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虎啸-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这桑椹就留给桑蚕户自已吃吧,本官不会如此与民争利。那就如你郑如宝所说,我拔给你100户家属。来管理这些桑园吧。”李啸也笑了起来。

    “多谢大人。现在正在桑树泡种之际,可利用这段时间先将家属所住的草棚修好。”郑如宝建议道。

    “很好,此事我安排李长材去办理,如宝,以后这些桑蚕户由你统一管理。等过几个月桑树开始出叶后,我还会及时建立缫丝厂,到时统一收购桑蚕户的蚕茧。”李啸朗声说道。

    “谢大人,在下定会更加尽心尽力。”

    一周后。桑苗根系已长全之际,100户桑蚕户的草棚业已搭好。被选中的100户家属。共256人带着行李与农具,欢天喜地地离开了马耆山。

    李啸兑现了自已的诺言,让在这次改良盐碱地中表现最突出的家属前去,这样一来,马耆山剩余了1569名家属。

    这些家属临行前,李啸告诉他们,这些桑田乃是雄唐所公产,因他们表现突出,才授与他们耕种的权力。要这些桑蚕户努力耕种,不可抛荒,不可转卖。现在种植的桑树由雄唐所的存银中出,不用他们另外交钱,只是若以后桑苗死亡的话,才要自已出钱去重新种过。在产出蚕茧后,第一年每亩交蚕茧10斤为税金,从第二年开始,则每亩交15斤,从此永为定例,不再加税。其余蚕茧则由蚕桑课统一按市价收购。而桑树所产的桑葚,则留给桑蚕户自已食用。

    李啸的的话语,迅速地被桑蚕户们的热烈欢呼所淹没。

    一张张激动的笑脸望向李啸和他旁边的郑如宝,让他们二人都充满了成就感。

    看着郑如宝带着这些桑蚕户离开后,李啸忽然想起,应该去看看铁场挖矿的情况了。

    他随即带着李长材前去。

    这几天,随着各地民政司分所的建好,付铁、刘一显、李忠文等人均按计划去了各民政司分所任职。当然,每所由14名伤残军士所组成的镇抚大队也随之前往。

    李啸安排,现在南和区的民政司分所长不再由李长材兼任,而是让卖完刀剑回来的常正担任。这样,李长材便可留在身边,随时听侯安排。

    一个多时辰后,两人来到了马鬃峰不远处的挖矿场。

    这一天风很大,犹然清冷的寒风呼啸地刮着。整个挖矿工地上灰尘漫天,呛鼻难闻。敲打凿击之声与监工呵斥之声不绝与耳。一辆辆装满了铁矿石的板车,顶着漫天的风沙,艰难地拖往炼铁高炉的位置。

    很快有辅兵向颜均报告了两人的到来,颜色均一脸兴奋地跑了过来。

    “不知两位大人前来,颜均有失迎讶。”颜均笑着拱手说道。

    “颜作头,这些俘虏做事如何?”李啸问道。

    “回大人话,这些俘虏来这里干活,开始之时,颇有怨言,不过,被军兵们打过一顿后,都老实了,现在干活还算卖力。”颜均回答道。

    “颜作头,这些人干这挖矿苦活,也实为不易,平日里,伙食方面也尽量弄好些。”李啸看着一个用布包了头面摭挡灰尘,从自已面前用力推着一辆装满矿石的板车走过的瘦弱俘虏,皱眉说道。

    “大人,你放心吧,我也知道干这重活不吃好是不行的。他们的伙食,与马耆山的家属们都一样,我还额外给他们加了另外份量的鱼肉,绝不会让他们干垮的。”颜均赶紧回答。

    “颜作头,你看这些矿石,里面含铁有多少?”李啸手里拿着一小块赤红色的铁矿,想了想问道。

    “禀大人,以小人经验,约含铁一半。”

    李啸知道,颜均所谓的含铁一半,其意为内含50%的铁普通铁矿。

    “颜均,现在一天一人可挖多少矿石。”一旁的李长材问。

    “现在设备缺乏,基本上,一个人一天可挖二百斤吧。”颜均面有难色地说道。

    李啸心下暗暗计算了下,一人一天200斤,700个俘虏一天也能挖个70吨了。如果挖上一个月,就有2100吨铁矿可以挖出来了。

    前世读机械系的李啸,选修过冶金科目。他知道,哪怕按现代工业的要求,如一吨含铁量为50%的普通铁矿,因矿砂中的残铁不可能尽脱,再加除杂与去除水分,最多也只能炼出450公斤的钢铁。

    当然,现在明朝的工业水平来说,钢铁产量只会更低。李啸看过介绍明朝产铁状况的书,在明朝很多地方,因为工艺原始,一吨含铁量为50%的普通铁矿只能产出不到300公斤的铁,如果矿石中含硫磷砷等杂质多的话,能产个200公斤就不错了。

    李啸心下决定,不能完全照搬明朝的生产方式,自已一定要开始研究最能与明朝现有技术相结合,但能更快更好地生产钢铁的方法。

    李啸犹在沉吟,却听得颜均叹道:“李大人,现在若要重新再建高炉,又得去安东卫城或附近县镇购买砖头泥灰,若是这些东西,都能自已造就好了。可以省一大笔钱呢。”

    颜均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却瞬间点燃了李啸脑中思维的火焰。

    对啊,为什么不能自已造?

    雄唐所不久便要各处都要大规模建设,砖头与泥灰当是需要大量生产的东西。

    若还只是在外面买,成本太高不说,定购运输都要耽搁时间。

    现在自已盐碱地已改良完成,人力充裕,工匠亦有,所缺的,也就一点技术而已。

    那么,我用前世的学识,应当可造出比这个时代更好的砖头,泥灰,哦,也许应该叫它水泥。

第一百四十三章 炭粉内燃砖() 
第二天,李啸便召集一批工匠,让他们立刻把原先被陈为果的贼兵砸碎的炭厂重建起来。

    李啸关于炭厂的最新设定,让他们感觉十分新奇。因为,李啸设计的炭窑是各位明朝工匠前所未见的模式。

    李啸设计的是半截埋在地下的炭窑,半埋地下可以有效的保温,提高原料利用率。它的结构类似一座二层小楼,一楼用来烧火加热,二楼放置烧制木炭的原料木材。

    李啸让工匠们敲下原来被砸毁的炭厂上的砖头来修建,三天后,一座炭窑便建好了。

    用一名工匠的话来说,这炭窑,象一只巨大的乌龟。

    李啸闻言大笑。

    随后,这三天内,从马耆山砍下的木材开始搬进窑的上半部,窑的下层则放入原先被砸毁的高炉内,那些没有烧完的煤。接下来,李啸让工匠在一楼的火嘴处点火,引燃煤层,这时二楼窑中木材开始被火炙烤,发湿的木材中,水分蒸发,混合其他挥发物,形成冷白的烟雾,从烟囱中冒出,迅速被风刮散。

    温度渐渐升高,此时一楼的煤炭已经烧尽,二楼窑内木材自身开始氧化发热,木质材料发生热分解反应,其组成开始发生了变化。其中不稳定组成,如半纤维素发生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少量醋酸等物质。

    木材自身分解发热把窑内温度推到了最高点,大约摄氏400度,木质材料急剧地进行热分解,木材表面有粘稠的油状物流出,那是反应生成的大量醋酸、甲醇和木焦油,时不时的还会鼓起一个气泡。这是甲烷、乙烯等可燃性气体,它们在炉内缺氧的环境下缓慢燃烧,释放热量、保持窑温。

    此时,冒出的烟也开始变化,开始先变黄,后变青。渐渐变成淡青色的透明状烟雾。

    见到烟雾变成透明,工匠们便开始封窑,把窑顶的烟囱堵住。

    这样,窑内的木柴开始在非常缺氧的环境下反应,固为彻底堵住了氧气,窑内氧化反应就慢慢停下来,窑温逐渐变低。

    又过了三天,李啸让工匠打开窑顶透气,随后又冷却了两天。李啸便让人开窑取炭。

    工匠们打开窑门,一股呛人的烟气扑面而来,让在场的工匠皆咳嗽不止。一名年纪较大的老工匠命令大家,赶紧把嘴闭住,包上湿巾,然后弓背屈膝,把一段一段乌黑发亮的木炭从窑内捞出来。

    两个多时辰后,挥汗如雨的工匠们终于取完了所有的木炭。

    木炭总重。整整三千斤。

    李啸带有试验性质的烧炭大获成功。

    可用于冶炼优质铁料的木炭,就这样烧成了。它的炭含量极高。磷、硫等杂质含量低,还原性强,还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燃烧充分,供热均匀,在高炉炼铁中比焦炭更加优秀。

    不过。李啸现在要奢侈一把,他打算先用这些木炭来烧制内燃砖。

    李啸的制砖坯方法便让工匠们目瞪口呆。

    李啸教给他们的方法是,把烧出的木炭研成碎末,再砸成粉状,掺和在用来烧砖的粘土中。以一比八的比例搅拌均匀后,扣入长八寸、宽四寸、厚二寸标准木框模具内压制成形,这也是现代标准砖的大小,就形成了烧制前的砖坯。然后要求他们按李啸规定的方式竖一块横一块的相互叠加,中间留空进气,就可以开始烧制了。

    这是当代社会里,北方农村中常见的烧砖方式,只不过是以煤粉代替炭粉,因其破坏环境,高污染,高能耗,现在已被国家严令禁止。

    只是这样的技术,在几百年前的明末,那绝对是毫无疑问的高科技。

    只烧过普通的红砖和青砖的工匠们面面相覤,这种在砖里掺炭粉烧制的方法,还是第一次听说。

    “大人,我大明之中,皆是用火直接烧烤打好的粘土坯,这种加炭粉烧砖的方法,真是闻所未闻啊。”那个年纪大的工匠叹道,脸色满是犹豫之色。

    “各位,这种砖头,叫内燃砖,乃是海外泰西之技术,大明朝内尚无此类工艺。”李啸故弄玄虚,却引得一众工匠咂咂连声。

    他们半信半疑的按李啸的方法制作,共经过了三天时间,已晾晒干燥的六千块砖坯送入了用粘土夯成的简单泥窑内,工人们将点燃的火把扔进窑里,点燃窑下堆积的煤块,等火焰腾起之后,就封闭了大部分的窗口,只留下少数窗口通气供氧,让砖块慢慢的燃烧。

    一旁参观的人群远远地散开,但泥窑内高温还是烤得每个人都汗流满面。

    一个工匠通过窑孔仔细观看了一下,以一种惊喜的声音叫道:“李大人这个方法好,每块砖都好象自已烧起来了,金光灿灿的倒象一块块金砖呢。”

    李啸大笑,这种高能耗,高污染的内燃砖的制造方法,是在二十一世纪被国家严令禁止的生产工艺,在这个明朝末年可是多么超前的先进技术。

    “以后,我们雄唐所的砖头,皆按此方式生产。”李啸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一脸欣喜地说道。

    一天后,当这四棱四角整齐均一的六千块砖烧好出窑冷却后,每个工匠望向李啸的眼神,顿时充满了了敬畏与崇拜。

    工匠们不太会表达自已的情愿,但每个人都凭直觉感知,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向自已走来。

    “大人在上,请受小老儿一拜。”那个年纪大的老工匠率先下拜,他身后,一众匠人同样向李啸跪地叩首。

    李啸亲自扶起那大年纪大的工匠,又连忙招呼众人起身。

    “敢问老丈尊称。何方人氏?”李啸一脸笑容地问道。

    “小的祝大声,辽东铁岭人氏,原为石匠作头,当日大人在金州招工匠,小的便来了。“祝大声的声音恭敬而紧张。

    “很好,以后我军中,除铁匠外,这一众泥匠,石匠,皆由你负责。炭厂与砖厂的技术我已教给你们,从现在开始,每周给我出五千斤炭,二万块砖。这些原料,可是我雄唐所兴盛的基础。”李啸郑重地说道。

    “小人一定不负大人之托。”祝大声抬起黑红的脸庞,大声回答道。

    李啸随后返回自已房间休息,还未进门,便见李长材一脸忧色地走了过来。

    “长材,怎么一脸不高兴。”李啸笑问道。

    “大人,有一事,在下要向大人禀报。”李长材依然皱着眉头。

    “到底何事?”

    “大人,从昨日起,澡堂已开始正式运作,只是军用澡堂与男子澡堂洗澡者众多,可女子澡堂却至今无人前去。”李长材表情怪异地叹道。

    “哦”

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啸的女人() 
李长材一脸忧色,李啸一时也没什么好主意。

    想凭一个人的力量,对抗数千年礼教形成的男女大防的僵化思维,谈何容易!

    李啸突然感觉自已,有如那个与风车搏斗的唐吉诃德一般,不自量力,甚至滑稽可笑。

    只是李啸不是一个轻易妥协的人。

    他心下暗想,是不是自已可以用为了防止疫病发生为由,而强令这些女子去洗?只是这样一来,可能那些女性会惧怕他的威压,但这样做未免失了人心。

    李啸不是一个喜欢强迫别人的人,尤其是在对待女性方面。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李啸让李长材先离开,让他自已好好思考一下。

    双手靠在脑后的李啸,正凝神细思之际,卓那希端着一盆水进来了。

    李啸正欲从卓那希手中接过她拧好的毛巾洗脸,卓那希却调皮的一笑,按住他的手,轻轻地帮他擦起脸来。

    李啸轻叹一声,闭上眼睛,享受她的充满温柔的擦洗。

    “大人,我看你好象不开心。”卓那希帮李啸擦完了脸,微笑着对他说道。

    李啸回给她一个温暖的笑容。“没什么。”

    卓那希笑了笑,接下来,开始熟练地帮李啸洗脚。

    他闭上眼睛,享受着卓那希灵巧又力道适中的按捏,李啸感觉浑身有如过电一般酥麻,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适意与放松。

    李啸的脑海中,突然灵光一现地想到了一个主意。

    “卓那希,有件事,希望你能帮帮我。”

    李啸看见,卓那希的脸上竟然瞬间有了一丝惊喜的表情。她急急地说道:“大人,如果有什么事,是卓那希能帮到大人的,请尽管说。”

    李啸笑了,长叹一声说道:“也不算什么大事,只是想你。带头去女子澡堂洗个澡。”

    卓那希脸上顿时飞红,她低下了头,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我听说汉族女子都是从来不肯在外面澡堂洗澡的,我怕”

    “怕什么,怕别人说你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卓那希脸更红了,头低得更下。

    “哼,有什么可说的!我就是要让那些人看看,连我李啸的女人都去澡堂洗澡了。她们还能有什么理由不去!”李啸冷哼了一声。

    李啸的这句话,让卓那希的心剧烈地跳了起来,脸红得象个熟透了的苹果,似乎连呼吸都变得不自然。

    李大人,他竟然说,我是他的女人?

    我没听错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对,我没听错,他说我是他女人。要我开个头,带着那些汉族女性去澡堂洗澡。

    一种无可言喻的巨大幸福与失去方向的迷蒙感觉交织在一起。瞬间填满了卓那希的心灵。

    她突然感觉自已眼眶中,竟然有泪水在打转。

    卓那希赶紧用衣袖拭去,然后,她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了看李啸,却发现,自觉失言的李啸正尴尬地将头扭向一边。

    房间。一阵尴尬的沉默,两个人都能听到彼此沉重的呼吸。

    李大人,有你这句话,卓那希知足了。

    “大人,我去。”她压得低低的声音里。满含欣喜。

    “谢谢你卓那希,我会让我的下属妻子们与你同去。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了你们开头,那些女性也会渐渐都去澡堂的。移风易俗,就在当下,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李啸郑重地说道。

    迎着李啸信任与期盼的眼神,卓那希重重地点了点头。

    一个惊人的消息很快就在整个马耆山传开了。

    那就是,卓那希,这位李啸跟前的女子,与刘一显妻子王氏,常正妻子孟氏等下属女性,一同去了女子澡堂洗澡。

    每个听到这个消息的人,在最初的震惊之后,便陷入了沉默,也许,还有无奈。

    连李啸的女人都能去洗澡,你们这些普通家属女性,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去?什么,想批评李啸的做法,吃了熊心豹子胆么。

    卓那希每隔几天去洗一次,她欣喜地发现,来女子澡堂中洗澡的女性越来越多了。

    她甚至听到了那些同来洗澡的女子,更多关于她的悄声议论。

    “瞧见没,那位便是李大人的女人,长得多俏呀。”

    “那是,咱们李大人是啥眼光,看那妮子那胸,那腰,嘻嘻,是个男人都要想死了。”

    “哎,你这八婆,看你这眼红心热的样儿,怎么着,你也看了上李大人不成?要不,我去给李大人报告一下。”

    “老娘撕了你的嘴,看你的嘴欠的。唉,想成为李大人的女人,要等下辈子啰,哈哈。”

    这几个婆娘的说笑,一字不拉地传入了在不远处洗澡的卓那希耳朵。

    她发现,自已竟然一点也没有为这几个婆娘的放肆话语而生气,反而在心里有种微微沉醉的感觉。

    被别人看成李啸的女人,这感觉真好。

    也许,从濒死的自已被他救上船的那一刻起,我就注定是他的女人了吧。

    卓那希扬起白晳如玉的面孔,闭上眼睛,任那从竹管喷涌而出的温热之水从额头流遍整个脸庞。

    这在自已脸上漫流的热水,有如想象中李啸温柔的抚摸。

    于是,卓那希幸福的眼泪与温水混在一处,悄悄滑落

    见女子澡堂渐渐被全马耆山人员所接受,李啸趁热打铁,又开始兴建公用厕所。

    李啸规划的公用厕所,分男用与女用。其中男用厕所蹲位100个,女用厕所蹲位50个。

    李啸的考虑是,兴建了公用厕所,那么所有的粪尿便可尽量集中在一处,便于采集。毕竟,明朝没有化肥工业,基本上都是靠人畜粪便为有机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粪尿也是一种宝贵资源。

    还有一点,李啸决定更进一步,利用这些公共厕所中的粪便采集沼气,这样一来,可以用这些沼气来给澡堂烧水,给后勤队做饭,从而大大减少煤炭之类物资消耗。而剩下的沼液和沼气残渣都是上好的肥料。沼气池中经过发酵的粪便,又可以安全的施用在农田里,减少寄生虫的危害和传染病的传播。

    李啸设计了一个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