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唐兴衰-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一海吩咐:“来人啊,……。”

    德一海刚要说,来人啊,把那些人全都给我推出去杀了!

    可德一海又一想:不行!

    德一海也是有些头脑的人。如果没头脑,他能做上那么高的西蜀元帅吗?德一海也是知道不顺民意不会有好结果的。

    德一海心说:如果我把那些人全都杀了,那会导致多少人恨我啊!李唐皇上都没杀那些人,让我给杀了?

    德一海心说:这是谁给李唐皇上出的主意!这主意可够难为我的!我要不杀那些人,那些人回来后,他们一定会到处说李唐皇上的好!李唐皇上饶他们不死,他们能不说李唐皇上的好吗?如果我把他们杀了,我就丧失民心了!李唐都没有杀,我给杀了?人们能能不恨我吗?

    德一海心想:这步棋怎么这么难走!这真是要么掉炮,要么掉车的一步棋啊!

    ******

    这时,德一海就想起胡鹏来了。

    德一海心说:这麻烦都是胡鹏给我找的!

    因为被李唐放回来的那些俘虏,基本都是胡鹏的人。

    前文说过,西蜀让于保善等人三次劫粮以后,西蜀见事不好就想撤退。同时,西蜀的皇上王衍也派人通知了胡鹏,也让胡鹏马上撤退。可胡鹏接到王衍让他撤退的消息以后,他没有马上撤退,他却领人去偷袭长安。结果,胡鹏偷袭长安也没有成功。很快,李存霸领大队人马就赶到了。胡鹏见李存霸的大队人马来了,他才想到撤退。可是,由于胡鹏要撤退,就必须得往南撤。因为他们的西蜀在南边。而李存霸的大队人马又是从南边来的。所以胡鹏要想撤,就必须得从李存霸的大队人马中杀过去以后,他才能撤。这样一来,胡鹏的人马就很不容易撤了。你要从人家的大队人马中杀过去,当然很不容易了。所以,胡鹏的一些人就做了俘虏。

    德一海一想到胡鹏,他可气坏了。

    德一海认为:这全都是胡鹏指挥不当造成的!

    德一海心说:如果胡鹏接到让他撤的命令以后,他马上就撤,还会有那么多的人被俘虏吗?

    同时,德一海对胡鹏这么做,他也非常地嫉妒。

    德一海心说:我最不喜欢像你这样爱出风头的人了。我带十五万人都没能取得了长安,你带五万人就能把长安取了?万一你真把长安取了,不就把我显没了吗?

    ******

    德一海吩咐:“马上把胡鹏给我抓来!”

    不久,胡鹏就被抓来了。

    德一海一拍桌子。

    德一海说:“胡鹏,你好大的胆子!你接到皇上让你撤的命令以后,你为什么不马上撤?你敢抗旨不尊!”

    胡鹏急忙狡辩。

    胡鹏说:“元帅,当时我也是为大局着想啊!”

    德一海说:“什么?你为大局着想?你为大局着想,你就把那么多人的人命给扔了?你为大局着想,你就让那么多的人做了俘虏?”

    胡鹏说:“元帅,当时我也是好意啊!”

    德一海说:“抗旨不尊,还想狡辩!”

    德一海吩咐手下人:“把胡鹏给我推出去杀了!”

    胡鹏可吓坏了。

    胡鹏急忙喊:“我要见皇上!我要见皇上!”

    德一海的手下人哪容他多说啊!

    德一海的手下人把胡鹏推出去就杀了。

    德一海就这么把胡鹏杀了。

    德一海之所以杀胡鹏,还有一个意思:胡鹏是王衍的人,德一海认为胡鹏是自己将来杀王衍称帝的绊脚石。

    胡鹏与王衍不错。

    胡鹏虽没与王衍结拜为弟兄,可他们也经常称兄道弟的。今天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把胡鹏给杀了。

    *******

    德一海杀了胡鹏以后,他也没有深怪那些被放回来的俘虏。

    因为法不责众吗?

    ******

    长达三十三回之久的《长安保卫战》,说到这里才算正式结束。下一个故事叫《出使南六国》。下一个故事将会更加精彩。

第六十八回 出使南六国(一)() 
郭崇韬给皇上出了一个主意,让皇上把那些俘虏全都放回去。

    果然,那些俘虏被放回去以后,把西蜀弄得十分难处理这件事。

    ******

    再说李唐。

    这天,皇上问郭崇韬:“郭丞相,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郭崇韬说:“下一步您应让臣再去一趟南方六国。”

    皇上说:“说说你的意思。”

    郭崇韬说:“这次西蜀进犯我们边境,不是一件不小事,咱不能让这事就这么过去。咱应用这事来做点文章。最好让这事能使南方几国把西蜀排除在他们的几国联盟之外。”

    皇上说:“对。”

    郭崇韬说:“这次咱可以去问问南方几国,既然西蜀可以出兵打我们,是不是我们也可以出兵打他。如果南方几国说可以,如果南方几国说西蜀老惹事,我们不把西蜀当朋友了,我们把西蜀排除在我们几国联盟之外了。那就好了。”

    皇上说:“好!”

    ******

    第二天是郭崇韬出使南方要走的日子。

    这天皇上还亲自给郭崇韬送了行。

    这次郭崇韬出使南方的主要目的,就是劝说南方几国把西蜀排除在他们的几国联盟之外。

    如果南方几国真把西蜀排除在他们的几国联盟之外,那西蜀也就离亡国不远了。因为西蜀在势力上与李唐是相差甚远的,一旦西蜀没有了几国联盟,李唐如果出兵打他,他一定支持不住。

    ******

    不过,就在郭崇韬南方之行的当天晚上,皇上那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这不速之客,就是那个孔谦。

    这时,皇上正在那儿想时呢,突然有个人来说:“皇上,有个人要见您。”

    皇上说:“让他进来吧。”

    孔谦就进来了。

    *******

    对于孔谦,前文我讲过。孔谦的身份非常复杂。他是前唐公主的儿子,他也是道安的哥哥,他还自称他是孔子的后代,他还是皇上的岳父。你说他多少身份吧。他之前所做的事也不少。太后被劫的时候,他曾经及时报信他好朋友盖大楼,让他好朋友盖大楼救过太后。另外,他也害过郭崇韬,他也害过谢高俅。

    在这里需要特意指出的是,孔谦对皇上的态度可非常不好。因为他是前唐公主的儿子,他总认为江山是他外祖父一家的,他总图谋想着为他外祖父夺回江山。

    今天,这个身上“五味俱全”的孔谦,就见皇上来了。

    ******

    昨天皇上和郭崇韬等人商量事的时候,孔谦没在场。因为孔谦的身份低,他没资格和皇上的几个重要大臣坐一块商量国家大事。

    今天下午的时候,孔谦才听到郭崇韬要出使南方的消息。

    孔谦听到了那个消息以后,他简单地收拾了收拾,他又想了想见了皇上后该怎么说,他就见皇上来了。

    ******

    皇上见孔谦进来了,他就问:“有事吗?”

    孔谦说:“臣认为这次郭丞相出使南方有些不妥。”

    皇上说:“有何不妥?”

    孔谦说:“皇上,您想过这次郭丞相出使南方,有几利几弊吗?”

    皇上说:“想过。”

    孔谦说:“皇上认为有几利几弊呢?”

    皇上说:“要说利吗,自然是郭丞相出使顺利,南方几国真将西蜀排除在他们几国联盟之外了。要说弊嘛?好像没什么弊吧。就是郭丞相出使不成功,顶多不也就是维持原状吗?”

    孔谦说:“非也。”

    皇上说:“怎么?不对吗?”

    孔谦说:“皇上,您想过吗,这次如果郭丞相真向他们提出请求他们将西蜀排除在他们几国联盟之外的请求,皇上就会给他们传递一个企图离间他们,企图将他们各个击破的信号啊?”

    皇上点了点头。

    孔谦又说:“如果这次郭丞相成功还好,如果这次郭丞相不成功呢?如果这次郭丞相不成功,是不是就会使他们对皇上更加担心,是不是会使他们对皇上更加畏惧,是不是会使他们的联盟更加牢固啊?”

    皇上又点了点头。

    皇上问:“你说这次郭丞相出使南方,有几成的成功率啊?”

    孔谦说:“顶多五成。”

    “什么?”

    皇上真没有想到:这次郭崇韬出使南方的成功率会这么低。

    孔谦也看出皇上对他的话有些不大相信来了。

    孔谦说:“我说五成,还是往多处说的;要往少处说,也就是三成。”

    皇上更吃惊了。

    皇上心说:郭崇韬自从跟随我们父子以来,他每次出谋划策的成功率都是可以的,他这次的成功率真会那么低吗?

    皇上说:“能详细说一下吗?”

    孔谦说:“很简单。只要站在南方几国他们各自的立场上稍微一想,就可以了。如果我是南方某国的某个国主,我就会这么想,到底是将西蜀排除在我们几国联盟之外好,还是继续将西蜀留在我们几国联盟之内好?如果将西蜀排除在我们几国联盟之外,我们就没多大的力量跟北边(李唐)抗衡了。如果将西蜀排除在我们的几国联盟之外,北边再把西蜀灭了,我们就更没力量与北边抗衡了。我们将西蜀继续留在我们的几国联盟之内,我们就有力量与北边抗衡,北边就不敢轻易动我们。所以,这次郭丞相的成功率,是不会很大的。”

    皇上说:“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孔谦说:“这次皇上让郭丞相去,还是应该的。西蜀在咱地面上这么折腾,皇上派个人去说说,还是应该的。不过,口气应该变变。口气应该将‘咱们要求他们将西蜀排除在他们几国联盟之外’,改为向他们交涉。这次咱们就去问问他们,西蜀这次犯境打我们,他们是什么态度。如果他们认为西蜀老惹事,他们不适合继续让西蜀做他们的朋友,他们主动把西蜀排除在他们几国联盟之外,那更好。如果不那样的话,也不至于给他们传递个不好的信号。咱还可以去对他们说,按说西蜀首先出兵打我们,我们是有理由出兵打他的,我们是看在西蜀是你们朋友的份上,我们才来对你们说的。是啊,难道只允许他出兵打我们,就不允许我们出兵打他吗?”

    皇上说:“好!”

    *******

    于是,皇上马上给郭崇韬写了一道圣旨

    在圣旨上,皇上就说了他的意思,也是孔谦的意思。

    皇上吩咐:“来人啊。”

    有人进来了。

    皇上说:“你马上去追郭崇韬,你把这道圣旨……。”

    皇上刚要说,你马上把这道圣旨下给郭崇韬,可是皇上的话刚说到这里,他马上又犹豫了。

    皇上心说:这孔谦,朕刚刚认识,朕对他还不十分了解,他的话能让朕百分之百相信吗,他不会别有图谋吧?

    皇上想到这里,他就把他刚写好的圣旨放下了。

    这时,皇上就重新给郭崇韬写了一封信。

    信上的意思,与圣旨上的意思一样。

    皇上就把传旨改成送信了。

    传旨和送信,在意义上是不同的。如果是传旨,那是皇上的命令,你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不听就是抗旨,不听就得死;送信是皇上以个人的名义向某人说话,皇上信上的话如果认为不可以那么做,是可以不那么做的。

    皇上还特意吩咐送信人:“你一定要在郭崇韬见到高季兴之前将这封信交给他。”

    *******

    送信人拿着皇上的信,就追郭崇韬去了。

    可是,皇上让他一定要在郭崇韬见到高季兴之前把信交给郭崇韬,他还是晚了一步。

第六十九回 出使南六国(二)() 
皇上打发人给郭崇韬送信,他让送信的那个人一定要在郭崇韬见到高季兴之前把信交给郭崇韬。

    送信的那个人接到皇上的命令以后,他就急急忙忙去追郭崇韬,可他追了半天也没追上。

    因为郭崇韬的责任心是很强的,他接到皇上给他的任务以后,他就急急忙忙往前赶。他恨不得早点把皇上的任务完成。

    谁知,责任心强也有误事的时候。

    送信的那个人见追了一路也没有追上郭崇韬,他就傻眼了。

    送信的那个人见快到荆州了,到了荆州以后,荆州的街道那么多,荆州的买卖店铺那么多,再想找郭崇韬就更难找了。

    这时更使送信人所着急的是:如果郭崇韬到了荆州,他就会很快去见高季兴啊!郭崇韬就是为见高季兴去的,他去了以后,他一定会想着尽快见高季兴啊!

    ******

    这时,郭崇韬果然已经赶到了荆州。

    郭崇韬赶到荆州的时候正是傍晚,他到了荆州以后,他就让人积极张罗他这次见高季兴的事。

    高季兴听说李唐的皇上派特使郭崇韬来了,他也积极安排相见。

    很快,高季兴就安排好了,第二天早上就见郭崇韬。

    ******

    第二天,郭崇韬就见高季兴去了。

    高季兴是这次郭崇韬南方之行所要见的第一个人。

    对于高季兴的情况,在郭崇韬第一次出使南方的时候,我说过。他的国号叫“南平”,他国的首都就是荆州。

    不过,高季兴的荆州可与《三国演义》里的荆州不同。虽然同是一个地,可所管辖的区域有很大的不同。《三国演义》里的荆州,代管着荆州周围的好大一片区域,高季兴的荆州只管辖着荆州外围的一小片区域。

    前文说过,高季兴的南平国,也是南方七国中势力最弱的一个,也是南方七国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也是南方七国中人口最少的一个,也南方七国中兵力最少的一个,也是南方七国中最没有天险的一个,也是南方七国中最容易被攻破的一个。

    要不郭崇韬的每一次出行,第一站都选择高季兴的南平呢。因为他最易“攻破”,因为如果先把他“拿下”,以后的其他几国就有随之的可能。

    不过,你也别太小看了高季兴。高季兴的南平国虽然面积最小、人口最少、兵力最少,可他也有他的独到之处。就是他是《七国联盟》的成员,如果他有难,南方的另外几国都会帮他。

    这也许就是许多年来高季兴依然立足风雨未倒的原因吧。

    ******

    这时,郭崇韬就与高季兴相见了。

    郭崇韬与高季兴相见,寒暄几句之后,他们就说到正题上了。

    郭崇韬说:“高王爷,这次我来的目的,我主要是来问问您,西蜀无故入侵我们,您有何见解?”

    在这里我顺便说一句,郭崇韬为什么称高季兴为“王爷”呢?

    因为高季兴是荆州王。

    其实,高季兴是自称皇上的,可李唐不承认,所以作为李唐代表的郭崇韬就称其王爷。

    高季兴也不在乎。

    高季兴说:“郭丞相,您的意思是……?”

    郭崇韬说:“我的意思是,我想问问王爷您,西蜀可以首先入侵我们,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入侵他?”

    高季兴说:“郭丞相,这个问题,我不好直接回答您。”

    郭崇韬说:“为什么?”

    高季兴说:“因为西蜀不光是我高季兴的朋友,他也是马殷、王审之、刘隐、杨行密、钱镠的朋友。所以,这个问题,我不好一人回答您。”

    郭崇韬说:“您的意思是,西蜀可以入侵我们,我们就不能入侵他了?”

    高季兴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您这个问题,我们几个商量一下后,再回答您,好吗?”

    这时,郭崇韬就有些不高兴。

    郭崇韬心说:这个问题还用得着商量吗?本来就是他首先打了我们,我们就可以打他的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你还商量什么?

    郭崇韬说:“高王爷,现在我问你一句话,可以吗?”

    高季兴说:“行啊。”

    郭崇韬说:“你们七国的《七国联盟》成立之时,是不是只提到如果有人入侵你们时,你们可以一方有南八方支援,就没提到别的?”

    “这?”

    高季兴一下子被郭崇韬问住了。

    高季兴听出来了:郭崇韬的话里有刺。

    这时,高季兴这个恨王衍啊!

    高季兴心说:王衍,你净没事找事。现在我真该对郭崇韬说,西蜀那破事我不管了,你爱怎么地就怎么地吧。我真该让李唐好好地收拾收拾你!

    可高季兴又一想:我不能那么说啊!如果我和郭崇韬那么一说,郭崇韬到南方几国那里那么一学说,说我同意西蜀的事我不管了,如果出了问题,这……?郭崇韬也是,这话他先问别人好不好?他先来问我!

    ******

    昨天晚上,高季兴是一夜没睡。

    高季兴一直在考虑,郭崇韬如果问起那个事,我该如何回答?就是西蜀入侵他们李唐的那个事。

    高季兴起初心说:这事我真应该不管,本来吗,你西蜀无缘无故招惹人家李唐干什么?

    可高季兴又一想:那事我不能不管啊!如果这事我说不管,西蜀多半就会被李唐趁机灭了。如果李唐真把西蜀灭了,对我来说,对整个的南方几国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高季兴为什么会那么想呢?难道一个地盘最小,人口最少的高季兴真能左右这件事吗?

    能的。

    因为高季兴虽然地盘最小、人口最少,可他也是南方几国的一个成员。他说话也是南方几国中的一个国说话。重要的是,南方几国都惧怕李唐。前问我说过,南方几国都不大,南方几国加起来,也没有李唐大。所以如果高季兴首先开口说,西蜀那事他不管了,其他几国很可能也会随着他说。因为南方几国都惧怕李唐,他们都不敢得罪李唐。如果西蜀的事都不管了,西蜀多半会亡国。

    为什么说西蜀要是亡了,对高季兴,对南方其他几国的威胁很大呢?

    那当然了,李唐现在本来就很强大,如果他再把西蜀的地盘收过去,李唐不就更强大,南方其他几国跟惹不起了吗?

    所以,高季兴不愿轻易说出西蜀那事他不管那句话,因为他不愿看着西蜀灭亡。

    对于这方面的估计,孔谦就比郭崇韬高。

    孔谦早就看出来了,《七国联盟》不会轻易破裂。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