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皇纪-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范睢发出一阵畅笑声,道:“公子言重了。公子才智不凡,多有人所难极的妙法,不知公子对秦国的政务可有高见?”

“高见不敢当,倒着实有几个想法,要与丞相商议。”秦异人回到秦国后,查看一番国情,已经对秦国政务有了新的想法。

第四十章 宏伟蓝图

“哦。”范睢的兴趣被提起来了,睁大一双眼睛,盯着秦异人:“公子,请讲。”

“读书使人明智,我想在秦国推行教书育人,让秦人人人都识字。”秦异人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句话太有震憾力了。

“什么什么?要人人都识字?”范睢如同被雷劈中似的,一脸的难以置信,一双眼睛睁得滚圆,死盯着秦异人,嘴巴张得老大。

范睢胆识过人,其见识远非常人所能比,按理说他不会如此震惊。然而,秦异人的话太过惊人了,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战国时代,读书人是何等的稀少?能读书,能识字,那是无上荣光的事儿。放眼整个天下,一千多两千万人中,能读识字,能读书的人又能有几多?

秦异人要做的,不是让一部分人识字,而是要人人都识字,这是何等的惊人!

即使是范睢这样胆识不凡的明智之士,也是被他的话震得一愣一愣的。

“呃。”过了半天,范睢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苦笑摇头,狠狠打击秦异人,道:“公子这话虽是有理,很有理,然,却不切实用。读书使人明智,是没错,若秦人能人人识字,那么,民智将开,秦人将更加善战,更加明事理,秦会更强。公子,你可知这有多难?”

读书的好处,范睢并非不知道,他就是读书的受益人,读书带给他的巨大变化,他深有体会。若是可能的话,他倒是想推行教育,让秦人读书识字,问题是,这太难了,不比登天容易。

“公子,不是我说你,你这想法比起儒家的空谈,什么王道天命,还要不切实际,太不切实际了。”儒家在当时是只会空谈,不切实际的象征,范睢这话很重了。

他说话本就尖酸刻薄,被人骂为“毒舌”,而秦异人的想法太虚幻了,他就算想给秦异人留几分脸面,也是顾不得了。

“呵呵。”然而,秦异人却是如同没有听见范睢的尖酸刻簿之言似的,一副好笑的表情,一双眼睛睁得老大,打量着范睢,道:“丞相以为这是虚言,那么,丞相就大错特错了。丞相可知,若是在山东之地,要想如此做,是没有一点儿机会,在秦国却是不同,有着大好的良机。”

“嗯。”范睢有些不解了,问道:“为何?”

“丞相,你是知道的,在大秦,不论何人,必得要熟记秦法。”秦异人的声调略高,道:“为了让国人庶民熟记秦法,大秦派人教他们熟记。这可是现成的机会,只需要再给他们加上一条,在教人熟记秦法之际,顺带教人识字,不就成了?”

“……”范睢右手指着秦异人,嘴巴张得老大,半天没说出话来。

秦人之所以奉公守法,不敢触犯秦法,不仅仅在于秦法可怕,让他们惊惧,还在秦人人人知晓秦法,能熟记秦法。为了让秦人知晓秦法,熟记秦法,秦国专门设立了“法官”,为秦人讲解,要他们人人能记住。

可以说,秦国是个全民普法的时代,为了达到这一效果,秦国的法官数量不少。而且,他们人人识字,这是现成的“师资力量”,只需要善加使用,就可以摇身一变,而成为教秦人读书识字的先生。

“好!”突然间,范睢右手重重拍在短案上,大声赞好。

范睢之所以认为秦异人的想法是虚言,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秦国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若是这问题解决了的话,那么,这“全民教育”未必不可行。

更重要的是,这些“师资力量”都是现成的,只需要给他们加一条任务就成。要给他们加任务,只需要一道行文就可以完成。剩下的事,只需要写进秦法,善加推行,就能完成。以范睢之明智,他不会看不明白。

“人人都识字,到时,秦人打仗更加有办法,做工更有办法,种庄稼也有更好的办法……天啊,到那时,秦国要想不强都不成。”范睢抚着额头,就是好一通惊讶。

如今的秦国已经雄视天下,是最为强大的战国,若是让秦人识字,开启民智,秦国将受益无穷。到那时,种地、打仗、做工……无论哪一个方面,秦国都将更上一层楼。

这已经够让范睢欢喜的了,然而,还有让他更加欢喜的,只听秦异人道:“大秦还可以从童子中挑选一批聪明伶俐之人,送他们去学馆就学。至于这学馆嘛,荀子和公孙龙子不就在秦国吗?只需要大秦出钱,就能兴办学馆,请他们担任重任,他们不会不允。”

“他们一定会非常欢喜!”范睢右手轻轻敲击短案,笑得很是欢心,道:“荀子和公孙龙子可钦可佩,他们以教人为乐,这种美事他们还有不抢着做的?”

荀子和公孙龙子是战国时代伟大的学者,毕生致力于教书育人,他们做梦都在想着这事,若是秦国兴办学馆,他们还有不愿意的吗?

“这兴办学馆一事,不仅仅是教人识字,还得教会他们实务。”秦异人接着道:“大秦要兴办很多学馆:工匠可以办一所学馆,可以请徐夫人这些能工巧匠授徒,就有更多的人能学得技巧,大秦的器械就会更加精良;政务也可以兴办一所学馆,可以请丞相这些精于政务的人授徒,培养大秦需要的人才;军务也可以兴办一所学馆,可以请白起、蒙骜这些能征善战的名将授徒,甚至还可以把乐毅请来……”

“天!”秦异人说得口沫横飞,范睢直瞪眼睛,到最后,竟然叫天了。

实在是秦异人描绘的蓝图太过美好了,美好得让人难以置信。若真要如此的话,秦国的人才就会更多,不会再缺乏人才了。

“秦之人才主要来自山东之地,这些人才在父母之邦不被人重视,不被重用,不得不远走他邦,不远千里来到秦国。”范睢很是感慨,道:“我范睢就更加不幸了,九死一生,差点被魏齐这奸贼害死。非我负于魏,是魏负于我,不得不入秦。”

秦国的人才主要是来自山东之地,官员有三四成来自山东,吏员更是高达六七成来自山东之地,这是一个让人震惊的比例了。

这事足以说明秦国政治清明,对人才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可以让人才有用武之地。然而,这也是一个隐患,说明秦国的人才不足。

在当时,没人重视教育,各大战国更不会大力兴办教育,为何?一是大争之世,财力吃紧,连打仗的钱都没有了,谁还来办学?二是因为当时的特殊社会形势,识字的人不多,要想大办教育谈何容易。

正是因为如此,比如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二十二”,因此而美名天下传,万古流芳,成为中国因史上著名的教育家。

若秦国出巨资,大举办学,培养人才的话,那么,秦国的人才就会更多,秦国就会更强。这等好处,范睢不会看不出来。

不过,紧接着,范睢又是摇头,打击秦异人道:“公子,你这想法虽然好,却难以实现。军务政务这倒不难,难就难在工匠之事。你想啊,一个良工要花费心血几多,方能得一良法?就这样平白教给他人,他们愿意吗?”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是工匠难处的写照。若是倾囊相授,自己就没有饭吃了,为了吃饭穿衣,就要“留一手”,这是中国古代良工的写照。

一项发明创造要花费的心血那是何等之多,谁愿平白传授他人?

范睢这话切中要害了。

“这又有何难?”秦异人却是不在乎,笑道:“大秦只需要在秦法中再增添一条‘专利法’便可。”

“专利法?何谓专利法?”范睢第一次听到这等新鲜名词,不明所以,不得不请教。

“专利法就是保护工匠的技艺。比如徐夫人他的铸剑之法,会得到大秦律法的保护。若是有人想铸剑,要用他的铸剑之术,就得给他金。”秦异人解释一句。

“……”专利法有效的解决了工匠藏私的弊端,真要如此做的话,工匠不用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了。有了生活的保障,他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传授给弟子。

“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每一样技艺只能保护一定时间,比如五年十年。时间一过,可以重新评定,若是还没有比这更好的技艺,那么可以继续保护。若是有人已经有了更好的技艺,那么,就不能再保护了,大秦律法就要保护更好的技艺。”秦异人再给解释一句。

“好!好!好!”范睢大喜,双手轻击,赞不绝口道:“如此一来,工匠就会挖空心思钻研更好的技艺,大秦的器械就会更加精良,更加好用。”

专利法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能够促进技术的进步。

秦国对技术特别重视,正是因为秦国重视技术,秦国可以把很软的青铜打造成不逊色于精铁的武器。秦军正是使用这些青铜武器,大举东进,扫灭六国,统一了中国。

正是因为有如此先进的技术,秦国才敢把有限的铁用在农业上,打造先进的铁制农具,促进农业的发展,使得秦国更加富足。

秦国在技术上取得的成就,就是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很是震惊。兵马俑里的箭簇,其误差不超过0。02亳米,这是何等的惊人。

专利法对秦国太重要了,可以预期得到,一旦全面推开,会促进秦国的技术大发展。

第四十一章 天下震恐

“久闻公子多有惊人之见,果是如此!果是如此!”范睢双手轻击,赞不绝口,一脸的赞叹之色。

不与秦异人深谈不知秦异人竟然有如此让人做梦都想不到的妙法,要他不赞叹都不成。

“丞相过奖了。”秦异人谦逊一句。

专利法,这是现代人都知道的事儿,竟然惹得范睢如此盛赞,秦异人还真有些不好意思。

范睢绝顶聪明之人,若单论才智,秦异人虽是了得,未必比得了,毕竟范睢是千古有名的谋士,一条“远交近攻”之策,流芳千古。但是,秦异人比起范睢多了两千年的文明熏陶,这就不是范睢比得了的。

有了这两千年的文明差距,秦异人的一言一行,都给范睢以新鲜感,秦异人的想法让他们赞不绝口。

“公子所言事关重大,极为有用,然,眼下大秦要大举东进,要扫灭六国,一统华夏,分不出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兴办学馆一事,不能操之过急,得缓缓。”范睢沉吟着道:“事有轻重缓急,而大举办学消耗巨大,收效慢,非眼下急务。”

办学固然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本大事,可以开启民智,可以提高全民素质。但是,这需要很大的投入,需要巨大的花费,而收效又太慢,是以,很多人不愿在教育一事上下功夫,就连范睢如此明智之人都是如此,这让秦异人大是感慨。

“纵然如此,有些事也要先做起来,诸如制订律法,选学馆。”范睢毕竟是明智之人,具有远大的目光,非常人所能及,道:“这些事若是不能做起来,学馆也难以办起来。我之意,这事还是由公子来牵头,可好?”

的确如此,若是不能从法律上给以保护,要想推行全民教育,那是痴人说梦。制订律法,选师资,选馆舍是当务之急,唯有把这些事做在头里,才能推行全民教育。

“丞相厚爱,异人敢不尽力。”对这事,秦异人也有意担之。

“虽说大秦眼下财力吃紧,难以大办学馆,却也可以先办一些。”范睢的眉头拧着道:“这是利在千秋的大事,不得不行,我之意,先请公子与荀子、公孙龙子一道商议好,先建上几所学馆再说。容时机成熟,再扩大。”

眼下的秦国要集中财力人力物力征战山东,的确是拿不出太多的钱财。再说了,一切还在秦异人的想法中,还不具备全面铺开的可行性,先办上一些学馆,积累师资力量、积累经验,时机成熟,再全面铺开,这才更切合实际。

“丞相高见。”对范睢的说法,秦异人也是赞成,不得不佩服范睢的务实。

事情一旦敲定,范睢的雷厉风行就体现出来了,道:“公子,我这就给你派吏员,把这事做起来。”

这就是秦国,不积压政务,当天的事当天做。

“不急,不急。”秦异人摆手,道:“办学这事只是我要说的第一件,还有第二件。”

“还有?”范睢颇有些诧异,把秦异人一打量,笑道:“公子好才学,了得了得!公子,请讲。”

“丞相一直在担忧大秦大举东进之后,这钱粮何来吧?”秦异人笑着问道。

“啪啪!”范睢拍着额头,颇有些苦恼,重重点头道:“春秋之际,可以因粮于敌,不需要运粮。那时节,春秋虽乱,却也不及战国之乱啊。战国百年,诸侯力征,天下大耗,一国之中有粮几多?有钱几多?就是齐国,得渔盐之利,其钱粮也是不多啊。大秦这次大举东进,所费钱粮实在是惊人,不比长平大战少,只会更多。这些,只能从秦国运出去,难难难!”

《孙子》里就有“因粮于敌”的说法,那是在春秋时期,不适用于战国。

战国百年,诸侯力征,比起春秋时期更甚。在春秋时期,虽是天下大乱,诸侯之间征战不断,毕竟周天子的威慑还很明显,诸侯不得不有所顾忌,打起来总是束手束脚。到了战国时代,周天子再也没有号召力了,再也不能威慑天下了,诸侯毫无顾忌,甚至“纷纷问鼎重”,谁还在乎周天子?

正是因为如此,战国百年征战起来无法无天,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怎打杀就怎么杀。百年征战,死伤无数,田地荒芜,要钱没钱,要粮没粮,山东之地愈困。

唯有秦国是个异数,越战越强,越来越富足。然而,长平一战,把秦国上百年的积蓄消耗一空,钱粮远远未恢复到长平大战前的水准。

因粮于敌,想都莫想,山东之地都快没饭吃了,哪来的粮?这钱粮还是得着落在秦国身上,得由秦国出。

在这样的情形下,秦国大举东进,对于秦国来说,这是何等沉重的负担?作为秦国的丞相,范睢不能不愁啊。

“我要说的第二件事,就是大秦可以改进农具,使之更省力省事,更有效率。”秦异人笑道。

“改进农具?”范睢一摊手,不住摇头,道:“公子,这事,大秦年年在做,月月在做,日日在做,却是收效甚微呢。为了有更多的粮食,秦国大力推行牛耕,保护耕牛,却是苦于没好的农具,这事啊比起办学馆更难。”

战国时代的农业生产效率极为低下,其原因就在于农具太过落后了。山东之地用的是耒耜,更是让人无语。

所谓耒耜,类似于现代的铁铲,一个十字形的部件,上面一根木柄,用来翻土,其用法和用铁铲没多大差别,先是用脚狠狠一踩,使之插入土里,然后再一扳,算是完成了。

这效率之低下,可以想象得到了。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秦国另辟蹊径,大力推行牛耕,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收效,粮食产量大有提高。然而,让人苦恼的是,犁太落后了,太“坑牛”了。

当时使用的犁,又笨又重,不方便不灵活,浪费人力牛力。三两头牛,加一个人,一天能犁出一亩地,算是不错的了。其低下的效率,由此可见。

秦国为了改进农具,可以说是绞尽脑汁,费尽心力,却是没什么效果。这事,比起办学馆还要难,难得太多。

办学馆虽难,只需要有钱就能办起来,改进农具需要技术,再多的钱粮也是没用。

把范睢这副苦恼样儿看在眼里,秦异人颇是好笑,从怀里取出一张羊皮纸,递给范睢,笑道:“请丞相过目。”

范睢接过,展开一瞧,眼睛猛的瞪圆了,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呼呼!”范睢胸口急剧起伏,眼中精光越来越盛,最后如同明灯似的。

“快,有请大田令。”突然之间,范睢大吼一声。

大田令,相当于现代的“农业部长”,主管农业生产。在当时,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现代的农业部长,因为秦国推行的是“功自耕战出”的国策,农业具有无以伦比的重要性。

当然,大田令又是农业生产方面的“专家”,在这方面具有极深的造诣,范睢要不请他前来都不成。

范睢一双眼睛陷在羊皮纸上了,再也拔不出来,睁圆一双眼睛死盯着羊皮纸。

“这都淘汰品了,现代社会谁在用这玩意?”秦异人把范睢那副样儿看在眼里,不由得有些好笑。

秦异人画的是犁,现代社会使用的犁。现代社会在大力推行机械化,很少有人在用犁了。不过,仍是时不时就会见到犁,秦异人是根据自己记忆画的。

这种犁有一个名称,叫“曲辕犁”,自从唐朝发明以后,再也没有大的变动,只是有些小的改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犁很好用,省事省力。

很快的,大田令赶来,范睢把羊皮纸递给他一瞧,大田令一双眼睛又陷进去了,再也拔不出来了。

“好!好!太好了!”过了老半天,大田令大声叫好。

秦异人脸上泛着笑容,缓缓摇头,暗想他肯定又会赞扬一通。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只见大田令二话不说,紧握着羊皮纸,转身就跑走了,跟风一般快。

“这是……”秦异人想象中的赞扬并没有发生,大是意外。

“我这就去叫人做犁。”大田令的声音远远传来,人已去得远了。

以大田令的眼光,他当然看得出这种曲辕犁的好处,他巴不得马上做出来,去试试。

“公子,在办学馆这事以外,还得给你加一事,协助大田令改进农具。”范睢笑呵呵的道:“这农具虽然还未制出来,未试过,但以我和大田令的眼光可以看出,此犁非同凡响,非同凡响。”

尼玛呢,淘汰品居然还非同凡响,这还有天理吗?

……

新郑,韩国都城,韩国王宫。

“虎狼秦人来年就要大举东进,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韩桓惠王一脸的惊恐之色,冲一众大臣大声喝问。

“……”一众大臣沉默以对,无人说话。

韩国正挡在秦国东进的必经之路上,秦国首先就要灭掉韩国,谁也无法解此难。

……

大梁,魏国都城,魏国王宫。

“该死的魏无忌,你这杀千刀的蠢货,你竟然把寡人的二十万大军葬送得一干二净,秦国来年打来,寡人拿什么抵挡?”魏安釐王脸孔扭曲,冲天咆哮,吼得山响。

然而,一众大臣却是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

秦国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