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皇纪-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贤王却是眉头一挑,眼中精光暴射,大喜过望,大声叫嚷道:“大单于英明,这是一条妙计。”扫视一眼迷糊的大臣,道:“东西两侧山上都是秦军的营寨,若是我们放火烧山,秦军的营寨也会被烧掉。大匈奴的勇士不能攻破秦军的营寨,难道还不能烧掉?”

群臣恍然大悟,大喜过望,齐声欢呼:“乌特拉!”吼声如同惊雷,远远传了开去,惹得匈奴注目。

单于这一计很毒,若是放火烧山的话,秦军的营寨绝对难逃一劫,会被杀得精光。到那时,即使秦军南北方向的营寨还在,匈奴不能攻破,却可以钻入阴山中逃命。只要冲出了秦军的包围圈,那就是天高允鸟飞,海阔凭鱼跃,匈奴要逃走就很轻松了。

至于食物,完全可以在阴山中打猎维持,只要逃到阴山以北,就是回家了,秦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追得上。

“大单于,宰杀战马时,我们得到不少油脂,正好派上用场。”左贤王乐呵呵的献计。

眼下正是夏季,草木未枯黄,要想点燃还有些难度。不过,匈奴有的是油脂,只要有了油脂,这一烧起来,就是了不得,保证一把大火烧得秦军无处可躲,无处可藏。

“对!”一众大臣齐声附和。

“就这么办。”单于一声令下,传来一批匈奴,扯起嗓子大吼,道:“大匈奴的勇士们,我们被围在这里,没有吃没有喝,你们一定以为这是在等死!本单于告诉你们,不是!”

匈奴个个紧抿着嘴唇,没有人响应。到了眼下这情形,还不是等死,那又是什么?

单于看在眼里,也不计较,右手朝东西两侧的山上一指,吼得更大声了:“你们瞧,这里到处都是树木,只要我们放一把火,就能烧死秦军,就能烧毁秦军的营寨,大匈奴的勇士就有了活路!”

这话立时让匈奴清醒过来,无不是大喜,扯起嗓子大吼道:“乌特拉!乌特拉!”

吼声直贯九霄,声震长空,蕴含着无尽喜悦。

“赶紧的,把油脂堆在山上,点火。”单于右手一挥,如同惊雷闪电,气势威猛,仿佛回到往昔指挥千军万马冲杀的时日里。

“乌特拉!”这消息象风一般传了开去,匈奴大喜过望,原本还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的匈奴如同打了鸡血似的,无不是一蹦而起,挥着胳膊大吼。

到了眼下这种情形,不需要单于下令,匈奴也知道该怎生做了,飞也似的四处奔走,把油脂运来,堆在山脚下。

匈奴宰杀战马,取得的油脂是何其多,如今全用上了。只一会儿功夫,只见山脚下,东一团西一团油脂,究竟有几多,无法言说。

望着一堆堆油脂,匈奴眼睛放光,喜不可抑,无不是欢呼。

“得得得!”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只见单于在一众大臣的簇拥下,策马而来。

此时的单于如同打鸣的公鸡似的,满面红光,浑身都是劲,仿佛有着用不完的力气似的。

原本以为,匈奴被围在这里,必死无疑。单于竟然想到如此一个妙法,逃出去有望了,谁能不欢喜呢?

“大单于!”原本不鸟单于的匈奴一见到单于到来,无不是发出一阵阵欢呼声,个个喜悦不禁,如同见到老祖宗似的。

从地狱到天堂的感觉非常美妙,有了活命的希望,匈奴对单于的敬仰之情如同滔滔大河,连绵不绝。

单于很是享受这种美妙的感觉,右手从一个匈奴手里接过火把,朝油脂上一扔。

“滋滋!”一阵油脂的灼烧声响起,只见火头蹿起,舔着树木。

第三十八章 围困(下)

望着越来越旺的火焰,匈奴眼中精光闪烁,人人脸上泛着喜色,扯起嗓子大吼:“烧死可恶可恨的秦狗喽!”

“秦军可恶,要置大匈奴勇士于死地!秦狗,你们也尝尝死亡的滋味!”

“烧烧烧,烧死秦狗!”

匈奴吼得山响,火把不住朝油脂里扔去。只一会儿功夫,到处都是火头,不知几多,煞是壮观。再过一阵,火头蹿起,烧着了树木,烈焰腾空,映红半边天空。

“滋滋!”不计其数的树木被烈焰吞噬,发出一阵滋滋声,火势越来越旺,整个山脚都着火了。

一阵风吹来,火头更旺了,对着山上就蹿去。

“哈哈!”单于望着快速朝山上蹿去的火头,得意非凡,仰首向天,爆发出一阵畅笑声。

“哈哈!”匈奴大臣们也是大声畅笑,快活之极。

“乌特拉!”

“乌特拉!”

匈奴欢喜莫铭,手舞足蹈,大声欢呼,万岁声响彻天际。

……

秦异人与李牧、黄石公、李斯、韩非他们在中军帐中,商议军机。

“公子,这一战,你打算何时结束?”李斯眼中透着睿智的光芒,打量着秦异人问道。

“李斯,你以为何时结束为宜?”秦异人并没有作答,而是反应一句。

秦异人要考考李斯,看看他有什么见解。

“公子,我以为,此战不必把匈奴全杀了,只需要吓破匈奴的胆,就可以结束了。”李斯显然经过深思熟虑,言来不慌不忙。

“何出此言?”秦异人问道。

“公子,战国大争之世,什么最缺?不是金银珠宝,不是粮草,而是人力!”李斯大声剖析,道:“大争之世,黎民苦战国,苦不堪言,在于战乱不息,诸侯力征,死于战阵者众,流离失所者众,饥饿而死者众……是以,人力最是缺乏。”

战国大争之世,哪年没有打仗?死于战阵的人不知几多。

哪月哪日没有流离失所的人?死于饥寒交迫的人不知几多。

人,是万物之本,只要有了人,就有了一切。是以,在战国大争之世,最为珍贵的并不是金银珠宝,并不是粮草,而是人!

李斯这话说到要害处了,秦异人重重点头,大为赞赏。

李牧和黄石公也是微微颔首,一脸的赞赏。

“以我之意,只要吓破了匈奴的胆,使得匈奴不敢再叛就成。抓些匈奴俘虏,让匈奴做苦力。”李斯接着剖析道:“别的不说,匈奴养马之术天下无双,若是能为大秦所用,大秦何愁无骏马?”

匈奴是游牧民族,若是用来种庄稼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匈奴一定会觉得很痛苦。若是用匈奴来牧养战马的话,那就是用得其所,匈奴一定会把战马牧养得膘肥体壮。若是能有数万匈奴为秦国牧养战马的话,秦国何愁没有战马?

“好!采!”李斯的话刚落音,一片叫好喝采声响起。

“啪啪!”秦异人更是双手轻击,大为赞叹:“李斯所言,正是我所想。匈奴嘛,固然可恨,可是,匈奴也有可贵之处。匈奴大有用处,别的不说,用匈奴来养马的话,大秦一定会有不计其数的骏马,大秦之军就会更加快捷,来去如风了。”

战马这种冷兵器时代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不需要说的。看看中国历史上强盛的王朝,比如汉朝和唐朝,就知道了。

汉唐两朝,之所以强盛,汉唐两朝的大军之所以能够纵横在大漠上,汉朝击破匈奴,唐朝灭掉突厥,就在于这两朝拥有很多战马。

众所周知,汉武帝组建了大量的骑兵,在卫青和霍去病这些天才统帅的率领下,大汉儿郎纵横在大漠上,击破了强横的匈奴。究其原因〖Zei8。Com电子书下载:。 〗,就在于,汉朝推行“马政”,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拥有大量的战马。

要不然的话,即使以汉武帝的雄材大略,也不可能改革汉朝军制,组建大规模的骑兵。

唐朝在这方面更是远远超过了汉朝,唐朝最强盛之时,光是官府掌握的战马就高达七十万匹之多。这只是官府掌握的,民间掌握的骏马还不计算在内。正是因为有了大量的战马,唐军几乎是人手一匹战马,哪怕是步兵也能有战马代步,是以唐军的机动能力特别强。

成功的推行“马政”,使得汉唐两朝拥有的战马不比游牧民族少,正是因为如此,汉唐两朝才那么的辉煌。

可以这样说:华夏的强盛是建立在马背上的!

如果说汉唐两朝的成功是“正面教材”的话,那么,宋朝的失败就是“反面教材”了。说实话,宋朝的经济实力是中古代王朝中首屈一指的,远远超过了梦幻般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过亿的王朝。然而,宋朝在军事上却是没有什么建树,强大的经济实力并没有转化为强大的军事实力,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有一个原因却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宋朝缺马,严重缺马。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宋朝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推行“马政”,却是因为腐败滋生,没有成功。河北路一共有十二个马场,一年才有两千四百匹可用之战马,这明显是不可能的,腐败太严重了。

也正是因为宋朝没有大量的战马,遇到契丹、女真和蒙古人的铁骑时,就只有挨打的份。

最终,宋朝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亡于异族的王朝!

由此可见,战马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了,李斯提出用匈奴来牧养战马,是非常高明的见解,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

“公子如此想的话,那就需要一个优良的牧场,河套之地土肥水美,天蓝草青,正是优良的牧场。”韩非接过话头,兴许是因为激动,结巴好了许多,说话甚为连贯,极为难得了。

“没错!河套之地就是最好的牧场!”韩非一句话刚落音,众人又是一通赞扬。

“公子,依我之见,不仅要……在河套牧……养战马,还……要在河套之地筑……城。”韩非这结巴的老毛病着实让人无语,适才一句话还算连贯,眼下又结巴上了。

“筑城?”秦异人的眉头一挑,盯着韩非问道:“为何要筑城?”

黄石公他们眼中精光闪烁,打量着韩非。

“公子,筑城之妙用有……二。”韩非依然结巴,道:“一是有城就能有依……托,二是有城才能控制匈……奴,使得匈奴不敢……不听命。”

“好!采!”韩非的话刚落音,又是一片叫好喝采声响起。

在河套之地筑城的重要性不需要说的,其作用有二:一是有了城池才能有依托,可以在这里积蓄军械粮草,牧养战马,为攻入漠北作好准备;二是有了城池才能控制住河套之地,若是连河套之地都控制不住,河套之地就不能成为战略跳板。

历史上,秦始皇命蒙恬收复河套之地后,就在这里筑城,就是要把河套之地打造成进攻漠北、控制大漠的战略基地。只可惜,秦始皇死得太早了,秦朝很快就灭了,这一谋划最后破产,没能进行下去。

直到汉武帝时期,卫青收复河套之地后,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在河套之地筑城。在当时,丞相公孙弘反对,主父偃与之辩难,连发十问,公孙弘无言以答。正是因为在河套之地修建了“朔方”城,汉朝在大漠中有了基地,为后来横绝大漠,攻入漠北,准备好了条件,才有“单于夜遁逃”和“封狼居胥”的传奇。

韩非不愧是天才,早早就看出了筑城的重要性,无论如何赞誉都不为过。

“历史上,韩非枉死。这一次,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韩非再死了,一定要让他死心塌地,为大秦效力!”秦异人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

“嗯。”突然间,山下传来匈奴阵阵欢呼声。

“发生何事了?”秦异人眉头一挑,大声问道。

“禀公子,大事不好,匈奴放火烧山了。”孟昭快步而来,远远就冲秦异人禀报。

“烧山?不好!”黄石公、李牧他们一蹦而起,飞也似的冲了出去。

秦异人也冲出去,来到山巅一瞧,只见山脚下烈焰腾空,火势大起。

“公子,快下令,全军出击吧!”李牧大声嚷嚷。

“是呀,公子。”黄石公他们齐声附和。

水火无情,这火势已成,一旦烧上来,秦军的营寨必然无法幸免。与其被匈奴逃走,不如此时果断出击,能杀几多是几多。

“没事。”秦异人看在眼里,却是不当一回事。

“没事?”黄石公急得额头上直冒冷汗了,大声叫嚷道:“公子,水火无情,这火势已成,无法控制了。只要烧上来,营寨必然不能幸免。没有了营寨,匈奴要逃,难以阻止呀。不如趁这火头刚起之时,全军出击,大杀一通。”

“是呀。”李牧他们齐声附和。

“不就放个火,烧个山吗?这能难住本公子?”秦异人却是一点也不急。

这牛吹大了吧?尽管黄石公他们对秦异人很是信任,此时也不再相信他们。

“传令。把营寨前的树木全部砍倒。嗯,要砍出十来里就成了。”秦异人眼中精光一闪。

不就一个山林防火嘛,这要是能难住秦异人了,还配做现代人?

一个隔离带就能完成!

第三十九章 匈奴末日(上)

对这事,秦异人有绝对把握让匈奴的盘算落空,可是,对于黄石公他们这些古人来说,却是不太相信。不是他们不够聪明,而是他们没有经过两千多年的文明熏陶,对山林防火没有秦异人认识得如此深刻。

“公子,这能行吗?”黄石公急急的问道。

“是呀。”众将齐声附和。

“放心吧,准成。”秦异人的声调并不高,却很是笃定,让人不敢有丝毫置疑。

“公子,你没说笑?”李牧虽然对秦异人很是佩服,此时也有些将信将疑。

“这么大的事,我能说笑吗?”秦异人眼睛一翻,精光暴射。

想想也是,如此大事谁也不敢说笑,黄石公、李牧他们这才领命而去。

命令一传下,秦军立时行动,拿着工具,来到树林里,大举砍伐树木。秦军锐士冲锋陷阵极为了得,让天下闻风丧胆,砍点儿树木自然不在话下,很快的,就有不少树木被砍倒。

只用了半天时间,就砍出一条近两里的隔离带,照这速度,完全可以在大火烧上来之前把隔离带弄好。

从山脚下到秦军营寨的距离不短,即使大火烧得很是迅速,要烧到秦军营寨,也需要三四天功夫,时间完全够。

秦异人把秦军分成两批,一批砍伐树木,一批休息,如此一来,可以昼夜不息。果然,在秦军的努力下,到第三天,秦军已经砍出一条宽约十里的隔离带了。

之所以如此迅速,一是因为秦军锐士了得,二是因为隘口两侧的山上有不少地方是悬崖峭壁,没有什么树木,秦军用不着砍,这给秦军省了不少事。

望着越来越接近秦军营寨的火势,匈奴欢欣鼓舞,手舞足蹈,爆发出惊天的欢呼声。

“乌特拉!”

“乌特拉!”

铺天盖地的万岁声响彻天际,震得地皮都在颤抖,匈奴人人脸上泛着喜色,以为可以逃出生天了。

不仅匈奴欢喜不已,就是单于和一众大臣也是欣喜不已,脸上泛着红光,眼睛全是美妙的小星星。原本以为匈奴没有希望,必死无疑,哪里想得到,单于竟然想出如此一个妙法,可以逃得一命,谁能不欢喜?

“近了!近了!”单于嘴角都裂到耳根了,红光满面,扯起嗓子大嗥:“只需要再过半日,大匈奴的勇士就能逃走了!秦异人,你给本单于等着,本单于誓要报此仇!”

匈奴人人如此想,七嘴八舌的骂起来,骂秦异人卑鄙无耻,骂秦军是虎狼,怎么难听怎么骂。听他们那意思,秦异人仿佛是来自地狱的恶魔,而秦军就是为虎作伥的爪牙。

“公子,这能成吗?”望着越来越近的火头,黄石公、李牧他们惊疑不定,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死盯着火头。

“成与不成,你们瞧瞧就知道了。”秦异人却是云淡风轻,不当一回事。

“你们瞧,火头小了,小了,真的小了呢。”李牧他们突然爆发出一阵阵惊呼声,眼睛瞪得更大了,比起牛眼睛还要大。

“真的呢。这是怎生的事?”黄石公东瞅西瞅,果见火势逐渐变小,大是惊疑。

火头烧到隔离带这里,没有树木可以燃烧了,要不逐渐变小都不成。

“我明白了。”黄石公眼珠转动之际,猛然间明白过来,冲秦异人一竖大拇指,赞不绝口,道:“公子,妙计!妙计!”

他是才智非凡之人,很快想明白了。

“是呀,真是妙计!”李牧他们先后明白过来,把秦异人好一通夸。

他们一通夸奖之词下来,秦异人跟花儿似的。

与秦异人他们的欢喜正好相反,匈奴却是一颗心直往下沉。

“这……”单于的眼珠子差一点掉下来,嘴巴张得老大,可以塞进一只大大的驼鸟蛋了,一脸的难以置信。

不仅单于如同被雷霹了似的,匈奴大臣和匈奴谁个不如此。只见他们个个瞪圆眼,张大嘴,一动不动,要不是他们仍在呼吸,胸口急剧起伏,一定把他们当作雕像了。

原本信心满满,可以一把火烧掉秦军的营寨,可以逃出生天,却是没有想到,寄予厚望的大火竟然如此没用,逐渐熄灭。对于他们来说,比起见了鬼还要让他们难以置信。

“这是真的吗?”

“好象不假!”

“火头真的是越来越小呢。”

过了半天,匈奴好不容易反应过来,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昆仑神啊,你为何不佑护大匈奴的勇士?”议论一阵之后,匈奴就是大声质问他们的神祗昆仑神。

瞧他们那悲愤样儿,若是昆仑神在跟前的话,他们一定会把伟大的昆仑神活活掐死。

这太打击人了!

太TMD的打击人了!

单于如同雕像般,骑在骏马上,一动不动,眼睛瞪得滚圆,死盯着火头。只见火头越来越小,直到渐渐熄灭。他千盼万盼,发生奇迹,火头再度旺起来,奇迹却是没有发生,火头最终熄灭了。

“噗嗵!”单于一头从马背上栽下来,摔在地上,直挺挺的,目光呆滞,如同植物人。

这打击太沉重了,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也是最后的办法,竟然没用,要他不呆滞都不成。

从这天起,匈奴再也没别的办法,军心越来越涣散,士气越来越低落,混乱越来越严重。

先是宰杀战马,后来就是杀人而食,整个隘口里就是人间地狱,被食的匈奴不知几多。

秦军仍是采取围困之策,只要匈奴不冲击营地,任由匈奴闹得多厉害,秦军都不理睬。

很快的,两个月过去了。

此时的匈奴了无生气,个个瘦得皮包骨,乍一瞧,跟僵尸似的。

“不能这样下去了,不能再这样了。我们投秦军吧。”

“对!投秦军。只有投秦军才能有活命。”

“大匈奴没希望了,我们不能等死,得另谋出路。要想活命,只有投秦军。”

“投秦军?要是秦军杀我们怎生办?”

“不投秦军是死,投秦军最多也就是死,没甚好犹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