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本草纲目-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唇燥生疮。用青皮烧过,研为末,调猪油涂搽。
黄橘皮:
1、湿痰停滞,咳嗽唾稠粘。用武汉橘皮半斤,放砂锅内,下盐五钱,化不淹过煮干;另用粉甘草二两,去皮蜜炙,二味共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开水送下。此方名“润下丸”。
2、脾气胀满。用橘皮四两、白术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饭前服,木香汤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宽中丸”。
3、伤寒及一切杂病,干呕,手足逆冷。用橘皮四两、生姜一两,加水二升,煎取一升,徐徐饮服。此方名“橘皮汤。”
4、霍乱吐泻(不拘男女,但有一点胃气存者,服之再生)。用广陈皮(去白)五钱,、真藿五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时时温服。又方:用陈皮末二钱,开水送服。不省人事者可灌服,同时烧砖渍醋,乘热包布中放在心下熨按好复苏。
5、反胃吐食。用橘皮(壁土炒香)研为末,每服二钱。以生姜三片,枣肉一枚,加水二盅,煎成一盅温服。
6、痰膈气胀。用陈皮三钱,水煎热服。
7、突然失声。用橘皮半两,水煎徐饮。
8、经年气嗽。用橘皮、神曲生姜(焙干),等分为末,蒸饼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饭后,临星时各服一次。有人因久嗽服此方,结果不但这个病治好了,连原患的膀胱气也治好了。
9、化食消痰。有橘皮半两微熬,研为末,水煎代茶,细细饮服。
10、大砀秘塞。用陈皮连白,酒煮过,焙干,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
11、风痰麻木。用橘红一斤,水五碗,煮烂去渣打,再煮至一碗,一次服下。取吐为愈,不吐,可加瓜蒂末。
12、疟疾疾。用橘皮(去白,切)在生姜自然汁中浸泡一夜,取出熬煮,再焙干研末。每服三钱,以陈枣十个,加水一碗,煎成半碗,于发病前送下,同时吃枣。
13、产后尿闭。用陈皮一两,去白,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送下,一服即通。
14、乳痈(未成者即散,已面者好溃,痛不可忍乾好不疼)。用陈橘皮,泡开水中,去白,晒干,加面炒至微黄,研为末,每服二钱,以麝香调酒送下。初发者一服见效。名“橘香散。”
15、   耳出汁。用陈皮烧过,研为末,取一钱,加麝香少许,每日掺敷。此方名“立效散。”
16、趾高气扬甲嵌肉,步履困难。用浓煎陈皮汤浸泡患处,甲肉自离,轻手将甲剪去,以虎骨末敷之即安。


附方



释名木奴。

气味甘、大寒、无毒。

主治利肠胃中热毒,利小便,治难产。

附方



释名金毯、鹄壳。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洗去酸汁,切细,用盐,蜜调产,煎好收存,止恶心,去胃中浮风恶气。

附方



释名条、壶柑、自橙、朱栾。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消食,解酒毒,去肠胃中恶气。

附方

枸橼

释名香橼、佛手柑。

气味(皮瓤)辛、酸、无毒。

主治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附方

金橘

释名金柑,卢橘,夏橘,山橘,给客橙。

气味甘、酸、温、无毒。

主治下气快膈,止渴解醒,辟臭,皮尤佳。

附方

枇杷

释名

气味实:甘、酸、平、无毒。
叶:苦、平、无毒。

主治实: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
叶:
1、肺热咳嗽。有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樱桃大。饭后和临卧时各含化一丸,很见效。
2、反胃呕哕。用枇杷叶(去毛,炙)、丁香各一两,人参二两。每服三钱,加水一碗、姜三惩煎服。
3、鼻血不止。用枇杷叶去毛,焙、研为末。每服一、二钱,茶送下。一天服二次。
4、酒  赤鼻。用楷杷叶、   子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一天服三次。
5、痔疮肿痛。用枇杷叶(蜜炙)、乌梅肉(焙),共研为末。先以乌梅汤洗过患得,然后药末敷上。

附方

杨梅

释名求。

气味(实)酸、甘、温、无毒。

主治1、下痢不止。用杨梅烧过,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2、头痛不止。用杨梅为末,以少许  入鼻取嚏,有效。
3、一切损伤止血生肌。用盐藏杨梅和核捣如泥,做成小块收存。凡遇破伤,好以小块研末敷涂,甚效。
4、恶疮疥癣。用杨梅树皮及根煎汤洗。
5、牙痛。用杨梅树皮及根煎水含漱。

附方

樱桃

释名莺桃、含桃、荆桃。

气味甘、热、涩、无毒。

主治调中、益脾、止痢。

附方

银杏

释名白果、鸭脚子。

气味(核仁)甘、苦、平、涩、无毒。

主治1、寒嗽痰喘。用白果七个煨熟以熟艾作成七丸,每果中放入艾丸一颗,纸包再次煨香,去艾吃下。
2、哮喘痰嗽。用白果五个、麻黄二钱半、甘草(炙)二钱,加水一杯半,煎至领先成,临星时服。此方名“鸭掌散”。又方:白果二十一个(炒黄),麻黄三钱,苏子二钱,款冬花、法半夏、桑白皮(蜜炙)各二钱,杏仁(去皮尖)、黄芩(微炒)各一钱半,甘草一钱,加水三杯,煎成二杯,随时分作二次服下,不用姜。
3、咳嗽失声。用白果仁四两,白茯苓、桑白皮各二两,乌豆半升(炒),蜜半斤,一起煮熟,晒干为还想,以乳汁半碗拌湿,九蒸九晒,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五十丸,开水送下。极效。
4、小便频数。用白果十四枚,一半生,一半煨,食之有效。
5、小便白浊。用生白果仁十枚,擂水服。一天服一次。病愈为止。
6、赤白带下。用白果、莲肉、江米各五钱,胡椒一钱半,共研为末,以乌云骨鸡一只,去肠填药,瓦器煮烂,空心服下。
7、肠风下血。用白果煨熟,出火气后,米汤送服。
8、虫牙。用生白果每饭后嚼一、二个,有效。
9、手足皲裂。用生白果嚼烂,每夜涂搽。
10、头面癣疮。用生白果仁切断,频频搽患处,直至病愈。
11、乳痈溃烂。用银杏仁半斤,以四两研酒服,以四两研敷患处。

附方银杏的叶亦入药,能止泻杀虫,近年报痢疾道,又可用以治高呼因压及冠心病,白果以绿色的胚为最毒,曾有小儿吃五至十粒即中毒死亡。根据文献资料,白果中毒后,用生甘草二两,或用白果皮一两煎服可解。

胡桃

释名羌桃、核桃。

气味(核仁)甘、平、温、无毒。

主治1、肾亏溢精。用胡桃肉、白茯苓各四两,附子一枚(去皮切片),与姜汁、蛤粉一起,焙干研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2、小便频数。用胡桃煨熟,卧时嚼服,温酒送下。
3、石淋。用胡桃肉一升,细米煮,另煮浆粥一升,一并服下。
4、痰喘嗽,临卧时嚼服胡桃肉三颗、生姜三惩,喝几口开水,再服胡桃和生姜如上数。次日即可痰消防车嗽止。
5、老人喘嗽,星卧不得。用胡桃肉(去皮)、杏仁(去皮尖)、生姜各一两,研为膏,加炼蜜少许,和丸如弹子大。每卧时嚼服一丸,姜汤送下。
6、多锒酸物,齿不着力。细嚼胡桃即解。
7、赤痢不止。有适用桃仁、枳壳各七个,无蛀皂角一个,新瓦上烧存性,研为细末,分作八服。每临卧时一服,二更一服,五更一服,荆芥茶送下。
8、血崩不止。用胡桃仁五十枚,灯上烧存性,研作一服,空心时以温酒调下。
9、小肠气痛。用胡桃一术,烧为研末,热酒送服。
10、一切痈肿(未成脓者)。用胡桃十个,煨熟去壳,加槐花一两,研末捣匀,热酒调服。
11、小儿头疮。用胡桃和皮,灯上烧存性盖碗中出火毒后,加轻粉少许,调生油涂,几次即愈。
12、火烧成疮。用胡桃仁烧黑研敷。

附方

榛子

释名

气味(仁)甘、平、无毒。

主治益气力,实肠胃。

附方

阿月浑子

释名胡榛子、无名子。

气味(仁)辛、温、涩、无毒。

主治腰冷,肾虚萎弱,止痢。木皮煎汁洗浴,可治阴囊湿痒。

附方

橡实

释名橡斗、皂斗、栎  、柞子、茅、栩。

气味实:苦、微温、无毒。
斗壳:涩、温、无毒。
木皮:苦、平、无毒。

主治实:1、下痢。用橡实二两、楮叶(炙)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饭前服,乌梅汤调下。
2、血痢。治方同上,加缩砂仁半两。
3、下痢脱肛。用橡斗了烧存性,研为末,调猪油敷涂。
4、石痈(痈如石,不作脓)。用橡子一枚,在青石上磨醋,取滇涂痈,药干即换。十多次后痈渐消。
斗壳: 为散及煮汁服,止肠风,崩中带下、冷热泻痢。
木皮、根皮:止水痢,消瘰沥。煎水洗,治恶疮肿痛。

附方

槲实

释名槲   、朴   、大叶栎、栎  子。

气味仁:苦、涩、平、无毒。
橡槲若:甘、苦、平、无毒。
槲木皮:苦、涩、无毒。

主治仁:蒸煮作粉,涩肠止痢,功同橡子。
槲若:1、突然吐血。用槲叶研为末,每服二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连渣吞服。
2、肠风血痔。用槲叶捣汁一小碗,一次服下即止。
3、肠风血痔,用槲叶(微炙,研末)一钱,槐花(炒,研末)一钱,米汤调服。未效。再服。
4、冷洒、阴茎痛。有槲叶研末,每服三钱,加水一碗,葱白七寸,煎至六成,去渣,饭前温服,一天服二次。
5、孩子淋疾。用槲叶三片,煎汤服一小酒杯,小便即下。
6、腋下狐臭。用槲叶三升,切细,水煮浓汁洗腋下。洗后,以苦瓠壳烧烟熏,再用辛夷、细辛、杜衡共研为末,醋泡一夜后敷涂。
槲木皮:1、久痢。用槲白皮(姜汁炙五次)一两、干姜(炮)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2、久疮。用槲木皮一尺,阔六寸,切细,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加白沙糖十挺,再煎成一升,分三次服,取吐渐愈。

附方

荔枝

释名离枝、丹荔。

气味实:甘、平、无毒。
核:甘、温、涩、无毒。

主治实:1、痘疮不发。有荔枝肉浸酒饮,肉亦吃下。忌生冷。
2、风牙疼痛。用荔枝连壳烧存性,研末擦牙即止。
3、呃送不止。用荔枝七个,连皮核烧存性,研为末,开水调下,立止。
核:1、脾痛。用荔枝核为末,每服二钱,醋送下。数服即愈。
2、疝气。用荔枝核(炒黑)、大茴香(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又方:用荔枝核四十九个、陈皮(连白)九钱、硫磺四钱,共研为末,加盐水调面糊成丸子如绿豆大。遇痛时空心酒服九丸。不过三服见效。此方名“玉环来笑丹”。
3、睾热丸肿痛。用荔枝核、青桔皮、茴等分,各炒过,研细,酒送服二钱,一天服三次。

附方

龙眼

释名龙目、圆眼、益智、亚荔枝、荔枝奴、骊珠、燕卵、蜜脾、鲛泪、川弹子。

气味(实)甘、平、无毒。

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虚烦不眠,自汗惊悸。用龙眼肉、酸枣仁(炒)、黄芪(炙)、白术(焙)、茯神各一两,木香半两、炙甘草二钱半,切细。各药配齐后,每服五钱,加姜三惩、枣一枚、水二盅煎成一盅,温服。此方名“归脾汤”。

附方

橄榄

释名青果、忠果、谏果。

气味实:酸、甘、温、无毒。
榄仁:甘、平、无毒。
核:甘、涩、温、无毒。

主治实:1、中河豚毒。取橄榄及木煮水服可解。
2、唇裂生疮。用橄榄炒研,调猪油涂搽。
3、牙齿脓血。用橄榄烧研,加麝香少许涂患处。
榄仁:唇吻燥痛。取榄仁研烂漫敷涂。
核:1、肠风下血。用橄榄核灯上烧存性,研为末,每二钱,陈米汤调下。
2、阴囊肿。用橄榄核、荔枝核、山楂核等分,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茴香汤调下。
3、耳足冻疮。用橄榄核烧研,调油敷涂。

附方

榧实

释名赤果、玉榧、玉山果。

气味甘、平、涩、无毒。

主治1、杀体内寄生虫。用榧子一百枚,去皮,炒熟吃。胃弱的人,用量减半。
2、令发不落。用榧子三个、胡桃二个、侧柏叶一两,捣烂浸雪水中,梳头发。
3、突然吐血。先吃蒸饼两、三个,以榧子为末,开水送服三钱。一天服三次。

附方

海松子

释名新罗松子。

气味(仁)甘、小温、无毒。

主治1、肺燥咳嗽。用松子仁一两、胡桃仁二两,共研为膏,和熟蜜半两收存。每服二钱,饭后以开水冲服。
2、小儿寒嗽,或作   喘。用松子仁五个,百部(炒)、麻黄各三分,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加少量水煮开,化白砂糖调药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饭后含化十丸,很见效。
3、大便虚秘。用松子仁、柏子仁、麻子仁,等分为末,溶蜡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黄芪汤送下。

附方

槟榔

释名宾门、仁频、洗瘴丹。

气味苦、辛、温、涩、无毒。

主治1、痰涎为害。用槟榔为末,每服一钱,开水送下。
2、口吐酸水。用槟榔四两、桔皮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生蜜汤调下。
3、伤寒胸闷。用槟榔、枳实,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黄连煎汤送下。
4、心气痛。用槟榔、高良姜各一钱半,陈米百粒,水煎服。
5、腰痛。用槟榔为末,酒送服一钱。
6、脚气。用槟榔十二枚,研为末,分二次服,以姜汁温酒调下。
7、大小便秘。用槟榔为末,蜜汤调服二钱。或以童便、葱白同煎服亦可。
8、小便洒痛。有用面煨槟榔、赤芍药各半两为还想,每取三钱,以灯心水煎好,空心服下。一天服二次。
9、肠寄生虫。用槟榔十多枚,研为末,先以水二升半煮槟榔皮至一升,调末一匙,空心服。经过去一天,有虫排出,如未排尽,可再次服药。又方:槟榔半两,炮过,研为末,每服二钱,以葱、蜜煎汤调服。
10、口吻生疮。用槟榔烧过。研末,加轻粉敷搽。
11、  耳出脓。用槟榔末吹耳内。

附方槟榔的主要功用是杀虫、消积、行水,与常山、草果等同用,可治疟疾。近年亦用本品治血吸虫病。

椰子

释名越王头、胥余。

气味椰子瓤:甘、平、无毒。
椰子浆:甘、温、无毒。

主治椰子瓤:益气,治风。
椰子浆:止消渴,治吐血水肿,去风热。

附方

波罗蜜

释名曩伽结。

气味(瓤)甘、香、微酸、平、无毒。

主治1、止渴解烦,醒酒益气。

附方

无花果

释名映日果、优昙钵、阿驵。

气味(实)甘、平、无毒。

主治开胃,止泄痢,治五痔、咽喉痛。

附方

马槟榔

释名马金囊、马金南、紫槟榔。

气味(核仁)苦、甘、寒、无毒。

主治1、难产。临时细嚼马槟榔核仁数枚,用井华水送服,不久即可分娩。
2、断产(绝育)。常嚼马槟榔二枚,水送服,久之子宫变冷,自不受孕。
3、恶疮肿毒。用马槟榔一枚,冷水送服,另用一、二枚嚼敷患处。

附方



释名蜜止矩、蜜屈律、木蜜、木饧、木珊瑚、鸡距子、鸡爪子。木名白石木、交加枝。

气味(实)甘、平、无毒。

主治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止呕逆境,解酒毒。辟虫毒。

附方

秦椒

释名大椒、椒(按椒红即椒的果壳)。

气味(椒红)辛、温、有毒。

主治1、饮少尿多。用秦椒、瓜蒂各二分,研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2、手足心肿。用椒和盐末等分,醋调匀敷肿处。
3、久患口疮。用秦椒去掉闭口的颗粒然后水海洗面拌煮为粥,空心腹,以饭压下。重者可多服几次,以愈为度。
4、牙齿风痛。用秦椒煎醋含漱。

附方

蜀椒

释名巴椒、汉椒、川椒、南椒、点椒。

气味椒红:辛、温、有毒。
椒目:苦、寒、无毒。

主治椒目:1、水气肿满。用椒目炒捣成膏,每服一匙,酒送下。
2、崩中带上。用椒目炒过、碾细,每服一匙,温酒送下。
3、眼生黑花,年久不治。用椒目(炒)一两、苍术(炒)一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醋汤送下。
椒红:1、元气伤损,目暗耳聋 。有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晒干捣取椒红一斤,另用生地黄捣出自然汁,煎至一升,和椒末做丸了,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腹,温酒送下。
2、腹内虚冷。用生椒(去掉不开口的颗粒)四十粒,浸浆水中一宿,空心服,水送上。久服暖脏腑,黑发明目。
3、寒湿脚气。用川椒二、三升,装薄布囊中,每天在囊上踏脚,有效。
4、疮肿作痛。用生椒末、釜下土、荞麦粉,等分为末,调醋敷涂。
5、手足皲痛。用椒四合,水煮,去渣,浸泡皲痛处,约过半餐饭时间,让痛处出水干燥。待一会,再次浸泡,等痛处出水干燥后,涂上猪、羊脑髓,很见效。
6、漆疮作痒。用川椒煎汤冼 。又方:凡经过正在涂漆的地方,嚼川椒涂鼻上,则不生漆疮。
7、久冷不痢(或不痢,只是腰腹冷)。用川椒三程式,在醋中浸一夜,取出,用一升和曲三升拌作粥吃。三闪愈。
8、风虫牙痛。用川椒红末,调水和白面做成录取子,如皂荚了在,烧热咬在患处,同次可愈。一方:花椒四钱牙皂五十个、醋一碗,煎汁漱口。
9、痔漏脱肛。每日空心嚼川椒一钱,凉水送下,三、五次即收。
10、肾风囊痒。用川椒、杏仁研膏,涂掌心,合阴囊而卧,甚效。

附方椒有小毒,不宜多吃,但日服少量,有益无害,而且轻身延年。住在湿气重的地方,每日早上吞服七、八粒,永无蛔虫寄生及寒湿痹痛等症。这是命门气分的要药。

胡椒

释名昧履支。

气味(实)辛、大温、无毒。

主治1、心腹冷痛。用胡菽二十粒,淡酒送服。心下大痛者,用椒五十粒、乳香一钱,研匀,男用生姜汤、女用当归酒送下。
2、霍乱吐泻有胡椒五十粒、绿豆一百五十粒,共研为末,每服一钱,木瓜汤送下。
3、反胃吐食。用胡椒在醋中泡过,取出晒干,反复七次,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醋汤送下。又方:用胡椒七钱半、煨姜一两,水煎,分二次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