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皇纪-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在秦异人的主持下,秦朝修建了以直道为主,以良好道路为辅的交通网络,运输粮草就方便多了。

每条道路上,都会出现长长的车队,如同一条条长龙,滚滚北去,极为惊人。

击破匈奴,安定北疆,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声,国人庶民很想出工出力,然而,秦朝新的徭役法规定,要服徭役不得超过家所在之地一百里,他们就是想服徭役都不行。

这可把国人庶民给急坏了。为了帮助秦朝打匈奴,国人庶民最后想到一法,那就是捐钱捐粮。捐钱捐粮这是秦法所允许的,他们拼命的捐,爵位刷刷的上涨,有不少人捐到了八等爵。按照秦律,捐钱捐粮最高只能得八等爵,超过八等爵就得上战场杀敌,或是治理一方,才能获得。

然而,国人庶民的热情太高了,不要爵位也要捐。

为了击破匈奴,整个秦朝沸腾了。若说秦朝是一辆战车的话,这辆战车已经隆隆启动了。

……

咸阳,皇宫,上书房。

秦异人正在处理公务,神情专注。就在这时,只见嬴政飞也似的冲了进来,一脸的喜色,冲秦异人见礼,道:“皇儿见过父皇。”

“政儿。”秦异人放下手中的公务,一蹦而起,快步过来,眼睛瞪得滚圆,把嬴政好一通打量,赞道:“嗯,历练之后,你更加精干了,想来你没有偷懒。”

“父皇,你也不瞧瞧皇儿是谁的儿子。”嬴政一如既往般的自吹自擂一句。

“你这小子。”秦异人很是宠溺的笑斥一句。

“政儿,政儿。”就这时,只听赵姬惊喜的声音响起,飞也似的冲进来,扑了过去,把嬴政搂在怀里,一个劲的打量。

“政儿,想煞娘也。”赵姬眼泪直流,一双手抚着赢政的脸颊,母爱横溢。

“娘,我不是没事嘛,您莫要担心。”嬴政不住为赵姬擦着眼泪。

“都是你,要什么历练,把政儿可害苦了。你瞧瞧,政儿黑了瘦了,娘心疼呀。”没有不疼儿的母亲,赵姬把嬴政打量一阵,心疼无比,埋怨起秦异人。

“娘,你莫要怨父皇。玉不琢不成器,孩儿经过这次历练,明白了很多事儿呢。”秦异人还没有说话,嬴政就为秦异人开脱。

“他把你折磨成这样了,你还为他说好话,你是不是娘身上落下来的肉?”赵姬瞪了嬴政一眼,然后就是眉花眼笑了,一个劲的赞道:“政儿虽然瘦了些,黑了些,却是更加精悍了,一瞧就是一个棒小子。”

“那你说,究竟是历练好,还是不历练好?”秦异人脸上泛着笑容,冲赵姬问道。

“行了。我知道你们父子俩有大事要说,我就不打扰你们了。”赵姬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知机识趣的退走了。

“来,政儿,给父皇说说。”秦异人拉着嬴政坐了下来。

嬴政应一声,详细说起这次历练的经过。

听完他的细述,秦异人又察看嬴政的身体,身上有不少伤疤,大为满意,赞道:“伤疤是男人的功勋,你有这么多的功勋,证明你历练没有偷懒,好!不愧是朕的儿子!”

嬴政身上有十几道伤疤,这就证明他的历练很是用功,要不然的话,不会有这么多伤疤。

“政儿,大秦要击破匈奴,你是否有意出征?”秦异人打量着嬴政问道。

“皇儿愿意随军出征。”嬴政欣然道。

“你能如此想甚好,甚好。”秦异人大为满意,重重点头,道:“不过,这次出征,你不用再做新卒了,你得领一支军。”

“领军?”嬴政有些意外。

“大秦的皇帝,不仅仅要能吃苦敢打敢拼,还要能领军上战场。”秦异人颇有些语重心长,道:“这次击破匈奴后,四境将会安宁,难有战事了。趁这次出兵的机会,你领一支军好好历练历练兵道吧。”

匈奴是眼下秦朝的最后一个敌人,若是匈奴被击破的话,秦朝在短时间内没有对手了,难有战事。这对于华夏来说是好事,然而,对于帝王来说未必是好事,因为帝王要知兵。趁这机会,让嬴政领一支军,历练他的兵法,让他知兵,这对秦国有着莫大的好处。

“谢父皇成全。”嬴政大喜。

“传旨:召回王翦、李牧、尉缭、司马尚,共商击破匈奴之策。”秦异人大声道。

……

河套之地,矗立着一座雄城,占地数十里,城高垣厚,这就是朔方城。

朔方城是十年前,秦异人全歼匈奴百万之众后,令李牧驱赶匈奴俘虏修建的。如今,朔方城成了河套之地的唯一一座城池,是秦朝的战略基地,大量的军械粮草在这里贮存。

另外,李牧还在河套之地牧养了大量的战马,为的是击破匈奴。

帅府中,李牧、尉缭和司马尚三人正在商议军机。

“有了朔方城,大秦要击破匈奴就容易多了。”尉缭大为赞赏。

“这都是陛下英明,提前做好了准备。”李牧对秦异人令他修筑朔方城一事,大为赞叹。

茫茫大漠中,若是能有一座城市作为基地,这对秦朝的好处可想而知。

“要是没有朔方城,如此多的军械粮草,真不知道贮存在什么地儿呢。”司马尚很是感慨,道:“陛下这次调动的军械粮草好多呀,堆成了山。”

“自天下归一后,陛下就全心全意治理,这不过是初显功效。若是再过些年,大秦的钱粮将会更多呀。”尉缭是秦异人的左臂右膀,深知秦异人为治理是何等的努力。

就在这时,一个亲卫进来,告知他们,秦异人召他们回咸阳。

“陛下这是要商议击破匈奴之策了。走,这就回咸阳!”三人大喜。

第八章 灭匈奴方略

咸阳,皇宫,上书房。

秦异人头戴皇冠,身着皇袍,端坐在宝座上,顾盼生雄,威仪四射。

范睢、王翦、李牧、尉缭、司马尚、黄石公、李斯、韩非、范增、王绾、蒙武、嬴政、蒙恬、蒙毅、王贲他们跪坐在矮几上,个个一脸的喜色,很是期待。

他们都知道,秦异人今儿把他们召集在这里,为的是商议击破匈奴之事。

在平定百越之前,秦异人曾经召集他们共商军机大事,曾经提到过有关匈奴之事,那是准备阶段,眼下是要采取行动了,这意义截然不同。

匈奴整体实力虽然不如秦朝,然而,秦朝要想击破匈奴,也不容易。王翦坐镇岭南,而岭南新定,王翦本不该离开,然,击破匈奴这是何等重大之事,听听王翦的意见是必须的,是以,秦异人这才召回王翦。

至于范睢,那就更不用说了,虽然他已经致仕,他谋国数十年,老成持重,在商议击破匈奴一事上少不了他。

嬴政、蒙恬、蒙毅和王贲四人之所以能参与此次商议,那是秦异人下的特旨,为的是让他们增长见识。毕竟,秦朝迟早要由他们来挑起,让他们多些积累也是好的。

“今儿,朕把你们召集在一起,不用朕说你们也明白,就是要商议如何击破匈奴,你们就畅所欲言吧。”秦异人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开场白,直接切入主题。

“呵呵。”匈奴为祸华夏时间很长,数百载了,击破匈奴一直是无数仁人志士的心愿,乍闻此言,尽管众人早就知道这事了,仍是免不了一阵阵欢喜,发出一阵畅笑声。

这次,众人的目光没有集中在王翦身上,而是落在李牧和尉缭、司马尚三人身上了。

击破匈奴这事,最初是由李牧在谋划,司马尚辅助他。当决定要两路出兵后,秦异人决定由尉缭领一支军,就把尉缭派到北方,与李牧和司马尚一道谋划,众人的目光当然要落在三人身上了。

“李牧,你久在北边,而且击破匈奴一事你谋划最久,还是你来说吧。”秦异人点名。

“诺。”李牧没有推辞,应一声,道:“陛下,上次商议时,臣就提出要想击破匈奴必得两路进军,如今,臣就说说如何两路进军。一路从朔方出发,过龙城,横绝大漠,直捣单于庭。这一路,臣最熟悉,臣以为由臣统兵为宜。”

李牧久在北地,虽然熟悉北边事务,然而,他们最熟悉的就是这一条路线。若是把他调到另一路的话,不是不能打,是会降低他的效率。

“嗯。”众人齐皆点头,大为赞成这话。

“另一路,由尉大人率领,由蓟城出发,顺着匈奴与东胡的边境之地北上,直捣匈奴祭祖圣地,狼居胥山。”李牧接着道。

“好!采!”众人齐声叫好喝采。

众人目光非凡了得,当然明白这样两路进军的好处。

匈奴没有精良的装备,没有先进的战术战法,更没有严明的号令,虽然头曼在进行一些改革,仍是称不上有严格的号令,不是秦军对手,只要两军交战,匈奴是必败无疑。

然而,秦朝最怕的是匈奴不与秦军打。要是匈奴不与秦军打,而是采取游斗,利用大漠广阔无垠的优势,消耗秦军,那么,此战的胜负之数难说。

是以,此战之要就是要让匈奴必须与秦军打。

要做到这点,秦军就得攻匈奴之必守。单于庭和祭祖圣地就成了匈奴的软肋,只要秦军对这两处下手,匈奴就必须打。

单于庭是匈奴单于的驻地,干系甚大,象征着匈奴的王权,匈奴不能不打。

当然,单于庭并非是固定,只要单于在哪里,哪里就可以算是单于庭。然而,匈奴的单于庭在绝大数时间还是固定的,而眼下的单于王庭已经十几年没有挪窝了,在匈奴心目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若是匈奴放弃单于王庭的话,这对匈奴的军心士气的打击相当之大,头曼单于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至于狼居胥山,那就更不用说了,匈奴必守,而且还要死战。

匈奴,是一个奇怪的种族,贵壮贱老,青壮年有着超然的地位,可以享用美酒美食。老人却是地位低贱,只能享受不好的食物与酒类。然而,匈奴对祖坟却极为重视,埋葬亲人时,会倾其所有,金银珠宝美玉有什么就陪葬什么,绝不会有二话。

若是有人动了匈奴的祖坟,匈奴一定会找你拼命,这事在李牧挖掉龙城的匈奴祖坟就得到了验证。那一战,匈奴大怒,不计后果,发誓就算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李牧碎尸万段,却是一头扎进了秦军的埋伏中,最后百万之众死伤殆尽。

若是秦军要攻打狼居胥山这个匈奴祭祖的圣地的话,匈奴一定会力拼,一定会死战,这正是秦军需要的。

李牧这一谋划,就把匈奴不与秦军打的难题给破解了,不可谓不可高明。

“此战之要,不在于能否战胜匈奴,而是如何保证辎重不缺。”尉缭眼里掠过一抹睿智。

“是极,是极!”众人齐声赞同。

秦军战力强悍,只要遇到匈奴了,匈奴一定不是对手,这点早在河套之战就验证了。

这一仗难就难在如何保证后勤辎重。不用想也知道,这一次秦军出动,不会是十万二十万,至少需要五十万大军。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要想靠缴获匈奴的牛羊为食,已经不现实了,必须要有有力的后勤保障。

历史上,霍去病善打不要后勤的仗,他实行的是以战养战之法,攻打河西走廊就是霍去病这种战术的极好体现。然而,在“漠北决战”时,霍去病却是力主要有有力的后勤保证,就是因为汉朝出动的军队很多,光靠缴获已经不现实了。

“朕决定,此战出动五十万大军,其中骑兵二十万,步卒三十万,你们以为如何?”秦异人眼中精光一闪,问道。

“五十万可以了。再多的话,这后勤难以保障了。”李牧和尉缭、司马尚两人互视一眼,微一点头,道。

“大漠不比别处,后勤难以保障,是以,五十万是最多之数,也是最低之数。”王翦肯定一句。

集中举国之力的话,秦朝可以出动七八十万大军。然而,军队越多,这后勤的压力越大,难以满足军队的需要。以秦朝眼下的实力,最多只能保障五十万大军的后勤,再多就难以为力了。

当然,要想击破匈奴,最低也需要五十万大军,少了难以凑功。

“五十万,合适。”范睢他们齐声赞同。

“朕的意思是,主力是二十万精锐骑兵。每人三匹骏马,多带粮食,每人配一枝手弩,用来压制匈奴的骑射。”秦异人眼中精光四射,道:“步卒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骑兵运送粮草,保障后勤畅通。”

历史上,汉武帝发起“漠北决战”,一共出动数十万大军。其中,主力是十万精锐骑兵。至于步卒,主要是用来运送辎重,保障后勤线畅通。

汉武帝这一举措是正确的,然而,汉军的伤亡依然很大,伤亡近半。这点,可以从战马的损耗上看出来,出塞时,一共三十万匹骏马。打完之后,回来的不过十四万匹战马,这伤亡之大可想而知了。

太史公在《史记》中写这次战役时心情很沉重,写的是“物故者众”,也就是死伤惨重。

当然,战果也很大,漠北决战之后,匈奴一蹶不振,越来越弱,最后灭亡。到了现在,匈奴只存在于历史书中。

“陛下英明!”众人对秦异人这谋划没有异议。

在大漠中作战与别处不同,因为有着广阔的空间,完全能够周旋,而且匈奴还有众多的战马,来去如风,要靠步卒的两条腿与匈奴打很不现实。

要对付匈奴,就必须要用骑兵,以骑制骑才是上策。因而,此战,骑兵才是决胜的关键。

每名骑兵三匹战马,可以多带辎重,增加骑兵的行动时间。而且,还可以换着骑乘,保证马力,可以使秦军骑兵来去如风,完全可以追着匈奴打。

至于手弩,那是压制匈奴骑射的利器。

匈奴自小在马背上长大,善于骑射之道。可是,一旦遇到华夏的弩,匈奴的骑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赵武灵王大败匈奴,蒙恬大败匈奴,汉朝击破匈奴,之所以能取得大胜,就是因为华夏军队使用了大量的弩,有强弩,也有手弩,完全压制了匈奴的骑射。

匈奴就只有骑兵一个兵种,没有步兵之说,若是骑射被压制了,匈奴也就完蛋了。

然后,众人再商议一些出兵细节问题,这一商议费时很长,总共用了半个月时间,方才把各个方面确定下来。

“大计已定,不可更改,来年春季出兵!”再也没有问题之后,秦异人站起身来,道。

“诺!”众人轰然领命。

“漠北是匈奴的老巢,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就未有华夏军队抵达过,匈奴一直以为大秦无力深入漠北。是以,这一战,不仅要大破匈奴,还要大肆杀戮,唯有如此,方能震慑匈奴。”秦异人眼中厉芒闪烁,如同一头嗜血的凶兽。

匈奴与华夏数度交手,每当吃了大败仗,就逃回漠北去舔伤口,恢复元气。在匈奴的心目中,漠北就是他们的底气所在,只要漠北还在,匈奴就不会死心。

是以,秦军必须深入漠北,捣毁匈奴的老巢,向世人宣告,漠北不算什么。

当然,要想让匈奴害怕,就唯有杀戮,一定要狠狠杀戮。

“让匈奴的鲜血把大漠染红!让匈奴的尸骨把大漠堆满!”秦异人眼中的精光如同利剑似的,大气不凡,势吞河岳。

第九章 冒顿之计

匈奴是野蛮民族,崇尚武力,若是与他讲仁义道德,那是对牛弹琴。只有比他更狠,匈奴才会害怕,才会惊恐。要做到这点,唯有杀戮,通过大量的屠杀,让匈奴知道秦军的可怕,要让匈奴知道漠北并不是“安乐窝”,不足以抵挡秦军的进攻,那么,匈奴就会震恐,就会老老实实,不敢再叛了。

历史上,也正是如此。匈奴在经过汉武帝发起的“漠北决战”的打击后,一蹶不振,越来越弱。然而,匈奴仍有部分死硬份子不愿归顺汉朝,与汉朝为敌,搅得北疆不宁。到了东汉时,窦宪率领汉军大举出塞,再度对匈奴这些死硬份子发起进攻,汉军的攻势很凶猛,其先头部队远远超过了狼居胥山,追到西伯利亚去了。

汉军这次大举出动,很好的震慑了匈奴这些死硬份子,知道大漠虽然广阔,却不足以抵挡汉军,惊惧之下,只得朝北迁移。一迁再迁,最终迁到了欧洲,在欧洲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匈奴帝国。最后,这个匈奴帝国在阿提拉的率领下,竟然灭了西罗马帝国。

秦异人要秦军攻入漠北后大举杀戮,是切合时宜的,众人齐声赞同。

“尉缭,就让太子、蒙恬、蒙毅和王贲跟着你吧。”秦异人冲尉缭道。

“诺。”尉缭欣然领命。

“尉缭,你打算让太子担任何职?”秦异人眼中精光一闪,问道。

“陛下,臣以为太子可做前将军。”尉缭微一凝思道。

“前将军?”李牧大为惊讶,就要出言阻止,却给司马尚一拉衣袖,只得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前将军用后世的说法说是先锋,极为重要,要派一个大将担任。尉缭竟然把如此重要的职位派给了没有领军上过战场的太子嬴政,很是出人意外,要李牧不阻止都不成。

李牧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天才,在用兵打仗这事上难有敌手,然而,说到政治智慧他欠奉了,他没有明白秦异人要让太子掌兵的用意。好在,司马尚还算明白,这才阻止了李牧。

“嗯。”尉缭就是尉缭,他已经明白了秦异人要让嬴政掌兵进行历练的意思,把如此重要的位置派给嬴政,令秦异人大为满意。

嬴政是没有掌过兵,不过,以他的才华,足以胜任这一职位,秦异人一点也不担心。要是赢政连个前将军之职都不能胜任,怎能在历史上一统天下?

“蒙恬就为太子之副。王贲就做太子的军司马,蒙毅就做主簿吧。”尉缭的眼光不错,深知秦异人不仅仅是要历练嬴政,同时还要为他打造一批臣子,把这几个小家伙安排在一起。

“如此甚好。”秦异人大为满意。

蒙恬、蒙毅、王贲的才华不需要说的,只需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历练历练,必然会绽放出万丈光芒。

“诸事已议毕,你们就赶到北地,进行最后的准备。来年春季,大举出塞吧。”秦异人右手一挥,大声下旨。

“诺。”李牧、尉缭他们齐声领命。

然后,李牧、尉缭、司马尚、嬴政、蒙毅、蒙恬、王贲他们一道,赶去北地。

来到蓟城,李牧和司马尚稍事停留,查看了一番。此时的蓟城已是一片兵营,到处都是秦军。而且,秦军个个嗥嗥叫,一副誓要把匈奴击破的样儿。

击破匈奴,是无数仁人志士的心愿,如今,秦朝终于要付诸行动了,谁能不喜?

尽管冬季已经到了,天气很冷,北方的天气更冷,然而,将士们却是热火朝天,进行训练,进行准备,准备来年打个大胜仗。

对于将士们的求战之心,众人很是满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