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秦记之我是韩信-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淮楚拿出的训练之法便是“精疲力竭加码法”,今日跑十里,累瘫了条,睡上一觉,明日便要跑十五里,后日的标准是二十里;今天用大刀劈刺一百下,明日便要劈刺一百五十下。

战场厮杀最重技击。韩淮楚在特种部队学的搏击拼刺,在武林高手与战将眼里是不会放在眼里,但对于小兵小卒却是适用得很。昨日韩淮楚给大家演练了一套在特种部队学的东洋刀法,今日又教大家学习了一套五郎八卦棍。在无论是老卒还是新兵中,都大受欢迎,大家学得极感兴趣。

阵法的操练是韩淮楚的强项,自不用说,那实战演习之法也由此得到推广。现在军中又多了项庄,项佗两位虎将,韩淮楚便将季布,项庄分在一组,余樊君,项佗分在另一组,红蓝二军展开步,骑联合军事演习,让他们各出阴谋诡计,狠招毒手,只到消灭对方为止。四人被这种新奇的练兵之法深深吸引,乐此不彼。

要得到士兵的爱戴,首先要关心士兵,与士兵融合在一起。韩淮楚练兵之余,便与大家一锅吃饭,谈天说地,讲一些大家从没听说过的奇闻逸事。

娇艳可人的小妮子项追,便又得到了这支新组建的军队上下一致的喜爱,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公主。

当然,大家对采撷到这位公主芳心的年轻主将韩淮楚羡慕不已。

※※※

这一日,忽从吴中来了一个使者。这使者是新立的楚怀王派来。

原来宋义,吕臣二人奉项梁之命,去遍寻楚王室的后裔。

要说那楚王室后裔还真不好找。只因秦始皇灭楚之后,便要杀戮王室中人,灭了楚人的希望。

流落民间的楚王后裔,一个襄疆被陈胜大将邓宗砍了头,一个景驹又被秦嘉拿人头作了秦军的见面礼。

这年头,楚王后裔更不好寻找了。吕臣与宋义二人,好不容易打听出一个上溯六代的楚王室后裔。

这人藏在南淮浦县,乃楚怀王熊槐之孙熊心,因家境破败,沦为放牧之童。吕臣与宋义找到他时,他年方十五。他俩连忙奉上舆服,将熊心接回见项梁。

项梁见到那熊心大喜,遂行拜谒之礼。范增献计与项梁道:“楚人憎恨秦人,始于楚怀王。项公今立其后,可仍以怀王号之。楚人知其故事,必争先归附,大事可定。”

项梁点头应从,与大众商议,定盱眙为都,刻日拥熊心即位为楚怀王。

于是项梁拥护着新立的国君,去了盱眙。

那盱眙在淮水下游,位于现江苏省洪泽湖畔。项梁选择此地为都,是因会稽离中原太远,对大业有碍。

插播一下原楚怀王熊槐。那熊槐是受了韩淮楚门中前辈精英张仪所骗,竟然头脑发热到秦国与秦昭襄王订立盟约,结果盟约未成,自己竟被扣了下来。秦昭襄王要楚国用土地来换回他们的大王。楚人倒有志气,立了太子为新君,楚怀王归国的希望就成了泡影。他后来从秦国逃脱,去了赵国,偏偏赵人畏惧秦国,把他挡在了国境线上。楚怀王又被秦军抓回,急怒交加,就此病发死在秦国。

因为楚怀王的遭遇让楚人太过悲愤,只到又过了六代君王,楚人仍念念不忘。

现在熊槐的孙子熊心又做了楚怀王,便要封赏有功之臣。

项梁仍为武信君,领上将军,掌领楚国兵权;陈婴为上柱国,封地五县;宋义亦因迎王有功,怀王甚爱,封位为卿子冠军。吕臣也因迎立有功,被复其张楚涓人将军之职。其余文武之辈,皆论功行赏,不必细说。

那使者便告知立国大事,云朝廷变动,代楚怀王嘉勉三军,除此也无紧要之事。

于是韩淮楚令竖起楚字大旗,这支军队便正式改称楚军。

楚国立国,这新楚国不同于秦嘉立的那个,实力强盛几乎成诸侯之首。那刚刚击溃了齐王田假的章邯岂能容有如此强敌出现,便要提兵南下,摧毁这个新生的政权,把这敌人扼杀在摇篮之中。

而项梁见国事方定,兵精粮足,也要完成铲除暴秦的大业,为田氏兄弟复立齐国,为魏公子豹恢复魏国。

项梁便分兵两路。主力大军六万从吴中跨江而来,会同韩淮楚的三万新兵,共计九万,迎战章邯的十二万雄师。封其侄儿项羽为西征军主帅,领军五万西进,攻打陈郡的杨熊。

正是风云再起,双雄聚会。荒冢白骨添多少,几家饮泪几家愁。

※※※

与此同时,那主宰天道的仙界也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话说鸿蒙初开之时,天地间有三盏灵灯,为混沌青莲分化而来。玄都八景宫一盏灯,为太上老君所得;娲皇宫宝莲一盏灯,为女娲娘娘所得;灵鹫山元觉洞一盏灯,被玉虚宫阐教门人燃灯道人得去。

那燃灯道人不入玉虚十二金仙之列,也是鸿蒙出生,得道与原始天尊同时。曾听鸿钧讲道,但并未入室,只是在门外旁听。虽道行低原始一筹,尊原始为师,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在阐教中地位极高,有副教主之称。

他那灵鹫山元觉洞,果然是仙家洞天,世外福地。看怎生景致:

山南有青松碧桧,山北有绿柳红桃。闹聒聒,山禽对语;舞翩翩,仙鹤齐飞。香馥馥,诸花千样色;青冉冉,杂草万般奇。涧下有滔滔绿水,崖前有朵朵祥云。真个是景致非常幽雅处,寂然不见往来人。

这一日,燃灯道人正在元觉洞内凝神打坐,洞中忽偷偷潜进来一条蛊虫。

那蛊虫全身金色,乃金蚕蛊得道成金,身长盈尺。眼极小,嘴却极大几乎占了身子一半。

想那元觉洞乃仙家洞府,自然有金甲看护,力士把守。还有燃灯道人的鹤,鹿二童两位徒弟,也不是吃干饭的,怎会让一条成精的蛊虫溜将进来。

原来那蛊精放了一个屁。那屁奇臭无比,金甲、力士、鹤鹿二童皆被那屁熏昏过去了。

燃灯道人已经入定,没有被熏昏,那样子也与熏昏没有两样。

蛊精一入洞内,便如一阵旋风般朝那盏灵鹫灯扑去,似乎想一口将那混沌至宝吞进肚内。

“扑棱”一声,火苗一涨,那灯刹那间熄灭。蛊虫未吞到那灯芯,却将那罩住灯芯的琉璃盏与一盏灯油都吃了个干净。

原来那灯芯也不是寻常之物,亦修炼成了精。曾在封神一战,下山自图逍遥为王,名曰马善。一身神通,刀斩断头头能即长,降魔杵震散形体能再凝结,三昧真火烧之无咎,且借那三昧真火自在而去,可说是无死无灭之躯。封神一战,无可伤到其者,后由燃灯道人以琉璃盏收得,才自善了。

灯芯知蛊虫要来吃它,哪里能呆得安稳,瞬时离了琉璃盏,化为一三眼白脸大汉。

大汉高喊一声:“何方妖怪,敢偷吃我家琉璃盏?”说话之音声如洪钟。

那蛊虫不敢与灯芯厮斗,只因怕惊醒了正在打坐的燃灯道人。一个转身,化为一道金光,向洞外而去。

灯芯急忙唤醒师尊。燃灯道人得知琉璃盏与灯油皆被偷吃了,又惊又怒,一掌拍醒被臭屁熏昏过去的鹿童,化为一只梅花鹿。他手擎乾坤尺,跨上梅花鹿,望那金光追来。

那蛊虫吃了混沌至宝琉璃盏与灯油,忽然间法力大增,金光快过闪电。饶是燃灯道人鸿蒙得道,把那梅花鹿一味催促,也是追之不及。

但他失了琉璃盏,哪里肯舍。就算追到天边,也要将这蛊精追上,投入鼎炉,重新炼琉璃盏出来。

于是这蛊虫被燃灯道人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直投西方极乐之乡而来。

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灯

却说在西方极乐之乡,这一日,教主准提道人率门下诸弟子赴吠舍离讲演经义,度化世人。

此日乃是毗卢仙当值,镇守七宝林。

毗卢仙结跏趺坐于千叶莲花瓣上。左手安膝,右手轻举,正怀思默想。忽有一道金光,刺眼从天空而来。

毗卢仙睁开慧眼,只见那金光之中,藏有一股妖气。急唤:“夜叉,有妖孽闯入,速速将它擒拿。”

这些夜叉既能吃人又能吃鬼,乃八部天龙中的一部,共有八名,号为“夜叉八大将”,各自名为摩尼跋陀罗,布噜那跋陀罗,半枳迦,沙多祁里,醯摩嚩多,毗洒迦,阿吒嚩迦,半遮罗。

八大将听毗卢仙有命,当即一拥而上,去围堵那妖。

那妖遁光急来,已到七宝林,忽然一个急停,在空中现出原形,却是一个硕大的金蚕蛊。

那金蚕蛊原本只有一尺来长,此刻忽然躯身膨胀到一丈高下。眼珠小小,一张血盆大嘴却占了躯身的一半。张开大嘴,对着当先而来的半遮罗就是一咬。

夜叉本是吃鬼吃人的神,这妖竟然要吞吃夜叉!半遮罗激怒之下,一只如铁叉般的手臂疾刺,直插金蚕蛊的大嘴。

这手臂硬逾精钢,乃是半遮罗以一生法力炼成,便是他的法器。这么势贯长虹的一插,岂不要将金蚕蛊的大嘴捅个血肉模糊。

只见那金蚕蛊不慌不忙,将那编笋般的利牙一错。只听咔嚓一声,半遮罗的一只手已被它咬住。金蚕蛊一个咀嚼,那手便落入了它肚中。

这比精钢还硬的手竟然被这妖怪咬碎,毗卢仙与八大将均大惊失色。十指连心,那手臂又与半遮罗性命相通,顿时半遮罗痛得几欲昏厥过去。

余者齐声呐喊,各施兵器法宝,向金蚕蛊招呼过来。

却见那金蚕蛊身躯一提,已到众神之上,摇着脖子将大嘴左右晃悠,作势来咬。

那八大将已领教过它大嘴的厉害,哪敢冲上前被它当了点心,急忙闪避。场中情状狼狈至极,倒成了不是他们去打杀这怪,而是这怪追着八大将一阵乱咬。

毗卢仙见八大将势危,也不惊惶,将双手四指握紧拇指于掌中作金刚拳,再以右拳握左手食指于当胸,结下大智拳印。

一道佛光宛如实质,“噗”的一声从毗卢仙手中爆开,直兜向那在空中的金蚕蛊。瞬时佛光一片,将金蚕蛊虫从头顶罩住。

想那毗卢仙本是截教门徒,通天教主的亲传弟子,后又受准提道人度化,去了西方朝夕聆听佛门教益,一身法力自然了得。他结下的大智拳印,岂是金蚕蛊这妖物能禁受得住?

金蚕蛊识得厉害不敢硬接,将身躯一坠,瞬时没入地底不见。

祥云瑞霭中,燃灯道人跨梅花鹿追赶而来。一到七宝林中,揖手道:“毗卢道友,可看见一条蛊虫逃到了这里?”

毗卢仙还礼道:“不知道友何故追赶那妖?那妖物是逃到了这里,可他遁地逃走了。”

燃灯道人道声:“不急,待贫道瞧来。”即睁开天眼,看那地下。

燃灯的修行在玉虚十二金仙之上,这天眼自是早就开了。他这天眼,可上窥天庭,下视九幽,纵然那金蚕蛊有遁地之术,也难以遁形。

却说燃灯仔细一瞧,笑出声来:“这厮倒也狡猾,先用遁地之术,这当口又换成了水遁,窜到八德池中去了。且看我神通,逼它出来。”

刹那之间,他手中的乾坤尺发出万道神光,熠熠生辉,如同万道利箭,向八德池中金蚕蛊追去。

这乾坤尺就是万劫金仙也是禁受不住,惶论是一个小妖?毗卢仙见了燃灯的手段,赞道:“乾坤尺果然是你玉虚宫有数的法宝,这妖孽该出来了。”

燃灯微微一笑,说道:“贫道还有二十四粒定海珠没用。”便继续看那池中。忽然神色一变,惊道:“不好,这妖孽进到一个镜子中去了。这镜子是何物,贫道那神光怎穿它不透?”

毗卢仙道:“此乃贫道师尊新近炼出的须弥幻镜,内中困囚着魔帝姬风。不知这镜那妖孽是如何进去的。”燃灯惊异道:“掌教师尊说的须弥幻镜,便是这物?”

“波”的一声,水面分开,跳出一条两尺长的金鳌。那金鳌就势在空中一个翻滚,现出人形,却是一个长须黑面的道人。

这道人本是通天教主座下的乌云仙,在万仙阵一战被准提道人擒来,入了西方一教。

乌云仙当即向燃灯施礼,说道:“贫道在八德池中,看到那妖孽忽然要吞吃师尊的宝镜。忽然之间,宝镜生出一股吸力,将那妖孽摄入了镜中。”

毗卢仙笑道:“此镜能照出人心底,心之所想便境之所生。那蛊虫最是贪吃,能吞吃世间万物。一定是它想到什么好吃的东西,被这镜照将出来,便拿住了它。”

乌云仙道:“这妖孽被镜拿住,岂不是好。”燃灯擂胸道:“话虽如此,可我那灵鹫灯的琉璃盏与灯油皆被那妖孽偷吃了,又怎生找将回来。”

众皆惊道:“竟有这事!”

灵鹫灯本是混沌至宝,它那琉璃盏自然也不是凡品,蕴含了鸿蒙初开时天地间至高无上的灵力。要是把它当补品吃了,恐怕效果会与那黑蚁蚊先吃了龟灵圣母后吃了西方教主十二品莲台中三品然后功力暴涨一般。连那灯油,据说服下也比从八景宫八卦炉里炼出的仙丹效果不知强多少倍。

毗卢仙忽然想到一事,神色一滞:“那魔帝姬风也困在须弥幻镜中,此番这妖孽也进去了,会出什么事端?”乌云仙道:“最好那妖孽将姬风一口吞了,让他魂飞魄散永远都不能出来祸乱世间。”毗卢仙摇头道:“不可能。大师兄有通天的法力,尚且不能吃下那姬风,何况一个小妖。”

燃灯闻言陡然剧震,掐指一算,道声:“不好,不是妖孽将姬风吞吃,而是那魔帝将妖孽变成了补品。”

※※※

须弥幻镜中,须弥山下,魔帝姬风大手抵在金蚕蛊的头颅上,发出桀桀怪笑。

经过几个月日复一日的修炼,姬风的天魔道法已经进展神速。此时的功力,已堪比一位修炼千年的大妖。

对这让他国破家亡,遭受万般屈辱痛苦的“天道”,姬风是切齿痛恨。他时刻想着将天魔道法练到绝顶,震碎这囚禁他的须弥幻镜,杀到仙界,将那一个个道貌岸然的仙人捏碎,踩死。

可惜那须弥幻镜仍然是坚不可摧,他的一身道行离梦想还十分遥远。

今天真是幸运,这须弥幻镜又闯进来一条蛊虫,一个只知贪吃的小妖。

那金蚕蛊一摄入镜中,姬风便感应到了。他也不会不智到凭自身实力与金蚕蛊厮斗,此刻真的打将起来,还不知孰胜孰败。于是他将身藏在暗处,暗自观察那蛊虫。

只见那蛊虫见了漫山遍野的异卉仙果,“嘿咻嘿咻”流出了数尺长的口水,朝一旁鲜果猛扑而去。不一会就风卷残云吃掉一大遍。

姬风神思一动,那一直在他身上的火魂幡瞬时幻成了一枚烂熟欲滴的仙果。此时他功力大进,已能将火魂幡随心所欲地如意变化。

那鲜果便飘到了蛊虫面前。蛊虫果然贪吃得厉害,也不想想这飘来的仙果是如此蹊跷,张嘴便咬。

那鲜果一入到蛊虫腹中,便化为一条精钢锁链,穿入金蚕蛊琵琶骨中。此时它纵有通天的神通,也休想发出分毫。

对于这送上门来的补品,姬风自然是当仁不让,当即运起摄元大法,一滴不露地将金蚕蛊全身功力吸了个精光。那金蚕蛊被他吸干功力,又变成了一尺长。不过这次只剩一张皮,委顿而死。

姬风盘膝危坐,手搭天魔诀,运功来消化这从天而降的补品。

只见他坐着的身躯忽而暴涨,有三丈来长;忽而缩小恢复原状。身旁黑色气流疾旋,利啸不止,脚下风声赫赫,百兽惊避。姬风那一张原来莹白如玉的俊脸变得如紫酱一般,鼻孔处流淌出两串鲜血,好似朱墨。

这般功力暴涨的滋味,可真不好受。一个控制不住,便会肉身爆灭,元神无寄。

过了一炷香的工夫,姬风终于将这横来的功力吸纳入腹,那结成的元婴又涨大了一倍有余。此时此刻,他已能发出号令天下妖魔的“天魔符。”

姬风须髯戟张,指天狂笑:“老天,你把我困在这里,我姬风一样也能与你斗上一斗。我就算出不了这镜,一样也能颠覆你这天道!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声凌厉,如同枭啸。

※※※

却说那燃灯道人,失去了罩灯芯的琉璃盏,懊恼不已。与西方众仙商量,只有等准提归来,再作论处。

忽然有看管八德池的迦楼罗来报,从池底升起一团黑气,冒出水面,在空中凝结成一道道灵符,向九霄云外逸去。

(笔者按:这迦楼罗部乃是八部天龙中的一部,是一种大鸟,即大鹏金翅鸟。)

燃灯道人一望那霄汉中的一道道灵符,脸色大变,惊道:“魔帝已练成天魔符,这天下的妖魔便要蠢蠢欲动了!”

毗卢仙骇然道:“这可如何是好。再这么下去,天下的妖魔都要被魔帝驱使,来与吾仙界为敌!”

那魔界一直蛰伏,不敢公然与主宰世间的仙界为敌,是因为惧于仙界的法力,又没人领头。但如今有魔帝发出号令,公然打出颠覆天道的旗帜,这情况就截然不同。

眼见那黑气从池底冒个不停,云霄中的灵符越积越多,众仙正自惶然,忽有奇香扑鼻而来。

只见慈航道人跨了金毛犼,头顶庆云而来。

那慈航道人跟随准提,去了吠舍离度化世人,忽然只身归来,众皆不解。

慈航道人也不解释,手持一贴,上书“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向那八德池中一投。

只见满池黑气忽然消失。那从池底发出的天魔符,再也不能生出。

慈航就说道:“此间事情师尊尽已知晓。因传经布道不得分身,特命贫道拿此贴阻魔帝再发天魔符。”

燃灯道人道:“可惜已有天魔符发出,这些将被世间妖魔接获,仙人两届便会遭遇大劫。”

慈航笑道:“道友根基深厚,难道还不知此乃天数?”

燃灯道人顿时醒悟,叹道:“原来这一切皆有因缘,只可惜了贫道那琉璃盏。”

慈航便道:“世间一切,皆由这因缘二字。道友今日说出此言,当与我西方结缘。来前尊师让贫道相邀,请道友共赴法会,研论经法,原来也是有因。”

燃灯道人何等道行,顿即彻悟,便欣然与慈航同往吠舍离。

他聆听了准提敷衍的三乘教义后,大彻大悟,遂移驾西方,成了燃灯古佛。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

那天魔符姬风是再也发不出来,但已发出的天魔符被世间一批妖魔接获。

于是妖魔鬼怪齐聚万蛇山,要召开一场颠覆天道大会。欲知有哪些妖魔鬼怪,请继续看下文。

第三十五章 云霄脱困

苗疆万蛇山,万蛇之誉,名至实归。

从万蛇山飘出的腥膻之气,相隔百里均可闻到。附近的居民,禁受不住这股子腥气,早已举家迁走。数百年来,除了寥寥几个苗疆万蛇门门人,就杳无人迹。

那盘踞在光秃秃的大石上,缠绕在树梢上,潜伏在山涧底,昂首于山巅处的一条条毒蛇,成了这里的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