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门阀-第4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以要打引号,是因为卫律这辈子,都未见过这样的人。

    他穿着一种前所未见的甲具,浑身上下都散逸着漂亮的光泽,仿佛某种神话传说中的怪物,但却却被时间忘却的恶魔,就像噩梦里所见过,但却又被遗忘的梦魇。

    夕阳落在他身上,仿佛层层光晕,在这诡异的甲具周围散开。

    怪人手里拿着一柄造型夸张到令人惊惧的长刀!

    仅仅是刀身,恐怕就长达数尺。

    更吸引人眼球的是,那刀身上如同花纹一样生长蔓延而出的诡异纹理。

    卫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神情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起来。

    “立刻调集人马,全力狙击!”他大吼起来:“绝不能让这些汉骑,凿穿我们!”

    他太清楚,也太了解汉军的重甲骑兵的凿穿能力了!

    哪怕是在天山会战、余吾水会战那样的数十万的大兵团国战之中。

    一支可能不足五百人的汉军重骑兵的迅猛凿击,也常常可以凿穿数千匈奴骑兵的阵列,并将之彻底打散、打溃。

    在战场上,匈奴骑兵最惧怕的,就是这样的重骑兵突袭!

    何况现在,他的部队,已经全面散开在这十余里长的战场上,兵力已经被分散,且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集结。

    这样的情况,对于重骑兵来说,简直是量身打造的战场!

    更麻烦的还是,匈奴骑兵的马力与体力,都已经下降了。

    哪怕是作为生力军,刚刚加入战场的预备队,也已经冲刺了一轮了。

    作为久经阵战的统帅,卫律现在懊悔不已。

    若是早知道有一支汉军的重骑兵埋伏在侧,他怎么都不会动用预备队。

    哪怕拖到明天,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可惜,这世界上并没有后悔药。

    现实就是他的预备队,已经被动用了!

    而且,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再组织起来。

    所以,他能依靠的,也就只有他的亲卫队,以及那些被集中起来,定向爆破的武士们。

    加起来,也不过是六七百人。

    而且,体力都已经消耗严重,也就是马力还算充足。

    …………………………

    张越的眼睛,透过面甲的缝隙,向外观察。

    视界并不开阔。

    但也足够,让他将当前战场的主要情况收入眼中。

    再配合之前一个时辰的不断观察和审视,一副战场的三维构图,渐渐在脑海之中成型。

    这使得他知道,这战场的长度、宽度,以及匈奴骑兵的兵力分布大概。

    然后逐渐的内心,勾勒出一条科学合理的攻击路径。

    不过……

    在入场之前,还有一个障碍!

    张越抬起眼,看向前方。

    数百名匈奴骑兵,已经跃马而来。

    似乎想要在这里,迟滞或者说延迟张越和长水重骑的入场。

    从而给匈奴主力,保留重组和应对的时间。

    心中微微算了一下时间,张越便举起陌刀,然后大步向前,同时高声下令:“半刻钟,击溃当面之敌!然后随我凿入敌阵!”

    重骑突袭,速度和时机,是最关键的因素。

    这也是天策上将李世民,后来总结自己的战法时所说的‘以弱当强,以强胜弱’的战法关键。

    至于,这眼前的那几百敌骑?

    张越根本就没有放在眼中!

    因为,哪怕是在曾经,在过去!

    正面战场上的无数例子,也清楚的表明了一个事实——匈奴骑兵,根本无力阻挡汉军重骑兵的突袭!

    何况,现在的长水重骑,还是一支从旧式骑兵,向骑兵全新形态演化的新式骑兵。

    虽然还比不得天策上将的玄甲重骑。

    但,虐一下匈奴骑兵,还是手到擒来的。

    这不是靠意志或者人数就可以决定的事情。

    这是巅峰王者,进了钻石鱼塘。

    一挑九可能还打不过,一挑五却还是可以尝试的。

    何况,还有张越本人,作为开瓶器,作为开路机!

    命令一下,张越就已经高速的奔跑起来。

    速度在短短的刹那,就提高到了近乎于后世短跑运动员的水平。

    随即,长水骑兵也开始加速!

    四百六十余匹战马,同时扬起马蹄,钉着蹄铁的马掌,践踏在草皮下的岩石与沙砾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嗒嗒嗒!

    重骑在数息之内,渐渐加速,紧紧的跟随在他们的统帅身后。

    两翼的轻骑兵,则在随后加速,向着左右两侧展开、包抄。

    这时,在远方,随军的乐队中,浑厚的歌声,已然响起,轰鸣的战鼓声,更是犹如雷霆一般。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张越听着,忍不住一边奔跑,一边和了起来:“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

    自宣王以来,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都曾在这战歌声中,跃马四方,抗击和征服四夷。

    这战歌,曾响彻在老马识途的故事中,曾奏响于大启群蛮的辉煌之世。

    也曾跟随李牧,鞭笞胡虏于塞外。

    更曾在蒙恬的军团中,响彻三千里云与路。

    它是管仲低吟的宣言前奏,是楚国数代国君,筚路蓝缕,开拓进取时的隆隆而来脚步。

    也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拓边塞时发出的呐喊之声。

    更是李牧、蒙恬,两位大将,出塞时的战鼓。

    在这战歌声中,张越感觉自己的浑身都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

    抬起眼帘,看向那前方,已经编队,并迎上来的匈奴骑兵。

    张越不屑的冷笑了一声:“不识时务!”

    双手握紧手中的陌刀,双脚蹬地,如同闪电一般,他率先冲向了敌人。

    身后,长水重骑,组成了一个密集的阵列,紧随其后。

    这是他在这数日以来,对这些精锐的要求。

    现在看来,他们做的非常出色。

    虽然没有经过什么太多训练和磨合,但组成的骑兵阵列,却已经多多少少有些后世的墙式骑兵冲锋的味道。

    数百柄长戟,都已经端平。

    战马则在催促下,缓慢而持续的加速。

    并渐渐抵达顶端。

    而远方的匈奴骑兵,在此刻也是嚎叫着、呐喊着,挥舞着他们的武器,冲了过来。

    很显然,他们企图,用自己作为屏障,将汉军重骑兵的冲锋势头,阻滞在这一带,并纠缠住这一次的突袭。

    算盘,确实是打的很好。

    可惜……

    张越嘴角微微一笑,手中的陌刀,高高举起来,然后跃上半空。

    锋利的陌刀,在空中划出一条美妙的弧线。

    伴随着风声,迎着冲来的匈奴骑兵,迎头斩下。

    这一刀斩下,宛如黑夜中划过天空的闪电。

    那匈奴骑兵根本无法躲避,更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就被径直斩开了身体,连人带马,一起劈开!

    鲜血,立刻喷涌而出,像彩虹一样,溅落大地。

    而张越则迎着这血雨,直接冲入了敌骑阵列。

    就和猛虎冲入羊群一般。

    厚重米兰甲,几乎可以免疫任何匈奴人的武器伤害。

    不管是青铜铤、环首刀,还是其他什么。

    碰在甲具上,就和打在山陵的巨石上一般,只能听个响。

    而他手里的陌刀,却堪比死神镰刀一般,不断收割着生命。

    短短的数息时间,他便已经凿穿了这支匈奴骑兵的阵列。

    他身后,血流如注,残尸断肢,洒落了一地。

    在远方观战的卫律以及卫律身边的贵族眼中看来,他就像是地狱爬出来的魔鬼一样,散发着令人心悸和恐怖的气息。

    让他们忍不住双腿战栗,浑身发毛。

    而更让卫律等人惊惧的,还是紧随而来的汉军重骑!

    猬集在一起的汉军重骑,组成了一堵高速坚固锋利的骑兵冲锋墙。

    他们跟随着前方开路的怪人,像狂风一样,直接凿入了匈奴骑兵的阵列之中。

    他们手里平端着的长戟,在高速下,带着巨大的动能,径直的撞了过去,沿着那怪人凿开的路线,轰隆隆的前进!

    在他们前进的路上,匈奴的骑兵,像牧草一样,脆弱、无能。

    卫律等人甚至都还没有来得及看明白。

    这些重骑兵就已经彻底的凿开了他们当面之敌的阵列。

    数百名匈奴骑兵,瞬间就像一块被人切开的奶酪,一下子就分崩离析、支离破碎!

    而两翼的轻骑兵,则呼啸而来,从他们的两侧掠过,根本就没有理会已经彻底破碎的匈奴骑兵。

    卫律傻兮兮的看着这一切,根本不敢相信的自己的眼睛。

    “这就是匈奴与汉朝的真正差距吗?”他喃喃自语着:“不应该啊!”

    哪怕是那两个男人的巅峰时期,汉匈骑兵的差距,也不可能有这么大啊!

    即使当年的骠姚校尉,也没有在战场上表现出如此碾压性的优势。

    况且,这些年来,匈奴一直在努力的学习和进步!

    他的部下,虽然没有姑衍万骑那样全员汉械和汉法训练。

    但多多少少,也采用和学习了汉骑的训练与编组之法。

    可结果……

    却还是在汉朝最精锐的重骑兵面前,和草一样脆,与羔羊一样无力!

    “为什么?!”卫律不敢相信的问着自己和他身边的人:“为什么?”

    “汉朝为何会有这样的骑兵和这样的人物?”

    他哪里知道,马蹄铁、马镫、马鞍,给骑兵带来的全新意义与全新诠释呢?

    又如何知晓,墙式冲锋,这种重骑兵的终极形态的毁灭性力量呢?

    哪怕长水骑兵,其实根本远远未进化完全。

    其作战方法与装备,也未达到骑兵的巅峰形态。

    但虐一下匈奴人,还是很轻松,很简单的。

    这就好比,后世随便一架三代机,哪怕是三哥的辉煌战机,就算卸掉导弹,放弃信息化的电子设备,放到二战,也都能睥睨天下,纵横全球。

    旁的不说,就是用机炮轰,都可以轰掉一切对手!

    这是就是代差!

    这就是文明与系统的力量!

第九百四十三节 雷霆(3)() 
只是一击,匈奴的狙击骑兵,便彻底溃散,被打散成数个互不统属的集群。

    而且,胆气与士气,全部都打落低谷!

    张越甚至,只是回头,扫了他们一眼,便立刻引发了崩溃!

    当即便至少有数十名匈奴骑兵,慌不择路的尖叫着逃窜,看着他就和看到了魔神没有区别!

    这就是战场上,猛将的bug之处!

    冷兵器时代的条件下,一个可以以一当百的猛将,只要进入战场,便可以改变战局!

    何况,张越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猛将。

    身穿板甲,手持陌刀的他,几乎就是一台人型高达。

    至少,对匈奴人来说,是这样的情况!

    别说是直面他的匈奴人了,便是在数百步外,旁观了战斗的匈奴贵族们,也是只觉毛骨悚然,头皮炸裂!

    张越扫了一眼,已经溃不成军,再无抵抗之力的匈奴骑兵们,然后,就不再理会这些失去了战斗意志的残兵。

    他举着陌刀,大步向前,朝着早在战前便已经选定的路径前进。

    身后,长水重骑紧紧相随。

    而,原本负责狙击和迟滞任务的匈奴骑兵,没有任何人敢上来阻止。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张越带着他的骑兵,轰隆隆的一路向北。

    而目标,直至在数百步外的匈奴指挥中枢,同时也是卫律大纛所在之所。

    张越非常清楚,也非常明白,时间是他最宝贵的资产!

    因为,重骑兵是不可能无限冲锋,始终保持高速的。

    在耐力上,马是不可能与人类相比。

    哪怕是最理想的情况下,他的重甲骑兵,也最多不过可以保持半个时辰的高速作战状态!

    半个时辰后,无论人马,都将脱力!

    这也是为何,天策上将要用坚壁摧锐的战法的缘故。

    不先消耗敌人的体力与耐力以及意志,将他们拖入泥潭,让他们在频繁的战斗中麻木、绝望。

    重骑兵的突袭,就很难取得最佳效果!

    可惜,如今,乌恒人不给力。

    连一天也未完全坚持下来,让匈奴打成了这个样子!

    张越也不得不冒险出击。

    这样,他就必须在一开始,就取得决定性的优势。

    而没有什么,比斩首更容易获取这种优势的手段了。

    嗒嗒嗒!

    雷鸣般的马蹄声,震动了整个战场。

    立刻就引起了,几乎所有人的注意!

    玄甲赤袍的汉军重骑,在出现在人们视线的刹那。

    乌恒义从们,立刻就振奋了士气。

    “杀啊!”独孤敬抹掉脸上的血水,大吼着:“天使已至,匈奴败亡就在今日!”

    “杀!”数不清的乌恒人,在此刻和满血复活了一般。

    特别是原本已经渐渐不支,逐渐败退的骑兵,在看到这个情况后,就和打了鸡血一样,瞬间反扑,牢牢的缠住了他们的对手。

    反观匈奴方面,各个战场,在忽然出现的汉军重骑面前,惊慌失措,以至于乱了阵脚,失了分寸。

    结果让乌恒人的反扑,产生了巨大效果!

    但,这些都不是关键。

    战斗的关键,在此时,悬于一角——张越进军路线的终点,那面匈奴大纛之下的匈奴高阶贵族们。

    砰砰砰!

    沉重的军靴,踩在地面,重达数百斤的甲具,哗啦啦的作响。

    手中的陌刀,虎虎生风。

    而身后的玄甲重骑,声若海啸,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前进。

    沿途上,匈奴人发动了他们的所有的力量来狙击、迟滞。

    他们甚至还将奴隶,也驱赶着上前。

    可惜,一切反抗,都如螳臂当车,瞬间就化作齑粉。

    “大王!”王望看着已经不足两三百步的汉军,立刻牵来一匹战马,将卫律扶上去:“快走!”

    “走?”卫律深吸了一口气:“我还能往那里走?”

    “总比留在此地,坐以待毙要强得多!”王望激动的翻身上马,对卫律道:“当初,韩安国尚且死灰可以复燃!何况是大王?”

    便叫来自己的亲兵队,不由分说的就带着卫律,向着远方奔走。

    而卫律,也只是象征性的反抗了一下,便半推半就的从了。

    对他来说,最糟糕的情况,当然是落入汉军之手,被枷锁绑缚,送去长安问罪。

    而随着卫律的逃遁。

    匈奴的中枢指挥系统,瞬间分崩离析。

    在疾驰而来的汉军玄甲骑兵与那个重甲怪物的兵锋下,原本还有两三百人之多的大纛所在。

    在不过数秒内,便溃散掉了。

    于是,张越与他的骑兵,不费吹灰之力,便轻松的攻陷了这个对于战斗至关重要之地。

    并一刀,将那面已经没有人保卫和看守的大纛砍倒。

    当这面象征着丁零王的大纛倒下。

    整个战场上,匈奴人的士气,随即跌落谷底!

    失去了指挥系统,又遭到了汉军重骑的突袭。

    匈奴人再无战意,各个骨都侯纷纷吹响了自己的鸣镝,开始撤退。

    这就是重骑兵的可怕之处!

    只要出击的时机恰当,并找到敌人的弱点。

    便可以用一个支点,撬起整个世界,改写战争的进程!

    就像现在,汉军的重骑在张越的率领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了卫律手里唯一的机动骑兵后,迅速直趋其指挥中枢,并快速的打下、摧毁。

    战果,其实很少。

    前后斩杀的敌人,加起来撑死也就一百多。

    但对整个战局,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几乎就和后世的苻坚,在肥水之畔,被二五仔喊了一嗓子一样。

    当卫律的大纛倒下。

    匈奴骑兵从贵族到武士到奴隶,瞬间战意尽丧,再也无心恋战了。

    而让他们绝望的,却是现在想撤也撤不了!

    经过了上午的激烈战斗,又在这日暮之时,激战了一个多时辰。

    匈奴骑兵的战马的马力储备,本就已经匮乏。

    很难再进行高强度的高速机动。

    就是人,也疲惫至极,肌肉酸痛。

    他们能一直坚持战斗,完全靠的是乌恒人的水平低劣,无法对他们造成太大的麻烦。

    但再怎么说,乌恒义从也是有六千余人。

    虽然在战斗中,损失了差不多两千左右(包括失去作战能力的伤兵)。

    然而,再菜的军队,也终归是军队。

    是武装起来的作战人员。

    当匈奴人想撤时,乌恒义从的战斗意志与精神,却勃发起来。

    倔强青铜,固然打不过星耀选手。

    但匈奴人如今却已经丧失了战意,而且,随着士气低落和战意低沉,之前被掩盖的问题,一下子就全部浮现了出来。

    匈奴人一下子就发现,他们的马好像跑不动了。

    人也提不起力气来了。

    更要命的是,汉军的玄甲重骑,已经在那个铁甲人的率领下,沿着一条斜线,直插进匈奴骑兵最脆弱的结合处。

    那里是他们目前的命脉所在。

    亦是联系彼此的关键!

    当匈奴的骨都侯们,发现这一点时,无不大惊失色。

    “汉朝骑兵是怎么找到的?”他们大叫着,慌忙的想要增援。

    可惜,却被身边的乌恒义从们死死的拖住!

    不知道多少人,大喊着“天使保佑!天子保佑!”

    便对着企图调转马头的匈奴骑兵,首次主动进攻!

    而同时,汉军的玄甲骑兵,亦排着密集的队形,从战场的北端,从北向西,沿着一条斜线,发起了冲锋!

    不过半刻钟的时间,这支铁骑,便如飓风一般,从战场穿插而过,截断了匈奴骑兵的前后与南北的联系。

    而这,正是张越研究和审视了匈奴人数十次的冲锋与组织后,找到的命门——其攻击骑兵的汇合与修整之所。

    几乎所有的匈奴骑兵,在一次冲锋后,都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