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皇纪-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侃侃而谈,道:“眼下的情势,大秦只能一路出兵,就是从河套之地所筑的朔方城出发,这难以给匈奴以致命一击。臣的意思,要想开辟另一条出兵道路,就得出兵辽东,扫灭燕国的残余势力,顺势击破东胡。如此,方能两路出兵。”

漠北甚大,若是一路出兵的话,要击败匈奴不是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匈奴问题,是以,两路出兵是必然之举。

历史上,汉武帝发起的“漠北决战”,就是把汉军一分为二,由卫青和霍去病各领一支军,横绝大漠,直捣匈奴老巢,打得匈奴一蹶不振,最后灭亡。若是汉朝一路出兵,打胜不是问题,却不能把匈奴灭掉。

李牧这话切中了要害,秦异人大为赞赏,道:“李牧所言极是有理。出兵辽东,击破东胡之事刻不容缓,李牧,你就择机出兵吧。”

“诺。”李牧欣然领命。

东胡虽是时不时就要滋扰边关,却给华夏的威胁并不大。然而,若是不破东胡,难以解决匈奴,因为东胡会威胁秦军的补给线,不得不先击破之。

再商议一些细节后,王翦和李牧告辞,离开咸阳,去准备平定百越和出兵辽东之事了。

秦异人又投入处置政务之事中,忙得不可开交。时间过得很快,很快的,清夫人前来禀报,清夫人出面邀请的那些商贾已经来到咸阳了。

清夫人是天下间最大的商贾,在商贾中有很高的威望,她出面相邀,这些商贾不得不来,来到咸阳的商贾大大小小不下上千家。

秦异人在清夫人的陪同下,率领范睢、李斯、蔡泽、王绾、范增这些文臣,来到朝殿,放眼一瞧,好家伙,好多的商贾,个个衣锦,一身的奢华之气。

商贾啥都不多,唯独金多,要想他们不一身铜臭味都不行。

而且,这些商贾打量着秦异人,一脸的紧张,如同进屠宰场的猪似的。

商贾冲秦异人见礼,秦异人挥手,要他们免了。

然后,秦异人笑道:“朕这么一瞧,你们个个紧张万分,你们是不是在想,朕是不是盯上你们的钱袋子了?”

这些商贾还就是担心这事,要是秦异人盯上他们的钱袋子了,只需要秦异人一道旨意掷下,他们还不乖乖把钱财奉上?

听了秦异人的话,他们更加紧张了,有人的脸色都白了,身子发抖,以为完蛋了。

“你们尽管宽心吧,朕不会做这种竭泽而渔的事儿。”秦异人笑道:“朕把你们请来,是有一笔大买卖要和你们做。”

“陛下,您说笑的吧?您是天子,怎会与我们这些商贾做交易呢?”没人说话,猗顿氏不得不说话了。

如今执掌猗顿氏的是老猗顿的儿子,约莫四十来岁,很是精明。

“是呀,是呀,陛下说笑的。”打死这些商贾,他们也不会相信秦异人要和他们做买卖,一定是骗他们的。

商贾们的心思,秦异人当然知道,笑道:“朕说的是真的,你们用不着担心。你们都知道,朕修改了徭役法,服徭役者不得超过家所在之地百里,超过者,一律以钱粮充数。如此一来,国人庶民是方便了,却是没有了民夫,难以筑路修水利,这事如何解决呢?”

修改徭役法一事已经传遍天下了,国人庶民是拍手赞好,大是赞成这事。以后,再也不用去很远的地方服徭役了,只需要交点钱粮就成,完全可以守着自己的家,谁能不欢喜?

然而,此法一出,却是减少了民夫,很多工程就没法做了。秦异人这话很能勾起人的兴趣,这些商贾也不例外,无不是睁大眼睛,打量着秦异人。

“朕就想到了你们这些商贾。”秦异人直道原委,道:“朕出钱出粮,你们召蓦人手,共同来做这事。当然,你们会从中获得你们想要的利钱。”

“陛下,当真?”商贾好利,果是不假,前一刻还在担惊受怕,此时一听有厚利,无不是期盼。

“千真万确。”秦异人重重点头,冲蔡泽,道:“摆上来。”

蔡泽应一声,令几个杂役抬来一幅巨型地图,这是秦朝的山川地理图,整个秦朝都在上面,最为明显的是四条红线。

“这四条红线就是四条直道,这是大秦的第一批工程。第一条直道从咸阳始,一直到九原;第二条同样是从咸阳始,直通临淄;第三条直道是从临淄始,直到九原;第四条直道是从九原始,直到长沙。”秦异人指着地图为商贾们解释,道:“有了这四条直道,就能纵贯东西南北,就能周流货汇,是以,这四条直道必修。”

商贾们眼里一片火热,个个激动难已。

这四条直道工程浩大,要是能弄到手的话,获利不知几多,比起贱买贵卖还要多得多,谁能不心动呢?

第十四章 革除积弊

这火热只持续了极短时间,紧接着,一众商贾就是大摇其头,一脸的惋惜。

“你们是不是在想,这四条直道工程浩大,你们吃不下,是吧?”秦异人把他们的惋惜样儿看在眼里,笑道。

秦异人说对了,他们就是为此而惋惜。这四条直道,长达数千里,其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了,即使清夫人、猗顿氏、白氏、卓氏和田氏这天下五大商贾也是觉得很吃力。

明明有赚大钱的机会,却是因为自己的实力不够,而无法赚到钱,谁能不惋惜?

“朕给你们一个建议,一家吃不下,可以数家,甚至十数家,数十家,上百年家联合起来,共同发财嘛。”秦异人早就想过这事了,为他们想到一个好主意。

“联合?”一片惊呼声响起,这些商贾脸上的惋惜之色荡然无存,代之而起来的就是一脸的兴奋。

真要把拿下这四条直道的话,他们就会赚得盆满钵满,会发大财的,谁能不欢喜?即使是从中分一杯羹,也是厚利啊。

“谢陛下。”一众商贾齐声致谢。

秦异人的提议是解决他们眼前困境的好办法,谁都得服气。

“陛下,若是把这四条直道交给我等来修,那大秦又做什么呢?”齐地田氏出了一个田单这样的大才,其眼光不凡,立时问了一个很紧要的问题。

一众商贾的眼睛盯着秦异人,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你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你们最担心的问题,是吧?你们担心大秦是利用你们,甚至出辣手,把你们的家财夺了。”秦异人右手一挥,很是大气的道:“你们尽可以放心,大秦绝不会做这等事。大秦把这些浩大的工程交给你们来修,大秦只需要做三件事:提要求、监管、验收。”

提要求,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提出标准,这些商贾得按照官方的要求来修,这是必须的。

监管,更不用说了,要是不监管的话,这些唯利是图的商贾还不以次充好?还不偷工减料?真要如此的话,那直道就是品质低劣了。

验收,也是必然之举。这些商贾所修的直道质量怎么样,得由验收来说话。

“善!”秦异人提的这三点是天经地义,一点也不过份,商贾们都能接受,无不称善。

“陛下,真要如此的话,我等愿意修直道。”一众商贾大为兴奋,齐声叫嚷起来,如同雷鸣似的。

“甚好!甚好!”秦异人微微颔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不改徭役法,会令国人庶民吃足苦头,甚至会逼人造反,徭役法是不得不改。可是,修改了徭役法,秦朝又失去了很多民夫,那些必须要修的工程又难修了,这事很为难。

秦异人思来索去,这才想到商贾,可以与他们合作。

商贾是唯利是图,满身铜臭,可是,并非一无是处,要是用得好的话,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正如现代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所说的那样,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主导。

现代社会,可以让商人参与国防建议,这也没什么问题,只需要监管好便成。

与商贾合作,既可以修成直道,还不扰民,这是两全之道。

同时,还可以发展商业。在战国大争之世,秦国抑止商业,这没有错,因为商贾的流动性太大了,不太容易赔养出“爱国热情”,抑止商业,奖励农耕,就是必然举措。

如今,天下归一了,商贾再流动性大,也是在秦朝的疆域内流动,不用再担心不能赔养出“爱国热情”了,因为他是华夏人,爱华夏是必然的结局。

是以,发展商业就成了必然。唯有如此,方能周流货汇,贩有市无,促进经济的发展,令国人庶民能有更丰富的物质,日子过得更好。

可以说,秦异人这一手是一举数得。

“敢问陛下,不知大秦有何要求?”猗顿氏问道。

这问题不明了,是不是接下直道很难断定,商贾们个个伸长了脖子。

秦异人并没有说话,而是冲蔡泽一点头,蔡泽立时命令一些吏员拿来一些羊皮纸,上面写着秦国的要求,一人一张,任由他们传看。

这些要求写得明明白白,虽是要求很高,几近苛刻,却是并非做不到,还能接受,一众商贾更加欢喜了。

“这些要求,你们能做到吗?”秦异人扫视一众商贾问道。

“能!”一众商【wWw。Zei8。Com电子书】贾信心十足。

“你们如何做,大秦不干预,你们若是有好的技巧,不妨使用。只要你们达到大秦的要求便可。”秦异人深知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能促进技术的发展,当然不会规定得很死。

“太好了。”这可是给了商贾们自由,只要达到要求便成,至于使用何种技术,秦朝是不会干预的,他们就可以自由发挥了。

接下来的事儿就是这些商贾找人合作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所费不过三天,这些商贾就联合起来了,向官方报价,提出方案。

秦异人命人筛选,选择方案最优,价格最合适的商贾。

这相当于现代的“招标”,只是没有明说罢了。

经过激烈的竞争,清夫人得到咸阳到九原的直道,猗顿氏得到九原到长沙的直道,田氏得到临淄到九原的直道,白氏和卓氏联合起来得到咸阳到临淄的直道。当然,只凭他们的财力难以胜任,他们都联合了不少商贾,至于如何分成,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儿,秦异人没不管。

没能参与四条直道的商贾大为失落,如此赚大钱的机会就此失去,谁能不失落?秦异人再告诉他们,不用失落,因为秦朝还要兴修水利,有不少水利工程,他们也可以参与,于是乎,这些商贾大为欢喜。

可以说,这次的事务,皆大欢喜。

商贾们与官府签好协议后,欢天喜地赶回去,准备修直道了。

……

随着各地官员从咸阳赶回,一场轰轰烈烈的革除积弊运动开始了。

楚国上蔡,一个偏僻的小村挤满了人,有这村的村民,还有别村赶来的国人庶民,亦有县府来的官吏。

他们之所以齐聚这里,是因为他们今日要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摧毁这个村子的关隘。

这个村子的关隘让人印象深刻,因为这个口众不过两百的村庄竟然有五道关隘之多。

这个村子是楚国一个世家的五个家臣所有,每人有一定的封地,有一定的口众。原本是一个村的,即使分封给五个家臣,也用不着筑起关隘吧?

问题是,这五个家臣之间明争暗斗,为了在主子面前邀功,斗得你死我活,谁也不让谁。最后,一下子闹翻了,干脆筑起关隘,把这个村子给分成五部分,彼此之间的联系很不方便。

这与老子主张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颇有些相近。却是没有老子主张的那种和谐,反而多了不少辛酸与血泪。

这个村子里的村民一家人竟然分属不同的家臣。丈夫是一个家臣所有,妻子是另一个家臣所有,他们的孩子又该是哪个家臣的呢?

多一个人就多一分收入,家臣就谁也不让谁,争斗起来。他们这一斗,倒霉的就是这些无辜的村民,今天这个家臣来收赋税,明日那个家臣又来收,后天两人一起找上来,他收多了,我收少了,你得把少掉的部分补上。

就这般折腾,这个村子里的村民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村民不堪其苦,自我了断。

“依秦法,废关隘!”县吏扯起嗓子大吼一声。

“废关隘!”村民爆发出欢呼声,人人挥着工具上前,使命的摧毁这些关隘。

这些年来,他们没少吃这些关隘的苦头,无不是使出吃奶的力气施为,没过几多时间,这些关隘就被推倒了。

“大秦万岁!”村民们挥着胳臂,晃着拳头,大声呐喊,渲泄着他们的兴奋之情。

“呜呜!”更有村民激动得呜呜的哭了。

……

江东之地,项氏子弟个个垂头丧气,在秦军锐士的押解下,离开故乡,赶赴关中。

秦异人决定铲除六国旧贵族遗老,要把这些人迁到关中看管起来,作为楚国大世家的项氏当然不能例外,非去关中不可。

项氏作为楚国的大世家,在江东根深蒂固,作威作福惯了,象今天这般垂头丧气,如同斗败的公鸡般,还是头一遭,引来江东的国人庶民阵阵称奇。

“快瞧,快瞧,项氏也有今日!”

“项氏是江东一霸,他们作威作福,掠人田产,夺人妻女,因他们而家破人亡者不知几多,他们早就该铲除了。可怜楚王无能,不仅不能铲除他们,反而还得安抚他们,仿佛他们作的恶不够多似的。”

“还是大秦厉害,大秦锐士一到,项氏还不是俯首帖耳?大秦要他们东,他们不敢西!”

“你们这些贱民,就不知思上将军恩德。上将军为了大楚与秦国死战,命殒沙场,你们应该感恩戴德。”一个项氏子弟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冲围观的国人庶民吼道。

“我呸!”

“这话你也好意思说出口。上将军是个人物,可他真的全心全意为了大楚吗?他那是想升官发财,想让项氏拥有更多的土地城池口众,想让你们项氏盘剥更加狠辣。他死得好!”

然而,一句顶撞的话却是惹来一片喝斥声。

“打死他!打死他!”更有激动的国人庶民,捡起地上的石块,劈头盖脑的砸过去。

项燕是个人物,可是,若是他成功了的话,项氏的势力就会更大,项氏作威作福就会变本加厉,国人庶民奴隶的日子就更加难过了。

这是楚国的国情,谁能不恨项燕?

第十五章 赵孝成王欲反

如项氏这般被逼从故地迁出,去往关中之事发生在全国各地,但凡有六国旧贵族遗老者,都在迁移之列,没人能例外。

不仅六国旧贵族遗老被迁走了,就是横行乡里的世家、豪强也在迁移之列。

这些人在当地有着不小的势力,一旦离开了他们的势力范围,去到关中,他们就是无根浮萍,屁都不是,还不任由秦异人拿捏?

他们万分不想迁走,然而,却是不敢不迁。因为秦异人下了一道特旨,若是有一人不迁的话,举族皆诛。

这道旨意杀气凛然,摆明了要对这些六国旧贵族遗老、世家豪强痛下杀手,他们不敢不迁啊。

其实,依照秦异人的想法,这些六国旧贵族遗老、世家豪强最好是不迁,那样的话,就给了他痛下杀手的籍口,可以把他们斩尽杀绝。

这些人都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不可能赞成秦朝进行的革新,他们必然要反对,要想争取到他们的支持,那是痴人说梦。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必然会反。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把他们斩尽杀绝。

可惜的是,这些六国旧贵族遗老、世家豪强在秦异人的高压下全部屈服了,没人敢违抗,这令秦异人的杀机无法得逞。

后世很多人骂秦始皇残暴不仁,其实那是谬误,很大程度是就是这些六国旧贵族、世家豪强的骂词,而后世的读书人不分青红皂白,全算在了秦始皇头上。

这些六国旧贵族遗老、世家豪强对秦异人是恨得牙根发痒,却是无可奈何,只能敢怒不敢言。

与这些气愤的六国旧贵族遗老、世家豪强正好相反,各地的国人庶民无不是拍手称庆,大赞特赞秦异人这一举措,认为这是仁德。

六国旧贵族遗老、世家豪强,横行乡里,渔肉国人庶民,他们干的坏事不少,国人庶民是敢怒不敢言。如今,这些人被迁走了,从此以后,他们就不用再提心吊胆,可以过上安生日子了,谁能不欢喜?

为了庆贺这事,各地的国人庶民自发的组织起来,敲锣打鼓,大肆庆贺,比起大过年还要热闹。

……

邯郸,赵国王宫。

赵孝成王脸色阴沉,站在窗前,眉头紧拧着,嘴巴闭得紧紧的,如同鸡屁眼似的。

时不时的,赵孝成王的双手就会握成拳头,狠命的挥动,以此来发泄他的不满。

秦异人一统华夏的消息传来,差点令赵孝成王气炸了胸膛,因为赵国原本也有资格一统天下,只是因为赵国在长平大战中失败,失去了问鼎天下的资格。

长平大战的影响极为深远,大大的缩短了中国历史的统一进程。若无长平大战的话,秦国的统一步伐会慢上很多,因为在当时秦赵并强,两大战国互为敌手,都有资格问鼎天下。究竟谁能胜出,谁能一统天下,首先就要在秦赵这两强间爆发一场大战,决出胜者。

经过长平大战后,赵国失去了问鼎天下的资格,天下大势尽操于秦手。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秦国终于成就伟业,一统天下了。

这消息,对于赵孝成王来说无异一剂毒药,甚至可以说比起毒药还要令他难受。

想想他继位之初,赵国强大,是山东的轴心,韩魏燕齐楚五大战国都得唯赵国马首是瞻,这才过去几多时间,赵国就出局了不说,秦国还一统天下了。

“这原本是寡人的!是寡人的功业!”赵孝成王红着一双眼睛,恶狠狠的吼道:“秦异人,你休要得意,我不会让你得逞的。”

“赵国早就成了秦国的附庸,赵国已经不复存在了,你就是不服气,你又能怎样呢?”站在身后的郭开把赵孝成王的话听在耳里,不由得在心里暗嘲一句。

赵孝成王是阶下囚,不服气你又能怎样?

“禀君上,平原君求见。”就在这时,一个内侍快步进来,冲赵孝成王道。

“平原君?”赵孝成王眼中精光一闪,一蹦八丈高,扯起嗓子大吼一声:“赵胜啊赵胜,你害得寡人好苦,寡人饶你不得!”

长平大战赵国之所以失败,和平原君有着莫大的干系,一是因为平原君这个丞相处置失当,没能为赵国找到高明的略策,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形下,仓促应战。二是平原君错看了赵括,极力主张启用赵括替代廉颇,最终酿成惨剧。

中牟一战后,平原君畏罪不敢回邯郸,不知所踪,赵孝成王还以为他死了,没成想,他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