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皇纪-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可见,“帝”在战国时代古人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了,那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如今,秦昭王拥有大功业,在诸侯力征一事上,秦国在秦昭王的带领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打了很多漂亮的大胜仗,比如伊阙之战、河内之战、长平大战、中牟之战;对外,有全歼匈奴百万之众的漂亮胜仗,更有灭林胡、楼兰、楼烦、休屠、浑邪、羌这些异族的奇功,更是征服了西域,拓地万里之广。

如此功业,就是“三王五帝”也没有过,他真的是当得上“帝”之称号,他称帝,秦人打从心里赞成。

为了秦昭王称帝一事,秦昭王下旨,把咸阳重新装饰了一番。当然,这装饰主要是“清洁卫生”的打扫,每条街瞿干干净净,很是整洁,另外的装饰就是有风雨破坏之处加以修整。

除此以外,没有别的装饰了,更别说奢侈的金银珍玩之类,更是不见踪影。

秦昭王是出了名的节俭之君,即使是在他称帝的大喜日子里,也不例外。

秦国王宫也在整修之列,同样的,王宫没有什么奢侈的装饰之物,虽是点缀得喜气洋洋,却是透着秦人惯有的质朴、节俭之风。

今日的秦昭王起了个绝早,用过早点,穿好新袍衫,整个人看上去,容光焕发,如同年轻了二十岁似的。

秦昭王刚刚收拾好,秦异人、太子嬴柱、范睢、白起、乐毅、荀子、公孙龙子就赶到了,相互一见面,只见对方都是穿着新衣而来,整个人喜气洋洋,不由得会心一笑。

“你们来得真够早的啊。”秦昭王把秦异人他们一打量,咧嘴一笑,意气风发。

“君上,今儿要是不早,还什么时间早呢?”范睢满脸笑容,打趣一句。

“呵呵!”众人发出一阵畅笑声。

“走!去朝殿。”秦昭王袍袖一挥,快步而去,走起路来异常轻快,如同在飞似的。

秦异人他们忙跟上,个个脚步轻快,如同踩着风火轮似的。

很快的,他们来到朝殿,秦异人放眼一瞧,只见朝殿里挤满了人,可以说是人山人海了。秦昭王称帝,这是何等重大之事,凡能赶来的秦国官员都来了,而且他们都是人人着新袍,整个人容光焕发,精神抖擞。

秦昭王称帝这是千古盛事。春秋战国时代,能人辈出,春秋时有著名的“五霸”,战国时有魏文候、魏武侯、齐威王、秦孝公这些豪杰,他们人人名动天下,建有大功业,可是,就没有一人能称帝。

而秦昭王就是要称帝,要成就帝业,这是何等的激动人心,要这些官员不赶来朝贺都不成了。

在秦国官员之外,还有列国使臣,站在头里的是韩桓惠王,其次是后胜、春申君、须贾这些山东使者。

春申君虽是被秦异人软禁了,不过,今日少不了他,秦异人暂时把他放出来了。

这些列国使者与秦国官员一样,个个着新衣,脸上泛着笑容,亲切之极,仿佛是他们在称帝似的。

当然,这些使者心里很不好受,却不敢表露出来,不得不装作很欢喜的样儿。

“参见秦王!”列国使者如此见礼。

“见过君上。”这是秦国官员见礼。

眼下的秦昭王还没有正式称帝,还不能叫“秦帝”,而应当叫秦王,他们的称呼没有问题。然而,有一个杂音突然之间冒了出来:“参见秦帝!秦帝万岁!万万岁!”

“嗯!”所有人心里好一通惊诧,这是谁呀?无不是寻声望去。

秦异人一瞧,只见韩桓惠王右臂高举,不住挥动,扯起嗓子大声嘶吼,额头上、脖子上的青筋怒突,如同老树虬枝似的。

秦昭王马上就要当上秦帝了,只是,眼下就叫秦帝这也太早了吧?这马屁拍得有些过了。

“这个韩桓惠王不仅‘奇计绝世’,还是个马屁精。”秦异人看在眼里,在心里讥嘲。

“呵呵!”千穿马穿马屁不穿,秦昭王明智他是在拍马屁,却是异常受用,谁叫今儿是秦昭王这辈子最为欢喜的日子呢?秦昭王冲韩桓惠摆摆手,笑道:“韩王,借你吉言,寡人今日就要称帝了。”

一听这话,韩桓惠王如同打鸣的公鸡似的,昂首挺胸,神气活现,在心里自吹自擂:“寡人这一奇计真不错呀,嬴稷如此欢喜呢,寡人必有好处。”

秦昭王满意的坐下来,秦异人他们各自回到座位上。

乐毅担任称帝的司仪,站在秦昭王身边,开始主持称帝仪式了,道:“秦王十六岁即位,至今四十余载,呕心沥血治秦,七大战国中秦最强。秦军东进,莫有撄锋者,伊阙之战、河内之战、长平之战、中牟之一战,秦皆大胜,赵、韩称臣;秦军北进,全歼匈奴百万之众,灭林胡、楼烦、楼兰、休屠、浑邪、羌这些异族;秦军西进,西域臣服,拓地万里。观古今,功业之盛者莫若秦王,帝业煌煌!”

这些是事实,是秦昭王一生的辉煌战绩,谁也不能说个不字,就是春申君极度不爽,也不得承认乐毅说得对。

开场白一说完,乐毅右手一挥,道:“有请周天子。”

周赧王着了一袭新衣,在内侍的簇拥下而来,脸上泛着红光,满脸的笑容,仿佛今天是他称帝似的。事实上,周赧王心里极不好受,却是不敢表露出来,还要装作欢天喜地的样儿,任由秦昭王摆布。

“姬延身为天子数十载,却不能治天下,不能息战乱,不能还黎民安乐,姬延惭愧无地。”周赧王一副痛心疾首,自责甚深样儿,道:“观列国之君,多享乐之主,不知治国理民,唯秦王圣德备焉,宵衣旰食,兢兢业业,秦国大治,秦人安居乐业,三代不能过也。秦王功业煌煌,列国中唯秦最强,唯秦最富,唯秦能破匈奴、灭异族、臣西域,此帝王之业也!”

周赧王眼睛明亮,精神抖擞,仿佛他很心服的样儿,其实,他心里在滴血,要是可以的话,他一定会抱头痛哭。

这些可是天子之业,本该由他这个天子来做,可是,他这个天子却是一事无成,反倒是秦昭王这个诸侯王成就煌煌功业,这是莫大的讽刺。

“姬延惭愧,不敢再窃居天子之位,祭告天地列祖列宗,禅位于秦王嬴稷者!”周赧王强忍着吐血的冲动,把禅位之事说出来了。

在这里提及秦昭王的姓名,不是不敬,而是必须的。

“嬴稷虽有略有功业,却不敢为帝,然,天子至诚,嬴稷为天下苍生计、为华夏前途计,不得已而就天子之位。”秦昭王当然要来一通谦逊之辞,以掩人耳目。

周赧王一双手朝内侍托着的银盘里盛放的帝冠伸去,他要亲手给秦昭王戴上帝冠。

这是早就议定了的,然而,秦昭王却是临时改了主意,右手一伸,拍开周赧王的手,拿起帝冠,自个儿戴在头上,道:“大秦受命于天,不依三代之制,不行三代之法,当为后世立则,寡人自为帝!”

如此举动,可是吓傻了周赧王,周赧王直愣愣的杵着,跟木桩似的。

第十一章 鲁仲连不帝秦

按照先前的议定,周赧王应该亲手捧着帝冠给秦昭王戴上,这才能把“禅位”的好处发挥到最大。然而,秦昭王临时起意,不要周赧王给他戴上帝冠,他要自己动手。

这对于一心寻找“有用价值”的周赧王来说,很是不妙,这岂不是说他没有用处,秦昭王要收拾他那就太容易了,他不能不傻。

秦异人、范睢、乐毅、白起他们看在眼里,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让周赧王“禅位”不过是要捞更大的好处,周赧王已经亲口说了要禅位,他是不是亲手给秦昭王戴上帝冠,已经不重要了。

“粗鲁,无礼!想称帝想疯了。”满腔不满的春申君在心里狠狠诋毁秦昭王。

春申君原本就不想来秦国,他是不得不来。来到秦国,他可是吃足了苦头,被秦异人收拾得够呛,他是满腔怨气,好不容易逮到如此良机,要他不诋毁一番都不成。

当然,他的这番诋毁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他还没那胆喧之于口。

“恭喜秦帝!贺喜秦帝!”马屁精韩桓惠王满脸喜色,满脸真诚,一个劲的冲秦昭王道贺,吼得山响,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

“恭喜秦帝!贺喜秦帝!”后胜和须贾不敢后人,忙着道贺。

“恭喜君上,贺喜君上。”秦国官员们齐声道贺,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很是振奋。

在这些道贺的人中,也只有秦国官员是真心实意的恭贺,因为秦昭王称帝一事意思着秦国要扫灭天下就是名正言顺了,他们这些秦国官员就有了建功立业的良机,要他们不欢喜都不成。

“上玉玺!”乐毅接着主持仪式。

内侍捧着一方美玉雕成的玉玺前来,秦昭王拿在手里,高高举起,大声训话道:“这是玉玺,大秦的传国之器!大禹收九州之精,铸成九鼎,为华夏传国之器。然而,大秦与三代异,不行三代之法,不依三代之制,自成一体,当为万世立则,故,寡人取和氏璧成此传国玉玺。自此以后,传国玉玺便是天子之印!”

并非不愿用九鼎,只是因为九鼎莫名失踪,不为人知,不得已而用和氏璧成此传国玉玺。当然,在今天这样的时节,是不可能实话实说的,得找些正大光明的理由,这理由当然莫过于秦国的制度与三代皆不同了。

三代是奴隶制,而秦国是封建制度;三代是分封制,秦国是郡县制;三代是特权横行,奉行“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而秦国奉行的则是不分贵贱,一体同法。可以说,秦与三代的制度差异极大,迥然不同,秦昭王的说辞倒也成理。

“恭喜秦帝!贺喜秦帝!”韩桓王、后胜、须贾和春申君忙道贺。

“君上万岁!万万岁!”秦国官员振臂欢呼,个个眼里精光闪烁,欢天喜地,不可言喻。

望着欢呼的群臣,秦昭王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豪情万千,眼中精光四射,此时的秦昭王气吞河后,如同一尊远古霸主。

秦昭王十六岁即位,到如今已经四十余载了。在他当秦王期间,秦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打败山地六国,夺取了大片大片的土地城池,秦国的人口土地急剧增加,可以说他一代人夺取的土地城池比起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三代人加起来还要多。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更别说,长平之战,秦国干掉了赵国这个统一道路上最为强劲的对手,自此持天下大势于秦手,秦国一天下已是铁板上钉钉的了,不会有什么意外,只是在早与晚罢了。

更重要的是,秦异人率军北征,在对付异族一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是三王五帝所没有的。虽是秦异人打的,秦异人也是秦国之臣,这功劳自然要算到秦昭王头上了。

这些了不得的成就,那么多的国君都没有做到,秦昭王做成了,由不得他不自豪。

“人生若此,夫复何憾?”秦昭王心里升起一股满足感。

“列国使臣递国书!”乐毅接着主持下一个仪式。

只要列国使牙递交了国书,也就意味着他们承认了秦昭王“帝”的身份。自此以后,秦昭王就可以用“帝”的名义号令天下,谁敢不从?

往昔,虽然秦国是最强战国,不过,在名义上说,秦国还是一个诸侯王,就算你再强,也是名不正言不顺,无法号令列国。一旦称帝后,那就不同了,秦昭王完全可以以天子的身份号令天下。

当然,列国可以当作耳旁风,可以不理睬。不过,秦国要讨伐就更是名正言顺了,谁也不敢说个不字。

此时递交国书,就是在给自己制造催命符,然而,韩桓王、后胜、须贾、春申君屁都不敢放一个,还不得不装作欢天喜地的样儿,一个劲的恭贺秦昭王。

前来恭贺的列国使臣不仅仅是韩桓惠王、后胜、须贾、春申君这些大国君臣,还有不少小诸侯的国君或使臣,这递交国书就费时很多,方才完成。

“秦帝祭天地、祀山川,告列祖列宗!”称帝还有最后一个仪式,那就是祭告天地山川列祖列宗,这是古人的礼节,不能废。

祭祀有专门的祭坛,秦昭王率领众人前去,在隆重盛大的祭祀礼中完成祭祀,这称帝仪式就算正式完成了,秦昭王正式成了秦帝。

秦昭王当上秦帝后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大庆。这是必须的,如此大事,岂不能不庆贺?

秦国到处都是欢喜的秦人,到处洋溢着喜庆气氛,比起大过年还要热闹。

秦昭王称帝了,这是何等让秦人欢喜鼓舞之事,要他们不欢庆一通都不成。

秦昭王称帝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天下,天下轰动。

得到消息后,列国虽是不爽,却是不敢跳出来反对,因为他们没那胆。

那些山东的贵族、豪强、世家,得到这消息后,一个劲的骂秦昭王,诅咒秦昭王早死,因为他们很清楚,秦国奉行的是一体平等之法,秦昭王称帝,也就意味着秦国的影响扩大了,他们的奴隶向往秦国,逃走投奔秦国也就成了必然。

他们当然可以把这些逃走的奴隶抓回来,可是,那也不是办法呀,这不是让人闹心吗?

更要命的是,若是秦国大举东进,扫灭列国,在山东之地推行秦法的话,那就意味着他们会完蛋,他们的特权将不复存在。秦昭王称帝,也就意味着这事越来越近了,他们的好日子不多了,由不得不他们不恨。

可是,那又怎样呢?那些国君都不敢说一个不字,这些贵族、世家、豪强岂敢放个屁?

山东列国的国君、贵族、世家、豪强不敢说,并不意味着没有人敢说。还真有一个不知死活的人跳出来反对秦昭王称帝一事,这就是有着“最后纵横家”之称的鲁仲连了。

楚国云梦泽,鲁仲连结庐而居,正在湖边垂钓,怡然自乐。

就在这时,只见有人飞也似的冲来,远远就嚷道:“千里驹,千里驹。”

“原来是信陵君,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失踪多时的信陵君。鲁仲连扭头,冲信陵君笑道。

“千里驹,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信陵君远远就叫嚷开了。

“何事?”鲁仲连眉头一挑,颇有些奇怪的问道:“信陵君,你怎生如此惶急?”

“千里驹,我能不急吗?”信陵君颇有些没好气,道:“秦王称帝了,这可是大事,天下大势将剧变呀。”

“秦王称帝?”鲁仲连手一抖,手中的钓杆脱手砸入湖中,溅起一篷水花,眼睛瞪得滚圆,难以置信道:“当真?”

“千真万确!”信陵君忙点头肯定一句,道:“此事已经传遍天下了。”

“齐楚燕魏四国怎么不反对?”鲁仲连眼睛一翻,精光闪烁。

“他们敢反对吗?他们不仅不敢反对,还派使臣前去恭贺,递上国书承认秦王称帝一事。”信陵君一提起这事,就是很没好气,道:“他们这是倒行逆施,怎能让秦王称帝呢?”

信陵君最恨的就是秦国了,因为秦异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对付他,他信陵君方才有今日之落魄,有国不能投,有家不能回,只能躲在云梦泽苟延残喘。

“糊涂!”鲁仲连大喝一声,如同雷霆轰鸣,沉声道:“他们这是自掘坟墓!秦王称帝后,就可以挟天子之威,大举东进,扫灭列国。到那时,他们悔之何及?不行,这得去见楚王,要他反对秦王称帝,绝不能承认。”

“这能有用吗?”信陵君有些拿捏不定。

鲁仲连眼中光芒闪烁,十分自信,道:“楚王是一时糊涂,不明秦国称帝的危害,这才承认了秦王称帝一事,我去见楚王,说以利害,定能联手抗秦,逼迫秦王去帝号。”

“秦王称帝这事危害太大了,这次,非要让秦王去帝号不可。”信陵君也明白秦昭王称帝后,就能挟天子之威号令天下,名正言顺,这对山东的危害非常大,当即道:“我与你一起去。”

就这样,信陵君和鲁仲连直奔楚国都城郢。

历史上,秦昭王曾经称“西帝”,山东列国惧怕秦国,不敢反对,有心要承认秦国的帝号。就是鲁仲连从中游说,联结天下,共同反对,秦昭王迫于压力过大,不得不去帝号,这次,鲁仲连会成功吗?

第十二章 灰头土脑

楚国都城,郢,楚国王宫。

楚考烈王正与宠妃李嫣戏耍,李园侍立在侧,毕恭毕敬。

“哦哟,爱妃,你在哪儿呢?”楚考烈王一口软软糯糯的楚地方言,装模作样的四下里寻找李嫣,一副寻之不得而急切的表情。

“大王,臣妾在这里呢?”李嫣嗲声嗲气,娇媚无限的道。

“哈哈,爱妃,你这是自个出来了吧?”楚考烈王欢天喜地的扑上去,把李嫣搂在怀里,亲热的笑道:“爱妃啊,你千万莫要调皮了,伤了胎气可不好。”

楚考烈王不知道李嫣怀的是春申君黄歇的种,还以为是自己的骨肉,对李嫣是百般疼爱,万千怜惜,恨不得把心肝挖给她。

楚考烈王的年纪不小了,他却没有骨肉,楚国江山没法传承,这由不得他不急。好不容易,李嫣有孕在身,要他不宠着李嫣都不成。

“恭喜君上,贺喜君上,得龙子。”李园当然知道楚考烈王的心病所在,他最为焦虑的就是没有儿子继承楚国江山,一句“得龙子”很能讨楚考烈王的欢心。

只见楚考烈笑得眼睛都眯到一起了,笑道:“国舅啊,这都是你妹妹嫣儿的功劳呢。寡人那么多的嫔妃,就没有一个能怀孕的,就嫣儿怀上了,她真是寡人的福星呢。嗯,李园,从今儿起,你就理政吧。春申君去秦国未归,这国事不能没人主持嘛,你就先做着。”

“谢君上隆恩!”李园欢天喜地,身子躬成了九十度,冲楚考烈王谢恩。

这意味着李园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了,自此以后,他就能插手楚国的国政了,他平步青云的日子不远了。

“禀君上,鲁仲连、信陵君求见。”就在这时,一个内侍快步而来,冲楚考烈王禀报。

“信陵君?”楚考烈王要打信陵君的主意,曾经要春申君找他却是没找到,一听他来了,大是欢喜,道:“有请。”

很快的,鲁仲连和信陵君快步而来,冲楚考烈王见过礼。

楚考烈王挥手,请他们坐下,命人送上茶水,这才问道:“敢问二位前来,有何要事?”

“大王可知秦王称帝之事?”信陵君冲鲁仲连一打眼色,鲁仲连开始下说词了。

“此事天下皆知,寡人何能不知?”楚考烈王眉头一皱,有点不满了。

“大王既知此事,为何不反对?”鲁仲连的声调略高,只见楚考烈王颇有不快,忙道:“大王可知秦王称帝的危害有多大吗?秦本是天下最强战国,雄视天下百载,打得山东之地束手无策,丢土失地。然,秦虽强,毕竟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