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门阀-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好比,一个王者选手,忽然进了青铜鱼塘。

    那种怎么打怎么有,怎么玩怎么厉害的感觉,是很容易让人上瘾的。

    更不提,这个对手,还是挂着‘汉军’这块招牌的对手。

    心理上获得的爽感与满足感,更是因此而成倍增加。

    故而,匈奴的前锋们,就像是在给乌恒人表演杂技一样。

    在乌恒阵列之前,肆意的驰骋着战马,炫耀着技术。

    各种侧翻、单翻。

    他们甚至还表演了,难度极高的马上倒立。

    这让墙垣后的每一个乌恒人,都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但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匈奴耀武扬威,肆意的羞辱着他们。

    很快,匈奴的主力,便陆陆续续赶到。

    除了因为忌惮金甲人的再次出现,很多贵族都隐藏在了阵内外。

    这些陆陆续续赶来的匈奴骑兵的神态和心态,和先锋一样放松。

    而这立刻就给了乌恒义从们,犹如泰山压顶般的压力。

    很多人,只是看着前面的匈奴阵列,就已经两股战战。

    张越这时,却已经带着长水精锐,转移到了战场的北侧的一个斜面。

    这里,是乌恒阵列现在最薄弱的地方。

    也必定是匈奴骑兵,攻击最猛烈和凶狠之地。

    “战斗任务,都已经明白了吗?”张越看着身后的长水精锐,大声问着。

    “明白!”严武在马上与他的四百六十多名士兵大声的答道:“跟随侍中,凿空敌阵,斩首敌酋!”

    张越点点头,道:“善!”

    现在,就看乌恒人能给自己和长水校尉消耗多少匈奴人的体力了?

    最理想的情况下,当然是最好战到天黑。

    然后利用这天黑时,部分匈奴骑兵可能患有夜盲症的这个机会,忽然杀出,直趋其中军,彻底击溃和击散卫律的军队。

    但……

    凡事都有意外。

    万一,匈奴人表现逆天,或者乌恒人瞬间崩盘。

    张越与长水精锐,就必须立刻出现,力挽狂澜!

    不过……

    仔细想想,其实张越的战略目标,首要的任务,从来都不是在正面击败或者消灭多少匈奴骑兵。

    而是尽可能的在这里,拖延和狙击卫律主力的南下速度。

    只要拖到飞狐军加入战场,这一战就赢了!

    所以,其实,哪怕乌恒人忽然崩盘,只要张越的骑兵,可以击溃和击退卫律部,就已经是胜利了。

    也就是他野心大,鱼也好,熊掌也好,都想要,才会造成当前的局面。

    不然,早早的将长水校尉投入作战,至少可以在这里坚持两三天!

    ……………………………………

    已经是夏四月初三。

    建章宫的蓬莱阁旁,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蓬莱池内,更是锦鳞游泳,碧波荡漾。

    风景美的无法形容。

    而大汉天子的心情,则和这风景一般,灿烂无比,浪漫万千!

    “朕,果有三代之君之姿也!”临着蓬莱阁,望向前方,这位陛下的心里,荡漾着名为‘幸福’与‘满足’的成就感。

    “陛下,神武天成,洞彻天下,明见万里,此臣等日夜之所见,天下士民之所共睹也!”作为马屁精,太仆上官桀,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立刻就一个马屁送上来。

    听得这位陛下,龙颜大悦,心情更加愉悦起来。

    当然,在表面上,他还是很谦虚的。

    “卿所言,太过了……”他微微笑着,摆手道:“朕也只是蒙祖宗之福,先帝之佑而已!”

    “陛下所言,虽然确为道理……”丞相刘屈氂适时的吹捧起来:“然,若无陛下慧眼识英才,天下安能有今日之喜事?”

    天子听着,略略自谦的笑了笑,道:“也多亏了诸位臣工,拾遗补缺,尽心辅佐啊!”

    “丞相……”天子看向刘屈氂,收敛了笑容道:“朕今日召集卿等,乃是欲与诸卿商议,告庙之事!”

    刘屈氂闻言,马上与群臣,都五体投地,拜服在御前,顿首道:“臣等伏唯陛下圣命是从!”

    若是别的事情,他们或许还有机会,可以发言,可以臧否。

    但在这个事情上面,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任何发言权,甚至连提意见的资格也没有!

    因为,在坐诸公,统统都是躺着捡到了现在的政绩!

    新丰的冬小麦,如今已经是进入全面收割的时刻。

    根据目前为止,新丰方面的报告。

    今年新丰的冬小麦亩产,已经是大爆了!

    最早收割的临渭乡的八亭七里,平均亩产达到了七石多。

    虽然没有一开始的亩产八石那么夸张,但,综合一乡两万多亩麦田,这个成绩和神话一样。

    因为,目前的数据显示,仅仅是临渭乡,就产出了超过十五万石的小麦。

    比别人一个县一岁的产量还多!

    而且,从太孙殿下,亲自带回来,上贡给天子,并由天子赏赐给在京列侯、两千石的那些麦子来看。

    这些新丰的小麦,是非常优质的小麦!

    粒大饱满皮薄,烘干脱壳磨粉后,得到的麦粉,纯白、香浓、筋道,做出来的东西,麦香浓郁,口感顺滑。

    这种又好吃、产量又高的麦子。

    瞬间征服了全长安的公卿。

    同时也征服了全天下的地主贵族与商人。

    现在,新丰的麦价,已然涨到了两千钱一石以上。

    就这,都还是有价无市。

    很少有人肯售卖自己的麦子。

    过去,新丰的地主、贵族,在关中是小透明。

    根本没什么人关注和看重。

    而如今,他们是全关中甚至全天下的焦点和明星。

    无论走到那里,都能引发无数人关注与追捧。

    哪怕是进入九卿府邸,也能成为座上宾。

    原因是非常简单的——他们手里有其他人都想要的麦种!

    价值连城的麦种!

    所有人都希望,可以从他们手里,得到一批这样的高产麦种。

    影响,还不止如此。

    新丰的一切,都已经因此爆红!

    曲辕犁、水车、耧车,供不应求。

    新丰人种田的方法和技术,更是成为了无数人争相学习和研究的事务。

    涟漪更直接震荡到官场、政坛与学术界。

    所有与新丰有关的人或者物,一下子就受到了天下追捧与热议。

    像是上官桀,他以前的人设和给人们的印象是——马屁精、幸进小人。

    但因为帮新丰提供了许多便利,所有一夜翻红,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社稷能臣’‘治世之臣’。

    像是张安世、金日磾、霍光、戴仁,更是全部沾光。

    舆论界,直接将这三位,称为‘兴汉四杰’。

    为什么?

    因为他们和那位侍中官关系匪浅!而且是对方进入官场的引路人与举荐者。

    士子们,纷纷引经据典,将他们吹捧为当代的祁黄羊、鲍叔牙、景监、萧何(此四人分别举荐了解狐、管仲、商君、韩信)。

    特别是枌榆社、新丰乡的麦子,也开始收割。

    产量都报入长安后,这一趋势看上去似乎有增无减。

    因为,这两个地处内地,与临渭乡没得比,土地情况在过去很不好。

    但现在,这两地目前已经上报的平均产量,就没有低于六石的。

    膏腴之地,精心照料的官田的产量,甚至还有十余亩,放出了亩产九石的卫星!

    而很快,原本是贫瘠之地,公认的山陵之区的骊乡之麦,也要收割了。

    若骊乡的产量,也能维持在平均六石,甚至只需要五石的水平。

    那么毋庸置疑,新丰的模式,就马上会成为,将来全天下的标准。

    其影响力,将不逊于当年鲁国率先出现的地主。

    哪怕再迟钝的人,也能感觉到,时代的浪潮,正在拍击着地面,欲要汹涌而来的势头!

    如今,天子准备,将此事告庙,郑重的报告给列祖列宗,更加剧了这一浪潮侵袭的力度。

    天子笑意盈盈,看着群臣,内心无比爽快。

    自元鼎之后,他就再也没有体会过今日这般畅快了。

    自然,他知道,这一切是谁带来的?

    于是,便问着群臣:“诸卿以为,张子重为国牧治地方,大治新丰,使上帝嘉祥瑞于汉,朕当以何酬其功?”

    群臣闻言,全部顿首:“臣等伏唯陛下之命是从!”

    得!

    都已经躺好了!

    没有人,会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时间出来自讨没趣。

    更不会有傻子,敢在这样的时候出来找死。

    因为,新丰冬小麦的大爆,注定会明载青史,垂于万世。

    就像那三代之治一般!

    就像傅说、伊尹、周公一样!

第九百四十节 历史的浪潮(2)() 
    匈奴人,终于开始进攻了!

    在独孤敬的眼中,自己的眼前的地面,都好似跳动了起来一般!

    大地在匈奴骑兵的马蹄下战栗,似乎有着数不清的敌人,呼啸而来。

    马蹄溅起的尘土,延绵了整个世界。

    渐渐西垂的阳光,落在前方尸墙上,斑驳的褐色血迹,散发着浓郁的血腥味。

    嗒嗒嗒!

    马蹄声,越发的近了。

    但是,本该响起的弓弦声,却陷入了沉寂之中。

    弓手们,已经被裁撤了。

    乌恒人放弃了远程狙击的计划!

    因为上午的实战证明了,乌恒的弓手,究竟有多么不靠谱?

    质量和效率都低的可怕的齐射,根本不能给匈奴骑兵造成什么困扰!

    战后检查战场,死于箭矢的匈奴骑兵,不过三五十人!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将近两千弓手的轮番射击!

    不仅仅是因为缺乏训练,缺乏经验。

    更多的是因为,装备上的不给力!

    乌恒人所用的弓,绝大部分是猎弓而非战弓。

    平时打猎,射射飞鸟、野兽,或许够用。

    但在战场上,威力实在太小,杀伤力也太弱了!

    五十步内的齐射,即使命中,也很难致命!

    哪怕放近到三十步,猎弓抛射出的箭矢,也很能真的对匈奴骑兵构成什么致命威胁——除非他太倒霉!

    有人就曾在战场发现了一个身被十余箭,却依然能冲入阵列,与乌恒步兵厮杀的匈奴骑兵。

    检查了他身体的箭伤后发现——没有一箭是射穿了肌肉的。

    大多数的箭矢,都被卡在了皮肉里……

    这就太尴尬了!

    匈奴人,似乎同样惊讶。

    不过,没有弓箭的袭扰与遮蔽,他们的速度和灵活性与完整性,也因此更加流畅起来。

    “杀!”前排的骑兵,靠近了墙垣。

    有着上午经验的他们,立刻夹紧马腹,催促战马加速,迅速撞上墙垣。

    瞬间,就有上百骑,在同时狠狠的撞击在被临时加固和堆磊起来的墙垣上。

    立刻就震动了墙垣的结构。

    而在同时,马上的骑手们,拿着武器,从马背上跃起,以非常娴熟的姿态,跃入墙垣。

    然后,他们就清楚无误的看到了,在墙垣之后,等候他们的乌恒军队的姿态。

    每一个人,在这刹那,都有些失神。

    和上午不同,乌恒义从们,并没有立刻顶了上来。

    他们在墙垣之后的五十步外,列了一个匈奴骑兵,从未见过的阵列。

    一个超级大圆环!

    所有人,都猬集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由长枪、长矛、刀盾形成的圆环。

    这样的圆环,不止一个。

    在墙垣一侧,延绵十余里的战场上。

    现在,匈奴人发现,自己面对着至少六个类似的圆环或者正方体。

    全部是由乌恒人组成的。

    他们举着长矛、长枪,将自己变成一个长满了尖刺的方阵。

    独孤敬,就站在一个圆环内,看着那些满脸疑惑的匈奴人,对着自己的部下高声呐喊:“乌恒的勇士们,让匈奴人见识一下,轩辕氏之后,勇敢忠诚的乌恒义从的意志吧!”

    “举矛!挺枪!不要畏惧!”他高声喊着,同时,上百名亲兵,则已经分散到了整个方阵各处,监督和督促士兵们。

    而前方的匈奴人,则在短暂的疑惑后,立刻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他们集体转身,开始推动尸墙。

    很快,就在墙垣上,拉开了一个可供骑兵通过的缺口。

    接着,是越来越多的缺口。

    而数以百计,甚至上千的匈奴骑兵,则从这些缺口,呼啸着通过。

    然后,他们就都看到了自己眼前的方阵。

    “这些乌恒人搞什么鬼?”一个领兵而来的骨都侯,在策马而入后,看着眼前的方阵,疑惑片刻,旋即就下令:“整队后,攻击!”

    作为匈奴帝国的军事贵族,骨都侯们,每一个都是在战场上成长起来的。

    不似那些可以当当户、大当户甚至部族大王的宗种。

    他们对于战争和战斗,有着自己的理解与阅读能力。

    许多人,甚至可以做到‘望尘而知马步多少?嗅地知军度远近!’。

    他们是匈奴帝国战争机器的真正骨干和组织者。

    虽然都是些文盲,根本没有看过兵书,不知道什么叫战术与战略。

    但,丰富的军事经验和无数次出生入死锻炼出来的直觉,使得他们在实际上,其实在指挥与率军和判断上,不比汉军的司马级军官差多少。

    这一位骨都侯,就是一个经验丰富,经历了数十场大小战役,从死人堆爬出来的老将!

    眼前的方阵,虽然诡异,虽然没有遇到过。

    但他却立刻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不过须臾功夫,便组织起了一支两百余骑的部队。

    然后,他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率领着自己的骑兵,冲了过去。

    他有信心,也有能力,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摧毁这些孱弱的乌恒奴婢的方阵!

    因为,他曾经遇到过使用方阵的敌人!

    有一定的经验!

    然而……

    当他和他的部下,冲向了那个诡异的方阵时,忽然发现,自己驾驭的战马,不听指挥了。

    它们没有按照自己的命令,直接冲入敌人的阵列。

    而在敌阵前,忽然一个斜行。

    主动的避开了敌人的阵列!

    更可怕的是,几乎所有骑兵的战马,都是这样做的。

    而且,它们选择几个的不同的方向。

    于是在刹那之间,这个骨都侯与他的骑兵队伍,在这个圆形阵列前,被其自动分流了。

    分成了通向两个完全不同方向的队伍。

    而这,正是当代的人,没有发现的一个问题。

    马,这种生物,虽然是畜生。

    但很聪明。

    聪明的畜生,就会趋吉避凶。

    会本能的避开那些可能造成伤害的东西。

    而乌恒人,现在用长矛、长枪甚至削尖的木枪、木矛,将己方变成了一个长满尖刺的怪物。

    从未遇到这样的情况,没有受过训练的马匹,自然会本能的避开。

    别说匈奴人了!

    事实上,拿皇的禁卫胸甲骑兵,在滑铁卢遇到英国龙虾兵组成的空心阵时也是一样。

    只是可惜,如今乌恒人没有火枪,也没有强弩。

    只有一些威力不大的猎弓。

    即使如此,上百名站在方阵内部瞄准的射手,依然可以轻松瞄准和射击从自己面前斜去的匈奴骑兵。

    因为距离很近(最多不过二十步,有的甚至只有十几步),近距离内,猎弓的杀伤力和命中率都有很大提升。

    于是,当这两百多骑兵,冲过了整个方阵时,他们赫然发现,己方已经损失了起码五十人!

    那个骨都侯,更是在胸口中了一箭,幸亏其戴了护心镜,否则……

    他顿住马,摸着胸口淤青的地方,脸色铁青。

    “这阵有古怪!”他咬着牙齿,脸色铁青。

    直到此刻,他才发现,那个圆环阵的里面是空的!

    这使得,那些乌恒人得以靠着这个计谋,将整个阵型拉的足够长和足够大!

    面对这被长矛、长枪、长戟组成的阵列,哪怕他曾经面对同样用类似长兵器防御的敌人,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来破解。

    因为,他发现,这种阵型似乎是专门为骑兵,特别是像他这样的骑兵而设计的——因为,那些乌恒人的武器,都是斜举着的,这样就使得他们的武器,在人和马眼中,看上去就像一片危险的钢铁丛林!

    不由自主,就会避开!

    一种被针对的感觉,立刻萦绕在心头。

    …………………………

    战场之外,张越远远的看着,匈奴骑兵一波波的冲进战场,然而,被一个个空心阵分割开来,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

    内心之中,他终于稍稍安心下来。

    “这样至少可以消耗匈奴人许多力气与精力!”他低声说道:“还可以让乌恒人坚持更久!”

    但,也就是这样了。

    空心阵,防御骑兵是一绝!

    但……

    面对下马进攻的步兵,却没有太多优势!

    而匈奴人,很快就会想到这个办法的!

    毕竟,现在不是火器时代,没有火枪与火炮的配合,乌恒人的训练、士气与配合以及体力、精力,都是一个问题。

    错非匈奴人没有马上开弓的能力,这样的一个空心阵,若面对善于骑射的蒙古骑兵,怕是要被射成傻子。

    好在,张越也早就考虑过匈奴人可能会选择徒步攻击的问题了。

    所以……

    他转过头去,对已经在身边待命的郭戎道:“传令:命乌恒骑兵随时准备入场作战!”

    他已是打定主意!

    只要乌恒人还能继续作战,只要匈奴人的预备队,还未投入战斗,他这边就一定按兵不动!

    让乌恒人去尽可能的消耗和消磨匈奴人的体力、马力与精力。

    郭戎自是领命而去。

    而张越则拿起笔来,在纸上开始记录。

    对于战争,他到现在依然是一个学习者。

    敌我双方的任何战术、优缺点,他都在学习。

    特别是看了,乌恒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