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老爷!多谢老爷!”女人感动得都要哭了,自己的男人骂她什么事都不会,但这么重大的事,她这个女人就要完成了。
见女人就要回头,显然是准备找汉人来作证,翻译再次叫住了她:“等等。”
“怎么了,老爷?”女人抬起头,看着翻译,“老爷不是说要找汉人作证吗?”
“这个不用急,我们答应的事,自然算数,迟点也无妨,”翻译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他身体一歪,手指着参谋,“只是……只是……我们帮了你的忙,你怎么帮助我们的军爷?”
“军爷?”女人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隔着翻译看了参谋一样,又像受惊的白兔似的赶紧缩回脖子,“我能帮军爷什么忙?
翻译凑得更近了,几乎是贴着她的耳朵,说了几句话。
女人有些白皙的面皮,顿时红透,“不……”
翻译见女人没有逃走,继续着他的攻势:“这位军爷是明军的大官,也不辱没了你。”
“不……”可能是太出乎女人的意料了,她只会说这一个字。
“如果登记为汉人,子子孙孙都会受益,你算是为家庭做了巨大的贡献,这是你家男人都做不成的事。”
“可是……”女人哆嗦着嘴唇,在不敢看参谋一眼。
“别可是了,现在好多人都在变着法子想入汉籍,机会只有一次。”
“……”
“趁着中午,四处无人,神不知鬼不觉的……”
“……”
翻译轻轻拉起女人的衣袖,女人像是被磁石吸引着,低着头乖乖地跟着翻译。
翻译向参谋使个眼色,参谋跟在她们的身后,来到左近一间供明军休息的小茅屋。
茅屋不大,但里面收拾得很是齐整。
翻译将女人送入卧房,又交代两句,这才出了卧房,他向参谋打个响指,又微微一笑,“参谋大人,她已经在等你了。”
参谋也是笑,“感谢的话,暂时就不说了。”
翻译出了茅屋,独自坐在外面的方桌前,幸好暂时没有汉人来登记,可能是登记为汉人的条件,他们越来越难找到。
约莫一袋烟的时间,女人从茅屋中出来了,她依然低着头,目光停留在自己的脚尖上,直到翻译咳嗽一声,她才发现已经走到人口登记处的小方桌了,“老爷……”
“你先等等。”翻译丢下女人,起身去了小茅屋。
参谋已经起身,正要出去,“怎么样?她走了吗?”
“还没呢,我让她等会。”翻译答道。
“为什么?”参谋紧盯着翻译的双目,似乎有些不悦。
翻译讪讪地笑,“大人别误会,小人是来问问大人,真的给她全家入籍吗?”
“当然给她全家入籍,答应的事,这么可以反悔呢?”
“大人,小人是说,如果大人觉得为难,就不要给她入籍了,小人自会摆平她。”翻译的脸上,满是谄媚之色。
“不用,给她入籍也没事,像他这种情况的,干脆全部入籍吧,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大人是说,只要有汉人帮助证明就行?”
“嗯。”参谋点头
“大人,小人明白了,小人这就打发她回去。”
“嗯,去吧!”
翻译转身向女人跑去,对他耳语几句。
女人双手拢在袖里,也不说话,只是不住地点头。
“回去吧,赶紧找个能给你家证明的汉人过来。”翻译一面说,一面将女人有些皱褶的衣角抹平。
女人临走的时候,偷偷回过身,看了一眼参谋,又抹了一把自己的脸蛋,这才欢天喜地地去了。
回到她的茅屋,哥耶博还在自斟自饮。
“你这个不顶事的婆娘,怎么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喝,喝,那就知道喝!”女人夺下哥耶博发酒盅。
“你这个不顶事的婆娘,敢管老子喝酒?”哥耶博瞪着眼睛,瞳孔已经呈血红色。
“我……我刚才问了明军的老爷,他们说,只要能找到一个汉人帮着证明一下,就可以登记为汉人,”女人少见地没有让步,“就知道喝你的大头酒,还不快去找汉人帮忙证明?”
“什么?真的?只要有汉人帮助证明就行?”男人盯着还剩半杯的酒盅,到底没敢喝。
“真的,我刚刚问过。”女人低下头,心跳没来由的加速。
哥耶博迅速站起身,向女人猛扑过来,一把搂住女人。
女人大惊,呼吸也急促起来,“你……”
“你真是好老婆!”哥耶博将酒气熏天的大醉凑过来,在女人的脸蛋上狠狠地亲了一口。
“快放下我。”女人挣扎,待哥耶博放松了手背,她用不太粗糙的小手,将脸上的酒渍抹去。
“好老婆,那找谁给我们证明呢?”哥耶博咧开大嘴,看着女人只会傻笑。
女人想了一会,“找刘道忠吧,他还欠着我们两斗白米,大不了白米不要了,就当是给他的谢礼。”
“对,对,如果白米不要了,他一定肯。”哥耶博有些舍不得两斗白米,但为了加入汉籍,他不得不忍痛割爱了。
来到各个登记点登记为汉人的百姓,急剧多起来,基本上都是家中的三姑八婆是汉人,因为死无对证,只要有汉人给证明,参谋们全部给予登记。
阿瓦城中所剩九万三千居民,最后登记为汉人,达到七万两千,占据人口的绝大多数,而本来占据人口绝对多数的缅人,现在只剩一万三千人,另外还有八千掸人。
ps:多谢素布可泰的打赏,多谢南木子、木泊云、原是儒医、布伯、袄天、混沌探索者、shaow2000、冬临渊、书友16426763、书友16787274、秋雁长风的红票支持,多谢朋友们订阅支持,谢谢!
第401章 他隆终于要撤军了()
参谋们在阿瓦进行人口登记的时候,士兵们却在城内大肆搜掠财物,但他们搜掠的只是大户,普通的百姓但没有多少余财,如果士兵们到处扰民,城内就会不稳定,沐启元绝对不允许士兵们这么做,除非他准备屠城。…,
这些搜掠来到财物,必须暂时交给军中的参谋们保管,由参谋登记造册,将来交给朝廷,待朝廷确认后,会将其中一半的财物,以现银的形式返还给参战的军队,再分发给士兵们,如果是战略物资,则必须无偿交给朝廷。
沐启元最高兴的是粮食。
阿瓦城中储存的粮食,大部分被他隆运到战争前线,但阿瓦城是东吁重要的粮食产地,明军还是从军营和大户的家中搜到了二十万石粮食,这些粮食足够十万明军吃上五六个月。
沐启元从普洱起兵的时候,就向大城王朝派去使者,催要粮食,但东吁的军队至今未退,即使大城王朝有多余的粮食,也是不可能运到明军的手中,弄不好被东吁的军队抢了,白白便宜了这些敌人。
只有他隆从大城撤军了,大城的粮食才有可能交付明军,现在大明国内的粮食补给也没送到,这二十万石粮食,就是沐启元的宝贝了。
阿瓦是缅北重镇,光城中的人口就接近十万,很难用军事手段长期有效地统治,沐启元从当地的汉人中指派了一名商人,作为临时的文官首领,组建了阿瓦临时文职官府,又留下陈子壮的第五十一师驻守在城内。
五十一师不仅要协助文官维持城内的稳定,还要肃清周围小城中残余的东吁武装,逐步将阿瓦城的统治,扩展到附近的城镇和村庄。
第三集团军的大军开始沿着伊洛瓦底江向南推进,兵锋指向东吁城。
林呈祥的第二十军作为先锋,比沐启元早一日出发,过了一日,沐启元的第十九也是沿着伊洛瓦底江南进,军队拓展到伊洛瓦底江的东面,而陈子壮的军队,则从伊洛瓦底江的西侧,沿着白古山脉向南推进。
三支军队大概相距一天的路程,呈犄角之势,一路上扫除了零星的东吁士兵,占据各个小城小镇,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汇合。
东吁城在阿瓦以南八百里,原本是东吁的国都,东吁王朝灭掉南方的白古王朝后,才将国都迁到白古,但东吁仍是一个大城,而且还是东吁王朝重要的粮食产地。
从阿瓦至东吁,中间没有坚城和大城,阻挡明军步伐的,主要是零星的东吁军和小镇,因为主要是平原地形,明军的进展会很快,沐启元估计,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林呈祥可能半个月后,就能抵达东吁城。
三支军队将在东吁江汇合,再集中兵力围攻白古城。
但这儿距离他隆的主力已经不远,明军必须时刻提防他隆从大城王朝撤军,那可是东吁军的十万精锐。
他隆果然撤兵了。
当沐启元进入东吁的国土后,一路上各个小城的东吁军望风而逃,这些散兵将明军入侵的讯息带给了他隆。
他隆虽然焦急,但他不想撤军,现在正是进攻大城王朝的关键时期,大城王朝北部的土地,全部沦陷于东吁军,东吁军已经兵临那空沙旺,只要能拿下那空沙旺,国都大城就会直接在东吁军的威胁之下。
那时,他隆在西南部署的五万大军就能发挥作用了,两面夹击,拿下大城不是问题,问题是什么时间拿下大城。
如果拿下大城,最不济也能让大城王朝割让一些土地,一步步削弱大城王朝。
要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望,关键是时间。
他隆被阻挡在那空沙旺,已经急红了眼睛,他不分主次,命令军队从四面八方攻城,期望利用人数上的优势,拼掉城内的守军。
一向战斗力不强的大城军队,这一次特别顽强,城头多次出现险情,都生生被他们用血肉之躯填补起来,城中的四万守军,已经伤亡过半,眼看着城头上的守军越来越少。
但守军在指挥官的带领下,意志依然坚定,绝不后退一步。
他隆都怀疑城中的守军不是他所熟悉的大城军了。
三天强攻,他在那空沙旺城下折损的士兵已经接近两万,加上前期的伤亡,现在他的士兵,只有七万了。
看着前面摇摇欲坠的那空沙旺城,他隆在城下焦虑异常,要不是手下死死地抱住他,他就直接上了进攻的云梯。
夕阳下,他隆魁梧的身材在地上留下一个长长的影子,因为与亲兵隔着一段距离,显得格外孤单。
东吁的士兵不是没有战斗力,也不是不勇敢,但城头上的守军就是不后退一步。
他们的弓箭越来越少,士兵已经用石头,用烧开的猪油,甚至是开水作为守城的武器,谁都可以看出,他们快要油尽灯枯了,这时,只要一个小小的意外,就能让守军完全失去抵抗的意志。
守军坚持不了多久了。
但他隆也坚持不下去了,留给他的时间同样不多。
大明此次重兵出击,却没有直接解救大城,而是直扑阿瓦,这本来是个‘围魏救赵’之计,如果他隆不撤军回救阿瓦,明军完全有可能假戏真做。
他隆也曾打算调动南方的五万军队去解救阿瓦,但很快就被他之计否决了,没有这五万大军,即使能拿下大城,还要花大量的时间清缴大城周围的散步,那时,他的主力很可能面临大明与大城的东西夹击。
天色渐进暗下来,又要到撤军的时间了,那空沙旺还是没有攻下,他隆恼怒异常。
继续进攻的话,那空沙旺就像是一座牢不可破的磐石,虽然动了根基,他隆还是推不动它;如果放弃进攻,他隆心有不甘,只要拿下那空沙旺,大军就可一鼓作气,直逼大城。
以东吁军现在的实力,应该能够第三度占据大城,甚至就此灭了宿敌大城王朝也不是没有可能。
肥肉就在嘴边,他隆已经闻到了肉香,但就是吃不着。
大明,可恶的大明,在最关键的时刻,横插一杠,这一杠插得他隆进退失据。
就在他隆心烦意燥的时候,从北方传来了马蹄声,“哒哒,”马蹄敲击地面,让他隆没来由的一阵心慌。
马上的游骑早早翻身下马,小跑几步,跪倒在他隆面前,“陛下,不好了,阿瓦失守了!”
“奥……嗯?”他隆这才回过神来,他上前一步,一把揪起游骑的衣领,想要把他提起来,好像阿瓦丢失,完全是他的责任,“你说什么?”
“陛下……明军……明军已经占领阿瓦。”游骑吓得一哆嗦,说话也不利索了。
“这怎么可能?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他隆还是不敢相信,也许是不愿相信。
“三天前,阿瓦陷落后,小人就一直往南炮,急着告诉陛下。”游骑见他隆没有处罚他的意思,心中逐渐安定下来。
“庆丰坚持了几天?”他隆松开游骑的衣襟,他怎么也数不出来,明军进入东吁,这才几天,就算各个小城小镇完全没有阻挡明军,光路程就够明军跑的,怎么会这么快就失了阿瓦?
“一天,实际上,明军只用了半天,就攻破了阿瓦城。”游骑不敢隐瞒,他将实际情况报告他隆。
“半天?不可能,你一定是明军的奸细!”他隆瞪着游骑,双眼因发怒而急速充血,阿瓦城有一万多士兵,城中有十五万百姓可以协助守城,粮草又是充足,再不济也可以坚持十天半月,半天就丢了,打死他隆他也不信。
“陛下,明军的火炮太厉害。”游骑将阿瓦城的战况,原原本本说给他隆听,特别是火炮炸毁城门的一节,他说得有声有色,如果这儿不是战场,而是现场作文比赛,没准这位游骑还能获得大奖。
他隆没有奖励这位口才卓越的游骑,他的脑子,一下就懵了,过了好久,他才清醒过来,他已经没法追究庆丰守城不利的事,明军的火炮真的像游骑说的那样厉害吗?还有,“那城内的一万余守军呢?”
“回陛下,城中的守军与庆丰将军,全部战死,而且……”游骑不敢说守军是被明军屠杀的,他们已经死了,就别往他们身上泼脏水了,最好让他们落个殉城的功劳。
“而且什么?说!”他隆见游骑支支吾吾,知道一定还有什么坏的讯息,阿瓦已经丢了,再坏的讯息也坏不到哪儿去。
“陛下,阿瓦城中的权贵,被明军屠杀殆尽,现在城中的百姓,剩下的不到十万。”
他隆背过身,他陷入了沉思,一万守军全军覆没,数万百姓被杀,明军这不仅是救援大城,他们这是要灭了东吁。
他隆越来越相信自己的感觉,他已经决定撤军了。
如果说刚才他还在犹豫,那么阿瓦失守的讯息,就是压垮他矛盾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在撤军,东吁的主力还在,还可以与明军一战;如果不撤军,明军一定会向南进攻东吁城,甚至是国都白古。
东吁军的主力都在大城,国内的防守比较空虚,一旦明军占领白古,东吁就要亡国,他无论得到大城多少的土地,都没有意义,失去国都和粮食产地,即使明军放过他的军队,他的十几万大军,也无法生存下去。
虽然放不下那空沙旺的有利形势,他隆还是下令撤军,他要亲自驱逐入侵东吁的明军。
同时,他隆对身边的游骑说:“快去告诉吉伦海将军,大军全部撤回白古,留下一万士兵,加强白古的防守,其余的士兵,立即向北,与我大军汇合。”
吉伦海就是驻扎在大城南部的那五万士兵的将领,他正在勒迈、克龙瓦一线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在大城南部开辟第二战场。
第402章 初战他隆()
林呈祥的第二十军刚刚占据彬马那,他隆的七万大军就越过了萨尔温江,和彬马那城隔着锡当河对峙着。
第二十军只有三万余士兵,而且只是先锋,所以林呈祥没打算与他隆决战,他紧守着彬马那城,同时向沐启元送达了他隆的讯息。
他隆派出少量士兵试探,发现林呈祥没有在锡当河沿岸布,遂一举越过了锡当河,在彬马那南面二十里的地方扎了营。
彬马那的西面是白古山脉,东面是本弄山,城池就位于两山之间的锡当河谷,属于狭长的地形,北依山势,南望平川,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他隆虽然知道彬马那的地势是北高南低,但游骑告诉他,明军还有两路军队正在赶来的路上,如果他贸然扎营城北,必然会遭到明军的三面夹击,所以,明知道驻扎南部平原对自己不利,他也不敢将军队移到彬马那城北。
因为从大城撤军的时候,一路急行军,他们没有立即攻城,而是让士兵们休息了一天。
城内有三万明军,而他隆有七万大军,如果在明军的援军到来之前,先行消灭城内的守军,再对付明军的援军,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他隆知道,明军的援军距离彬马那,只有一日路程,以东吁军远来疲惫和一路回撤的气势,根本无法在一日之内破城。
他隆没有选择进攻彬马那,而是让士兵们休息,准备待明军的援军到达后再与明军决战。
他期望通过一战而消灭明军的主力,至于失败,他隆没想过,明军的数量和他差不多,但明军深入东吁,是在东吁的土地上作战,必然面临粮草与兵员补充上的困难,又要防备小股东吁军的骚扰,而他的军队都是百战精锐,即使明军有火器上的优势,东吁军也不可能失利。
此时,沐启元和陈子壮加快了行军速度,他们放弃了对一些小的村庄和城镇的围剿,一天后,两路大军几乎同时到达彬马那,合兵驻扎在东南角,与城内的明军互为犄角之势。
他隆自己休息好了,遂决定不给明军休▲↓dǐng▲↓diǎn▲↓小▲↓说,。︾。o↖s_;息的时间,他屡次派出军队,向城外的明军叫阵。
但沐起元没有应战,他的士兵长途奔袭,需要休息,他要等待东吁军的气势耗尽,才可能一鼓作气,战而胜之,击而溃之。
沐起元让士兵紧守营寨,毫不搭理他隆的挑衅,就是他隆送给他一套女人的衣服,他也会当着使者的面,欣然披在自己的身上。
东吁军连续挑战了两天,沐起元除了偶尔在营寨内晃悠一下,就是躲在中军大帐品茶作乐,这可急坏了军中的师长旅长们,他们纷纷向沐启元请战,沐启元一概不理,最后,连陈子壮都向沐启元请战了。
沐启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