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他应变及时拾回性命,盔上红缨却为羽箭射下,落于尘埃。
城楼上秦军响起一片叫好,均赞李将军神技。李由却惋惜道:“可惜,未能射死这厮,报那日被围丧师之仇。”
吴广见军心已乱,锐气尽失,只好下令鸣金收兵。
回到大帐,邓锐羞愧道:“末将有负大王厚望,今日一战,未能拿下荥阳,反折损了不少兵马和攻城的战械。”
吴广宽慰道:“邓将军毋须自责,我也未有想到那李由还藏有火箭这般利器。”
便有大将田藏道:“那荥阳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城中积粮甚多,我军为之奈何?”
吴广目光投向韩淮楚,问道:“韩将军乃纵横家高弟,有何妙计破城?”
韩淮楚略一寻思,说道:“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若能让此城不攻自破,方为上策。”
此言一出,便遭来田藏一顿喝斥:“你一个小小参将懂个什么?那李由乃是秦国丞相李斯之子,又官拜郡守食秦之禄,怎会不誓死守城。想让此城不攻自破,怕是异想天开。”
吴广一摆手,说道:“田将军休要激动,请让韩将军将话说完。”
韩淮楚便接着言道:“不错,那李由乃是秦国丞相之子。有这种身份,定会誓死守城。但事无常势,水无常形,说不定我们正可拿李由是李斯之子的身份,大作文章。”
吴广闻言,炯目霍然一睁,说道:“韩将军请明言。”韩淮楚环顾四周,说道:“法不传六耳。待末将私下,向王爷细细道来。”
于是吴广便遣散众将,宣韩淮楚单独入内帐,问道:“韩将军,有何妙计攻破荥阳?”
韩淮楚奏道:“听说秦国郎中令赵高和丞相李斯为争权夺利而不睦,吴王何不派出细作遣赴咸阳,广布流言说李由欲背叛朝廷,自立为王,已和我军密谋,要瓜分他羸秦的江山?那赵高若然得知,必拿此为把柄问罪与李斯。至时消息传入李由之耳,李由定不会为秦国死战。如此可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荥阳。”
吴广犹豫道:“空口无凭,恐秦廷不会相信李由会反。”韩淮楚想了一想,计上心来,说道:“这般,这般——”
※※※
荥阳城内,郡守李由正在书房挥毫赋诗。
李由本是文武全才。家学渊源,他从小便有名士授以诗书礼乐各般技艺。十三岁时,便以才学闻名咸阳,文章华美瑰丽,汪洋恣肆。又写得一手好小篆,是以其墨宝一经流出,便为豪门富室争相竞价争购,珍藏于府中,引以为传家之宝。
长大一点,李由便觉得耍笔杆子不过瘾,又想学习武功兵法。李斯便让他投师于老将王翦,学了三年。有王翦这等名将指点,李由又天资聪颖,遂习得一身好武功,通晓兵事。经李斯的众位学生保奏,被秦廷派到三川郡做了首席长官。可谓年轻有为,春风得意。
前番和吴广恶战两场,李由均告得胜。后来一时骄躁轻敌,陷入义军重围,折损了五千军马。幸而力战得脱,逃回荥阳城里,便闭关固守,不再和吴广交战。
昨日又略展武略,用火箭破了吴广的攻城战械,让敌军怯战自退,不由甚感欣慰。一时意兴遄飞,挥毫赋词起来。
忽有军士来报,云反贼军中派出使者,领了秦军战俘要来纳还,并送美酒十坛,肥牛十口,现正在城墙之下,不知是否放他进来。
“那反贼和我军誓不两立,怎会纳还俘虏,还赠我美酒肥牛?”李由闻言十分纳闷。
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
荥阳城里秦军,有半数乃是李由从崤函以西带来的土生土长的秦人。前日和吴广交战兵败,便有不少俘虏落入反贼手中。那秦人多不愿意从贼,一直关押羁留于吴广的大营之中。
李由心里虽恐有诈,但又不愿放过这等好事,便道:“用吊篮将那人和俘虏,还有美酒肥牛一一吊进来,千万不得打开城门让贼兵趁机攻入。末了让那使者到此见我,且看他有何话说。”
城中虽说粮草丰富,可坚守数月,囤积的肉食却日渐消耗。有此美酒肥牛,众将士可打打牙祭,慰劳慰劳他们连番恶战的辛苦了。
※※※
来人穿着儒衫,风姿俊雅,正是男猪脚韩淮楚。
李由得了美酒肥牛,又被义军归还了俘虏,此番也不得不客套起来。便问道:“来者何人?”韩淮楚对道:“假王帐下参将,淮阴韩信。”
李由闻韩信之名,不由耸然动容:“原来你便是龙武坡大败我秦廷上将军蒙毅的韩信!”
那蒙毅乃是秦国本土派的首脑。而李由之父李斯,却是外来户的领袖。李由虽身为李斯之子,对那战无不胜的蒙毅心底里却十分钦敬。蒙毅兵败龙武坡,消息传入李由耳中,他犹不能相信。而今日这传闻中的击败蒙毅的义军统帅,就站在自己眼前。
韩淮楚淡淡道:“正是在下。”
李由说道:“以将军之才,那逆贼陈胜只授了你一个小小的参将。何如归顺我大秦,李某保奏你在我们秦廷为官,胜于在贼兵中做一个小小参将。”
“你自己都不知道护不护得了身家性命,还要保奏小生!”韩淮楚心里暗笑,脸上却不露声色,说道:“人各有志,多谢将军好意。韩某志在铲取暴秦,岂会入仕秦廷,助纣为虐?”
李由见说服不了韩信,遂罢。便问道:“现你我两军势同水火,你军为何肯纳还我俘虏,又赠以美酒肥牛?”韩淮楚不紧不慢道:“假王虽与将军决战沙场,却对将军甚是钦敬。念到这些俘虏也是穷苦百姓,既然不愿降我义军,留之无益,不如送还将军。”他顿了一顿,又道:“假王念及守城军士辛苦,特赠美酒肥牛,犒劳城中将士。”
李由狐疑道:“犒劳我军军士?呵呵,这美酒里面莫不是下了毒?”韩淮楚淡笑道:“将军如不相信,可否让韩某品尝美酒一试?”李由哈哈一笑,说道:“本座多虑了。”韩淮楚叹道:“假王一片善心,想不到却遭人猜忌。”
李由说道:“假王的好意,本座心领了。不知吴广还有什么话说?”
韩淮楚便道:“假王闻得将军文采出人,写得一手好字,赋得一手好辞,想恳求将军赐墨宝一帧。”
“吴广这泥腿子费如此周折,原来是想得我的墨宝。”李由心道原来如此,不由面现得色道:“泥腿子也知本座之名?”韩淮楚满脸笑容,恭唯道:“将军之名,世人哪有不知?只因听说将军墨宝千金难求,还不知将军能否赏脸?”
李由问道:“你们假王也附庸风雅,喜爱辞赋么?”韩淮楚答道:“假王以前只是一个佃农,自是无须学文。如今身为统率十万大军的王爷,便喜好文章起来,正请了几个儒士教他学文呢。”
李由“哦”了一声,不由放下心来,不再怀疑,说道:“如此听来,甚是有理。”
他被韩淮楚一番恭唯,说得心情大爽,又蒙吴广赠酒馈牛,纳还战俘,只有以墨宝来还这个人情。便拿起一帛,挥毫泼墨,写下一帧辞赋。
韩淮楚接过帛,朗声诵读,连道:“妙文!妙文!将军果真是文韬武略,不可多得的将才。”李由飘飘然道:“代我向你们假王问好,恕本座在沙场上不能相让啊,哈哈。”
韩淮楚遂告辞,返回吴广营中。
吴广得到李由墨宝,立即用那李由赠给的辞赋,让儒门高手利苍临摩李由的笔迹,伪造了一封李由和义军往来的书信,派细作送往咸阳,上下打点,直递到郎中令赵高手中。
可怜那李由若知他精心挥毫书写的辞赋,不是被吴广拿作欣赏,而是派于如此用处,恐怕会气得吐血三升。
※※※
夜幕之中,一双双眼睛紧盯着城门。
吴广攻城之举,并未因派出细作入咸阳行反间之计而停歇。有大将田藏献计,令人在地底挖掘隧道,直通城内,乘敌不备攻入荥阳。吴广遂纳其计。
那隧道从吴广营中起,众士卒轮番连日赶工,挖了半个月,终于通达城下。
这一日,田藏亲领部属乘夜潜入隧道,一路匍伏前进,来到隧道末端。
而吴广大军,早已埋伏在城外,藏身草丛之中,直等田藏钻入城中,夺了城门,大军一拥而进,杀他个落花流水。
蓦然间听见城内一阵呐喊:“杀!”四下里火光烛天,照得城墙内一片透亮。
吴广暗道,“不好!秦军早有防备,田将军恐怕有失!”
只听城内哀嚎连天,显是从隧道里先爬出的义军,已被秦军狙杀。
吴广急忙回营。未几,有狼狈逃回的士卒从义军营中的地洞口爬出。吴广急问道:“田将军现下如何?”
浑身浴血的田藏从隧道口钻了出来,骂道:“那李由好生奸诈,已获悉我军军机,早派人埋伏在城墙之下。若不是我军士卒的尸首塞满地道,末将这条命恐怕不保。”
吴广叹道:“想是我军连日大动干戈挖掘地道,走漏了消息,被秦军察觉了,致有今日之败。只是可惜折了这帮兄弟的性命。”遂罢兵不提。
※※※
话分两头。再说吴广送往咸阳城中的那封书信,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咸阳秦廷的一场政治风波。
郎中令赵高得到书信,大喜,如获至宝。也不辨别真伪,便向秦二世胡亥奏报:“当日在博浪沙丘密谋,丞相李斯和臣均拥立有功。陛下如今坐上龙椅贵为天子,臣也平步青云升任郎中令,只有丞相李斯未有加封,想必他盼陛下与他裂地封王,而陛下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故而心生怨恨。今有物证证明其子三川郡守李由和反贼暗有文书往来,欲与反贼勾结,想共取关中,瓜分我大秦江山。陛下须速速将他拿下治以重罪。”
胡亥闻说龙颜大怒,便将李斯下狱,使狱吏审其罪。李斯在狱中不服,上书胡亥自表功绩,让胡亥查明李由谋反之事真伪。
那书自然到不了胡亥手中,而是落到赵高手里。
“阶下之囚有何资格上书天子?”赵高轻蔑地将李斯那辩状付之一烛。
唯恐夜长梦多,赵高遣门客数名假扮作御史、侍中及皇帝特使,轮流提审李斯。李斯若以实情答之,即立遭杖击。直把这文弱书生打得皮肉开裂,体无完肤。久而久之,李斯耐刑不过,只得依言招供。此时赵高认为时机成熟,鼓动胡亥派人提审李斯。李斯还以为和以前审讯相同,来人仍是赵高所派,不敢再讲真话,只是伏罪。
特使将李斯供词呈报胡亥,胡亥居然大喜,说道:“朕若非赵爱卿,几乎为丞相所卖。”遂定李斯受五刑,腰劫于咸阳街头,并夷李斯三族。
李斯与其次子俱被捆绑,押至曹市。李斯和儿子报头痛哭道:“我想和你再牵狗到上蔡东门打猎,都不可能做到了。”
受李斯一案牵连的,还有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赵高诬告他们与李斯合谋反叛,胡亥便将二位重臣拿于狱中。二人不愿受辱,在狱中自杀而亡。
李斯既亡,胡亥便以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均决于赵高,可谓只手遮天。
※※※
这荥阳城中,李由正在坚守城池和吴广苦战。李斯被斩,三族被夷的消息传到了荥阳城内。
李由西望咸阳,泣血叩拜,谓诸将道:“秦廷无道,我父为他秦国呕心沥血,劳苦功高,那胡亥小儿竟听信赵高谗言,致使我父无端被杀。不久朝廷便会派人来拿我李由,李由不愿等死,只有潜身逃亡。现反贼围困此城甚紧,我今一去,诸将或战或降,就自拿主意吧。”遂将印绶悬于堂中,不知去向。
诸将多跟随李由多年,见主将家中无端遭劫,均凉了心。有的便学李由,弃印而去;有的便动了投降义军之心;还有的身受秦廷禄爵,不愿从贼,但见大事已去,只得弃城而去。
留下的众将便商议停当,派遣使者去吴广营中,告投降之意。
吴广闻之大喜,转头赞韩淮楚说道:“韩将军,你这‘攻心为上’真是高明,只略施小计,便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荥阳。”
韩淮楚笑道:“今日功成,末将可回陈城向陈王复命了。”吴广道:“我会亲上奏疏,表呈将军功绩,让陈王重用将军。”
翌日,荥阳城头竖起白旗,城门大开,诸将列队跪于门前,恭迎假王入城。城中百姓连日苦于战火均惊惶失措,但闻得假王执坚披锐,欲伐无道诛除暴秦,均夹道欢迎。
吴广便骑了高头大马,率领义军进驻荥阳。城中百姓燃起爆竹,敲锣打鼓庆祝义军进城,不提。
荥阳城里,本有守卒五万,便有三万愿归降义军,再加吴广本部十万,吴广一部,声威大振。
韩淮楚便和吴广辞别,欲返回陈城向陈胜复命。而利苍被吴广授封,便继续留于军中效力。
第十三章 风起云涌
韩淮楚回到陈城时,战争形势已发生急剧变化。义军主力,便由那陈胜视之为“王子成父”的右将军周文率兵出颖川,聚师二十余万,兵车千乘,一路高歌奏凯拿下颖川,直杀到秦国壁垒函谷关前。
另一支劲旅,由左将军武臣率领,大司徒邵骚为护军,渡白马津北上,经略故赵之地。三晋盟盟主张耳亲赴赵地,联络赵国亡国君臣以作接应。沿途便有原赵国贵族后裔及地方长老纷纷响应,诛杀秦廷长吏,献城来投。一路上不费吹灰之力,攻下赵地十余座城池,聚师十万有余。
韩淮楚的老朋友丐帮帮主吕臣,此时已离开了陈城,随前将军葛婴攻打原楚地九江。
三支劲旅如三柄利箭,从陈城向外辐射开来。秦廷占领的山东六国故地,立即引起了剧烈的动荡。风起云涌,各地豪杰纷纷造反,兴兵反秦。
圣剑门人,以门中第二代弟子田儋为首,纠集原齐地贵族豪强势力,在狄城扯旗造反。那田氏本是齐国王族,在齐地威望甚高,齐人纷纷响应,更有圣剑门弟子相助,短短一月,已尽陷齐地,自立为齐王。
而陈胜派往齐地的大将周市,遭遇到田儋率领的齐军,一战即溃,料不能敌过在齐地势力根深蒂固的田儋,只好引兵退回。
※※※
陈城王宫后花园内,百花齐放,一片葱茏。一座一丈余高的假山,玲珑剔透。假山旁一波小池,涟漪泛碧,浮光跃金。
黄罗伞盖下,张楚王陈胜正穿着一件衮龙便袍,坐在棋桌旁,和棋待诏虞芷雅对奕。
自从墨家弟子引众来投后,众儿郎均被派上了战场。墨侠者精通攻守战械者不乏其人,烽火战场正是他们的用武之地。虞芷雅的兄长虞子期,也随葛婴部去了九江。
独有这旷世佳人虞芷雅,陈胜却别有用心地留在了陈城,美其名曰:战场厮杀是男儿之事,虞姑娘一介女流,怎好抛头露面,在那战场血拼。
他又称颂虞芷雅棋艺高超,云寡人欲向虞姑娘学习棋艺,便降旨封虞芷雅为“棋待诏”之职,随时入宫来为他教棋。
对于这个旷世美殊,陈胜早已垂涎三尺,恨不能立即纳她入宫为妃,据有这身出尘脱俗涎玉沫珠般的娇体。可虞芷雅云:暴秦未除,安知陈王能不能成就大业?待攻下咸阳,伸大利于天下,再作论处。
食色性也。陈胜自幼吃苦,尚未立室。自从立国封王之后,对于美色的渔猎几近疯狂。后宫之内,短短数月已纳美人三十余名,每夜纵情欢娱,通宵达旦,只想将这几十年来未享受的艳福,好好补偿。
但这些庸脂俗粉,又怎及眼前这位佳人?
他欲纳虞芷雅为妃,奈何这美人出言婉拒,令他无计可施。
纵能强得美人之身,而不能收美人之心,又有何趣?
待到右将军周文攻下函谷,直捣咸阳,也不怕她推托了。到时水到渠成,美人身心俱归于寡人,一何快哉!
于是他便借口向虞芷雅学棋,隔三岔五宣她进宫对奕,只为一睹美人殊色,赏心悦目。
※※※
一宫女呈上一盘糕点。那糕点色作杏黄,莹润如脂。陈胜道:“这是膳房特做的菊花粟子酥,虞姑娘且品尝之。”
虞芷雅欠身道:“芷雅乃墨家子弟,食居简朴,多谢陈王美意,芷雅此刻不觉饥饿,暂不欲食。”
对于陈胜的一番心思,虞芷雅早已了然于心。入到宫来,她便处处提防,茶水瓜点滴口不沾,惟恐陈胜在其中动了手脚。
她奉师傅钜子之命,来相助陈胜,铲除暴秦。不料陈胜竟垂涎她的美色,叫她好生为难。
那陈胜的品貌,对比如人中龙凤的韩信是差得太多,嫁与此人为妃非她所愿。
但陈胜已手握数十万大军,拓地千里,成为一方霸主。西征大军,剑锋直指函谷关,眼看便可拿下此关,攻占咸阳。
不知这陈胜,是否真能铲取暴秦,伸大利于天下,成为盖世英雄?如真是那样,自己以身相许也不委屈了。
陈胜见虞芷雅拒食美食,心中悻悻然,“你对寡人倒是处处提防。早晚有一天,叫你心甘情愿投怀送抱。”
正自暗想,忽有内侍来报,云上柱国蔡畅求见。陈胜便宣:“传他进来。”
上柱国蔡畅,本是上蔡名士,深怀韬略。因秦二世不仁,辞官避乱于陈县乡下。陈胜攻占陈城之后,免不了招贤纳士网罗人才,闻得蔡畅贤名,便登门相请。蔡畅初不欲出,陈胜拜请与语道:“公若助我,如齐桓公得仲父也。”蔡畅感恩,便出山相助。被陈胜赐号房君,封上柱国,官同丞相。那战无不胜的右将军周文,便是蔡畅引荐。
蔡畅入内,陈胜停下奕棋,问道:“蔡爱卿入宫有何事启奏?”
蔡畅奏道:“老臣此来,实为禀奏前线战报。”陈胜对于前线战事,甚是关心,便道:“快快说来。”蔡畅道:“前线战事,实是一喜一忧。”陈胜问道:“何喜何忧?”
蔡畅道:“喜的是假王已用参将韩信之计,攻下了荥阳。”
虞芷雅一听“韩信”二字,妙目骤睁,凝神细听。
韩信已去荥阳战场月余,未有任何音讯,此番忽然传来他的消息,虞芷雅是又惊又喜。
陈胜便追问情由。蔡畅说道:“假王纳韩信之计,让韩信入城取得李由手迹,伪造李由和我军私通的文书,入咸阳行反间之计,那奸臣赵高便唆掇秦帝胡亥,将李斯腰斩于市。李由闻讯,弃城而逃。部将献城归降。我军兵不血刃,得了荥阳。”
陈胜喜道:“那韩信果然胸有韬略,不错!确实是难得的帅才,寡人必当重用之。”
虞芷雅闻言,芳心暗喜。
陈胜又突然面现忧色:“这么说来,假王得了荥阳数万守军,手中军力岂不更盛?”
原来陈胜对于一起揭竿造反的吴广一直心怀芥蒂。那吴广虽然看上去忠诚恭敬,可是有“礼贤下士”之名,在军中威望极高。大泽乡起义的一帮老臣,很多是冲吴广而造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