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夺明-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以坐牛车,而非乘船,这是杨澜的要求。

这行人中,水性不精的人太多了,若是在水面上遇上了什么意外,杨澜害怕自己救援不及,所有,他选择了陆路。

反正,那个老者也说了,这里距离范县已经不远了,运河要九弯八绕,官道乃是一条直线,从官道走,比走水路还快。

在牛车上,杨澜和那个赶车的村民交谈起来,旁敲侧击地打听老者嘴里的祭祀事宜,那个村民支支吾吾,说的话,前言不搭后语,最后,他干脆闭上眼睛,对杨澜的问话,只是以一声嘿嘿的憨笑作为回答。

杨澜也就换了一个话题,如此,那个村民才重新开始说话了。

就这样,在范县县衙的那些大小官吏在运河码头迎接新任的范县知县杨澜的时候,杨澜一行却从范县的北门进了城。

最后,那辆牛车并未停在县衙门前,而是停在了闹市区一家新开的酒楼跟前,那酒楼的黑色招牌上写着三个金色大字。

江南春。

第三集

第九章 伪造

范县的县城不大,城内也不太热闹,多为住宅区,商铺大多集中在城外的码头区,那里是范县最为繁华的地方。

酒楼客栈多在城外的码头区,不过,这个新开的江南春酒楼却并非修建在码头区,而是修建在城内唯一一条繁华的大街内。

当初,得到自己即将到范县上任之后,杨澜立刻从京城江南春酒楼抽调了一些人手前往范县,让他们在范县开设一家分店,当然,这个酒楼的主要任务并非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探寻情报,为杨澜上任打前站。

所以,这家酒楼才开在范县城内,而非开在码头区。

蒙放,水郎中,武大人也随同这些酒楼的人员先一步离开了京城,前往范县。

水郎中干的是他的老本行,他在范县开设了一家医馆。

蒙放和武大人则是江南春酒楼的护院,蒙放带着一些人负责收集范县当地的情报。

武大人则负责保护从京城前往范县的这些人员,他这个人,不需要做什么,只是站在就极具威慑力了,当初,他们这些人初到范县,开设酒楼的时候,因为是外地的客商,所以,受到了本地那些饮食业老板的排挤和敌视,也曾经有酒楼老板雇佣那些破落户前往江南春搞破坏,帮助江南春搞装修,但是,当那些破落户进入酒楼,瞧见不声不响坐在柜台旁的武大人时,没有人敢于生事,一个个气焰嚣张地进来,然后,灰溜溜地离开。

杨澜到了范县,自然先一步前往江南春落脚,反正,在那个时代,酒楼和客栈是不分家的,范县的江南春既是酒楼。同样也是客栈。

因为有祝无双和秀儿跟随,杨澜也就没有当着她和武大人等人联系,他进入酒楼的时候,武大人正好坐在柜台旁,瞧见杨澜进来,忙笑着站起身来。朝杨澜等人迎来,他那副尊荣,纵然是笑着迎过来,仍然吓得秀儿后退了一步,躲在了祝无双身后。

杨澜冷冷地瞧了他一眼,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武大人地脸上地笑容一滞。他地反应能力奇慢。晓得自己地行为不妥。但是。不晓得该怎样补救。

幸好。酒楼地掌柜也在柜台旁。那人忙迎了过来。把杨澜等人当做普通客人。笑着说道。

“几位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

杨澜笑了笑。

“先给我们准备几间客房。然后。派人到成衣铺去买一些衣衫。我们需要换洗。另外。让厨房准备一些酒菜。”

“好咧!”

掌柜应了一声,招呼着武大人退了下去。

“这里也有江南春?”

祝无双眉头皱起。眼睛眯起来,弯成了两道月牙儿。

“你知道江南春?”

杨澜笑着说道。

“嗯!”

祝无双点了点头。

“京城那个江南春非常有名气,酒楼地景色便像江南园林一般美丽,饭菜也非常可口,淮扬风味非常地道,在京师的时候,偶尔我会到那里去用膳,不晓得这个江南春和京城那家江南春有什么关系?”

“等一会,用膳的时候。品尝饭菜了滋味自然便晓得了!”

两人一路闲聊着,在店小二的带领下到了酒楼后面,随后,各自回房,祝无双,秀儿,薇薇三个女子住在西面的厢房,杨澜,杨凌qi書網…奇书。张落则被安排在东院。相互间,隔着一段距离。

这间江南春的掌柜崔子玉是一个聪明人。从杨澜进店之后,他便知道杨澜不想在外人面前暴露他和他们之间地关系,所以,他特意将杨澜和祝无双住的客房分开安排,让他们隔得老远。

进入房间之后,杨澜让杨凌将被水濡湿的官身证明文件拿出来,上岸之后,杨凌已经把皱成一团的文件从盒子中掏了出来,勉强把它摊开,让阳光暴晒,这会儿,那份文书已经干了。

虽然干了,却已经无法恢复原状了,字迹被水打湿之后,已然模糊不清,文书后方盖着的红色图章只是模糊的一团红色,无法辨清。

杨凌将那团纸勉强摊开,摆放在房中的木桌上。

然后,他用一种担心的目光注视着杨澜,他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把这份文书恢复原状。

“去把崔子玉,蒙放,武大人等人叫来,小心一些,不要让祝姑娘瞧见。”

“是!”

杨凌应了一声,他正要转身离开,杨澜叫住了他。

“你叫崔子玉准备一张纸质和这张文书差不多的纸张拿进来,顺便,拿一个萝卜进来。”

见杨澜没有别地吩咐,杨凌这才转身离开。

一炷香之后,崔子玉,武大人随在杨凌身后进入房间,蒙放不在店中,所以,没有随杨凌一起来。

“主人!”

一进门,武大人便迎向杨澜,瓮声瓮气地说道,然后,他跪倒在地,用力地磕了三个响头。

杨澜面色冷肃,等武大人磕了三个响头之后,大概再过了几个呼吸的时间,他这才淡淡地说道。

“起来吧!”

“是!主人!”

武大人闷声应了一句,站起身来。

在离开杨澜的那段日子里,武大人感到非常地不自然,心里面就像缺了什么东西一般,这次重遇杨澜,格外的激动,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只晓得站在一旁傻傻的笑着。

对于武大人,杨澜的态度非常简单,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对某些人,要想获得他的忠诚,其实并不需要什么推诚置腹。

不过,当崔子玉向杨澜请安的时候,杨澜脸上的表情就不一样了。

崔子玉也想像武大人一样向杨澜磕头。杨澜笑着制止了他的举动,崔子玉是周游地管事,虽然在帮杨澜做事,却并非杨澜的直系手下,因此,杨澜对他地态度不可能太过傲慢。

崔子玉和杨澜寒暄了几句。简单地讲了讲在范县开这个酒楼遇见的一些事情之后,他便告罪离开了。

他知道,自己不算是杨澜的嫡系手下,所以,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为好,不过,在他的心中,他其实渴望成为杨澜的手下。

虽然,杨澜被贬出京。堂堂状元郎,居然被赶出翰林院,成为了七品芝麻官。但是,给官员当手下,总比给商人当管事为好。

所以,当杨澜决定到范县开一家江南春,需要一个掌柜的时候,当时,在京城江南春已经当上了二把手地崔子玉舍弃了京城舒适地生活,在许多合适的人都不愿意离开京城的情况下,毛遂自荐决意到范县去当开荒牛。

虽然没有什么具体的预兆。但是,崔子玉相信杨澜一定有东山再起的一天,跟着他,决计没有错。

等崔子玉离开后,杨凌将杨澜吩咐他准备的物事摆放在了桌面上。

“公子爷,范县这个地方,找不到和这文书纸质完全相同的纸张,这是我能够找到的与之最为相近地纸张,小地办事不利。还请公子爷降罪!”

杨澜盯着桌上平铺地纸张,伸出手,在纸上轻轻摸着,伸出手指,捻了捻,随后,他点了点头。

“无妨!”

随后,杨凌帮杨澜磨好墨汁,杨澜则用裁纸刀将那张白纸剪裁成为和文书大小相等地样子。

接下来。杨澜低下头。用小狼毫沾了沾墨汁,在那张白纸上奋笔疾书起来。

当他抬起头来。杨凌注视着那张现在已经写满字迹地白纸上,双眼圆睁,一脸的难以置信。

杨凌一直保管着那份文书,他大概晓得那份文书的字迹模样,如果,不是那份文书正皱巴巴地摆放在桌面上,杨凌一定会以为那份文书并未被水打湿,而是墨迹未干地摆放在自己的面前。

杨凌的爷爷杨庆也擅长模仿他人字迹,但是,像杨澜这样能够将不知名的人的笔迹模仿得以假乱真却还做不到。

“章?图章呢?”

杨凌结结巴巴地说道。杨澜虽然把官身证明文书伪造得非常相似,但是,这份伪造的文书上却没有吏部地图章,也没有东昌府盖的大印。

杨澜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拿出一把小刀,左手拿起桌面上的萝卜,随后,用刀轻轻削着萝卜,将那萝卜削成了图章的模样,随后,他用刀在这个萝卜图章上飞快地雕刻起来。

不一会,他便结束了雕刻动作,将那个萝卜图章放在桌上,随后,他拿起剩下的那半边萝卜,又开始雕刻起来。

杨凌慌忙把桌面上的萝卜图章拿了起来。

“这个……这个!”

杨凌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如果不看图章的质地的话,这分明便是东昌府的知府官印,他慌忙掏出事先准备好地印泥,然后,把图章沾了一下印泥|Qī…shu…ωang|,在一张废弃的白纸上盖了一下。

“啊!”

他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红印和原本文书上的东昌府大印毫无区别,至少,杨凌自己分辨不出。

“公子爷,你真厉害!”

杨凌向杨澜翘起了大拇指,由衷地发出一声赞叹,杨澜笑了笑,另一个萝卜图章也成形了。

就在这时,在外面望风的张落疾奔进来,大声说道。

“公子,祝姑娘来了!”

“嗯!”

杨澜点点头,然后让张落把武大人带出去,随后,示意杨凌把桌上的东西收起来,这才,迎出门去,笑着迎接祝无双,祝无双向杨澜走来,同样笑了笑,不过,这笑容明显属于敷衍性质,在她的眼中,分明流露出一丝疑惑。

第三集

第十章 路遇西门庆

当天傍晚。在江南春和杨澜等人用过膳之后。祝无双和秀儿主仆便告辞离开了。说是前去投靠范县城中的亲人。

这是欲擒故纵么?

杨澜根本不相信祝无双真的是无路可走。方才前来范县投靠亲人。这才与自己在途中偶遇。世界上。没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对方靠近自己身边。必定抱着某种目的而来。

虽然离开了。日后必定还会见面。

杨澜并未询问祝无双在范县的亲人的住址。祝无双也没有主动告诉杨澜。两人只是淡淡地道了声再会。就此别离。

祝无双和秀儿主仆二人离开之后。天色尚早。太阳还未落山。孤零零地悬挂在西边的城门楼上。整座城市沐浴在淡金色的霞光之中。

杨澜并没有急着前去县衙上任。

首先。蒙放带着人出城到乡间打探消息去了。杨澜还未和蒙放见上面。从蒙放那里。他才能了解范县的具体情况。他不想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鲁莽地去接过官印上任。反正。上任的截止时间是七月底。如今。还有的是时间。

再加上。中午在河上遇袭的时候。杨凌虽然保住了和官身证明文书放在一起的官袍。官帽。但是。那两件官袍和官帽全部被水打湿。虽然。已经晾晒起来。却还没有这么快晾干。杨澜总不可能穿着一身湿衣服去上任。

按照惯例。他应该穿着官服上任。从前任手中接过官印。这是最起码的礼仪。范县的原任知县虽然已经在三个月前便离开了。没人与他办理交接仪式。但是。那官印还是保存在衙门里面地。该走的手续还是要走。杨澜不想穿着便服去接官印。以免被人所诟病。

所以。他决意先看一看这个县城。微服私访一番。随后再去上任。

范县的县城不大。总的说来。面积还不如南城外的码头。那里才是范县最为繁华。最为热闹地地区。商铺。客栈。酒肆。妓馆都位于城外的码头区。城内只是住宅区。有着少量的商铺。酒楼。

几条大街纵横交叉。皆有黄土铺成。晴天的时候。稍微一起风。或是有马匹疾驰而过。便会漾起一股烟尘。下雨地时候。便四处都是水洼。淤泥。不管是人。还是马。都难行。

范县虽然是个小县城。不过。和大明朝所有的城市一样。这里的穷人和富人的居住区仍然泾渭分明。

城东是富人区。基本上都是单人独院。偶尔。还可以见到门口蹲着两个石狮子。门前站着两三个下人。门上涂着朱漆。门上挂着黑匾的大宅。这表明了一个道理。就算是穷乡僻壤。也有富可敌国地人物。

杨澜一副书生模样。张落打扮成书童。两人在城东的富人区缓缓而行。这里地道路明显有人专门打扫。地上的灰尘和落叶都少了许多。道路的两旁。还植了不少树木。有松。有柏。有杨柳……

是为了遮挡从北面而来的风沙么?

杨澜一边向前慢慢走着。一边摇头晃脑。打量着四周。嘴里还不时发出一声嗟乎之类的叹息。时而皱眉。时而微笑。那神态十足是一个正在寻幽探胜。寻觅佳句的风流书生。

实际上。他是在查看那些高门大户的门匾。作为一个父母官。自己治下有多少富户。有多少豪族。他心中多少应该有个数。

一般地穷人。除非有急事。很少到城东来。那些看守宅院的恶奴可不是省油的灯。若是你穿着打扮寒酸。在宅门前探头探脑。吃一顿打还是轻微的。更有可能被押送官府。被当做小偷或是强盗的眼线处理。

杨澜和张落两人行在东大街上。便显得有些引人注目了。

只是。一看他的穿着打扮。那些看门的下人便知道他就是有功名在身的士子。对于读书人。这些下人还是有所敬畏的。虽然。看到杨澜在四处张望。到也没有什么人拿着大棒像对付那些穷鬼一样冲上来。

在来城东以前。杨澜和张落还去过城西。城北的贫民区。

那些古装电视剧上都是这样演地。那些好官上任前都会微服私访。查探民情。了解了情况之后。再为民伸冤。打压豪强。

然而。往贫民区去了一趟之后。杨澜才发现自己又被那些古装电视剧欺骗了。

肃宁和范县虽然都地处北地。但是。一个在河北。一个在山东。两者地口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杨澜和张落进入贫民区。没有说上两句。当地人便知道他们是外乡人。当杨澜旁敲侧击。向他们询问当地地风土人情。官场琐事时。那些本地人纷纷以微笑相应。一个个讳莫如深。然后做鸟兽散离开了。

不应该这样啊!

范县位于永济渠边。乃是东西交流的交通要道。在这个地方。不乏外地人。为什么。城内的这些当地人会对外乡人如此提防呢?

这个疑问沉入杨澜心中。藏了起来。

之后。杨澜便来到了城东。在城东。他到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知道了范县的富户和豪族都有哪些?他们分别是什么姓氏。不过。也仅此而已!这收获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也不知道先期到达的蒙放等人打听到了一些什么情况。蒙放是山东人。老家距离范县不远。口音相差不多。他的遭遇应该和自己等人不一样吧?

太阳从西面的城楼落了下去。杨澜见继续逛下去也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决定离开东城。返回江南春。

他准备明天早上再去城外的码头区看看。然后下午前往县衙办理上任地手续。

治理一县一地。辖下十来万百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至少。对一个只知道杀人。要不就是只知道死读书的他来说。这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当然。他可以像某些名士一般将所有政务丢下。丢给下属以及幕僚师爷处理。自己只需每日游山玩水即可。美名其曰。无为而治。如果。他的姥爷不是魏忠贤。如果。没有十余年后那个乱世地威胁。他或许会这样做。

而今。杨澜却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以往。在论坛上。他经常瞧见那些架空历史迷们在帖子中叫嚣如何种田。现在。他凭借的只能是从那上面得来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了。希望。那些纸上谈兵多少也有一些正确地地方。而非全都是谬误。

正确与否。谬误与否?

只有天知道了!

走一步。算一步吧!

说话总比行动要轻松许多!

就在杨澜忧心忡忡在街上行走之际。附近一家大宅的中门突然打开。一群人如众星捧月般簇拥着一个人从门后行了出来。他们涌上大街。与杨澜和张落两人迎头撞上了。

“穷书生。瞧见西门大官人出巡。还不闪开!”

在那伙人前面开道的是一个尖嘴猴腮的瘦猴。瞧见杨澜两人行在大街的街中心。他挥动着手臂。像赶苍蝇一般挥动着。不耐烦地叫嚷起来。

杨澜瞄了瞄四周。原本在街上行走地不多几个人现在已经让到了街的两旁。用一种敬畏地眼色望着那伙人。

是个恶少吧?

杨澜自然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和一个恶少的狗腿子斗气。他笑了笑。拉了一把脸有不忿的张落。让出了街心。退到了一旁。

“算你识相!”

那个狗腿子瞪了杨澜两人一眼。冷哼了一声。随后。回过头。脸上的神情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一副谄媚的笑容挂在他脸上。他轻言细语地说道。

“大官人。请!”

“嗯!”

西门庆神情傲慢地应了一声。他瞧了一眼低着头站在路旁的杨澜。迈着八字步摇摇晃晃地向前行去。

这个人似乎在哪儿见过?

他有一声无一声地应着身边众人地溜须拍马。慢慢向前行去。脑子里。却始终丢不下这样的念头。

他的记忆一向可好。虽然。还谈不上什么过目不忘。但是。只要是那些见过的稍微有些印象的人。他很久都不会忘记。既然那个书生给了他一个似曾相识的印象。那么。他必定在哪儿见过这个人。

想了一会。仍然没有想起在哪儿见过对方。

若是以往。想不起来也就算了。西门庆多半会将这件事丢在一旁。然而。自从在京师遭遇祝无双行刺之后。西门庆急匆匆赶回了范县。对周遭的一切很有些杯弓蛇影的意思。他花了大价钱请了江湖上许多有名的好汉来帮忙。用金钱美女收买那些人做自己的门客。如此。方觉得安全了许多。然而。即便这样。他还是无法回到从前那种脑袋挨着枕头便能睡着地日子了。

既然这个书生似曾相识。他会不会是针对自己地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