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末逐鹿-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我的太阿剑还来。”

    王恭在京口城外,一骑绝尘,落荒而逃。

    初始时,心中懊悔、愤怒、恐惧、不甘等诸般情绪纷沓而来,懊悔自已轻信、愤怒刘牢之背叛、恐惧日后自己的结局,不甘这般失败。

    以往出行,前有斥喉引路,王恭只需坐在马车中,手持拂尘,闭目默背《道德经》即可,到地方时,自有人搀扶下车,从未想过要独自骑马潜逃,从未想过出门要记路这等微末之事。

    王恭一路信马由缰,由战马驮着自己顺着古道随便走,暮日西沉时,一阵刺痛忽然自大腿上传来,跳下马一看,只见两腿内侧被马鞍磨出了一串血疱,不禁怨叹一声:“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我王恭如今步步危机,祸不单行。”

    荆州桓玄与殷仲堪一次设宴“清谈”,席中宾客行酒令时,一位末名参军无意间说出一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妙对,遂被世人广为传诵,王恭熟知此典故,不意今日正符自己境况。

    暮日西坠,古道沧桑。

    一名年轻人头带斗笠,牵着一头黄牛,从古道尽头缓缓而来,王恭用手指一梳髻须,捊捊长袍,拂尘一抖,上前问道:

    “敢问小哥,此处是什么地界?”

    “此处乃曲阿,向前再行数里,便到曲阿城中。”年轻人一看王恭玉树临风,手持拂尘,似神仙中人般飘逸,心中顿生敬意。

    “曲阿?”王恭心中暗呼侥幸,想起京口参军殷确正是曲阿人,前几日,正好有事回曲阿,未在京口军营,便道:““麻烦小哥到曲阿城中寻找一名军士都尉,名叫殷确,老夫必有赏赐。”

    “成,不知老先生如何称呼?”

    “你告诉殷确,京口王恭在古道上等他,让他派车前来接我。”

    “成。”

    数个时辰以后,殷确带着族人驾着牛车,浩浩荡荡前来,将王恭接至曲阿城中,王恭年轻时,容貌俊美,世人皆称其“濯濯如春月柳”,诗词书画,玄学佛机,无一不精,更是当朝国舅,在晋境大有威名。

    “当世美男子王国舅来曲阿了。”王恭随殷确一到曲阿,曲阿乡人蜂拥而到殷确府中,争睹王国舅当世美男的名士风范。

    会稽郡东,山林坞堡内。

    “道长大叔,你说王国舅能藏在那里呢?”司马雪正在纠缠高恩华,反来复去的问:“王国舅会不会让司马元显抓到呢,他眼下会不会有危险。。。。。。”

    “公主。”高恩华无奈,道:“贫道不会占卜,无法确定王将军下落,但王将军平时只会呤诗写字,谈玄论佛,又极度喜好面子,这些东西在逃生时,实在没有什么用处,因此他的处境一定不妙。”

    “哎呀不好。”司马雪立刻忧虑重重,一把扯起高恩华,道:“大叔咱御剑去京口附近山林寻找一番吧,我担心王国舅迷路后,逃进深山被老虎。。。。。。”

    “行,咱这就去。”两人正要动身,一名天师道教众匆匆赶来。

    “两位道长有理。”教众站在院门口一施礼,说:“师君有请两位到大殿中,有急事相商。”

    大殿中,气氛十分凝重,孙恩居上首而坐。

    殿壁两边,高矮胖瘦依序约有十数名修士在座,益州大祭酒郑方的女婿原登飞,居殿中而站,手舞折扇正在侃侃而谈,见高恩华与司马雪到来。

    “原道友稍停下。”孙恩向原登飞一摆手,对高恩华和司马雪道:“王恭被曲阿县乡绅钱强告密,被司马元显派士抓获,还有一件事就是荆州桓玄和殷刺史的联军正向建康城杀来。”

    “王恭将军被抓?”高恩华问:“消息确实嘛?”

    “确实,建康城中的眼线曾亲眼看到王恭被押到建康。”天师道建康祭酒牛联社起身答道。

    “孙师君,贫道与徒儿要去建康一探虚实,告辞。”高恩华没好意思请孙恩一起去建康赶险。

    “高道友且慢。”孙恩道:“王恭将军忠正耿直,身无长物,享有美誉,而且王氏一族更是一直信奉供养天师道,本君正与教中长老商议如何施救,原道友方才正在谈论看法。”

    “行。”高恩华正愁身单力孤,巴不得天师道能出手相助,便向原登飞道:“原道友有何高见,说出来听听?”

    “诸位要知道,此番本教若插手搭救王恭便算正式与朝廷做对,说谋反也不为对。”原登飞两腮笑出一堆皱纹,一击折扇,扬声说道。

    众修相互看看,谁也不吱声,一起微微点头,对原登飞的说法表示同意。

    “事关谋反,本教为何一定还要出手施救呢?”原登飞一拍折扇,大声说:“因为救王恭,代表本教是正义之师,光明的化身!”

    “正义之师?光明化身?”殿中众修再一次被原登飞天雷滚滚的话,炸的里嫩外焦,一派懵然。

    “原教友说下去。”孙恩笑着表态。

    “从汉末起,汉土便有上清教、灵宝教、天师道三教并存,可如今只有我天师道如日中天,上清教和灵宝教早已式微,这是为什么?”原登飞甩起一个大问号,将所有人的注意力注意中,然后道:

    “除了殿中各位的努力,最重要一点,便是榜样的力量,谁是榜样?当然是士族豪门的榜样,当年王右军在一名老妇的六角扇上写两个字,世人便出重金购买六角扇,王右军、王献之、王凝之等王氏一族一直供养天师道,这是在向世人证明,天师道是道家仙教,是正义和光明的象征!”

    “下面的由我来说。”孙大眼站起身来,击掌道:“王恭自王右军去世后,一直是王氏一族中的领袖人物,如今王恭有难,本教若弃之不理,必定寒了王氏族人的心,失去本教一大供奉,因此本教一定要伸手救援。”

    “司马元显的敌人,便是本教的朋友,救出王恭,王氏一族只能与本教站在一起,对抗司马元显,否则王氏一族便是无情无义。”孙恩起身站立,道:“如今荆州桓玄与殷仲堪正率军向建康杀来,司马元显要整饬军马,准备迎战,必然无暇分心他顾,正是本教施救王恭,向世人证明,本教实力与匡护正义的最好时机!”

    “师君。”传功长老问道:“建康必竟是帝都之城,戒备森然,咱如何确保本教能一击得手,事后安然脱身呢?”

    大殿中瞬间安静下来,传功长老所问,如何安全脱身,也是殿中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只有师君孙恩才能定夺。

    “传功长老不必忧虑,你担心本教人手受到损受,本君明白。”孙恩道:“但长老忘了,司马元显如今外有桓殷联军压境,内临诸士族不和,还要兼顾京口和豫州两地的安抚问题,那有功夫应对本教。”

    “最重要一点,本教在建康军中,府衙内均布有眼线,司马元显的一举一动,均会提前得知。”执事孙大眼道:

    和财长老卢遁道:“事不必扯得那么复杂,要么干,可能会死人,要么不干,也可能会死人。”

    “既然大家都不反对。”传功长老看看众修也无人反对,便道:“那咱就救王恭,一切听师君定夺。”

    “好。”孙恩站起来,对建康祭酒牛联社叫道:“牛祭酒听令。。。。。。”

    高恩华与司马雪对视一眼,均感到原登飞说的虽似是而非,但也有一定道理,但天师道诸修搭救王恭之心,却甚是真诚,不由得一直感动。

一百三十四节 太阿剑() 
大殿中瞬间安静下来,传功长老所问,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也是殿中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只有师君孙恩才能定夺。

    “传功长老不必忧虑,你担心本教人手受到损失,本君明白。”孙恩诚垦的说道:“本教是要面临一定危险,可司马元显如今外有桓殷联军压境,内对诸士族不和,还要兼顾京口和豫州两地的安抚事宜,岂有功夫应对本教。”

    “最重要一点,大家需要知道。”王氏一族属于甘派,因此甘派最希望救出王恭,执事孙大眼立刻补充道:“本教在建康军中,府衙内均布有眼线,司马元显的一举一动,均会提前得知。”

    “王氏一族供奉本教多年,人家有难,岂能不救?”和财长老卢遁道:“去救王恭,可能会死人,不去救王恭,若等司马元显得势,本教也可能会死人,司马元显将咱师君杀了,咱不和王氏站一起,难道还能和司马元显站一起?。”

    “既然大伙都想救人。”传功长老看看殿中其余祭酒也无人反对,便道:“那咱就救王恭,一切听师君定夺。”

    “好,那本君便安排诸位的活儿。”孙恩站起来,对建康祭酒牛联社叫道:“牛祭酒听令。。。。。。”,牛联社倏地跳到殿中,躬身接令。

    高恩华与司马雪对视一眼,均感到原登飞说的虽天花乱坠,似是而非,但也有一定道理,而天师道诸修搭救王恭之心,却甚是真诚,做为王恭的朋友,不由得十分感动。

    两人离开大殿后,司马雪一路心事重重,低着头一言不发。

    高恩华心中纳闷,天师道已经议定救王恭,事情有了希望,想不明白司马雪为何忧虑?试着用言语逗了几次,却一直不见司马雪笑颜,眼看着司马雪将自己关进房间,不在露面。

    晚暮以前,司马雪从房间中奔出来,走到高恩华面前,低声道:“大叔,你陪我出堡转转如何?”

    “贫道愿意至极,咱去那儿?”

    “先出堡再说。”

    落日熔金,夏风习习。

    身边白云时浓时淡,变幻万千,司马雪出了林间坞堡,祭出玄冥剑,拉着高恩华一路并肩御剑飞翔,一路先直奔会稽郡,待看到会稽郡城头后,一改方向,直奔西南而去。

    半柱香后,脚下方出现一座半高的荒山,数间破落庙宇出现在眼前。

    司马雪按落玄冥剑,在庙宇前平缓处跳下去,高恩华收起碧云剑环顾四周,破庙正是司马雪第一次逃婚时的夜宿之地,在此还巧识黑猫门主与谢道韫书童凌风。

    “门主驾至,众神现身。”司马雪进了破庙四下张望,然后拢起手,轻声叫道:

    破庙中静寂无声,院中蟒妖骨骸仍在,在夕阳下泛出一抹阴森森的光泽,地面灰尘高有数指,除了几行凌乱的老鼠足印,一切寂寥如灭,应从无生人来过,黑猫门主一定还在晋安郡快乐玩耍。

    高恩华笑道:“公主原来是想旧地重游,可惜门主不在,不能陪你玩耍。”

    “道长大叔,有件事我一直瞒着你。”司马雪看看高恩华脸色,问:“如今想告诉你,大叔会不会责怪我?”

    “公主有事一直相瞒?”高恩华心中一动,见司马雪眸中清澈空灵,一派正经垦求的神色,不禁笑说:““这事看来不小,何事且先说来听听?”

    “哦。“司马雪目光闪烁,想了一想,然后说:“道长大叔稍等片刻,一会你若生气,可不许说我。”说完轻轻一个倒纵,飘出庙门。

    “生气还不许说你?”高恩华不禁独自一笑,站在庙门向外眺望,眼见司马雪纤瘦身影已钻入一片荒林中,约有十数息的功夫,又飘了出来,手中多了一件狭长布袋,一路纵跃又回到庙中。

    “道长大叔,司马氏皇族帝王有两件族传之物,一为太阿剑,一为孔子履,分别代表文武之道,历代帝王登基必佩带太阿剑,做为权力象征。”司马雪将手中狭长布袋递过来,低声道:“这便是太阿剑,应不比轩辕剑差,以后送给大叔吧。”

    “太阿剑?”高恩华未接太阿剑,顿时明了司马元显为何一直追逐司马雪不放,不禁暗自苦笑,女人心,海底针,司马雪平时娇憨无双,居然将太阿剑不动声色藏起一年有余,真应了丹尘子常说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太阿剑赫赫有名,据说是威道之剑,由古楚国欧治子大师,以九天玄铁千锻百炼而成,楚王更以血祭之,后被献于秦始皇,故又名秦阿剑。

    “大叔生气了?”司马雪见高恩华面色变幻,又将布袋轻轻递过来,喃声道:“我发誓;除了太阿剑,我对大叔再无半点隐瞒。”

    高恩华接过太阿剑,捊下布袋。

    千百年来,太阿剑第一次出现平民之手,剑鞘古朴重拙,镌刻篆体“泰阿”二字,手握剑柄一拽,“铮”一声,剑刃出鞘,一股沧桑威武的气息扑面而来。

    “唉。”高恩华一声长叹,说:“贫道舍生忘死,陪公主万里同行,不料公主竟藏剑于此,定是担心贫道觊觎太阿剑,这剑贫道不能受。”说着将太阿剑纳入鞘中,递给司马雪。

    “大叔我错了,我小心眼,一直想着太阿剑是司马氏族传之物,故此。。。。。。”

    “公主没错,是贫道错了,贫道一直认为自己是公主最亲近的人。”高恩华脸色悲伤,将太阿剑又向司马雪手中塞了塞。

    “道长大叔,你冤枉我了!”司马雪双眸泛起淡淡泪雾,嘴角一翘,似是要哭出声来:“我对大叔忠贞不二,连人都是你的,只是这太阿剑,我实在拿不定主意如何处置。”

    “这剑我还是不要了,免得他日公主想回皇宫时,又来向贫道索剑,那时岂非脸上无光。”高恩华面色一片肃穆悲伤,心中却乐开了花,偷偷一看司马雪,希望再听司马雪说二句情深意切的话。

    “大叔真生气了?”司马雪眼一眨,一颗晶莹剔透的泪珠顿时滴了下来,裂嘴欲哭:“不想理我了?”

    “别哭,别哭。”高恩华心中一痛,立刻慌了神,哄道:“张嘴便哭,这可不是公主应有的矜持,对了,方才公主说,连人也是我的,可贫道足无立锥之地,使不起公主这么贵重奴婢,怎么办?”

    “高姨娘,敢耍本公主?”司马雪猛然醒悟,面色绯红,厉斥道:“你个大淫道,敢冒犯我,看我不将你冻成大冰棍!”厉喝声中,“铮”一声,“羽莲甲”在暮色中傲然绽放,一股充满上古寒意的气息,在破庙中凛然四周弥漫。

    “风遁。”高恩华一把夺过太阿剑,一张黄色符纸在指间出现,“啪”一声,符纸燃起,符力发作,身影已如一阵风般向山下驰去。

    “站住!”司马雪也是一模一样的燃起符纸,身影如飞般追了下去,俏声喝问:“大叔以往的淡泊无争和本份老实是不是全是假的?莫要跑,给本公主从实招来!”

    建康城中,帝都昔日的详和威严早已消失,城里城外如临大敌。

    城门处,数队士兵认真盘查进出城门的每一位路人,一列列牛队在骑兵的监督下,缓缓从城外驰进建康,车夫挥着鞭子,吆喝着,驾车的健牛奋蹄前行,车上装满粮草与大石块,街坊中到处布满兵士巡逻。

    每一座府中,都在偷偷谈论一件事,桓玄与殷仲堪的联军来了,两日后便可兵达建康城。

    士族子弟个人造反,与家族无关,这是大晋朝数百年的规矩,桓玄来要攻打建康,可桓氏在建康的府邸中一切安然无恙。

    “狗奴才,你真有本事,干得不错。”桓少已从益州潜回建康,正在桓府中负手而立,对一边站立的原登飞问说:“你如何鼓动米教中人进城救王恭?”

    “主人有所不知,小人最拿手的是鼓动人心。”原登飞一脸得意,抱扇回道:“小人只消对教中诸人说;救王恭是一件‘正义之事’,他们会自告奋勇,进城劫人。”

    “正义之事便要救人?”桓少单眼皮一翻,反问道:“真有这么简单,你没骗本少?”

    “不敢不敢,小人岂敢欺主人。”原登飞两腮迅捷堆起两团肉,解释道:“主人出身于高贵的士族豪门,自然不晓得流民与庶族没落子弟的心思,他们也想杀人放火发大财,但要给个台阶借口才好动手,正义就是小人递给他们的台阶。”

    “哈哈,有点道理,本少有点明白了。”桓少狂笑道:“你快返回米教中,一定鼓动米教中人给司马元显多添麻烦,来建康杀人放火最好,荆州联军两日后兵临建康城,若攻破建康城,本少自然会替你讨个大大的官给你当。”

    “遵命。”原登飞一揖到地,兴冲冲从桓府后门溜出。

    “桓少公子。”天地宗长老卢刚,问:“天师道曾在益州与云渺宫联手,攻破我凌风观,还伤了本部不少人手,公子这是要助米教救王恭?”

    “卢长老认为本少要助米教救王恭?”

    “难道不是这样?”

    “本少长的象个大善人吗?”桓少单眼皮一挑,冷笑道:“不但不帮助,反要暗中将此事通知司马元显,这样米教和司马元显之间才能砍杀的痛快些,双方死的人更多些,本少也会最开心些。”

    “最重要的是,米教和司马元显咬起来,有利于联军攻城。”贾智及时的补充了一句,然后一脸无奈的看着卢刚,眼神中充满戏谑,只差问一句:“懂了吗?师弟。”

一百三十五节 战新亭() 
桓玄与殷仲堪联军一路势如破竹,向建康杀来。

    自荆州到建康城之间,一路上的州郡官员们皆是由士族豪门子弟担任,平时做“清官”显显威风,人人争先恐后,要拎着脑袋给晋室守城谁也不肯,一听联军兵锋逼近,立刻脚底抹油,弃城而逃。

    司马元显得报后,迅速去从京口赶回,亲自率兵驻守金陵山。

    派司马尚之四兄弟到新亭城驻守,下令左将军谢琰驻兵建康西面宣阳门,高素率建康守军驻守建康北郊,征调三吴旧地,建康周边数万民夫,向建康城中运粮运草和守城器械,局面才逐步稳定下来。

    建康以西的新亭城,是荆州进兵建康城的必经之路,司马尚之接到军令,心中叫苦,一边暗骂司马元显该死,却不得不带兵出发。

    “将军。”西府参军张法顺问道:“派司马尚之四兄弟去新亭驻守,没多少胜算吧?”

    “那可不一定。”司马元显先给自己鼓气,说道:“荆州兵一路远道而来,师老兵疲,司马尚之等人只要把城墙修好,拒城死守,先熬一熬胖蛤蟆桓玄与殷瞎子的锐气再说。”

    “将军何不调遣北府军来与桓、殷联军对决。”张法顺问道?

    “刘牢之这人太贪财,早年曾因纵兵掳掠被谢太傅贬官,前不久在曲阿县一战中,仍然纵兵掳掠,还有、、”司马元显顿了一顿,将心中的隐忧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