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他不能为朝廷守住这里,那么他就一定要为朝廷死在这里。
这是一个君子的坚守,不容改变。
因而当他将自己那年仅十三岁的儿子托付给了自己的主薄杨会之后,便也就毅然决然的带领着城中所有愿意与他出战的士兵,主动向成为近十万叛军发起了攻击。
而后,玉石俱焚!
最终,他用生命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如此。”
那个曾在朝堂上当众怒斥三公,不于宦官同流合污,从不畏惧权贵,至死都在坚守的君子就这般死在了冀城之外。
所以在战事结束之后,韩遂等西凉叛将也不由从乱尸之中寻出了傅燮的尸首,在数千羌胡叛军愧疚的哭声下,将其好生收敛安葬。而后,释放了傅燮年仅十三岁的儿子傅干和傅燮的主薄杨会,准许他们返回家乡。
一个人的品德高贵到了就连敌人也不禁为之敬佩,天下之大,像傅燮这样的人又能寻出多少呢?
故而当知道傅燮因何而死,为何而死,怎样死去时,即便赵旭已经两世为人,可却还是不禁掩息长泣。
“这个民族又失去了一个贤才,失去了一个真正的君子!”
……
傅燮战死殉国,汉阳郡沦陷。之后,叛军将领韩遂、马腾等人在失去了汉阳大侠王国的情况之下,只好退而求其次,共同拥护信都县令、凉州名士阎忠为主。
而所以会如此,除了阎忠乃是凉州名士,在西凉同样有着一定的名望之外,更是因为阎忠当年在皇甫嵩帐下做幕僚的时候,便就劝皇甫嵩趁大权在握的时候索性打着诛杀宦官的旗号推翻汉室。
因而说起来,阎忠此人也早已是一个心生反心的人,在某些方面和韩遂他们倒也并无不同。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因为阎忠此人只是一个名士,手下无兵无卒,比较好控制。
而至于阎忠,虽说他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成为了一个被叛军将领掌控的傀儡。但性命都已经被人家掌控了,阎忠也总不能动不动就“忧愤”死吧!
故而当阎忠在冀城被叛军将领共同推举为了首领,表面上让十余万的西凉叛军再度团结起来的时候,天下也不禁再度为之震动。
所以紧接着,在将战死殉国的傅燮追封为壮节侯后,作为朝廷太尉的张温,也就不由被朝廷免职。
不过接任张温位置却也不是什么有德行本领的人,而是素有铜臭之名的司徒崔烈。
但不管如何,镇守扶风的数万西凉对于太尉张温被罢免的事情,也都是比较欢喜的。
因为张温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身为三公却在京城之外领兵的人,而此番他一被免职,镇守扶风的西凉将士自然也就有了更高的自主权。
因而当叛军共同推举凉州名士阎忠为首领,并打着阎忠的旗号不断向扶风地区渗透骚扰时。
终于能够自主掌控大军的董卓,当下也就不由命帐下的段煨、董越两员大将,各领本部七千兵马先一步驻守在了扶风的西大门陈仓城,暂时堵死了叛军的东进之路。
但说实话,据前方的密探来报,在攻占了汉阳郡之后,名义上一阎忠为首的这群西凉叛军,在这个时候却也根本就没有想要大举东进的想法。
在傅燮他长达一年时间的苦心经营之下,现在的汉阳郡足以称得上富饶。
当叛军攻占了冀城之后,先前屯田所得的粮草足够他们食用一年还多。
且或许先前的失败也给叛军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总之,这群根本就从来没有奢望过能够推翻汉室的叛军们,在攻占了汉阳郡这一凉州治所中枢之后,好像也就丧失了自己的进取之心,现在只顾在凉州圈地盘了。
因而除了一些小规模的骚扰之外,一个多月以来,竟也是奇迹般的没有爆发任何大规模的战事。
此番,叛军好像是彻底被填饱肚子了。
甚至据探子来报,韩遂、马腾等叛军将领现在正着手稳定西凉混乱的秩序,一副要长久经营凉州,就窝在凉州当土皇帝的架势。
故而原本一直为西凉局面担忧不已的朝廷见此,顿也不禁常常的舒了一口气。
却是因为现在天下的局面实在是太乱了,几乎到处都是作乱的贼寇,朝廷现在的财政一直都是入不敷出,实在是不能忍受叛军在想当年那样大摇大摆的杀进司隶来了。
不过若是叛军一直占据着凉州,却也不是个办法啊!
毕竟凉州那可是自武帝时起,就属于汉室的固有疆域,几百来都没丢过。
要是在这个时候丢了,这一代的朝廷官员们还不得被世人口诛笔伐,用吐沫淹死。
所以在好一番思量后,朝廷也就不由将目光放到了精兵强将辈出的幽州。
让公孙瓒这一幽州的后起之秀担任了统兵之人,命其率幽州精骑三千,前往扶风支援。
第140章 幽州 玉瑶()
但谁成想,就是这样的一道命令,却又引发了一场新的祸事。
或许是朝廷在平定凉州之乱的无力行径让那些有野心也看到了机会;也或许是这王朝末世的局面将世人害的太惨。
总之,就在公孙瓒领兵南下准备离开幽州的时候,前大汉中山国相(国相亦为两千石,位同太守)张纯,前大汉泰山郡太守张举,也就不由联合乌桓大人丘力居共同起兵造反。
而又因张纯、张举两人都曾担任过朝廷的封疆大吏,故而他们作乱的声势无疑也要远超北宫伯玉等人当初掀起凉州之乱的声势。
他们先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攻占右北平。接着,两人又领兵进犯辽西郡,杀死了领兵来援的辽东太守阳终。
而后不由,张举更是自称天子,张纯则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旗帜鲜明的和朝廷直接展开了对抗。
所以一时间,天下的目光也就不由全部放在了那遥远的幽州,西凉这边都不怎么关心了。
而聚众十余万的西凉叛军现在都不免被这般冷落,此时也就更不要说即将就要大婚的赵旭赵伯阳这个小小的西凉军军司马了。
是的,眨眼睛两个多月的时间都过去了,当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这些事情都一步步的做完之后,剩下的自然也就是在约定的日子迎亲了。
不过说实话,即便赵旭已然是两世为人,即便赵旭自己都觉得这次的婚约不过就是各取所需,可每当他一想到自己在纳征前也就是一个多月以前见到的那个女子,心跳却还是不禁加快了……
一个多月前,他策马从军营之中返回,可在路上作为董卓谋主的李儒却是不由忽的叫住了他。
“伯阳,你现在无事吧。那个,你现在可否跟我一起走一遭!”
不知为何,素来健谈的李儒此时却是不禁显得有些吞吞吐吐。
因而见此一幕,赵旭顿时就不由皱了皱眉头,总觉得李儒不禁有些奇怪。
不过一想到李儒马上就要成为自己的亲戚了,总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做出什么伤害自己的事情。是以即便心中有些奇怪,赵旭当下却还是点头答应了。
“文优,怎么,你是想让我帮你什么忙吗?”
两人在街道上一路驱马前行,怎么看怎么都觉得李儒现在的神情总有些不对劲。所以当下,赵旭也就不禁有了此问。
“哈哈,没什么,没什么。”故作镇定的笑了笑,而后好像也是害怕赵旭会继续追问,李儒当下也就不由扯开话题道:“伯阳,就是前面了,快来,快来!”
说着也就不由催了一下胯下战马,快步而行,将赵旭他带到了一处小宅院外。
“吱~”
李儒推门走进宅院,而后让赵旭也进来。然后将宅院门一关,也就不由用手一比宅院中的那处屋堂,对着赵旭神神秘秘的道:“人就在里面,伯阳你进去吧,我就在外面等着你。”
“人,什么人!到底是谁,让文优你这般神神秘秘的。”
“这个,你就别管了,进去,你进去就知道了。放心,不会有事的。”
忙催着至今也摸不着头脑的赵旭迈步进屋,
而当他目送着赵旭终于走进房间时,却也不由为之长舒了一口气。
“可算将这件事搞定了!”
……
而回过头来再说赵旭,当赵旭他在李儒的催促声中稀里糊涂的走进房间时,一个倩影猛然间也就不由映入了他的眼帘。
“这……”赵旭更糊涂了。
‘难不成李儒看自己就要结婚了,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拉个皮条?’
一时间,赵旭的脑子不禁乱成了一团。
所以在深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后,赵旭也就不由对着屋中那个背对着他的高挑女子问道:“敢问淑女,高姓大名?为何要在这个时候,约在下于此见面?”
“公子难道不认识我了吗?”
“淑女是……”
说着,那背对着赵旭的倩影却也就不由转过了神,一张赵旭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顿时也就不由映入了赵旭的眼帘。
“董,董淑女……”
一时间,赵旭却是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按说他们两人马上就要结成夫妇了,下半辈子相依相守,应当彼此熟悉才对。
可直到现在为止,赵旭却也是第二次见到自己这未来的妻子。故而原本平静如水的内心,顿也不由泛起了些许波澜。
“伯阳,我现在这么称呼你可以吗?”
相比起赵旭,董媛这个时候反倒是显得十分洒脱大气。
而听到她这样问,赵旭自然也是点了点头,而后深吸了一口气,道:“当然可以。”
“那你为何还要叫我淑女呢?伯阳你是不知道我的名字吗?”
“这……”听到董媛这话,赵旭他先是一愣,接着却也不由笑了,“玉瑶(董媛的字),你现在前来见我,也是因为好奇吗?
是否如我一般,也在好奇自己未来的另一半,回事一个怎样的人。”
到底是久经杀伐,就连生死赵旭都见惯了,又岂能因此而拘束放不开。所以当赵旭稳住了自己因没有准备而略显紧张的情绪之后,自然也就恢复了如往日一般的心态。
当着董媛的面,他施施然的在房间中寻了一个座位坐下,接着也就不由面带微笑的看向了自己这位未来的妻子。
四目相对,赵旭面上微笑不改,神色不变。可作为一个女孩子,纵然性格大胆洒脱些,可董媛这时却还是不禁俏脸微红。
她生的本就美丽,此时含羞,自有别有一番风情。
故而见此,赵旭也不禁微微一愣,接着脸上笑容却也不由更盛,“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无礼。”
猛地听到赵旭这话,董媛本就微红的面庞却也不由更红了。
她看着赵旭,想要装出生气的样子,但不知为何,此时说出的话她自己听来都如撒娇一般。
故而接着,索性也就别过头去,不在理会赵旭。
而赵旭见此,心下仿佛是被一下戳到了柔软的地方,更是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第141章 心动 迎亲()
“赵伯阳,你笑什么!”
姑娘此番真的有些着恼了。到底是将门之女,骨子里自有一分烈气。
“我笑什么,我赵伯阳娶到了一个美人为妻,难道还不应该笑吗!怎么,听玉瑶的意思,难道还是想让我哭喽。”
“你,没看出来你还是这样一个油嘴滑舌的人。”
“油嘴滑舌”赵旭闻言更是不由一笑,“你又没与我吻过,怎知我油嘴滑舌?”
“登徒子!”
一声娇喝不由从董媛口中发出,现在她已然有些后悔见赵旭了。因为她不禁发现,自己依然渐渐掌控不了局面了。
所以在喝骂了一声之后,董媛转身便也就想要离去。
‘这能言善辩的家伙,自己要是再留下去,非要出丑不可!’
心中这般想着,可待她刚刚转身,一只大手却也不由一下子将他拉住了。
“你……啊!”
只是轻轻一用力,赵旭便也就将这个姑娘抱在了自己的怀中。
在然后在姑娘的惊呼声中,他低头也就不由吻上了怀中姑娘的红唇。
“恩!”
第一次被一个男子这样亲吻,董媛一时不由愣了。可接着,当她反应过来时,贝齿猛然用力,一抹血腥味也就不由传入了她的口腔。
可即便是如此,那男子却依旧是没有离开,而是一直吻到董媛她都有些喘不过气时,方才微笑着将唇分离。
“你……”
董媛见此,扬起手本就想要给眼前这无力的登徒子一个教训。可等她扬起手,看着这唇上流着鲜血,脸上却是笑容不改的赵旭,却是怎么也打不下去。
“玉瑶”赵旭见此,却是不由笑着俯下身子,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在姑娘的耳边轻轻道:“从今日起,你便就是我的女人了。这件事,谁也没法改变!”
“不知廉耻!”
董媛脸红的简直就像是娇艳的玫瑰,她此时红着脸轻声喝吗了一声,接着却也就不由像是逃跑一般,转身就离开了这处房间。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玉瑶,我赵旭喜欢上你了!哈哈哈哈……”
逃一般的快步来到了院门口,有听到身后那个家伙还在哪里毫无顾忌的大喊,董媛她更是不由逃也似的登上了马车,催促着仆役赶忙驾车离开了这里。
……
时光,一日日飞速流逝。
到了汉中平四年,秋七月初八这天,终于便也就到了迎亲的日子了。
不过和后世不一样的是,此时迎亲,却是在黄昏时刻举行的。
其实,这也便就是婚礼这个词的由来。所谓婚礼,说白了也就是黄昏时分举行的礼节,故而叫做“婚礼”。
因为以阴阳五行的说法来看,黄昏时刻正好是阳往而阴来的时刻,正属结婚的吉时。
所以这样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了唐朝,方才更改。
而且和后世婚礼上以红色为喜色不同,此时的婚礼却是以黑色为喜色。上至天子,下至布衣,迎亲时均穿黑衣,车马也用黑色。
甚至除此之外,就连新郎亲娘们交拜结婚都并不是在房间之中,而是以“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与此交拜!”
可以说现在的某些风俗习惯,和后世的相比,那也真的是迥然不同。
不过虽说风俗上此时与后世不同,可有一点,此时与后世相比却也真的是一点变化也无。
那边就是婚礼上欢庆热闹的气氛了。
虽说秦代时,因为法律严苛而禁止百姓随意的宴饮欢庆。汉随秦制后,这项制度也维持了一顿时间。
可自从前汉时出现了一个深知民间疾苦的汉宣帝后,这项压抑人性的制度随之也就被宣帝彻底的扔到历史垃圾堆里去了。
所以在现在这个时候,早也就有了贺婚的习俗和新婚之夜听房的习俗。
比如后世《汉书·袁隗妻传》便就白纸黑字的记载了一段袁隗大婚的当晚和他妻子所说的悄悄话。
这也不得不说,八卦还真的是人类永远的追求。
……
黄昏时候,作为新郎的赵旭身穿一身黑的爵弁服,乘墨车,然后在亲朋好友的一片欢声笑语之中接过父亲递给他的一杯酒。而后,将这父亲醮子之酒一饮而尽,接着他也就乘车带人去了妻子的家,迎接自己的妻子。
其实按礼来说,迎亲是要去妻子的家庙的。但董卓的家庙现在依旧在陇西,由没有离乡的族人看守。此时自然也不可能将迎亲地点设在家庙,故而也就只好省略了。
赵旭现在乘着一辆墨车,在后世人看来就像是去偷东西一般去了董府家宅。
而等赵旭他们到了董府家宅,则一眼也就不由看到作为女方家长的董卓此时正带人立在门口迎接他们。
“呼!”
赵旭深吸了一口气,将作为贽礼的大雁抱在手中,接着也就不由在女方家人们的注视下,迈步来到董卓身前,恭恭敬敬的抬起双手将大雁高举。
等人接过后,也就不由叩拜在地,对着董卓,口中也不禁变了称呼,呼了一声“大人!”
“哈哈哈哈,好贤婿,好贤婿!”
董卓闻言,顿也不由哈哈大笑起了。
“来吧,新妇现在就在堂中,去迎新妇去吧。”
“诺!”
赵旭当下答应,接着也就不由起身迈步入堂。
“玉瑶,我来了!”
“恩!”
这个时代还没有普及盖头,所以当董媛她再度看到赵旭的时候,应了一声,脸上却也终不由露出了一抹由衷的笑意。
……
牵着自己的妻子从堂中迈步走出,接着走到门前,董媛她看着董卓和自己的母亲,脸上却也不由再度露出了一抹伤感。
“父亲,母亲。儿要出嫁了,日后也就不能再像往常那般侍奉在你们身边了。没有儿侍奉,你们当也要多加餐饭,照护好自己的身体。”
“好,好儿,好儿。你就放心吧,不用担忧我们。倒是你,日后在夫家要懂得孝顺翁婆,作为家中长嫂,更要时刻做好表率,明白了吗?”
“孩儿,孩儿明白。”
“好,这便好,这便好……”
做母亲的董氏一时不禁哽咽。所以在这时,董卓也就不由拍了拍妻子的肩膀,说了话,“伯阳,我现在就将我的女儿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好生待她,否则,我可不会轻饶了你。”
“诺。大人放心好了,媛儿于我,就像是我身中之骨,我又岂能愧对她!”
“哈哈哈哈,好,好,好。有你这话,我便也就放心了。去吧,去吧……”
第142章 大婚()
父母训诫毕,接着赵旭也就不由按照该有的礼仪,把新娘坐车驾好,然后亲自把上车用的引手绳递给新娘,照顾她上车。
接着作为新郎的赵旭便也就自驾马车,让车转三圈,才把马车交给车夫,自己乘坐另一辆马车走在前头。
是的,即便是迎亲,新人们在这个时候也并不会乘坐一辆车。
而等到了家门口时,赵旭还要先一步下车,等新娘到时作揖迎接。
等做完了这一切,赵旭才不由牵着同样是身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