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虎啸-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喷涌的鲜血与迸洒的内脏,将对面的李啸溅满一身,让他显得格外狰狞而恐怖。

    敌我双方。都被雄唐卫指挥使李啸这可怕而残暴的武力,给深深震骇住了。

    一旁的吴芝菡,见到李啸这般可怕超卓的武力与满脸满身鲜血的恐怖外表,脸上却是满满的欣赏之色。

    塔昆木的下半边身体,犹然坐立在马背上,而上半部身体,则随着刀刃的撤出,缓缓地掉落于地。

    只是塔昆木的头颅尚未落地,一柄雪亮纤细的腰刀敏捷而灵巧地砍过来。将头颅从颈部斩下,随即灵巧地挽了一个刀花,刀尖从斩断的塔昆木脖颈中穿入。

    随即,吴之菡高举腰刀。战场上敌我双方的军兵,都可以看到塔昆木的头颅在刀尖上犹自颤动,两条浸满鲜血的小辨子,在冷风中轻轻舞动。

    吴之菡一脸喜色。向李啸抛了个媚眼:“李啸,我已斩下敌将头颅,可以获得勋章了!”

    李啸大笑:“夫人武艺甚好。斩了此将首级,可得鹰击勋章!”

    这时,李啸一旁的方胜,立刻大声用女真话喊道:“尔等主将已亡,若不速降,必斩不饶!”

    一众懂女真话的哨骑,也纷纷大喊了起来。

    本来就在勉强支撑形将溃散的鞑子骑兵,立即彻底崩溃了。

    边缘部分的40多名鞑子骑兵拼死逃出,其余的400多名剩余鞑子则纷纷弃了刀剑,大声哭喊着投降。

    同在阵中的李啸,大声喝止了杀红了眼的虎啸军兵那狂暴的杀意,使得投降的400多名鞑子骑兵得到了苟活的机会。

    甲部骑将上官云杰狠狠地朝地上啐了一口,恨恨说道:“你们这般不自量力的鞑子狗贼,若不是李大人仁慈,老子定要将你们全部杀光!”

    到此,这场残酷而短暂遭遇战,终于结束了。

    此役,虎啸军共斩获823名鞑子头颅,俘虏421人,只有40多名鞑子骑兵脱逃而去,尽弃刀剑的鞑子骑兵惊恐万丈,纵马狂奔。

    而虎啸军的伤亡情况为:枪兵死亡42人,受伤66人,横行队死亡20人,受伤41人,突骑兵死亡86人,受伤125人,哨骑兵死亡17人,受伤32人,护骑兵死亡5人,受伤9人。

    这次短暂的战斗,虽大获全胜,然而虎啸军中亦付出400多名军兵死伤的代价,尤其是开始与鞑子骑兵对冲作战时,虎啸军骑兵伤亡人数颇重,这个统计数字,让李啸原本因为获胜而喜悦的心情,瞬间冲淡了不少。

    这些堪称久战精锐的鞑子骑兵,战力还是相当强悍的,如果虎啸军不是同样久经战阵之师,不是同样的强悍善战并且人数相对占优的话,这一仗的结果,还真的很难说。

    护骑队长黄策意犹未尽,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鲜血,低声请问道:“李大人,可要派我等追杀?”

    李啸摇头道:“这四十来名骑兵,已然胆裂,人数又少,杀之无益。我等还是尽速打扫战场撤离此地要紧,毕竟,要是敌军大部追来,只凭我军这般人数,实难与之抗衡。”

    很快战场地打扫完毕,包括俘虏在内,所有鞑子的盔甲都被剥去,武器收走,共获得盔甲1235件,刀剑弓箭2000多件,完好战马680匹,并从尸身与俘虏身上搜得银子8000多两。

    李啸下令,将所有缴获物资,及地上那数百匹死马,一并用缴获的马匹运走。这些死马,可以充当这几日在船上的军粮,让军兵与百姓们食用。

    终于,在临近黄昏之际,虎啸军与百姓们,一同登上了停泊在海岸的六艘水师船只,随即启航而去。

    已在船中重新洗澡沐浴干净的李啸,满是鲜血与砍痕的盔甲刀剑已交给护卫清洗整理。此时,头戴铰银墨玉束发冠,身穿一件淡青色的厚厚绸棉服的李啸,正站在甲板船舷处,望着远方正渐渐西下的夕阳发呆出神。

    这时,刘扬壮欢喜来报,经他现在整理统计,李啸军的这次辽东救援作战,从两次战斗及旅顺城总兵黄黄龙的赠送中,总共获得58000石粮草,银子20万8千多两,绸缎500多匹,战马500多匹,盔甲3200多件,刀剑弓箭数千件。另外,还得到了李惟鸾的一千兵马,以及旅顺城的近万名百姓。

    李啸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刘扬壮的肩膀,示意知道了。

    不多时,六艘船上都飘满了马肉饺子的香味,利用死马肉包的饺子,一碗碗地从后勤队的厨房中端出,送到每个军兵与百姓的手里。

    而那些垂头丧气关押在一处的俘虏,刘扬壮的后勤队用残留的面粉糊糊熬了一大锅稀汤,每人分了一小碗充饥。

    这也是李啸的要求,要让这些俘虏一直保持饥饿的状态,却又不至于饿死,才能免得他们吃饱了之后,有力气反抗而难于管理。

    同样洗沐一新的吴之菡,此时已换了一身粉色的襦裙,系着淡绿色的腰带,整个人看上去十分精神爽利,又亲切近人。

    吴之菡手里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马肉饺子,大步向李啸走来,边走边说道:“李呆子,别发呆了,快来趁热吃吧。”

    李啸向她投来一个温暖的微笑,随后端过碗来,大口大口地一扫而光。

    “看你这相,象个饿死鬼投胎。”在一旁陪着吃的吴之菡笑骂道。

    李啸笑了起来,叹了口气道:“唉,没办法,这打仗,可是实在太耗体力之事。”

    “你吃饱没,我再给你端几碗来吧。”此时,吴之菡也快速吃完了,她抹着嘴对李啸说道。

    “那还不快去。”李啸笑着捏了她的粉脸一把。

    “哼,讨厌鬼。”吴之菡柳眉微皱,拔开他的手。

    又吃了两大碗后,李啸终于吃饱了,打着饱嗝的他,在吴之菡娇嗔的目光中,满意地舒展手脚。

    “李啸,我军现在直返雄唐卫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吴之菡依偎在李啸胸前,望着夕阳之下,暗红一片的海面,喃喃而道。

    李啸感觉心弦似乎被拔动了一下,他猜到了吴之菡的意思。

    “本官打算,从老铁山水道,绕行往西,前往辽西锦州之处,去面见一下老丈人吴总兵,聊表小婿之情。”李啸脸上露出莫测的微笑,对吴之菡缓缓说道。

    吴之菡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却故意以一种埋怨的语气说道:“哼,你还敢去,你拐了良家,私纳侧室,我父亲,定要打断你的腿。”

    李啸大笑起来:“放心吧,吴大人绝不会揍我的,相反,他还会奉我为座上宾。”

    “哦,这却是为何?”

    “因为,我要送一件珍贵无比,他极其想得到,却一直也到不了手的贵重礼物。足以让他放弃我私纳之菡的怨恨,而会对李某感激不已。”

    “什么礼物啊,这么神神秘秘的。”

    “那礼物,就是,一千颗鞑子的首级。”(。)

第二百三十二章 隆重馈赠() 
从旅顺撤退的李啸全军,绕过老铁山水道,小心地避开后金的水师,行了将近五天,终于来到了辽西的锦州海岸边。

    而此时,辽南明军的最后据点,旅顺城,已陷落两天了。

    旅顺城是在李啸率军离去的第三天陷落的。得知李啸军将镶黄旗的3000余人全部消灭,以及灭了自已的正白旗部的1200多名精锐骑兵,并斩杀了自已最宠信的将领塔昆木后,统军大将多尔衮狂怒不已,随后下令立即攻城,将一腔怒火发泄在这只剩三千多守军的小小旅顺城中。

    三天以来,孔有德部的远程火炮轮番轰击,一旦发现城头守军被炮火压制后,便急急地派出军兵蚁附攻城,只是这些孔有德部的攻城兵马,却被总兵黄龙率领那些已经下定决心与城同殉的守城军士连连杀退。

    这样残酷的拉锯战打了三天,到了第三日,黄龙弹药箭矢皆尽,孔有德部在经过三天的轮番轰击后,终于将北面城墙与东面城墙一同彻底轰塌,2万5千多名后金大军蜂拥入城,与只剩下一千多人的守城明军展开了激烈而血腥的巷战。

    生死搏杀的巷战整整进了一天方结束,总兵黄龙,与手下将领樊化龙,项作临,张大禄,尚可义等尽皆血战殉城,全军将士除了一百多名军兵投降外,尽皆战死。

    旅顺城,终于以这样血淋淋的方式落入了后金手中,整个辽南之地,明军尽没。

    多尔衮极为恼怒,后金大军此次攻城作战,对付这3000多守城明军,在占有火炮优势的情况下,亦付出近1300人伤亡的代价,才最终拿下旅顺城。

    只是万没想到,自已付出了这么多代价,攻克了这座明军最后的老巢。却只得到了无粮无钱无人的一座空城。

    多尔衮心中的的愤怒,到达了顶点。

    他随即下令,将这一百多名投降明军与城中搜出的老翁老妪尽皆当街斩杀,以泄心中熊熊怒火。

    随后。多尔衮撤军返回沈阳,返回之前,放了一大把火,将整个旅顺城烧成了白地。

    李啸到达锦州之时,已是接近黄昏。在海岸上停泊好船只后,他派了方胜前去禀报正在锦州城中驻守的总兵吴襄。

    方胜前往锦州城中的总兵府中面见吴襄时,吴襄正在为是否救援金州的明军而烦恼不已。

    他手下的将领们,也分为两部分,各执一词,相争不下。

    其中一部分将领说要立刻紧急救援金州,以免金州有失,则辽西各地有唇亡齿寒之忧,最终会被鞑子各个击破。

    而另一部分则说,此次鞑子军势浩大。我军能出援的兵力有限,要强行出援,极可能非但救不了辽南明军,反而会与他们一同被鞑子消灭于金州。

    面对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吴襄心下犹豫不定,故早已作好准备的救援军队,一直集结在锦州之地,却未渡海出行。

    听闻李啸派人过来,吴襄心下大惊,雄唐卫到此锦州之地。山迢路远,这李啸怎么这般悄悄地来了?

    吴襄看了看旁边坐着的吴三桂,发现他脸上亦是满是惊讶之色。

    仿佛只在突然之间,吴襄脸上满是郁结的怒气。

    他心下恨恨地想道。这个可恶的李啸,拐我女儿,坏我吴家将门名声,实在让人痛恶。也罢,且见了来人再说。

    方胜入府后,参见吴襄。随即大略将此次援救金州一事向吴襄紧急禀明。

    吴襄等人,听完方胜的叙说,个个脸上满是惊讶莫名之色。

    这个李啸,却有这般本事,竟能千里渡海援救金州,还能连打两个大胜仗,消灭了近四千人的精锐鞑子。纵然金州最终难保,但对于鞑子有这般胜绩,却是崇祯年间以来,前所未有的辉煌功业。

    李啸,真英雄也。

    一种莫名的情绪,在吴襄心下蔓延。他原本对李啸深恶痛绝的心下,突然奇怪地混入了欣赏与敬佩的情结。

    “那李啸,现在何处?”

    “禀总兵,我家大人,现犹在锦州城外海岸之处等候。”

    “好,你前面领路,我率众将亲迎。”吴襄昂然站起。

    半个时辰后,吴襄带着吴三桂及手下众将,跟随着方胜,一同前往锦州城外欢迎李啸。

    在离李啸约几十步外,吴襄等人下马,随着方胜一同向正一脸笑容作欢迎状的李啸走去。

    方胜及李啸身边的一众护卫,心下突然有一种奇异的感觉,仿佛李啸才是这辽东大地的主人,正在尽地主之谊,以欢迎远道而来的吴襄等人。

    大步前行的吴襄,看到面前身材雄壮,俊朗英武,满脸正气的李啸,一时间,心下油然而生莫名的欢喜与欣赏,尽情他在努力让自已保持不动声色之状。

    见得吴襄等人行见,李啸拉了拉旁边神情紧张呆站着的吴之菡,两人一同下跪迎接。

    “小婿李啸,拜见岳父大人。”

    “女儿拜见父亲大人。”

    吴襄斜了一脸通红跪伏于地的女儿一眼,却急急地走上两步,先将李啸搀扶而起。

    见李啸起身,吴之菡讪讪地跟着站起。

    “李指挥使,听闻你率军千里援救金州,二战皆捷,斩杀鞑子4千多人,老夫闻之,不胜钦佩之至。”吴襄脸无表情,却恭敬地向李啸拱手致礼。

    见吴襄这般客气语句与公事公办的态度,李啸一时没反应过来,这是怎么回事?

    “岳父大人客气了,同僚有难,自当互相帮衬,此为我大明官军之本份。”李啸笑了笑道。

    听到李啸又说了岳父大人这四个字,吴襄脸上又抽搐了一下,显然,他对这个称呼,还是极不适应的。

    吴襄一时找不到话语,他有种下不了台的感觉。

    刚才他对李啸的称赞,虽是公事公办的态度,但在其内心,却是极为欣赏的。只是,这个李啸拐带了自已的女儿。让吴门蒙了羞,自已似乎也不能对他太过热情,这个便宜岳父,委实尴尬得紧。

    相见的场面。一时间陷入了尴尬之境。

    这时,吴三桂走了过来,他满脸欣赏之色地打量了一下李啸,笑着说道:“李指挥,当日登州一别。没想到现在锦州又能与你相见,吴某心下,着实欢喜得紧。却不知吾妹在你处,过得可好。”

    李啸明白吴三桂此话之意,也笑着回道:“吴将军,当日在登州时,我便答应过你,一定会好好照顾之菡。现在我已纳了之菡,更会倾心爱护,吴将军放心便是。”

    吴三桂大笑起来。又说了些寒暄的话语,随后转头对吴襄说道:“父亲大人,海上风大,非叙话之地,我等且回锦州,再行叙话可好?”

    吴襄明白吴三桂在给自已台阶下,他扭头望了一眼旁边的吴之菡,看看吴之菡惭愧忧郁的眼神,吴襄心下一软,不由得暗自长叹一声。随后。他脸上挤出笑容说道:“甚好,那就有请李指挥使,随我等一并入城。”

    李啸只带着黄策等一众护卫入城,其余人员皆留在船上。

    李啸等人随着吴襄入府。在一间密室之内,吴襄只留了吴三桂在房内,而李把旁人打发出去。

    这时,李啸亦让护卫们在房外静候,只留他与吴之菡在房间中。

    李啸随即拉着吴之菡,向端然而坐的吴襄行跪拜礼。

    “岳父大人。小子李啸,与之菡乃是情深意合,互相爱慕,请岳父大人成全我二人。之菡擅自离家来我雄唐卫,其罪在我,现请岳父大人责罚。”李啸拱手言毕,向吴襄连磕三个响头。

    吴襄面无表情地坐着,旁边的吴三桂却是一脸不忍之色。

    吴之菡轻声抽泣起来,她缓缓言道:“父亲大人,女儿与李啸,实是情缘相投,爱慕至深。父亲大人若要责罚,请责罚女儿便是。”

    见到吴之菡这般说话,让吴襄一时又为之气噎。

    吴三桂眼见气氛又要僵硬,急急打圆场:“父亲,现在李指挥使亲自上门,足见诚意。还请父亲务要过于见责。”

    李啸在一旁紧接着说道:“吴将军之话,正是小婿本心。小婿此来,特为上门向岳父大人提亲。我与之菡,虽不有不合礼制之处,然确是诚心相爱,难分彼此,还望岳父大人成全。”

    吴襄脸色终于缓和下来。他缓缓地叹了口气说道:“李指挥使,今日观你人品气质,老夫心下其实甚是满意,况且李啸你为人急公好义,人品正直,相信你亦会善待之菡。这样吧,这两天就在锦州为你们补办婚礼,以全礼制,也堵了一众小人之口。”

    李啸叩谢道:“谢岳父大人玉成。小婿为表诚心,现有一份礼物要送于岳父大人。”

    随即,李啸送上礼单。

    吴襄家境豪阔,对礼单上面的银子万两,绸缎500匹等礼物皆不甚为意,只是看到礼单的最后目录,吴襄呆住了。

    “一千颗鞑子首级?“吴襄轻声念道。

    听清了吴襄的话语的吴三桂,心下亦是满是震惊之情。

    在明军现在连几十颗鞑子首级都难于斩获的情况下,李啸竟能赠给自已一千颗的鞑子首级!可以想象得到,这么多鞑子首级会给皇帝与朝廷带来怎样的震撼。

    那么,自已的官位与前程。。。。。。

    自已的女婿李啸,真是豪阔大方啊。

    吴襄看向李啸的眼神,顿时柔和了不少,脸上瞬间泛起了欢喜与欣赏的笑容。

    接下来的事情,便顺理成章了。

    按李啸的意思,由吴襄师爷快速地起草了奏章,随后由八百里加急的快递送往京师兵部。

    奏章中写道,这次金州守卫战中,吴襄部接到东江镇总兵黄龙的求救后,联同自雄唐卫来援的李啸部,一齐紧急援救金州。其中李啸部斩杀鞑子首级2498颗,并斩杀鞑子甲喇额真三名,另有鞑子俘虏421人。吴襄部则斩得鞑子首级1000颗。奏章中最后隐晦地提道,此次战斗,虽因敌众我寡,终未得保全金州,但这般杀伤俘获鞑虏,却是崇祯年间,最大的一次胜利。

    师爷写得文采飞扬,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虽未至战场,却把这次大战写得犹如亲临一般,吴襄与李啸看过后,皆甚是满意。

    吴襄心下感慨,这个李啸,如此少年英雄,日后定然前程远大,不可限量。自已的女儿相中了此人,却是颇有眼光。

    第二天,由吴襄亲自主持,为李啸与吴之菡补办了盛大的婚礼,吴氏全族,及属下军将,齐齐欢宴。

    李啸军的那些船上的军兵,也都由吴府送来大批酒肉,全部在海岸处摆酒开席,一并庆贺不提。

    宴后,李啸军留下全部骑兵队伍暂处锦州,并把所有的鞑子俘虏及首级带下船去,准备到时一并护送进京,接受皇上的奖赐与封赏。

    而剩下的百姓与军兵,则暂由张行猛负责,雷傲为副手,着水师总头马屿即日启程,带回雄唐卫。

    在李啸吴襄合撰的奏章刚由锦州发出之际,多尔衮率领大军,返回了盛京。

    没有人来迎接他们。

    他们这些彻底扫灭了辽南明军,攻克了明军最终的辽南据点旅顺的凯旋之军,站在冷清的盛京南郊,有如被人遗忘了一般。

    这次攻打辽南的战斗中,出了大力的孔有德耿仲明等原明叛将,原本以为返回盛京后,会有大批赏赐,却没想到竟是这般冷遇,不由得心下甚怒,却又不敢多说什么。

    多尔衮心下亦是满腔怒火,他在想,定是那豪格已在皇太极面前,将这次镶黄旗惨败的罪责推在自已身上。方让自已虽获胜归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