的力量,为夺回冀州而积蓄力量。”

    闵纯等韩湛说完后,又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我听一个同僚说起,袁绍前两天北上,去说服麹义归顺他。麹义可是一员难得的猛将,要是袁绍得到了他,便如虎添翼,我们以后要成事就更加困难了。”

    “别看袁绍如今是冀州之主,但很多原来的冀州文武并不买他的账。”韩湛为了打消两人的顾虑,给他们分析当前的形势:“至少赵浮、程涣的兵马,他就调动不了。这两位将军麾下的上万强弩,就算对上公孙瓒最精锐的白马义从,也不遑多让。袁绍要想将这支军队收为己用,至少需半年左右。”

    闵纯耐心地听完韩湛的分析后,开口说道:“公子,我们二人姑且再相信你一段时间。假如在三月之内,公子还无法培养起自己势力,请恕我们二人不能再听从您的吩咐。”

    望着面前两位原本死于颜良文丑之手的冀州老臣,韩湛心如止水地问道:“韩某想听听二位大人将来有什么打算?”

    “幽州刘虞素有贤名,”耿武慢吞吞地说道:“我们二人打算前去投奔他!”

    ……

    就在三人在耿武的家里密谈时,在韩馥府邸所在的街道上,忽然出现了大队的冀州兵卒。他们沿着街道来到府门前,带队的百人将,吩咐两名跟在身后的屯长:“立即带着你们的人,把街上的老百姓都给我赶走,然后把韩府给我围起来,里面的人一个都不准放跑!”

    两名屯长答应一声,带着自己手下的兵卒,赶人的赶人,封路的封路,围府的围府。功夫不大,偌大的街道上,除了兵卒外,便看不到一个普通百姓。

    冀州兵卒刚忙完,从远处的街道上就走来一群人,虽然他们也顶盔掼甲,但颜色和款式和冀州兵的盔甲却有区别,一看就知道是某官员或豪强的私兵。

    站在府门前的百人将,见到这队人马的到来,立即迎了上去。冲人群中一位穿着文官黑色官服的中年人说道:“父亲,我们已经把韩府都围住了。”

    中年官员看一眼韩府敞开的大门,以及站在门口被吓得呆若木鸡的家丁,拔出腰间的宝剑,朝大门方向一指,厉声喝道:“跟我冲进去!”

第0031章 求救于袁绍() 
正在耿武家中的韩湛,对韩府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他还在努力地劝说耿武、闵纯二人:“贲侯刘幽州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在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外族间也颇有威望。然北平公孙瓒强势,早晚会取而代之。二位大人去投奔刘幽州,一旦幽州易主,又该如何自处呢?”

    对于韩湛的这种说法,闵纯觉得有点危言耸听,他轻轻地哼了一声,不以为然地说:“公子多虑了,公孙瓒再强势,也不过是刘幽州的属下,就算他想取而代之,幽州文武也不会答应的。”

    “那麹义呢?”韩湛淡淡地说道:“他也是家父的属下,还不是说反就反了。假如不是冀州兵多,他的兵少,如今的冀州城估计还轮不到袁绍来做主呢。”

    “公子所言极是,”耿武表情凝重地说道:“假如公孙瓒真有不臣之心,早晚会取刘幽州而代之,我们真的去了幽州,那就是刚出虎穴又入狼窝。”

    “文威,那我们该怎么做?”见耿武也这么说,一向唯他马首是瞻的闵纯,不由收起了对韩湛的轻慢之心,认真地思索起来。

    几人正说着话,耿武家的老仆人便闯了进来,嘴里急急地说道:“公子,府中有家仆前来……”他的话还没说完,便有一人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直接扑到了韩湛的面前嚎啕大哭起来。

    韩湛低头一看,来的原来是补丁,心里不禁咯噔一下,猜到家里肯定出什么大事了,否则补丁不会如此狼狈地来向自己报讯。他连忙将补丁拉起来,紧张地问:“补丁,快告诉我,家里出什么事情了?”

    “公子啊,府邸被都官从事朱汉带兵围住了。”补丁望着韩湛声音哽咽地说:“这狗官带着几十名兵丁冲进府里,因为守门的家仆拦住他的去路,结果被他全杀了。梨花见情况不妙,连忙命小的从狗洞里钻出来,到这里来向公子报讯。”

    听说朱汉亲自带人包围了府邸,并冲进去乱杀人,韩湛便意识到问题严重了,这肯定是朱真让他父亲出面来实施报复了,慌忙问道:“那府君现在何处,是否安全?”

    “府君和家中女眷都躲到了后园的楼上,”补丁回答说:“二公子带着十几名家仆,和冲进来的官兵在正堂前对峙呢。”

    听说韩府遭难,耿武气得捶胸顿足:“府君啊府君,早就劝过你不要让袁绍进冀州,你却不听忠言。如今豺狼露出了牙齿要咬人,已是悔之晚矣。”

    韩湛得知府中出事,顿时心急如焚,无心在此停留,朝耿武、闵纯两人拱了拱手,带着补丁匆匆离开了耿家。

    走了一段路以后,韩湛渐渐变得冷静下来,他心想朱汉之所以如此嚣张,无非是看着韩家如今无权无势,他这么做,一是可以公报私仇,给他的儿子朱真出气;二是可以向袁绍示好,为将来的飞黄腾达而铺路。

    如果情况真是自己所判断的这样,此刻回到府中不光于事无补,反而还会把自己搭进去。想到这里,韩湛停住了脚步,脑子里快速地思索着化解当前困局的办法。

    “公子,”见韩湛突然驻足不前,补丁着急了,连忙催促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