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皇纪-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异人一扫视,能参与这等机密的秦国大臣并不多,白起、范睢、司马梗、长史桓兴、赢煇、赢柱、蒙骜、桓齮,还有荀子、公子龙子、徐夫人和自己。

廷尉和大田令这些大臣,已经离去了。他们虽是重臣,这不是他们能管的事务,不能参与。

“来岁大战,事关重大,你们务必要畅所欲言,不能吞吞吐吐。”秦昭王扫视众人道。

“君上,臣以为,异人公子久在山东,熟悉山东之地的政情民情军情,还是先由异人公子说说。”范睢第一个发言。

第三十五章 长策惊宇内(中)

“嗯。”范睢的提议立时得到一众人的赞同。

在秦国朝臣中要找出一个比秦异人更加了解山东的人,还真的很难。可能会说范睢本是魏国大梁人,他对山东之地很是了解。这没错,范睢本是魏人,他对山东之地的确是很了解,问题是他已经入秦多年,多年未回山东之地了,他对山东之地的了解是多年前的事儿了。

而秦异人刚刚从山东之地回来,他对山东之地的了解非他人所能及,政风民情这些事儿他很是熟悉。

“异人,你就先说说山东之事。”秦昭王对范睢的提议也是赞同,他也是这般想的。

“既如此,那我就说了。”秦异人来一句简短的开场白,接着脸一肃,道:“我质赵数载,对山东的民情政情军情有所了解。这些年来,最让我感慨的是,山东之地对大秦的观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什么?两种不同的说法?山东之地不是骂大秦为虎狼,残暴不仁么?怎生还有一种说法?”赢煇大觉好奇,忙出声问道。

“是呀。”桓齮也是觉得奇怪,忙附和一句。

众所周知,山东之地对秦国的谩骂很厉害,在山东人眼里,秦国就是虎狼,残暴不仁,无恶不作,是恶毒的典型代表。秦异人的说法颇是新鲜,不仅赢煇、桓齮好奇,就是秦昭王、范睢和白起他们也是意外,睁大眼睛,打量着秦异人。

“……一种说法就是你们熟知的对大秦百般诋毁谩骂之言,另一种说法却是对大秦极为赞叹、极为向往……”秦异人的话又被打断了。

只听赢煇裂着一张嘴,得意的笑道:“大秦政治清明,国人庶民安居乐业,有饭吃,有衣穿,要他们不艳慕、不向往都不成,这有何好说的?”冲秦异人裂了裂嘴角,颇有些不屑。

“你可知,是哪些人谩骂大秦,又是哪些人向往大秦?”秦异人暗自摇头,暗想真是个肤浅之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辈,反问一句。

这话把赢煇给问住了,嘴巴张了半天,愣是说不出来。

要是问他当世的猛士有几多,谁的力气最大,他肯定能说出来。对于这种事儿,他压根儿就没有兴趣,哪里回答得出来。

“你闭嘴。”秦昭王眉头一拧,成一个川字,把秦异人和赢煇一打量,目光落在赢煇身上,沉声喝道。

赢煇一缩脖子,再也不敢说话了。

“这问题,不仅三叔答不出来,还有很多人答不出来。”秦异人把“三叔”二字咬得稍重,赢煇脸一红,想要说话,又不敢说,唯有生闷气的份。

“敢问公子,哪类人痛恨大秦,哪类人向往大秦?”范睢适时出口问道。

这话正是一众人的想法,微微点头。

“先说谩骂大秦的人,就是山东之地的贵族,比如六国王室、还有那些拥有特权的大臣、贵族,象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都是这类人。”秦异人剖析道:“他们之所以痛恨大秦,就是因为大秦要扫灭列国,一统天下,就会让他们失去作威作福的特权,他们就会失去既得的好处,他们对大秦是恨之入骨,以反秦仇秦为务。”

秦异人这话很有见地,那些山东列国的王室和贵族是既得利益者,秦国要统一天下,就要破坏他们的好事,会让他们失去特权,失去既得利益。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定会反秦、仇秦,会与秦国作对到底。

这点,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得到了全面体现。

秦末农民战争是由陈胜、吴广引发的,然而,反对秦朝的中坚力量却是六国旧贵族,诸如项梁、楚霸王和张良之辈。刘邦,他是为了活命,不得不反,这是因为秦国的徭役制度出了问题,把他给逼反了。象刘邦这样反对秦朝的人并不是很多,看看楚霸王分封天下时,多为六国旧贵族,这就是最好的明证。

“对于这类人,没什么好说的,杀!把他们杀光,一个不留!”秦异人脸一肃,杀气腾腾。

这些六国旧贵族,想要拉拢他们,想要他们为秦国出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如把他们全杀了,永绝后患。

历史上,秦始皇也是这么干的。在灭掉六国之后,秦始皇下令,六国的王室和世家大族(也就是后人说的豪强),全部迁走。在迁移的过程中,不少人被折磨死了。到了关中之后,他们就被看押起来了,有不少人被杀了。

秦始皇对付这些旧贵族是痛下杀手,杀了很多人,仍是没有杀光,有不少漏网之鱼,比如项梁、项羽、张良、魏王豹、田横……这些人在秦末农民战争中成了反秦的中坚力量。

象张良这样大名鼎鼎的睿智之人,都要反秦,为何?用张良自己的话来说,他是看到了秦朝残暴,不得不反。这不过是张良的自我粉饰之言,按照他的说法,好象他很伟大,很无私似的。事实上,全然不是这么一回事。

张良之所以坚决反秦,是因为他祖上“五世韩相”,他家在韩国势力极大,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特权,若是韩国不亡的话,他就可以子承父业,在韩国做大官,出将入相都有可能。事实上,也是如此,张良十六七岁时就在韩国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因为他家族的势力,他能够参与韩国的中枢,能够向韩王进谏。

就在他春风得意,前程似锦之时,秦军打来了,韩国灭了,他的美梦破碎了,他能不恨秦国吗?后来发生的事就非常有名了,“弟死不葬”,散家财结交豪杰,孤注一掷,行刺秦始皇,遂有“博浪锥”之事。

张良这样睿智之人都要坚决反秦,项梁项羽他们反秦仇秦,又何足怪?

“六国王室、贵族、世家,都要铲除,却不能操之过急,这事要等到扫灭六国之后再来做。”范睢对秦异人的提议深表赞成。

事有缓急轻重,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扫灭列国,一统华夏。至于铲除六国旧贵族、世家豪强,这事可以先缓缓,等到六国灭掉之后再来做。

历史上,秦始皇也是这么干的,先是一边派秦军攻城略地,一边怀柔,不仅不杀六国国君,反而是优待,让他们放心,让天下放心。一旦秦国完成了统一,秦始皇的屠刀就举起了,对六国旧贵族痛下杀手,沉重的打击了六国旧贵族。

“向往大秦之人就是被六国贵族、世家、豪强欺压的国人、庶民、奴隶。”秦异人接着道:“他们做牛做马,苦耕苦作,到头来,却是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倍受贵族豪强的欺压,他们对这些贵族豪强是恨得要命,他们一心向往大秦。我在邯郸黑行时,那些奴隶听说我是秦国王孙,他们大为感慨‘恨不为秦人’,他们央求我买下他们,把他们带到秦国。”

“呵呵。”秦昭王雪白的眉毛一轩,笑道:“大秦国无隶身,一体国人,他们这些奴隶到了秦国,还不成了国人庶民?他们真是好盘算。”

“呵呵!”众人亦笑。

“可是,你们知道吗?邯郸的国人庶民多在骂大秦,骂大秦是虎狼,残暴不仁,你们知道,这是为何吗?”突然之间,秦异人脸色一板,沉声问道,声调有些高,有些尖细。

“这……”这个问题还真把一众人给问住了,张大了嘴难以作答。

“公子以为是何因?”范睢想了想,问道。

“因为大秦的宣扬不力!”秦异人的眉头拧在一起,成一个川字,道:“好的宣扬顶得上十万大军,甚至十数万,数十万!大秦这些年来,只顾着征战,却是没有进行此事,没有大力宣扬,没有把大秦的国策宣扬出去,没有让山东的国人庶民奴隶知晓。”

“宣扬?”一片惊讶声响起,众人的眉头拧着了。

在当时,秦国的宣传很落后,几乎没做。直到秦始皇时期,采纳尉缭的建议,这才收买天下读书人,为秦国背书,大肆宣扬秦国的国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公子之言极是,这是我失职。”范睢明亮的眼睛不住闪烁,站起身,冲秦异人躬身一礼,向秦异人致谢道:“谢公子警醒。”

宣扬本是丞相之事,秦国没有大力宣扬,这是范睢的失职,他此时想来,方觉秦异人之言极是有理,不得不服气。

“丞相言重了,异人不敢当。”秦异人站起身还礼。

“嗯。”秦昭王雪白的眉毛拧在一起,沉吟一阵,重重点头道:“异人所言极是,大秦的确失策了。大秦这些年来注重征战,少有宣扬之事,这事得加紧办。”

秦昭王是明智之人,一被提醒,他就明白过来了。

“诺。”范睢立时领命。

“异人,你以为该如何宣扬?”秦昭王脸上泛着笑容,打量着秦异人,很是欣慰。

“宣扬一事应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山东之人,另一部是对大秦。”秦异人对于此事早有思虑。

“哼。”赢煇冷哼一声,不屑的道:“对大秦有何好宣扬?我们秦人还不知道秦法的好处吗?”

又是他,秦异人颇为不爽了,沉声问道:“我问你:吾辈为何而战?”

“这还用说,当然是是……”赢煇嘴一张,脱口而答,却是越说越小声,到了最后,如同濒死鱼似的张大了嘴,再也没了声息。

吾辈为何而战?

这问题看似很好回答,其实很难回答。

第三十五章 长策惊宇内(下)

不仅赢煇如此,就是秦昭王、范睢、白起他们哪一个不如是?(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秦昭王先是一愣,紧接着就是拧紧了眉头,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是不知从何说起,唯有张大嘴的份。

范睢也是如此,只见他转着一双明亮透着睿智的眼睛不断思索。

白起虎目中精光暴射,不住转眼珠,他也在思索。

“异人,你说说看,吾辈为何而战?”秦昭王总算反应过来,冲秦异人问道。

“是呀。公子,吾辈为何而战?”一众人越品这问题,越觉得有理。

秦异人眉头一轩,沉吟着道:“山东之地骂大秦是虎狼,骂大秦攻打山东是残暴之行,是为了满足君上的私欲,是君上为了拥有更大的权势,蹂躏天下……”

“这是放屁!”这种诬蔑的话秦昭王是知道的,让他很是生气,竟然暴了粗口,恨恨的道:“寡人宵衣旰食,勤于政事,为的是扫灭列国,一统华夏,结束数百年的战乱,还天下安宁,让国人庶民有饭吃有衣穿,不是为了寡人的私欲,更不是寡人要拥有更大的权势。”

自从周天子失德,天下大乱之后,无数的仁人志士都在为结束战乱,还天下安宁而奔走,而呐喊,甚至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主张。

山东之地骂秦国是为了私欲,为了拥有更大的权势,是为了蹂躏天下,这是睁眼说瞎话。

这种瞎话不仅在当时大有市场,很多人在骂秦国,就是后世也是不乏其人,把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战乱,还天下安宁的伟大功业骂得一文不值,仿佛那是世上最为恶毒之事似的。

他们忘了一点:若秦始皇是为了一己之私,是为了更大的权势,为了蹂躏天下,为何会有那么多英雄豪杰甘愿为秦始皇驱使,出生入死,抛头洒热血,在所不计?

秦异人颇有点儿意外,他没有想到秦昭王竟然也有粗俗的一面,转念一想,这更近乎情理,秦王也是人,也有愤怒,爆粗口更有人情味。

“……他们当然是胡说八道,信口开河,在诬蔑大秦。不过,如此想的必是大有人在,是以,宣扬就特别重要了。宣扬得好,让人们不再这么想,他们就会出力。”秦异人眉头一轩,声调转高,道:“大秦富足,国人庶民安居乐业,他们有饭吃,有衣穿,却要征战沙场,扫灭六国,我们就要给他们讲清楚,为何要这么做?你们想想,征战沙场那是玩命的事儿,要抛头,洒热血,一个不好,就会死在沙场上。放着好日子不过,却要玩命,这种事儿谁愿意?若是没有一个正当的、让大秦的国人庶民心甘情愿如此做的理,将士难以用命!”

“好!采!”白起双手轻击,大声喝采,一双虎目中精光闪烁。

他是上将军,天才的将领,他当然明白秦异人这话的份量了。

秦国不比山东之地,秦国富足,国人庶民有饭吃,有衣穿,安居乐业,这在战国时代如同天堂般的好日子。放着这样的好日子不过,却要上战场,过着刀头舔血,抛头颅、洒热血的日子,要玩命,没有一个正当的理由,谁愿意干?

这事必须要说明白,要说透,要让秦人明白,性命固然可贵,却还有比性命更加可贵的东西:这就是扫灭六国,一统华夏,还天下安宁,解民于倒悬!

只要说明白了,说透了,秦人就会甘愿赴死,沙场喋血,他们就会斗志昂扬,士气高昂,战意炽烈,那么,秦军的战力将会提升不少,这对于即将进行的统一大战有着莫大的好处。

“有理,有理,很有理!”蒙骜和桓齮击掌赞赏。

“呵呵!”秦昭王笑了,笑得很是欢畅,打量着秦异人,很是欣慰。

范睢没有说话,明亮的眼睛停在秦异人身上,赞赏之意已经非常明显。

“说透了,我们秦人明白吾辈为何而战,他们就会用命,就会拼死力战。”秦异人的话锋一转,道:“不过,光如此还不行,还得向山东之地大力宣扬,要让山东之地知道大秦征战天下,扫灭列国,一统华夏,结束数百年的战乱,还天下安宁,会给他们带去何种好处?”

好处这话虽然是赤裸裸的功利,让人不太喜欢,却是实打实的。

因为,国人庶民,他们要吃饭要穿衣,要养家糊口。若是秦国能给他们带来实际的好处,让他们安居乐业,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他们就会奉公守法,不会反对秦国。不仅不会反对,反而还会帮助秦国,还会盼着秦国早点打来。

“是人就得吃饭穿衣,就需要粮食,就需要袍衫,这些需求,山东之地不能满足他们。而大秦却能满足他们,会分给他们田地、耕牛、农具,让他们有田可耕,有饭吃,有衣穿,他们就能安居乐业。”秦昭王重重点头,一颗雪白的头颅比起啄米的小鸡还要快:“这事就需要宣扬,把大秦的国策宣扬得天下皆知,要让山东的国人庶民奴隶知晓。只要他们明白大秦能让他们安居乐业,他们就会支持大秦,就会盼望大秦早日打过去,他们就不会再反对大秦。”

说到此处,略一停顿,打量着秦异人,赞扬一句道:“异人,你这几年虽是受尽了折磨,吃尽了苦,却是学了不少,好!”

秦异人的话发人深省,让人不得不服,一众人微微点头,大是赞赏。

太子赢柱看着秦异人,大是欢喜,一张嘴裂到耳根了。秦异人如此抢眼,他也倍有荣焉。

唯有赢煇很是不爽,紧抿着嘴唇,板着一张脸,看都不看秦异人一眼。

“寡人想,这宣扬之事,就需要很多很多透彻的文章,这需要如橼之笔了。”秦昭王扭过头,打量着荀子和公孙龙子,笑道:“说到写文章,非二位莫属了。赢稷斗胆,请二位先生多费心。”

站起身,冲荀子和公孙龙子深深一躬,身子躬成了九十度。

“秦王,不可,万万不可。”荀子和公孙龙子忙站起身还礼,很是激动,道:“我等不习兵道,不谙政务,唯有作文章一事还拿得出手,若是秦王不嫌弃的话,我们愿出力。”

荀子和公孙龙子是当时学术界的泰斗,是两面旗帜,说到写文章,放眼天下间,又有几人比得了他们?秦昭王把这事交给他们,还真是找对人了。

对于二人来说,他们也想为统一天下,还天下安宁出一份力,秦昭王如此礼敬,把这事交给他们,他们大是激动。

司马梗冲秦异人微微一笑,赞许之意现于颜色。

当初,秦异人力主邀请荀子和公孙龙子入秦,他还有些犹豫。如今想来,秦异人此举太有远见了,若当初没有邀请二人入秦,要想找到比二人更加了得的文人,还真的很难。有这两人在,这宣扬的文章就不用担心了。

“秦王,这事不仅要写文章,还要编些歌谣,让人流布天下,让天下人传唱。”荀子眉头一挑,立时出计了。

“宣扬这事要雅欲共赏,华丽的文章不少,市井俚曲同样不能少。”公孙龙子接着道。

“好!采!”秦异人大声喝采。

这两人不愧是名动千古的名士,反应快,很快就想到了如何宣扬。

“还有,这事要大出金帛,让天下的读书人为大秦宣扬。”范睢不愧明智之士,又想到一法。

在当时,没有现代这么多的宣传手段,秦国要想宣扬,收买读书人就必不可少,让他们为秦国背书,是很好的宣扬手段。

“好!采!”众人齐声喝采,大是赞赏范睢之言。

接下来,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为宣扬一事献计献策,气氛非常之好,你一条我一条,一通讨论下来,这宣扬之事就这么搞定了。

“异人,你力主宣扬这事,很好很好。”秦昭王脸上泛着笑容,打量着秦异人,笑道:“你还有要说的么?”

宣扬这一策,非常好,众人打从心里赞赏,这会让秦国减少很多阻力,会减少很多伤亡。这都是秦异人的妙计,他们对秦异人的信心更增数分,闻言之下,目光齐刷刷集中在秦异人身上,睁大眼睛,死盯着秦异人,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就是对秦异人很不爽的赢煇,也是盯着秦异人。

“我还有一想法,不过,这事对丞相多有不敬了。”秦异人扭过头,打量着范睢。

“哦。”这话太让人惊讶了,众人的兴趣被秦异人勾起来了,眼中精光闪烁。

范睢智计高千古,其才智不需要说的,让人服气,听秦异人的话,好象范睢有什么失误似的,要众人不好奇都不成。

最感兴趣的是范睢自己了。范睢的才华不需要说的,人人都得服气。他对自己也挺有信心,曾经说过一句自夸之词,说那些说客无不遇他而屈,由此可见他的自信了。

秦异人竟然要指出他的不到之处,范睢能不惊讶吗?既是惊讶,又是好奇。

范睢冲秦异人一抱拳,道:“公子,请讲。”

秦异人打量着范睢,只见他一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