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皇纪-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异人?不可能,他不懂兵法,他就会耍嘴皮子,他那猪头能想到这等阴毒的主意?”信陵君在秦异人手下吃过大亏,对秦异人是恨之入骨,一提起秦异人,他就是咬牙切齿,把秦异人好一通损。

“我也以为是秦异人的主意。”薛公点点头,剖析道:“王陵虽是了得,号称‘鹰眼狐心’,具有雄鹰一样敏锐的眼光,狐狸一样狡猾的心计,却是难以想出这等良策。蒙骜虽然大局不错,却也想不出来。至于桓齮,一勇之夫罢了,冲锋陷阵是一流,说到智谋就更不行了。秦异人虽然没有从过军,却是智计不凡,多有出人意料之见解,这次设伏,十之八九是他的手笔。”

毛公和薛公是才智之士,才智不凡,剖析得很是见理。

“该死的秦异人,害苦本公子了!”信陵君如同火烧了屁股似的,一蹦老高,口水乱飞,破口大骂:“他抢了本公子的抡材大典,沽名钓誉,靠耍嘴皮子博得天下第一名士的名头;如今,他又把本公子的二十万大军给歼灭了,本公子与他誓不两立,有他无我,有我无他!”

信陵君落到今天这地步,与秦异人息息相关,可以这样说,若不是秦异人,他绝不会象眼下这般走投无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了。

信陵君原本是美名天下传的贤公子,势力极大,可以抗王侯。就是因为秦异人,他一次次的倒霉,到如今,无家可归了,成了流浪公子,他能不恨吗?

不说别的,若不是秦异人从他手里抢走抡材大典,他的声望就会更加了得,他的势力就会更大;若不是秦异人设伏,把他的二十万魏军给全歼了的话,他就是手握重兵,魏王宝座可期。

信陵君眼下的落魄,皆是秦异人所赐,一想起这事,信陵君就是恨得牙根发痒,若是秦异人在这里的话,一定会被信陵君撕着吃了。

“公子,公子。”就在这时,只听一阵急促的蹄声响起,有人策马疾驰而来。

“朱亥?”一听这声音,众人就知道是谁了,除了朱亥不会有别人。

“嗯。”信陵君扭头一瞧,只见朱亥骑着一匹神骏的战马飞驰而来。

把朱亥一打量,虽然说不上神完气足,比起信陵君他们却是好得太多了,至少不象乞丐,一副天下猛士的派头。

朱亥到来,一拉马缰,骏马停了下来,朱亥飞身下马,冲信陵君见礼,道:“朱亥见过公子。”

若是在往昔,信陵君一定会笑呵呵的要他免礼,更有可能执着朱亥的手,很是亲切。如今,却是一双眼睛瞪得滚圆,在朱亥身上死盯着,一语不发。

“公子……”朱亥发愣。

“魏爽呢?他不是与你在一起吗?他人呢?”信陵君沉声喝问。

朱亥脸色一黯,张嘴欲言,却是不知从何说起。

“说!”虽只一个字,却是如同惊雷炸响,震人耳膜,信陵君这一吼非同小可。

“公子,你节哀吧。”朱亥直性子,愣了愣,还是实说了。

“什么?”信陵君如同咆哮的野兽,一声怒吼,眼中如欲喷出火来,手指着朱亥,吼道:“是谁杀了爽儿?是谁?”

魏爽是他的爱子,很得他的欢心,乍闻噩耗,信陵君只觉天旋地转,世界末日降临似的。

“公子……是……异人公子。”朱亥期期艾艾,结巴了半天这才说出来。

“秦异人?”信陵君一声大喝,天摇地动,眼珠子怒突,眼角开裂,鲜血顺着脸颊流下:“是你,一定是你!是你勾结秦异人,害死了爽儿,是不是?你与秦异人早就在勾结,他要招揽你,你有心投他,就把爽儿害死了,做你的进身之阶,是不是?”

朱亥原本是信陵君的心腹门客,很得信陵君的信任,倚为腹心,却是架不住秦异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离间计。在秦异人不间断的离间计下,信陵君对朱亥再也不信任了。上次夺军之时,更是宣之于口。自此以后,尽管朱亥击杀晋鄙,拯救了信陵君,信陵君仍是不信任他。

再有了这事,信陵君所有的不满,所有的不信任全部发作,冲朱亥吼得山响:“你就是一个小人,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本公子错看你了!你吃里扒外,丧尽天良,做出如此不义之事,本公子饶你不得!本公子要用你的头颅,祭奠爽儿在天之灵!”

“呛啷”一声响,信陵君拔出佩剑,脸沉似水,阴森可怖,朝朱亥走去,准备杀掉朱亥。

“公子,不可。”朱亥是侯赢的至交好友,侯赢当然不能让朱亥有事,忙拉住信陵君。

“滚开!”信陵君飞起一脚,把侯赢踢了一个跟斗,手中剑指在侯赢咽喉上,阴森森的道:“侯赢,这事你也有份,是不是?好啊,本公子落魄了,失意了,你们都在算计本公子,是不是?好好好,你们都滚,滚得远远的。”

一个人在落魄中会有让人无法理解的举动,更别说眼下的信陵君是怒火中烧,不论是谁,在他眼里都是要背叛他。

“快走。”侯赢冲朱亥喝道。

朱亥虽是早有心理准备,当这一切成为事实时,仍是大感伤心,跪在地上,冲信陵君叩头,道:“公子,保重!非朱亥弃公子,实是公子疑朱亥,朱亥不得不去!”

“咚咚咚!”三声如同闷雷似的叩头声响起,朱亥额头上起了几个大青包,红通通的。

站起身,朱亥飞身上马,一拍马背,疾驰而去。

朱亥这个信陵君的心腹门客,终于在秦异人的离间计下,离开了信陵君。

第二章 不一样的秦国(一)

车声辚辚,马蹄沓沓,一支队伍快速朝西行进,这是秦异人一行。

自从接到秦昭王的旨意,秦异人就与蒙骜、桓齮一行人上路了。一路上,最为显眼的莫过于秦异人的王车了。

这王车是周穆王的用车,却是落入秦异人之手,经过一番修整,焕然一新,跟新车没多大差别。这王车很是气派,富有霸气,赵姬带着赢政坐在王车里,很是舒适。

一路上,这王车很是吸引眼球,不少人啧啧称赞。

秦异人或骑马,或乘车,倒也逍遥快活。骑马倦了,就进入王车与赵姬幽会,更是逗儿为乐,其乐不可支。若是想骑马了,就骑着骏马,与蒙骜、桓齮、蒙武、黄石公和尉缭高谈阔谈,其乐无穷。

“可惜,没能让乐毅入秦。”秦异人骑在骏马上,与蒙骜他们一道前行,大是惋惜。

乐毅是名动天下的名臣,才智非凡,他治燕燕强,他伐齐齐破,若是能够入秦的话,这对秦国有着莫大的益处。占领邯郸之后,秦异人有心让乐毅前去秦国,前去拜访,乐毅惋拒。秦异人再三相请,乐毅仍是坚持,秦异人只得作罢。

“是啊。”蒙骜也是惋惜,道:“天下智士虽多,如乐毅者却是太少,若是乐毅能入秦的话,那就是太好了。只可惜,他不愿,让人扼腕。”

桓齮点点头,道:“也不全是坏事,廉颇却是应公子之请,重新出山,掌控赵地兵马。有廉颇在,赵国兵马不会乱动,赵地就安稳了许多。”

这次虽然灭了赵国,却是采取的怀柔之策,就是秦异人的那八个字:称臣、割地、赔金、驻军,没有把赵国彻底灭掉。

彻底灭掉赵国,那就是要把赵孝成王迁走、把赵国宗庙毁掉、把赵国王陵挖掉。

这三件事情必须做,却可以缓做,找到时机再做。若是眼下就做,就是操之过急了,会激起事端,赵人必定会反抗,会抗争到底。当然,以秦国的雄厚国力,倒也不拒,只是会打乱秦国的谋划,不划算,能拖一时是一时。

中牟一战,秦军几乎全歼了除齐国之外的六国大军,斩首七十万之众,山东的有生力量几乎被秦国摧毁了,也就是说,山东之地再也没有抵抗秦国东进的力量了。

只要秦国抓住这一良机,大举东进,三五年间,秦国就会占领大片大片的土地城池,得半壁江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若是因为赵地生乱,而节外生枝,打乱了谋划,那就太不划算了。

再说了,若是彻底灭掉赵国的话,这会让韩魏燕齐楚五国死拼到底,这对即将大举东进的秦国极为不利。可以想象一下,连老祖宗的坟墓都保不住了,谁能不狠狠拼一把?

骑劫当年取代乐毅之后,干了一件蠢得不能再蠢的蠢事,那就是他中了田单之计,把即墨人的祖坟给挖了,这激起了即墨人的愤怒,无不愿死拼到底,这是田单能够复齐的一个重要原因。

若是秦国把赵国的宗庙毁了,祖坟挖了,这一定会警醒另外五国,他们一定会死拼到底,这会让秦国付出高昂的代价。

正是因为考虑到此点,秦国这次采取怀柔之策,对赵孝成王大加安抚,不动赵国的祖坟、宗庙,还让赵孝成王住在邯郸。这旨意一下,赵人大是感激,对秦国的仇恨之心大去。

依赵人想来,秦赵死仇,秦国灭了赵国,必然是百般凌辱。然而,出乎他们意外的是,秦国怀柔,很是宽宏大度,这要让赵人不感激都不行。

当然,要想让赵地稳当,不至于生乱,还需要一个能镇得住的人主持事务。

这人非廉颇莫属!

秦异人去拜访廉颇,痛下说词,费了老大功夫,终于说动了廉颇,廉颇重新掌握赵国军队。

廉颇的威望在那里,他出来主持军务,这对秦国有莫大的帮助,可以减少很多阻力,这算是一个天大的收获。

“可惜,我没有追上项燕,让他逃掉了。这都怨我,没能杀掉他。”蒙骜摇摇头,很是惋惜。

项燕是一员良将,他谋划甚多甚当,若他的对手不是秦军的话,很可能成功。即使如此,此人也不能小视,应当斩草除根。正是如此想,蒙骜率军追杀项燕,一直追杀了千里,数次差点干掉项燕,最终还是让他逃了。

“蒙将军不消自责。”秦异人笑道:“象项燕这样的良将,足智多谋,要想杀掉他,谈何容易。”

项燕的才智不凡,要想追杀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点蒙骜深有体会。他几次差点杀掉项燕,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不为别的,只是因为项燕总是有急智,能想到化解危机的办法,这才让他逃走。

尽管如此,项燕引以为傲的江东子弟兵是伤亡惨重,能回到楚国的不过三两百人,其余的全死了。没有了这些江东子弟兵,项燕的日子难过了,项氏的日子难过。

中牟一战,秦军取得了天大的胜利,却也有遗憾,最大的遗憾就是让五国之军的一手谋划者项燕逃掉。其次,春申君和平原君都逃掉了。

平原君不知所踪,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他当然不敢回赵国,回赵国那是送死,他肯定是在别的地方躲起来了。

平原君虽然逃过一劫,却是成了丧家之犬,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了,以后再追杀他就是了。

一路上谈谈说说,倒也有趣,很快就离函谷关很近了,尉缭和黄石公向秦异人告辞。

“异人公子,我要游历天下,著成兵书,就不随公子入秦了,就此别过。”尉缭冲秦异人抱拳见礼。

尉缭的才智不凡,很得秦异人赞赏,一直把他视为腹心。尉缭也有心追随秦异人,不过,他有一件难以放下的事,那就是著兵书。

《尉缭子》一书,不是尉缭一个人写就,而是集中尉氏四代人的努力。包括尉缭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在内,已历三代了。凝聚了三代人的心血,尉缭无论如何也要写成。

若是不能写成的话,那就是愧对祖先了。

秦异人很想让尉缭随他入秦,也知道这太强人所难了,笑道:“既如此,我就祝你早日写就兵书。到那时,你就来找本公子。”

“公子放心,这不消说。”尉缭对秦异人大是佩服,若他真要找一明主,舍秦异人其谁欤?

“还有,秘兵之事,还请你多费心。”秦异人笑道。

“公子放心吧,我一边写兵书,一边打理秘兵,不会有事。”尉缭信心十足。

“公子,我就不随你入秦了。”黄石公也来告辞。

“嗯。”秦异人大是意外,道:“黄石公,你为何不入秦?”

黄石公很得秦异人器重,他才智不凡,是秦异人的左右手,按理说,他会随秦异人入秦。然而,他却来告辞,秦异人还真是想不明白。

“公子,黄石也想随公子入秦。”黄石公脸上泛着笑容,解释道:“然而,公子你是知道的,中牟一战,秦国大获全胜,山东之地再无与秦抗衡之力,只要秦军大举东进,一定会夺取半壁江山。秦军眼下休整,是因为师出数月,兵老师疲,不得不休整。一旦开战,必是需要大量的消息,我这是提前做好准备,趁着秦军休整期间,大举搜集消息。”

《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话很好的说明了情报的重要性,黄石公深谋远虑,提前搜集情报,为秦军东进做好准备,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

“嗯。”秦异人重重点头,大是赞赏。

“要是我没料错的话,公子此次回秦,必然会深得秦王赏识。公子来年还会随军出征,若我能搜集到有用的消息,这对公子有着莫大的好处。”黄石公笑着道。

如今的秦异人早已不是当年被逼前去邯郸做人质的那个秦异人了,他已经名动天下。抡材大典上,秦异人大放异采,成为天下第一名士,名动天下,为人所重;邯郸之战,他小露锋芒,让秦军在城上跑马,让人震惊;出计伏击信陵君,干脆利索的干掉二十万魏军;策反后胜,一举全歼韩赵燕楚四国之军……

更有灭赵的大功,秦异人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他挟如此大功还国,若是秦昭王还不重用他,还不赏识他,那就是瞎了眼。

不敢说百分百,至少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可能性,秦异人会成为秦王的继承人,秦昭王会全力栽培他。要栽培他,让他来年随军出战就是必然了。

秦异人随军出征,若是掌握了大量的情报,这好处不需要说的。

黄石公这是深谋远虑,一切为秦异人着想。

“鞠躬尽瘁!”秦异人想到这四个字,心里暖暖的,大是感动,冲黄石公抱拳一礼,道:“那就有劳了。”

“公子,保重!”黄石公和尉缭抱拳行礼,飞身上马,带着一队人疾驰而去。

望着二人的背影,秦异人既是欢喜,又是不舍。他欢喜的是,他能得到这两人的忠心,能有这两人效忠,还愁大事不成?不舍的是,这两人与他既是主从,又是好友,没有二人随在身边,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直到二人的背影消失,秦异人这才一拉马缰,朝函谷关行去。

丞谷关是一座雄关,城高垣厚,很是坚固。

函谷关是秦国与山东联系的必经之地,很是热闹,车来车往。不计其数的车水马龙,汇成一条条长龙,一眼望不到头。

秦异人他们进了函谷关,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一个与秦异人想象中大为不同的秦国展现在秦异人面前。

第二章 不一样的秦国(二)

一提起秦国,人们就会想到秦始皇。一想到秦始皇,就会想统一六国,然后就是“暴君”这个词。

人们就会骂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暴君,他残暴不仁,兴虎狼之师,扫灭六国,毁人宗庙,挖人祖坟,修长城、阿房宫,焚书坑儒,不恤民力……

这种骂名是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起,一直骂到现在,依然还有很多人在骂,就是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也是把秦始皇归入了暴君的行列。

秦异人在邯郸生活了数载,对山东之人的谩骂之词再清楚不过了,在山东之人眼里,秦国就是虎狼,就是残暴的象征……要多恶毒有多恶毒。

然而,当秦异人踏上秦国的土地,回到秦国之时,亲眼见到秦国,方才知道山东之人的骂词是多么的荒谬,方才知道后人骂秦国为虎狼、残暴不仁是多么的无知。

不说别的,光说函谷关,就是让人耳目一新。街道整洁,秩序井然,没有丝毫乱象。放眼一瞧,每隔一定距离,就有倾倒垃圾的地方,那里有着明显的标志。

倒垃圾这种事情在山东人眼里,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连鸡毛蒜皮都算不上,压根儿就不会注意。就算是邯郸,这个山东的核心城池,在最初的时候也是以脏臭闻名天下,牛马粪在街矍上随处可见,直到赵武灵王革新,推行新法,邯郸的面貌才有所改观。即使如此,因为山东人的恶俗,不注意这些事情,仍是有人乱倒垃圾。

在秦国就不行,倒垃堆也是列入了秦法的,不到指定地方倒垃圾,那属于犯罪,要被割鼻子。山东之地因此而指责秦法苛暴,这是秦国残暴不仁的明证。

然而,以秦异人所见,函谷关整洁异常,若有秦人要倒垃圾,就会去指定的地方,没人敢乱倒,除非他不想要鼻子了。

“那人,那人……”就在秦异人沉吟之际,只听赵姬的惊呼声响起。

原来是赵姬还没有到过秦国,很是好奇,一听说到了函谷关,就掀起窗帘,四处打量,只见一个没有鼻子的男子正快步而来,她大是诧异。

秦异人一打量,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出现在脑海:无鼻之丑!

鼻子看上去并不重要,可是,若是没了鼻子,还真的很丑。这人的鼻子被割掉了,五官不全,很是难看。

“年轻人,瞧你这身装扮,就知道你不是秦人,是山东来的士子吧?”这个中年男子瓮声瓮气的,却是脸上泛着笑容。

“是呀。我是山东的读书人,听说秦国举贤任能,就来投奔秦国了。”秦异人顺着他的话往下说,还夹杂了几句邯郸方言,就更象了。

“呵呵。”这人发出一阵畅笑声,却是因为没有鼻子不太好听,如同嗡嗡闹的蜜蜂:“年轻人,你来秦国是来对了。到秦国为官,你不必看上官的脸色,不用讨好上官,只需要你踏实肯干,把事儿做好就成。”

“你这鼻子是犯了秦法吧?你怎生为秦国说话呢?”赵姬颇有些好奇,眨巴着妙目问道。

“我?夫人莫要见笑了,这都是我自己的不是。”这个男子重重摇头,道:“秦法写得明白,我们人人会背,人人会解,我却是想偷懒,倒灰时没有去那里,这是犯了秦法,被割了鼻子。”

山东之地指责秦法苛暴,说那不是人能遵守的律法,然而秦人却是称便,为何?

因为秦法不是写在条文上,而是印在秦人的脑海里,人人都弄得明白。为此,秦国专门设立了相应的“法官”,为秦人讲解律法。

在秦国,律法不能乱讲,若是讲错了,让人犯了罪,那么“法官”就在承受这后果,犯人犯的是什么罪,“法官”就要承担什么样的罪名。而犯罪之人,却是不用负责。

可以想想一下,若是现代那些信口开河的那么律师们,要是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