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北境之王-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礼刚刚见韩湛一直盯着自己不说话,还以为对方不同意自己归顺呢。此刻听了对方的顾虑,连忙说:“请亭侯方向,邺城北门有正副两名守将,在下为副将,另外一位守将乃是牵招牵子经。”

    “什么,牵招牵子经?”冯礼所说出的名字,让韩湛再次愣住了,他心里暗说牵招在历史上可挺有名气的。此人初从袁绍,袁绍死后跟随袁尚,后因为高干加害而加入曹操,与田豫常年镇守边陲,而功绩次于田豫。最大的成就是招抚乌桓、鲜卑,并大破轲比能。韩湛心里暗想,如果此人能投入自己的麾下,等将来取了幽州,就让他去担任一方的统兵大将,专门去对方那些异族。

    韩湛奇怪的反应,被郭嘉察觉到了,他有些好奇地问:“主公认识牵子经?”

    “不认识,不认识。”韩湛连忙摆着头否认道:“本侯只是觉得这个姓氏比较独特,所以有点好奇而已。”

    郭嘉见韩湛一直对是否接纳冯礼、牵招一事表态,便催促他说:“既然冯礼、牵招二人愿为内应,迎主公进入邺城,不知主公作何打算?”

    按照韩湛最初的考虑,对邺城至少要围困三到五个月,等夺取了周边的城池,让邺城内的军心、民心都丧失得差不多了,再大举攻城。此刻居然有人主动献城,真是刚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韩湛哪里有不答应的理由。

    他连忙又冲冯礼一拱手,说道:“既然冯兄和牵子经有弃暗投明之意,本侯哪里有闭门不纳之理。来人啊!”

    站在冯礼身后的陈到连忙答道:“主公,有何吩咐?”

    “速去取百金至此,”韩湛吩咐陈到说:“我要赠予冯兄和牵子经。”

    陈到很快就捧着一个盒子过来,韩湛上前接过后,转递给了冯礼,笑着说:“一份薄礼,请冯兄笑纳。”

    冯礼来见韩湛,本来是抱着侥幸心理来的。他想如果韩湛接纳自己,自己就投奔他;如果不接纳,自己依旧回邺城封袁绍为主。但没想到,对方居然如此大方地以百金相赠。他不禁感激涕零地说:“亭侯如此厚爱,礼无以回报。明日子时,一定打开北门,迎冀州大军入城。”

第235章 机智的牵招() 
    冯礼有些心惊胆战地问牵招:“你,你为何将他杀死?”

    牵招冷哼一声,说道:“他已经将我们的事情,禀报了逢纪。如果吾没有猜错的话,主公很快就会上城墙。若是留下这名小校和我们对质,你我都是性命难保。”

    冯礼在听说事情穿帮后,本来被吓得魂不附体,但听牵招的语气,此事似乎还有转圜的余地,连忙问道:“子经,不知有何良策?”

    牵招朝他手里捧着的木盒努了努嘴,说道:“你还不快将箱子藏起来,难道想让主公来个人赃并获吗?”

    听到牵招这么说,冯礼慌忙答应一声,转身朝远处跑去,他打算找个僻静的地方,将这个要命的盒子藏起来,等风声过后再取出来。

    牵招等冯礼走远后,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后吩咐人将小校的尸首拖到了一旁,并一本正经地对他们说:“诸位兄弟,此人在夜间执勤间擅离职守,按律当斩。尔等可千万不要学他,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那些兵士看到小校倒在血泊中时,都被吓了一跳,不知他怎么触怒了牵招,居然一言不合就被斩了。听到牵招的解释,也不赶不当真,连忙将小校的尸体拖到城垛旁,准备等天明之后再拖走。

    袁绍沉醉不醒,把逢纪急坏了,他连忙命人找来颜良,对他说:“颜将军,北门的正副守将勾结韩家小儿,试图献出城池,你立即带人去取他们的首级回来。”

    如果这件事是袁绍吩咐的,颜良绝对是毫不迟疑地执行,但听到逢纪这么吩咐,他却站在原地没动,反问道:“元图先生,不知主公是否知道此事。”

    逢纪哭丧着脸回答说:“主公昨夜喝得酩酊大醉,到现在都不曾醒来。颜将军,你速速赶往北城门,去捉拿牵招、冯礼二人,将他们明正典刑。”

    “不行,”颜良依旧是不为所动:“他们两人是主公亲自任命的守将,没有主公的吩咐,绝对不能轻举妄动。”

    见颜良油盐不进,逢纪气得直跺脚,但又无计可施。只能返回袁绍就寝的屋里,蹲在床榻旁等他苏醒。

    冯礼藏好了木盒以后,回到了牵招的身边,试探地问:“子经,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立即出城去投韩亭侯吗?”

    “不可,千万不可。”对于冯礼的提议,牵招立即予以了否决:“若是我们保持镇定,坚决不承认,就算主公来了,我们也有机会侥幸过关。但如果出城逃跑的话,主公就知道我们心怀二心,便会派人来追杀我们。到时能否活着逃进冀州军大营,也是一个未知数。”

    看到冯礼一脸苦涩的样子,牵招又接着说:“韩亭侯的手下能人众多,有你我二人不多,无你我二人不少。若我们就这样逃往冀州军营,就算收留了我等,将来恐怕也没有什么出头之日。”

    六神无主的冯礼着急地问:“那我们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牵招望着城内州牧府的方向,咬着后槽牙说:“富贵险中求,为了我们将来的荣华富贵,有必要赌一把。赢了,将来就有飞黄腾达的一天……”

    没等牵招说完,冯礼就着急地问:“那要是输了呢?”

    牵招扭头看着冯礼,苦笑着说:“如果输了,你我就是人头落地。”

    天明时分,袁绍终于从沉醉中醒来。看到逢纪跪坐在自己的面前,不禁诧异地问:“元图,你怎么在这里?你是什么时候来的?”

    “回主公的话,”见袁绍终于醒过来,逢纪是又惊又喜,他连忙说道:“属下四更天就来了,但主公酒醉,始终无法唤醒,属下只能在次等主公醒来。”

    袁绍坐起身,随口问:“你深夜来见本将军,有何要事啊?”

    “主公,大事不好了。”逢纪在这里守了一夜,不知城头的情况如何,便对袁绍说:“北门守将牵招、冯礼二人,暗中勾结韩家小儿,企图打开城门迎接冀州兵马入城。请主公下令,将两人速速拿下,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听说有人私下和韩湛勾结,袁绍顿时恼羞成怒,连忙冲着外面喊道:“来人啊!去把颜良和文丑叫来!”

    随着他的喊声,颜良跟着下人一起走进了袁绍的卧室。看到骤然出现的颜良,袁绍不禁楞了片刻,有些意外地问:“颜良,你为何来得如此之快?”

    颜良连忙向袁绍躬身施礼,回答说:“启禀主公,末将四更天便接到元图先生的通知,前来此处见主公。因主公一直沉醉未醒,便在屋外等候。”

    袁绍等颜良说完后,用手朝他一指,吩咐道:“元图说北门守将牵招、冯礼二人,暗中勾结韩家小儿,你立即带人去将他们拿下,带到州牧府来。本将军要好好审问一番。”

    颜良带着几十名亲兵,骑着马朝北门而去。在路上时,他的心里暗想:“如果元图先生所说的是真的,想必牵招、冯礼二人早已逃之夭夭。”

    谁知他来到北门,却看到牵招和冯礼二人站在城门前,恭恭敬敬地朝他施礼。牵招还笑容满面地问:“颜将军,不知你清晨到此,可是要出城否?”

    见牵招表情如常,对自己又表现得如此客气,他也不好板着脸和对方说话,只能客气地说:“两位,主公有请,请随我走一趟吧!”

    “既然是主公有命,属下自当遵从。”牵招说完,朝冯礼一摆头,跟着颜良的身后,就朝州牧府而去。

    两人跟着颜良来到州牧府,见袁绍在议事厅的正中就坐,正要上前施礼,却听到袁绍猛地一拍桌案,大声地说:“尔等好大的狗胆,居然还敢到这里。来人啊,将他们二人拿下。”

    随着喊声,从屋外冲进了四名膀大腰圆的亲兵,上前就将牵招、冯礼二人的双手反剪起来,等待袁绍的进一步命令。

    冯礼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当场被吓得双腿发软,如果不是两旁的兵士架着他,估计早就瘫软在地上。而牵招却表情如常地问袁绍:“主公,不知属下犯了合适,惹您生这么大的气。”

    “牵招,你好大的狗胆,居然敢去勾结韩家小儿。”没等袁绍说话,一旁的逢纪就抢先发难:“还不快点如实招来,主公念在你以往的功劳上,还能给你留个全尸。”

    “主公,请听属下一言。”牵招知道此刻绝对不能慌,否则自己和冯礼的性命就交代在这里了,他故作镇定的说:“属下从来不曾见过什么韩家小儿,这勾结一说,又是从何谈起啊?”

    在等待颜良带两人回来的这段时间,袁绍已经从逢纪那里了解了大概的情况。听到牵招的反问,他冷哼了一声,说道:“有人举报,说你与冯礼二人,和韩家小儿有勾结,甚至还收受了他赠予的金银。可有此事?”

    “回主公的话,绝无此事!”牵招等袁绍一说完,立即毫不迟疑地予以了否认,并反客为主的说:“不知何人举报属下?属下愿与他当堂对质!”

    袁绍听到牵招这么说,心里暗想:莫非是逢纪搞错了?便连忙扭头问逢纪:“元图,你的人证物证何在?”

    “请主公稍等片刻,”逢纪站起身,洋洋得意地说:“我已命人去请见证人,片刻就到。”

    原本被吓得魂飞魄散的冯礼,听到逢纪说他去请见证人时,心里反而变得踏实了,他知道那名给逢纪通风报信的小校,已经死在了牵招的剑下,这样一来,就死无对证了。

    六神无主的冯礼着急地问:“那我们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牵招望着城内州牧府的方向,咬着后槽牙说:“富贵险中求,为了我们将来的荣华富贵,有必要赌一把。赢了,将来就有飞黄腾达的一天……”

    没等牵招说完,冯礼就着急地问:“那要是输了呢?”

    牵招扭头看着冯礼,苦笑着说:“如果输了,你我就是人头落地。”

    天明时分,袁绍终于从沉醉中醒来。看到逢纪跪坐在自己的面前,不禁诧异地问:“元图,你怎么在这里?你是什么时候来的?”

    “回主公的话,”见袁绍终于醒过来,逢纪是又惊又喜,他连忙说道:“属下四更天就来了,但主公酒醉,始终无法唤醒,属下只能在次等主公醒来。”

    袁绍坐起身,随口问:“你深夜来见本将军,有何要事啊?”

    “主公,大事不好了。”逢纪在这里守了一夜,不知城头的情况如何,便对袁绍说:“北门守将牵招、冯礼二人,暗中勾结韩家小儿,企图打开城门迎接冀州兵马入城。请主公下令,将两人速速拿下,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听说有人私下和韩湛勾结,袁绍顿时恼羞成怒,连忙冲着外面喊道:“来人啊!去把颜良和文丑叫来!”

    随着他的喊声,颜良跟着下人一起走进了袁绍的卧室。看到骤然出现的颜良,袁绍不禁楞了片刻,有些意外地问:“颜良,你为何来得如此之快?”

    颜良连忙向袁绍躬身施礼,回答说:“启禀主公,末将四更天便接到元图先生的通知,前来此处见主公。因主公一直沉醉未醒,便在屋外等候。”

    袁绍等颜良说完后,用手朝他一指,吩咐道:“元图说北门守将牵招、冯礼二人,暗中勾结韩家小儿,你立即带人去将他们拿下,带到州牧府来。本将军要好好审问一番。”

    颜良带着几十名亲兵,骑着马朝北门而去。在路上时,他的心里暗想:“如果元图先生所说的是真的,想必牵招、冯礼二人早已逃之夭夭。”

    谁知他来到北门,却看到牵招和冯礼二人站在城门前,恭恭敬敬地朝他施礼。牵招还笑容满面地问:“颜将军,不知你清晨到此,可是要出城否?”

    见牵招表情如常,对自己又表现得如此客气,他也不好板着脸和对方说话,只能客气地说:“两位,主公有请,请随我走一趟吧!”

    “既然是主公有命,属下自当遵从。”牵招说完,朝冯礼一摆头,跟着颜良的身后,就朝州牧府而去。

    两人跟着颜良来到州牧府,见袁绍在议事厅的正中就坐,正要上前施礼,却听到袁绍猛地一拍桌案,大声地说:“尔等好大的狗胆,居然还敢到这里。来人啊,将他们二人拿下。”

    随着喊声,从屋外冲进了四名膀大腰圆的亲兵,上前就将牵招、冯礼二人的双手反剪起来,等待袁绍的进一步命令。

    冯礼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当场被吓得双腿发软,如果不是两旁的兵士架着他,估计早就瘫软在地上。而牵招却表情如常地问袁绍:“主公,不知属下犯了合适,惹您生这么大的气。”

    “牵招,你好大的狗胆,居然敢去勾结韩家小儿。”没等袁绍说话,一旁的逢纪就抢先发难:“还不快点如实招来,主公念在你以往的功劳上,还能给你留个全尸。”

    “主公,请听属下一言。”牵招知道此刻绝对不能慌,否则自己和冯礼的性命就交代在这里了,他故作镇定的说:“属下从来不曾见过什么韩家小儿,这勾结一说,又是从何谈起啊?”

    在等待颜良带两人回来的这段时间,袁绍已经从逢纪那里了解了大概的情况。听到牵招的反问,他冷哼了一声,说道:“有人举报,说你与冯礼二人,和韩家小儿有勾结,甚至还收受了他赠予的金银。可有此事?”

    “回主公的话,绝无此事!”牵招等袁绍一说完,立即毫不迟疑地予以了否认,并反客为主的说:“不知何人举报属下?属下愿与他当堂对质!”

    袁绍听到牵招这么说,心里暗想:莫非是逢纪搞错了?便连忙扭头问逢纪:“元图,你的人证物证何在?”

    “请主公稍等片刻,”逢纪站起身,洋洋得意地说:“我已命人去请见证人,片刻就到。”

    原本被吓得魂飞魄散的冯礼,听到逢纪说他去请见证人时,心里反而变得踏实了,他知道那名给逢纪通风报信的小校,已经死在了牵招的剑下,这样一来,就死无对证了。

第236章 识破圈套() 
    “完了,一切都完了。”逢纪在心里暗暗想道:“牵招、冯礼二人私下和韩家小儿勾结,乃是板上钉钉跑不了的事实,可是主公却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蒙蔽,不光没有惩处他们,反而还又是赏赐又是好言抚慰。看来邺城是保不住了,我也应该早做打算。”

    就在逢纪在路上胡思乱想之际,死里逃生的牵招、冯礼二人,正骑着马赶回北门。冯礼左右看了看,没有发现有可疑的人在后面跟踪,便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对牵招说:“子经,若不是你机智,果断地杀掉了那名小校,那你我此刻可能早已人头不保。”

    “慎言!”没想到牵招却喝止了他:“大庭广众之下,有些话也是能随便说的吗?快点,我们先回北门再说。”

    回到北门的城楼里,牵招将闲杂人等等打发出去后,若有所思地问冯礼:“冯礼,你觉得主公相信我所说的话吗?”

    冯礼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用不确定的语气说:“应该是相信了,否则也不会让我俩这么顺利地离开。”

    牵招冷笑一声,说道:“袁本初心胸狭隘,为人多疑,对我们所说的话,我估计他是半信半疑。别看他表面上给我们赏赐了绸缎,还好言抚慰,但不过是为了收买人心而已。我敢说,他肯定派出了探子,在附近监视你我二人。”

    “什么,有探子?”听到牵招这么一说,冯礼慌忙四处张望,同时还紧张地问:“他在什么地方?”

    “不知道。”牵招回答得很干脆,“但他肯定躲在一个你我看不到他,但他却能看到你我的地方。”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六神无主的冯礼,神情紧张地问牵招:“还按照原来的计划,给韩亭侯开门吗?”

    “今晚可能不行。”牵招摇着头说:“袁本初既然对你我二人起了疑心,哪里会如此轻易地放过,你我二人此时的一举一动,估计都在他派出的人监视之中。”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可惜你去与韩亭侯会面时,没有商量好开城门前的联络暗号,这样一来,我们就只能靠自己的力量铤而走险了。”

    “愿闻其详。”

    “你想法派一个人出城。”牵招给冯礼说道:“让此人去向韩亭侯禀报,说袁本初对我二人起了疑心。若是今夜按照计划进攻,恐会落入陷阱之中,请他两日后的同一时间,再率兵前来邺城,我等定为他打开城门。”

    对牵招提出的方案,冯礼想都没想,就果断地答应了。他起身去找了一名自己的心腹,明天离他从城墙坠下,赶往冀州军营报讯。

    韩湛从冯礼派来的信使嘴里,了解到牵招、冯礼二人的处境后,吩咐下人:“来人啊,带信使去歇息。待我议事完本后,再请他出来不迟。”

    等冯礼的信使离开后,韩湛问坐在议事厅里的文武:“诸位,你们说说,我是否应该改期入城?”

    “主公,”第一个从队列里站出来说话的,是韩湛的表兄荀攸,他对着韩湛恭恭敬敬地说:“属下认为,此事可疑。”他见韩湛一脸愕然的样子,便接着往下说,“袁本初的为人,诸位都很清楚。既然他对牵招、冯礼二人起了疑心,为何不将两人免职,反而让他们继续担当北门的守将?难道他就不怕,这两人真的私下和我们勾结,趁着月黑风高夜打开城门,迎我们入城吗?”

    “公达此言差异。”荀攸的话刚说完,郭嘉就站出来反驳他说:“若是有圈套,冯礼就不会派人来特意告之此事了。我看袁本初不是不想将两人免职,但考虑到我军如今兵临城下,假如发生内讧,会让我军有机可乘。”

    在韩湛的心目中,郭嘉说话还是非常有分量的,听完他的分析,韩湛连忙问道:“奉孝,那本侯该如何回复冯礼等人,是照原计划入城,还是再等两日?”

    “反正邺城已经是我们的囊中之物,早进两天和晚进两天的效果差不多。”郭嘉给韩湛出谋划策:“我看还是两天之后。”

    在打发信使回邺城时,韩湛还专门交给对方一封信,上面是给牵招、冯礼二人的回复,以及夜晚如何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