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知月说:“我是前朝的皇室,我的父亲就是前朝的亲王。我的父亲叫李嗣舍。我来找郭丞相。我来找郭丞相的目的,也不为别的,也只是为让郭丞相赏我口饭吃。可郭丞相非说我冒认皇亲,他非要杀我。”
那个人说:“放心吧。你死不了!”
李知月看了看那个人。
李知月不认识那个人。
李知月心说:这个人是谁呢?
*******
那个人是谁呢?
那个人就是那个孔谦。
前文说过,孔谦的身份非常复杂:孔谦是前朝公主的儿子;孔谦也是道安的哥哥;孔谦也自称是孔子的后代;孔谦还有一个女儿叫孔雀,是皇上的爱妃。
由于孔谦是前朝的皇亲,由于李知月也是前朝的皇亲,所以孔谦和李知月也沾亲。
由于孔谦是前朝公主的儿子,所以他时常都想着颠覆现在李唐的江山。
孔谦一直认为:江山是他们外公一家的。
前文说了,孔谦的那个兄弟道安已经为破坏李唐的江山有所行动了。他那个兄弟道安已经招了一些人,已经取了李唐的天堂、天安、东海三县。
孔谦也是如此。由于孔谦时刻都想着颠覆李唐的江山,所以他就对李唐的一些官员。特别是重要早有窥视。
窥视,就是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郭崇韬是李唐的二号人物,当然孔谦在郭崇韬的周围安排了不少眼线了。
孔谦不但在郭崇韬的周围安排了不少眼线,他在李嗣源、李存孝等人的周围也安排了不少眼线。就是那小知县申潘红那样的人的周围也有不少孔谦的眼线。总之一句话,凡是李唐当官的,周围都有孔谦的眼线。甚至他在皇上的跟前也安排了不少他的眼线。他女儿孔雀不是皇上的身边的人吗?
孔谦安排了那么多的眼线,当然郭崇韬要杀李知月的事瞒不过他了。
现在,孔谦听到李知月的事了。
孔谦听说,一个叫李知月的来认皇亲,郭崇韬一口要定那个李知月是假的。郭崇韬非要杀那个李知月。
像这样的事,当然会高度引起孔谦的注意了。
同时,孔谦一听这个事,他心里也急。
因为李知月如果是真的,李知月和他的关系是很近的。李知月是前朝亲王的儿子,他是前朝公主的儿子。
之前,孔谦还真听他母亲桂花公主说过李知月、李知浩、李嗣舍的名字。孔谦听他母亲桂花公主说过,李知月的父亲李嗣舍和他母亲桂花公主是同父异母的姐弟。
孔谦心说:我自家人有难,我当然要救了。
就算没有这层关系。孔谦也时刻都想着把反对李唐的人都召集到他的身边。
就这样,孔谦一听李知月有难,他急急忙忙来了。
*******
孔谦来了后,他一眼就看见被绑的李知月了。
孔谦一见李知月。他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李知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同胞。
孔谦到了李知月的近前后,他先简单地问了问李知月基本的情况,他马上就见郭崇韬去了。
******
现在孔谦的身份是礼部尚书,现在郭崇韬的身份是丞相。
现在郭崇韬比孔谦官高一级。
不过。现在的郭崇韬可不知孔谦有那么多的身份。
现在郭崇韬只知道孔谦的身份是礼部尚书,是国丈。对于其它的,郭崇韬只知道。孔谦或许真是孔子的后人。郭崇韬可不知道,孔谦还是前朝公主的儿子。
不过,郭崇韬也早有预感,孔谦是个不祥之兆。
因为郭崇韬在暗中发现:孔谦似乎与自己,似乎与李唐分道扬镳的迹象。
另外,郭崇韬也早注意到了,孔谦的才学并不在自己之下 。
因为之前有一个事已经证明了。就是在郭崇韬出使南六国的时候。当时郭崇韬在走的时候,郭崇韬还抱有一半以上的希望。可当时孔谦一口就料定了,这次郭崇韬非败不可。结果,到后来郭崇韬真的就败了。
那个败,也是郭崇韬有生以来的第一个败。
那个败虽然只是一个小败,可对郭崇韬来说一直是耿耿于怀。
因为那个败证明了:孔谦超过他的地方。
那个败之后,郭崇韬不能不想:如果孔谦将来是朋友还好,如果孔谦将来是敌人,那会对自己是个很大的威胁。
郭崇韬没想到,今天孔谦“又要和自己摆擂台开战”了。
*******
孔谦一见郭崇韬,他急忙跪倒:“孔谦拜见郭丞相。”
在当时来说,下级官员一见上级官员下跪,是必有的礼节。
郭崇韬说:“起来吧,不必多礼。有话请讲。”
孔谦说:“谢丞相。”
郭崇韬说:“有话就说吧。”
孔谦说:“今天我为李知月知事而来。请问郭丞相,李知月犯了何等大罪?郭丞相因何一定要要李知月的命?”
郭崇韬说:“李知月冒认皇亲。他理应当杀。”
孔谦说:“郭丞相,言之差矣!俗话说,人命关天啊!我主坐天下以来,我主更是教导人要以人德赋予四海。我想,郭丞相就因为这个就要要一个人的性命,郭丞相也……。何况……,何况……。”
孔谦的话虽然断断续续,但也把郭崇韬说了个哑口无言。甚至,孔谦的话,把郭崇韬说了个冷汗直流。
因为郭崇韬心里明白,孔谦的“何况”之后是什么。
“何况”之后是什么啊?
何况的后面是“何况这个李知月,也不一定真是假的。”
郭崇韬明白:孔谦的话之所以断断续续没有说出,并不是孔谦口吃,也并不是孔谦不知说什么,是孔谦在给自己留面子,也可以说孔谦是在给自己留台阶。
******
这时,孔谦又问郭崇韬:“郭丞相,您要杀李知月的事,皇上知道吗?”
“这……?”
这时,郭崇韬可真冒了汗了。
因为郭崇韬要杀李知月的事,他没有对皇上说啊!
按说,有人来认皇亲,是该先禀明皇上的。
因为是来认皇亲的,当然应该先禀明皇上了。
有人来认皇亲,你连皇上都不禀明,你说是假的就是假的?谁到底是不是皇亲,你比皇上还清楚啊!
那么,郭崇韬为什么没和皇上说,他就自作主张,他就要杀李知月呢?
说起来,还是郭崇韬对皇上的忠心。
郭崇韬是不想让皇上担这个残害前朝皇亲的罪名。
郭崇韬想的是:我就说李知月是冒认皇亲,我就把李知月杀了,反正我是一朝的丞相,反正李知月现在的身份是百姓,反正我一个当朝宰相想置一个寻常老百姓的死轻而易举。
可郭崇韬没想到,半路杀出了个孔谦。
*******
这时,孔谦见郭崇韬实在不好开口,他就想多少给郭崇韬个台阶。
孔谦说:“郭丞相,以我看,李知月还是个孩子。李知月可能还不满十八岁。再说,李知月来认皇亲的目的也不是为贪图富贵,他来认皇亲的目的也更不是为了贪图皇上的江山,他来认皇亲的目的也只是为了他自己能混口饭吃。郭丞相,您能看在李知月还是一个孩子的份上,饶他一命吗?”
郭崇韬说:“好吧。”
*******
这时,孔谦又问郭崇韬。
孔谦说:“郭丞相,现在您能让我把李知月带走吗?”
郭崇韬说:“行!”
现在,郭崇韬已经被孔谦搅得焦头烂额了。
这时郭崇韬也怕孔谦再说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话来。
所以,对于孔谦的要求,郭崇韬一口就答应了。
*******
孔谦把李知月带走了。
郭崇韬眼望着孔谦的背影,郭崇韬心说:这个孔谦到底是何许人也?(。。)
第一百七十八回、丞相可知罪()
郭崇韬眼睁睁地看着孔谦把李知月带走了。
孔谦把李知月带走之后,还没算完。
孔谦心说:这回我得狠很地将郭崇韬一军,这回我就是不把郭崇韬治死,我起码也得让郭崇韬“脱层皮”,我起码也得让郭崇韬“在皇上眼里的‘好皮’脱了”。
“在皇上眼里的‘好皮’脱了”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在皇上眼里的好没了。
以前皇上不是总说郭崇韬好吗?
******
孔谦为什么这么恨郭崇韬呢?
其实,这不是孔谦恨郭崇韬,这是他自身的需要。
前文说了:孔谦是前朝皇上的外孙。孔谦对现在的皇上恨之入骨。孔谦一直认为皇上的江山是从他外公的手里夺的。所以,孔谦就一直想颠覆李唐的江山。
郭崇韬是朝中重臣,所以孔谦就一直想把郭崇韬置于死地。孔谦不但想把郭崇韬置于死地,对于朝里的其他大臣,孔谦也想将其个个置于死地。
******
孔谦把李知月带回去后,他让人简单地给李知月安排了一个住处,和简单地李知月准备了点吃的,然后他就见他女儿孔雀去了。
孔谦的女儿孔雀是什么人呢?
孔谦的女儿孔雀是皇上的爱妃。
孔谦见他女儿的目的,就是想让他女儿孔雀在皇上的耳边吹吹枕边风,治郭崇韬的死地。
******
很快。孔谦就来到了皇宫。
孔谦到了皇宫后,他很快就见到了他的女儿孔雀。
孔谦见到了他的女儿孔雀之后,他就在他女儿孔雀的面前说开了。
******
现在孔谦的女儿孔雀可了不得。
现在孔谦的女儿孔雀。已经是皇上的西宫娘娘了。
都说皇上的身边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现在的孔雀是“三宫”之一。“三宫”是仅次于皇后的。现在的孔雀,也是“三宫”之中最起眼的。因为她年轻漂亮,又有才学,另外她还有一个有本事的爹,皇上当然非常看中她了。
*****
孔谦就见他女儿来了。
孔谦见了他女儿之后,他就在他女儿的面前说了:“今天郭崇韬抓住了一个自称是前朝皇室,一个自称叫李知月的人。郭崇韬连问也不问那个人到底是什么人,他连问也不问那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就要杀那个人。……。”
孔雀说:“爹爹。别说了,女儿明白了。”
孔雀是非常聪明的,话说一半她就明白。
孔谦见女儿明白了,他就告辞走了。
孔谦心说:这回我就是不把郭崇韬置于死地。我起码也能让郭崇韬“丢盔卸甲”!
******
孔谦走了之后。孔雀就见皇上去了。
孔雀见到了皇上之后,她就在皇上的面前说开了:“按说我这做妃子的是不该在皇上的面前说朝中之事的。可有些话我不得不说。郭丞相可太不给皇上面子了。今天到他府来了个认皇亲的。那个人自称叫李知月。那个人自称是前朝皇上的后人。可郭丞相连问也不问那个人到底是什么人,他连查也不查那个人到底是什么人,他就要杀那个人!”
“什么?”
皇上一听,他非常震怒。
皇上说:“真有此事?”
孔雀说:“我哪儿敢撒谎啊!”
******
皇上为什么这么震怒呢?
那是有关颜面的问题。
因为皇上在登基时说了,是因为前朝的皇室已经被朱温屠杀已尽,是因为前朝的皇室已经没人,他才登的基。如果前朝的皇室有人。江山是应该归人家的!这回突然冒出个自称是前朝皇室的。冒出个自称是前朝皇室的,如果能把问题处理好也行。可这个自称是前朝皇室的,又差点被我的丞相杀了,将来人们会怎么议论我?
皇上心说:如果那样的话,将来人们在议论我的时候,人们一定会说我为了坐皇上的椅子,我眼里不能容人啊!甚至人们还会说我为了坐皇上的椅子血腥屠杀啊!
另外,有人来人皇亲,郭崇韬连和他说也不和他说,郭崇韬就要杀那个人,他也认为郭崇韬太不把他放眼里了。
皇上心说: 谁来认皇亲,那是我们家的事。你身为外人的郭崇韬,你就自作主张!你身为外人的郭崇韬,你怎么就那么肯定,那个人一定就是假的?就算那个人真的就是假的,就算那个人真的该杀,你也应该先来问问我!
******
书说到这里,我还需要多说一句,李知月和皇上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李知月是前朝皇上的后代,皇上的父亲李可用是前朝皇上的干儿子。从那儿说,李知月如果身份得到确实,李知月还真是皇亲。
另外我还有必要说明一点,如果李知月的身份得到确实,皇上还应该脱袍让位把江山让给他。
因为江山是人家李知月本家的。
皇上的爹只是前朝皇上的干儿子,不是亲儿子。
同时,皇上在登基前也说了,因为前朝的皇室已经被朱温屠杀已尽,因为前朝的皇室已经没人,他才称的帝,如果前朝的皇室冒出来,以他之前之言,他也是应该把江山让给李知月的。
******
之前郭崇韬为什么非要杀李知月的原因,也是因为上述的原因。
因为李知月的身份一旦得到确认,皇上就应该把江山让给李知月。如果皇上不把江山让给李知月,别人就会说皇上些“言而无信”的话。别人甚至还会说皇上“掠夺他人江山的话”。如果那样的话 ,无论对皇上,还是对郭崇韬,都是非常不利的。
到那时,如果皇上把江山给李知月,那辛辛苦苦许多年的心血白费了。
到那时,如果皇上把江山给李知月,郭崇韬的前途也会“大大失色”。
现在郭崇韬是朝里的二号人物丞相。如果那样的话,郭崇韬还会再是丞相吗?
到那时,如果不把江山给李知月,后人就会说些乱七八糟。
所以,郭崇韬一见李知月,他就一口咬定李知月是假的,他就一口要杀李知月。
郭崇韬心说:都说前朝的皇室已经被朱温屠杀已尽了,哪儿还有什么前朝皇室?
说起来,郭崇韬也是为了皇上。
可郭崇韬没想到,他这出戏没演好。
郭崇韬本想,一口咬定李知月是假的,把李知月杀了也就算了,可他没有想到,半路又杀出了个孔谦、孔雀。
******
皇上升朝了。
皇上吩咐:“把郭崇韬给朕叫来!”
皇上的火可够大的:在以前,皇上每次让人叫郭崇韬的时候,皇上都是说“把郭丞相给朕请来”。现在 “请来”该“叫来”了。
******
不久,郭崇韬来了。
郭崇韬也知道“惹祸”了。
郭崇韬一见皇上,他急忙跪倒:“郭崇韬见过皇上。”
皇上一见郭崇韬,他一派龙书案,他冲郭崇韬嚷道:“郭丞相,你可知罪?”(。。)
第一百七十九回、金殿斗口角()
皇上问郭崇韬:“郭丞相,你可知罪?”
郭崇韬急忙向前跪倒:“敢问皇上,但不知郭崇韬何罪之有?”
皇上说:“郭崇韬,朕来问你,有一个来认皇亲的到你府,你因何连问也不问,你因何连回朕也不回朕,你就自作主张,你就要杀那个人?”
皇上问的对啊,如果有来认皇亲的,你起码也应该先和朕说一声,你再做主张啊。
因为那是皇上家的事啊!
你连问也不问,你连回也不回,你就要杀那个人啊?
如果是别人,在这个时候就哑口无言了,可郭崇韬不然。
郭崇韬不愧是“能说会道的专家”。
郭崇韬说:“回皇上的话,臣是这么认为的。皇上您曾经昭告天下说过,前朝的皇室已经被朱温屠杀已尽了。所以臣就认为,将来如果有谁来认皇亲,一定就是假的。因为前朝的皇室已经被屠杀已尽了?所以臣就认为,那个人一定就是假的。臣也认为,像那样的事,也没必要回禀皇上。”
郭崇韬的法更高。
郭崇韬也非常大胆。
郭崇韬把一切的事全推给皇上了。
郭崇韬心说:皇上您曾经说过,前朝的皇室已经被屠杀已尽了,既然已经被屠杀已尽了,还哪来的前朝皇室?
皇上说:“哦?”
*******
郭崇韬一番话,倒把皇上问得没话说了。
皇上心说:对啊!郭崇韬的话也不是没理啊!
“这……?”
但是。皇上终究是皇上。
皇上看了一眼孔谦。
郭崇韬的那话皇上想让孔谦来回答。
皇上问孔谦:“孔爱卿,对于郭丞相的话,你有何言讲?”
孔谦见皇上问。他急忙上前跪倒答话。
孔谦也非常能说。
孔谦说:“回皇上的话,臣是这么认为的。臣并不是完全反对郭丞相杀李知月。臣是认为,郭丞相杀李知月有些操之过急。臣认为,就是要杀李知月,也应该问明白了以后再杀。因为我朝的法则有规定,如果谁是呆傻之人,谁如果出什么违禁之言。是无需怪罪的。现在李知月是否是呆傻之人还没有确定。所以,臣就认为现在杀李之月有些操之过急。还有,李知月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皇亲。李知月是否真不是皇亲也还没有确定。所以臣认为,就是要杀李知月,也应该审问明白了之后再杀。”
皇上点了点头。
******
下面就该谈让谁审李知月的问题了。
皇上问孔谦:“孔爱卿,你说让谁审李知月为好呢?”
孔谦说:“以臣看来。皇上还是把这个任务交给郭丞相为好。郭丞相聪明过人才智非凡。臣想。郭丞相一定会把这个事办好的。”
郭崇韬一听这话,吓得他一哆嗦。
郭崇韬知道,孔谦对自己没按好肠子。
因为这个案子不好审。
因为这个案子无论审“错”,还是审“对”,自己都会是“一身骚”。
如果这个案子审的结果是“李知月不是皇亲”,李知月就是死罪,李知月本来是皇亲,瞪眼说李知月不是皇亲。昧着良心要杀李知月,不但缺德伤天理。而且还大逆不道;如果这案子审的结果是“李知月是皇亲”,皇上曾经说过,是因为前朝的皇室已经被屠杀已尽,皇上才称的帝,言外之意就是,如果前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