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飞的勤快很让高颖一家欣赏,她的父母都是从贫困中走过来的,懂得勤快是财富之本,只有勤快的人才能够换来果实,这一点上,还是值得肯定的。
高颖曾询问他为啥这么喜欢劳动时,宇飞回答得很让高颖吃惊。他说:“一方面劳动可以换来果实,当这种果实摆在你面前时,你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因为它丰富了你的物质财富,让你尝到了甜头;另一方面来讲,劳动可以得到精神世界层面上的鼓舞,让你享受那个过程,让你学会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劳动。即看到它的痛苦的同时,也看到它的快乐,也就是换来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双重感受。”
宇飞从来不把劳动当成是一种痛苦,而是当作换取快乐的一种方式方法。比如说:劳动可以发泄一下心中的苦闷和不快;劳动可以锻炼身体;劳动可以启迪智慧;劳动可以改变思维模式。所以,在他身上处处感受到的是阳光的一面,很让高颖感动。
收拾完碗筷后,高颖单独把宇飞叫到了自己的那个小屋,然后对宇飞说:“你已经顺利地通过了我们全家对你的考察,你也经受住了我们家人的考验;不过,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再接再厉呀!以后就看你对我咋样了,你可不能辜负了我对你的感情呀!”
宇飞对高颖说道:“今天我顺利通过了你们全家的检验,那还不是你的功劳呀!你要是不同意的话,你们全家还能看我?我必须得有你支持。”随后,宇飞把他买给高颖的那块手表从衣兜里掏出来给她戴在了手脖子上。
高颖很是高兴的注视着宇飞说:“你给我拿来的那束玫瑰花很漂亮,我真的好喜欢呀!谢谢你了,以后不知你还给不给我买了?”
“买!一定得买!不过,你掏钱呀!”宇飞开着玩笑回答着。
高颖知道宇飞在气她,并没在意,反而对宇飞说:“我想让你陪我出去走走,也不知你有没有时间,是不是下午还得回部队?”
“好呀!你要是不让我走了,我就不走了,住你家都可以,何止是陪你溜达玩了。”宇飞看着高颖说道。
“想的倒挺美,你还没有接受完我的考验,看你以后表现如何了?不过,你今天看起来很镇静,尤其面对我二姐和二姐夫的回答时。”高颖带着几分柔情对宇飞说。
“我是谁,别说你二姐和你二姐夫了,我也是经过战场上的考验多少年了,什么大的场面我没有见过,这才哪到哪?不过,还别说,面对你们全家时,我心里也直突突呀!这和战场上课不太一样,更检验心里素质。”
高颖对于宇飞今天的表现还是感到很满意的,她也知道,今天不过是走走过场;实际上对宇飞的考验早就结束了,尤其这么多天的相处,已经很了解宇飞了,要不然又怎么会有这次家庭约见呢?
高颖对她的家人说和宇飞出去走走,随后就下了楼梯。
高颖今天的心情和宇飞一样,心里感到特别地敞亮,这也是她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因为今天的日子很特殊,是她相亲的日子,她相信她一生也不会忘记的。
她多少天来的压抑得到了很大的疏解,平日里总是忙碌着,难得清闲地放松一下自己,更何况今天和她最心爱的人在一起了。不管咋说,她找到了她一生可以托付的人,这是她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尤其宇飞这么优秀的男人,谁不喜欢呢?
虽然她心里还有一块心病,但她相信经过她和宇飞的共同努力之后,一定会得到彻底解决的。
他们手挽着手慢慢向小城走去,一边欣赏着小城的风景,一边说着心里话。那份依恋和那份缠绵的情感好像都能把小城的积雪融化了。
他俩踩着路上的冰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高颖紧紧地挽着宇飞的臂膀,担心一不小心滑到了;宇飞也是极力踩实地面,小心翼翼地呵护他心中的女神。
高颖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她喜欢得到宇飞的呵护和照顾,感到在宇飞面前才是最安全的,也是最幸福的。
他俩偎依的神情投来了很多行人羡慕和嫉妒的目光,尤其是高颖那温柔而多情的的眼神;越是如此,高颖心里越是高兴,似乎找到了多年来不曾有过的快感,压抑的心情也得到了宣泄和释放。
高颖家离小城街里并不远,大概也就二十分钟的路程。
小城东关的城墙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垛口边上灰色的青砖在阳光的照射下有些湿润,看得出那是融化的积雪留下的痕迹。城关上方的琉璃瓦光亮闪闪,泛着褐色的光芒。
街道两侧的门市显得古色古香,透视出历史的厚重,折射出古人创造文明历史的智慧。
宇飞虽然在小城当兵七年了,但他对小城并不了解,可能与他平时总不外出有关吧!不能说宇飞一点外出时间也没有,只能说他太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了。其实在这一点上很多人对他都不了解,并不知道他所思所想,只有他自己知道。
宇飞的视野是十分宽广的,他并不把自己的心局限在这座小城,他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早就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远方,他只不过在努力为自己创造着条件而已。
高颖带他来到了轻工市场,轻工市场是这座小城唯一的最大的商场,也是全市商品交易中心,算是小城人的标志了。
宇飞问高颖去几楼时,高颖并没有回答他,说就是溜达。当他俩来到二楼的一个卖**的床铺时,高颖停了下来,然后一边询问他父母的身高和胖瘦一边挑选了三套**。其实,宇飞并不知道高颖为啥给他买内心的深刻涵义。在女孩子看来,只有最亲密、最爱的人才会给他买**,假如两个人没有达到最亲密的程度也是不会买**的,买**象征着两个人的感情已经融合到了一起。
买完**后,高颖又带他来到了卖腰带的柜台,为他挑选了一条很精致的黑色腰带。高颖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把宇飞一直拴在身边,一生和他相伴,直到生命的终止,这些寓意都是宇飞不理解的。
虽然这些衣物并不贵,但代表着高颖对宇飞的一片深情厚意。她知道她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宇飞,希望和宇飞一直走下去,走过生命的春夏秋冬,走出一段生命的辉煌。
当他们走出轻工市场时,太阳已经滑向了西边的天空,晚霞的余晖辉映着大地,给小城罩上了一层金黄色的棉纱。街上的人们也开始忙着赶往回家的路。
宇飞把高颖送回家后向她全家道别,并说新年时来看望她的父母,然后匆匆赶回了部队。
第四十九章 飞往家乡的喜报()
转眼之间已经进入了年关,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扫尘和办置年货。宇飞的父亲宇坤吃完早饭后,把他使用了三十几年的皮包挂在了车把上。他准备和二儿子宇浩一起去单位开支,并买一些年货,以及老伴经常吃的药物。当他来到了前街二儿子家门口时,大队书记张玉成给他送来了1000元军人优待金、一些年货,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礼物——一份喜报,是宇飞在部队抗洪抢险时立的二等功。
书记把喜报交给宇坤时,全村的人正在此聚会,大家看到书记送给宇坤家的喜报时,都很好奇地聚过来张望。在这个村里,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喜报是什么样子,也不知它的意义是什么?当书记向大家解释时,才知晓了它的价值。
对于村里人来讲这是个不小的轰动,宇飞参军入伍前后有几十号人,但还没有一个人得到过这么高的荣誉,这不仅是宇坤一家的荣誉,也是整个乡村的荣誉,宇飞毕竟给他的父母争了光,给他的父老乡亲争了光。
他的父亲接到喜报时,眼睛里噙满了激动的泪花,这是他多少年来的夙愿,今天终于得以实现了。他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难以表达的。他几十年来一直过着艰难的生活,努力培养孩子,希望孩子们能够考上大学,将来留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为他和老伴争光。可没想考上了大学的宇飞,却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考略到他和老伴的压力,毅然决然地参军了,非要去考军校不可。全家人得知这个消息时,没有一个同意的,放着好好的大学不读,偏偏要当兵考军校,那时全家人都陷入了苦恼和困惑之中。如果读完大学的话,可以分配一个稳定的工作,将来成个家安心地生活;可当兵考军校对他们一家人来讲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清晰将来是否会有一个出路?毕竟这里还担着一定的风险呀!
其实,作为父亲和母亲的他们,宁愿再苦点累点,也要省吃俭用让宇飞把大学读完了,只要大学读完,毕业后参加工作了,不就解决了家庭的困难了吗?然而,宇飞的想法让全家人大吃一惊,谁都无法理解。
自从宇飞参军之后,作为父母的他们,心里一直不好受,尤其宇飞的母亲李玉珍,感到对不起孩子,她知道孩子是为了全家人着想,为了父母着想,才走上了当兵这条路。做母亲的心里带着十分的愧疚和遗憾,这种愧疚的心一直在心里抹不去,即使过去了十来年的时间。
每每想宇飞来,或者和邻居谈起孩子时,李玉珍都会流下伤心的泪水。但她感到孩子很懂事,长大了,也曾经为孩子骄傲过,自豪过;尤其孩子把节俭下来的钱寄回到家为家减轻负担时。虽然钱不多,但那是孩子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情感和爱呀!看到孩子的所作所为时,做父母的逐渐地理解了孩子的苦心。
宇坤感到今天是最幸福的,是最自豪的,因为孩子为他争了光,实现了他和老伴的愿望。他在孩子参军走了之后,心里一直很苦闷,郁郁寡欢,尤其看到老伴想起孩子落泪时的样子,他的心像刀剜了一样难受。
今天,他终于可以站在全乡村人面前挺起腰杆来了,何况宇飞已经军校毕业成为了一名军官。比起那些考上大学参加工作的村里孩子来,他的儿子一点也不差,而且还要强很多,更可贵的是宇飞是通过自己的奋斗换来了今天的成果,为家庭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尤其是孩子今年军校毕业后给家里寄回的钱,帮了全家很大的忙,不用再借高利贷来维持生计了,不用东家借西家挪地来过日子了,那种日子他和老伴已经过够了,他再也不想看着别人的白眼来生活了。前几天孩子寄回的两万元钱让他十分的感动,孩子为了给他妈治病,一次就寄回了这么多,可见孩子的一片孝心,他要抓紧时间给老伴治病。当然了,他还不知道这钱是刘丹给他家寄来的。
不管咋说,宇坤都不敢想象孩子会有今天的成绩,他要把这份喜悦和老伴一起分享,他决定先把喜报送回家,给老伴看看,让老伴高兴高兴。
宇坤对二儿子宇浩说先回家,把喜报赶紧给你妈看看。
当宇坤把儿子宇飞立功的喜报放在老伴手上时,李玉珍激动的泪水顿时夺眶而出,这份喜悦不知她盼了多少年,头上愁白了多少黑发,脸上爬满了多少皱纹,心灵上承受了多大的煎熬?这是她最想要的东西。为了儿子的未来,她可以吃更多的苦和累,甚至牺牲一切。以前为了这个家,她从早到晚劳作,度过了生命中最暗淡的时光,付出了最沉重的艰辛,换来了伤痛和病痛的双重折磨。她今天想了很多很多,不能不追忆起很多久违的往事。
记得自从嫁给了宇坤之后,就过着困苦的生活。那时孩子都小,老伴在外地工作,自己一个人拉扯五个孩子,吃尽了苦头。不但洗衣做饭,还要到生产队里干重体力活,整天累得腰酸腿疼,到家就想躺下休息,好好睡上一觉。但对她来讲,简直就是奢侈,还要给孩子做饭、洗衣、做家务等等,此外还要抽时间养几头猪和鸡鸭,以便补充一下贫困的生活。每一件往事都饱含着她生活与生命的艰辛和伤痛,可想想今天,尤其是孩子在部队为她和老伴争光时,她的心得到了极大的抚慰。
当然了,她今天想到最多的是宇飞,她想起了宇飞在她身边时的很多往事,正如宇飞上半年在信中写的文章《童年记忆》描述的那样: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有一件事最让我难忘,它至今仍然会让我时常想起,因为这件事对于我人生的未来产生了深刻的记忆和深远的影响,也算是对我人生成长的积极引导,也激起了我对未来人生向何处去的积极探索。那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吧!大概是七、八岁的年龄——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妈妈带着我在房后的菜园子里的果树下侍弄菜地;这时,家中的一位叔叔告诉我的母亲:说大爷家的三哥考上了高中,而且是整个中学中唯一的一个考入高中的一名学生。妈妈和叔叔寒暄了一阵之后,对我说:“儿子,你三哥真的很棒呀!你要向你三哥学习,以后好好学习,争取将来考入大学,这样,你的未来就会很好,将来到城市去生活。”妈妈的几句朴实的话语我一直记在心里,并且在内心世界里珍藏了很多年,激励着我未来的人生梦想!我也按照妈妈的话去努力奋斗着,后来,我终于如愿以偿的考入了军校,改变了我的人生航向。这件事情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妈妈那几句简短而深刻的话语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虽然妈妈不在我的身边,但是,我在人生的旅途上一直不敢懈怠,当我懒惰或劳累或想偷懒时,妈妈的话就会在我的耳边回荡,激励着我向前,督促着我奋马扬鞭走向下一个人生的驿站。但愿这平凡的童年的人生记忆和我朝夕相伴。
她知道儿子写这篇文章是在感谢她和老伴的养育之恩,感谢父母在童年时给他的生命引导和人生鼓励与支持,并向他们阐述自己奋斗的决心和勇气。很让他们老两口宽慰。但她作为母亲更懂得了孩子为什么宁愿当兵考军校也不读大学了,他要为自己寻找到一条光明的人生大道。甘愿当兵在部队受苦受累,他是在寻找出路的同时,也在磨练自己的意志,锤炼自己的强悍。看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她多年来在内心里冰冻的心终于得到了释然和解放,开始慢慢地融化了。
她还想起了宇飞前几天给家里写的一首诗叫《母爱的世界》,折射出了孩子对她浓浓的思念之情,让她不能不时常回忆起孩子来。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昨夜的雪花纷纷扬扬唤醒了我沉睡的记忆。
母亲,我在家中炉火旁重温您抚爱的温暖,翻开您期待的目光,我不知自己是怎样在炉火的燃烧中走进您的世界。母亲,我多少次扯起思念的帆,在故乡温馨的风中舞动、招展,我伸出双手成为向故乡启航的桅杆,在梦的海洋驶向您温暖的港湾。
母亲,在您森林一样茂密的目光中,我度过了人生的不惑春秋。十八岁那个冬季,我似一朵雪花在风的劲吹中飘向了远方。我橄榄绿的背影潮湿了您的眼睛,泪水遮挡了您的明眸,您招手的姿势在风中凝成永恒的雕像,您不朽的丰碑淋漓了我记忆深处的视线。
昨夜的风雪纷纷扬扬,覆盖了我人生的记忆。
当老伴给她读这首诗时,李玉珍再也控制不住对远方儿子的思念了,她压抑的心情伴随着伤感的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她今天终于明白了孩子对父母的深厚感情,他用实际行动爱着这个家,爱着家里的每一个人,他甘愿忍受着清苦和寂寞,甘愿忍受对她和老伴的思念,她更懂得了孩子在外对她深深的思念之情。
作为母亲,她切身感受着,好在他已经军校毕业了,可以独立地面对生活了,长大成人了。
虽然说宇飞不再让她过多地惦念了,终于放下了几十年来心中积压的沉重包袱,但她还是更多地想到宇飞。
她的精神好像焕发了生机一样,身上的病也好像没有了,走到镜子前梳洗了一番;她要高高兴兴地去生活,快乐地享受生活,等到孩子结婚的时候,可以帮宇飞去照顾一下孙子。
李玉珍把儿子的喜报用一块红色的花布仔细地包起来,并系好放在了柜子里面。
宇坤和二儿子下午回来时,买来了二斤精肉和青椒,全家一起包起了饺子,并炒了四个小菜;当饺子煮好了时,宇坤满满地倒上了一酒盅儿子去年寒假时买的醇酒。
老两口好像从来也没有吃过这么香的饺子,宇坤吃完饭做了一个甜美的梦。
第五十章 轰动小城的新闻()
宇飞从高颖家往部队走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天空无数的星星登上了舞台的中央,闪烁着她们美丽的大眼睛。四处张望的神情,好像在寻找她们满意的郎君,给小城增添了几分神秘,让小城人带着好奇的心里,去猜测她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宇飞回到部队宿舍打开灯时,通讯员进屋告诉他说科长让他马上去办公室一趟。宇飞关上门直接去了机关大楼,来到科长办公室时,科长递给他一张当地的报纸,对他说:“你看看这条新闻,是关于你的。”
宇飞用双眼快速扫了一眼,这是一条关于他救助落水儿童的新闻,上面醒目的标题写着《绿军装在冰河里托起生命的通道》,还有一个副标题写着《驻军×××部队见义勇为军人宇飞同志救助儿童侧记》。
当宇飞看完时,科长让他说明一下事情的经过。宇飞就把下团调研回来路上遇到的情况向他完整地描述了一遍。
科长这时对他说:“这件事情首长都知道了,刚才政委把我叫去了,向我询问了一下情况,我还蒙在鼓里呢?就等你回来呢,我好向政委汇报一下呀!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你不是那种张扬的人,一向做事很低调,看来是大队书记把这件事情向上边反映的。我从政委的话里感觉到是市委书记给他打电话了,赞扬了你,并且还准备把你树为全市的杰出青年典型呢。”
“原来这样呀!不就是救个孩子吗?再说我赶上了,也是应该做到的,不至于此吧。”宇飞对科长说道。
“那可不是一件简单地救助孩子的事情,树你这个形象是在引导一大批社会青年向你学习,以你为榜样,树立起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尤其在今天这个改革开放的社会里,人们的思想意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很多人都下海经商了,眼睛向钱看了。你想想,一个社会和国家如果都把眼光投到钱上,那社会风气不就要转向了吗?社会上都已经丧失了原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