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明伟业-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大海的官军也就只能困守山中。

    但是,这笔架山可没有太平县的山岭那么险峻。相反,这里地势平缓,而且由于临近县城使煤矿和树木被采伐不少,因而笔架山几乎没有遮掩的密集灌木丛。再加上冬日的寒冷让这些官军的处境更为艰难,其实用不着汉家军攻击,只需围在这里,这群官军也会冻死饿死在山中。

    但杨明不会这样做,好不容易有了让自己的新兵们进行实战训练的机会,哪能就这么错过。

    杨明现在就像玩弄着眼前老鼠的猫一样,饶有兴趣地看着余大海的官军被自己圈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等待自己去吃掉他。

    “太平县是川东的北大门,易守难攻,要是这余大海规规矩矩地待在太平县,我凭手中五千人收拾他还有些麻烦,如今好了,他自己放着好好的防御要点不守,偏偏要跑到这低洼地带来与我作战。

    既然如此,我就让他有来无回,到时候顺势接管太平县,这样一来,东乡县东西南北四面都有险可守,犹如铁桶一般,朝廷官军要想啃动这个铁桶也得想想自己会不会把牙齿碰碎!”

    “这余大海还欠有我汉家村几十条人命,如今也正是让他血债血偿的时候,不但如此,这余大海的官军一路上还祸害了不少村落,此战必须给他颜色瞧瞧!”

    杨明和兰官伟此时正站在东乡县城楼上,一边说着就一边看着远处山林里时不时走动着的官军,还有正大举向各处山路迂回前进的汉家军战士。

    而就在这时,一汉家军战士跑了来道:“官家,余贼派人传来消息,说他愿意投降并允诺以后再不与官家作对,只要官家肯放他一命。”

    “投降?”

    杨明笑了笑道:“你告诉他们,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本公子拔出去的刀从没有收回来的道理,如果他实在不敢接受我汉家村的惩罚,可以允许他自杀谢罪!”

    那传递消息的汉家军战士刚走不久后又回来道:“官家,余贼派人传来消息说,他当年实在是很抱歉,不应该抢了官家的马,也不应该去攻打汉家村,也不应该祸害乡民,只是恳求官家你饶他一条性命,放他走,他愿意献出一万两。”

    “还是那句话,他余大海可以选择自杀!”

    杨明说着就将手一挥,道:“这余大海屡次派人前来求饶,只怕是在欲盖弥彰,传令下去,提前发动总攻,现在就立即开始!”

    “是!”兰官伟应了一声就立即命道:“总攻时间提前,现在开始!”

    “总攻时间提前,现在开始!”

    ……

    数十个传令兵跑出了城,很快漫山遍野就都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音。

    这是杨明最新发明的战场通讯工具,也就是把喇叭改成了军号,在冲锋地时候吹着冲锋号既可以激发斗志又可以很快地将冲锋令传递下去。

    “这是什么声音”,已经疲惫不堪的余大海忙从雪地里站了起来,四顾茫然地问道。

    诚如杨明所猜的那样,这余大海也不是简单之人,他一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包围圈就一边假意示弱一边带着几十个精锐的家丁抄小路逃跑。

    但他还没走出笔架山,五千汉家军的新兵战士就在各级军官的率领下直接冲上山来。他们现在都是热血沸腾,杀气凛然,一边怒吼一边冲击而来,连一些野兽都吓得跑进洞里躲藏起来。

    余大海的官军们更是吓得双腿发软,有的人忙丢下手中武器往山上跑去,有的人根本就没有力气,被雪陷了进去,只得面对被汉家军斩杀的命运,有的人则直接跪倒在地,磕头求饶起来。

    这两千官军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战斗力,在敢于拼命的汉家军面前就只有引颈待戮的命。

    杨明训练士兵要的就是去其傲气造其呆气,这些士兵们虽说是第一次上战场,但大多数也都没露出胆怯之色,杀起人来毫不留情,毕竟军官都这样做,他们也只是跟着完成这一项程序而已。一些官军受不了叫嚣着要与这些汉家军战士拼命大不了同归于尽等云云。

    但他们很快发现无论是格斗还是刺杀都远远不及这些汉家军战士,其实这也在情理之中。这些官军大部分都是余大海才召集起来的农民,可以说正规化远远赶不上训练达三个月以上的汉家军战士,更何况汉家军战士接受到还是近代军事训练,而且从招募时就刻意选择的一批体力与智力双重达标的人,对付这些仅仅靠抢劫积累血性的街头混混简直是易如反掌。

    余大海的家丁越战越少,满路上都是死伤无数的官军,包括他自己都被一汉家军战士给劈伤手臂,他只得拼命地跑,但汉家军的战士明显比他更有耐力,而且还故意在玩他。

    因为,追着他的汉家军战士,每次都故意留三丈距离给余大海,等余大海跑累了就突然上来袭击一刀,他只得继续跑,可这些汉家军战士又不立即追上来,继续尾随,等你又累了要歇息时,就又冲过来劈来一刀。

    余大海即便武艺精湛也架不住被这样玩,再加上他体胖又跑不赢这些年轻且体力极佳的汉家营战士,只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拱了拱手,喘气道:“好了,各位好汉,本官算是服了,你们押我回去吧。”

    “噗!”

    一战士直接一枪捅了过来,然后大声喊道:“什长,我又杀了一个!”

    “妈的,你是那个部分的,知道老子追了他多久才将他拖累吗,居然被你摘了桃子,信不信我宰了你!”

    “老子第四营的,怎么着,既是你拖累了他那你为何不杀死他,怎么还要我动手!”

    “妈的,原来是汉奸(汉家奸细)部队!”这汉家军战士骂了一句就要继续去追击其他官军就被那第四营的战士拦了下来:“你丫的说谁是汉奸部队呢。”

    “说的就是你们第四营,怎么着!”

    “看我不揍死你!”这第四营的战士一下子怒了,直接扑了过来,一拳击在了这一营战士的鼻梁骨上。这第一营的战士也不示弱立即还以颜色,直到两边各自的军官出现才制止了这场斗殴。

    杨明训练士兵最强调的就是培养士兵们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甘愿为集体而生为集体而死,而他所培训出的军官则完美的将他所强调的灌输到了这些士兵们的脑中。因而也就有了上一幕两营士兵斗殴的事件发生。

    人类是群居动物,特别是在中国这种以宗族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社会体系里,集体主义的宣传教育难度并不大,士兵们也较易接受,因而从训练那天起,这些士兵们就习惯了以集体是形式进行的竞争与比拼,也习惯了将集体利益放在最高处,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的利益也是跟各自的集体利益挂钩的。无论是战场缴获还是战后所得,杨明声明都要统一收缴上来,再根据各个部队表现进行分配,为了自己活得更好,就必须让自己的集体更加强大。

    总攻之战只持续一个时辰,两千官军全部被歼灭,汉家军无一人死亡,也无一人重伤,却有数十人受伤,而且超过一半是内部斗殴所致。为此,在事后的大会上,杨明还专门对此做出了批评,参与斗殴的士兵被关了紧闭,并集体检讨。

第七十一章 发了疯的孟佥事() 
孙氏和马氏家族同关氏家族一样遭到了杨明报复性的惩罚,孙浩和马纪卫被游街示众后凌迟处死,家产也全都被抄没,家人则全部被罚去开矿修路,总之要榨取出所有价值,包括劳动力。

    杨明不是大圣母,能够不以莫须有地罪名劫富济贫已经算是够仁慈的了,对于图谋对自己不轨的,他也用不着宽宏大量,有时候必须有铁血手腕震慑才行,特别是作为一个不被统治者承认的流贼政权得宽严相济才能够生存下来。

    但是,杨明对于普通百姓依旧是雨露恩情处处体现。

    例如,杨明首先将孙氏和马氏两家的三万多亩良田全都划归所租赁的佃户所有,而没有被租赁的土地同关家的土地一样除一部分赏赐给汉家军有功战士外也全都无偿分配给了流民与贫民,而这些佃户和流民则要重新登记造册,从此成为自耕农,需缴纳粮钱赋税。

    但杨明所收的赋税不高且保证十年之内不加征。这样一来,许多成为了自耕农和佃户和流民也不再担心赋税过多,原有的自耕农更是积极响应,在杨明刻意的安排下,一些乡村已经开始贴满了赞颂杨明的标语并积极举办了许多感恩宣传活动。

    其次,杨明直接废除了徭役,并承诺以后官家征用民力一律给予工钱,但是服刑犯人除外。这一善举更是得到了普通百姓的赞同,一时间称颂杨明的歌曲响遍了整个东乡县。

    除此之外,杨明还积极倡导东乡县的乡绅们减租减息,或者干脆用赎买的方式从许多大乡绅手中买来土地然后再以廉价或者以工代付的方式分配给没有田地或缺少田地的百姓们。

    杨明在普通百姓们中的声望与日俱增,在官僚士绅中也不是太差,毕竟杨明没有采取暴力革命,也没有把这些士绅逼得太紧,而且杨明还鼓励他们经商贸易,也给予了他们足够的尊重,因而这些士绅也没敢在明着与杨明作对,最多不过是互不相犯。也就因为这样,东乡县内部基本上达到前所未有的稳定。

    汉家军的战士们所获得的战争红利才是最多的,为了庆祝这次歼灭余大海之战,最普通的一个士兵也得到了十银元的奖励,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普通百姓出身,家中也分得了土地,更何况他们自己因为战功分得了许多土地,因而战士们的个人利益也更加牢固地被捆绑在了汉家军的集体利益上,他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也更加容易接受杨明所宣称的洗脑教育。

    “公子,这是朝廷官军的最新消息,曾英所部和赵荣贵所部共两万官军已集结完毕,预计半月内进抵夔州府,估计我们与朝廷官军作战最迟会在下月月底展开!”

    白千通禀完后,杨明只是淡淡一笑:“知道了,下去吧。”

    两万官军,杨明从未与如此多的敌人对抗过,他前世最多也就是单挑数百人,要击溃数万人可不是打群架那么简单。杨明必须细细琢磨,就在他琢磨时,云蝶走了进来:“公子,有个叫孟云朴的,说是汉家军械所的佥事,要求见你。”

    孟云朴是来给杨明献枪的。

    毕懋康曾著《军器图说》,并详细记载了关于自生火铳也就是燧发枪的制造原理,杨明也正巧看见过这本书也知道些改进方法,再加上孟云朴曾经还亲眼见过这种自生火铳的制造方法,所以没多久,孟云朴就在杨明的指导下制造出了一把自生火铳,然后就急急忙忙地跑了来献功。

    “不错,不过这自生火铳还是有些缺陷,这是我从关府里缴获的西洋火铳,它又叫撞击式燧发枪,但同样这燧发枪的燧石不太好得,另外他也会受到湿度的影响,你最好把这里的撞击帽改进一下,如果改进成功了,那一千银元才给你。”

    “好!”孟云朴笑着应了一声就立即赶回了汉家军械所,一边把弄着手中自生火铳和杨明给他的那把西洋火铳,一边念着杨明给他的参考资料:“这个是燧石,放于这螺丝中夹着,然后被弹簧竖立而起,扣下扳机时就可撞击火药池上的板面,而引爆火药,官家说的好像是这么个理,可官家却要改进这个帽子,这要怎么改进?”

    “不行,我得去铁厂看看,看看有什么新的好钢材”,孟云朴说着就去了铁厂。这些日子,铁厂改进了设备,频频出产些精钢好铁,让许多造枪械的总工程师们都跃跃欲试地要用这些好钢材造枪,作为佥事的孟云朴也不例外,但是他除了去铁厂找材料还经常一个人去小河边发呆,有时候一呆就是一整天,一回来就忙忙碌碌地做枪管造枪机。

    渐渐的,许多人都认为孟云朴疯了,要不然他也不会每天去小河边发呆,有时候还抱一大包石头回来,甚至还发大价钱去集镇上买了许多玉石回来。

    杨明闻听军械所的孟云朴疯了,不禁有些好奇,便趁着去汉家讲武堂授课时也去了一趟汉家军械所,却见孟云朴果真人所说的那般满头乱糟糟似乎已经十几天没洗头,全身脏兮兮似乎几天都没换过衣服,远远的就有股臭味应该是几个月没洗澡,而且还面无表情地时而坐着时而站着,一会儿用新制粉笔在黑板上画枪一会儿又亲自炒铁铸造。

    “公子,想不到这个孟云朴真疯了,他好像才三十来岁吧”,跟着来的徐水仙有些惋惜道。

    “疯了好啊,如果我大明的工匠们都这么疯狂,何愁建虏不灭”,杨明笑说着就道:“水仙,你待会去告诉刘主事,让他想办法给这孟佥事找个会服侍的丫头,银钱由公家出。”

    “今日我给大家要讲的是,论大明财政制度败坏之根源与危害,大明的财政制度从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这天,杨明正给第二期军官生学员授课,就见孟云朴忽然跑了进来,完全不顾此时的教室里还有许多学生而大声喊道:“官家,小的造出来了!”

第七十二章 燧发枪与军械所改组() 
孟云朴手持着一把长七尺左右,口径不到一寸的长枪走了进来,这把长枪上还有卡座式的刺刀和简易的瞄准器,是典型的燧发枪加刺刀的模式,除此之外,枪托也加以改进,采用直木所作的肩托。

    “这是谁啊”,教师里的学员都齐刷刷地转过身来盯着孟云朴。

    走进来的孟云朴满脸胡茬,头发蓬乱,整个人就像是乞丐一般,甚至他手里的那把长枪都比他本人好看,教室里的学员不由得捏住了鼻子,因为这孟云朴散发出的味道实在是太过浓烈。许多学员现在真巴不得警卫们能赶快把这人赶走。

    唯独杨明面露惊喜,且直接宣布停止讲课,然后急匆匆地跑来从孟云朴的手中夺过了那把崭新的燧发枪。

    杨明对此很是满意,因为孟云朴手中这把燧发枪已经算是前装式燧发枪的最高水平了,只是还没有拉膛线,但在当今时代若是组成队列已是足以克制任何骑兵了。

    不过,杨明还不仅仅满足于此,他将孟云朴带到了贾逵这里来,贾逵已经照着杨明的指导将火药进行了颗粒化,还进行了纸壳装药,**的配制也加以了改善,可以说除了因化工水平有限没有制造出无烟火药甚至是烈性炸药以外,弹药已然到达了当前时代最高水平甚至是超前水平。

    这时,外面已经下起了蒙蒙细雨,整个火药库外已经垫了一层灰土,灰土由于吸收了潮气而逐渐凝结成块,但储藏的火药颗粒却依旧是干燥如初,几个工匠依旧在熟练地按照新配方**和纸壳弹。杨明拿了一包纸壳弹,然后扣动扳机瞄准等一系列操作后,燧发枪里的实弹就发射了出去,一次,两次,三次,四次,杨明连续发射了四发。

    “不错,只不过这锤头、击铁等部件可不是那么好铸造的,而且这铆钉也不好上,你都是怎么做的”,杨明对于孟云朴的成果很满意。

    孟云朴一边用乌黑的手指头摩挲着满身煤灰的乱发,一边笑呵呵道:“这个还不是因为公子让铁厂那边弄了什么坩埚炼钢和什么熔炼技艺,出了好多所谓的刀具和铸件,弄这些也不难,而且小的还去集镇里抓了几个首饰匠来,费了些功夫才成功了的。”

    杨明点了点头,炼铁工艺改进是枪械改进的基础,这也是他立即着手改进汉家铁场的原因,要不然这孟云朴即便是再苦心钻研也不会这么轻易地造出如此精良的燧发枪。但是,杨明现在却在想,既然有了枪械样本,还有较为先进的铁厂,能不能大批量生产这种燧发枪,而且能不能将这种前装方式改为后装式等等。

    明末的钢铁生产技术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先进,只需适当的改进,如从搅拌炼铁和熔炼铸铁以及坩埚铸铁等方面着手,就可以得到理想的枪械部件且枪械的生产周期也大大缩短为两周左右。

    当然,若是制造出无缝铁管,那枪管的制造周期就可以缩短到忽略不计,但现在以汉家铁场的能力能够制造出精巧的燧发枪已经是拔苗助长,要想直接跃迁到十九世纪也还是挺困难的,有时候饭必须一口一口吃。

    杨明专门抽时间开了个表彰大会,当着数千人的面给孟云朴颁发了甲级科学技术奖章和奖金一千银元,而贾逵和刘铁匠也因各自的贡献获得了乙级奖章和五百银元的奖金。

    待确定好从炼制标准部件到枪械组装的全部过程后,杨明直接将技术封锁,最新的燧发枪改名汉家枪,以防止别人从燧发枪枪名就能猜到其原理,同时,还迅速改组了汉家军械所:

    “从现在开始枪械所分为三个部门,一是铁厂,二是弹药厂,三是枪械制造厂,刘主事为铁厂负责人,贾逵升为主事负责弹药厂,孟云朴升为主事负责枪械制造厂。

    刘主事和贾主事各自负责自己这一单元的技术改良,孟主事负责将所有技术综合到枪械改进上面,但枪械制造必须细分几个单元,并培训各个单元的工程师。

    每个单元的工程师不必了解枪械制造的全部过程但必须熟练掌握自己这个单元的技术。最后一个单元是枪械部件组装,这个单元也是一样,只需熟练组装,不必也不准知晓枪械制造其他过程,总之就是要建立我所说的流水线式生产!

    即便有一个单元的工程师叛敌,敌人也掌握不了我军的全部枪械制造过程。

    当然,每个工程师若是有卓越贡献,基本奖金五百银元以上并有适当分红还会升官加爵。除此之外,汉家军械所最普通员工享受汉家军战士同样待遇,同样,负责人享受同级军官待遇。”

    改组后的汉家军械所可谓是脱胎换骨,而且在福利待遇和技术升级与管理理念的改善下,生产力也大大提高,不到一月就生产出汉家枪一千支,也就是说一个月的生产量就可以装备一个营。

    现在的汉家军有四个营,一个直属宪兵大队和一个警卫团,总计近六千人。

    也就是说,如果再给杨明五个月,杨明足以造就一支火力强劲的军队,足以横扫大明同样数量的步兵,朝廷没有给杨明足够的时间。但是,有时候现实总是比计划不完美,就在杨明将第一支装备有燧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