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孩子是教出来-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往往是训练孩子思考的最好机会。作为
家长,你可以教孩子认识事物,了解并做分析,更可以让孩子透过语言的表达,说出思想的结论。这时,正确的部分你要肯定它,赞
美它,不正确的部分,则予以适当的更正。

语言的表达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父母亲一定要教会孩子使用正确的语言,表
达正确的观念,因为它是思考的一部分。但是许多家长往往疏忽了这一点,孩子们的话说得不完整,不合逻辑,颠三倒四,甚至语汇
不够,无法说出完整的观念,都没有进行及时的纠正。长此以往,孩子的思考能力很难不受到影响。

现在由于生活节奏加
快,很多家长在生活和工作中都面临极大的压力,很少和孩子进行沟通,其实这是不对的。这样一来,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不仅不
能得到及时的维护,而且很难纠正孩子在语言表达上的错误和不足。正确的做法是父母亲要多陪陪孩子,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并让他把所要表达的观点说得清清楚楚。当孩子表达不清楚时,要及时补救。另一方面。要找一些通俗有趣的故事和童话,多念给
孩子听,并讨论其中的情节。孩子们的脑子像一部录影机。你若注意教他语言和思考,让他聆听好的作品故事,讨论故事的情节,他
们的分析能力、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一定有惊人的进步。如果坚持这样做的话,也可能会引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如果孩子
不爱动脑的话,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善孩子的情况:

(1)培养孩子动脑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孩子若对某件事有浓厚的兴趣,就会集中思想和注意力,就会想方设法克服种种困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怎样培养孩子动脑筋
的兴趣呢?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因此,父母要以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孩子,要用自己对周
围事物的态度和情趣去影响孩子。同时,父母还要常常给孩子提一些问题,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引导孩子动脑筋解决。


(2)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动脑筋的兴趣

父母对不爱动脑筋的孩子不可提出太高的要求,而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
际,从最直接、最容易思考的问题入手,如比较两事物的异同,然后逐渐加大难度,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遇到的困难。

  
  (3)将培养孩子动脑筋的兴趣融进生活之中

3-6岁的孩子,对抽象的理论不易理解,因此,光有说教不行,父母要创造
动脑筋的环境,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启发孩子动脑筋,如搞家庭数学游戏、家庭猜谜活动、家庭智力游戏、中秋赏
月晚会等,将数学、智力题融入活动之中。

(4)让孩子读一些幼儿刊物,看“七巧板”等少儿节目,引导孩子动手、动脑 


   (5)带孩子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感受生活,拓宽生活空间

可边观察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观察季节的变化
,观察动植物的特征,耐心地解答孩子提出的一些问题。

(6)运用激励的手段,让孩子尝到动脑筋的甜头,享受到成功的
喜悦

哪怕孩子只取得微小的进步,父母也不要放过,要及时地给予肯定,热情地鼓励。

同时,家长也应该让自己
的孩子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或工作,这对他们心智与精神的成长都有积极的作用。孩子在工作中不但学习了做事的方法和良好
的工作态度,同时也学会了动作协调的灵巧能力和空间关系的能力,这些都能促进他们思考能力的发展。家务事、工作、手艺和劳作
,对孩子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因为它不断地对孩子提出问题,不断地向孩子作出生动的有启发的挑战。

第三部分学习力:孩子
登上知识高峰的阶梯(1)

学业是孩子的工作。正如父母需要挣钱养家糊口一样,孩子也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如今的社会
,孩子智力因素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积极的个性特征和非智力因素日益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坚忍不拔的毅力,认真对待学业,
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工作,做一名敬业的学习工作者,这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为宝贵的“财产”。

培养兴趣,控制热情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原动
力”,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高斯自小就对数学感兴
趣,达尔文自幼就偏爱昆虫。而正是兴趣,成就了他们伟大的人生。

现在,有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入学以后会跟不上教学进
度,于是在孩子入小学以前,不顾孩子有没有兴趣,也不顾孩子能不能接受,先教孩子识字,做算术,相信给孩子灌输的知识越多,
孩子今后在小学里就会学得越好。这种想法和做法常常适得其反,结果使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成为小学中的失败者。


其实,在入学以前,孩子认识多少个字并不重要,而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好奇心和兴趣,产生认字、写字和阅读的强烈愿望和动机是第
一要务。不少小学教师在谈体会时都谈到,最使他们感到头痛和束手无策的不是那些在入学前缺少知识和技能的孩子,而是那些对学
习没有兴趣,缺乏思考和解题愿望的学生。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
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

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和从事活动的一种认识倾向。一个人对某事物感兴趣时就
会对它产生特别的注意,对该事物观察敏锐、记忆牢固、思维活跃。兴趣可以使人沉醉,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兴趣可以引导人
发掘自身潜力,甚至超越能力极限。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不是说孩子想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就帮助他做什
么,而是要善于将孩子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中去。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常会对你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孩子对周围事物产生兴趣
的表现,如果你对孩子置之不理,孩子的求知欲就会泯灭。相反,如果你能热情对待孩子的提问,并积极引导孩子去认识,去探索,
并引发更多的问题,那么孩子就会激发起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欲求,养成勤奋和刻苦学习的习惯。

让孩子体验到克服困难获
取成功的乐趣,是保持孩子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你应该注意让他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应加以鼓励。经常地遭
受挫折,甚至遭受指责或体罚,会使孩子的学习兴趣丧失殆尽。

兴趣是人类最可贵的天赋,是创造力的源泉,兴趣是自觉
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

有一位家长曾经这样说起自己培养孩子成才的过程,这对于当今的
许多家长来说不无启发意义:

我发觉自己的孩子在绘画方面兴趣比较浓。从3岁多开始,我们就有意识地在绘画方面引导他
,培养他的兴趣。我们先帮他准备好必备的学习用品,如绘画图册、蜡笔、水笔、蜡泥等,然后让他多看其他小朋友的成功作品,使
他有一种向往成功的情感,之后从涂色开始,给他色彩上的刺激。他的每一点小小的进步,我们都及时给予鼓励,强化他的自尊心和
荣誉感。

在幼儿园,我们鼓励他参加绘画比赛。他的作品多次被张贴出来,这让他有了自己在绘画方面很“不错”的感觉
,增强他的自信心,为以后克服绘画方面遇到的困难、挫折奠定基础。家长的鼓励、孩子的努力,再加上幼儿园老师的辅导,结果我
们的孩子在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年就获得区幼儿绘画比赛二等奖,让他初尝了成功的乐趣。

到读小学一、二年级时,我们又
支持他利用课余时间跟美术老师学画画,动员他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美术方面的比赛,如蜡泥比赛、绘画比赛、手工制作等。每次我
们都先让他谈一下构思,然后帮助他选择一种比较好的,接着让他自己制作,我们家长就在旁加以指点,对好的,及时表扬、肯定,
不够的地方,让他改正,力求让他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做出最好的作品来。很快,我们的良苦用心得到了回报,孩子在多项比赛中都
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然,这些成绩都有赖于辅导老师的悉心指导。

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和培养,但是如果
孩子没有良好的兴趣,这一切都将成为不可能。孩子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也增强了他对美术的爱好程度,让他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孩子现在还小,可能还没有对自己以后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定位,但从小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激发他的智慧和灵感总是
有好处的。

孩子除了在美术方面表现出色,他还比较喜欢下棋。从5岁多开始学下棋,到现在9岁,已经有三四年时间了。
开始输了的时候,孩子因为自尊心强,会经常哭鼻子,这时他父亲就帮助他分析输的原因,是错了哪几步棋造成的,因此他的棋艺逐
渐有所提高。为了表现自己,孩子还经常“缠着”父亲与他下棋。他父亲在下棋过程中给他不断强化这样一个思想:棋差一着,满盘
皆输,看对方行一步棋,要预见到后几步棋的情况出现。孩子也经常自己与自己下棋,有时还就某一盘棋和父亲讨论。这样做,既培
养了兴趣,又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记忆力、抽象思维能力,同时提高了心理素质,明白了“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知道了失败
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知道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对孩子日后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作为家长不要扼杀孩子纯真而热烈的兴趣。
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了责任感。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人才,需要有大胆创新,富有开拓精
神的人才,而这就给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那些水平一般,但又没有兴趣,没有特长的孩子,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平庸者。我
们作为新一代孩子的父母,更有责任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用兴趣开拓孩子的未来,因为,孩子的使命就是创造未来。

第三部
分学习力:孩子登上知识高峰的阶梯(2)

让孩子从学习中体会乐趣

时代的发展给每个人都提出了高标准的素质要求
——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发展。这包括智能、品德、身体、心理多方面的素质,而学会学习更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文盲标准中,认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那么怎样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学习,并从
中体会乐趣呢?

据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孩子不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中小学生对学校中的课程普遍不
喜欢,调查发现,中小学的课程中,除了像物理、化学这样的操作性和探索性较强的课程受到学生的喜欢外,其他课程的喜欢比例随
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喜欢“语文”和“数学”的学生比例由小学一年级的65.31%和60.77%降到初三年级的39.04%和42.9%
。喜欢“外语”的学生比例:小学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高,但初中“外语”随着年级的增高而下降。就连音乐、美术、体育这样极易
引起学生兴趣的课程都使学生感到厌烦。

据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对好成绩的追求,而不是兴趣
。孩子们在对“为什么喜欢该科目”的原因做出解释时,选择“成绩好”的比例集中在70-80%,选择“老师讲解好”的比例为30%
,而选择“有兴趣”的比例不超过30%。这说明,相当多的孩子学习的外在动机较高,认为学习是为了考试。尽管有的孩子考试成绩
非常好,但并不是因为喜欢读书而学习。大部分孩子不能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是苦学完成学业。

但是任何事情
都有例外,在很多同学感到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很重的同时,也有一些同学学得生动活泼,主要是这些同学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己调控自己的身心负担。

爱迪生在8岁时才开始上学念书。进的那所学校只有一个班级,校
长和老师都是那位恩格尔先生。学校课程设置呆板,老师还经常体罚学生。老师讲课枯燥无味,引不起爱迪生的兴趣,因此,他从来
没有好好地在椅子上坐过。老师在讲台上教课,他就在下面走动,有时还跑到外面去。有时候,他会收集附近人家丢弃的物品,制造
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带入教室。他整天就玩这些东西,完全不注意老师在台上讲些什么。长期下来,老师感到很头痛,因为爱迪生往
往妨碍了别人上课。

一次,在上算术课的时候,老师讲一位数的加法。许多学生都安静地听讲,只有爱迪生忽然举手发问
:“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老师被问得张口结舌。

不久老师把爱迪生的母亲叫到了学校,对她说:“爱迪生这孩子一
点不用功,还老是提一些十分可笑的问题。昨天上算术课时,他居然问我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你看这不是太不像话了吗?我看这孩
子实在太笨,留在学校里只会妨碍别的学生,还是别让他上学了吧。”

爱迪生的母亲非常生气地说:“我认为爱迪生比同
龄的大多数孩子聪明,我会教我的爱迪生,他再也不会来到这里!”

此后,爱迪生便在母亲的亲自指导下如饥似渴地汲取
着人类先哲的智慧思想。她具有高超的教育才能,因此把家庭教育办得生动活泼。春天,树木抽出嫩枝时,她和儿子坐在屋门前,边
晒太阳边上课。夏夜,天上是密密麻麻的星星,庭院里一片葱绿,她和儿子来到高高的望塔上,一面纳凉,一面读书。到入了秋,爱
迪生又念上了《鲁滨逊漂流记》、《悲惨世界》这一类古典文学作品。冬天,天寒地冻,她又与儿子在一起围火授课。她讲地理,如
同把爱迪生带到世界各地周游,漂洋过海,登山探险;她讲英文,又非常注意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她教文学,使爱迪生对雨果敬
慕不已,以致于朋友们都管他叫维克多雨果爱迪生。

在这些教育中,爱迪生深深地体会到读书的重要,他
说:“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他也认为,母亲是真正理解他的人,后来,爱迪生说:“我在早年发现了慈母是如
何有益的。当学校教员叫我笨蛋时,她来到学校为我极力辩护,就从那时,我决定要给她争脸面,不辜负她对我的期望。她实在是真
正理解我的人。”

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爱迪生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正是由于爱迪生从学习中得到了乐趣
,因此他才会在自学的条件下取得成功,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巨匠。

卡尔威特在回忆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时,
曾这样说过:

我认为,仅仅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学习的做法是对快乐人生的否定,这样的努力是毫不值得的。在父亲心中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拥有幸福的人生、要成为快乐的人。我也从小就得到父亲的教导,要成为一个快乐的人wωw奇書网。比成就、成功更有意义
的就是幸福本身,这是我的亲身体会,同时也说明了父亲教育观点的正确性。从多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得出一个结论、也是我身边许
多人的一致结论:“要想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惟一的办法就是用快乐去学习。”

有一次,我在做一道很难的数学题,可
能是在解题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乐趣,而忘记父亲给我安排的时间。

“卡尔,你应该出去玩一下啦,时间到了。”父亲见时
间过了好久我都没有出来,就催我。

我说:“爸,我还没有做出来呢?”

“休息一会再做更容易做得好,先放下
吧。”父亲说。

“我想做完再休息,这题比较难。”

“我相信你能做得出来,但要等你做出来后,可能已经累了
,这样你接下来的学习效果会受到影响的,还是休息一会吧。”

“我正在兴头上,我一点也不累。”我说。

父亲
说:“我看得出来,但如果现在你不休息一会儿的话,不到外面走一走,你的兴致很快就会没有了。”

听了父亲的话,我
就跟父亲一起到外面散步了。父亲一边走,一边对我说:“孩子,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明白,再大的兴趣,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培养早晚
都会消失的。”

现在我的一些颇有成就的同事以及其他的父母,他们为了让孩子能成才,都严格地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其
实,有许多孩子他们本来是很有前途的。就是因为在过分严格的要求下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最终变得碌碌无为。

我很庆
幸自己有这样一位优秀的父亲,他在教育我时,总是巧妙地让我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主动学习,我才能获得今天这样令人羡慕的成绩


第三部分学习力:孩子登上知识高峰的阶梯(3)

心理学家认为,一项活动是否容易令人疲劳,既跟活动量有关,也跟人
们对它的态度有关。作为家长,也许我们减少不了孩子学习的量,但却可以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借此从心理上减轻疲劳感。乐学
的意义就在于树立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从而改善心理感受,把学习变成一个快乐的过程。

兴趣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
种。直接兴趣是对学习过程的兴趣,为此,我们应该善于从听课、作业、钻研、思考等学习过程中体会乐趣。间接兴趣是建立在对学
习结果和意义的认识基础上的兴趣,为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善于从学习的良好结果中体会成就感和自豪感。 


   还有就是让孩子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很多学生每天都要学到很晚,可是学习效果并不明显,
原因是什么?就是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包括阅读技能、听课方法、记忆术、思维方法、预习和复习
方法、积累、总结和整理知识的能力,以及适合于不同学科的具体学习方法等。除此之外,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让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