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海”号在河口的码头停稳之后,郑芝龙、王慕九带着十数名亲兵率先下了船,将这一片的陆地保护起来,付小剑才陪伴着朱由检登陆。
“芝龙,慕九,不用如此紧张!”朱由检登陆之后,方才感觉脚踏实地,“这里是商用码头吗?不要影响了商人们正常的运作。”
郑芝龙躬身答道:“爷,商用码头在沙捞越河内,这里只是备用的码头,专门用于停放大型舰船和商船。”
“奥,”朱由检随口应道,他举目四望,“咦?怎么看不到古晋?难道古晋不是一座城堡吗?”
“爷,古晋是一座城堡,虽然这座城堡不大,”郑芝龙将王慕九挤到后面,暂时充当了朱由检的导游,与付小剑分立在朱由检的两侧,“这里距离古晋,还有七十里,如果在本丁港登陆,倒是不远。”
“爷,既然有这么远的距离,不如骑马吧!”付小剑口中说话,右手不经意抚在腰间的剑柄上,双目不时扫视着周围不熟悉的环境。
“嗯,”朱由检明白,这么远的距离,如果步行,天黑之前肯定到不了古晋城,“芝龙,舰船上的水手、士兵,让他们自便吧,爷这有小剑、慕九他们就行了。”
郑芝龙不放心,他的声音提高了五度:“爷,这里可是古晋,刚刚收复不久,城内……”
“人多了反而引起别人发猜疑,”朱由检笑道:“如果你们这些人将爷包裹得严严实实,那爷干脆待在皇宫好了,还来南洋做什么?”
“爷……”郑芝龙本来还想再说什么,却是打住话头,他唤过一名亲兵,耳语几句,亲兵向王慕九的人借了一片快马,扬长而去。
朱由检他们随后也是跨上战马,沿着沙捞越向古晋城奔去,因为贪看两岸的高脚屋,等他们来到古晋东城门外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透了。
王慕九这才想起,“爷,都这时候了,城门应该早就关闭了吧?”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491章 兰竹体制 一()
付小剑却是惊奇地发现:“爷,前面有灯火,好像是城门口!”
郑芝龙催马紧走两步,他的马头接近朱由检的马尾了,“爷,属下刚才派出亲兵,通知城内的守军,让他们在城门口等候!”想了想,他又补了句:“现在城内还未正式建立官府,士兵们暂时维持城内的秩序,一旦官府正式运转,属部门将撤往泗务!”
“芝龙有心了,”朱由检夸赞一句,接着问道:“那陈达知道吗?”
“未经爷的允许,属下不敢擅自做主,”郑芝龙双手抱拳,向朱由检行礼,“爷,属下让士兵们准备了饭食,爷初入古晋,晚上就宿在军营吧!”
“嗯,”朱由检意见接近城门口的灯火处,他放缓马速,“芝龙,爷既然已经入了城,再隐瞒已经没有必要了,让他明天在衙门等候。”朱由检心想,明天还要接见这位兰竹省的省长,让他晚上先准备准备也是好的。
“是!”郑芝龙答应一声,回首让跟在身边的两名士兵,率先入城通知陈达,顺便让城门口的士兵前来接应。
一眨眼的时间,城门处灯火晃动,守城的士兵已经打着灯笼,前来将迎接朱由检迎进城内。
军营在城内的东南角,距离城门还不到二里,朱由检在郑芝龙的指引下,入了军营中心的南涧屋子,王慕九的亲兵立刻将这座屋子控制起来,就是郑芝龙的亲兵也不得擅入,付小剑则仅仅跟在朱由检的身边,轻易不敢离开到三步之外。
天明之后,朱由检刚刚洗漱完毕,正在与王慕九、郑芝龙早餐,忽然传来了亲兵的呼喝声。
“这么回事?”王慕九目视郑芝龙。
“爷,王军座,我去看看吧!”郑芝龙放心碗箸,快速来到声音发出的地方,“这里是军营,谁敢在此胡闹?”
一名身着灰色长衫、皮肤黝黑的中年人,被王慕九的亲兵阻挡在军营之外,正叉着手的踱来踱去,看到郑芝龙,像是见到了救醒,他张开右手,“郑司令,钦差大人在此吗?”
“原来是陈大人?”郑芝龙咧开嘴笑了,“陈大人来得可是够早的,稍等,我去通报钦差大人!”他不知道自己能否调动王慕九的亲兵,还是让王慕九直接过来吧。
“那……郑司令快去通报,我就在此等候!”陈达躬身向郑芝龙施礼,指望郑芝龙快些通报。
郑芝龙回到餐桌旁,“爷,是陈达,他来拜见钦差大人了。”
“奥?来得这么早?既然来了,就让他进来吧!”朱由检向王慕九点头示意,王慕九向身边的亲兵耳语几句,亲兵很快就将外面的陈达领了过来。
“陈大人,这是钦差大人、皇家第一军军长王慕九!这位……这位钦差副使、皇家第一军参谋王信。”既然朱由检自己甘当钦差副使,郑芝龙自然要先介绍王慕九。
“草民叩见两位钦差大人!”陈达倒头便跪,他在心里烦嘀咕,这两位钦差大人怎么都是来自军队?难道他们是来巡视南海舰队的?难怪自己一直不知道钦差的讯息。
“起来吧,”朱由检的目光从陈达的后脑勺扫了一圈,“陈大人已经是兰竹省长,大明的在册官员了,怎么还自称草民?”
“啊……”陈达站起身,讪讪一笑,“草民……下官习惯了,习惯了,多谢钦差大人提醒!”
郑芝龙见陈达有些尴尬,赶紧结果话题:“陈大人吃过早饭没有?要不要尝尝军营的饭菜?”
陈达急忙道:“下官……下官吃过了,多谢郑司令的好意,军营中的饭菜,下官改日再来品尝!”
王慕九刚才吃饱了,他知道朱由检有话要与陈达深谈,便向陈达拱拱手:“陈大人,本钦差初来南洋,打算在古晋城中好好逛逛,回去也好向陛下复命!”又向郑芝龙笑笑,“郑芝龙可有时间,陪本钦差在古晋城中走走?”
“在下自当奉陪!”郑芝龙放下碗箸,以目示意陈达,见陈达点头,缓声说道:“在下陪钦差大人在城内走走,陈大人好好陪陪王大人!”又向朱由检躬身行了一礼,这才随王慕九离开了。
“啊……是,郑司令,下官一定尽好地主之谊!”陈达心里却道:郑芝龙可能与两位钦差原本就熟,又是先自己见过钦差大人,他陪着钦差正使也是常情,只是不知道这两位钦差,到底为了何事来到南洋。
“陈大人,”朱由检放下碗箸,接过侍卫递过来的汗巾擦了把脸,“此处是军营,在下就不留你了,咱们还是去你的官署看看吧!”
“是,是,王大人,这边请!”陈达在前面带路,将朱由检引进他的官署,付小剑带着侍卫尾在朱由检的身后。
陈达心中慨叹:一个钦差副使,竟然带着二十专职名侍卫!
官署在古晋城的中心地带,朱由检放眼望去,只是两进三件茅屋,应该是大户人家的民房改建的,连个牌匾都没有。
“陈大人,在下有两点建议!”
“王大人请说,下官一定照办!”陈达心道,我就是不明白你们的来意,只要你说出话,我才能揣摩出来。
“陈大人不用如此,其实,这是在下的一些私人看法,算不得巡访的内容,”朱由检指着官署,“陈大人,这官署应该是征用不久吧?连个标志都没有!”
“王大人明鉴,这的确是刚刚征用的,下官……下官立刻着人去办!”陈达拱拱手,心里却道:这钦差副使,这么什么都管?
“陈大人误会了!”朱由检微微一笑,“兰竹刚刚立省,百废待兴,陈大人一时没有时间清理官署,算不得什么,在下的意思,等陈大人将这官署装裱完毕,不仅要挂上牌匾,最好还要树立一面旗帜。”
朱由检觉得有些遗憾,大明现在没有国旗,那就用日月军旗代替也好,“日”和“月”合起来,恰好是个“明”字。
陈达不解:“旗帜?王大人的意思是……”
“日月军旗!”朱由检正色道:“兰竹毕竟不同于大明的内地,这里有许多西洋国家,插上大明的日月军旗,就是向全世界宣布,这里是大明的土地,任何人到了这里,都要遵守大明的法度!”
“我明白了,”陈达向朱由检深深一躬,“还是王大人见多识广,下官一时没想到,下官立即着人去向郑司令讨要一面军旗,虽然官署尚未装修完毕,这军旗,要先立起来!”
陈达不待朱由检说话,却是向身后的杂役吩咐几句,那杂役立即飞奔而去。
“王大人,刚才不是还有一点嘛……”
“奥,”朱由检盯着陈达身上的灰色长袍,“陈达人刚刚上任,还未来得及裁身官袍?”
“这个……”陈达尴尬地笑笑,“不瞒王大人,整个兰竹省,应该没有会做大明官袍的,下官准备着人从大明内地定制一套。”
“哈哈,”朱由检大笑,“依在下看,这官袍不做也罢,”他担心陈达误会,继续说道:“据陛下与在下闲聊时的意思,大明的官袍,不久将要废止。”
陈达的目光游离不定,“废止?王大人,这是为什么?”
“陛下的意思,大明的官袍,太过厚实,不仅行动不便,也割裂了官民之间的距离,”朱由检一时想不到一种合适的服装,后世的中山装、西服,应该都不是汉人的传统服饰,汉女可以选择旗袍、襟褂作为国服,但男子一直没有一种代表性的服装。
陈达不解道:“王大人,那我们应该穿什么服装?长袍?”
“长袍是读书人的象征,到了现在,虽然不是很严格,但读书人总是以此自诩,”朱由检一边摇头,一边在尽力思索,“现在大明的内地,已经开始普及义务教育,将来所有的国民,都是读书人,长袍已不再是身份的象征。”
“那长袍……岂不是……”
“长袍不是不可以穿,任何人只要喜欢,都可以穿长袍,”朱由检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国服,难道要选择汉装、唐装?“陈大人经商多年,去过的地方不会少吧?依陈大人看,什么样的服装,既简便,又能代表汉人的身份?”
“王大人是要找一套什么样的服装?”
“此次出京的时候,陛下嘱咐我多家留心,希望在下能找到一种适合所有汉人的服装,不论高贵卑贱,任何汉人都可以穿,又可以将汉人与他人分别出来。”
“这样的服装?”陈达摇摇头,“下官一时……”
“将马褂开成低领,再配上同色的直筒长裤。”朱由检否定了唐装,只能选择西服了,西服如果配上领带,人显得特别精神,也适合南洋这些气候温暖的地方,不过,现在它不叫西服,而是汉装。
现在衣服的料子,基本上是棉纱和蚕丝,要想做得笔挺,必须垫肩,这种汉服的价格必然昂贵,但正因为价格不菲,才显得珍贵,作为汉人喜庆、会客等重要的场合下穿戴。
“这……”陈达迟疑着,“王大人,说实话,这种服装,下官闻所未闻。”
“陈大人不用着急,”朱由检哈哈一笑,“这只是在下的一点私人建议,在下回京之后,还要汇报陛下,由陛下定夺,如果陛下同意,才会在全国推广。”
“奥,”陈达长舒了一口气,“王大人,请入官署一叙,官署实在简陋,不成敬意!”他将朱由检让进前面的正厅,让朱由检在上首的主位坐了,自己确实在侧首相陪,杂役已经为二人泡好了香茗。
第492章 兰竹体制 二()
朱由检轻抚着白色瓷杯,“陈大人,下官此次受陛下委派,来南洋巡视各省,陈大人作为兰竹省省长,对南竹的未来怎么看?或者说,陈大人打算如何治理兰竹省?还有什么难处,需要朝廷协助?”
“下官……下官……”陈达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兰竹省现在千头万绪,他昨夜准备的说辞,现在一diǎn也用不上。
朱由检见陈达不像官油子,心下还算满意,他决定换个话题,一diǎndiǎn来问,“陈大人,兰竹的省级官府建立起来了吗?”
“回王大人的话,现在的兰竹省,除了普通的百姓,就是商人,他们根本没有管理地方官府的经历,加上下官上任时间尚短,所以……”
“陈大人,商人和百姓怕什么?陈大人自己不就是商人吗?”朱由检心下不满,“兰竹是自治省,与大明内地的省份不同,朝廷不会向兰竹派出官员,一切,都靠你们自己。”
陈达抚摸瓷杯的双手,已经有些颤抖了,“王大人的意思,兰竹所有的官员,全部由兰竹岛上的人员担任?”他从商人一跃成为兰竹省省长,已经有些如履薄冰了,没想到朱由检在传达朝廷旨意的时候,来的更为直接,朝廷不会向兰竹派出官员,这样的管理方式,他是闻所未闻,当然,他从一名商人直接升格为省长,在大明内地,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陛下正是这个意思,”朱由检想了想,“郑芝龙应该没和你这么说吧,现在知道也不晚,咱们就来谈谈兰竹省的官员设计。”
陈达觉得昨夜准备的腹词,全部是白费了,“王大人,这……”
“奥,陈大人可能不知道,陛下为了兰竹省,可是……可是绞尽脑汁,他要创造一个全新的兰竹,与大明内地的省份完全不同,”朱由检只得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陛下”头上,“兰竹省的官员设计,也与大明内地不同——陈大人,以大明内地官员的设计,陈大人应该没有担任省长的资格吧?”
“王大人……”陈达决定先听听这位钦差大人的说辞,陛下的想法,他一diǎn都不明白,“依王大人的看法,这兰竹省的官员,究竟要如何设计?”
“兰竹省官员的设计,与大明内地,有相同亦有不同,”朱由检知道陈达没有后世的经历,他只好现身说教了,“相同的地方,乃是在官员的安排上,兰竹省以省长为一省的最高民政长官,省长以下,比照大明内地省份,设立警察、税务、财政、工商、教育、交通部门,分别管理一省的治安、税收、用款、工商业、国民教育、道路建设等。”
这些内容,陈达虽然为商多年,还是看得清晰,但他发觉,朱由检似乎漏掉了一个重要的环节,“王大人,兰竹省是否要设立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
“陈大人离开大明内地,应该有些日子了吧?”朱由检微笑着问道,“大明的北五省,已经废除了提刑按察使司,改设法院,中五省、南五省也在实施了。”
“那……王大人,下官愚钝,提刑按察使司与法院,究竟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要说的,兰竹与内地不同之一,”朱由检喝了口香茗,整理下思路,“我还是先说说兰竹与内地省份的不同之处吧!”
陈达向朱由检拱拱手,“下官洗耳恭听!”
“首先,大明内地的省长,都是朝廷任命的,但兰竹的省长,是由百姓选举出来的——陈大人不就是当地的汉人选举出来的吗?这是第一次,主要是当地的商人推举的,以后还要完善,以律法的形式确立下来,朝廷也会派出官员来监督。”
“下官明白了!”陈达心道,要不是商人们的推荐,我以商人的身份,根本当不了兰竹的省长呢!
“这第二嘛……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朱由检稍稍停顿了一会,“陈大人,兰竹省未来,需要设定几府?”
“回王大人,下官自任职以来,已经勘察过很多地方,加上平时的了解,下官准备在北部设立古晋、泗务、巴加、巴卢四府,以古晋为首府;西部设立坤甸一府;东部设立打拉、三马两府;南部设立马辰一府,共是八府。不过……”
“不过什么……”
“王大人,现在南部、东部地区,汉人极少,这些地方的府县,一时半会恐怕……”
“陈大人的考虑,十分周全,东南地区,府县一时难以建立,没有警察维持治安,暂时就交给南海舰队吧,”朱由检知道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但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大明在婆罗洲建立了巨大的威望,这事儿还是交给南海舰队处理比较妥当,“至于设立府县的地方,每个府,由地方百姓选出三名议员,所有的议员组成省议会。”
“议员?议会?”陈达不解,“王大人,议员和议会是做什么的?”
“议员们享受兰竹省的俸禄,议会平时主要制定一些律法,同时监督包括省长在内的所有官员,一旦官员出现贪墨等违法事件,议会可以弹劾,直至罢免官员。”
“罢免?”陈达的脸色微变,“王大人,如此,议会的权力是否过大?”
“这个,陈大人不用担心!”朱由检知道陈达担心的理由,“议会的主要职责,还是制定律法,并监督省府对律法的执行,至于监督、弹劾、罢免官员,需要达到一定的条件,比如,有七成的议员同意,才可弹劾、罢免省长,”朱由检还给陈达吃了颗定心丸,“当然,如果省长认为议员集体枉法,也可以解散议会,让各府重新选出议员,组成议会。”
“……”
“哈哈,”朱由检大笑,“这个说起来有些复杂,只是陈大人没有见过而已,将来先要制定相应的律法,一律依法办事,陈大人就会看得清清楚楚,”朱由检又补充来一句,“当然,这些律法,需要禀报朝廷,经朝廷认可,方可在兰竹省实施!”
“是,下官明白!”陈达当然明白,兰竹是大明的一个省份,兰竹的律法自然要经过朝廷的同意。
“我再说说法院的事,”朱由检要推销三权分立了,“法院院长和省长一样,也是由议会选举,但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省长和议会都不得干涉,这和大明内地的制度是一致的。”
“不瞒王大人,”陈达讪讪地笑笑,“下官有些……有些糊涂了。”
“哈哈,”朱由检也是笑,“在下在传达陛下的旨意时,说得太多,反而不容易理解,这样吧,在下简而言之。”
“下官洗耳恭听!”
“议会选举出省长、法院院长,平时主要行使制定律法的权利,加上监督所有官员的不法行为——如果官员们都遵纪守法了,议会就只有立法权。”
“下官有些明白了。”
“法院院长由议会选举,一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