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汉-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火,也不明白为何平原郑氏只追究她一人的责任,好似所有失利都是她一人的缘故!

    可是,她明明几乎什么都没做,从头到尾都是在被动挨打啊!

    平日里神凤军被吹得多么厉害,多么牛逼,差点天下无敌了,可是当时的情景,在北秦军的面前,他们几乎没有还手之力,若非曹泯救援,甚至连她都要命丧当场。

    “要是静儿在就好了,她一定知道,为何会如此……”

    曹颖不自觉地掐着自己的手指,喃喃自语,此时她的内心之中,竟是如此无助。

    曹颖的等待没有持续多久,数日之后,曹泯和曹静回返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邺城。

    这一次,曹泯可是凯旋进城,虽然曹雍没有大张旗鼓地出城迎接他,但邺城的百姓还是自发地夹道欢迎。

    一时间,曹泯的声望,竟隐隐有盖过郑绍的势头。

    虽然郑绍守卫住了许郡,挡下了郭势的进攻,但却在东关城败给了北秦军,而曹泯却又成功抵挡住了北秦。

    如此两相比较,曹泯明显胜了郑绍一头。

    “哼,跳梁小丑而已!公子,要不要属下去取下他的人头,省得他在公子面前碍眼!”

    在邺城的一处平原郑氏产业下的酒楼之中,正有一桌人,眺望着楼下进城的曹泯车队。

    开口之人坐在郑绍的右首,面容冷峻,文士打扮,颇有些威严。

    此人可以说是如今郑绍最信赖之人,正是平原郑氏如今的第三号实权人物,执法堂堂主,郑通!武圣境三重的神级高手!

    郑通扬言要杀曹泯,在座的所有人都相信他有这个能力,没人怀疑。

    没有人怀疑郑通的能力,却不代表所有人都会同意他的想法。

    “曹泯如今声望甚隆,在朝中多有支持者,尤其是王上如今对他也是宠爱有加,更何况在这般众目睽睽之下,郑堂主若是出手将他给斩杀了,我只怕王上会直接与我平原郑氏翻脸吧!”

    坐在郑通的斜对角,一个面容清癯的老者,半眯着眼睛,轻捋胡须,微笑着说道。

    “哼,颜先生未免太过长他人志气!我郑通若要杀他,谁都无法阻止我,就算是王上……”

    “嗯?!”

    郑通话未说完,便被一声冷哼给噎了回去,对此,他竟然也没有发怒,反倒是讪笑了一声:“二王子殿下恕罪,属下一时口快……”

    方才冷哼之人正是坐在郑绍正对面的曹元。

    曹元闻言,只是白了郑通一眼之后,便不再多说什么。毕竟郑通也是神级高手,曹元对他也不能随意喝骂。

    “颜先生有何高见?”曹元端起面前的酒杯,喝了一口后,淡淡问道。

    颜姓老者向着曹元和郑绍略微拱手后,说道:“如今我大魏正值多事之秋,自从曹缜大将军阵亡之后,各诸侯国都在觊觎我大魏之富饶。既然曹泯小子可以一用,不如我们就让其帮忙守卫我大魏门户,我们则只管辅助二王子早登大位才是!”

    “嗯……”曹元闻言,微微点了点头,又饮下一杯酒后,瞥了始终一言不发的郑绍一眼,“表哥以为如何?”

    “正事要紧!”郑绍头也不抬,随意地说道。

    “好,那便如此!”话音一落,曹元便即起身离席,径直向外走去。

    颜先生也赶忙起身跟上,不一会儿便消失在了酒楼之中。

    直到许久之后,郑通才冷哼了一声,阴鸷无比地仰头一饮而净。

    郑绍依旧没有言语,好似他的面前就只有那一只酒杯,再无其他。

    曹泯进城,吩咐完安如平和葛伦等人到城外神武军营地驻扎之后,便直接带着曹静去了王宫之中,管义,桑仪和小兰则是回了文芳斋。

    “儿臣拜见,父王,母后!”曹泯与曹静一道在赵长的带领下直接来到了曹雍和武王后面前。

    “哈哈,泯儿,静儿,你们可来了!起来,快快起来!让父王好生看看!”曹雍大笑着,一手拉着曹泯,一手拉着曹静,满是溺爱之色。

    武王后在旁也是看得高兴,命人端来了座椅让曹泯和曹静两人坐下说话。

    “静儿,母后听说北地很是苦寒,你可曾冻着?”武王后柔声问道。

    她知道曹泯是一个内家高手,不惧严寒,可曹静身子骨哪有曹泯那般强健,自然很是担忧。

    “回母后,没事的,静儿虽然底子薄,但好歹也有内劲傍身,那点严寒,常人尚能忍得,静儿又怎会忍不得?”曹静笑嘻嘻地靠到武王后身旁,低埋着头,撒娇道。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武王后开怀一笑,转而又像是有心事,眉头微皱,悄悄白了曹雍一眼。

    曹静见状,略有些疑惑,只听曹雍干咳了一声后道:“你带着静儿去看看她吧,好好与她说说!”

    曹雍话一出口,曹静便知道肯定是曹颖出事了,心下一凉,便自站起身来,也不说话,直接向着曹颖的寝宫跑去。

    武王后也连忙起身追上,寻曹颖去了。

    “泯儿,与父王说说,东关城如何?”曹雍向着曹泯招了招手,让他坐在自己对面,更亲手为他满了一杯茶。

    曹泯连忙坐近,快手接过茶杯,笑着道:“父王要听,儿臣便讲仔细了,就如故事一般,也好为父王解解闷!”

    曹泯于是一边与曹雍品茶,一边将在东关城发生的事情,详细与曹雍说了一遍,包括曹静如何谋划,闵诏如何乔装北秦军,焚烧西关军寨,自己如何三战北秦王子石坚等等,事无巨细,当真如同说书一般,讲与曹雍听。

    当听到精彩之处,曹雍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甚至连一旁的赵长都为曹泯捏了一把冷汗。

    到了他这个级别,才能知晓曹泯与石坚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他能三战石坚而不死,绝对是相当厉害的成绩。

    “所以说,其实神凤军败,也不能怪得颖姐,实在是我们所有人都没有料到,那北秦军的战斗力,居然强悍如斯!”

    曹泯郑重其事地说道。

    乍一听之下,他好似在为曹颖求情,实际却在贬低神凤军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想想夏侯越带领着东关守军,能抗下马世民带领下的北秦军进攻,而郑绍所率领的神凤军,却是差点被齐巴和成岩两个打了个全军覆没!

    这一比较下来,神凤军在东关军面前,简直就是一群酒囊饭袋罢了。

    曹雍自然听出了曹泯的意思,心中大喜之下,也对之前惩处曹颖很是自责。

    他当时确实是太过气氛,狠女不争气,一定要与那郑绍厮混,结果立功不成,还被人当了盾牌使。

    这种傻到无可救药的行为,实在让曹雍怒火中烧,这才差点失去理智,一怒斩了曹颖。

    如今想来却也有些后怕,幸好孙彧和房广的劝阻,否则他怕要后悔终生。

    “哎……父王明白,只是……”曹雍叹了口气,他也不是真想软禁曹颖,实在是要做给平原郑氏看,否则无法交代。

    “父王,儿臣倒有个主意,颖姐性子跳脱,你让她如此待着,比直接砍了她还让她难受,不如你让她直接到军中,好好磨砺一番,从底层士卒做起,想来那平原郑氏也不会再说什么!”

    曹泯微笑道。

    “这倒是一个好主意!”曹雍眼睛一亮。

    “王上,此事万万不可!公主乃千金之躯,更是先帝亲赐封号,若是让她去军中做一小兵,这岂非损汉室和我王室颜面?”

    曹颖可是赵长看着长大,一听要放她到军中,他立马急了。

    “哼!她本就有错,让她从底层做起,也算是惩处,这是为了她好,怎能说是有损颜面?”

    曹雍却不买账,这一次是真得要狠下心肠,即使要被女儿记恨,也不能看她再往火坑里跳。

    “呵呵,父王英明,儿臣觉得,城卫军中,正是符合颖姐历练之地,既不用远离邺城,又可以学习军中知识,而且……”

    曹泯继续笑着道。

    曹雍闻言,眼睛再次大亮,看了一旁的赵长一眼,这次竟是练赵长也不再说话。

    “泯公子……变了!”赵长心中震撼,偷偷打量了曹泯一眼,却见曹泯目不斜视,只管憨笑。

第三百八十一章 封御关侯() 
曹雍拉着曹泯详谈了许久,直到一起用过晚膳才放他回去。

    曹静自然是留在了宫中,一是为了与父王母后共享天伦之乐,二也是为了陪伴曹颖,以安慰她受伤的心灵。

    曹泯走后,曹雍的寝殿中,便只剩下了他与赵长。

    赵长如今已经恢复了九成的伤势,实力大概在武圣境二重巅峰,可以与武圣三重境高手勉强交手,若是要彻底恢复,却还要一些时日。

    而曹雍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调养,身体也恢复了许多,再加上阚锡和赵长两人不遗余力地为他治疗,总算是将他从鬼门关口又往回拉了几年,按照如今曹雍的身体,若是保养得当,十年或许也能活过。

    “润风,你觉得泯儿如何?”主仆两人沉默良久,曹雍忽然开口问道。

    这个问题,曹雍几乎每日都在问自己,毕竟将整个大魏江山,交到一个少年的手上,此种做法实在疯狂,由不得他不认真思索。

    “此番从东关城回来,泯公子明显变了许多,他的锋芒虽然依旧耀眼,但很明显,他已经在刻意地收敛起来。”

    赵长如实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嗯……的确如此!”曹雍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然后又似想到了什么,长叹了口气,道:“若非你与润云不遗余力地为我续命,恐怕我已然无法等到泯儿真正成长起来的那一天!到时候,我大魏……”

    “主公春秋鼎盛,必能长命百岁!”赵长连忙躬身道。

    “你我虽名为主仆,实际却是情同手足,这种客套话,又何必多说。”曹雍却是微笑着摆了摆手,站起身,走道窗边,望向夜空。

    他的心中有着深沉如大海的想法,这是身为一国之主所无法避免的。

    良久之后,曹雍转过身,道:“泯儿处理东关城之事,干净果决,陈,冯,谷三家俯首帖耳,此事深得我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拿下东关城,也是为我大魏开疆拓土了!”

    东关城在名义上,并不属于大陆上的任何一个诸侯国,而是属于大汉朝廷。北魏只是因为离着东关城最近,所以帮忙防守而已,从真正意义上来说,东关城包括东关军寨,都不是北魏国的领土。

    而如今,曹泯已然彻底掌控了这两个地方,虽然这看似顺理成章,但毕竟也是开疆拓土的功绩。

    “再加上他成功抵御住了北秦的进攻,为我大魏守住了北方门户,此等功劳,已足够封其侯爵,你以为,此事是否可行?”

    在行事之前,曹雍总是喜欢先征求一下赵长的意见,若说,贾泗是北魏明面上的谋主,那赵长便是隐藏在背后的谋主。

    “封侯?”赵长闻言一怔,封侯可不是一件小事,他虽然早已经料到曹雍会借机大肆封赏曹泯,给他更大的权利,却没想到一下便要将他提到侯爵的位置。

    要知道,这大陆上可是有很多将军,奋斗了一生,都无法得到侯爵的封赏,如今曹泯却仅仅只有十五岁,便得到侯爵,是否有些太过了?

    虽然按照他的功劳,也不为过……

    “王上若是欲封泯公子侯爵,自然无人敢反驳,他平原郑氏如今新败,也无脸来与王上争辩此事。”

    “嗯……”曹雍默默点头,对于封侯之事,他其实早有了定论。

    第二日,曹雍便在太业殿召开了朝会,并让曹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他述职。

    当然此番述职是官方语言,并非如同昨夜父子两人之间的说书那般。但饶是如此,曹泯也足足讲了半个时辰才将东关城守卫战的详细情况讲完。

    待曹泯讲完之后,满朝文武除了感叹之外,便再也无话可说。

    随后,曹雍便借机封赏了所有参战的将领,至少都提军功一级,其余再按作战情况,另行封赏。就连被北秦军痛揍的神凤军,曹雍都赏了他们一个协助防御有功,而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

    最后,更是在文武百官的惊愕之下,由赵长直接朗声宣读,封曹泯为“御关侯”!

    这“御关侯”的称谓可是相当有讲究。首先,按照曹雍的本意,应该要封曹泯为“东关侯”,意思很简单,以后东关城就是曹泯之封地,东关城一切生杀予夺之大权,以及军政大权,便全都交由曹泯一人全权处理。

    只是如此一来,问题便来了。前文提到,这东关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属于他北魏,曹雍根本就没有权力来分配它的归属,只有大汉朝廷才有。

    若是封曹泯为“东关侯”,那无疑就是在蔑视大汉朝廷,也是一种不臣之举的表现。

    如此,便很容易被平原郑氏等人借机反驳,甚至酿成大祸,所以“东关侯”的爵名,绝对不能用。

    而“御关侯”之名,在肯定了曹泯功绩的同时,又无法让人有反驳的名头,正可谓是恰到好处!

    事实也确是如此,“御关侯”名一出,连平原郑氏都闭口不言,更无人再敢反驳,此事自是如此定下。

    “恭喜侯爷,贺喜侯爷!侯爷可算得上是我大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侯爷了,以后可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是啊,是啊,还请侯爷以后多多提点!恭喜侯爷!”

    才下朝堂,众文武便围了过来向曹泯道喜。曹泯不卑不亢,只要有人来贺,他便谦逊回礼,表现得很是得体大方。让人很难想象,他仅仅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乍一眼看去,还以为是一个浸淫官场数十年的老手。

    “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众文武心中感叹,恨不能生子如此!

    “呵呵,恭喜侯爷,侯爷真是年少得志,让在下好生佩服。在下恭祝侯爷再立功勋,为我大魏开疆拓土才好!”郑绍笑眯眯地走上前来,竟也躬身向曹泯道贺。

    他如今继承了他父亲郑墟的职位,担任神凤军中郎将,郑墟则是提到了骠骑将军的位置。

    郑绍上来道喜,郑墟却反倒站在了他的身后,一言不发。

    “伯源兄之才,本侯确实是望尘莫及,我大魏若是靠得你,那当真是亡国不远矣!”曹泯不咸不淡地回了这么一句“惊世骇俗”之言,引来左右一片低呼!

    “你!!!”郑绍尚无反应,背后的郑墟脸色霎时铁青,若非此时是在太业殿中,看他那架势,恐怕已经要向曹泯出手了,“无知小儿,小小功绩,便让你如此飞扬跋扈,你可知死字怎写?”

    “郑将军是在威胁本侯么?”曹泯依旧不咸不淡,不卑不亢,不痛不痒地回道。

    郑墟已然被他气得七窍生烟,却又拿他没法,正怒火中烧,却听身前郑绍淡淡一笑道:“呵呵,侯爷威风八面,在下今日领教了,后会有期!”

    言罢,郑绍微微一拱手,便带着郑墟转身离去,脸上始终挂着浅浅的笑容,儒雅而不失风度。

    “这傻子挺能忍的,呵呵!”看着郑家父子离去的背影,曹泯转身与冯疑和管义两人相视一笑后,也走出了大殿,向王宫外行去。

    其余的一切封赏,曹雍身为北魏国主,自然能自主决定,但对于曹泯的侯爵赏赐,他必须要用正式的书文,呈送到建康,让当今的皇帝陛下签字盖上大印,才算真正落实。

    以当今天下的局势,大汉朝廷其实早就失去对各大诸侯国的掌控权,更有甚者,如蜀国之内,封爵之事,早就不向大汉朝廷报备,一律自给自足。曹雍如此做,也只是走个形式,大汉皇帝同不同意,或者说慕容骏同不同意,其实根本无所谓。

    更何况,去年慕容骏才刚派郭势来攻打北魏,如今两方正式水火不容的时候,曹雍对此也根本不放在心上。

    然而事实却是出乎预料!慕容骏竟然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而且回复速度极快,更是言明,此后东关城,世代由北魏国来驻守,其余诸侯国,不得干涉。

    至于所谓的其余诸侯国究竟会不会买账暂且不提,但至少慕容骏此番交好的态度,却是明明白白摆在了那里。

    慕容骏为何会变得如此暧昧,曹雍无从知晓,最后也只能归结到,他被郑绍给打怕了。如此想来,那郑绍居然也有一丝功劳于大魏。

    对于曹雍来说,慕容骏的友好态度,自然是极好的,毕竟北魏如今内外交困,少一个敌人,便少一分危险。

    不过,很快的,曹雍便知道了慕容骏如此行事的另一个原因。

    在新年的第一次大汉朝会之后,大汉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觉得自从他继位以来的数年中,大陆上战乱不断,名不聊生,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他向天祈福,得到上天指示,决定改变年号,改元“丰泰”,今年为“丰泰元年”!

    并在改元的同时,决定颁布“新政”,新政将要设立一个摄政台,摄政台最高职位为摄政亲王,第一人摄政亲王自然由慕容骏担任。

    此后全国大小事务,全都交给摄政台处理,而摄政台则只需要服务于皇帝一人即可。

    如此“英明神武”的决断一出,天下百姓没有一人感觉到震撼,有得只是漠然。

    大汉朝如今究竟还剩下些什么?无人能回答这个问题。或许,远在广州的另一位皇帝,反倒更像是大汉天子了,只期望他外公杨倧能谨守最后的一点廉耻……

    摄政亲王,从地位上来讲,比曹雍,姜言这类诸侯王还要高一级,这也许便是慕容骏此番态度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对慕容骏的这一系列动作,曹泯没有多么在意,如今的他还没有时间去考虑大汉朝的事情,他所担心的也只有吴琳心中会否难过而已。

    只不过,如今吴琳远在东关城,他想要表示关心,却也无法。

    “或许真该让马叔到玲珑身边了!”曹泯若有所思,想到便做,转身来到书桌旁,提笔修书一封,便命人将其用渡鸽传给马叔。

    做完这一切,他便起身往自己房间走去,如今他所要做的,便是抓紧一切时间来修养恢复,其余事情一切不提。

    刚走出书房,走了没多步,便听到一阵动听的琴音传入耳内,伴随而来的还有少女的娇笑之声。

    笑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