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此人叫李通,不是军人,而是我大明的落第秀才,因为贫困,生活无着,才流落吕宋,在当地的汉人、土著,甚至西班牙人中,都有一定的名望,他对吕宋未来的治理,有着独到的见解。”

    “郑爱卿与李通是故交?”朱由检虽然不拘一格降人才,但郑芝龙是海盗出生,一直在海军任职,怎么会向他推荐一个文官?所以朱由检怀疑他们是老朋友。

    “陛下,李通不是臣的故交,臣在出兵吕宋的时候,才认识他的,在征服吕宋的过程中,臣得到他的大力帮助。”郑芝龙看重李通的地方,最主要是他对商业的认识,不知道长于深宫的朱由检,是否在吕宋也采取重农抑商的策略。

    “既然郑爱卿推荐,朕改日召见,如果他确实是个人才,朕必将大用。”朱由检不知道郑芝龙为何看重李通,现在南海舰队有一大堆的事在等着他,暂时不用管这个李通了,除非他是天才或者通才。

    郑芝龙已经完成了对李通的承诺,作为军人,他更看重的还是对吕宋的军事占领,“陛下,海军陆战队将要继续南下,无法大量部署在吕宋省,像台湾一样,整个吕宋省,还需要陆军来驻守。”

    “吕宋省的汉人百姓,主要来自广东、福建两省,就从福建调动两个陆军师过去吧,如果人数不够,将来可以在当地募兵。”朱由检相信,对于新征的土地,只有军事占领,才能成为大明的领土,如果只是依靠当地的土著,就会像老挝、缅甸一样,迟早会从大明独立出去。

    “陛下,臣打算在吕宋的苏比克湾建立海军基地,这样大明的海军,就会沿着福建厦门、广东广州、台湾大员、吕宋苏比克,一路向麻六甲延伸过去,将来与西洋战斗的时候,不至于孤军深入。”

    “苏比克湾?那是一个深水港,周围群山环抱,地势不错,适合建立海军基地,郑爱卿眼光锐利,不愧是海上蛟龙,”朱由检想起了后世的历史上,苏比克湾就是令各个大国垂涎的海军基地,不想现在被郑芝龙抢先占领了。

    “陛下……”郑芝龙大惊失色,他在南洋混迹多年,又是南海舰队的司令,在回程的时候,才无意中发现了苏比克湾,朱由检身居皇宫,未出京师,怎么知道苏比克湾?要说朱由检是随口说的,他怎么知道苏比克湾是深水港,而是还是群山环抱?难道……他越想越怕,幸好他没有欺君罔上。

    朱由检也发现了郑芝龙的疑问,“朕是在大明的典籍中发现苏比克湾的,最近这段时间,朕一直在翻阅关于南洋的各种典籍。”

    “原来如此,是臣多想了。”郑芝龙表面上长舒了一口气。

    “朕不仅知道苏比克湾,朕还知道,在苏木都刺岛今苏门答腊岛)上,曾经有汉人建立了三佛齐国。”朱由检只得继续忽悠。

    “苏木都刺岛?三佛齐?”郑芝龙觉得有些不对,“陛下,苏木都刺岛上曾经有一个三佛齐国,但不是汉人建立的。”

    “郑爱卿有所不知,三佛齐本来不是汉人所建,但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爪哇岛上的满者伯夷国灭了原来的三佛齐国,三佛齐国大乱,这时候,三佛齐一千多汉人拥戴广东南海人梁道明为三佛齐王,梁道明率兵对抗满者伯夷,逐渐收复三佛齐的领土,十年后,团结在梁道明身边的军民,达到十多万人。”

    “陛下,这个三佛齐,后来怎样了?”郑芝龙不知道这段历史,但朱由检连时间、人物都说出来了,应该不会有假。

    “这个由汉人建立的三佛齐,与大明的关系倒还不错,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成祖派国王梁道明的同乡监察御史谭胜受和千户杨信带着敕书前往招安,梁道明带着臣子郑伯可一同入朝,留下副手施进卿继续留在三佛齐。”

    “陛下,后来呢?这个三佛齐,是否就此衰落?”

    “没有,三佛齐存在了很长时间,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三保太监郑和从麻六甲返航,经过旧港今巨港),遭遇海盗陈祖义偷袭,施进卿密报郑三保,郑三保大破陈祖义,押回京师就戮。”

    “……”

    “施进卿随后派他的女婿入京朝贡,成祖昭命施进卿为旧港宣慰使,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施进卿卒,其子施济孙继位。”

    “陛下,那这个三佛齐,是否已经是大明的藩属国?或者干脆就是属地?”郑芝龙说完之后,就发现不对劲,这些年来,没听说过三佛齐前来朝贡。

    “哈哈,开始的时候,三佛齐还来朝贡,但时间久了,就没了讯息,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既然是汉人建立的国家,没有理由不来大明朝贡,郑芝龙有些恼怒,“陛下,如果南海舰队进入苏木都刺岛,岛上的汉人,该如何处置?是否判他们一个谋反之罪,押回京师受审?”

    “谋反?受审?这是哪门子事?”朱由检摇头否认,“郑爱卿,他们没有反对大明,他们只是像那个李通一样,在国内活不下去了,这才从大明出走,算不得谋反,他们虽然在三佛齐建立了国家,但从来没有危害过大明,他们和大明的目标一样,维护当地汉人的利益。”

    “陛下,臣明白了。”郑芝龙也发现自己太鲁莽了,朱由检一贯维护海外的汉人,只要他们不是像海盗那样危害其他汉人的利益,他也为自己庆幸起来,幸好早就接受朝廷的招抚,否则,现在南海舰队的司令,定由他人担任,而自己则是南海舰队对立面的海盗,以南海舰队现在的实力,海盗迟早会被剿灭。

    “这些汉人散落在苏木都刺岛,如果南海舰队将来在此登陆,可以唤醒他们沉睡中的记忆,让他们重新回到大明怀抱。”

    “是,陛下,臣一定向他们宣扬陛下的皇恩浩荡,让他们早日归心。”

    “对,这才显示天朝大国的胸怀,”朱由检忍不住夸赞了郑芝龙一句,“那个苏禄的国王,奥,应该叫素丹,到底是怎么回事?”

384章 改造苏禄臣民() 
第384章改造苏禄臣民

    “陛下,臣在受降西班牙人的时候,偶然来到苏禄群岛,他们慑于西魔的淫威,加上国内崇尚大明的文化,于是主动要求加入大明。△,”郑芝龙将他与也哈巴玛喇相处的经历,一一向朱由检道明。

    “苏禄国内,真的通行汉话?”朱由检最有兴趣的就是这一点,一个与大明长时间没有交往的国家,国内竟然通行汉话,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陛下,即使不是全部,也是大多数,臣在苏禄国都待过一天,会说汉话的人,绝对不在少数,”郑芝龙当时也是觉得奇怪,但他早已过了这个新鲜期,他在等着朱由检的决定,“陛下,大明要接受苏禄吗?”

    朱由检默默思索良久,他没有正面回应郑芝龙,而是反问了一句:“郑爱卿,这个也哈巴玛喇,是真心愿意归顺大明吗?”

    “陛下,归顺应该是真的,也哈巴玛喇带着自己的王妃、王子和朝中的重臣,一并来到大明,连行李都带了不少,显然是不准备回去了。”郑芝龙又将也哈巴玛喇在海边的期望,以及初见大明陆地时的兴奋,一一说给朱由检听。

    “奥,郑爱卿,苏禄国风土人情如何?”朱由检还是没有决定。

    “陛下,苏禄举国仰慕大明的文化,如果大明接受他们,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郑芝龙觉得今天的朱由检,是一反常态,别人送上的土地、人口,他都看不上,难道是因为苏禄太小?

    朱由检何尝不想接受苏禄?

    这是第一个主动要求融入大明的国家,如果接受他们,朱由检准备给也哈巴玛喇较高的政治待遇,期望形成连锁反应,以后大明兵锋所向,主动归顺大明的国家会越来越多。

    朱由检并不追求国家领土最大化,现在交通通讯都不发达,如果领土过大,管理起来难度太大,搞不好还会造成国家分裂,就像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不过百年时间,就分裂成数不清的小国和部落,不仅蒙古人内部征战不休,还常常受到他国的欺凌,大量成吉思汗的子孙,一直生活在血雨腥风中。

    他要追求的是后世的战略要地。

    凡是后世对大明有战略意义的土地,朱由检准备趁现在没有联合国的时代,将它们一步步抢到自己的手中。

    比如能源基地西伯利亚、印度洋出海口缅甸、太平洋出海口台湾和琉球、东西方贸易枢纽麻六甲、南海沿岸的吕宋和安南、西藏的西向出口拉达克、长江与黄河的源头玉昌省等等。

    这些战略要地,有的已经在大明的掌握中,有的在自己的计划中,有的则是大明的中长期目标。

    苏禄王国虽然不具有绝对的战略地位,但它靠近吕宋省,管理容易,还能为其它的小国树立典范。

    朱由检对苏禄不太热心的真正原因,是苏禄王国的宗教。

    伊斯兰教虽然宣扬“顺从、和平”,但它是世界上所有的知名教派中,最不易被同化的教派,已经发展成一种宗教、文化、政治的力量。

    默罕默德复兴了原教旨主义,本身就是充满血腥的过程,从那以后,伊斯兰教聚集的地方,常常就是恐怖主义的温床,在后世的历史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已经发展成恐怖、血腥的代名词。

    虽然这与伊斯兰教国家曾经遭受大国的欺凌有直接的关系,但恐怖活动本身,已经威胁无辜百姓的正常生活,破话社会秩序,伤害了整个世界。

    大明作为强国,自然不希望宣扬恐怖活动的伊斯兰教在国内开花、生根。

    “郑爱卿,是否接受苏禄国,朕要先会见也哈巴玛喇,然后再做决定。”

    “是,陛下,臣汇报完毕,先行告退。”

    “郑爱卿打算什么时间回南洋?”

    “回陛下,臣在等着塔波拉的事,还有数千西班牙俘虏关押在厦门港口,臣不知如何处置这些西班牙人。”

    “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是,陛下。”郑芝龙缓步退出乾清宫。

    郑芝龙走后,朱由检觉得有些疲惫,特别是对于是否接纳苏禄王国的事,他暂时拿不定主意,心中有些烦躁,于是就在龙床上小寐片刻。

    太监宫女们见朱由检上了龙床,赶紧升起炭火盆,让殿内暖和一些。

    朱由检迷迷糊糊睡熟了。

    不知怎么回事,他置身于现代大都市,站在一栋手枪形高楼的前面。

    高楼前面除了绿化带,还有一大片大理石空地,空地上停放着无数豪华的小汽车,上车下车的私家车司机,有说有笑,大概他们都没有朱由检那样的烦恼。

    一对情侣模样的俊男靓女,从一辆加长型大奔里出来后,立即相拥在一起,女子的白裙超短,脑袋歪靠在男子的右肩上,说不尽的缠绵。

    朱由检好生羡慕。

    他不缺女人,皇宫中有的是年轻漂亮的宫女,他缺少的是闲暇的时光。

    突然,一名长发披肩的少年,从外侧快步跟近那对情侣,他瞪大双眼,眼眶欲裂,一边解开上身的纽扣,一边扑向那对无辜的情侣。

    “不好,”朱由检发现少年的身上,绑着一排炸弹,他马上意识到,这是人肉炸弹,朱由检想要喊出声,提醒那对小情侣,却只是张开嘴,发不出一丝声音。

    小情侣也发现了人肉炸弹,他们想要躲开。

    太迟了,少年已经按下了遥控。

    “嘭……”

    一声巨响,烟幕霎时吞没了那对小情侣,也吞没了少年人肉炸弹。

    朱由检正惊疑不定,忽然一条半米多长的短棒向他飞来,他下意识默运神功,伸出右手一挡,将短棒操在手中。

    他抓住的是“短棒”,赫然是一条细长腿。

    长腿齐根而断,盈盈不过一握,白嫩的皮肤上,已经沾满殷红的鲜血,鲜血还未干凅,正顺着嫩白的皮肤滑向朱由检的右手。

    “哇……”

    朱由检张口吐出一滩秽#物。

    “陛下……”宫女们唤醒了朱由检。

    “怎么了?”朱由检觉得眼皮有些沉重,他猛地一瞪眼,才将双眼完全睁开。

    “陛下是做噩梦了吗?”

    “噩梦?”朱由检揉揉太阳穴,这才想起刚才的梦境,“奥,可能是。”

    “陛下……”

    “你们先下去吧,朕要休息片刻。”

    “是,陛下。”宫女们轻轻退开,随手掩上宫门。

    朱由检和衣靠在床头,回想刚才的梦境,细长腿似乎还在眼前晃动,“难道又是恐怖事件?又是伊斯兰极端分子在作祟?”

    他想起了正待解决的苏禄王国,“到底要不要接纳?”

    朱由检思索一会,终于有了主意。

    伊斯兰教已经在大明的周围开花结果,大明即使不要苏禄,也注定回避不了伊斯兰教。

    与其像瘟神一样躲避,不如主动改造。

    苏禄王国可以加入大明,但必须放弃伊斯兰教,改奉大明的儒教。

    苏禄的臣民,可以分批离开海岛,集中与内地,由锦衣卫暗中监督,不得信奉、传播伊斯兰教。

    朱由检就不信了,以大明这么多的人口,加上更加先进的科技文化,还能同化不了这么几个教徒?

    理清了思路,朱由检在午后召见了也哈巴玛喇。

    “参见上皇陛下。”也哈巴玛喇行了一个伊斯兰礼,这是他们的国礼。

    朱由检却是不喜,“素丹不必多礼,赐座。”

    也哈巴玛喇看到朱由检的神色有些冷淡,心中十分不解,难道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还是朱由检不愿接受苏禄?但他既然已经来到朱由检的面前,暂时顾不得寻求答案了,“上皇陛下,我苏禄王国十分敬仰大明的文化,愿意举国加入大明,不知上皇陛下是否恩准?”

    “素丹阁下,朕代表大明朝廷,十分欢迎苏禄臣民的加入,不过……”

    也哈巴玛喇听到前半句,心中一番狂喜,作为蜗居海岛的小国,国力较弱,时常遭受他国的入侵,特别是火器先进的西魔,加上一贯仰慕大明的文化,崇尚大明的儒教,投入大明的怀抱,当然是他最佳的选择,也是给臣民们一条出路,但朱由检的后半句话,让他心里一凉:“上皇陛下,你是指……”

    “素丹率领全体臣民加入大明,朕举双手欢迎,但我大明奉行儒教,讲究三纲五常,尊重孔圣人,如果素丹加入大明,必须放弃原本信奉的宗教,改奉儒教,或者信奉道教、佛教也可,否则,伊斯兰教所奉的真主安拉,必然与大明信奉的孔圣人之间产生冲突,给大明带来不安定的因素。”

    “这是自然,我苏禄王国,自小王以下,都是仰慕中原文化,加入大明,自然尊崇大明的习惯,从此改奉儒教。”

    “既如此,朕欢迎苏禄举国加入大明,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朕将敕封素丹国公之爵,并在京师赐予国公府一座,以显示天朝皇恩浩荡,”朱由检面色稍稍缓和一些,不再给人冷冰冰的感觉,“只是不知道素丹如何劝说臣民放弃伊斯兰教?”

    “多谢上皇陛下的恩赐,”也哈巴玛喇心道,臣民加入大明,欢喜都来不及,哪里还会讨价还价?“上皇陛下放心,小王既为素丹,就是臣民的宗教领袖,臣民自当听从小王劝告,再说他们本就习过汉话,小王劝说起来,难度倒是不大。”

    “如此甚好,劝慰苏禄臣民的事,就有劳素丹了,我大明以仁孝治天下,朕会安置好苏禄的臣民,他们可以继续暂居海岛,也可分批迁至中原。”朱由检搞定大局,细节就交给外交部与内政部负责,他要集中精力,塔波拉早就等着他的召见了。

第385章 西洋诸国() 
cpa300_4;    塔波拉随着郑芝龙来到京师,他一直等着觐见朱由检,但朱由检不并打算立即召见他。

    因为事发突然,加上西班牙是欧洲最先崛起的国家,朱由检必须慎重,他要先拿出一整套面对西洋的政策,然后再召见塔波拉。

    西洋现在代表着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科技和军事水平,将来合适的政体,也是在西洋诞生的,以大明现在的实力,如果依靠巨大的体量,勉强能与他们一争,万一发生战争,如果战争的地点是在大明的内陆,或者近海,胜利还有一定的把握。

    如果战争的地点是在西洋,或者在远离大明的中立地区,谁也无法预料战争的走向,朱由检估计,即使战争能取得胜利,也是惨胜,不仅大明的国力受损,正在进行的改革可能要被迫中断,而且大明对边疆的统治力也会下降,弄不好这些地区还会闹独立,所以朱由检认为,暂时不能与所有的西洋国家都成为敌人。

    对不同的西洋国家,必须采取不同的对策,要充分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

    有的国家必须打压,有的国家可以结盟,有的国要和平共处,联弱抑强,打击野心突出的国家,是朱由检对西洋诸国的基本国策,但问题是,这些西洋国家,究竟要归入哪一类,人家根本不会按照你的想法走。

    朱由检根据后世的经验,西洋国家中,东向意识强烈、大规模在东方发展殖民地的国家,除了已经进入南洋的葡萄牙、西班牙与荷兰,将来还会有英、法、德与俄罗斯。

    葡萄牙与西班牙,已经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再也翻不出什么大浪,荷兰的造船业和商业虽然发达,但国土太小,缺乏发展的后劲,注定只是灵光一现。

    德国还未完成国家的统一,暂时还在他国的夹缝中生存,而且还面临着不利的地缘局势,它东有强大的波兰,未来还会有更强大的俄罗斯,西南有法国牵制,北部沿海又要面对英国强大的海军,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面临英、法、波兰或者俄罗斯)的三面威胁,一时半会很难从重围中突出来,暂时与大明不会有交集。

    俄罗斯虽然不如西欧国家发达,但俄罗斯国家尚武,他们的血液中充满着侵略和扩张的因子,又占据着东欧平原的粮食产地,有些像关外的游牧民族,不过他们已经进入农耕时代,比游牧民族更加难以对付。

    法国在崛起过程中,时间上要晚于英国,一直有英国牵制,很难发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国,除非朱由检能为法国解除掉英国的威胁和打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