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大抗战-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九江失守”风波戏剧性地结束了。

    张发奎回到原任,已是9月上旬,战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249章 日军攻占黄梅() 
1938年7月19日,华中派遣军第11军指挥官冈村宁次下达了作战命令,江南日军第11军于26日攻占了九江。这时江北日军第2军的稻叶第6师团,正苦战于太湖和宿松之间凉亭河一带,离目的地鄂东黄梅还有一百多里,其间多是小山丘,行进必然缓慢。

    7月18日进至潜山后,因作战伤亡和疾病流行部队减员两千多人,不得不停战休整,直到23日夜里,稻叶四郎召集官佐作战会议,部署24日攻击黄梅。

    先头部队是第11旅团。这支部队因主攻南京突破中华门并大肆凶杀**而臭名天下。旅团长坂井德太郎陪着师团长谷寿夫在满城风雨中回国述职。新接任旅团长今村胜次,率部沿着潜太公路气势汹汹而来。

    26日,今村旅团抵达太湖,离黄梅尚有二十多里。谍报传来:西取黄梅必经的太宿公路、凉亭河镇,已有重兵集结把守。稻叶在电话里斥责今村用兵太慢,令他失望。

    7月23日晚上,在广济县城梅川镇中心小学魁星阁。白崇禧副参谋总长、第五战区代司令长官,召集第4兵团及田家镇要塞师以上将领,部署迫在眉睫的江北阻击战。

    全面抗战使“小诸葛”白崇禧成了中**队中最忙的将领之一。这些天,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因病在武昌东湖疗养。白崇禧风尘奔波于大别山南北八百里战线,掌握23个军60余师,踌躇满志地决心在江北一展须眉。

    白崇禧声音浑宏地说:“根据我们掌握的敌军作战之部署,我军第114、第132、第138、第165、第170师,背靠大别山南麓和长河河谷,沿太宿公路两侧截击来犯之敌。第131、第135师于亭子岭、严恭山一带,配合正面战场,主动牵制敌人。第68军则于江洲至小池一线,阻敌西进。第15师于凉亭河镇作纵深部署,不惜一切代价正面阻击敌人!”

    白崇禧讲到这里,看了看第15师师长汪之斌。

    身材瘦小的汪之斌立即站起来,说:“保卫大武汉,死守六个月!”

    白崇禧笑道:“好样的!作为军人,就要有这种英勇气魄!”

    凉亭河镇位于太宿公路北侧。街北的严恭山、叫雨山两道山岭,由大别山逶迤而来。镇东南约百米处,有一座小山峰叫烽火山。烽火山与严恭山、叫雨山互为犄角,形成天然堡垒。汪之斌将守烽火山的任务交给了3团1营。

    27日清晨,今村旅团接近凉亭河。日军侦知烽火山一带是中**队主阵地。先以飞机投弹扫射,又以大炮进行轰炸。约有15分钟炮火轰击后,烽火山树断草枯,一片灰烬。

    日军进攻开始了。当日军离烽火山一百米左右时,烽火山上中下三层火网同时撒下。日军一片片倒下,进攻受阻。今村胜次狂怒,命令炮兵再次猛轰烽火山,把烽火山夷为平地。

    日军野炮山炮齐发,不多时,便将那座顶部只有二百平方米的山丘,变成了一个黄黄的大土堆。日军又开始进攻了,摇晃着小太阳旗,狂叫着直冲过去。“砰!”突然一声枪响,紧接着大土堆爆炸似地轰响起来。日军受到突然袭击,进攻又遭失败了。

    今村再次命令炮兵:“给我把那个土疙瘩从地球上抹掉!”

    这次炮轰后,烽火山矮了许多,山上万籁肃静,鸦雀无声。日军以为中国士兵全被轰炸死了,便放心大胆地往前冲。“杀!”突然一声大吼,枪弹手榴弹齐发。日军又一片片倒下。“冲啊!”中国士兵从纵深掩体中跳出来,持着刀枪扑向敌群,展开惨烈的肉搏战。

    严恭山第135师得知第15师吃紧,急令805团发起反冲击,以助第15师攻势。日军在中**队猛攻下伤亡惨重,从血战中败退下来。烽火山中**队连夜加固工事,以备再战。

    28日激战一天,汪之斌第15师在第131师和135师有力配合下,烽火山岿然屹立。今村胜次没能越雷池一步。师团长稻叶四郎再也忍耐不住了。30日清晨发动攻势前,命令“王牌”第36旅团投入战斗,协助第11旅团务必攻下烽火山。第36旅团长牛岛满,是第6师团屠杀南京后,惟一仍留在第6师团的高级将领,有名的杀人魔王。

    这一场血战,烽火山上中国勇士们全都刺刀见红,也全都倒下了,从营长到士兵在与日寇厮杀中全部战死。五百名英雄之血,使烽火山为之变色。稻叶沿途经过大小二百多次战斗,直到8月2日才接近黄梅。但又遭到覃连芳第84军在大洋庙山口的顽强抵抗,刘汝明第68军在双河口、柘林铺、渡河桥、苦竹桥及黄梅城郊下河桥、鲍家山等地的阻击,进入黄梅城内又是一场激烈巷战。稻叶在沿江舰队配合下倾注全力,8月4日终于攻占了黄梅城。攻占黄梅后第6师团暂时休整。

    冈村宁次第11军攻占九江、黄梅,进攻武汉第一期作战(准备阶段),至此结束。

第250章 保卫武汉作战计划() 
蒋介石于九江失守当天(7月26日),分别致电第五战区白崇禧和第九战区陈诚。

    致白崇禧电报内容是:“(1)敌已于25日陷九江及小池口,有沿长江两岸突进之企图。(2)广济阵地与田家镇要塞相联系,极为重要,应置重点于该地,集结兵力,纵深配备。(3)太湖、宿松、黄梅据点,仅以必要各一部守备,为攻势的支撑即可,应以主力机动使用,由北方向南侧击敌人。(4)刘汝明两师分散于黄梅、宿松、广济广大地域,处处薄弱,殊感危险,希适当集结使用于广济阵地为盼。(5)广济以东山地万一发生破绽,亦无关系,惟广济阵地必须固守。”

    致陈诚电报内容是:“决在德安、瑞昌一带与敌决战,但张家山阵地须固守,掩护大军开进。”并对薛岳和张发奎两兵团的兵力部署作了具体安排。

    7月31日,军委会调张发奎去武汉受审,电令“南浔方面自即日起由薛(岳)吴(奇伟)两总司令负责”,从此南浔路方面即归第1兵团总司令薛岳指挥。因日军航空兵基地和前进机场已接近武汉,大批敌机多次轰炸武汉(仅7月19日一天,武汉民众就伤亡一千余人),而且武汉大战迫在眉睫,于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于8月1日明令:中央党部及政府各院、部、会驻武汉办事处,限期迁往重庆。8月3日,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政治部又发表文告,劝导武汉民众疏散,撤离三镇。

    第九战区当时判断:日军将以一部兵力对南浔路方面采取攻势,以主力由九江向瑞昌方面采取攻势,目的在于侵占瑞昌、田家镇、富池口沿江要地,在海、空军配合下溯江西进,直取武汉。因而决定以一部兵力配置沿江各要点及南浔路,主力控置于德安、瑞昌以西及南昌附近地区,从侧翼攻击深入日军。以第1兵团担任南浔路正面防御,屏障南昌,侧击西进日军;第2兵团担任瑞昌一带作战任务,保卫武汉,并掩护南浔正面的左侧翼。据此,8月5日拟订了《第九战区武汉会战作战计划》。

    8月6日,****主席**及中央总书记张闻天等,致电在武汉的周恩来、叶剑英等**代表,指出有关保卫武汉的方针。

    电文说:“保卫武汉,重在发动民众,军事则重在袭击敌人侧后,迟滞敌进,争取时间,务须避免不利的决战,至事实上不可守时,不惜断然放弃之。因目前许多军队的战斗力远不如前,若再损失过大,将增加各将领对蒋(介石)之不满,投降派与割据派起而乘之,有影响蒋的地位及继续抗战之虞。在抗战过程中巩固蒋之地位,坚持抗战,坚决打击投降派,应是我们的总方针。而军队力量之保存,是执行此方针之基础。”

    周恩来等据此向蒋介石等军委会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保卫武汉的建议。

    8月23日,军委会得到上海发来的情报,知日军第11军主力将在攻占瑞昌后溯江西进,并将经阳新进攻咸宁;其海军将竭力打通武穴方面水路,以掩护其陆军在武穴南北岸登陆。

    8月24日,瑞昌失陷。军委会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决定令第一线部队竭力迟滞当面日军;自后方调集重兵至鄂南地区,以增强该方面战斗力,实施纵深配备,阻遏日军攻势。据此拟订了《保卫武汉作战计划》。

    日军攻占瑞昌后,战斗已发展到武汉核心地区,但日本海军溯江西进部队,因受沿岸炮火袭击和江上水雷困扰,进展极为缓慢。军委会根据当时战局,于9月上旬,拟订了《武汉会战方针目的及策略指导》,经蒋介石批准后,作为今后指导武汉会战的基本准则。

第251章 日军下达攻汉命令() 
日军占领九江后,即以此作为前进基地,积极进行进攻武汉的准备。一方面以一部兵力扩大集结地域,并加紧向九江、合肥地区集中兵力;一方面以陆、海军航空兵近400架飞机,连续轰炸武汉、南昌、长沙等战略要地和空军基地,并寻找中国空军及苏联空军志愿队进行空战,企图夺取武汉地区制空权,为进攻武汉创造有利形势。

    为了使陆、海军航空兵协同作战,“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和“中国方面舰队”司令官及川古志郎于7月底商定,陆、海军航空兵共同打击中国空军和轰炸中国各战略要地;但陆军航空兵主要支援第11军和第2军的陆上作战,海军航空兵主要支援“中国方面舰队”及与其协同的陆军溯江进攻作战。

    8月中旬,日军第2军已有第10、第13两个师团集结于合肥地区,第11军已有四个师团、一个旅团集结于九江地区。其中第6师团在黄梅附近,第106师团在九江以南的沙河、南昌铺以南一带,波田支队在九江以西的乌龟山附近,第101师团在九江东南的星子以北地区,第9师团先头部队和冈村宁次的第11军指挥所也已到达九江。

    陆军航空兵三个飞行团分别位于合肥、安庆、南京等航空基地。海军航空兵陆基机队均已进至安庆、九江前进机场,舰载机队和水上机队部署于长江中下游。

    为了保障进攻武汉的作战顺利实施,第2军司令官东久迩宫和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根据“华中派遣军”司令部指示,先后于8月16日和20日,给所属各师团下达了使用毒气的命令。规定“特种烟”(窒息性毒气)的使用,以局部使用为原则,但根据情况,也可以有计划地大规模集中使用。事实上日军早已多次使用毒气,此命令下达后使用更加频繁。

    使用窒息性毒气违反国际公法,为掩盖真相,日军改称“特种烟”,并要求将“特种烟”与催泪性毒气混合使用。

    由于进攻武汉的兵力大部分已进入前进基地,日本大本营于8月22日,下达了进攻武汉的第188号“大陆令”、第135号“大海令”和第250号“大陆指”指示。

    其主要内容是:“华中派遣军”与“中国方面舰队”协同,进攻并占据汉口及其附近要地。攻占后应力求紧缩占据区。“华北方面军”应策应“华中派遣军”作战,努力牵制中**队。“华中派遣军进攻武汉的作战,不得超越信阳、岳州(岳阳)、南昌附近;华北方面军不得超越黄河及黄泛区进行作战。”

    当天下午3时,“华中派遣军”下达了进攻武汉的命令:

    (1)令第11军在海军配合下,沿长江两岸进攻武汉。主力置于长江以南,从咸宁、贺胜桥地区切断粤汉铁路,由南面向武汉迂回;以一部向德安、永修进攻,相机占领南昌。

    (2)令第2军主力从大别山北麓经六安、固始、潢川、罗山进攻信阳,尔后沿平汉路及其以西地区南下,从北面、西面迂回,包围武汉;以一部从商城南下,横越大别山进至麻城地区,由东北方向策应沿江进攻部队之作战。

    (3)令航空兵团以主力支援第11军,以一部支援第2军;并预定8月27日开始进攻。与其同时,“中国方面舰队”向所属部队下达了进攻武汉的“W”作战命令。

    日军第11军、第2军及航空兵团根据“华中派遣军”的命令,各自制订了作战方案。

    第11军方案是:第6师团与海军配合,沿长江北岸的广济、蕲春、浠水、上巴河、新洲,经靠山店攻占汉口;波田支队与海军配合,沿长江南岸,由瑞昌经阳新、白沙、大冶、鄂城、葛店、鲁港攻占武昌;第9、第27师团并列由瑞昌、阳新地区西进,经三溪口、坳下、担山之线及其以南地区,攻占贺胜桥、咸宁、汀泗桥铁路沿线地区,切断粤汉铁路,以阻止中**队向武汉增援或向南撤退;第101师团经庐山以东,第106师团经庐山以西,沿南浔路经德安、永修攻占南昌。

    航空兵团决定以驻合肥第1飞行团直接支援第2军作战;驻九江对岸二套口的第2飞行团和驻南京的第4飞行团,直接支援第11军作战。

第252章 守军加强战略防御() 
1938年8月22日,日本大本营向华中派遣军下达向武汉全面进攻的“大陆令188号”命令,指出“攻入武汉附近后之占据地区,应尽力紧缩”。其参谋总长也相应发出第250号指示,进一步指出:“华中派遣军向汉口作战不得超越信阳、岳阳、南昌附近;华北方面军不得超越黄河及黄泛区域进行作战。”

    这说明日军兵力不足,急于集中优势兵力攻破武汉外围守军阵地。

    战略部署是:以华中派遣军大部兵力控制已占领的京沪杭地区,严防中**队由浙江方面发动反攻,以第2军、第11军对武汉实行南北夹攻,其重点仍在沿江两岸,侧重于南岸;以第11军担任南岸主攻,北岸及大别山麓则由第2军担任,以策应第11军作战。

    九江、黄梅要塞失守,武汉形势危急。蒋介石除直接指示第五、第九战区兵力部署和作战思想外,并向各部队下达手令,要求各部队按照他的设想构筑工事。

    蒋介石手令说:“林主任(侍从室主任林蔚):通令(并用电话告沿江各部队)江防与湖防各部队,除沿江直接防御之阵地外,应在其直后方近距离处,利用适当地形,构筑强固之本阵地,以备与上阵之敌战斗,并在其本阵地附近之四周,多筑假阵地,以掩护本阵地,而对大小村落与房屋城墙,皆应特别注重设法利用。凡城墙或墙壁之下挖筑地洞,在其外缘构筑阵地,既可避免飞机之发现,又可抵抗敌军之炮弹,故城墙之下外缘阵地,实胜于野战工事;尤其在敌空、炮军优势之时,野战阵地不易耐久,非利用村缘屋壁与城墙不可。台儿庄之役,中**队能不受敌机炮之威胁者,即在于此。”

    由此可见蒋介石的急迫心情。

    由于张发奎此时已调离,陈诚亲到前线,会同薛岳、吴奇伟制定作战方案。薛岳、吴奇伟、张发奎三人都是广东同乡,共事多年,关系甚密。薛、吴都很关心张发奎的处理结果。

    陈诚苦笑道:“这件事委座事先并没有向我打招呼,否则就不会这样了。你们两位放心,等我把前线部署好以后,就回武汉去向委座说明情况,力保张向华复职。如果做不到,我就辞职!”

    薛岳说:“我们共事几年,你的为人当然信得过。但是委座这样越级处理部下,使你也很难堪啊!”

    陈诚说:“这件事大家不可再议论,免得影响作战情绪。你们把这件事交我去办,现在集中精力研究敌情和作战部署,才是当务之急。研究好了,我还要召开师长以上会议哩。”

    薛岳和吴奇伟都说:“委座对兵力部署和作战指导,都有过明确指示,似乎不宜再动。”

    陈诚笑道:“委座的指示是原则性的,我们根据委座的指示精神原则,研究敌情后具体实施,并没有违背委座的指示,有何不可呢?我这次来,把第九战区参谋人员都带来了,就是要在前线视察敌情后,作具体实施的,我看你们也把参谋人员召集起来,共同开个会,分析敌情,判断日寇的动向,定好作战计划,我再拿去向委座请示,也就顺理成章了,对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日军对南浔路方面可能采取守势,主力由九江向瑞昌方向发展,在攻占瑞昌、田家镇、富池口等沿江要隘后,溯江而上,直取武汉。

    在师以上军事会议上,陈诚说:“经过会议研讨敌情取得了共识,下一步是制定作战方案,要将可能出现的情况估计在内并制定对策。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今后作战中,沉着应付各种情况,不至于临阵发生混乱。对于作战计划,我只提一点要求,就是无论发生任何情况,我军都应立于外线地位与敌作战,以保证我军机动之自由。我想,现在要将今后的作战分为几期,譬如目前日寇进攻瑞昌或德安为第一期;敌人如占领瑞昌或德安后为第二期;如敌人占领了田家镇,以主力进犯武汉,另以一部经大冶向咸宁方向进犯为第三期。对这三期作战指导制定出来后,对今后作战我们都做到心中有数,就是打有准备之仗,就立于主动地位了。”

    陈诚说完这番话,又怕引起误解,造成思想混乱,于是解释道;“我这样讲并不是说,在未战前已做好了逐步撤退准备。如果哪一位因不肯力战而放弃阵地,我是不能替他负责的。逐次抵抗是持久抗战总策略,就目前军事力量对比来看,我们还不可能完全遏制日寇继续深入侵略,更不具备大举反攻条件。我们今后逐次抵抗,就是为了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为以后大举反攻创造条件。因此逐次抵抗中,必须大量杀伤敌人,消耗其战力。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我们的逐次抵抗就失去了意义。

    “九江失守,检讨起来问题是很多的。但就九江的撤退时机来看,我认为还是适当的,虽败不乱,而且在退守第二线阵地后,能继续抵抗至今,就是很大的成功。如果当时我们把主力消耗在九江方面,固然能延长九江的防守,但不能持久,一旦再败退下来,第二线防守兵力不足,敌人便可以长驱直入。淞沪抗战我们坚持到最后,一路败退下来,第二线、第三线都守不住,以致南京过早丢失掉了,就是这个道理。就目前形势来讲,在九江西南附近与敌接触各部队,仍要积极抵抗,以掩护后方的部署,并相机反攻,向九江、莲花洞之敌施行突击。要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