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皇纪-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毅却是挥手阻止乐间,问道:“异人公子如此笃定,说说看,乐毅的心病何在?”

“化齐!”秦异人只是说了两个字。

乐毅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宽大的身胚发僵,好象木雕似的。

“你……”乐间大惊,还以为乐毅年岁大了,身体出了毛病,要找秦异人算帐。

“哎!”然而,就在乐间即将发作之际,只听乐毅长叹一声,一脸的黯然。

“公子慧眼不凡,果是说中了乐毅的心病。”乐毅微微颔首,眼中掠过一抹欣赏。话锋一转,问道:“可是,你即使知晓乐毅的心病所在,也不是乐毅的知交好友。”

“本公子当然不是大言相欺。本公子不仅知晓先生的心病所在,更是能理解先生一片苦心,化齐实为长策,实为对燕国最好的谋划。”秦异人的语调转高,道:“惜乎哉!燕王愚笨,不知先生苦心,不识先生良谋,错失良机,为田单所趁,恢复齐国!”

乐毅一阵默然。

“公子又是如何看待化齐之策呢?”乐毅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眼睛特别明亮,炯炯有神,盯着秦异人。

化齐之策就是乐毅提出的治理齐国的办法,他要把齐国化入燕国,使之成为燕国的领土。为此,他下令燕军停止进攻,留下即墨、莒两城围而不攻。

起初,因为乐毅的名望在那里,没人怀疑。时间一长,流言四起,有人说他存有私心,要据齐地自重,要自立为王。这些流言传到燕昭王耳里,燕昭王不仅没有听,反而把乐毅的家眷送到齐国,交给乐毅,以示敬重,不听信流言之意。

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却是听信了,认为乐毅有私心,要据齐地而王,命骑劫取代乐毅。田单抓住机会,发起进攻,一举而大破燕军,收复齐地,恢复齐国。

对于化齐之策,赞誉者少,诋毁者多,这是乐毅的心病所在,一直耿耿于怀。

一提起化齐之策,一百个人中有一百零一个说这是迂腐之策,是乐毅邀名之举,就很少很少有人赞扬这是对燕国最好的良谋。

秦异人如此一说,乐毅岂能不感兴趣?

不仅乐毅感兴趣,就是乐间也是兴趣大增,挪过一张矮几,坐到乐毅身边,睁大眼睛,盯着秦异人,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要解化齐之策,必先说天下大势。”秦异人又是语出惊人。

乐间不明所以,乐毅却是微微点头,眼中的赞许之意更浓了。

“齐得渔盐之利,号天下最富之地,可与秦之关中媲美。正是因为齐地富饶,齐国才得以强,雄视天下诸侯。”秦异人剖析起来,道:“若燕国一举把齐国灭掉,固然是美事,却是种无穷祸事。”

“祸事?”乐间不明白了。

“当然是祸事了。”秦异人接着剖析,道:“齐国本是太公封地,受太公遗泽,齐地自成一体,燕国能在短时间内治理好?不可能之事!”

“好!”乐毅叫好,虽然没有喝采,也是赞许之意流露无疑。

“再者,一举而破齐,燕国一举而成天下最强战国,必然引发山东大势剧变,韩、魏、赵、楚四国必不甘心,会谋燕。再者,秦国也不允许燕国坐大,超越秦国,必然会联结山东四国,合纵联兵,共同发兵讨伐燕国。”秦异人的剖析越来越深入,道:“到那时,燕国虽得齐地却不能用齐力,而又面对五国联军,更有秦之锐士披坚执锐,燕国还能不灭?”

燕国若是把齐国灭了的话,必然会引得天下格局出现巨大的变化,燕国必然会一跃而成为超越秦国的第一大战国,会严重威胁到山东的韩、赵、魏、楚四国。

就是地处西边的秦国也会受到威胁,绝不能坐视一个不能战胜的对手出现,一定会联结山东四国起兵伐燕。

“好!采!”乐毅叫好喝采,轻轻击掌。

“先生高瞻远瞩,目光深远,先一步洞悉危机,这才缓灭齐,先化齐入燕。”秦异人的声调有些高,道:“若先生所谋成功的话,等到五国明白过来,已经晚了,燕国不仅得齐地,还能用齐力,已是天下间第一大战国,超过了秦国。到那时,即使五国联兵,燕又有何惧?”

只要齐国战事不结束,五国联兵就不会起,这正是乐毅的高明所在。正是因为如此,他才留下莒和即墨不攻,以此来迷惑天下。即使有人看透了他的谋划,想要合纵伐燕,别人就会说:齐国战事还没有结束,大势不可知。

等到燕国把齐地治理好了,再来结束战事。到那时,燕国已经雄视天下,与眼下的秦国无异,以一敌五又何妨?

“异人公子果然知乐毅之心,请受乐毅一拜。”乐毅眼里噙着泪花,站起身,恭恭敬敬向秦异人一礼。

“异人妄言,先生不加罪异人已是感激不尽,不敢当。”秦异人忙回礼,对乐毅更加敬重几分。

“原来如此。”乐间恍然,细细思索秦异人的话,越想越是有理。

为了化齐之策,乐间多次询问乐毅,乐毅不愿触及这一心病,未为他解释。今日听了秦异人的话,方知化齐真良谋也。

化齐之策让乐毅倍受诋毁,这是乐毅最大的心病所在,能有秦异人这个年轻人理解他,深深的理解,乐毅是激动难已。

人生在世,知己难逢啊!

象赵王、平原君、信陵君这些名动天下的人,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是把化齐之策不当一回事。不仅不当一回事,还暗中诋毁乐毅有私心。

这么多年,隐居赵国,只有秦异人一人赞赏有加,乐毅对秦异人大起好感,引为知己,执着秦异人的手,慨然一叹:“惜乎哉!燕王不知吾谋,罢吾兵柄,以莽夫骑劫为将,为田单所趁,错失成为第一大战国的良机!”

齐国的渔盐闻名天下,若是燕国得到齐地,要不强都不行,一定会成为天下第一大战国。再有乐毅、剧辛这些良臣相辅,雄视天下不是问题,谁也不敢正眼瞧上一眼,哪怕就是秦国也不得不惧。

如此千载难逢的良机,却因为燕惠王误听流言而错失了,谁能不惋惜?

事情虽然过去多年了,乐毅一想起这事,就是一阵心痛。

“若使燕王如公子这般明达,天下大势操于燕手也!”乐毅更加感慨,打量着秦异人,异常欣赏,笑得很是欢畅道:“自从乐毅隐居于此,少有欢乐之时,今日却是乐毅这么多年来最为欢喜之时。间儿,摆酒。为父要与小兄弟痛饮一番!”

不再称秦异人为公子,而是称呼“小兄弟”,这是把秦异人视为极亲近之人。

“那我就叨扰大哥了。”能得乐毅视为知交,秦异人还真有几分成就感。

放眼天下,能有几人入得了乐毅法眼?

乐间冲秦异人一竖大拇指,一脸的欢喜,他最是明白,今日这般喜悦,对于乐毅是多么的难得。

“小兄弟,今儿我们就放了开了喝。你所虑之事我会一力承担,不仅我帮你,我还会给荀子、公孙龙子去信,邀请他们一起来帮你。”乐毅是性情中人,一旦接受了秦异人,就是无比的热情,大包大揽了。

第七十二章 清夫人

信陵君府第。

信陵君脸色平静,仿佛在秦异人府上受到的羞辱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心情似的,看着秦异人通传天下的文告。

侯赢、毛公和薛公把信陵君好一通打量,见他真的没事,并不是装出来的,这才略为放心。信陵君在秦异人府上所受的羞辱堪称战国时代极为罕见的羞辱,要堂堂名满天下的信陵君干等着,而秦异人却与赵姬欢好,这事要是说出去,必然轰传天下,无数人指责秦异人“轻慢侮士”。

在极重脸面的战国时代,一言不合就要拔剑杀人,维护脸面,秦异人如此侮辱,信陵君就是把秦异人杀上千儿八百回也没问题,他却偏偏忍了,要不是侯赢三人亲眼见到,打死也不会信。

紧接着,三人又是对视一眼,眼里掠过一抹精光,大是赞赏。

信陵君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必能成常人所不能成,魏王之位可期!

“这个秦异人越来越疯了,你们瞧瞧,这文告通传天下,要各大商家参与此次抡材大典,什么冠名权、赞助之类的,乱七八糟,听都没听过。”信陵君终于抬起头来,一脸的讥嘲,道:“他没邀到一个名动天下的名士坐镇,即使有商社有心参与,也会打消念头。如此抡材大典,没有名动天下的名士坐镇,定为天下笑!”

这次抡材大典比哪次规模都要大,为天下关注,若是没有名士坐镇,定会成为笑柄,为人诟病,信陵君这话一语切中要害。

可是,侯赢立时打击他,道:“信陵君有所不知,我刚刚得到消息,乐毅已经同意参与此事……”

“什么?乐毅参与?”信陵君的眼睛猛的瞪得滚圆,一脸的不信:“不可能!不可能!”

“是真的。”侯赢忙肯定一句。

“不可能呀。”信陵君把侯赢再三打量,仍是不太相信,沉吟着道:“乐毅名动天下,又是天下少有的智士,要想请动他,谈何容易?要是能请动他,我何必舍近求远,去请荀子和公孙公子呢?”

乐毅的名气太大,文武全才的人物,不仅是治国奇才、兵法名家,更是名动天下的名士,一张利口罕有人能屈。在发起抡材大典之际,信陵君曾经考虑过要不要请乐毅,经过一番思索,他最终放弃了,因为他觉他没有成算请动乐毅。

而秦异人竟然请动了乐毅,这事还真是让他难以置信。

“这是乐毅通传天下的文告。”毛公忙把乐毅文告递给信陵君道:“他不仅要参与,更是为秦异人邀请荀子和公孙龙子这些名动天下的名士。”

信陵君一把夺过文告,一通打量,眼睛瞪得滚圆,脸色极不好看,脸孔扭曲,大吼一声:“乐羊子狠毒,乐毅叛逆无常,先是叛父母之邦大魏而入赵,后是叛赵入燕,再叛燕归赵,如今又叛赵为虎狼秦异人做事,狗屁不通的名士!有你这样没有气节的名士么?”

吼声如雷,骂得山响,口水乱溅。

乐毅本是魏国名臣乐羊子之孙。乐羊子伐中山国,其子被中山国烹杀,还把肉送给乐羊子,乐羊子当着中山国使者的面吃了肉,喝了汤,吓得中山国心惊胆跳,不敢与魏兵相抗,被乐羊子破之。

也正因为如此,魏王猜忌乐羊,收他的兵权,原因很简单:不顾亲情而食子,这人太狠毒了,不可信任。从此以后,乐羊子就被闲居。

乐毅年轻时在魏国不得意,投奔赵武灵王,仍然没有被重用。适逢燕昭王筑黄金台,乐毅离赵入燕,被燕昭王重用,其不凡的才干得到展现,把弱燕治理成强国,最后联兵破齐,差点灭了老牌战国齐国,轰传天下。

信陵君恼怒之下,把所有的罪过都推到乐毅身上,也不从自身找原因。

若是秦异人在这里的话,一定会讥嘲他“若使魏国能用人,岂有‘魏才人用’?你信陵君不是号称得士吗?乐毅就是从你眼皮底下离开的,你还好意思指责。”

“魏才人用”是战国时代非常有名的一个成语,说的是魏国的人才为别国所用。在七大战国中,魏国的人才最多,却是不被重用,最后不得不投奔他国。主要是去了秦国。

“乐毅,你这无耻小人,你这是助纣为虐!”信陵君咆哮一声,把乐毅文告狠狠砸在地上,再用脚狠狠踩着。

瞧他那狠毒样儿,仿佛乐毅挖了他祖坟似的。

……

渭风商社,玉夫人身边的侍女正在嘀咕。

“这个异人公子真不简单呢,竟然把乐毅都请动了。”侍女一双眼睛瞪得滚圆,一个劲的打量着文告,大是惊讶:“天下间,能请动乐毅的有几人?”

乐毅身份地位名望在哪里,能请得动他的人真不多,就是信陵君自忖也是请不动,退而求其次,邀请荀子和公孙龙子。

荀子和公孙龙子虽然是当时学术界的两座丰碑,两面旗帜,名动天下,然而,他们没有功业,只有名气,虽然身份地位不低,却远远不能与功成名就的乐毅比。

“你眼下才知道异人公子了得?”玉夫人的眉毛弯成了月牙儿,笑道:“当日与他初见之时,就知他这人花花肠子不少。”

秦异人与玉夫人初见,两人之间闹了不少事儿,秦异人明明是试探渭风商社,却是装作一副玩物丧志的样儿,竟然把玉夫人骗过了,不得不勉励他。直到后来,秦异人露出真面目,玉夫人方知上了秦异人的当。

“这抡材大典一事,如此难以操持,他都成功了,七大战国全部参与,请动乐毅虽然难,未必不能成。”玉夫人的话里颇多赞赏。

就是以信陵君的身份地位势力财力,都不敢象秦异人这般大操大办,秦异人能成功,着实了得,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

“当日我急匆匆赶来,原本不相信他能成功,他却把我说服了,不得不与他一起疯。”玉夫人的笑意更加浓了,整个人如同盛开的百合般,魅力四射。

要不是玉夫人被秦异人说服,断了信陵君的财路的话,秦异人也不可能把抡材大典从信陵君手里抢过来。

“是呀。这个异人公子不显山不露水,一来就是大手笔,让人震惊。”侍女点头赞同。

“天下商家可有回应?”玉夫人问道。

“还未有。”侍女忙回答,道:“异人公子尽弄些奇奇怪怪的物事儿,什么冠名权呀、赞助呀,都是什么意思呀?虽有解释、剖析,仍是看得我不明所以。”

“你要是明白了,你就是天下间少有的商家了。”玉夫人感慨一句,道:“可惜了,异人公子身为王孙,不能经商,不然的话,天下间必然又多一大商家。什么吕不韦呀,压根儿就不是他的对手。”

吕不韦虽是名垂千古的大商家,其实,在战国时代他算不得最强的,比他强的大商人大有人在,比如清夫人、田单,哪一个都比他厉害。

“别家响不响应,我管不着,我们得响应。”玉夫人右手一挥,极是大气,道:“立时发文告,通传天下,就说我响应!”

很快,一个劲爆的消息轰传天下:天下第一大商家清夫人,要参与抡材大典。

……

楚国都城,郢,一座巨大的府第,这是天下第二大商家“猗顿氏”的府第。

书房中,白须白眉的老猗顿打量着手中文告,眼中精光闪烁,叹息道:“这个女人又抢先一步了!老夫一生阅人无数,唯看不透这个女人。她有着人所难及的目光,总能发现商机,这次,他抢先一步,美事又让她占了。”

略一停顿,老猗顿摇摇头,道:“这都怨我,怨我犹豫不决。”

……

邯郸城南有一座巨大的府第,匾额上书“卓府”二字,这是战国时代天下五大商家之一的卓氏府第。

书房中,卓异把手中文告一扔,叹息一声:“都怨我犹豫不决,让她抢了先。她有着非凡的眼光,她参与此事,此事必然有巨利可图。我们也不能后于人。”

……

魏国都城,大梁,天下五大商家之一的白氏府中。

白厢眼睛瞪得滚圆,很是怨叹:“这个女人又抢了先啊,我咋就犹豫不决呢?”

他已经接到秦异人的文告有些时日了,一直在研究,虽是觉得秦异人提出的“冠名权”、“赞助”之类的说法挺新奇,似乎有理,却是拿捏不定,犹豫难决。直到清夫人的文告传来,他才下定决心。

……

齐国都城,临淄,丞相府。

白须白眉的田单跪坐在矮几上,一股上位者气势透体而出,甚是威猛。

“见过伯父。”一个中年人快步进来,冲田单见礼。

“是恪儿?”田单浓眉一掀,打量着中年人,道:“族中之事,我早已不问,你自个拿主意便是。”

“伯父,这事太大,我作不了主,还请伯父作主。”田恪直道来意:“秦异人通告天下,邀请天下商家参与抡材大典,伯父,你说,我们参与不参与?”

田单出身于天下有数的商家,齐国田氏,因缘际会,击破燕军,恢复齐国,当上了齐国丞相,成一时之重。自从他投身军旅后,这商事就不再过问,而是交给了田恪。

“抡材大典为天下关注,参与此事,固然要破财,要出金。可是,却可以博得美名,有了美名,你还怕赚不回来?”田单有些没好气,道:“用兵打仗,要深谋远虑,不能看着眼前的蝇头小利,从商亦是如此。”

“禀丞相,秦国清夫人已经通告天下,要参与抡材大典。”一个书吏快步进来,向田单禀报。

“你呀,错失了良机,晚了一步,虽是参与,却与头筹失之交臂!”田单瞅着田恪,不住摇头。要是他还在田氏经商的话,断不会错失这一天赐良机。

第七十三章 未来之星(上)

秦异人府上,一派喜庆气氛。

“公子,又有消息了,这是猗顿氏的文告,要参与抡材大典,襄助盛事。”

“这是赵国卓氏的文告,他们也要参与。奇了怪了,卓氏就在邯郸,怎生响应如此之迟,还不如我们秦国的清夫人响应得早呢。”

清夫是秦国巴蜀的巨商,来历神秘,少有人知,只知她是秦国人,是天下第一大商家。按理说,秦异人在邯郸发出文告,清夫人要得到消息一定要费不少时间,她响应当要迟些,却是没有想到,她是第一个响应的。

而作为赵国的大商家,就在邯郸,竟然迟迟不能响应,不仅落在清夫人后面,还落在猗顿氏后面,要孟昭他们不损他一句都不成。

“还有呢,还有呢。”赵雄红光满面,欢喜难言,笑得眼睛眯到一起了:“贤婿,这是魏国白氏的文告,他们也要参与。”

拍拍额头,感慨无已,道:“当初,你要如此大操大办,我们一算,没有十万金莫想成事,我们还在担心呢。眼下看来嘛,这金已经不是问题了,只要五大商家参与,这金铁定了够,一定够。”

这话说到孟昭他们心坎上了,他们当时也是万分担心,还以为秦异人疯了,没想到,竟然真的成了。

“这是田氏的,田氏最迟。”赵姬把田氏的文告递给秦异人,颇有些不满意,道:“人言田单号称‘商旅孙吴’,他见事竟然如此之慢呀。”

田单因商起家,在商界很有威名,号称“商旅孙吴”,可见他经商的天赋是多么的惊人了。正是在他的打理下,齐国田氏一举而成为天下有数的大商家。只是因为乐毅攻齐,让田氏商社遭到重创,实力大不如以前了。

再加上,田单这个灵魂人物离开了田氏商社,当了丞相,田氏商社的实力进一步削弱。

“这不能怨田单。”秦异人笑道:“田单早已不问商社之事了,他一心治理齐国,却是身子骨大不如以前,难以理事。”

田单在即墨那几年,遇到乐毅这样强大的对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